叶圣陶的风有关的消息。

叶圣陶童话作品_百度知道叶圣陶堪称文坛伯乐(图)
(原标题:叶圣陶堪称文坛伯乐(图))
历史:《文坛亦江湖》作者:汪兆骞  出版:现代出版社  自“五卅”以后,叶圣陶的作品,如《一包东西》对社会的批判更为深透有力,刻画出了斗争性强的人物形象。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在《教育杂志》连载后,开明书店出了单行本。这部富有历史深度和充满时代气息的小说,被视为他的创作的高峰。尽管小说在思想认识上有些局限,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有“伯乐”的美誉,丁玲、巴金等被他的慧眼发现,经不断扶持,成为文坛巨匠。他由商务印书馆转到开明书店后,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国学功底,编辑《中学生》杂志,还编写一系列教学用书。他编的《开明国语课本》(四册),成为当时最畅销的教材,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叶圣陶到上海后,与在北京清华园的朱自清天各一方,只能靠书信互叙友情。有一次朋友拉他们二人去了一趟福州。短暂相会,别情依依,他写了《将离》抒发那回的别恨,是缠绵悱恻的文字。
  有时候,朱自清游览浙江,顺便到上海小住。叶圣陶总是告了假,陪他到各处玩。或逛城隍庙,或到一处酒家小酌。天晚了,朱自清就住在叶圣陶家。可每次朱自清都是行色匆匆,他们深聊的机会不多,因此叶圣陶总抱怨没有畅谈。叶圣陶常写信给朱自清,下回来上海,一定要畅谈几天才行。
  1927年1月,朱自清接家眷武钟谦北去,路过上海。朱自清18岁时,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与武钟谦完婚,虽非自由恋爱,且一个村姑一个文化人,但感情一直很好。后武钟谦因肺病故于扬州。朱自清曾怀深情写《给亡妇》,读之令人凄然。
  朱自清此次路过上海,许多老友为他接风又饯行。那晚他和叶圣陶都喝了不少酒,乘酒兴,他大发议论,叶圣陶依旧默然倾听。酒喝光,朱自清拉着叶圣陶四处闲逛。有时朋友们与叶圣陶开句玩笑,他脸有窘色,却微笑不语,用朱自清的话说,“他不是个浪漫的人”。叶圣陶的稳重、谦和、厚道,在圈内是有好口碑的。
  叶圣陶虽常默然不语,尊重别人的谈话,但他有时却也能突发奇想,妙语连珠。那夜他们在爱多亚路,叶圣陶突然脱口而出:“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那是周美成的词。朱自清忽从心底涌出一种人生苦短的愁绪。他们默默地在夜中走着。朱自清知道,为了陪他,叶圣陶破例改变了“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老习惯。他知道,那是兄长对自己深厚的友情的表达方式。第二天,叶圣陶将朱自清一家送到船上,直到那船驶离口岸,淹没在冬雾里。
  朱自清乘船到天津,然后改乘火车,住进他在清华园的小院。大革命失败,朱自清惶惑,“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无法“解决这惶惶然”。从此,他走进书斋里,专心致志地做学问去了。他的小院矮墙,是阻隔不了俗世风雨的。有些熟人恭恭敬敬地敲开他家的木门,微笑着谈了些风花雪月之后,即转入正题,希望他加入国民党。他总是以书生不问政治为由,把来人客客气气地打发走。
  (二十八)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67960条
评论157001条
评论154209条
评论133304条
评论121856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叶圣陶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的新闻纪录
更多相关报道叶圣陶《皇帝的新装》_百度知道叶圣陶:每天进步一点点_新浪新闻
  原标题:叶圣陶:每天进步一点点  他是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心怀“立国之本 首在教育”;他提倡“为人生”的教育观;他要做学生的朋友;他主持设计的语文教学体系,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沿用至今。1988年的今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逝世。他说“今日事今日毕,不失信于自己”!共勉![心] (人民网)
相关部门认为,事件应该可以到此为止了,结论很明确:哈尔滨,是一座没有天价鱼的城市。不管你信没信,反正我信了。
“孝顺国家”不止要求国家先于父母,还要求把国家当作父母。这不仅导致孝道被滥用,且在孝的名义之下,国完成了对家的侵略。
说起这些双面官员的双面性,仅在我们这个地市就已经争奇斗艳。如果放眼全国,那想必更是不胜枚举。奉劝机关单位的读者诸君,还是多提防点吧,千万别被他们“逢场作戏”的表演给迷惑了。
在精神生活领域,世界上人们制造出那么多的垃圾,书籍、影视、音乐、美术作品当中,真正能够给人美感享受的并不多见。所以,只选择最美的享用,这才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圣陶的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