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温州六桂堂宗亲会三字的意思是什么

想寻找你的根吗?想了解你的祖先吗?[姓氏起源说,转] - 莆田生活 - 福建论坛|福建新闻|八闽之子|福建最大的网络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想寻找你的根吗?想了解你的祖先吗?[姓氏起源说,转]
一、周姓来源:
1、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如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南朝陈时,有一著名将领叫项猛奴的被周荟抚养改姓周,名文育。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唐末有叫成讷的,后梁时赐姓周。元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又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明代江苏吴县人吴健7岁时家贫卖身同县周家,也改姓周。
二、迁徙分布:
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又称姑孰、南洲,今安徽当涂]。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周姓入福建最早者。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后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5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
三、郡望、堂号: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
沛国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细柳堂】: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才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骑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一生最爱莲花。曾作《爱莲说》,通篇百余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他把莲花比成君子,推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
四、家乘谱牒:
湖南;濂溪周氏七修族谱共八十九卷。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五、历史名人:
周亚夫[?一前143],西汉名将。沛县(属今江苏)人。周勃子,初封条侯。文帝时,匈奴东进,他以河内守为将军,防守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军令严整,被誉为“真将军”。景帝时,任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迁丞相,谢病免。后以子私买御物所累下狱,绝食死。
周 处[约236-297]: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氏,字子隐,吴时为东观左丞,晋平吴后,历任新平太守,迁御史中丞,后任建威将军,封平西将军、周孝侯,当地至今流传着他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传说,京剧传统剧目《除三害》就是表现他的故事。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氏,曾官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上,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后人称其濂溪先生。他依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著有《爱莲说》。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写法新颖,被词学界推誉为“巨擘”,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 昉: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的名画家,出身显贵家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宋代的米芾将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三人并称为&四大人物画家&。
周 瑜:三国吴之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精音乐,时称“曲有误,周郎顾。”
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本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氏。周敦颐的第三十二世孙。《人民日报海外版》日第四版)
周信芳: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生于江苏清江浦。京剧艺术家。
周恩来:字翔宇,化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淮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周敦颐的第三十三世孙。
周培源:江苏宜兴人氏。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7年参加爱因斯坦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并进行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
六、姓氏典故
周瑜打黄盖 《三国演义》故事:黄盖诈降于曹操,进行火攻,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这一场打既是事先商量好了的,自然是两相情愿。所以“周瑜打黄盖”成为歇后语,其下一句就是“两相情愿”。
一、来源有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炎帝16世孙姜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称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7世孙文公吕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六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九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十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
2、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世为高氏。齐惠公为齐桓公之子。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高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南北朝时,先后有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随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
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二、迁徙分布
高氏的发源地虽说在今河南省境内,但自春秋以后的高姓却大都出自齐鲁之地。战国或秦时,高氏已自山东迁入今河北、辽宁省境。东汉时,有渤海郡太守高洪定居渤海蓨(今河北省景县)。南北朝时,有渤海郡人高欢(高欢在北魏时曾在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乡补卜代村,旧时为古怀朔镇),曾在北魏执魏政达16年之久,死后,其子高洋便代东魏称帝,为北齐。京兆高氏又与北齐同祖,初居文安(今属河北),后迁徙到京兆。吴丹阳太守高瑞,初居广陵,其后迁至秣陵(今属江苏)。高氏大批南迁始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唐初,有高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高钢(河南高氏)因避&黄巢之乱&南迁入闽,为高姓入闽后的始祖。在汉末时,又有一支高氏由陇西(今属甘肃)南迁至滇中(今属云南),后成为白蛮大姓。宋绍圣元年间,高升太夺取大理段氏政权,自立为王,称大中国。传子高太明,于圣绍三年,又将王位还给段氏,仍封为中国公,世为大理宰相,控制大理国政权,被称为高国主。其后裔历经元、明、清数代均为云南土司。中国历史上,高姓称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
三、郡望堂号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此支高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以渔水之阳得名。
广陵国:汉时置。此支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瑞之后。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高氏,为鲜卑族高氏之后开基。
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
&渤海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
高姓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有继堂&、&供侯堂&等
四、历史名人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 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书。 善书画, 《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頫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高攀龙:曾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顾&,为东林党首领之一。
高 武:在我国传统医学上,久享声誉,针灸之术即他所传。
高则诚:著名戏曲家,所著《琵琶记》,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
高 鹗:清朝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以续《红楼梦》后40回流世界传名。
高 翔:清代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兼能画像。
高 岗:国家副主席
1、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为周天子的司空,因平叛有功,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2、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
3、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沈姓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间地。季载生伯桓,伯桓生向,向生采,采生乙初,乙初生杼,杼生庚向,平王东迁时入周为卿;庚向生忽,以父勤王事,仍封汝南子爵;忽生不离,袭子爵,不离生幸袭子爵,幸生己济袭子爵,己济生迂,袭子爵,敬贤礼士数十年,国不被兵;迂生楫袭子爵,成公八年(前583),晋栾书来侵,获沈子楫从晋;楫生德胤,袭子爵,德胤生傅袭子爵,傅生逞;逞字循之,袭子爵,敬王元年(前519),吴伐州来,乃助楚及诸侯之师救之,吴攻之,溃而卒;逞生嘉,嘉字惟良,袭子爵,定公四年(前506),晋应蔡侯伐楚之请会诸侯于召陵,沈子嘉不会,夏,晋使蔡公孙姓灭之,秋,楚以沈故围蔡;嘉生二子尹丙尹戊,尹戊字仲逵,奔楚为左司马征吴,春秋传称其忠壮,封叶公,尹戊生诸梁;诸梁字子高,袭叶公,戍申城时,孔子游学至,拜晤叶公(前 489);诸梁平白公胜之乱,任左司马兼楚令尹,位兼将相,为楚之一人;功成身退,归叶,约前473年,老于叶。其裔有以叶为姓者,故云沈叶一家。诸梁生尹射尹文等三子,文为楚令尹;文生随,为楚内史参军,平民乱封吴兴侯;随生永中,为左司马;永中生犹行,为齐卫大夫;犹行生安仁,为齐大夫;安仁生同,为齐大夫;同生郢,字文明,秦徵为丞相不就,避居江南;郢生平,字俊之,为汉司马,竹邑侯;平生祖,祖生保,汉文帝时征蛮功,封竹邑侯;保生遵,字伯吾为齐太傅,封敷德侯,徙居九江寿春,生二子盛达;达字伯弘,骠骑将军;达生乾,字仲元,为尚书令;乾生泓,字元良,南阳太守彭城侯;泓生昴,昴,为河南太守;昴生奋,字仲异御史中丞;奋生恪,字仲悌,将作大匠;恪生谦,字文恭,封尚书关内侯;谦生靖,字文光,济阴太守,避王莽之乱隐于桐柏山,三子勋戎台;戎,字威卿,以说降剧贼尹良封海内侯辞不就,避居会稽乌程,卒后追封述善侯,生四子丰懿齐恭;丰字圣通,零陵太守,在治有芝草黄就之瑞,生四子浒仲高景;浒为妄平王相;浒生鸾,字建元,卅举茂才,为别驾从事;鸾生直,字伯平,有清名;直生次子仪,字仲则,汉末徵辟不起;仪生显,字元礼,为左中郎新都都尉封定远侯,以才智显于吴;显生矫,字伯仲;矫生次子陵,字景高,官太傅,东海王越辟为从事,迁长沙太守镇东将军;陵生延,字思长,为桓德安西将军,颖川太守;延生贺,字子宁,中郎参军,圉表真于寿阳,勇冠一时;贺生警,字世明,为京口参军;警生穆夫,为会稽令。穆夫生四子,林,字敬士,东晋安皇帝义熙十二年秋随太尉列裕督军,发建康伐秦,裕谴公将水军出石门自汴入河后以攻,晋征虏将军封汉寿伯,武康县志有传详;林生四子,璞字道真,宋太祖时除南平王太常侍淮南太守,文帝元嘉廿七年,守时胎,以地当要卫,积财谷储石矢为守城之备,见武康县志;璞生约,字休文,左目生瞳腰有紫痣,宁始中才兴宗引为安西记室参军,入齐为太子家令,累迁吏部郎,隆昌元年出为东阳太守,明帝徵拜五兵尚书,高祖时任中书令,约历士三代博物多识,武兴府署属公旧宅,故称吴兴地,国史方志均有传记,今各支皆多分派于此,吾派其大宗也。约生旋,字士规,八岁能文,十五举茂才,擢为大学博士,迁南康内史;旋生次子字仲师,累迁尚书,史书陈书有传;众生纯,宝谟阁待制;纯生遽,遽生处俭,处俭生永光,永光生亮,唐中宗嗣圣初徵为相国,旋因谱武辞归;亮生长子伟,为涪川令,后追封太师;伟生恒,追封太傅;恒生介福,追封太傅;长子易直学士,女为唐睿宗皇后,德宗即位诏封三代,赠其家官爵赐之官诰凡一百二十轴皆饰以锦翠,时以为荣;介福生次子易良官司空;易良生晦,自成德号义伦;晦生彦金,知卒章事;彦金生清,大历中为婺州刺史,领兵逐逆党,力战而死赠卫尉卿立祠祀之;清生说,为副团练;说生芳,芳生续,字道坦,登进士,除临海令,因父殁于难以大理寺丞致政,赠赐光禄大夫,娶兵部侍郎史伯瑜女赠太宁郡太夫人,生景术,为尚书左仆射,景术生延年,登进士,为荆州刺史;延年生克,克生进,进生操;操字节夫,登宋太宗淳化壬辰年,贤良方正直言进谏,除监察御史,纠劾权贵,为时所重,卒赠荣禄大夫郇国公;操生长子绅,字子书号心齐,登宋仁宗宝元六年吕秦榜进士,知淳安,除监察御史,历官待读太常寺卿,敷文阁学士,赐金紫金鱼光禄大夫,晋爵开国男,食三百户,赐第凤仪桥,卒赠少师,原配杜平章女,生子二,讳未诨,续梅尚书女,生三子伶备仲;仲生道,道生儒,博学能文著述百部,隐居豫章天岳山,儒生崇仁等六子. 东汉时有沈戎举家徙居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县),此为沈姓南迁之始。魏晋南北朝是沈姓大举南迁之时。至唐代,沈姓已散居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唐初,中原有沈姓将佐随从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军入闽开辟漳州,在福建安家落户,其子孙散居龙溪、漳浦、南靖、长泰、诏安等地,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当地沈族人不屑与审同音,变沈字为尤字,即为尤姓,故沈尤一家。南宋初有吴兴人沈启承官至汀州府知府,其子沈廷辅,随父入闽,后迁居福建省建阳县。沈廷辅有8子,分居宁化、龙岩、长汀、清流、延平、连城、上杭等地,其后又有人徙居广东的大埔、梅州等地。明末,沈斯庵徙居今台南县善化镇,为沈姓移居台湾之始。清乾隆、嘉庆年间,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沈氏,又有多支迁往台湾,进而又移居海外。沈姓历代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叶氏尤氏均为沈氏分支,沈叶尤三氏均为季载后裔。
【堂号】 &梦溪堂&:宋朝时沈括博学能文,累官翰林学士三司使。他对天文、历算、方志、音乐、医药无所不通。他开始制造了浑天仪、景表、浮漏等天文仪器。开创了隙机、浑圆两术和弧矢、割圆术的先河。著有《梦溪笔谈》。沈氏因以&梦溪&为号。
【郡望】 吴兴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相当于现在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一带地区,兼有江苏宜兴县地。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相当于现在河南省颖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
沈 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他首创&四声&之说(把每个字分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今天的国语注音符号,就是以《四声谱》演变而来的。
沈 周:明代画家。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擅画山水,多江南山川、园林景物,师法董源、巨然、黄工望。兼工花卉、鸟兽、人物。为明代吴门画派四家之一。 沈 和:戏曲作家,所作杂剧时人称为&蛮子关汉卿&。
沈佺期:唐代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曾官至太子少詹事情、修文馆直学士。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枕中记》中记述了卢生在邯郸住旅馆的时候,借道士吕翁的枕头用,梦到自己登科当了丞相,非常荣华,醒来店主所蒸发黄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贵功名不过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这就是&黄梁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
沈雁冰:笔名矛盾,著名革命文学家。他先后创作了《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等杰出的文学作品。
沈 鹏:中国著名书法家 。
沈姓族谱的一些资料
这是目前现存大支沈氏的族谱的一些资料:
【天津】沈氏族谱六卷 (清)沈兆沄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活字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河北清河】沈氏族谱四卷 沈世远撰 钞本 河北清河县沈儒林村
【上海宝山】罗阳沈氏家乘摘要不分卷 (民国)沈延台纂 民国三十八年(1949)铅印本 上海嘉定县博
【上海松江】娄县沈氏家谱四卷 (清)沈朗 清道光二年(1822)钞本 上海松江县博
【上海金山】枫经沈氏支谱三卷 (民国)沈邦垣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九畝地吴承者已印书局 铅印本 一册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松江县博
【上海】青浦南村沈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沈乃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上海松江县博(存卷首、1-4)
【上海崇明】沈氏宗谱不分卷 (清)沈世荣 修 清道光间三易堂刻本 四十一册 历史所
【上海】孝义旌门沈氏北支十三房上海支族谱 (清)沈维桢辑 清咸丰九年(1859)刻本 一册 北图 上海文管
【上海】重印孝义旌门沈氏北支十三房上海支 族谱世德传 (民国)沈庆侅编 民国二十九年(1940)铅印本 一册 上海市文管
【上海】沈氏家谱六卷 (民国)潘翔麟等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上海市文管
【江苏淮安】迁淮沈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明)沈绶编辑 (清)沈倩重修 潘培宽补修 沈徐行续修 清咸丰十年(1860)刻本 四册 江苏淮安图
【江苏淮安】迁淮续修沈氐宗谱六卷 (清)沈联璋编辑 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二册 江苏淮安县图
【江苏南通】通州沈氏宗谱十卷首一首末一卷 (清)沈歧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刻本 六册 北图 哈雨师大 日本 美国
【江苏南通】沈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沈来宜编辑 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六册 历史所
【江苏丹阳】云阳团洲沈氏族谱四卷 (民国)沈学义等修 民国十一年(1922)有馀堂刊本 四册 美国
【江苏常州】沈氏续修宗谱十卷 (清)沈信储 沈濬源等修 清光绪八年(1882)务本堂刊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江苏常州】白洋桥沈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沈保靖序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春晓堂刊本 二十册 美国
【江苏常州】兰港沈氏宗谱□□卷 清金鹅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
【江苏武进】晉陵金台沈氏族谱八卷 (清)沈龙元等纂 清康熙间刻本 八册 北图
【江苏武进】毘陵沈氏宗谱四卷 (清)沈燮嘉纂 清光绪三十年(1904)九思堂活字本 北图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毘陵沈氏宗谱五卷 (民国)沈保宜纂修 民国四年(19l5)九思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云南图
【江苏武进】毘陵沈氏宗谱五卷 (民国)沈保宜修 民国十九年(1930)九恩堂活字本 北图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晉陵沈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四年(1915)黄以霖刻本 十一册 上海图
【江苏武进】晉陵塘田沈氏宗谱六卷 (民国)沈泮等修 民国九年(1920)中和堂活字本 六册 吉林大学
【江苏武进】晉陵沈氏宗谱十卷 (民国)沈友福 沈泉林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师俭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6、9)
【江苏无锡】粱溪沈氏宗谱十二卷 (清)沈惟康等修 清咸丰五年(1855)世馀堂活字本 十四册 人民大学
【江苏无锡】粱溪沈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清)沈景德 沈炯等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世馀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
【江苏无锡】梁溪沈氏宗谱三十四卷首一卷 (民国)沈垣等修 民国八年(19l9)世馀堂活字本 北图 美国
【江苏无锡】沈氏宗谱八卷 (民国)沈荣康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世德堂刊本 八册 美国
【江苏江阴】澄江沈氏宗谱二十卷 (清)沈万端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馀庆堂刊本 十八册 科图
【江苏江阴】澄江沈氏宗谱二十卷 (清)沈嗣绶纂 清宣统三年(1911)诵芳堂铅印本 二十册 北图
【江苏常熟】虞山沈氏宗谱十二卷 (清)沈寿祺纂 清宣统三年(1911)刻本 历史所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 师大 南京博 南京大学 江苏南通市图 苏州大学 江苏常熟市图 四川图 日本 美国
【江苏常熟】虞阳沈氏支谱八卷 (民国)沈汝谦辑 民国十二年(1923)同文社排印本 二册 吉林大学 江苏常熟市图
【江苏吴县】洞庭沈氏宗谱二卷 (清)沈兆瑛编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 历博
【江苏吴县】洞庭沈氏宗谱四卷 (清)沈若鼎纂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四册 北图 江苏苏州市博
【江苏吴县】沈氏族谱不分卷 (清)沈鸿 沈鸣皋纂 清嘉庆间刻本 六册 人民大学
【江苏吴县】洞庭沈氏宗谱六卷 (清)沈洤 沈德增修 清道光十二年(1832)活字本 六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江苏苏州传
【江苏吴县】洞庭东山沈氏宗谱六卷 (民国)沈昌洪等编 民国二十二年(1934)稿本 苏州大学
【江苏】吴县沈氏肃谱一卷 沈寿撰 近代武进陶氏石印本 一册 上海图 注:後附《云问丁氏肃谱》一卷。
【江苏】吴江沈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沈光熙修 民国二十年(1931)传钞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 刻本 六册 北图
【江苏】吴江沈氏家传 (清)沈桂芬辑 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 一册 北图
【江苏吴江】沈氏宗谱沈氏老宗谱本支百世不分卷 (清)沈冠英订 清光绪十年(1884)吴江友善草堂钞本 三册 江苏吴江县图
【江苏】沈氏族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沈士璜撰 沈松林校 民国三十四年(1945)铅印本 一册 广西柳州市图
【浙江杭州】武林沈氏枝谱 (清)沈植枢修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北图(二部)
【浙江杭州】钱塘沈氏家乘十卷 (清)沈绍勋辑 沈祖帛系增辑 民国八年(1919)西泠印社铅印本 北图 首都图 北京师大 中央民院 天津图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上海图 华东师大 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 常熟县图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浙江建德】洋溪沈氏宗谱四卷 (清)沈增荣纂 清光绪二年(1876)渊源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浙江】萧山长巷沈氏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清)沈豫纂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承裕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浙江】萧山长巷沈氏宗谱四十卷 (清)沈荇纂 清光绪十九年(1893)承裕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福建图 中山大学
【浙江】萧山沈氏族谱六卷 (清)沈慈承纂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树本堂活字本 历史所
【浙江萧山】萧邑航隖山沈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沈海超等修 民国五年(1916)永思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萧山汀头沈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沈顺根等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承萧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浙江图
【浙江宁波】四明沈氏宗谱世传二卷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钞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浙江宁波】四明车桥沈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沈孝廉编修 民国十六年(1927)世德堂钞本 四册 南开大学
【浙江宁波】镇海沈氏宗谱十卷首一卷附二卷 (民国)沈德润等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清水浦沈三善堂铅印本 二册 北图
【浙江宁波】甬上万寿坊沈氏谱徵世系世传考 不分卷 沈嘉寀 沈杞纂修 钞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馀姚】兰风沈氏家谱六卷 (清)沈鹏飞修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木刻本 三册 河北大学
【浙江馀姚】兰凤沈氏家谱八卷 (清)沈承均纂 清这光十二年(1832)肃 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浙江馀姚】续修兰凤沈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清)沈德沧纂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肃 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浙江馀姚】兰凤沈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 (民国)沈开基 沈庆林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肃 堂活字本 历史所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天一阁
【浙江馀姚】姚西沈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沈作霖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浙江】馀姚云楼沈氏宗谱六卷 (清)沈荫轩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敦伦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浙江】馀姚云楼沈氏宗谱四卷 (民国)沈铭钢 沈宝钢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敦伦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二部)
【浙江馀姚】沈氏宗谱四卷 (清)沈英瑞总理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文肃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浙江馀姚】姚江沈氏宗谱三卷 (民国)沈培基纂 民国七年(1918)聿怀堂活字本 北图 哈尔滨师大 四川图
【浙江馀姚】姚西沈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沈景炎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浙江】馀姚半霖沈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沈绍荣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二部) 四川图
【浙江馀姚】虎潭沈氏宗谱□□卷 稿本 八册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存卷3、4、8、9、11、 14、19、22、23)
【浙江】慈溪沈氏宗谱不分卷 (清)沈汝魁纂修 沈景旋续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初修 光绪十三年 (1887)钞本 二册 浙江图
【浙江慈溪】沈氏宗谱 (清)沈景旋纂 清同怡三年(1864)钞本 二册 北图
【浙江】慈溪师桥沈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沈嘉瑲纂修 民国二年(1913)铅印本 北图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上海图 天一阁 浙江馀杭县文管 浙江慈溪县 文管 浙江慈溪县档
【浙江慈溪】师桥沈氏宗谱明六房行字世系四卷 民国六年(1917)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慈溪】师桥沈氏家谱 民国七年(19l8)铅印本 一册 美国
【浙江奉化】沈氏小房谱一卷 (清)陈瑞穹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写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浙江奉化】沈氏耕心堂谱不分卷 (民国)沈起凤修 民国十二年(1923)写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浙江奉化】沈氏孟西信房谱不分卷 (民国)吴震亚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写本 二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浙江奉化】沈氏宗谱 (民国)裘士庄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写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浙江奉化】沈氏上下堂前支谱不分卷 (民国)吴震亚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写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浙江华化】爵岙沈氏房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林岫亭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浙江象山】潘家桥沈氏宗谱一卷 (民国)史翰章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泰顺】沈氏族谱 (民国)吴良烨撰 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 二册 浙江泰顺县文博
【浙江】嘉兴蒋庄村沈氏家谱 (民国)沈子旬等修 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 一册 美国
【浙江桐乡】柞溪沈氏世系宗谱二卷首一卷 (清)沈炳垣纂 清咸丰五年(1855)刻本 北图 日本 美国
【浙江桐乡】柞溪沈氏家乘四卷 (清)沈家鹗纂 清乾隆间刻本 一册, 浙江图 注:後有同治间墨笔续补。
【浙江桐乡】柞溪沈氏思源堂宗谱不分卷 (民国)沈家詒等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铅印本 北图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浙江平湖】清溪沈氏家乘二十卷 (清)沈应奎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追远堂刊本 北图 浙江图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日本 美国
【浙江平湖】武原沈氏迁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钞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博
【浙江】平湖乍浦沈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沈颂清 沈翊清等编 民国十五年(1926)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浙江海盐】沈氏家谱 (清)沈拱枢编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本 二册 中央民院
【浙江海盐】沈氏家谱不分卷 (清)沈守谦重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0刻本 北图 河北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日本 美国
【浙江湖州】马要沈氏族谱七卷 (明)沈塾撰 明万历间刊本 六册 美国
【浙江湖州】重辑桃邑沈氏宗谱一卷 (清)沈徵辑 清雍正九年(1731)钞本 辽宁图(不全)
【浙江湖州】吴兴马要沈氏族谱□□卷 (清)沈宸奎等修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永思堂刊本 美国(存二十六卷)
【浙江湖州】沈氏族谱不分卷 (清)沈景润增辑 钞本 四册 北图
【浙江湖州】吴兴沈氏宗谱五卷 (清)沈俊重修 清咸丰三年(1853)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姜家村
【浙江湖州】竹溪沈氏家乘二十卷首一卷 (清)沈秉成等修 清光绪十年(1884)增印本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浙江湖州】吴兴竹溪沈氏家乘二卷首一卷 (清)沈汝泰 沈汝和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二册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浙江湖州】吴兴沈氏列代像传不分卷 (民国)沈芝芳辑 民国元年(1912)石印本 一册 浙江图
【浙江湖州】吴兴沈氏奉教宗谱一卷 (民国)沈宰熙编 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 一册 上海图
【浙江绍兴】山阴沈氏族谱不分卷 (明)沈级纂修 明万历七年(1579)钞本 北图 浙江图 注:卷端题《吴兴世家分隶德清再迁山阴沈氏族 谱》。
【浙江绍兴】皋部沈氏谱六卷 (清)沈耀祖 沈士傑等纂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浙江绍兴】敦睦堂沈氏源流族谱 (清)沈正逵修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写本 四册 日本
【浙江绍兴】会稽後桑盆村沈氏族谱六卷 (清)沈传泗等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钞本 六册 美国
【浙江绍兴】敦睦堂沈氏源流族谱不分卷 (清)沈正达修 清同治八年(1869)写本动脉 四册 美国
【浙江绍兴】会稽中望坊沈氏家谱十卷首一卷 (清)沈元燮修 清光绪五年(1879)敦睦堂刊本 六册 美国
【浙江绍兴】山阴浦阳沈氏西分宗谱十二卷首 一卷 (清)沈福灏纂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活字本 科图 历史所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浙江绍兴】皋埠沈氏老六房重修宗谱十卷 (民国)沈先启等修 民国七年(1918)活字本 北图 江西师大(缺卷6、9、10)
【浙江诸暨】暨阳沈氏支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沈肇基等续修 民国十九年(1930)西涯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浙江上虞】古虞童郭沈氏宗谱六卷 (清)沈崙源 沈怡桂修 清咸丰十一年(1861)兰晖堂木活字本 五册 浙江图
【河南光山】光山沈氏家谱一卷 沈百彦等创修 2002年 沈堂 河南图书馆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族人可謂佔盡風光。歷史上劉姓稱帝者共有66人,先後建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後漢、南漢、北漢、大齊等王朝或政權。
关于刘姓氏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是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二是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三是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氏迁徙分布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郡望】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1、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 是汉高祖的后代。2、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4、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5、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6、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7、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8、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西汉长沙定王刘发。9、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10、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所开基。11、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12、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13、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苍之后。15、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16、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17、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定王刘发。18、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1、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2、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藜照堂: 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给刘向。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特来看他。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
河北:沧州刘氏家谱三卷首一卷、南皮刘氏家谱、上元刘氏家谱六卷 山西:洪洞刘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洪洞刘氏族谱五卷、洪沿刘氏宗谱六卷、洪洞刘氏族谱、洪洞刘氏族谱不分卷、洪洞刘氏族谱十七卷首一卷、平定刘氏族谱不分卷 辽宁:沈阳刘氏家族谱不分卷、沈阳刘氏家谱、辽阳刘氏宗谱一卷、凌源刘氏宗谱十卷 江苏:南京刘氏家谱、沛县彭城堂刘氏族谱、丰县刘氏宗谱十卷、丰县刘氏宗谱十三卷、泗阳像树刘氏宗谱四卷、宝应刘氏家谱六卷首一卷、宝应刘氏家谱卷 四川:成都蜀汉族谱、乐山刘氏家谱
怎么没陈姓呢?
曲氏历史来源
1。曲姓出自姬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晋穆侯林生封他的少子成师于曲沃(今天山西省境内),其后世子孙就以封地名作为了姓氏,后来又改复姓“曲沃”
为单姓“曲”。
2由鞠氏因为某种原因改姓曲。
曲端 字正甫,宋代镇戎人。知书善属文,长于兵略。治兵汀原,道不拾遗。历汀原路将、宣州观察使,知渭州。
曲环 唐代安邑人。善兵法,善骑射。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授果毅别将。安禄山反,守邓州,平河北,败吐蕃,威名大震。后任陈许节度使,宽赋税,简条教,不三年乃五谷丰登。
&房&姓诞生于距今约年前,是帝尧(陶唐氏)的后代,帝尧为中华人文开基之祖(中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尧帝时期开始),也是中华房氏血缘始祖。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唐尧盛世&,并有&尧天舜日&的成语流传.
帝尧有十子,其嫡长子(胤嗣子)因出生时全身红彤彤,因取名&丹朱&,意即&红上加红&。丹朱开通聪明(尧帝兄弟放齐称其&启明&),智慧极高,是世界围棋界始祖,并传为史上围棋第一高手,但其个性刚烈,做事坚决有主见,欠和顺(&顽凶&)和政治智慧,被尧视为不肖乃翁(&不肖&).而当尧时,天下灾难频仍,&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为能有一个带领大家克服天灾的继任者,尧重点培养了沉静内敛并有奇特孝行的舜,最终把帝位&禅让&给了后来立有大功的舜。这是禅让制的肇初,也是千秋万代化家为国&公天下&的典范.故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有诗&谒帝尧庙&赞曰:&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丹朱公一开始被封于丹水,其封地在今天的河南,因其为尧帝长子,故河南至今仍有一个&长子县&,该县还有&丹朱镇&及&丹朱大道&等名。《路史·国名纪丁》载:帝尧崩,有虞氏帝舜封丹朱于房(在今遂平西南四十里的吴房故城),为房侯,“以奉其祀,服其服,礼乐加 之,谓之虞宾,天子弗臣……”的记载(注:《竹书纪年》则称&丹诸(朱)辟(避)舜于房&,言丹朱尊父命而让天下于舜, 自己远避于房也。后人在张家界虎龙洞尧帝凿像上的一幅对联似乎对尧作出这一矛盾选择的心态作了诠释:&要把丹朱放虎穴,旋忧赤子别龙楼.&)。这说明因&禅让&之故,帝舜对丹朱及其家族不敢以臣下视之,对房人优礼有加。
同时,在尧的时代,围棋的另外一个作用是用于占卜,尧将帝位禅让舜,却把棋艺传给爱子丹朱,后世有人称尧此举是&传舜以王权,授丹朱以神权&。《竹书纪年》(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竹简史书)称其为&帝丹朱&。《山海經·海内北经》称大禹治水时,曾经建造有多座四方台型金字塔建筑物:“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山海經·海內南經》称:“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 丹朱未践帝位却享有帝号,说明其在当时身份之崇高。也正因此,房人的氏族在其后逐渐强大起来,夏、商之时,朝廷亦不敢等闲视之。
丹朱嫡长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所以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周朝时周王室与房人曾通婚姻。《国语·周语》云:“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意思是说,周昭王的妻子房皇后受其始祖丹朱神明的附体,而生下了周穆王。周穆王是周朝比较有名的君王之一,可见房人因始于丹朱可上溯自帝尧 ,在周时还受到了尊崇。
丹朱第36代孙房钟,周昭王时仍袭爵为&房邑侯&,其子房沈。房沈第11代孙为汉司空房植,第12代孙雅于公元前32年(西汉成帝末年)为清河太守(今河北清河县东), 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此,并繁衍成为望族, 后又因南朝梁武帝时(公元502-557年间)房景伯在清河任过太守,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也曾任&清河郡&守, 并因功画像上了&凌烟阁&,故此&清河郡&成为房姓人最重要的郡望(房姓人原来最重要的郡望本是河南房邑,其在大禹治水时因洪水被毁),并有:
【天下房氏 望出清河】
【清河世泽 凌阁家声】
以及&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无二房&之说(指刘张王三大姓的外姓来源较多,房姓只有一个来源--尧帝世孙房陵).
在南北朝甚至更早时期,清河房氏和清河崔氏作为当地的两大望族,一直保持着通家之好,两族之间通婚的记录颇多. 到公元4世纪末,清河房氏与清河崔氏、平原刘氏、渤海封氏等家族因战乱迁移到山东半岛,成为慕容氏南燕国的上层家族。这几个家族都没有卷入北魏和刘宋在山东半岛的争夺,一直到469年以前,他们对于入仕的态度飘忽不定,他们想保持实力,度过多事之秋,但在面对深入山东的入侵者时,又表现出彼此之间相当强的凝聚力。清河房氏到5世纪时一直是“世家大族”意义上的贵族,并不是门阀士族....
公元六世纪,长期蛰伏的房姓族人中终于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的房玄龄。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唐初一皇室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文才.年十八、举进士, 授羽骑尉,校秘书省。吏部侍郎高孝基善相人,谓裴矩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后世相书称其“龙目凤睛,三台位列。”)”(《新唐书·房玄龄传》)
开皇(隋文帝年号)中,天下混一,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竟侈僭,终当内相诛夷。视今虽平。其亡、跬可须也。”隋末大乱,于渭北投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屡从秦王出征,网罗人才,协助李世民削平群雄登上帝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由画圣阎立本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其以一介书生建功立业&画像上凌烟阁&事世受文人墨客们推崇,晚唐诗人李贺在诗《南园》中感叹: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太宗在位期间,房玄龄受封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使唐律比前朝显为宽松,律条也臻完备,奠定了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对后世影响极大;监修国史,主编了二十四史之【晋书】;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其省并中央官员之举为贞观善政之首;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如【旧唐书】赞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唐太宗李世民本身也是一位有造诣的文学家,其诗作在【全唐诗】存89首,他曾作【威凤赋】自喻并赐房公,以诗【赐房玄龄】颂扬、勉励玄龄公为国求贤:【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又曾作【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一首: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一位开国君王,为一位大臣三次赋诗,可见其对玄龄公之倚重.
玄龄公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唐大臣也是著名书法家的褚遂良,于唐永徽三年,为玄龄公墓刻【房玄龄碑】, 碑文二千余字,其中最为知名的一句话是:
【道光守器长琴振音,方嗣余风仙管流声】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踪房玄龄、杜如晦的事业,他在【七爱诗.房杜二相国】中慷慨言道:
【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联步。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纵横握中算,左右天下务。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巨业照国史,大勋镇王府。遂使后世民,至今受陶铸。粤吾少有志,敢蹑前贤路。苟得同其时,愿为执鞭竖。】
不仅如此,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也无不首推房玄龄,名曰:&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唐人柳芳就曾感叹道:“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玄龄不言己功;王珪、魏征善谏,房玄龄赞其贤;李积、李靖善将兵,房玄龄行其道;使天下能者共辅太宗,理致太平,善归人主,真贤相也!房玄龄身处要职,然不跋扈,善始善终,此所以有贤相之令名也!”柳芳的评论可谓恰如其分,后来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写有关这段历史的评论时,全文抄录了以上文字。
房玄龄一系于有唐一朝&五代三宰相&:玄龄公四代孙房融相武后,房琯公相玄肃二宗.房氏家族于此时备极荣光.
二、“房”之字解与姓氏图腾释义
&房&以土为基,作承天之势。据《说文解字》:“室在旁为房。半门(繁体字的门)曰户”。房姓图腾为一象形文字:左边形象是个门户的“户”(即繁体字门的左半),右边形象为古代方夷人在仰观位于东方青龙星座心脏位置的“房宿”。黄昏时刻,当房宿出现在东方地平线的时候,也就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所以该图腾带有主持春天的意味(房星为二十八宿之一,计四颗星,故又称天驷.)。
1. 关于房姓人口:
在北宋编印的&百家姓&中, 房姓列第170位, 在1980年代国家配合人口普查所做的全国姓氏统计中, 按人口排列,房姓列第199位.故房姓不属大姓. 但因房氏源自于带来&尧天舜日&的大帝尧, 被舜钦定为&永作虞宾&,传承相对单纯, 流向清晰, 且其后代中大唐开国宰相房玄龄为&中国十大贤相&之一, 故在史上向为望族,在唐以前属贵姓.
房姓在湖南
②长沙浏阳县
③长沙平江县冬塔乡(出自广东梅州大埔一支) 辈份: 万古江山旧,千秋世系新。陶唐流派远,汉代叙源清。科甲班联定,书香启后人。族辈:经纶光德业,规矩振家声
⑤郴州桂阳
⑥永州新田县
其为桂阳一支,清末房枝通因被误告被清当地官兵通碟,遂从桂阳迁至永州新田县知市坪乡大山村大岭组。现约80人, 族辈:枝茂召云彩,树大根深显地光....
⑦永州宁远县太平镇白土村
有房姓村民五千佘人,辈份依次为:明朝启太运,家可辉国邦,先…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2、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战国时有冯亭,入赵,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上党潞县,有的在赵,子孙有许多为将相。至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其弟冯骞自上党徙居京兆杜陵。此外,先秦时代,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的射洪、中江、渠县等地及湖北公安者,东晋末,冯氏又有徙居和龙者。唐玄宗时著名宦官高力士,本为冯盎之曾孙,后为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姓高,此为冯姓改为高姓者。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难南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再迁至丰顺、梅州等地。清康熙至乾隆年福建冯间,广东、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1、堂号 &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市义堂&: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2、郡望 始平郡:晋时置郡,治所在槐里。 杜陵县:此支冯氏,为上党冯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颖川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 上党郡:战国韩置郡,此支冯氏,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长乐郡:后魏置郡。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 河间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
江苏:冯氏族谱八卷、京口冯氏族谱一卷、锡山冯氏宗谱二十四卷、澄江冯氏宗谱十卷、冯氏家谱一卷浙江:赫山冯氏家谱二十二卷、大易冯氏谱不分卷、慈溪冯氏支谱不分卷、桐乡冯氏族谱不分卷、冯氏宗谱一卷安徽:冯川冯氏宗谱八卷湖北:冯氏宗谱一卷、冯氏宗谱、冯氏续修支谱八卷、冯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冯氏四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广东:冯氏家谱不分卷、冯氏本房世谱不分卷、冯氏族谱不分卷、南埠冯氏族谱一卷湖南:长沙冯氏四山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冯氏三修族谱、中湘石潭冯氏五修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山田冯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历史名人冯梦龙:明末小说家,通经学,善诗文,尤以小说词曲见长,辑有时代话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冯 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冯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将军。他曾在年近70岁时,在广西镇南关、谅山等地大败法国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其名威震边关。冯 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尊称她为&冯夫人& 。冯玉祥:近代爱国将领。199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收复许多失地。建国前夕,因乘船失火,受伤身死。
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3、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5、出自古郭国。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
三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
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后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于是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
郭姓另外还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堂号。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
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
汾阳县: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郭子仪。
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
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
西平郡:东汉置郡。其属西虢故地的郭氏族人迁徙而去。魏晋时期西平郭氏因郭皇后而显赫一时成为望族。
敦煌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 )分酒泉郡置郡。同西平郭氏一样大致也是西虢后人迁徙而去。魏晋时期成为望族。
中山郡:西汉高祖时确立。东汉初光武郭皇后一支鼎盛一时。
郭子仪:唐朝名将,在中唐平息安史之乱,德宗时被尊为尚父,亦称郭令公。
郭守敬:元代科学家,为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他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
郭 嘉:三国时,魏曹操之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死时年仅38岁。
郭 璞:东晋训诂学家。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
郭 解:西汉游侠。折节以俭,以德报怨。
郭 纵:战国时,大工商业者。因经营铁冶炼铸造业而成为巨富。
郭 泰:东汉时儒林领袖,在郭姓中与郭子仪齐名。
郭 玉:东汉时广汉人。与华佗齐名的神医。
郭 威:后周开国皇帝。
郭沫若: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不仅是一位值得郭姓引以为荣的人物,而且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是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我想看林姓!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
  一、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
  二、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
  三、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
  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
  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煚,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郡望】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这一支出自陈寔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裔陈忠之后。
  渤海郡:此支陈氏,宋太尉高琼之后。明洪武初,高谅入赘海宁城东陈明谊家为婿,其子荣遂承外家之姓为陈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为郡望,故称渤海陈氏,以别于外家原宗之颖川陈氏。
  四、家乘谱牒
  河北:陈氏宗谱、陈氏宗谱不分卷、陈氏家乘七卷、甘陵陈氏族谱二卷。
  江苏:环步陈氏宗谱十八卷、陈氏家谱、维扬州陈氏重修族谱、维扬江都陈氏重修族谱八卷、丹徒丰城陈氏族谱二十三卷、句容陈巷张巷家乘七卷首一卷。
  浙江:萧山陈氏宗谱十卷、绍萧陈氏宗谱十卷、唐里陈氏宗谱不分卷、姚江四堡陈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勤东陈氏宗谱三卷、月湖陈氏宗谱 《海宁渤海陈氏宗谱》28册。
  广东:陈氏族谱二卷、凤冈陈氏族谱十二卷、化州乐岭陈氏族谱十三卷、南海金鱼堂陈氏族谱、鸦岗陈氏族谱、广东塘福岭陈氏族谱 台北陈家族谱抄、香港鹿颈村陈氏族谱不分卷、颖川支谱二十卷首一卷。
  五、历史名人
  陈 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 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三国志》,最初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由《三国志》演变而来。
  陈 祎:唐僧的俗名陈祎,他是佛教经典名著的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由于他的业绩,使佛教有了汉字记载的经典。撰有《大唐西域记》。
  陈 抟:宋初道士。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极图》、《先天图》等。
  陈天华: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和他&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觉醒敲响了&警钟&。
  陈 群:三国魏时尚书,曾建议选任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后来演变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一、姓氏源流
  林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相传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担任少师之职,以忠正敢言知名。纣王昏庸无道,他多次进言匡谏,后来因此获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陈氏为躲避官兵追杀,逃难于长林石室,生子名坚,因生于林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史称林坚,被林姓人尊为受姓始祖。
  除上述一支外,林姓还有其他来源。相传东周时,周平王有庶子名开,字林。子孙以他的字为姓,姓林。后来,他又生子英,英生茂、庆等。因周平王建都洛阳,这支林姓也起源于今洛阳所在的南郡,谱书也因此称他们为河南林姓。
  另外,北魏时,鲜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运动中也改姓林,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以上三支林姓是当今林姓的主要血统所出。
  二、迁徙及主要分布
  林坚子孙在博发展繁衍。至林载时,子孙也在这一广大范围中生活,甚至迁徙、移居。西周末年,林苌、林材等人迁徙而来到东周国都。 秦汉时代,在鲁国林雍后人,迁到齐郡县居住,后因齐郡更名济南郡,故称为济南郡人或者称为&济南林&。 林懋任下邳郡太守,迁居下邳郡。任满后,便在郡中的梓桐乡定居下来。后来,这支从&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被称为&徐州林&或&下邳林&,而林颖或林懋就是开基祖。 &晋安林&来源于&济南林&,林禄是林姓入闽第一人。他的后代除留居于晋安外,又有人迁居候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莆田等地,分别在这些地方开基。
  另外,&下邳林&传到林国敏时,成为台州和温州等地林姓人的开基祖。 &晋安林&开创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中分支众多,特别是有些在后来还回迁于北方或台湾等海外各地,成为天下公认的林姓最大支派。 原生活在北方的林姓人又在唐朝末年随王审知南迁,定居地福建各地,以后发展成林姓较有影响的派系。成为&濂江&、&控鹤&、&陶江&、&福全后安&等支派的开基祖。 生活在海外的林姓人,从根源上说,有些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迁去的。有些则由这些地方迁到台湾,然后再由台湾迁到别的国家或地区。
  三、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是常用来放在姓氏前的称号,是表示姓氏来源或血统所出的专用术语。在林姓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郡望堂号,其中的&西河&、&济南&、&下邳&、&南安&、&晋安&、&九龙&、&十德&、&九牧&等都有较大影响。
  &九龙门&、&十德堂&: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9人,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被人称为&九龙&,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10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 &忠孝堂&的来源:皇帝御赐的堂号,因这支林姓人的史祖林悦以忠孝见称而得名。
  &九牧堂&:唐代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9人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在客家人中,林姓的郡望还有&西河&,原因为其中一支林姓客家人的始祖来自西河郡(今郑州附近),其堂联为&九龙世泽 十德家声& 其来由可参见以上九龙堂和十德堂的介绍。
  另外一支林姓客家人为&忠孝堂&。在客家人历史上,还有一支林氏因躲避元初对林氏汉人的屠杀,被迫改姓杨,俗称&新杨&,其也是林氏后裔。
  四、家乘谱牒
  林姓由三千多年前的忠臣比干开基,在得姓伊始便使其姓族带上鲜明的忠臣之家或忠臣之后的特色。这一特色经林姓历代先贤的提倡和身体力行,得以长期保持和继承下来,并进一步发展为忠孝传家的传统家风。另外,林姓还重视家族教育、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等美德。
  1、忠孝传家、孝子林攒的故事,在福建莆田一带家喻户晓。
  2、重视教育 许多林姓家族中,不仅把忠、孝作为传统家风,而且还十分重视对宗族子弟的教育,使之从小即具备报效国家或承传家业的良好素质。在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中都能榜上有名,甚而给人留下了&没有林姓人便无法发榜&的印象。
  3、尊祖敬宗 海外林姓近年到大陆的寻根活动,其寻根的地点除了祖居地外,又以到始祖比干墓地、闽林始祖林禄墓地、莆田九牧祠、湄洲妈祖庙等地的人为最多。
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从东汉开始,孟氏出现于其他地区,如东汉孟光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孟他为扶风人,孟尝为上虞(今属浙江)人;三国时的孟宗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获为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今属甘肃)人;唐代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孟郊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贞为华阴(今属陕西)人,孟涫为郴州(今湖南郴县)人;五代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今四川筠连县)人,后周孟贯为建安(今属福建)人。从以上可见,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国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了。 五代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孟氏的居处又新增了许多地方。例如,宋朝的孟宗政为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孟浩为宜春(今属江西)人,孟程为丰城(今属江西)人,孟元、孟彦卿均为洛州(今河北永平)人,孟显为安华北池(今属甘肃)人,孟攀鳞为云内(今山西怀仁)人;明朝的孟充为高安(今属江西)人,孟兆祥为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孟忠为江苏昆山人,孟淑卿为江苏吴县人,孟善为广东海丰人,孟俊为陕西咸宁人,孟羊浩为湖广咸宁人;清朝的孟永光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孟超然为福建闽县人。
最著名的有&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孟姓又以&平陆&等为其堂号。
根据《姓源韵谱》所载,孟姓郡望主要有洛阳、平陆县、东海郡、巨鹿郡、武康县、安平县、江夏郡等。
洛阳,东汉、三国魏、西晋、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粱、晋、汉、周、北宋、金都以此为陪都。
江夏郡是西汉高祖时设置的,相当于今天的湖北安陆、钟祥、潜江、钙阳等以东,以及河南光山、新县以西、信阳以东、淮河以南。这支蒙氏,是三国时孟宗之族的所在地。
孟姓最著名的人物是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有&亚圣&的称号。他的学说对后来宋儒有很大影响。
战国时还有墨家巨子孟胜,以及传说能够&生拔牛角&的勇士孟赍。西汉有今文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孟喜。东汉是有对丈夫&举案齐眉&的孟光。
三国时,吴国有事母至孝、&哭竹生笋&的孟宗,蜀汉有彝族首领孟获。
隋唐时期,孟姓涌现出几位勇于反抗封建统治之士,如隋末有农民起义首领孟让、孟海公,唐末有英勇善战的黄巢起义军将领孟楷。唐代有著名诗人孟浩然、孟云卿、孟郊,其诗歌脍炙人口。还有水利学家孟简。
南宋有名将孟珙。元末有襄阳红巾军将领孟海马。明末清初有戏曲作家孟称舜。
近现代,有明清史学者孟森、教育家孟宪承、药学家孟目的、中国矫形外科奠基人之一的孟继懋、全国劳动模范孟泰、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孟宪民、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孟少农等。
易姓起源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 易氏族群的形成
约在商族先世的王亥和上甲微时期,在易水流域有个有易氏部落,逐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族群,这个族群原来没有姓氏,后被商族驱灭,灭而未绝,其遗族后来成为形成易氏的基础.
第二阶段,以字为氏
史籍中最早记载的易氏人物是易牙,易牙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御厨,后为宠臣,原为雍人,名巫,字易牙,史学界认为,易牙的子孙以其字中的&易&字为氏,形成最早的易氏.但从古至今未发现易牙的任何子孙后裔,更未找到其世系,.因易牙已杀其幼子进齐桓公,易牙本人也谋反不成被杀,很可能以字为氏的易牙这支易氏已经绝传而无后裔,故很难说这个易牙是现代易氏的祖先.
第三阶段,建立中山国
古代易与狄通,有易氏即有狄氏.即狄人.狄人为北方一些部落的统称.其中有一支为白狄,姬姓,原来主要分布于现在陕西北部及山西中北部,春秋时,白狄被晋国赶迁到现在的河北易水流域, 于公元前506年,白狄人建立中山国.
第四阶段,赐姓易氏
战国初期,晋国灭中山国,后又复中山国.公元前406年,魏国再灭中山国,后又再于公元前380年复中山国.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魏国以中山国的姬恺(或魏恺)为上大夫,因食采于易水,赐姓易氏,称为易恺,此易恺即&万姓统谱&中易氏人物的第一人,这就是易姓的起源.易恺的后裔于战国后南迁至古扬州之域,易仁福于东汉章帝元和年间居吴郡太仓州(在今江苏省),其后裔易万年于公元222年迁湖南浏阳,三传而于公元257年生易雄,从易雄开始,易氏有世系可循,易雄墓遗迹尚在浏阳,易雄祠堂忠愍祠原址在今湖南长沙市八角亭药王街,这个易雄就是现代易氏的确实可考的始祖.
易氏自发源于易水后,先迁于太原,再南迁至金陵,转迁湖南和江西繁衍.至唐宋时期,易氏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山东等省,并进入湖北\广东.宋朝全国易氏约有六万人,湖南是全国易姓第一大省,其易姓人口约占全国易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明朝全国易氏约有十七万人,主要集中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其人口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其中江西为全国易姓第一大省,其易姓人口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九;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河南三省,其易姓人口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十六.从清朝开始,四川人口锐减,湖广易氏奉旨大量&填川&,原四川逐渐成为全国易姓第一大省,至当代其易姓人口已占全国易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现在全国易姓总人口约有二百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按全国各姓氏人口多少排序,易姓排在第九十二位.现在易姓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四省,其人口共占全国易氏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九;其次分布于南方的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海南\香港\贵州\云南,北方的河南\甘肃两省易氏也较多,山东\陕西\东北也有少量易氏分布.在境外,易氏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在新加坡有易氏宗亲组织.
【郡望】:
易氏从易水发源后,战国时首先聚居于太原郡;晋惠帝后,又有聚居于济阳郡者,故易氏先后有太原郡和济阳郡两个主要郡望,形成了易氏最早的两个堂号,即太原堂和济阳堂,其中太原郡及相应的太原堂影响较大,,当代易氏绝大部分都说属太原堂.
1. 太原郡:
战国时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霍山以北等地区。北魏时相当于今阳曲,交城、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晋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至山东东明南境.
【堂号】:
易氏的堂号,除最早的太原堂和济阳堂外,后来有忠裔堂,忠思堂,重桂堂,纯孝堂,植栗堂,庆源堂,瑞芝堂,玉芝堂等,其中以忠裔堂,重桂堂,纯孝堂,庆源堂等最有名.
1.忠裔堂 \忠思堂
南方易氏始祖,湖南浏阳晋代湘州别驾易雄,曾被封为忠愍侯,浏阳易氏后裔的堂号为&忠裔堂&\&忠思堂&.
江西宜春唐代状元易重,因他在唐会昌五年,先考中榜眼,复试升为状元,易重&一春攀摘两重枝&,门第重光,其后裔的堂号为&重桂堂&.
3.纯孝堂\植栗堂
江西上高县宋朝进士大名府兵曹参军易延庆,因父丧,辞官庐墓,墓侧生出紫芝玉芝;后又因母丧,复辞官庐墓,因母生前嗜栗,他在母亲墓旁种了两棵栗子树,后来这两棵栗树竟然长在一起,成了连理。人们都说这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称他为“纯孝先生”,其后裔的堂号为&纯孝堂&,或&植栗堂&.
湖南宁乡南宋状元礼部尚书易祓,曾于南宋开禧年间纂修易氏通谱&庆源集&,其后裔的堂号为&庆源堂&.
江苏:南通易氏三修宗谱四卷首一卷
江西:宜春霖田易氏宗谱七卷末一卷、宜春赤溪塘下易氏宗谱卷
湖北:宜昌县晓峰易氏家乘一卷
湖南:长沙易氏重修族谱九卷、长沙易氏家谱十七卷、宁乡易氏族谱卷、宁乡沩源易氏支谱卷、宁乡沩宁易氏支谱七卷、宁乡易堂铺易氏四世支谱十卷首一卷、攸县鸾山易氏三修族谱八卷、攸县鸾山易氏三修族谱六卷、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湘乡易氏支谱六卷、湘乡易氏族谱不分卷、新化易氏四修宗谱卷\瓦锡田 易氏家谱十卷首一卷,瓦锡田易氏家谱十四卷首一卷 .
广东:古冈易氏世谱不分卷、鹤山易氏易氏前谱考证一卷、新会玉桥易氏族谱二十三卷、钟山易氏置谱牒不分卷.
1 易元吉:北宋画家,长沙人,初攻花鸟、草虫、果品,善画獐猴,曾游荆、湖间,深入山区,观察景物,并在长沙五后开凿池沼,种植花木竹石,养水禽,窥其动静游息之态,故其作品富有生气。治平元年招入宫中,不久死去。存世的作品有《聚猿》、《猴猫》等。
2 易佩绅:清代江苏布政使,龙阳人。
3 易翼之:明代学者,腾越人,正德中知长寿县,因与上司不和而隐归,著有《四书音义汇编》、《春秋经传汇编》、《古今诗评》等。
4 易之贞:户部郎中,蕲水人。
5 易英:浙江布政司参政,澧人。
6 易元贞:桂林人,官崇阳令、平县令,为官清廉,死后贫无以葬,人民为他举办葬礼,罢市相送。
7 易延庆:大理事,上高人。
8 易贞言:字内美,清代湘乡人。有《周易讲义》等。
9 易宗捃:清代学者,字公申,乾隆间举鸿博,名动京师。有《性理精微》等。
查看完整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星桂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