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工业级3d打印材料模型机都能打印哪些材料?

3D打印工业级材料有哪些?_百度知道全球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不久前预测,2015年全球将售出d打印机,增幅高达100%。他们还预测,到2018年全世界3d打印机出货量将超过230万台。认为增长速度还有可能更快,甚至12-18个月就可能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的理由是,目前已经看到行业内创新的速度在加快,另外,市场上已经有少数价格300美元以下的3d打印机出现(比如m3d公司的micro和new matter公司的mod..
彩色3D打印的小提琴体现了先进科技与高雅艺术的完美融合;3D打印的音乐盒对细节的完美呈现让观众叹为观止;在众多贴近生活、精致有趣的3D打印模型中,一尊惟妙惟肖的动漫关公玩偶更是格外显眼……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模型不禁让人感叹,3D打印这一创新技术已渗透进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创新科技改变生活。随着3D打印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化,此创新技术更为各行业的生..
近期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宣布推出开放制造(Open Manufacturing)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旨在提高对于增材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相关的各种工艺和材料的理解。DARPA指出,为了使3D打印成为复杂军工部件——比如飞机机翼——制造的主流技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3D打印机生产企业已经在竞争中领先,但设在日本的一个联盟正寻找机会反击,或许只要一两年时间就可初见成效。日本的这一联盟包括多家大学、以及松下(Panasonic)、日产(Nissan)和川崎重工(Kawasaki)等在内的27家公司,此外还有日本政府。该联盟不打算生产五颜六色的雕像等小玩意儿,而计划使用钛元素制造精巧复杂的部件,如飞机零部件和药用的人造关节..
“韩国规划到2020年培养1000万人掌握3D打印,它人口才4000多万,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在近日举办的3DDS'2014之3D打印峰会上如是说。韩国为何出台如此重大的国家决策?卢秉恒解释说,韩国认为自己在IT产品领域的地位受到中美两国的动摇,因此“要抓住下一个机遇——3D打印”,力争让培养出的1000万人在社会各领域都能应用3D打印技术。
不可否认,2014年是3D打印迅速发展的一年,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促使更多的公司、更多的资本以及更多的艺术创作,涌向3D打印与之紧密结合,医疗、航空航天、艺术等领域更是不乏佳作。那么,2015年3D打印技术走向又将如何,今天不如让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想象。从现阶段大批企业投身3D打印领域来看,未来3D打印不单只是只是打印、扫描,或是内容共享,还将专注提高打印精密度、生..
从1986年CharlesHull开发了第一台商业3D印刷机算起,3D打印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蛋糕、别墅、汽车、飞机、心脏……关于3D打印应用的新闻报道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今天我们对3D打印的认识和应用才刚刚开始,至于未来究竟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无人知晓。”接受笔者采访时,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主席、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联席理事长罗军说。
3D打印技术概述
上上世纪的思想,上世纪的技术,本世纪的市场
3D打印技术源自19世纪美国研究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型技术,学界将其称为“快速成型技术”。1986年美国科学家查尔斯·胡尔利用一种叫光敏树脂的液态材料,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机。随后胡尔以这种技术为基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3D打印设备公司3D Systems,并于1992年卖出了第一台商业化产品。上世90年代3D技..
目前3D打印仍以工业级为主,但消费级呈爆发态势。近年来,3D打印在工业应用下游行业不断拓展,直接零部件制造的占比也逐年提高;个人消费市场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呈现快速爆发趋势。据WohlersAssociates统计,3D打印技术的行业应用主要分布于消费电子、汽车、医疗、航空航天、建筑、科研等领域。3D打印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开发上优势明显。3D打印技术在电子领域主要应用在产品模..
1938年,Berthold Hermle在德国西南部成立了一家螺栓和螺钉制造公司。现在,他创办的Hermle公司将一种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术——MPA——与该公司传统的减材制造工艺相结合,打造出了一款具有无可比拟功能的机床。所谓的MPA技术是一种热喷射方法,该方法主要使用金属粉末和动能,将材料融合到构建对象表面以生成大体积的零部件。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一艘战舰在进港停泊时,绞缆绳的传动齿轮锯齿突然断裂,无法快速抛锚。紧急关头,机电部门维修人员快速卸下受损齿轮,走进位于船尾的移动方舱对齿轮展开抢修。很快,受损齿轮得到修复。“这得益于增材再制造技术的成功应用。”战舰机电部门值更员任亚伦告诉记者:“这里面犹如一个微型‘加工车间’,能够快速修复、制造出常用甚至非标零件。”
近20年来,通用汽车设计中心在快速成型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快速成型实验室主要使用两种制造技术,即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以及激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这两个技术可将原材料层叠,并制成最终成品。在通用汽车设计中心大楼之内,雪佛兰、别克、GMC、凯迪拉克品牌的未来车型正在孕育之中。
“我们还打算在火箭的开发中使用3D打印机”,三菱重工业在日召开的卫星发射服务媒体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正在考虑使用金属3D打印机来制造火箭部件。由于火箭每年只生产数枚,因此很多部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使用3D打印机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三菱重工还提到了火箭开发中的技术传承。该公司表示,负责新型主力火箭的开发。
航天、航空业把一部份原使用传统的制造工艺的部件转移到3D打印制造工艺,勿庸置疑它们已经取得了成功,如发动机零部件,甚至整个发动机。 由于3D打印技术的低成本和定制生产的性质,制造商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劳动量,提高零件的可用性等它已对现在传统制造工艺产生了影响,在未来几年,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业将会更为普遍。
虽然3D打印名企3D Systems的股价从2014年初的高点一路下滑,至今仍在底部挣扎,但这并不能阻挡该公司继续其扩张计划,在各个领域扩大其存在,并吸引潜在大客户的注意,其中包括美国政府和军方。就在上周,天工社报道了美国海军的一家机构与3D Systems签订合作研发协议的新闻。事实上,今年二月份,该公司还曾获得了美国空军两份价值超过100万美元的研究合同。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这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增材制造 (AM) ,又称 3D 打印,以 21 世纪第一次制造革命的姿态出场,其与由毛胚去除多余材料的减式制造法不同,金属 AM 以一层一层的方式建立功能性最终产品或产品特性。在选择合适的金属3D打印机之前,有5件事需要考虑,了解以下内容,就可以先选出适合自己企业应用需求的增材制造技术了。
3D打印技术(ThreeDimensionsPrintingTechnology)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将计算机设计出的三维数字模型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然后由3D打印机把粉末状、液状或丝状塑料、金属、陶瓷或砂等可粘合材料按切片图形逐层叠加,最终堆积成完整物体的技术
TCT Show + Personalize作为全球行业领先的增材制造、3D打印产品与技术展览会,自1995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9届,每年的TCT都会吸引超过200个展商前往英国伯明翰。2015年3月,TCT强势登陆中国上海, 展会命名为TCT + Personalize Asia,中文名为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这一盛会的亚洲首秀成功吸引了全球近80家展商、9871名观众、532位参会代表到场参观,超过100家媒体争相报道。
广州国际3D打印展览会于–17日开始举办,是asiamold广州国际模具展览会的同期展览,展会汇聚模具行业领先供应商,是备受工业制造业推崇的年度盛事,展会理念“从设计到快速成型到批量生产”。预期可吸引逾400家参展商,共同展示最新模具解决方案及行内先进技术。本届展会将在亚洲第一展馆——广交会展馆举行,展览面积达20,000平方米,预计可吸引全球各地逾20,000名观众莅临参观采购。
“2015深圳国际3D打印技术展览会”将于今年11月25日-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将是该展会迄今为止第五次在中国举办,首届主办的3D打印技术的专业展会。主办单位预计展会将有超过100家的服务于3D打印领域的企业和服务机构参展,同时吸引将有5,000名活跃于3D打印领域的海内外专业人士莅临观展。届时,主办方与相关专业协会和机构将协力举办中国国际3D打印技术高峰论坛。
3D打印技术服务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美国Stratasys 公司董事会主席,FDM技术发明者
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秘书长
英国增材制造联盟主席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顾问
第一任清华大学材料成形制造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美国Drexel大学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市特种功能能材料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3D打印从工业级到消费级 市场还需积淀
时间: 18:38 来源: 作者:3D打印网 阅读:次
& & &&近年来,概念在国内逐渐升温。从事3D打印行业的各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各大制造业公司也纷纷涉足3D打印,试图占据有利地位,分一杯羹。
作为新兴产业,3D打印行业不仅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资本市场也颇为认可。国内的3D打印概念股表现抢眼就是例证。
& & 国内似乎形势一片大好,但叫好声的背后,国内3D打印企业的投融资情况却略显寂静,这与国际市场上3D打印企业并购热潮形成了鲜明对比。
市场发展状况尚不明朗或是重要原因之一。联想之星投资副总裁张瑞琪认为国内企业大都还停留在跟风状态,对行业市场的发展并未有清晰的规划。“中国人比较容易跟风,一个概念起来,恨不得把什么都砸进去,挖开一看就是传统工艺,鱼龙混杂。真正把东西做起来的,国内不是很多。”
& & 与此同时,国内3D打印企业的融资热情也并不高昂。杭州铭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铭展网络)、金华市闪铸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闪铸科技)、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下称滨湖机电)等数家国内3D打印公司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均表示,至今未拿过融资,近期也没有融资计划。铭展网络创始人金涛告诉记者,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使用自有资本运营,资金链和现金流也一向充足,暂时并没有特别强烈的融资需求。
& & &那么,为何国内3D打印实际的投资案例并不多?资本市场为何对3D打印市场持观望态度?3D打印火热概念的背后实际的市场温度究竟又是怎样的?
从工业级到消费级:被看好的民用市场?
& & 据了解,3D打印设备主要分为工业级和民用级两种:工业级主要采用SLA(立体光固化成型法)、SLS(选择性激光烧结)等技术,主要面向航天、航空、汽车等工业设计制造领域,民用级主要采用FDM(快速成型)技术,面向教育机构、设计单位和个人爱好者、DIY高手等。
& & 相对于工业级设备,民用桌面级发展更为迅猛。美国Wohlers Associates, Inc。独立调查公司的市场分析显示,在价格低于5000美元的桌面级民用3D打印机市场,2008年至2011年的4年间,平均每年环比增长346%,尽管在2012年,整个市场显著降温,增长率只有46.3%。
& & 北京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太尔时代)是国内桌面级3D打印设备生产商龙头企业,其最早也是做工业级设备起步,2010年推出UP!桌面型3D打印机,开始转型以做消费级市场为主。太尔时代总经理郭戈介绍,此前专注的工业级市场容量有限,公司长时间在市场上“坐冷板凳”,市场无法出现爆发式增长,而桌面级设备面向庞大人口基数的消费者市场,市场潜力更大。
& & 面向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加之桌面级设备所需的生产技术均为开源,技术的低门槛使得大批新的设备厂商蜂拥进入中国桌面级3D打印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产品售价和利润率正在被迅速拉低。2013年,台湾金宝公司推出超廉价桌面级3D打印机,售价折合人民币3000多元。闪铸科技市场部经理陈铮铮认为,市场竞争在加剧,但远远未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做民用市场的大企业不多,其他的小企业各有特色。整个市场的毛利润还算不错,部分一线大品牌利润率还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从打印设备到产品应用:脱节的产业链?
& & 尽管之前的工业级设备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太尔时代在转型做桌面级设备后,却决定主攻海外市场。
& & “当时我们的设备定价2890美金,国内没有这个消费能力。而对于海外市场来讲,很多家庭可以接受。”郭戈认为,海外市场当时的容量远远大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是更大的市场,如果在国内能做一个亿,在海外一定更能做五个亿、十个亿。”
& & 日,太尔时代宣布完成引入美国都福集团(纽交所代码:DOV)的全资子公司都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这也意味着太尔时代准备进一步扩张全球3D打印市场。郭戈介绍说,借助都福集团的跨国公司背景,太尔时代也将逐步走向全球化,在全球市场上积极参与竞争。
& & 选择海外市场作为主战场并不只是太尔时代一家公司的做法,铭展网络和闪铸科技也有相似的市场布局。闪铸科技市场部经理陈铮铮认为,除价格因素外,市场环境的成熟度是市场战略考虑的重中之重。她介绍说,是从海外起步,海外市场对这一技术的认知程度更高,并且海外市场的消费者的需求更加成熟,市场推广难度比国内小很多。
& & 随着国内桌面级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认知程度的提升,国内市场环境在不断改善,市场发展情况也一步步改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桌面级”3D打印机的主要用户却依旧是各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创客”等纯粹的个人爱好者在用户群体中所占份额与国外相差甚远。
& & 郭戈认为,除上述生活消费水平的差异外,这与DIY的社会环境影响也密不可分。“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缺乏自己动手,DIY创作的传统。无论是意愿还是客观条件,都会差很多。”
& & 此外,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对“创客”环境培育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说三维设计模型的共享,能够做的只有一部分有能力的工程师和DIY爱好者,他们做好模型放在网上共享以后,想要的人可能就直接下载了,不会想着要自己设计一个更符合自己需要的模型。”郭戈说。
& & 为培养用户和推动市场环境发展,太尔时代、闪铸科技等公司建立了行业论坛和模型资源共享平台。除这些设备生产厂商做模型库外,也有一些专门的公司提供3D打印相关的服务和应用产品。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望)旗下的微小网就是一例。
& & 微小网是国内最大的3D模型资源共享平台之一,目前有5万名会员。“我们目前做的也是电子商务平台”,中望策略合作部总监高礼成说,“网站会员大都是对三维设计软件有一定了解的工程师,他们可以将自己设计的创意模型放在微小网上,企业主和投资者在找项目的就可以把它买下来。”
& & 但微小网并不盈利。中望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于另一业务――二维和三维设计软件的研发和销售。中望近期和铭展网络、闪铸科技等设备生产厂商开展合作项目――用户在购买桌面3D打印机的同时可以获赠一套三维设计软件。“我们做微小网和跟设备生产厂商合作的原因一样,都是想要培育市场环境,资源共享,把产业链的问题一步步解决。”高礼成告诉记者。
& & 但中国从事桌面级3D打印的企业大都是专注于一项业务,打印设备或者应用产品,尚未出现类似海外 3D systems全产业链企业。
& & 3D systems(NYSE: DDD)是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生产商和解决方案提供者,向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套增值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材料、工艺、教育培训和应用支持。它不仅提供打印机,还提供打印机配套的原材料、相关设计软件,并为客户提供培训,其解决方案涉及模具、医疗、教育、珠宝、健康等行业。
& & 另一家公司互联网服务提供商Shapeways,是3D systems的网络版。它并不直接出售打印机,而是通过社交网络把“全价值链”搬到了线上。用户在网站注册后,既可以把自己的产品设计上传到网站,也可以购买现有的3D设计图,再选择和购买原材料,就可以下单,公司会将打印出来的成品送货上门。用户也可以在线展示和销售产品,并将产品卖给其他人。
& & 效仿海外企业,闪铸科技也在向产业链下游发展。据陈铮铮介绍,闪铸科技今年即将启动一个三维照相馆的解决方案项目,主要针对个人创业者。“我们会提供全套设备支持和运营支持。包括上色培训、整体装修方案、运营技巧,我们都会有系统培训。”陈铮铮认为,这一项目可以将产品线全覆盖,有助于闪铸整体品牌形象的推广和产业链的完善。
从“灌木丛”到“森林”:市场还需积淀
& & 根据美国消费者电子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2011年全球3D打印的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而在庞大的制造业市场中,17亿美元算不上是一个大数字,甚至2011年中国服装纽扣市场的规模就已达到130亿元人民币。
& & 作为国内桌面级3D打印设备生产厂商的龙头老大,太尔时代去年全球总销量为上万台,其中国内市场的销量只有1000多台。而拥有淘宝销量第一记录的闪铸科技,每月在淘宝上的交易量不过30台。
& & 对于制约桌面级3D打印机市场容量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与桌面级打印机的应用前景不足有关。
& & 郭戈认为,目前的桌面级3D打印机在价格上已经降到了大众可以接受的消费水平,但其能够完成的工作较有限。“人们不知道用它来干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一个产品只有完成从‘新奇’到‘实用’的转变,这个市场才会爆发。”
& & 滨湖机电总经理蔡道生认为,桌面级3D打印机应用前景不足的原因,或由于其采用的FDM技术有着先天性的缺陷:FDM桌面级3D打印机只能进行单色打印,如果想做彩色模型,只能后期上色;打印精度不高,有时需要将模型再加工;打印速度太慢,一台30cm高的人体模型要打印四五个小时;操作方法无法达到傻瓜化操作,打印效果取决于操作人的操作水平,依然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蔡道生认为,FDM本身技术的缺陷制约了桌面级3D打印机的应用前景。
& & 3D打印技术发展的不完善,使得其影响依然有限,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尚未造成较大的冲击。“现在3D打印主要的优势还在个性化定制,对于制造工艺精细程度要求较高的行业,传统工业肯定要做得好。”郭戈说,“3D打印更像是通用技术,它什么都能做,但都做不太好。”
而这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或非一夕之功。
& & “应用前景的完善是整个行业的事情。我们联手跟其他一些相关产业的公司――玩具、电影、医疗、游戏、DIY、教育……整个行业发展起来后,才会大爆发。一旦有了一定的用户群体,达到一定的基数之后,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到这里面来,跟滚雪球一样。”郭戈认为行业发展情况和未来前景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 & 张瑞琪长期关注3D打印行业,却迟迟未下手注资。在他看来,3D打印市场环境尚不成熟。“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事情做不成是多方面互动的结果。我们去外围看,上中下游各个链条都还没起来。但方向是好的,各方都在持续投入力量。”
& & 他说,“如果3D打印最终是一片森林的话,现在还只是灌木林的状态。行业要有积淀,产业环节间的联结更加紧密,才能慢慢起来。”
(责任编辑:中国3D打印机网)工业级3D打印机的价格大概多少?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打印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