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可精华广西领导任职公示示

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
&&&&&&&&&&&
&标题作者智能&&
>>>>>>>>本页
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
恩施新闻网  日08:13
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公告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在民主评价、民主推荐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确定刘建平等22名同志为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现进行公示。如对人选有不同意见,或发现人选有违反组织原则、换届纪律、廉洁自律规定或其他影响任职的情况,请于日之前,以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向考察组反映,也可以通过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12380”举报电话(027-12380)或举报网站()进行举报。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电话和信函应告知真实姓名,同时欢迎对考察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考察组驻地:武陵都宾馆
  联系人:沈方龙高川
  联系电话:&
  附: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名单
  省委赴恩施州换届考察组
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名单
  一、州政协主席人选(1人):
  刘建平,男,土家族,1969年8月生,湖北利川人,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恩施州委副书记。
  二、其他州级领导干部人选(14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小平,男,汉族,1963年1月生,湖北保康人,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任鹤峰县委书记。
  田金培,男,土家族,1967年9月生,湖北巴东人,1988年6月参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现任恩施职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邢祖训,男,汉族,1965年4月生,湖北咸丰人,1985年6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现任恩施州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吕金施,男,汉族,1960年3月生,河南罗山人,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向前进,男,土家族,1965年1月生,湖北来凤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任恩施市委书记、恩施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
  刘忠义,男,汉族,1968年8月生,湖北天门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现任咸丰县委书记。
  何义发,男,汉族,1964年2月生,湖北天门人,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大学,现任民盟恩施州委主委、湖北民族学院教评中心主任。
  张全榜,男,土家族,1965年2月生,湖北利川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恩施州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陈华,女,土家族,1963年11月生,湖北咸丰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现任恩施州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行甲,男,汉族,1971年1月生,湖北兴山人,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现任巴东县委书记。
  郑开国,男,汉族,1962年11月生,湖北松滋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恩施州政协副主席。
  高敬佩,女,苗族,1964年4月生,湖南石门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大专,现任恩施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涂元玲,女,土家族,1964年5月生,湖北恩施人,1984年6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任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戴清堂,男,土家族,1970年9月生,湖北巴东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恩施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三、州纪委副书记、常委人选(7人)
  1.州纪委副书记人选(2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峰,男,土家族,1969年7月生,湖北利川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现任恩施州纪委常委。
  杨峻,男,苗族,1976年11月生,湖北鹤峰人,2000年3月参加工作,200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现任恩施州纪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2.州纪委常委人选(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田科伟,男,土家族,1973年8月生,湖北鹤峰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大学,现任州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
  向宏明,男,土家族,1972年10月生,湖北鹤峰人,1993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现任巴东县检察院检察长。
  李木林,男,土家族,1966年12月生,湖北恩施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州委第二巡察组副组长。
  饶章涛,男,汉族,1965年3月生,湖北安陆人,1984年10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现任州纪委宣传部部长。
  彭云峰,男,土家族,1973年10月生,湖北恩施人,1991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大学,现任州纪委组织部副部长。
来源:恩施日报
生活信息&一网打尽&&
本土网购&应有尽有&&
| 恩施日报社 恩施新闻网 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镜像& , All rights reserved保康党建网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评论员文章
& “人情风”泛滥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1582&&&&更新时间:
“人情风”泛滥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赈酒请客,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已逐渐异化变质。在官场、职场、民场等各个社会阶层中,莫不充斥着“人情风”,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沟通着人际和公共关系,甚至替代着程序和社会正义。如果全民性的“人情风”是无形的杀手,那么干部的“人情风”便是推动这无形杀手的催化剂,当“人情风”成为一种国民习惯,一种干部吃喝宴请的“潜规则”,就成了另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力量,对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对我们的发展效率和社会进步将构成极大的破坏。因此,破除“人情风”陋习,迫在眉睫。&
& &&一、“人情风”的基本现状
&&& 据走访座谈,现今社会上的“人情风”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名目越来越多。过去,人情消费只限于婚丧等少数项目,现在则增加到十几种之多。如过生日、新居落成、乔迁、升学、参军、开业等等,都要大操大办,收取礼金。农村有的地方连老母猪下崽子也要请客收礼,真是“欲收之礼,何患无辞”。二是规模越来越大。过去,婚丧嫁娶只限于亲戚朋友和本单位同事。现在只要找个名目,就四处通知、八方招呼,甚至有过一面之交的也要通知,通知者理直气壮,被通知者心不甘、情不愿,又怕以后见面难堪,心理矛盾,处境尴尬。一次宴请动撤就是几十、近百桌,盛况空前。县城以下本来就是一个“熟人社会”,没有几个不认识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因此,有人调侃:“过事比三级干部大会还齐整”。三是“礼金”越来越厚。过去,人们信奉的是“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送的礼很少,并不影响日常生活。现在的礼金由过去的3元,5元发展到少则100元,多则200元、500元,甚至更多,远远超过人们的承受能力。有的地方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我赶你100,你得还我100以上直至翻番,赶情成了变相的投资,低风险高回报。“雪球”越滚越大,有人一年要拿出几万元,实在是玩不下去了。四是“频率”越来越快。过去,一年之中能碰到几次随礼的事情,现在则平均每月都能接到三四次以上随礼的通知。到“五一”、“十一”结婚的黄金季节和升学、参军的日子,随礼的通知更是应接不暇,有的一天就得随几份,一家人分头跑还来不及。五是浪费越来越严重。过去到饭店吃饭,吃不了的打包拿走。现在赶“人情”吃饭,一摆就是几十近百桌,有的只是象征性地动几下筷子,拿又拿不走,大部分都倒掉了。存在种种讲排场、比阔气的浪费现象,比如白事竞相炸鞭、红事比着唱戏、点歌等,耗资之巨真是触目惊心。六是有的人办酒席,庆贺不是目的,而是借机收钱,发财。少数有点实权的干部喜欢这样做;利欲熏心者喜欢这样做。少数无权无势的人送礼送得太多了,想捞回来,找不到理由,于是就闹出了很多笑话。同一个人一年过几次生,假开业收了礼立即关门,给没有满70岁的老人办大寿,给猪崽赈“满月酒”。 “一家有喜百家愁,红包强压市民头。来往“人情风”日盛,可叹钱财送酒楼。”这首诗是当前“人情风”泛滥的真实写照。
& &&二、“人情风”盛行的危害
&&& 人情大于债,人情猛于虎。这股变味的“人情风”,使干部群众几多困惑,几多无奈。有人戏言,请柬是“红色支付令”、“温柔罚款单”。“人情风”“灾难深重”。
一是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受害最深的是农民和“工薪族”。在农村,很多人被“人情债”搞得东挪西借、入不敷出。在城市,不少职工每月辛辛苦苦只挣几百、千把块钱,刚能维持日常开销,再增加人情消费,对于这些低收入的人群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还有那些低保人群、退休职工,更是难上加难,不堪重负,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二是败坏了社会风气。在“人情风”蔓延、人情债上涨的情况下,礼越送越厚,人情却越来越薄,有的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今天我送了你,明天就要想办法收回来,有人遇到不认识的人也去赶情,目的是自己有事可以收取更多的回礼;我收了你的,就要找机会赶紧还回去。转来转去,这些钱都送给饭店了,谁也没受益。大家都是“人情风”的受害者,许多人却又是“人情风”的始作俑者。人人都厌恶这种风气,但又都感到很无奈,无法抗拒,互相埋怨,又互相效仿,甚至推波助澜,长此以往,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三是腐蚀了少数党员干部,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人情风”盛行,与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直接关系。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置上级三令五申于不顾,巧立名目,借机敛财。有的为躲避纪检、监察部门的检查,在操办上化整为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次请上三、五桌,分批通知,有的甚至连续操办十天、半个月。还有的领导干部违反关于除婚丧之外不准操办的规定,找出种种值得庆贺的理由,借机收礼,更有极个别人收受贿赂,违法犯罪。四是人情严重变味。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礼尚往来,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往来已越来越扭曲人际关系,“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金钱的多少表示着人情的轻重;礼品的贵贱,显示着关系的亲疏。因为礼金的多少,长辈与晚辈变脸,兄弟姊妹反目,亲朋失和。而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每次消费金额都不能少。这种礼尚往来,已被一种庸俗的金钱关系所取代,人情礼的多寡几乎成了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如果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抵制“人情风”,就会被指责为“屋脊上开门”,被视作“另类”而遭受冷遇。&
&&& 三、“人情风”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剖析
&&& 当前“人情风”愈演愈烈,甚至泛滥成灾,原因主要由以下七个方面:
&& (一)传统文化的回归。正常的人际交往,客观上起到了扩大交流、沟通信息,增进感情、互帮互助,改善环境、繁荣文化,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作用。比如,有的地方通过新居落成庆典,动员几个要好的“捧场”、“抬庄”,建房的资金就相差无几。“人情风”催生了一些戏班子,催生了很多餐饮服务队。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礼尚往来的习俗得以沿袭。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是件好事。但任何事情都得有个度,过犹不及都不好。
&& (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文化上追求娱乐和享受,精神上追求体面和尊严。据调查,某镇人均银行存款达6000多元,还有更多的资金在民间流动。但一部分人思想还很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消费观念落后,作风不正派,导致与众攀比、炫富等心理作祟。婚丧嫁娶总喜欢讲排场,比阔气,搞得热热闹闹,以显示自己的价值。有的家庭明明经济比较困难,无力大操大办,但碍于情面,屈于压力,还是到处借钱铺底请客,到头来是得不偿失。&
& (三)交往空间的扩大。改革开放,使人们有了活动的自由,加之交通和通讯越来越便利,人们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广泛,无论相隔多远。请客只需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连送请柬就免了,更不用拿着红包登门去请。更有甚者,某些乡镇的人们乐于在电视上打飞播,经常数人同时飞播告示,好不热闹。“人情风”泛滥有了便利的条件,请客送礼的圈子越来越大。& (四)“赶本”的心理。不少人在你办我也办,不办就吃亏的心理下,自己也加入了“赈酒”、“过事”的队伍,通过赈酒收回吃酒送的礼,以求得经济上的收支平衡,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治理起来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
& (五)正面引导的缺失。传统文化也好,外来文化也好,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没有人做全面、系统的甄别与分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能够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远远不够,尤其是偏远农村还存在文化沙漠,无论是“营养快餐”还是“垃圾食品”都饥不择食;就拿“人情”来说,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什么名目该办,什么名目不该办,请客范围应限定在多大,随礼数额多少合理,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在社会舆论上,过事场面越大越有面子,越风光,经济拮据,过事冷清的抬不起头。某镇过一次事,收个三、四万是常事,收个十几万也大有人在。
&& (六)多种力量的推助。“人情风”泛滥,送礼的和收礼的不一定都是赢家,而从中稳赚不赔的就是打广告的、唱戏的、搞餐饮服务的、销售鞭炮的。因此,他们乐此不疲,盼望天天过事。这些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七)不良风气的促成。现在社会上送“人情”风气甚浓,送了“情”就话好说,干部事好办,关系好处理,不送就是关系差、有意见、该办的事也办不成,收送礼金人情成为一种社会“潜规则”。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人们对人情酒是不敢不吃,只能是“笑脸接请柬,背后吐怨言”。另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则把送人情作为一种钻营的手段,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铺路搭桥,乐于为领导干部送情送礼。&
&& (八)社会监督的乏力。现在有一种说法,领导干部“生财之道”最安全的是“赈酒”、“过事”,法律管不到,纪律管不了,人情往来成了腐败问题的“防空洞”、“保护伞”。虽然中央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规定“不准用公款公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和借机敛财”,但过于原则,对人情与敛财的区别没有明确界定,对违规后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监督流于形式,监督部门对事前、事中、事后缺乏系统的监督,特别对事中监督,没有过细、过硬的监督手段,时紧时松,宽此严彼,禁止党员干部“人情风”往往是难以落实到现实中。&
四、破除“人情风”的对策
&&& “人情风”愈演愈烈,泛滥成灾,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原因。要破除“人情风”,究其根源,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引导与规范、破旧与立新相结合的原则,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社会。&
&& (一)宣传教育是基础。要把治理“人情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教育公民向旧生活习俗宣战,改变庸俗的人际关系和攀比心理,引导人们移风易俗,把有限的资金用来改善生活,发展生产,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宣传部门要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契机,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对人情交往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大力宣扬,对各种陈规陋习大张挞伐,推动人情回归纯洁,让生活充满真情。可以由宣传部门牵头,组织共青团、妇联、工会、文明办,在城乡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一次“反对大操大办,树立文明新风”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专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包括在宾馆、饭店张贴公益性广告,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引导人们对不正常的人情消费现象展开讨论,用身边人、身边事宣传人情网越结越大的危害和遇事简办的好处。同时剖析自身,制定整改措施。对那些有敛财心理作祟、遇事大操大办的干部要进行无情的揭露,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应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大操大办可耻、新事新办光荣”的强大舆论氛围。&
&& (二)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是关键。抓羊群先抓领头羊。治理“人情风”,首先必须端正党风,纯洁干部作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作为先锋队的党员以身作则,作为社会中坚的干部率先垂范,“人情风”自会好转。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作为领导干部,应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事前申报,事后报告,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媒体和全社会的监督,从简办理婚丧嫁娶事宜,为群众树立新风、作出榜样,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 (三)依法治理是根本。治理“人情风”离不开法制。要将有关人情交往的一部分习俗从道德范畴上升到法律范畴,依法规范人们的社交行为。必须建章立制,规范党员干部的人情交往,党员干部有事不得在广播电视上“广而告之”,人情交往和宴请范围仅限于亲友,对送礼金额做一个界定,严禁党员干部大操大办酒席,借机敛财。根据外地做法,党员干部过事仅限于自己的父母过世和子女结婚,一次宴请不得超过30桌,每人送礼金额不得超过200元。提倡回礼与送礼对等,反对螺旋攀升。严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让人民群众既能表达情意,又能量力而行,不影响正常生活。
&& (四)加强监管是保证。近年来,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数干部无视党规、党纪和政府的有关规定,既败坏了党风政风,也带坏了民风。要彻底铲除这种不正之风,就必须加大对党员干部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行为,当前,特别是要结合落实中央八条规定、治庸问责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自觉破除传统的“人情风”陋习,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违反规定,不构成违纪的,给予谈话、诫勉谈话、责令检查、整改、通报批评、免职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监管的重点是领导干部,但不能局限于领导干部。应该把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村干部都纳入监管范围。
&& (五)践行宗旨是核心。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利益的交换,一些干部借此机会请客送礼拉关系,谋求利益,其目的是要通过拥有一定权力和社会影响的人获取更多的回报,而“拥有一定权力和社会影响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我们的干部。所以我们干部只有依法行政,树立一心为民的执政观念和公正廉明的形象,坚决克服“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歪风邪气,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们感到不请客送礼也能办成事,老实本分人不吃亏,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正之风的产生。&
&&&& “人情风”的蔓延,既扭曲了同志、亲友间纯洁的友谊亲情,丢掉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败坏了党风、政风、民风、社风,损害了干部的形象和威信,危害极为严重。我们在充分认识狠刹这股人情歪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要把制度抓细,把监督抓真,把处罚抓严,真正纯朴民风,健康社风,端正党风政风,促进文明新风的形成。&
& & &看来“人情风”是有办法治理的,借鉴的手段很多的,也很容易得到的。关键看有没有人真的下手整治。(肖长安)
【】【】【】【】【】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友情链接:
&重要党建网站:友情文字链接站点中国党建网湖北机关党建网襄樊党建网湖北组工网
&周边党建网站:友情文字链接站点襄阳党建网谷城党建网襄阳党建网南漳党建网襄州党建襄城党建宜城党建老河口党建
&保康县内网站:友情文字链接站点保康政府网保康社区保康新闻网阳光农廉网
版权所有:中共保康县委组织部
&&&&& 电话:4
&网站邮箱:
&制作维护:中共保康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您的当前位置:
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摘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现将拟任职干部情况予以公示。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现将拟任职干部情况予以公示(共5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冯少波,男,汉族,枣阳市人,1963年6月出生,党校大学学历,1983年12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谷城县副县长,谷城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部长。现任襄州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拟提名为襄州区政协主席人选。
李元明,男,汉族,樊城区人,1961年12月出生,党校大学学历,1980年11月参加工作,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襄城区副区长,枣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襄城区委副书记,樊城区委副书记,樊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樊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樊城区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现任樊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拟提名为樊城区人大常委会正县职副主任人选。
陈晓斌,男,汉族,谷城县人,1965年9月出生,在职大学学历,1986年6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党委书记、镇长(副县级),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现任保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拟提名为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正县职副主任人选。
胡锃,男,汉族,老河口市人,1962年9月出生,党校研究生学历,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樊城区委常委,樊城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樊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襄城区委副书记,襄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襄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襄城区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现任襄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拟提名为襄城区政协主席人选。
曹荣葆,男,汉族,襄州区人,1963年2月出生,党校研究生学历,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谷城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谷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谷城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市第五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市第五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拟任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公示时间:日至9月9日。公示期间,广大干部群众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短信和网络举报等方式向市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德、能、勤、绩、廉以及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倡实名举报,以便调查核实。
来信请寄:襄阳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举报中心),邮政编码:441021;举报电话:;短信举报号码:;举报邮箱:。
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周美娇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公告_凤凰资讯
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公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公告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在民主评价、民主推荐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确定刘建平等22名同志为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现进行公示。如对人选有不同意见,或发现人选有违反组织原则、换届纪律、廉洁自律规定或其他影响任职的情况,请于日之前,以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向考察组反映,也可以通过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12380&举报电话(027-12380)或举报网站(http://hb.)进行举报。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电话和信函应告知真实姓名,同时欢迎对考察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考察组驻地:武陵都宾馆联系人:沈方龙 高川联系电话: 附: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名单省委赴恩施州换届考察组日恩施州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重用)人选考察对象公示名单一、州政协主席人选(1人):刘建平,男,土家族,1969年8月生,湖北利川人,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恩施州委副书记。二、其他州级领导干部人选(14人,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小平,男,汉族,1963年1月生,湖北保康人,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任鹤峰县委书记。田金培,男,土家族,1967年9月生,湖北巴东人,1988年6月参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现任恩施职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邢祖训,男,汉族,1965年4月生,湖北咸丰人,1985年6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现任恩施州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吕金施,男,汉族,1960年3月生,河南罗山人,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向前进,男,土家族,1965年1月生,湖北来凤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任恩施市委书记、恩施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刘忠义,男,汉族,1968年8月生,湖北天门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现任咸丰县委书记。何义发,男,汉族,1964年2月生,湖北天门人,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大学,现任民盟恩施州委主委、湖北民族学院教评中心主任。张全榜,男,土家族,1965年2月生,湖北利川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恩施州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陈华,女,土家族,1963年11月生,湖北咸丰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现任恩施州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行甲,男,汉族,1971年1月生,湖北兴山人,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现任巴东县委书记。郑开国,男,汉族,1962年11月生,湖北松滋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恩施州政协副主席。高敬佩,女,苗族,1964年4月生,湖南石门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大学,现任恩施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涂元玲,女,土家族,1964年5月生,湖北恩施人,1984年6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任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清堂,男,土家族,1970年9月生,湖北巴东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恩施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三、州纪委副书记、常委人选(7人)1.州纪委副书记人选(2人,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峰,男,土家族,1969年7月生,湖北利川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现任恩施州纪委常委。杨峻,男,苗族,1976年11月生,湖北鹤峰人,2000年3月参加工作,200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现任恩施州纪委常委、办公室主任。2.州纪委常委人选(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田科伟,男,土家族,1973年8月生,湖北鹤峰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大学,现任州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向宏明,男,土家族,1972年10月生,湖北鹤峰人,1993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现任巴东县检察院检察长。李木林,男,土家族,1966年12月生,湖北恩施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现任州委第二巡察组副组长。饶章涛,男,汉族,1965年3月生,湖北安陆人,1984年10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现任州纪委宣传部部长。彭云峰,男,土家族,1973年10月生,湖北恩施人,1991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大学,现任州纪委组织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赵肖肖
责任编辑:赵肖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195747
播放数:479317
播放数:859860
播放数:5808920
什么动物你打死了它,却流了你的血?
恭喜答对,2秒后解锁!
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一项
很遗憾答错,请再试一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最新厅级任职公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