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医疗康复费实施条件

安顺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扶持实施办法 - 政策文件 - 安顺市民政局
中文域名:安顺市民政局.政务
欢迎访问安顺市民政局网站,我们将热忱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第B02版:爱心
狮山女子新婚2年连遭重创,巨额白血病治疗费愁坏一家人
为了不让医疗费 成为康复的拦路虎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张少鹏  如果不是连续的两次意外,27岁的陈敏仪或许已经做妈妈了。前年6月,新婚不久的狮山女子被车撞伤,治疗一年才恢复; 今年2月,她又持续感冒发烧,被确诊患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经过4期化疗后,本以为病情控制住,不料近期又复发,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幸运的是,她与妹妹骨髓配型成功,但巨额医疗费又让康复成了奢望。  新婚女子两年两受重创  昨日,躺在病床上,陈敏仪的眼眶总是湿润,脑袋里不时响起医生的那一句“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看着丈夫憔悴的脸庞,她心里充满内疚,扭过头让眼泪肆意流淌。  结婚2年,陈敏仪做了三次手术。2013年6月,结婚才四个月,她在一次外出的路上被汽车撞伤右肩,伤及骨头,需要做手术植入钢板,而钢板直到一年后才取出。  2015年1年月底,陈敏仪感冒发烧20多天,2月2日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我们才结婚没多久啊,怎么就这样折磨我们啊?”听到确诊结果,丈夫黄日升心中满是委屈和不甘。  确诊当天,陈敏仪就住进医院开始了康复之路,至今已经做了6次化疗。做完第四期化疗后,体内的白细胞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连医生都认为康复在望。但在不久后的一次检查中,疾病复发,体内白细胞再度飙升。“医生说,只能进行骨髓移植了。”黄日升无奈说道。  康复需要百万元  幸运的是,经过检查,妹妹陈慧仪与她配型成功,这让一家人重燃希望,但高昂费用、低成功率又让希望变得遥不可及。  昨日,南海区人民医院血液科医生告诉记者,由于该院没有开展骨髓移植手术,目前已帮病人联系好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这一两天就办理转院手续。  “这种手术的五年存活率大概在50%左右。”该医生告诉记者,进行骨髓移植的手术费不菲,但更高昂的是后期治疗费用,“一般都需要100万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生病前,陈敏仪夫妻俩人在狮山一家五金厂打工,家庭月收入约8000元。生病后,为照顾妻子,黄日升已辞掉工作。从陈敏仪生病至今,两家人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截至目前,扣除社保已经花了12多万元。“我们两个没啥积蓄,看病的钱也都是亲朋好友资助的。”黄日升说。  不抛弃不放弃  昨日,还在做第六期化疗的陈敏仪说,现在最大的感觉就是愧疚,“对不起家里人,他们为了我受了那么多苦,我却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报答他们。”  “我现在就是走一步算一步,绝不会抛弃我老婆的。”黄日升说,现在妻子时常会因为害怕而哭泣,甚至有想要放弃手术的想法,“我跟她说,不试就是等死,试了至少我们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  陈慧仪刚结婚没多久,还没生小孩,有老人以“抽骨髓可能对生育有影响”劝她放弃捐骨髓的想法,但被陈慧仪一口拒绝:“那是我姐姐,不管怎样我都要救她。”  记者了解到,目前陈敏仪的家人已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募捐,截至目前已筹到23多万元。“医生说,前期需要准备60万左右,我们希望能向社会筹到30万,先帮我姐姐解决移植手术的钱。”陈慧仪说。  爱心提示  如果想帮助陈敏仪,请汇款至佛山日报在市慈善会设立的“佛山日报爱心基金”。  户名:佛山市慈善会  账号:  开户银行:建行季华支行  汇款附言请标明:“佛山日报爱心基金+陈敏仪”
本数字报刊登的各种新闻资讯及专题资料,均为佛山日报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违反上述声明,佛山日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实施意见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实施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国务院令第597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戒毒工作的意见》(德政办字〔2013〕37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按照市禁毒委员会《关于尽快建立乡镇、街道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办公室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经县政府同意,就进一步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统筹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紧紧依靠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广大人民群众,健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吸毒人员,确保我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顺利开展。  二、工作目标  各乡镇政府(含庆云经济开发区渤海路街道办事处,下同)尽快成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办公室,形成乡镇政府统一领导,辖区公安派出所、司法、综治、卫生、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工作体系,力争经过半年的努力实现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率100%、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无缝衔接率100%、社区戒毒(康复)的吸毒人员逐人建档帮教率100%、就业培训安置率100%的&四个百分之百&的目标。  三、工作机构及人员经费保障  (一)领导小组构成。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辖区公安派出所、卫生、司法、民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为成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辖区公安派出所所长兼任。  (二)人员经费保障。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要设立专门办公场所,外挂&自强服务社&室牌,室内悬挂相关职责、制度,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档案柜、固定电话等设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要求,社区内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必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各乡镇政府要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优先保障,确保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顺利开展。  四、职责分工  (一)乡镇政府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公安派出所、卫生、司法、民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共同开展社区戒毒工作;研究制定社区戒毒工作规划,培训禁毒志愿者和社区义工,落实对吸毒人员的帮教、监督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等。  (二)公安机关职责。负责对吸毒人员进行检测和登记,实行动态管理;责令吸毒成瘾人员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强制隔离戒毒,参与社区戒毒人员的日常管理;配合卫生部门开展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三)卫生部门职责。负责指导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会同公安派出所开展社区戒毒人员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与公安机关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及时将参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信息传递给公安机关。  (四)司法部门职责。负责按照&无缝对接&工作制度,做好刑释解教吸毒人员的接茬转介工作,确保出所、出狱吸毒人员由公安派出所及时纳入重点管理;对社区戒毒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向社区戒毒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五)民政部门职责。负责指导基层组织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将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戒毒人员家庭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责。负责对社区戒毒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  (七)教育部门职责。负责对社区戒毒人员的文化教育给予支持。  (八)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职责。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戒毒工作。其中,共青团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做好禁毒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工作。  (九)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职人员职责。  1. 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措施,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个人档案。  2. 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吸毒人员家属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实施监护管理。  3. 每月至少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见面或联系1次,掌握其行踪及现实表现。  4. 提供戒毒知识辅导、心理咨询服务,做好社区戒毒人员的法律服务、子女就学及就业援助工作。  5. 督促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定期检测(社区戒毒检测为三年至少22次尿检,即:第一年每个月尿检1次,第二年每两个月尿检1次,第三年每三个月尿检1次。社区康复检测为三年内至少12次尿检,即:第一年每两个月尿检1次,第二年每三个月尿检1次,第三年每六个月尿检1次)。  6. 对外出请假的戒毒康复人员,视情况给予批准。对需要变更戒毒地点的,在3日内向社区、乡镇政府报告。  7. 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行为进行告诫,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吸食、注射毒品的社区戒毒人员,以及发现的重大涉毒情报线索,在24小时内向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报告。  8. 根据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专访、帮教谈话、检测结果及现实表现情况,做好阶段性和年终考核评估。  五、适用对象及工作流程  (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适用对象。  1. 适用社区戒毒的人员。对吸毒成瘾的吸毒人员,以及吸毒成瘾严重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依法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2. 适用社区康复的人员。对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或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刑满释放、假释的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  (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工作流程。  1. 公安机关按照&逢嫌必检&的原则,发现吸毒人员,认定吸毒成瘾人员,拘留所、看守所、强制戒毒所、司法监狱部门采集、核实被羁押的庆云籍吸毒人员信息,填写《在教/服刑/被监管吸毒人员登记表》并维护到数据库。  2. 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门,按照规定做好处置、出所、出狱吸毒人员的&无缝对接&工作。  3.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职人员及时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4. 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落实社区治疗、帮教、管控、安置等具体工作,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公安禁毒部门录入动态管控数据库。  5.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职人员,督促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定期到辖区派出所接受尿液检测。  6. 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发现有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规定的行为,以及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或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及时向作出社区戒毒(康复)决定的公安机关报告。  7. 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切实掌握管控人员状况,认真搜集整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提供的涉毒情报线索,及时上报公安禁毒部门。  8. 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对社区戒毒(康复)期满,依据历次评估结果,提出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具体意见,上报县禁毒委员会批准,由县级公安机关作出予以解除决定。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深入开展。公安机关、司法、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业务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戒毒治疗、康复指导、就业安置、服务救助等措施,形成乡镇及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制。各乡镇要抢抓机遇,进一步健全禁毒工作领导机构,充实工作人员,改善办公条件,落实专门经费,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要进一步明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排查登记、出所衔接、维持治疗、吸毒检测、谈话教育、行为干预、综合评估等管理制度,形成基层政府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戒毒康复全程管控的工作机制。  (三)严格考核奖惩。县禁毒委员会要对各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情况进行实地抽查,原则上每季度开展1次,根据抽查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县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每月对各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开展1次考评,依据考评成绩对各乡镇政府或各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排名通报。  联系电话:(9
泸州长安网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大山坪市委政法委
邮编:646000实现医疗戒毒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访省白泥湖戒毒康复所戒毒医疗区
(白泥湖康复所戒毒医疗区工作人员合影)
  红网时刻新闻见习记者 潘锦 岳阳报道    一群医疗戒毒的先行者,一片探索医疗戒治新模式的试验田,这就是湖南省白泥湖戒毒康复所戒毒医疗区。    该区目前主要负责场所戒毒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建所6年来,戒毒医疗区不断推进戒毒医疗主业工作,为康复所的跨越发展和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的戒毒医疗培训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无到有的探索    因实际工作的需要,湖南省白泥湖戒毒康复所于2009年在全国的戒毒康复场所中率先系统开展急性脱毒工作。    近年来,戒毒医疗区实行了包管包教责任制,即所有工作人员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工作人员不仅要对自己分管的病人的脱毒治疗负责,还要负责日常管理和心理辅导工作,重点是制度宣讲、戒毒动机强化与心理危机干预。    实行包管包教责任制以来,病区戒毒氛围越来越好,治疗顺应性提高,正常流转人数增加,流失率明显下降。    2013年,戒毒医疗区借鉴TC模式,结合急性脱毒期康复人员的特点,组织了晨会讲评活动。以晨会为载体,让康复人员熟悉队列知识、所内制度、相关法律知识及急性脱毒医疗常识;让他们背诵戒毒信条、齐唱《走向阳光》,从而强化戒毒动机;让他们在团队中学会自我表白、寻求帮助、你帮我改、真情祝福,从而坚定信念、重塑人格、矫正不良的行为模式;同时可更好搭建康复人员与工作人员相互沟通平台,和谐了医患关系,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个人组织与讲评能力。    该区针对急性脱毒病人的特点,在急性脱毒期开展了四种心理矫治措施,包括:摄入性谈话、普查性心理测试、心理危机干预、家庭干预治疗。通过综合性心理矫治措施,稳定了急性脱毒病人情绪,强化了动机,缓解了心理渴求,充分发挥了心理咨询在急性脱毒过程中的作用。    在队伍建设方面,该区注重抓好班子自身建设,造就一个团结有力、勤政廉政、模范带头、令行禁止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负责人洪建国以身作则,抓好民警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以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和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以精细化管理和绩效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增强廉政意识,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造就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作风顽强、廉洁高效的医疗队伍。    他们中有既当护士又兼药房管理的;有既当医生又当物资保管员的;有既当医务人员又当管理员的。大家紧密团结,相互支持,无私奉献,认真完成部门各项工作任务。为确保约束病人的安全,医务人员通宵达旦,实施24小时临床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日常护理,实施药物与物理约束,有时还会遭到病人的谩骂甚至攻击;部分病人在急性脱毒期会出现强烈觅药心理,他们有的会想方设法故意刁难工作人员,有的会不顾劝阻,深更半夜提出要出所,这时工作人员常常耐心劝导、苦口婆心做好心理疏导。    洪建国介绍,2015年元月,一位多药物滥用的杨姓人员在晚上11点多钟突然出现胡言乱语、躁狂等严重精神障碍,当班医护人员立即对其实施了保护性约束和药物治疗,守护了一个通晚,多次为病人用尿壶接尿。还有一位怀化籍的尹姓康复人员,晚上1点多钟因严重觅药心理提着行李要出所,当日值班的洪建国院长在出所的大门口做了两个小时工作,最后成功挽留住了康复人员。    从有到全的突破    2014年,针对病区功能设施相对破旧老化问题,该区花费二十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设立了专门的医技楼,包括DR室,检验室、心电B超室。添置了不锈钢病床、床头柜,购置了夏秋冬三种病号服,更换了门窗;采购了DR、全自动生化仪、血细胞分析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等近百万元的医疗设施设备并安装调试到位。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该区安装使用医疗管理系统,实现了处方、病历档案管理、药品管理信息化。硬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为戒毒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区完善了“病房管理制度”、“戒毒药品管理制度”、“医师值班制度”、“护士值班制度”、“医师职责”、“护士职责”等二十多项职责制度。制定了“约束保护制度”“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收治精神障碍患者知情同意书”,规范了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工作;修订了戒毒医疗脱毒方案、稽延症状处置、急危并发症救治方案。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为戒毒医疗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推进戒毒医疗工作,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于2014年举办戒毒医疗业务培训班。康复所是培训班的主要临床示范教学点,医务人员在戒毒治疗、临床护理、精麻药品管理、韩氏治疗及中药熏蒸等方面进行了临床示范教学,重点介绍了戒毒医疗区开展戒毒医疗工作五年来的临床经验及效果,并与参训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学习,完满完成了临床示教任务,示教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与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从全到精的跨越    近年来,合成毒品滥用现象越来越普遍,康复所收治的康复人员中,合成毒品依赖者人数和比例也不断上升。戒毒医疗区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对合成毒品依赖的循证矫治探索,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多次向湖南省脑科医院的戒毒专家请教,处理疑难病症,通过会诊和病案讨论,提高了整体诊疗水平。通过临床实践,积累了对吸食合成毒品人员进行科学治疗的经验,探索和创新了适合康复场所的合成毒品所致精神病性症状的初步临床治疗方案,初步解决了合成毒品所致精神病性症状病人的护理难题。    该区进一步细化了医务人员职责,建立了危重病应急处置预警机制,加大了危重病处置力度。强化了巡查制度,通过问诊,观察病人的瞳孔,切脉和听诊等基础检查,认真了解急性脱毒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合理处置急危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及时发现处理甲亢危象、阿片类药物过量中毒、自杀、癫痫大发作等急危病症10余例,未出现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确保了场所医疗安全。
( 15:42: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