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种植基地技日记

> 板蓝根的培植技术 板蓝根
板蓝根的培植技术 板蓝根的种植、管理方法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中药知识是:板蓝根的培植技术。有需要的朋友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选地整地
  板蓝根适应性较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山区、丘陵、平地均可播种,耐寒,以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栽培为好。播种前将地翻耕一遍,同时每亩施入堆肥或厩肥2000千克(也可施入磷肥50千克、氯化钾25千克、尿素10千克)作基肥,然后将地整平耙细,整宽的高畦,四周开好排水沟。
  播前将种子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4~5小时(浸种可加快发芽和提高发芽率),然后捞出种子晾干,以不粘手为度,再将种子与适量的细土或磷肥加少量水分混拌均匀制成种子灰,即可下种。为了便于管理和采挖,应采用条播法,方法是:先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横向开3~4厘米深的浅沟,然后再把种子灰均匀撒入沟内,盖一层细土即可。
  田间管理
  除草 板蓝根可以用化学除草剂。1.播前每亩可用48%氟乐灵乳油80~100毫升兑水40~50千克后,均匀喷雾于土表,施药后2小时内要及时混入5~7厘米深的土壤中,整地与喷药可一次性完成,间隔5天后播种。2.播后每亩可用50%乙草胺乳油80~150毫升,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于土表。3.出苗后的杂草可每亩用8%高效盖草能25~30毫升兑水20~30千克进行喷雾防除。
  追肥 当苗高15厘米左右时,在行间追肥一次,每亩用人畜粪水500千克或尿素3千克以促进苗的生长;在花蕾出现时再追施一次肥,每亩用人畜粪水800千克或尿素5千克,以利根部生长,提高产量。
  排灌水 播后如果遇到长时间干旱,应及时浇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使小苗或植株能正常生长,浇灌水宜在傍晚进行。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以免烂根。
  病虫害防治
  初次种植板蓝根的地块很少发生病虫害,老产区有时会发生。
  霜霉病 该病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叶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状物,后期叶面出现淡绿色病斑,最后导致叶片枯死。防治方法:1.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2.发病初期用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800倍液对叶面喷洒,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根腐病 该病危害根部,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发病后根部腐烂。防治方法:1.雨季要疏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2.及时将病株拔除,拿出田间集中烧毁或深埋;3.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淋灌病穴。
  蚜虫 危害嫩茎、叶,以幼虫或成虫群集在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使叶片枯黄,导致生长不良。防治方法:用50%灭蚜松乳剂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喷杀,也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采收加工
  当地上茎叶枯萎时及时采收。方法是:顺坡向一边挖开,尽量不要挖断根,将挖出的根条成排摆放。对苗健壮、无病害的植株,可移栽作为来年收种之用。挖后待苗稍晾干,去掉枯黄叶,从芦头处切或剪开,去净杂质泥土,晒至七八成干后扎成小捆,再晒至全干,即成商品。
  以上就是板蓝根的培植技术的全部内容介绍,相信你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板蓝根种植技术--《农家之友(理论版)》2010年11期
板蓝根种植技术
【摘要】:板蓝根年需量很大,市场前景广阔。本文简述了板蓝根从选地、种植和后期管理及采收技术。为生产应用提供了实用技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567.239【正文快照】:
板蓝根(Radix Isatidis),别名菘蓝、蓝靛,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材。根、叶入药,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板蓝根抗寒、耐旱,抗性强,适应性广,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特别是近几年,其用量增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一、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孟凡志;;[J];现代农业;2010年01期
尹平孙;;[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年02期
高倩;花日茂;汤锋;李学德;操海群;;[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尹平孙;;[J];农村百事通;2010年02期
刘刚;;[J];农药市场信息;2010年04期
阮洪生;李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J];作物杂志;2010年02期
沈瑞;;[J];新农村;2010年03期
栾廷本;;[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10期
李立方;;[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晓伟;姚晔;陈俊聪;何建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张金良;钱道乾;王太刚;杜志国;;[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王中华;张波;田黎明;;[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徐秉胜;;[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刘玉;李适宇;李耀初;黄少峰;黄齐欣;;[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王敏;王序俭;曹肆林;刘云;;[A];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现代农机新技术应用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辛蕊华;罗永江;郑继方;王贵波;罗超应;谢家声;李锦宇;胡振英;李维;;[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刘家国;徐玉凤;赵彪;王德云;范云鹏;胡元亮;;[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罗永江;辛蕊华;罗超应;郑继方;胡振英;王贵波;邓素平;;[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李继红;;[A];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现代农机新技术应用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吕兵兵 通讯员
陈常领;[N];农民日报;2011年
关媛媛 实习生
周娟;[N];重庆日报;2011年
宋景兰;[N];北大荒日报;2011年
宋景兰;[N];北大荒日报;2011年
吕兵兵 通讯员
陈常领;[N];农民日报;2011年
关媛媛 实习生
周娟;[N];重庆日报;2011年
邹燕;[N];乐山日报;2011年
孙士坤;[N];吉林日报;2011年
兴县农业局
康宁霞;[N];吕梁日报;2011年
张立 通讯员
樊书顶;[N];郑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客绍英;[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金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黄以钟;[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李寒冰;[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王树桐;[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肖珊珊;[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马莉;[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丁瑞霞;[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池宝亮;[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严诗楷;[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闻楚;[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李军芳;[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任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高明星;[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李普峰;[D];西北大学;2010年
林诠彬;[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吴瑞霞;[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李洪光;[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宁文君;[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石晶;[D];海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板蓝根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板蓝根又称大青根,叶称大青叶,是十字花科2a生草本植物,根叶均能入药.鲜叶加工,制成深蓝色粉末物称青黛.根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防病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主治热病发斑、咽喉痈疮、丹毒及黄胆性肝炎,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等病症.被称为成能药,常用药,用途广泛,用量多,为人民防病治病起到了一定作用.
作者单位:
镇赉县科技局,吉林 白城,137300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板蓝根高产种植技术_农业_中国百科网
板蓝根高产种植技术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主治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毒,丹毒,痈肿等症,是大宗药材品种之一。种植板蓝根想要获得高产可以参考下列方法进行种植:
一、板蓝根种植之整地施肥
因板蓝根为深根植物,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堆肥或厩肥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深翻40厘米以上,再浅耕1次,耙细整平,做成宽1~1.5米的平畦,播种前要浇水造墒。
二、板蓝根种植之播种
分春播和夏播。春播在4月上中旬,夏播在5月下旬。春播不宜过早,因种子出苗后受早春寒影响,会经过春化阶段,提前抽薹开花,当年完成生育期而无效。播种前将种子用30℃~40℃温水浸泡4小时。
捞出晾干。条播和穴播均可,多采用条播法,在畦内按行距20~30厘米开沟,沟深1.5~2厘米,将种子拌细砂土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1厘米后镇压,保持畦土湿润,气温18℃~20℃时,7~10天可出苗;穴播的穴行株距均可25厘米;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为70%,每亩用种子1.5~2公斤。
三、板蓝根日常管理
苗高5~7厘米时间苗,苗高10~15厘米时定苗,间苗及定苗要去弱留强,及时补苗,该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
2.中耕除草
齐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1次,以后每隔半个月左右1次,待植株封行后不再进行中耕除草。
5~7月进行,每亩沟施人粪尿500~1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并加入过磷酸钙10公斤,施后浇水。每次采叶后每亩施硫酸铵5~7公斤(千万不要用碳酸氢铵)。
4.浇水排水
夏季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雨季时要注意疏沟排水,以防烂根。
5.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板蓝根当年收根不结籽。10月下旬刨收板蓝根时选择无病虫害、主根粗大健壮又不可分杈的根条,按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移栽到肥沃的留种田,栽后及时浇水,加强田间管理;第二年5~6月种子成熟时分期采收、晒干、脱粒,存放于通风干燥处备用,收过种子的板蓝根根部木质化,不能再做药材。
四、板蓝根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有霜霉病和根腐病。霜霉病叶片呈淡绿色病斑,发病时叶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死;根腐病大多发生在雨季,使根部腐烂,导致全株死亡。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与禾本科、豆科植物合理轮作、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现病叶病株及时清除带出田外,集中深埋;也可用65%代森锌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喷雾或灌根。
主要有菜青虫和小菜蛾。菜青虫咬食叶片,造成叶片孔洞、缺刻,严重时仅留下叶脉;小菜蛾咬食叶片,初期造成‘天窗’,后期造成缺刻、孔洞,仅留下网状叶脉。用灭幼脲3号、BT乳剂、90%敌百虫1000倍喷雾防治。
五、板蓝根采收加工
春播的每年收割2~3次,第一次在6月初;第二次在8月上旬,但伏天高温季节不宜收割,以免引起植株成片死亡;第三次在10月中旬到挖根前收割,收获时应选晴天,刀口离地面1~2厘米,割后拣除枯黄叶片及杂质,立即晒干,干燥过程中切忌堆放,以免叶片发热、发黑、变质,每亩产干叶200公斤左右,晒干后放置于通风干燥处,防霉变。
在10月下旬挖根,由于根入土较深,收获时要先在畦的一头挖深沟,顺沟挖,以免挖断根部,除去地上茎叶及泥土,晒成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捆,再晒至全干,置于干燥处防霉变,每亩产板蓝根成品200~250公斤。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板蓝根图片
点击:4098&&&
查看原图&&&
800)this.width=800;if(this.src.indexOf('spacer.gif')!=-1){this.width=800;this.height=1;}"/>
板蓝根视频
  名称:板蓝根  学名:&Isatidis Radix   英文名:Indigowoad Root, Root of Indigowoad   别名:靛青根(《本草便读》),蓝靛根(《分类草药性》),靛根(《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菘蓝(《唐本草》),大蓝(《救荒本草》、刘禹锡《传信方》),马蓝(《本草图经》),葴(《尔雅》),大叶冬蓝(《尔雅》郭璞注),青蓝(《履巉岩本草》),板蓝(《纲目》),山蓝,大蓝根,马蓝根(《本草便读》) ,蓝龙根、土龙根,大靛。  科属:十字花科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和草大青(I. indigotica Fort.)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的根茎及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  植物形态及资源分布  ①菘蓝:二年生草本。主产河北、北京、黑龙江、河南、江苏、甘肃。主根深长,直径5~8毫米,外皮灰黄色。茎直立,高40~90厘米。叶互生;基生叶较大,具柄,叶片长圆状椭圆形;茎生叶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在下部的叶较大,渐上渐小,长3.5~11厘米,宽0.5~3厘米,先端钝尖,基部箭形,半抱茎,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锯齿。阔总状花序:花小,直径3~4毫米,无苞,花梗细长;花萼4,绿色;花瓣4,黄色,倒卵形;雄蕊6,4强;雌蕊1,长圆形。长角果长圆形,扁平翅状,具中肋。种子1枚。花期5月。果期6月。 板蓝根中成药  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常为栽培。   ②草大青与上种极相似,所不同者,本种的叶基部耳圆形,果实顶端钝圆而凹块,或全截形。花期5月。果期6月。   分布于长江流域,江苏、甘肃等地有栽培。   ③马蓝:多年生草本,灌木状。茎直立,高达1米许,茎节显明,有钝棱。叶对生;叶柄长1~2厘米;叫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5~16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浅锯齿。穗状花序顶生;苞片叶状,长1~2厘米,早落;萼5全裂,其中4裂线形,另1片较大;花冠漏斗形,淡紫色,5裂,裂片短阔;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筒的上方;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内含种子4枚。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   药用植物栽培  (一)生物学特性   喜湿暖环境,耐寒、怕涝,宜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播不迟于6月。条播,行距20cm开沟,覆土2-3cm,每1hm2用种量为30-45kg,种子发芽率为70%,温度在16-21℃时保持土壤湿润5-6d出苗,当苗长至2-3cm时按株距3-4cm定苗。生长期根据土壤营养追施磷、钾肥。当年收根,如留种,在收获时选 无病残健壮根条按行、株距50cm×25cm,移到留种田内,栽后浇水,11月底防寒过冬。翌年近表及时浇、松土、施肥。5-6月种子成熟,采下晒干。近年研究以高平畦栽种可提高产量20%D左右,做宽50cm,高1.5-20cm高平畦,按行距15cm开沟,深2-3cm,下种后盖平、稍压,沟内浇水,以畦面湿润为度。可避免因雨季积水造成烂根。   (二)植物特性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33~66厘米,根白色细长,圆柱形。第一年生根叶,当年入药,第二年5月份开花结种子,茎直立,多分枝,互生叶,根生叶大,有柄,长椭圆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黄花,长圆形角果,扁平有翅。   (三)生长特性   适应性很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耐寒、喜温暖,是深根植物,宜种植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忌低洼地,易乱根,故雨季注意排水。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肥沃的壤土,前茬收获后翻耕晒地,越深越好,利于根的下伸、顺直、光滑、不分杈。每公顷施是肥450~600千克,把基肥撒均匀后再翻耕一次,耙细整平作畦。备播种用。   2.繁殖方法   主要种子繁殖,种子发芽率70%,温度在16-21度,湿度适宜,播种5天即可出苗。分春播、夏播、秋播。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方法基本都相同。只是秋播在结冻前浇一次冻水,保护苗越冬,在做好的畦上按23-26厘米行距划4.5厘米左右浅沟,种子均匀撒人沟内,覆 土0.6~1厘米,每公顷播种量22.5~30千克。   3.选留良种   采收板蓝根时,选无病虫害的,主根粗大健壮无分杈的根条作为种子,按行株距50厘米*26~33厘米移栽到苗种田内。浇水以后加强管理,结冻之前薄薄的铺上一层马粪或圈肥防寒。次年秧苗返青时及时浇水,松土。苗高6厘米时追肥灌水,以利秧苗旺盛生长,抽薹开花时再施一次追肥,5月份种子成熟,割下晒干,脱粒,收过种子的板蓝根如木质化,根不能作药用。   4.间套作   在留种地里可以和蔬菜、玉米间作,玉米在畦梗上66厘米交叉种植,还可和药间作如桔梗、防风等植物,充分利用不同采收季节和植物的特性,因地制宜的进行间套作。   5,田间管理   当苗高6厘米左右时,要及时间苗、补苗、除草,除草一般3~4次,松土,定苗株距6~10厘米,5月份追一次肥,每公顷施硫酸铵150千克,尿素112.5千克,撒入行间。如果施饼肥每公顷0.6~7.5千克。割取大青叶后施第二次肥,水肥充足大青叶生长的好,一般浇水6~7次。   6.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在叶子的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状物,病班不明显,严重的可使叶枯黄。   防治方法:收获后烧掉病残株,减少越冬菌原。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粉5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通风透光和排水。   (2)菜白蝶和小菜蛾   菜白蝶的幼虫危害叶片,把叶子吃成孔洞、缺刻,严重者仅留叶脉。   防治方法:根收后,集中烧毁地上部,幼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2.5%鱼藤精乳油500~800倍液。蚜虫:用200倍乐果液喷洒。   (五)采收加工   由于播种期不同,采收时间各有差异,如果秋播的大青叶种子,于第二年5月份开花,5月末至6月份种子逐渐成熟,种子变成黑色时,割取地上部晒干,脱粒,种子装在布袋或麻袋里,放在通风阴冻干燥处,或者马上进行复播。春播的种子,待苗高16~20厘米时,6月份割取第一次叶子,若割口从基部开始留1.6~2.6厘米,新叶长出后8月份再割一次,如果少量栽培,可在周围采叶子,留中间的进行生长。10月末挖取板蓝根,刨根时在畦子一侧挖50-60厘米左右的深沟,顺沟刨收,勿伤根。刨出后去掉泥土,晒干六、七成,捆成小捆,再进行晾晒至干为止,每公顷收干根千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板蓝根种植效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