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风洞系统与技术大会会议论文是ei吗

会议通知2017年第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21st International Space Plane and Hypersonic System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将于~9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将围绕Missions and Vehicles addressing,Operational Systems Aspects addressing,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for Vehicles and all Subsystems addressing,Propulsion Systems including and addressing,Propulsion Components addressing,Power and Control Systems addressing,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for Vehicles and all Subsystems addressing,Test and Evaluation addressing,Computational Methods addressing,Hypersonic Fundamentals and History addressing等11个专题开展交流,会议旨在为全球主要从事相关研究和发展机构提供交流与讨论平台。大会由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IAA)主办,厦门大学承办。会议将由大会邀请报告、专题报告以及各专题的分组报告构成。会议网站:https://www.aiaa.org/hypersonics2017/(AIAA主网站)http://hypersonics2017./(国内网站)。网站随后上线,将随时更新会议所有信息。会议关键时间节点:会议投稿须知:1. 论文摘要投稿采用在线投稿方式进行,投稿入口地址和论文模板请参照AIAA会议准备,稍后发布详细通知。2. 待收到摘要录用通知后,再从ScholarOne系统上传全文。3. 经学术会议评审出的优秀论文。4. 会议将安排 2个大会主题报告。欢迎国内相关专家参会交流,谢谢!会议问卷调查:AIAA近期将正式发布参会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是否参会;(2)是否提交论文;(3)是否愿意同行评议其他论文;(4)是否愿意担任分会主席;(5)如果愿意担任分会主席,请指出你希望参加的分会;(6)其他问题或建议。请感兴趣的老师将下列信息 (1)Last, First N (2)E (3)Affiliation 发送至huangyue@。我们统一整理后提交AIAA,一并发布问卷。敏感个人和单位可忽略本问卷,或不提交单位信息。会议微信群:明年大会的各项筹备事宜以及会议议程将在微信群上进行发布,还请各位关注。大会技术委员会Conference Technical CommitteeHonorary ChairsDr. Heribert Kuczera, Emeritus Chair, GermanyDave Stallings, Emeritus Chair, USADr. Dave Van Wie, Emeritus Chair, USA&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11 Members)&USADr. Adam Siebenhaar, ChairCEO, Mach 7H ConsultingAustraliaDr. Vincent WheatleySenior Lecturer,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Prof. Johan SteelantSenior Engineer Propulsion & Fluid Dynamics, ESABrazilDr. Marco MinucciProject Manage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ChinaDr. Lihong ChenProfessor at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FranceFrancois FalempinChief Engineer Hypersonics Program, MBDAGermanyProf. Klaus HannemannHead Spacecraft Department, German Aerospace Center, DLRJapanProf. Maita Masataka,Chairman, International Aerospace ConsultingItalyDr. Gennaro RussoPresident, TRANS-TECH SrlRussiaProf. Sergey ChernyshevDirector General, TsAGIUnited KingdomProf. Richard BrownDirector, Centre for Future Air-Space Transportation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大会程序概况Program Overview会议专题Missions and Vehicles addressing:Mission planning and real-time adaptation and optimizationPlanned and ongoing space plane and hypersonic vehicle programs and approachesAdvanced launch vehicles and hypersonic atmospheric flight vehiclesReentry vehicle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Overall vehicl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optimizationOperational Systems Aspects addressing:Benefits and practicality of hypersonic civil transportEconomic and market analysisEnvironmental effects including chemical pollution, noise, and sonic boomRegulatory, certification, oper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issues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for Vehicles and all Subsystems addressing:Advanced conceptsSystem and component performance, dynamics and active or passive controlTrajectory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System and componen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s, coatings and ablative systemsThermal protection of non-operating propulsion systems (cocooning)Propulsion Systems including and addressing:Rockets, ejector-ramjets, ramjets, dual mode ramjets, scramjetsRocket and 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sDetonation engines,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other advanced propulsion systemsAdvanced cycles and conceptsSystem performance, dynamics and controlSystem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Airframe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Propulsion Components addressing:Compression components including forebodies, intakes, and compressorsAir cooling/collection devicesInjectors, combustors, isolators, nozzles and afterbodiesPropellant supply systemsPerformance enhancement concepts, e.g. plasma assisted techniques and advanced nozzlesComponent performance, dynamics and controlComponen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fuels, additives, catalysisPower and Control Systems addressing:Power systems for vehicles, subsystems, and payloadsPower sources, conver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Flight mechanics, guidance and controlRouting, navigation,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and operations researchSensors, actuators, controllers and algorithms, health monitoringSystem and component performance, dynamics and controlSystem and componen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for Vehicles and all Subsystems addressing:Basic materials science and propertiesMetallic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hot and cooled structures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sActive/functional materialsQuality control, damage toleranc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survivabilityMaterials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Test and Evaluation addressing:Ground test facilities, flight test operations, and simulationsDiagnostics and data systemsScale limitations and facility effectsTest methodology,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Computational Methods addressing:Advanc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iquesAdvanced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Code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Facility modeling and simulationHypersonic Fundamentals and History addressing: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iesAero-thermodynamics, gas physics and chemistryRadiation physics an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sHistorical aspects, analyses, assessments and lessons learned厦门大学简介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5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7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0%(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2012人,占79.2%。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2人(含双聘院士9人),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59人(含“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5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7人、讲座教授17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8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6个。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近40000余人(含海外学历留学生1657人),其中本科生19739人,硕士研究生16875人,博士研究生3164人,本研比为0.99:1。学校获第五、六、七届(、2014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30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仅有的两个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十二五”以来,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科学》、《自然》、《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1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32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3项;厦门大学在台湾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南海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身特色,实力居国内高校前列。2015年,学校科研经费近10.88亿元。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近9000亩,其中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占地2600多亩,漳州校区占地2500多亩,翔安校区占地3600多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9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440多万册、电子图书1072GB,固定资产总值84.55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5.29亿元;拥有7家附属医院。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AIAA简介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是国际标准组织(ISO)中太空系统和运营(TC 20-SC14)的书记处,1963年由美国火箭学会和美国宇航科学学会合并而成,其前身可分别追溯到1930年和1932年。AIAA的使命是推动航空学和航天学领域中科学、技术、工艺的进步,并培养和鼓励那些为此事业而奋斗的人们的专业精神。发展至今,AIAA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航空、航天、国防领域的科学和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专业性的非政府、非赢利的学会。AIAA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出版机构,被公认为是航空航天文献的重要资源,拥有最早可回溯至20世纪初的文献。在80多年的发展中,AIAA出版了1000多种出版物和300,000篇会议论文,包括期刊、杂志、系列图书、美国和国际标准。AIAA出版的出版物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崇高声誉,成为了解航空航天历史变革、科研成果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简介厦门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最早创办航空教育的高校之一。20世纪40年代,厦门大学就创办了机电工程系、航空工程系, 成为当时厦大师资水准最高、对学生最具吸引力的学科。始建于1972年计算技术与自动控制专业的自动化系,上世纪80年代即与我国航天科技领域密切合作。近年来,厦门大学高度重视工科发展,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目标,坚持顶天立地办学和共建合作战略。日,学校充分整合相关学科资源,由原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和自动化系成建制合并,组建成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985”高校共建的航空航天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尹泽勇出任首任院长。目前,学院正昂首阔步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航空航天学院迈进。厦大航空宣中(xiahangxuanzhon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暑期接近尾声,我们带你去玩呀~新生宝典·攻略篇最后一期,赶快戳开吧~还记得,芙蓉湖畔,那个夜晚,冷冰冰的狗粮吗?08.15|【小芳酱】追女生之葵花宝典风甫往,残凉;微风起,水漾。一周的时光伴随着初见的生涩与离别的不舍倏忽而逝。8月7日上午,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一曲歌尽情几许,知君欲向童坊去,日高风暖心戚戚。回首处,汀城不见天霖雾。和中区小学孩子们的欢乐时光匆匆而逝,即将踏入厦门大学的2016级新生们,想必都开始在准备自己的行李物品要奔赴厦门了。在入学后,同学们会迎来大学里航空航天学院礼包放送~开学在即
有些话 我想对你说那一份历史已经刻在了骨子里,生活与文化相融,卧龙山下书声琅琅是生活,汀江水畔致志捣衣也是生活,世世传承,孕育一代又一代。 ?迎新档栏目今天是注册的第一天,欢迎各位新生宝宝加入航院大家庭!紧接着暑期档栏目的结束,心晴工作室联合宣传经过酷热的一天,大部分小鲜肉已经注册完成啦!在热心的学长学姐志愿者的帮助下,小鲜肉们的报到经历也十分顺利!快来关注小鲜肉们的注册之旅啦!RoboMasters2016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东部分区赛圆满结束航空航天学院第二届学生会学生干部名单公布。爱我,请护我嘉四楼下停车规整、畅通无阻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会议通知。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会议通知。心中有翼放飞梦想
——记厦门大学航模队与无人机团队心中有翼放飞梦想
——记厦门大学航模队与无人机团队4月29日,第三届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虽然几周以来,厦门阴雨不断,但并不能阻挡航院学生对篮球的热爱。近日,院内篮球赛八强赛终于结束了激烈的竞争,诞生了四强,分别是:12电测队、12自动化队、15自动化队、13机测队。篮球联赛 | 再下一城!航院男篮大胜数院男篮4月21日,2016厦门大学高超声速论坛在科学艺术报告厅举办。此次论坛邀请了美国Aerojet推进技术公司A|| 航空航天学院出品 ||
今天比昨天更爱你
一张来自航院的证件照
献礼厦大95周年校庆因为有你 我才是我
愿母校 繁荣昌盛 再创辉煌
百年荣光 我们共同去见证热烈祝贺我院乒乓球队伍取得双冠!3月13日,海韵操场,机电系趣味运动会,我们等你!爱她
就为她努力读书第三届“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来啦~航空航天学院凌云讲坛开讲 首场迎来“千人计划”专家王光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成功获得2017年第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的承办权~~高颜值天才电竞少年决战太空之巅xiahangxuanzhong服务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广大师生,提供学院、学校最新资讯,展示本院师生风采
兼以偶尔的逗比,欢迎各位调戏~热门文章最新文章xiahangxuanzhong服务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广大师生,提供学院、学校最新资讯,展示本院师生风采
兼以偶尔的逗比,欢迎各位调戏~航空航天概论习题及试题库加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航空航天概论习题及试题库加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更多公众号:xiahangxuanzhong服务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广大师生,提供学院、学校最新资讯,展示本院师生风采
兼以偶尔的逗比,欢迎各位调戏~最新文章热门文章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AIAA | 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会议通知,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高超声速技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超声速技术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航空航天学院成功申办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技术会议
航空航天学院成功申办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技术会议
  近日,我校航空航天学院收到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IAA)国际航天飞机与高超声速技术委员会的确认函,委员会主席Adam Siebenhaar教授在信中正式宣布厦门大学成功获得2017年第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21st International Space Plane and Hypersonic System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的承办权。
  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是AIAA旗下全球最知名的高超声速技术交流大会,每18个月举行一次。会议旨在为全球航空航天界提供一个交流研讨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飞行器最前沿科技进展的平台。每次会议都邀请来自美国、中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欧洲太空局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航空航天机构对全球高超声速计划进展发表概述,并通过大会报告、技术交流等方式,对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中存在的当前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磋商。
  由于航空航天技术涉及国防安全,AIAA每年近30场系列国际会议大都仅限于美国本土举办。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超声速技术的崛起,全球高超声速业界都将目光聚焦中国,厦门大学的高超声速研究也逐渐崭露头角。尤延铖教授曾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全职工作,并任第17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分会主席,与国际高超声速业界有着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在2015年7月举办的第20届会议上,他代表厦门大学正式向AIAA提出申请,由厦门大学承办第21届大会。经过精心的组织和准备,历时4个多月,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提交的申办报告最终以15.3%和27.5%的相对胜率力挫意大利航空航天中心和巴西空军高等技术研究院,获得了第21届大会的承办权。此次会议申办成功,第一次将AIAA的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会议带到中国,对推动中美乃至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尖端技术发展与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注:申办材料技术委员会评分表。基于所有评分要素的加权得分,中国(厦门大学)胜出。
&&& 据悉,我校航空航天学院将高超声速技术列为学院重点科研发展方向。此前的2015年9月,航空航天学院还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与200多名行业内顶尖专家共同研讨了我国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学院也已将国际化办学列为学院六大发展战略之一,正在依托厦门大学开放谦和、兼容并包的特色魅力,迅速推进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才交流和实质化科研合作。
  (航空航天学院 陈昌徐)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是国际标准组织(ISO)中太空系统和运营(TC 20-SC14)的书记处,1963年由美国火箭学会和美国宇航科学学会合并而成,其前身可分别追溯到1930年和1932年。AIAA的使命是推动航空学和航天学领域中科学、技术、工艺的进步,并培养和鼓励那些为此事业而奋斗的人们的专业精神。发展至今,AIAA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航空、航天、国防领域的科学和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专业性的非政府、非赢利的学会。AIAA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出版机构,被公认为是航空航天文献的重要资源,拥有最早可回溯至20世纪初的文献。在80多年的发展中,AIAA出版了1000多种出版物和300,000篇会议论文,包括期刊、杂志、系列图书、美国和国际标准。AIAA出版的出版物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崇高声誉,成为了解航空航天历史变革、科研成果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 管理员信箱: service@
Copyright & 2008 Xiamen University,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高超声速飞行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