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状年人的脉象弱有?

→ 身上出现黑青症状是怎么回事啊?
身上出现黑青症状是怎么回事啊?
健康咨询描述:
年岭是41,五月以前就有过,后来好了,现在又出现了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问你跟血癌有关系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381395称赞:25
&&&&&&你好,这可能是淤血,与体虚有关,建议用中药调理。平时多注意休息。如服用中药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胶囊可以很好地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缓解这种症状,含量在达到16.2%时最佳。
治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2702称赞:239
&&&&&&你好,看了你的叙述,我们初步认为可能是血瘀的表现,可吃些血府逐瘀汤
参考价格:238
参考价格:11
参考价格: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现多用于活...
参考价格:¥6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现多用于活...
参考价格:¥4.52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排卵时是会有像蛋青有拉丝状的白带吗?这是说明正在排...
排卵时是会有像蛋青有拉丝状的白带吗?这是...
排卵时是会有像蛋青有拉丝状的白带吗?这是说明正在排卵吗,为什么会出现蛋青拉丝状白带,不出现就不排卵吗4.3
共7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护士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40578
问题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以上这些内容的描述,您的情况考虑是排卵期的情况意见建议:您好,你的情况,考虑属于排卵期症状,一般排卵期症状有月经周期中间阴道点滴出血或出现血性白带,以及下腹部轻微的坠痛感等,一般 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建议注意保暖。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儿科
&&已帮助用户:64396
问题分析: 排卵期时白带增多,质稀,色清,外观如鸡蛋清样,能拉长丝。意见建议:排卵期前,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宫颈腺体的上皮细胞增生,宫颈粘液的分泌量增加,粘液中氯化钠含量增多,能吸收较多的水分,使排卵期时白带增多,质稀,色清,外观如鸡蛋清样,能拉长丝;排卵期后,雌激素水平渐低,孕激素水平升高,宫颈粘液的分泌受到抑制,粘液中氯化钠的含量也减少,使这时的白带质地稠厚,色乳白,延展性变差,拉丝易断。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2655
问题分析: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看不是每个人每个月排卵都会有明显的白带拉丝的情况的,没有白带拉丝不能说明就没有排卵的。意见建议:建议超声监测排卵,建议月经第11天始隔日超声检查.如果有优势卵泡,跟踪该卵泡,如果卵泡持续增大,而又突然消失视为有排卵,此期同房怀孕几率大;如果卵泡增大不理想,或增大到一定程度又逐渐减小,视为排卵障碍,要促排卵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21181
问题分析: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你说的很正确。排卵时就是这样的。意见建议:按照人的生理现象都会出现的,只是有的人明显有的不太明显。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10121
问题分析: 你好,感谢你的咨询。女性体内激素的变化会影响身体很多方面,为了给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创造更好的环境,女性的分泌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就是宫颈黏液增多,而且清澈透明,手指触摸会发现有拉丝现象。一般来说,当这种特征最明显的时候,就是排卵期。意见建议:不出现拉丝并不代表不排卵的,这个要用排卵试纸测试的。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8035
问题分析: 你好,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即排卵前期,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分泌量逐渐增多,在它的作用下,宫颈粘液量也渐渐增加,且越来越稀薄、透亮。使月经后一直较干燥的下身会逐渐变得潮湿。到达排卵期,雌激素分泌达高峰,宫颈粘液量也最多,韧性也最大,常常有带状的清亮粘液流出,有时可拉得很长。意见建议:白带拉丝状长的话可以作为排卵的一个标志,但如果要确定的话可以行B超监测卵泡。
职称:护士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4557
问题分析: 因为白带(其实应该叫宫颈粘液),其主要成分比例变化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排卵前一天体内的雌激素达到高峰,排卵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大量分泌,所以宫颈粘液在排卵期水分及电解质含量增大,就变得稀薄而伸展性强,呈拉丝样。意见建议:对于月经周期比较规律的人来说,体内雌激素变化规律,排卵周期也相对规律,白带的拉丝也能反映出是否排卵,但有些人可能月经周期很乱,体内激素变化也不规律,此时就不一定了。
问您好!请问一下,排卵期白带拉丝是正在排卵还是已排完,如果...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31004
问题分析:你好,一般出现排卵期白带能拉丝时,说明接近排卵了,排卵后白带会慢慢变稠。如果想要宝宝,早上白带拉丝晚上可以同房,不晚。意见建议: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有心理压力,合理膳食。
问排卵期的拉丝白带是在排卵前出现还是排卵后出现?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月经不调,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
&&已帮助用户:66658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在排卵期的时候,女性白带是透明的伴有较长的拉丝,如果没有拉丝考虑没有排卵或者排卵较差。意见建议:在来月经的第8--13天开始用排卵试纸检测排卵,看是否有正常的排卵,然后再同房,祝你健康。
问出现白带多透明拉丝状时,表是已经排卵了,还是在排
职称:护士
专长:高血压,冠心病,妇产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77605
病情分析:   你好:女性排卵期症状随着排卵期的临近,阴道分泌物逐渐增多,呈稀薄乳白色;女性排期症状至排卵期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并呈水样透明清亮,妇女会感到阴部潮湿滑溜,用手纸擦时会有鸡蛋清样的条状粘液。意见建议:女性排卵期症状这种阴道分泌物排出来时2-3天,此时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时间。
问请问排卵的时候白带成蛋清拉丝状是表示即将排卵还是已...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痛经、妇科炎症、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
&&已帮助用户:3119
病情分析: 您好,这个时候就是正好在排卵,这个时候同房是极容易受孕的,不管是排卵前还是已经排卵,同房都是可以正常受孕的。意见建议:如果您是为了怀孕,建议您在这时同房,如果是避孕,建议您采用避孕药措施。
问白带拉丝后多久排卵
专长:女性不孕、子宫肌瘤、宫颈疾病
&&已帮助用户:219331
根据你的描述,建议用月经计算,或者是排卵试着检测,或者是用B超来检测,这样才是最准确的,只是拉丝状的白带不能准确的判断排卵,指导怀孕也是不准确的。
问今天早上有白带拉丝的状况出现了,一般白带持续几天才...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57579
病情分析: 没问题的。正常的白带应该是乳白色或无色透明,略带腥味或无味;其分泌量、质地受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高低的影响,随月经周期而有量多量少、质稀质稠的周期性变化。一般月经期后白带量少;至排卵期前,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宫颈腺体的上皮细胞增生,宫颈粘液的分泌量增加,粘液中氯化钠含量增多,能吸收较多的水分,使排卵期时白带增多,质稀,色清,外观如鸡蛋清样,能拉长丝;意见建议:排卵期后,雌激素水平渐低,孕激素水平升高,宫颈粘液的分泌受到抑制,粘液中氯化钠的含量也减少,使这时的白带质地稠厚,色乳白,延展性变差,拉丝易断。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不排卵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中医脉象振动觉临床识别-医学教育网-青年人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中医脉象振动觉临床识别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16:41:10 &【字体: 】
关键词:中医学;脉诊;脉象;脉象振动觉
1 振动觉有关脉象的组成结构  振动觉脉象成分是由基础脉象形态和脉象振动觉两部分组成。基础脉象形态主要由脉象大、小、长、短、浮、沉、迟、数、弦、滑、紧、细等一般形态组成。该部分构成了脉象识别的基本框架。脉象振动觉以脉搏的谐波分量为感觉主体,通过谐波振动特征的识别,感知脏腑的功能状态和各类心理活动。基础脉象形态和脉象振动觉成分有机结合,相依并存,共同构成脉象信息的识别网络。
2 脉象振动觉识别要点2.1 掌握振动觉的最佳感觉部位  不同振动成分有各自的感觉部位,正确掌握手指力度大小和深浅层次是其关键。手指压力过大,血管壁被压实,振动难以产生;压力过小,手指和被感觉的组织接触不实,振动难以传感。通常感觉的最佳位置是手指和被感觉组织或血管刚好触实,又不十分用力的状态为最好。大约在比普通脉诊浮取略浅到接近中取的位置去感觉。2.2 区分振动产生的初始位置  手指精确肤觉可以区分出极细微的振动部位差别。把手落实在血管壁上,仔细体会振动的初始位置是血管壁,还是血管周围组织,作为振动成分的区分依据。2.3 掌握振动的发生时相  不同振动波在脉动周期中振动时点和高峰时态不同。根据不同的振动时相,可将寸口脉振动波划分为两类。一类与脉搏主波谐波成分有关的振动成分,其振动强度受主波功率能谱的调制,变化时态和主波相同。它们共同在脉动的高峰时域达到峰值。一类与是与脉管周围组织固有频率有关的振动成分。包括局部组织自身的固有振动和局部组织受到脉搏波冲击后依其固有频率产生的振动。其振动时点是从主波高峰开始到第二脉动周期之间的区域。它的振动手感比脉搏主波有明显滞后的感觉,常在主波衰减时开始显现并达到高峰。
3 寸口脉的基本振动成分  脉象振动觉的识别主要从振动部位、振动来源和振动性质等几方面区分。其中对振动感觉部位的划分,包括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两个感觉层次。对振动波来源区分,包括脉搏主波的谐波成分、血管壁的振动成分和血管周围组织的振动成分。从振动性质区分,主要包括基础脉搏谐波的振动成分;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对脉搏谐波产生共振或吸收形成的振动成分;以及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以自身固有频率产生振动这三种振动形式。  下面对每种振动成分的来源、感觉部位、感觉时相、指感特征分别加以论述。3.1 脉搏主波的谐波成分  振动来源:由脉搏主波10~18Hz以上的谐波成分构成。感觉部位:脉管壁。感觉时相:脉搏高峰。其随主波同时发生,并依附在主波上,随主波幅度的增高而增强,在主波峰顶时达到最大振幅。此时手感最强烈、也最清晰。指感特征通常表现为躁扰、动荡、紧张、滞涩等不稳定成分,并与一般脉象形成差异。3.2 血管壁的振动成分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血管壁以径向位移波的形式传导脉搏波的振动成分。当脉搏波通过寸口脉时,脉管壁产生同步位移,对脉搏谐波成分起单纯传导作用。其脉学特征和指感特征与脉搏主波的谐波成分相同。  (2)血管壁对脉搏谐波共振形成的振动成分。来源:局部血管壁对脉搏波某一频率段产生共振现象,使该频率段谐波功率能谱大大加强。感觉部位:血管壁。感觉时相:脉搏高峰时域。指感特征:寸口脉某一部位血管壁比其他部位明显增强的搏动感及相应的振动觉。  (3)局部血管壁受脉搏冲击产生的振动成分。来源:硬化的、或绷紧的脉管在血流冲击下产生的振动觉反应,松弛的脉管则很难产生这种成分。感觉部位:局部血管壁。感觉时相:脉搏高峰到第二脉动周期之间。指感特征:较多地表现为脉壁紧张度高、绷紧感,附有细微或粗糙的振动及振颤的感觉。3.3 寸口局部组织振动成分有以下四种情况  (1)沿血管传导而来的,脉搏主波谐波形成的振动成分。临床情况同上面每一种振动成分。  (2)局部组织对脉搏共振形成的振动成分。来源:血管周围局部组织自身固有频率与脉搏谐波某一频域段相吻合,产生共振效应,使脉象中该频率段功率能谱明显增加,造成该频率段在振动强度和振动特征出现异常独动的现象。相反,如果局部组织松懈,或对脉搏波中某一频率段功率能谱大幅度吸收,则产生振动觉明显减弱的独陷下情况。感觉部位:寸口局部组织。感觉时相:脉搏高峰到第二脉动周期之间。指感特征:比其它局部组织明显增强或减弱的振动觉。  (3)局部组织受脉搏激发后,以其固有频率产生的振动波。来源:寸口局部组织受到脉动冲击后,依其固有频率产生振动,振动波及谐波成分构成振动觉反应。其频率特征主要取决于局部组织的固有频率,而与脉搏本身搏动频率无关。感觉部位:寸口局部,脉管周围的组织。感觉时相:脉搏高峰后到第二脉动周期之间的时域。寸口脉局部组织振动波由于波幅较弱,脉搏高峰时被掩盖或被干扰,不能察觉。手感最清楚的时域是在脉搏高峰偏后,脉搏主波及其谐波成分开始衰减的一段时间。该波特点由强渐强,有的很快消失;有些逐渐减弱;有些一直延续到第二脉搏周期的出现。指感特征:局部组织的振动波通常不表现为明显的振动感觉,也没有明显压力波的感觉,主要是强度低弱的手指上沉滞、酸重、麻胀感,或民间俗称碰到麻筋时的酸麻感,或类似针灸传感的感觉。  (4)局部组织以自身固有频率产生的振动波。感觉部位:寸口局部组织。感觉时相:整个脉动周期,但多被脉搏搏动掩盖,不能感知。指感特征:与局部组织受脉搏激发后,以其固有频率产生的振动波相同。  主波谐波振动和周围组织的振动共同作用于寸口脉,根据不同的时相、强弱特征和频率特征,产生各种组合效应,形成振动觉脉象的识别特征。
4 临床常见与振动觉有关脉象的形态特征4.1 病脉  (1)紧脉:紧脉较具特征的是管壁形态,脉壁绷急收紧而略细,张力增加。古人形容紧脉状如绞索,左右弹人手。由于阴邪内外搏结,脉管收引,正气搏激抗邪,故脉形绷紧。管壁周围的收紧有不均匀的感觉,因而在脉搏搏激和管内血流张力增加时,绷急的血管在收紧薄弱的地方出现状如绞索及搏指左右弹的振动感觉。  (2)涩脉:脉象搏动高峰较钝,从峰顶的前沿开始,脉动的速率明显减慢。在缓慢之中脉压继续增强,一直持续到顶峰,形成涩脉特有的努着向上拱的强实手感和馒头状峰顶,然后缓慢回落。此时伴随在主波上,出现一种迟涩的振动感,有如古人描述的轻刀刮竹那样,手下感觉为迟涩的、哆嗦前进的振动感觉。  (3)动脉:可出现在寸口的任何部位,并不限于关上。其脉形形态如豆,搏动点的位置动荡跳跃,有变换不定的感觉及脉搏高峰撞击血管带来的振动感,并产生动荡不定的感觉。  (4)弹石脉:脉壁僵实而心搏有力形成的脉象特征。手感血管强实,顺应性差。在脉搏高峰前期,随着脉压不断增强,硬化的血管壁扩张到极限出现僵直、绷紧和突然停止扩张的状态。此时在血流的强烈冲击下,表现出强实搏指的振动感。4.2 心理脉象  (1)神经紧张度增高的脉象:尺脉脉壁紧张度增高、脉搏张力增加而出现弦直状态(注意和动脉硬化的僵直不同),脉管局部收缩均匀,显得均匀收紧而略细。手感脉体弦长、绷细而紧张,上面附有一种紧张而来的细颤。  对此病脉的紧脉和神经紧张度增高的脉象,两者都有管壁绷急、紧张的感觉。神经紧张度增高脉象特定出现在尺部,脉壁弦长略细,管壁均匀紧张而附有细颤,左右弹手的感觉不明显;寒痛的紧脉可以出现在寸关尺任何位置,有管壁不均匀收缩和搏指左右弹的振动感觉。  (2)心情不快的脉象:多见于左寸,为气滞型的涩脉,与气机不畅有关。临床上涩脉分气滞和血瘀两种情况。血瘀的涩脉管壁往往坚实而弹性差,脉搏高峰的迟涩感、强实感和哆嗦振动感觉明显,振动感觉的部位在血管壁。气滞涩脉感觉层次较血瘀涩脉略浅,感觉部位在紧贴血管的周围组织。血管壁有拘直缩窄的感觉,脉搏高峰速率变缓,无明显的强实感。振动觉特征从脉搏高峰起管壁附近组织飘过一缕很窄涩滞的振动觉,略微增强后减弱,主要为指下滞涩不畅的振动觉指感,缺少血瘀涩脉那种明显迟涩哆嗦的感觉。  气滞涩脉的振动感觉可以扩散到寸口其他部位,但强度要降低很多。主要的扩散对象是左关(肝)和尺部。  (3)恐惧脉:感觉部位在尺部。脉象特征:第一,由于恐则精却,精神极度紧张而引起血管收引,使脉搏沉潜向下,造成恐脉略沉的特有征象。第二,振动觉特征主要表现在血管壁的本身。血管壁的高度紧张而收引,使管壁变得拘紧而细直。在血流的冲击下,壁上附有一种极细的振颤感觉,就象绷紧的琴弦受到冲击后出现振颤一样。第三,脉搏搏动的高峰一掠而过,高峰期间脉管带有一种近似横向摆动的紧张悸动感。第四,周围局部组织的振动波在脉搏高峰之后出现,极快地向脉管方向收敛消失。这种感觉就象用手按在敲响的锣上,那振动极快地收缩、消失一样,手下出现振动消失的空寂感。脉象的综合指感使人产生由于恐惧、紧张而紧缩成一条在那里哆嗦的感觉。  恐惧带来的紧张感同样也使寸关脉的紧张度增高,但脉管拘直变沉而振颤的感觉主要发生在尺脉。如果恐惧加重,这种虚怯收引的指感可向关脉延伸。  (4)惊悸脉:诊断部位在左寸。突然受到惊吓而心中悸动的感觉。脉象特征:第一,脉搏高峰很快从指下掠过,其间缺少平稳的过渡感,几乎脉搏一出现就以高峰形式匆匆掠过而消失。指下感觉有如一个很小的豆状往上顶一下就过去了。第二,惊悸脉每搏之间指下搏动点悸动变换,有种动荡不定振动感觉。第三,管壁张力略高,但不构成特定的弦或紧的感觉,在脉搏高峰之后有轻度的振荡、紧张感。以上综合指感,使人产生惊悸脉特有的悸动不宁的感觉。  惊悸脉也是一种指感容易扩散的脉象,不仅在左寸(心)出现悸动感,而且全寸口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搏动加强感。但是左寸脉搏高峰转折点那种急疾而过,指下悸动跳跃的感觉在其它部位却不甚明显。  惊悸脉中含有类似动脉的成分。与动脉比较:动脉高峰圆滑,搏动点虽然跳跃但尚有节律,管壁紧张度不高;惊悸脉壁紧张、拘急,高峰拐点显得突然而悸动不定(搏动点不稳),有种慌乱的感觉。  (5)肝郁脉:感觉部位:左关局部组织。感觉时相:脉搏高峰后到第二脉搏周期之间的时域。许多肝郁脉往往带有一定的弦的成分,但也可以不弦,或合并有28种脉象中的其他脉象形态。肝郁脉特异成分是它的振动觉反应,这是一种使诊者手感酸麻不适的感觉,就象手握着石块在玻璃上划时那种酸麻难受的振动感觉。  肝郁脉的感觉部位有泛化现象,长期或严重的肝郁,其指感可以扩展到寸关尺任何部位出现。不管在任何脉象中,只要出现肝郁特定的酸麻手感,不需要其他辅助成分,就可以判定患者肝郁。  肝郁气滞和心里不痛快均属于气滞脉,但为两种心理状态。肝郁气滞的脏腑效应在肝,有两胁胀闷、疼痛感觉,其心理脉象是肝郁脉;心里不痛快的气滞脏腑效应在心,有胸中郁闷不舒的感觉,其脉象是气滞型的涩脉。  (6)怒脉:在心理脉波中,是指感最强烈的、与忿怒或激怒有关的怒脉脉波。指感多半局限于左关附近,周围组织伴随愤怒的情感而局限膨胀窿起,指下血管壁和局部组织产生共振现象,使脉搏显得洪大而有力。随着脉搏的搏动,手下呈现出周期性的炬然播散的振动手感。  虽然怒脉的振动手感是最强的,但其脉波扩散能力却不是最强的,通常仅以左关为中心向上下略有延伸。怒脉其它的特征,如血管紧张度略有升高,脉搏(心搏)有力的成分则可以影响到寸口其他部位,只是不如左关强烈。  (7)郁怒:郁怒和忿怒不同。忿怒是一种外向型的,以发泄情感和接近发泄目标为特征的情感过程。郁怒则包含肝气郁滞和怒火双重成分,是一种强行压抑怒火的情感,故伴随很强郁滞不畅的成分。其中的忿怒成分遵守一般怒脉的规律,局限在左关附近出现怒脉的特征,而郁抑成分则遵循肝郁的特征,可扩散到寸口其他部位,出现肝郁脉的特征。  (8)“喜则气缓”,喜悦的情感使左寸(心)脉管壁周围组织呈现出松弛状态,反映为出现和谐、从容的振荡波。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指下总的感觉谐波不疾不躁、有胃气的感觉。第二,喜悦心理使脉搏舒缓,心搏轻盈有序,心脏外周阻力降低,心搏拐点显得活脱流畅、圆润悦指。这种感觉有赖于谐波成分的和谐统一及异常杂波的减少。喜脉的指感特征可向寸口各部延伸,使双手寸口脉壁周围出现不同程度放松感觉,表达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
作者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北京100050
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蒲公英&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转载]脉诊续&脉象要素及类型
四、脉象要素脉象图述
1.脉象要素通常以位、数、形、势四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以四要素统括
28 脉。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有提出五要素的,即位、数、形、势、律。
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
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
脉形是指脉动的形状和性状 , 具体是指脉形的粗细、长短 , 脉管的硬度及脉搏往来的流利度。
脉势是指脉搏应指的强弱 , 与脉的硬度和流利度也相关。
脉律是指脉动周期间隔时间的规律性。
近代通过对脉学文献的深入理解和实验研究的资料总结,可将构成各种脉象的主要因素,大致归纳为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八个方面。
了解了脉象的五要素和八个方面的特征,将有助于掌握平脉及 28 脉的脉形特点,学会在比较中识别各种脉象。
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
至数:指脉搏的频率。中医以一个呼吸周期为脉搏的计量单位。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脉来四~五至为平脉,一息六至为数脉,一息三至为迟脉。
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即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称为长脉,应指不及三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短脉。
脉力:指脉搏的强弱。脉搏应指有力为实脉,应指无力为虚脉。
脉宽:指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脉道宽大的为大脉,狭小的为细脉。
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脉来流利圆 滑者为滑脉;来势艰难,不流利者为涩脉。
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脉管绷紧为弦脉;弛缓为缓脉。
均匀度:均匀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一致为均匀;不一致为参差不齐。
脉象的辨别,主要依据医者指下感觉,因此,医者察脉,必须反复练习指感,细心体察,尤其是对脉象的位、次、形、势等更应反复体察,将各种脉象要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脉象,才能正确地分辨各种病脉。
(脉象的要素就是诊察脉象的基本点。通过这些基本点,形成一个综合完整的脉象。
&&& 脉位。脉的位置有两个,一个是浮和沉,浮在上面和沉在下面。再一个是长和段。寸关尺这个地方,尺脉后面还有脉搏跳动,在这裡都还跳得很明显,那是脉长。到尺脉都不满了,这个地方尺脉就不明显了,是短。浮沉长短。主要反映这个问题。
&&& 脉的至数。快慢的问题,中间有没有歇止,考察这些问题。
&&& 脉的形状。是大还是小?显得粗,还是显得小?从大小粗细来考察。
&&& 脉势,有没有力量。跳起来很有力,还是死不断气。慢慢地在这裡动一下,有没有力量?
主要是这四个方面。当然其他的还有很多。流畅度,还不完全反映得出来。所以位、次、形、势是必须要考察的。不管任何病人,每一个脉你都要考察位、次、形、势。)
2.脉象图述
长期以来,历代文献主要以语言、文字,通过比喻和描绘来叙述各种脉象的特征,例如,浮脉"如水漂木",芤脉"如按葱管",滑脉"如盘走珠"等等。虽然这些描
述形象生动,亦为人们所熟悉,但在概念上尚不够明确和完整。如弦脉的脉象特征,有的形容为"如按琴弦",也有比喻为"如循长竿末梢"者,在反映弦脉端直以
长的特性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琴弦和长竿的粗细、质地等方面均有不可比拟的方面,以致后学者往往容易产生误解,有人认为弦脉是粗大的,有人认为是细小的。为
了弥补语言文字表述的不足,很早就有人用图象示意方法来表述各种脉象。如宋朝施发的《察病指南》(1241年),就是现存最早运用图解来说明脉象特征的,
书中绘制脉象示意图33幅。之后明代张世贤著《图注脉诀》,载七表八里九道脉;明代沈际飞编著《人之脉影归指图说》,载有七表八里九道十六怪脉脉图。这些
脉象示意图,比较形象地表述各种脉象的主要特点,对当时脉诊的传授和推广起了一定作用。
近代刘冠军著《脉诊》一书,所绘制的示意图,吸取了波示图的许多特点。
脉象示意图
介绍脉象特征时,运用指压(p)-指感(h)趋势图、脉宽图、脉长图、脉波图四组图像组合,表述各种脉象的多种特征。
将这四组图综合起来,便可以比较具体地表述二十八脉的形态特征。
(1)指压-指感趋势图
图A——手指以轻、中、重三个等级的压力取脉;
图B——以平面坐标系表示指压(p)与指感(h)的关系,横坐标为取脉压力,纵坐标为指感脉力大小,虚线表示指感阈值。
指压是指切脉时,手指对脉管施加的压力,亦称为取脉压力,分轻、中、重三等。轻取相当于"举";重取相当于"按";中取时指力大小介于举与按之间。
指感是指切脉时手指的感觉。这时的指感主要是脉动应指力量的大小,即脉管搏动时对切脉手指的作用力大小。根据脉力大小,指感可以分为强、中、弱三级。指压
-指感趋势图以指压(p)为横坐标,指感(h)为纵坐标。坐标上的趋势曲线,表示随着切脉的压力由轻到重,脉动应指力量相应变化的过程,可以反映脉位的浅
深、 脉力大小和趋势的变化,概括地说,将指压-指感关系用坐标表示,可以出现七种趋势曲线。
&① 脉位浅深 
手指对脉管轻度加压时,指感不明显或弱小;中度加压时指感清晰有力,呈最佳状态;重度加压时,指感又逐渐变小,乃至消失。趋势曲线呈正态型。
脉位图(图A)——表明指感在中取时最佳,则为脉位居中,不浮不沉,是平脉的一个特征。
脉位图(图B)——表明轻取时指感即强,脉形清晰,随指压增加指感反而减小或不明显,趋势曲线呈渐降型,则为“轻取即得,重按反减”的特征,表明脉位浅,称为浮脉。
脉位图(图C)——表明轻取时指感小或不明显,随指压增加,指感增大而清晰,趋势曲线呈渐升型,则为“轻取不应,重按始得”的特征,表明脉位深,称为沉脉。
&②脉力强弱 脉力强弱是指切脉时脉动应指的有力、无力。指感弱小为无力脉,属于虚脉,p-h趋势图,呈低平型曲线(①)。指感清晰,强而有力为有力脉,属于实脉。p-h趋势图呈高大型曲线(②)。指感不强不弱,处于中等力度,则是平脉的又一特征(③)。
③脉势虚实 脉势虚实是指脉力随指压增加而变化的趋势。轻取时指感有力,稍加压力时指感立即减弱或消失,趋势曲线呈"无根型",表现为浮大、空豁、无根的特征。表明脉道空虚不耐指压,属于虚脉(①)。反之随指压增加,指感脉力不减,趋势曲线呈满实型,表明脉道充盛,则为实脉(②)。
七种趋势曲线:
概括地说,将指压-指感关系用坐标表示,可以出现七种趋势曲线:
中等正态型曲线:表示脉位、脉力居中(平脉)。
渐升型曲线:表示脉位深沉(沉脉)。
渐降型曲线:表示脉位表浅(浮脉)。
高大型曲线:表示脉有力(实脉)。
低平型曲线:表示脉无力(虚脉)。
无根型曲线:表示脉无力、无根(虚脉)。芤脉的中空型亦包括在此项。
满实型曲线:表示充实有力(实脉)。
(2)脉宽图
脉宽图是表述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即切脉手指感觉到的脉体粗细,但由于皮肤与脉道之间软组织的影响和脉道的横向运动,指感脉宽不完全等同于血管径的粗细。
脉宽图用横坐标示脉形宽度,纵坐标示指感大小。正常人的脉形宽度一般在2mm左右;明显增宽者为大脉,明显缩小者为细脉。
(3)脉长图
脉长图是表述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即指与寸、关、尺三部的关系。以直方图表示寸、关、尺三部。如指感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为长脉,不及三部或仅出现于某一部为短脉。
(4)脉波图
脉波图主要表述脉动应指的形态,即在一定的取脉压力下,指感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与脉象的紧张度、流利度、均匀度等有关,反映了弦、濡、滑、涩、快、慢、强、弱等脉象的特征。可以引用测绘的脉搏波图加以说明。
如平脉呈三峰波,三个波的幅值依次递降,反映一个脉动周期中脉管内压力的逐渐变化,所以在切脉时指感和缓从容。
滑脉呈双峰波,波峰陡直,反映脉管内压力起伏明显,故指感充实、流利而圆滑。
弦脉呈宽大主波,反映脉管内压力升高的持续时间较长,与端直以长的指感相应。
脉波周期的时值,即反映脉率的快慢;脉波幅值大小与脉搏强弱相应,所以脉搏波图除反映脉象形态外,亦可以提示脉搏节律快慢和脉力大小的均匀度。
以上就是“指压(p)-指感(h)趋势图、脉宽图、脉长图、脉波图四组图像组合”
=======================================
第二节 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也称为平脉、常脉。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既具有基本的特点,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范围,而不是指固定不变的某种脉象。
平脉,就是正常人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正常脉象反映机体气血充盈,气机健旺,阴阳平衡,精神安和的生理状态,是健康的象征。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正常脉搏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五至,相当于72~80次/分(成年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古人将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一)有胃
“有胃”,即脉有胃气。脉之胃气,主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劣和能量的储备状况。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脉象中的“胃气”,在切脉时可以感知,《灵枢·终始》认为是“谷气来也徐而和”,就是说有胃气的脉应是不疾不徐、从容和缓。《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脉
弱以滑,是有胃气。”戴启宗《脉诀刊误》则称:“凡脉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思欣欣,难以名状者,为胃气”。陈士铎《脉诀
阐微》指出:“无论寸关尺,下指之时觉有平和之象,即是有胃气。”这些论述,虽说法不一,但均可供参考。
现在一般认为,脉有胃气的表现是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是为有胃气。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便是有胃气。
胃为“水谷之海”,是人体营卫气血生化之源,各脏腑、组织、经络的功能活动,有赖于胃气的充养。脉之胃气亦赖水谷之气的充养,在一定程度亦决定于胃气的有
无。人以胃气为本,脉亦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少胃气则病,无胃气则死;正如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所言:“凡诊脉之要,有胃气曰生,胃气少
曰病,胃气尽曰不治。”因此,诊察脉象有无胃气,对于推断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脉有胃气表现在:
(1)脉位居中,不浮不沉;
(2)脉率调匀,不快不慢;
(3)脉力充盈,不强不弱;
(4)脉道适中,不大不小;
(5)脉势和缓,从容、流利。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和缓、从容、流利,尽管存在人体差异或有生理性变异,但兼有和缓从容流利的指感,就是脉有胃气。胃气充足的脉象即称为平脉,所谓“有胃为
平”,平脉是正常生理状态的反映;缺少胃气的脉为病脉,曰”胃少为病“;失去胃气的脉即为死脉,曰“无胃为死”,是病情危重
的反映,亦称真藏脉。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和缓、从容、流利,尽管人体存在人体差异或有生理性变异,但兼有和缓从容流利的指感,就是脉有胃气。胃气充足的脉象即称为平脉,所谓“有
胃为平”,平脉是正常生理状态的反映;缺少胃气的脉为病脉,曰“胃少为病”;失去胃气的脉即为死脉,曰“无胃为死”,是病情危重反映,亦称真藏脉。
(二)有神
“有神”,即脉有神气。诊脉神之有无,可察精气之盈亏,并与胃气的盛衰有关。
神:脉贵有神,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之府,血气充盈,心神便健旺,脉象自然有神,脉神的特征主要是两个方面:(1)应指有力柔和;(2)节律整齐。故弦实之中仍有柔和,微弱之中不失有力,多谓脉有神气。观察脉神推测病情还必须与全身情况结合,病人形神充沛,虽见脉神不振,尚有挽回之望;若形神已失,虽脉无凶候,亦不能掉以轻心。
脉之有神的表现,李杲认为“脉中有力,即为有神”,周学霆认为“缓即为有神”,陈士铎《脉诀阐微》中说:“无论浮沉、迟数、滑涩、大小之各脉,按指之下若
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而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综合各家之说,脉之有神是指脉律整齐、柔和
有力。即使微弱之脉,但未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弦实之脉,仍带柔和之象,皆属脉有神气。反之,脉来散乱,时大时小,时急时徐,时断时续,或弦实过硬,或微
弱欲无,都是无神的脉象。
脉贵有神与脉有胃气的表现基本一致,都是具有和缓有力之象,故周学海说:“脉以胃气为有神。”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而精气产生于水谷之气,故有胃即有神。
“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可表现在各个方面,亦可表现在脉象上。脉象有神,常人见之,精气充盛;有病之人见之,虽病而精气未竭。故观察脉神推测病情,须与全身情况结合,病人形神充沛,虽见脉神不振,尚有挽回之望;若形神已失,虽脉无凶象,亦不能掉以轻心。
(三)有根
“有根”,即脉有根基。脉之有根无根主要说明肾气的盛衰。由于肾藏精,乃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人身十二经脉全赖肾间动气之生发,故《难经·八难》说:“然
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
有根脉主要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二个方面。因为尺脉候肾,沉取候肾,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若在病中,证虽危重,但尺脉沉取尚可摸得,则
为肾气未绝,犹如树木之有根,枝叶虽枯,根本不坏,尚有生机。正如王叔和所说:“寸口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则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笃。
总之,脉贵有胃、有神、有根,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胃神根三者是三位一体的,相互补充而不能截然分开,有胃必然有神、有根,即不论是何种
脉象,只要节律整齐,有力中不失柔和,和缓中不失有力,尺部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胃、有神、有根的表现,说明脾胃、心、肾等脏腑功能不衰,气血精神未绝,
虽病而病尚轻浅,正气未伤,生机仍在,预后良好。
脉有根基,就是脉没有断掉。它有根本存在,扎着有根在那裡。脉的有根有两种表现:
尺脉沉取不绝。我们讲的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两尺脉是属肾。肾是我们人体的根本。因此《难经。十四难》裡面讲,“人之有肾,树之有根,枝叶虽枯藁,根本将自生”。树叶、枝,到冬天它可能落叶了,枝也萎缩了,但是它根本还是好的,一到春天,它又会长起来,所以根本是在肾,如果人有元气,元气是在肾,“故知不死”。《脉经》裡面也讲了,“寸口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所以尺脉沉取还有没有脉?尺脉,本来它的位置,比关脉要稍微沉一点。尺脉。有很多病人,是显得弱,那么弱的时候,如果沉取一点都感觉不到,这就是没有根的一种表现。
& 2.& 有根是显在足部的三个脉象。
①太谿,上午讲过。太谿在内踝的后面那个地方。足少阴肾经所过的部位。②冲阳,冲阳,也叫做跗阳。在足背这个地方,应该是说在足的中间这个趾头的后面,这是冲阳穴。③太冲穴,太冲脉在哪?有的人把太冲脉和冲阳脉,都是讲足背这个脉搏,应该是足背这个地方是跗阳,叫做冲阳。太冲在脚大拇趾的本节后面。所以它是在第二和第三趾头的中间。足阳明胃经是在中趾的后面,这么摸下来,繫鞋带的那个地方。那是足背中的跗阳脉。而太冲脉是在大拇趾的后面。在前面一些,在趾头那个地方。不是一个脉搏。
这三个脉搏,一个是反映肾,一个反映胃,一个反映肝。足厥阴肝经所过的部位。这几个地方,如果有脉的话,我们上午讲过,跗阳是测胃气。太谿是测根本、测肾,所以这两个一个是有胃气,一个有肾,没有消亡;肝为女子的先天,肝藏血。所以这三个脉像,也就是说,足上面还仍然有脉搏跳动,没有绝。这也还是根没有绝的表现。
所以有根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是尺脉沉取不绝,一个是足部的三脉。太谿、冲阳和太冲。这三个脉还仍然在那裡跳动。它说明肾气没有衰竭。实际上也包括了胃气,冲阳,跗阳也是胃气。胃气也没有衰竭。所以有根。
这裡要强调,就是有胃、有神、有根三者,这是古人人为的一种区分,实际上这三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强调,我们正常脉像应当具备的条件。应当具备什么条件?不管你是什么变化,都应当是从容和缓,柔和有力。尺脉沉取不绝。它三个的目的,无非是强调脾胃、气血,脾胃运化正常,气血物质基础丰富,一个无非强调是心和心神活动正常,一个是强调我们的先天之本,肾气它没有消亡。从不同的角度来强调它。实际上这三个脏腑就代表了,我们整个机体的一些正常状况。古人是非常重视它的。总是强调有胃、有神、有根。那就是一种正常的脉象。我们讲正常脉像的时候,讲到不深、不浅、不快、不慢。不快不慢应该说就是从容和缓吧。节律一致,从容和缓,不快不慢。还有一个不大不小,柔和有力。位、数、形、势上柔和有力。不深不浅,尺脉按的时候,没有绝,仍然有尺脉存在,虽然是中取明显,尺脉沉取的时候仍然不绝,所以它说明有根。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总的说明脾、胃、心、肾等脏腑,气血,精神正常。常人不求胃、神、根而自在,这就是李东垣讲过,“不病之人神自在”,没有生病的时候,脉神自然存在。有病的时候,那就要注意考察一下,是不是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是不是尺脉按之还有根?这就是正常脉象的一种表现。&
脉象除了这些表现特徵,我们讲五句话,不深不浅,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整齐。这五句,而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容和缓,柔和有力。尺脉按之不绝,沉取不绝。这是它的关键,就是古人说的“胃、神、根”。除了这种情况以外,正常的人,是可以出现很多变化的。有些什么变化呢?可以是个体因素的影响。人,本身人体的性别、年龄等等的不同,比如说女性的脉神稍微弱一点,跳得稍微快一点,稍微细小一点。男的女的相比,男的个子大一些,显得力量也大一些,那么脉象上也是与女的相比,显得稍微大一点,有力一点。年龄,小孩子80次,100次,那都是正常。可以是正常的,青年人往往是有力。老年人脉管比较硬,多弦脉。体质上,高大的人就脉长,手很长,所以他的脉一般来说我们三个指头,可能就摆得疏稀一点。矮小的人,脉短,瘦人脉浮,胖子脉沉。运动员缓而有力,这都是和体质有关係。
除了这个以外,要注意有一个六阴脉,六阳脉的说法。六阴脉,六阳脉,是讲的一种人体的禀赋不同,他可以有的人生来就比沉、细,六部的脉,这个“六”是讲的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这六个部位的脉,都显得属于阴的方面。就是小一点,力量弱一点,位置深一点,生来就是这样。
二、脉象的生理变异
脉象受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职业和精神情志等因素的影响,机体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身调节,因而可以出现各种生理变异。当然,这些脉象的变异,往往是暂时的,或者是可逆的,只要有胃、有神、有根,仍属平脉范围,临床应与病脉相鉴别。
(一)个体因素影响
由于性别的不同,导致体质的差异,而脉象亦随之各异。一般说女性的脉势较男性的脉势弱,且至数稍快,脉形较细小。
健康人的脉象,随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各种变异。三岁以内的小儿,一息七、八至为平脉;五、六岁的小儿,一息六至为平脉;青年人的脉象较大且有力,老年人脉象多弦,所以,滑、弦都可以是相应年龄组的平脉。
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由于禀赋的不同,体质的差异,有六脉同等沉细而无病者,称为六阴脉;有六脉同等洪大而无病者,称为六阳脉,均不属病脉。
4.脉位变异
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侧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生来如此。
(二)外部因素影响
恐惧、兴奋、忧虑、紧张等情绪的变化,常导致脉象的变异,当情绪恢复宁静之后,脉象亦随之恢复正常。《素问·经脉别论》指出:“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
亦为之变乎?……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一般是喜则气缓而脉多缓;怒则气上而脉多弦;惊则气乱而可脉动暂时无序。
剧烈活动之后,脉多洪数;入睡之后,脉多迟缓。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之人与从事脑力劳动之人比较,脉多大而有力。
酒后、饭后脉稍数而有力;饥饿时脉多缓弱。
4.季节& 平脉有春弦 、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
季节气候的变化,时时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为适应自然而进行的生
理性调节,亦可反映在脉象上。《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因此,正常人形成了与时
令气候相应的四季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总结为“春胃微弦”、“夏胃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曰平脉。这是因为,春令虽阳气初升,人体应生
发之气,阳气向外浮越,但寒气未尽除,气机仍有约束之象,故脉位较浅,且端直而长,如按琴弦;夏天阳气旺盛,人应盛长之气,气盛血涌,脉管充盈,故脉来形
体较大,且来势盛而去势衰;秋天气机开始收敛,人应之而阳气乍敛,故脉在肤下,但脉势已减而但见浮象;冬日气候严寒,人应闭藏之气,腠理致密,阳气内潜,
故脉位深沉而有力。此为应时之脉,属无病,反此则病,故《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一日之中随着平旦、日中、日西、夜半的阴阳消长,脉象也有昼夜节律的变化,总的趋势是昼日脉象偏浮而有力,夜间脉象偏沉而细缓。
6.地理环境
长时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以致体质有别,因而出现的平脉亦不同。如我国东南方地势低下,气候偏温,空气湿润,人体肌腠缓疏,故脉多细软偏数;西北方地势高,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腠致密紧缩,故脉象多沉实
第三节 病理脉象
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叫病理脉象,简称“病脉”。一般说来,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内及个体生理特异变化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
一、常见病脉
由于对脉象感觉与体会的差异,历代医家对常见病脉的分类和命名亦存在着差别。《内经》记载有二十一种脉象,《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二十六种,《脉经》总结分
为二十四种,《景岳全书》只分为十六种脉,《濒湖脉学》、《三指禅》则分为二十七种,《诊家正眼》增疾脉而为二十八脉,《脉理求真》增至三十种,《辨证录》则更有三十八脉之多。近代临床所提及的脉象,有浮、沉、迟、数、洪、细、虚、实、滑、涩、弦、紧、结、代、促、长、短、缓、濡、弱、微、散、芤、伏、
牢、革、动、疾等二十八种。总的说来各种脉象都离不开位、数、形、势四个方面和八个要素的变化相兼。如浮沉是脉位的不同,迟数是至数的不同,虚实是力量强弱(气势)的不同。有些脉象,又是几个方面相结合,如洪、细则是形态和气势的不同。
纲脉和相类脉
六纲脉--现代常以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为六纲脉。其他脉象分属于:
浮脉类(浮脉与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以脉位表浅而相类,故均列入浮脉类)、
沉脉类(沉脉与伏脉、牢脉、弱脉以脉位在肌肉深层而相类,故均列入沉脉类)、
迟脉类(迟脉与缓脉、涩脉、结脉以至数缓慢而相类,故均列入迟脉类)、
数脉类 (数脉与疾脉、动脉、促脉以至数快速而相类,故均列入数脉类)、
虚脉类(虚脉与细脉、微脉、短脉、代脉以其脉动应指无力相类,故均列入虚脉类)、
实脉类(实脉 与滑脉、长脉、弦脉、紧脉以其脉动应指有力相类,故均列入实脉类。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孕脉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