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招生办南海地理位置置

基本介绍/铁力
铁力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麓,东经&127°38′20〃—&129°24′10〃,北纬46°&28′40〃—47°27′30〃,东西横跨&140公里,南北纵越115公里。&辖县级市,属省计划单列市。面积6614平方公里,人口40万。铁力市辖5镇、3乡、76个行政村,其中年丰乡为朝鲜民族乡,双丰镇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境内有4个国有森工企业和1个国有农垦企业。市政府驻铁力镇。&全市总人口39.7万人
(农业人口11.49万人),共有汉、朝鲜、满、回、、壮、瑶、土家、达斡尔、、裕固、鄂伦春等12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次是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少数民族人口18,400人,占总人口的4.6%。人口自然增长率&0.8‰。全市人口密度61人/平方公里。
铁力原名铁山包,为鄂伦春,蒙古族游牧之地。清光绪年间设铁山包协领,1933年设铁骊县,1988年改为铁力市。
该县境内东南部为小兴安岭,西南麓低山丘陵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西部为呼兰河上游冲击平原,土质肥沃,主要河流为呼兰河及其支流依吉密河,安邦河。
铁力市是黑龙江省主要林区之一,典型的农林交错地区,境内有桃山、铁力、双丰、朗乡四个省属林业局和铁力农场,每年为国家生产大量杨、榆、椴、桦等木材。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玉米、谷子、小麦、等,同时是人参生产基地。刺五加、、五味子等中药材的种植也属全省前列。
铁力市的工业以木材加工,火柴及林产工业为主,双丰森业局现代家具,朗乡林业局出产的木质地板畅销国内外。境内还有铁、铜、铅、锌、大理石、陶土等、矿藏,所以电子、水泥、建材等工业也相继发展起来。绥佳铁路和哈伊公路干线过境。
伪满时期-铁力建伪满铁路站(解放后期改为铁路小学)&原址在铁力松涛广场附近曾驻扎大量伪军和少量的日军,铁力驻扎日军主要集中在北斗村(此处曾经出土过三八大盖步枪)铁力旅游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已开发出具有铁力特色的森林观光&、森林度假&、漂流、狩猎、滑雪、历史遗址等旅游项目。适应旅游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得到了配套完善和发展。境内有80年代开发建设的桃山天然狩猎场和桃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久负盛名的桃山原始林、桃山古洞、狩猎场、滑雪场;有风景如画的铁力日月峡森林公园和正在开发建设中的鸟语林。区域内已形成了铁力&、桃山、朗乡3条旅游热线。"九五"期间共接待、日本、新加坡、法国、、&、韩国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20多万人次。
铁力特产/铁力
铁力主要特产森涛中国林蛙酒,干豆腐,。
主要景点/铁力
门票·开放时间: 15元6月1号到九月10号&景点简介:
透龙山庄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的铁力市,距哈市240公里,乘、汽车只需2-3小时。这里有神秘的千年古洞,罕见的奇石怪树,秀丽的湖光山色,甘甜的清泉溪水,宝贵的原始湿地。是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这里天常蓝、水常清、山常绿,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堪称小兴安岭山脚下的一颗明珠。透龙山以它独特的风姿,迎接着八方宾客,来吧!朋友,到山庄漂流,向森林出发,尽情享受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位于铁力市东北&35公里处,哈―伊公路旁。透龙山风景区建筑以木质结构建筑为主,风格简洁明快,很有林区特色,是黑龙江省内外知名的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的的旅游度假区。透龙山山势平缓,林木茂盛,有九峰十八景,景景稀奇,峰峰秀丽。著名的景点有鸳鸯树、卧虎峰、背靠峰、仙人骨、一线天、迎客松、斧劈沟、杜鹃峰、金蟾石等。置身其中,兴致盎然,乐不思返伊春日月峡滑雪场
门票·开放时间: 电话咨询&景点简介:
日月峡滑雪场位于黑龙江伊春市铁力林业局马永顺林场,距247公里,是我省第四家SSS级滑雪场。&其他三家SSS级滑雪场为亚布力滑雪场、风车山庄滑雪场、龙珠滑雪场,均位于哈尔滨市。SSS级滑雪场是国内最高等级的雪场。在拥有四家SSS级滑雪场后,我省已成为高级滑雪场最多的省份。
日月峡滑雪场由绥化电业局远大公司出资兴建,一期投资3900万元。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将与绥化电业局远大公司合作,参与经营该滑雪场。该滑雪场占地260万平方米,有三条高、中、初级和一条U型单板滑道,总长度5000多米,可以接待国际、国内的单项比赛。雪具店营业面积达2076平方米,备有1000多套高档雪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雪具店。日月峡滑雪场的兴建,可真正让游客体会到“穿林海、跨雪原”的感觉。
历史沿革/铁力
先秦时期,岁貊人在铁力一代从事渔猎、采集生涯。&汉代,在黑龙江地区建立了奴制政权——夫余王国,铁力地属夫余王国。436年,夫余内乱,在北夫余建立豆莫娄政权,铁力属之。五世纪末叶,勿吉灭夫余,铁力地属勿吉国。魏晋南北朝时,勿吉靺鞨,其发展成七大部落,铁力境域属黑水靺鞨部。692年武则天派军击逐黑水靺鞨至张广才岭东的三江平原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黑水靺鞨部故地被纳入唐朝版图,置忽汗州都督府,铁力地属之。713年,渤海王国建立。737年,渤海国下设3京、15府、62州。铁力地域属铁利府。1049年,辽王朝在黑龙江地区(包括苏联海滨地区)设置七大王府,其中的铁骊国王府就在今铁力县境之北。金时期,铁力地域属上京路会宁府率·督畔窟之地(亦称胡拉温地,即流域平原),此地广而腴。1165年,金世宗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迁速频、胡里改路的3猛安、24谋克户于此屯垦戍边,以备应急。
元代,铁力地属辽阳行中书省水达达路。
明代,铁力地域属奴尔干都司阿者迷河卫和纳刺吉河卫。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黑龙江将军。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设齐齐哈尔副督统,同治元年(1862年)呼兰城东北境设呼兰厅,治巴彦苏苏。铁力地属之。
光绪十一年(1885年)呼兰厅北境划出设绥化厅,治北团林子,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绥化厅升府,又设绥兰海兵备道,铁力先后属之。铁力一小学也诞生了
民国4年(1915年)5月14日,奉大总统批文将余庆县安邦河以东地区划归铁山包,改名铁骊,废铁山包协领署,置铁骊设治局,隶属绥兰道。2年(1933年)5月,日本关东军侵占铁骊,成立伪铁骊县公署,隶属伪黑龙江省。
伪康德元年(1934年),铁骊县划归滨江省(省治哈尔滨特别市)。
伪康德6年(1939年),铁骊县由滨江省改划归北安省(省治北安街)。
伪康德10年(1943年)7月1日,铁骊县与庆城县合并,改称庆安县,原铁骊城改称铁骊街,庆安县仍隶属北安省。
伪康德12年(1945年)东北光复,铁骊成立地方治安维持委员会,以保护国家财产、维持地方秩序。1946年1月,铁骊置特别区;2月5日,置铁骊县佐办事处,管辖铁骊、田升、神树3个区,均隶属黑龙江省庆安县。同年6月27日,庆铁分县,铁骊县隶属黑龙江省(省治北安市)。
1947年2月,黑龙江省与嫩江省合并为黑嫩省,铁骊县归黑嫩省第一专署(北安专署)管辖;5月,又改黑嫩省第三专署(龙南专署)所辖;6月,东北改为9省制,恢复黑龙江省原建制,铁骊县仍归黑龙江省管辖。
1956年,成立绥化专署,辖铁骊县;同年11月19日,国务院决定,改铁骊县为铁力县。
1958年7月,撤绥化专署,设松花江专署,铁力县属松花江专署;同年9月15日,本县与庆安县第二次合县,称庆安县。日,庆铁分县,铁力县隶属黑龙江省松花江专署。1965年,铁力县又改属绥化专署。
日,伊春市改为伊春地区,铁力县由绥化地区改归伊春地区,日,撤伊春地区恢复省辖的伊春市,铁力为伊春市辖县。
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铁力市仍属伊春市。
行政区划/铁力
铁力市辖5个镇、3个乡:、双丰镇、桃山镇、朗乡镇、、工农乡、年丰朝鲜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35460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铁力镇&96611、双丰镇&37717、桃山镇&38501、神树镇&21729、朗乡镇&49325、年丰乡&12848、工农乡&9602、王杨乡&14250、卫国乡&9069、铁力林业局虚拟镇&16510、双丰林业局虚拟镇&10565、桃山林业局虚拟镇&12127、朗乡林业局虚拟镇&16523、铁力农场虚拟乡&9224。
自然资源/铁力
铁力物华天宝,资源丰富,被誉为小兴安岭上的绿色宝库。境内山多林密,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木材总蓄积量为5800万立方米,珍贵树种有红松、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等,还有云杉、桦树、柞树等百余种树种。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探明有的60余种,其中有色金属、铅锌矿的储量约200万吨,黄金矿石储量约7万吨;非金属矿石有白云石、石灰石、玉石、大理石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群山繁衍着东北虎、马鹿、&黑熊、飞龙、山雉等&240&余种珍禽异兽。密林中还生长着山葡萄、猕猴桃、蘑菇、木耳、蕨菜、松籽、榛子等&200&余种山特产品,以及驰名中外的人参、刺五加、、等500余种名贵中药材。境内河流纵横,草原肥沃,为发展绿色养殖业、&种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经过50余年的开发建设,尤其是撤县建市后10余年的努力拼搏,铁力经济形成了特色种养、木材加工、矿产开发、北药开发和旅游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种养业以绿色水稻、大豆及黄牛、奶牛、鹿、大鹅、生猪为主。绿色水稻、速冻玉米、林蛙、林灌鸡已成为闻名遐迩的铁力"四宝"。
铁力市农发牧业集团已成为集养&殖、改良、繁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龙头企业。依托木材,以刨花板、细木工板、胶合板、实木家具、地板块及小木制品为主导产品的木材精深加工业构成了铁力区域的支柱产业。境内4大森工企业(朗乡局、桃山局、铁力局、双丰局)在改革大潮中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战略,合理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实施"以林为主、综合开发、多业并举、兴企富民"的方针,使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铁力区域内有朗乡林业局刨花板厂;
有享誉国内外并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好评的桃山林业局生产的"桃山牌"地板块;有铁力局兴达木制品有限公司;
有远销欧、&美的双丰林业局中美合资斯温格家具有限公司生产的"双丰牌"家具。双丰木材市场久负盛名&,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木材生产、加工集散地。矿产开发已具雏形。
新建的大安河金矿和伊春鹿鸣钼矿已成为铁力市的支柱企业。北药开发初具规模,已形成桃山参药集团&、铁力红叶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铁力光明制药有限公司、铁力阿胶厂等一批支柱龙头企业。
旅游资源/铁力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已开发出具有铁力特色的森林观光&、森林度假&、、狩猎、滑雪、历史遗址等旅游项目。适应旅游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得到了配套完善和发展。境内有80年代开发建设的桃山天然狩猎场和桃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久负盛名的桃山原始林、桃山古洞、狩猎场、滑雪场;有风景如画的铁力日月峡森林公园和正在开发建设中的鸟语林。区域内已形成了铁力&、桃山、朗乡3条旅游热线。"九五"期间共接待、日本、、法国、加拿大、&英国、韩国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20多万人次。
动植物资源/铁力
铁力物华天宝,资源丰富,被誉为小兴安岭上的绿色宝库。境内山多林密,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木材总蓄积量为5800万立方米,珍贵树种有红松、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等,还有云杉、桦树、柞树等百余种树种。&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探明有的60余种,其中有色金属、铅锌矿的储量约200万吨,黄金矿石储量约7万吨;非金属矿石有白云石、石灰石&、玉石&、大理石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群山繁衍着东北虎、马鹿、&、飞龙、等&240&余种珍禽异兽。密林中还生长着山葡萄、猕猴桃、蘑菇、木耳、蕨菜、松籽、榛子等&200&余种山特产品,以及驰名中外的人参、刺五加、五味子、黄芪等500余种名贵中药材。境内河流纵横,草原肥沃,为发展绿色养殖业、&种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发展规划/铁力
近年来,铁力市紧紧围绕"二次创业、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前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市属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重点巩固和扩大了绿色水稻、绿色大豆、日光节能温室蔬菜、生猪、肉牛等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地方工商企业活力增强,矿产勘探、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了、火柴厂、制米厂、桃山参药集团、农村电网改造等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日益壮大。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兴市战略得到深入实施&,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提高到36%。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文体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广播电视工作取得新成果,实现了同伊春市和省传输光缆网的对接,完成了联网建设工程,提高了电视信号传输水平。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环境综合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同时,铁力市将被省和国家确定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试点城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资金投入,扩铁力大建设规模,提高质量档次,先后建设和改造一批街道及广场、绿地,实现了市区"两街一路"非机动车道白色化、人行&道彩色化,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目前,已阔步迈入21世纪的铁力又喜逢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好时机:境内森工企业通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正伴随着"天保"工程实施,迈出危困的谷底,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也开始释放潜在的能量;区域联合发展活跃时期正在到来;&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绿色产业将成为全市支柱产业;北药开发势不可档;旅游业发展态势明显;木材精深加工、畜牧养殖、矿产资源开&发等潜力巨大,前景可观;城市功能的完善,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为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这一切使铁力人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铁力市政府与区域内各大森工企业、农垦企业在新世纪开元之际已经形成共识:联起手来,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大铁力、大联合、大发展"的观念。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家参与,百姓受益。落实"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适应新体制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分工格局。此外,铁力市还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以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12铁甲河景观排污重建中
好吃食物/铁力
东北味道的朝鲜冷面、有酸甜口的、咸口的、锅包肉、地三鲜、小鸡炖蘑菇、、东北味麻辣烫、东北大骨头、排骨、猪肝绿豆粥、炒百合、夹心香辣茄干、炖酸菜、葱烧鲤鱼、板栗烧鸡、花椒嫩醉鸡、拌肉皮丝、爆煎鲤鱼、白肉血肠、韭菜干丝、木樨肉、麻酱紫鲍、排骨炖白菜、鸳鸯戏飞龙、红烧肘子、蛋泡银鱼、茄汁草鱼、片芹菜、鱼丝、五香牛肉、熘花胗、蒜瓣烧田鸡腿、鸭腰烧口蘑、芹菜炒牛肉、鲫鱼过河、葱爆肉片、、肉软炸鱼、辣豆瓣鱼、熘肥肠、、木须柿子汤、羊肉冬瓜汤、甩袖汤、鸡蛋汤、芝麻虾、软炸虾、沙锅对虾、炸虾球等等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1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03:30:57
贡献光荣榜凤城做房产证
  凤城做房产证,【在.线.客.服.Q:281186262】【全.国.货.到.付.款】【本.地.送.货.上.门】【诚.信.第.一】【顺.丰.快.递】【诚.信.保.密】
  8月28日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正式公布。  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畅通高效的内贸流通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内贸流通统一开放、创新驱动、稳定运行、规范有序、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使内贸流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动力,为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夯实基础。  意见表示,要健全内贸流通统一开放的发展体系;提升内贸流通创新驱动水平;增强内贸流通稳定运行的保障能力;健全内贸流通规范有序的规制体系;健全内贸流通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  为此意见提出了加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统筹规划全国流通网络建设,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强流通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内贸流通创新的保护力度,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健康发展等18条任务。  A股上市公司中,恒基达鑫、象屿股份、中储股份、外运发展、建发股份等仓储物流概念有望率先获益。  以下为意见全文: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国发〔2015〕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内贸易流通(以下简称内贸流通)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的格局,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做强现代流通业这个国民经济大产业,可以对接生产和消费,促进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内贸流通工作,对深化改革、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作了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现就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与超前谋划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快法治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内贸流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流通主体公平竞争,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自由高效流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好规划引导,完善促进政策,增强调控能力,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推进信息公开和共享。  坚持以创新转型为引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完善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内贸流通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健全内贸流通法律法规、标准、信用等制度体系,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快建设法治市场。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畅通高效的内贸流通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内贸流通统一开放、创新驱动、稳定运行、规范有序、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使内贸流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动力,为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夯实基础。  二、健全内贸流通统一开放的发展体系  (四)加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  消除市场分割。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及做法。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禁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推动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鼓励各地就跨区域合作事项加强沟通协商,探索建立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  打破行业垄断。完善反垄断执法机制,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加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禁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收取不合理费用或强制设置不合理的交易条件,规范零售商供应商交易关系。  (五)统筹规划全国流通网络建设,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大流通网络建设。提升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流通产业集聚区和沈阳―长春―哈尔滨、郑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四大流通产业集聚带的消费集聚、产业服务、民生保障功能,打造一批连接国内国际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重要支点城市,形成畅通高效的全国骨干流通网络。  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京津冀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统筹规划建设三地流通设施,促进共建共享。依托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沿江物流主干道,推动形成若干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造长江商贸走廊。将流通发展所需的相关设施和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实施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加强区域衔接。  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统筹规划城乡商业网点的功能和布局,提高流通设施利用效率和商业服务便利化水平。整合商务、供销、邮政等各方面资源,加强农村地区商业网点建设。加强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市场建设的支持,保障居民基本商业服务需要。  创新流通规划编制实施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内贸流通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内容,做好流通规划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衔接,确保依法依规推进流通设施项目建设,各地制修订相关规划时应充分征求本行政区域流通主管部门的意见。探索建立跨区域流通设施规划编制协调机制和相关部门之间规划衔接机制,推动规划对接、政策联动和资源共享。  (六)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加大对流通企业境外投资的支持,统筹规划商贸物流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支付结算和仓储物流网络,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  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培育一批经营模式、交易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商品交易市场。打造一批内外贸结合、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会展平台。发展一批连接国际国内市场、运行规范有序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进一步提高内贸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放开商贸物流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资投向共同配送、连锁配送以及鲜活农产品配送等现代物流服务领域。更加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商业模式和知名品牌,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营销等功能性区域中心。  (七)完善流通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加强流通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基础性流通设施建设模式。对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建立投资保障、运营和监督管理新模式,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市场异常波动的功能。  完善微利经营的流通设施建设保障制度。落实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的政策,优先保障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和家政、养老、再生资源回收等设施用地需求。加强大型物流节点和公共物流配送设施系统性布局、协同性建设,提升物流配送的集约化水平。  改进市场化商业设施建设引导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城市商业面积监测预警,定期发布大型商业设施供给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统筹大型实体和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避免盲目重复建设。  三、提升内贸流通创新驱动水平  (八)强化内贸流通创新的市场导向。  推动新兴流通方式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加快流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引导电子商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鼓励发展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生活服务等各类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带动共享、协同、融合、集约等新兴模式发展。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引导更多农业从业者和涉农企业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开辟农产品流通新渠道。推广拍卖、电子交易等农产品交易方式。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广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培育多元化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服务网络。促进电子商务进社区,鼓励电子商务企业整合社区现有便民服务设施,开展电子商务相关配套服务。  推动传统流通企业转型模式创新。鼓励零售企业改变引厂进店、出租柜台等经营模式,实行深度联营,通过集中采购、买断经营、开发自有品牌等方式,提高自营比例。鼓励流通企业通过兼并、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连锁经营规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鼓励流通企业发挥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支持流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网订店取、网订店送、上门服务、社区配送等各类便民服务。引导各类批发市场自建网络交易平台或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经营,推动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协同发展。推动流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供应链管理,鼓励向设计、研发、生产环节延伸,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协同,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智慧物流,鼓励物联网等技术在仓储系统中的应用,支持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车源、货源和物流服务等信息高效匹配,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创新。鼓励绿色商品消费,引导流通企业扩大绿色商品采购和销售,推行绿色包装和绿色物流,推行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推动完善绿色商品认证制度和标准体系。鼓励旧货市场规范发展,促进二手商品流通。研究建立废弃商品回收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责任机制,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清运处理网络体系融合,促进商贸流通网络与逆向物流体系(即商品废弃后,经消费端回到供应端的活动及过程,包括废物回收、再制造再加工、报废处理等)共享。制订内贸流通领域节能节水和环保技术、产品、设备推广目录,引导流通企业加快设施设备的节能环保改造。  推动文化培育传播形式创新。弘扬诚信文化,加强以诚信兴商为主的商业文化建设。加强对内贸流通领域传统技艺的保护,支持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民族特色商品流通。鼓励商品创意设计创新,支持消费类产品提升新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以创意设计增加消费品附加值。提升商业设施的文化内涵,引导流通企业在商品陈列、商场装饰、环境营造等方面突出创意特色,增加商业设施和商业街区的文化底蕴,推动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建立健全品牌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传统节庆、民俗文化消费,培育健康文明的消费文化。  (九)增强内贸流通创新的支撑能力。  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各领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群体,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加大对流通创新领域的投资。完善流通企业融资模式,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依法合规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支持创业担保贷款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中小流通企业。  健全支撑服务体系。推动现代物流、在线支付等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电子商务创业人员提供场地支持和孵化服务,支持发展校企合作、商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支持专业化创新服务机构发展,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完善创新成果交易机制,积极发展各类商贸服务交易平台。研究建立流通创新示范基地,鼓励创业创新基地提高对中小流通企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动流通企业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内贸流通领域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资本和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鼓励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完善相关政策,按照主体自愿的原则,引导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  (十)加大内贸流通创新的保护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行为,加大对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的处罚力度。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缩短确权审查、侵权处理周期。  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健康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健全交易规则、管理制度、信用体系和服务标准,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加强区域间统筹协调,引导各地有序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四、增强内贸流通稳定运行的保障能力  (十一)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强化大数据在政府内贸流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提高市场调控和公共信息服务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开放,建立政府与社会紧密互动的大数据采集机制,形成高效率的内贸流通综合数据平台。夯实内贸流通统计基层基础,完善行业统计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电子商务、服务消费等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协作机制,强化统计监测制度执行刚性。  推动内贸流通行业中介组织开展大数据的推广应用。利用政府采购、服务外包等方式,鼓励行业中介组织深入挖掘和研发大数据公共服务产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宣传和推广,服务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和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  鼓励流通企业开展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引导流通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市场拓展、精准营销和优化服务,带动商业模式创新。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数据应用机制,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企业开放数据资源,引导建立数据交换交易的规范与标准,规范数据交易行为。  (十二)创新市场应急调控机制。  完善市场应急调控管理体系。按照统一协调、分级负责、快速响应的原则,健全市场应急供应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应对全国范围和跨区域市场异常波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应对区域性市场异常波动主要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  健全突发事件市场应急保供预案。细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情况下市场应急保供预案和措施。根据突发事件对市场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综合运用信息引导、企业采购、跨区域调运、储备投放、进口组织、限量供应、依法征用等方式,建立基本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保障机制。  完善商品应急储备体系。建立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商品应急储备体系。建立储备商品定期检查检验制度,确保储备安全。推广商业储备模式,推进商业储备市场化运作和储备主体多元化。  增强市场应急保供能力。建设应急商品数据库,及时掌握相关应急商品产销和库存情况,保障信息传导畅通和组织调度科学有序。实施应急保供重点联系企业动态管理,保持合理库存水平,增强投放力量,合理规划设置应急商品集散地和投放网点。探索利用商业保险稳定生活必需品供应机制,推动重要生活必需品生产流通保险产品创新。  (十三)构建重要商品追溯体系。  建设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以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以及其他对消费者生命健康有较大影响的商品为重点,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逐步增加可追溯商品品种。  完善重要商品追溯体系的管理体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属地管理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建设统一的重要商品追溯信息服务体系,形成全国上下一体、协同运作的重要商品追溯体系管理体制。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商品追溯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扩大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应用范围。完善重要商品追溯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化应用机制,加大商品追溯信息在事中事后监管、行业发展促进、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力度,提升追溯体系综合服务功能。  五、健全内贸流通规范有序的规制体系  (十四)加快推进流通立法。  完善流通法律制度。加快推进商品流通法立法进程,确立流通设施建设、商品流通保障、流通秩序维护、流通行业发展以及市场监管等基本制度。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促进等法律制度。  健全流通法规规章。完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的配套法规制度,强化对市场竞争行为和监管执法行为的规范。加快制订内贸流通各行业领域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规范相关参与方行为,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的行业规则。对内贸流通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现行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订或废止。  推进流通领域地方立法。坚持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鼓励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先行先试。  (十五)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加强流通领域执法。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执法力量,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完善受理、办理、转办和督办机制。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  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信息共享、案情通报和案件移送制度,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相关工作纳入中央、省、市、县四级人民政府统一建设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  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加强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监管执法中的应用,推进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和流通企业信息公示,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机构的合作,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创新企业产品质量执法检查方式,推行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制度。创新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健全消费者维权和交易争端解决机制。  (十六)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  健全流通标准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内贸流通标准体系。扩大标准覆盖面、增强适用性,加强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居民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强化流通标准实施应用。建立政府支持引导、社会中介组织推动、骨干企业示范应用的内贸流通标准实施应用机制。推动建立经营场所服务标准公开公示制度,倡导流通企业以标准为依据规范服务、交易和管理行为。  完善流通标准管理。加快内贸流通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简化行业标准制修订程序、缩短制修订周期。选择具备条件的社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建立重点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价制度,加强标准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准入、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中的使用。  (十七)加快流通信用体系建设。  推动建立行政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推动各地建设流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健全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及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依法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在行政管理中依法使用流通企业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对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管理。  引导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在商品零售、居民服务等行业推动建立以交易信息为基础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引导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园区以及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建立入驻商户信用评价机制,鼓励按照信用级别向入驻商户提供差别化的信用服务。  支持建立第三方信用评价机制。支持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险、商业保理等信用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创新信用产品和服务。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推动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的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六、健全内贸流通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  (十八)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明确政府职责。加强内贸流通领域发展战略、规划、法规、规章、政策、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信用建设,提供信息等公共服务,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调控,依法管理特殊流通行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界定内贸流通领域经营活动审批、资格许可和认定等管理事项,加快推广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受理,规范行政许可流程,取消涉及内贸流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结合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推行内贸流通领域负面清单制度。  严格依法履职。建立健全内贸流通行政管理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等制度,公开涉及内贸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资金支持事项。  (十九)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  发挥中央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内贸流通领域全国性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加强跨区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信用建设、公共服务、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调控,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对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强化地方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职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内贸流通领域全国性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的贯彻实施,结合当地特点,制订本地区的规划、政策和标准,着力加强本行政区域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信用建设、公共服务、应急保供等职责。  (二十)完善部门间协作机制。  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商务主管部门要履行好内贸流通工作综合统筹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探索建立内贸流通领域管理制度制定、执行与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大流通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和优化内贸流通管理职责,加强对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农产品市场建设等重点领域规划和政策的统筹协调。  (二十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内贸流通领域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厘清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职能边界,创新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的新型合作关系。  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加快发展。制订支持和鼓励内贸流通领域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发挥其在加强行业自律、服务行业发展、反映行业诉求等方面的作用。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重要的改革要先行试点,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方案,出台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各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本意见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原标题:国务院发文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  稿源:新华网  作者:
百度新闻源&& 07:35:30
    编辑:
[] [] [] []
[] [] [] [][] []
网站:(022) 转 9008 
电台办公室: 
电台总编室:
本网站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版权所有,技术支持
Copyright 2003 - 2011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伪装微信地理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