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痹一号针剂是治疗肝病的针剂什么病的

有谁了解同息通是什么针剂治疗什么_百度知道通痹2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
通痹2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通痹2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为痹证,寒湿阻络证)的确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明确该药的功能、适用范围、疗程等,为其临床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所选80例患者均来自湖北省中医院风湿科门诊及病房,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中医辨证属痹证,寒湿阻络证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各40例。两组均使用氨甲喋呤MTX10mg po qw的基础上,A组予以通痹2号汤药100ml,日二次,B组予以乐松(络索洛芬钠)60mg,日二次,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查ESR、CRP、RF以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每周一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中医症候,随时记录不良反应,做出疗效评价。
1.A组总有效率为87.5%,B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总体疗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组疗效相当。
2.两组中医症候疗效1~4周比较A组分别为62.5%、80.0%、92.5%、95.0%,B组分别为80.0%、82.5%、82.5%、85.0%,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改善中医症候疗效相当,但无显著性差异。
3.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从2周时起有显著性改善;A组与B组的积分比较,在1周、2周、3周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4周时差别有意义,A组疗效优于B组;4周治疗后两组分差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A组改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B组。
4.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在压痛数、疼痛10cm水平视力对照表得分以及双手平均握力改善方面,两组差别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疗效相当;但在肿胀数、晨僵改善上,A组疗效则显著优于B组。
5.两组主要理化指标均较前显著改善,其中ESR、CRP值下降A组明显优于B组;RF值下降两组无明显差异。
6.试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心、肝、肾功能及血、尿、大便常规无明显影响;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未有因之而终止治疗者。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明显高于A组5.0%,主要为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隐痛,轻度皮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R259【目录】:
中文摘要4-6
英文摘要6-8
英文缩略词表8-9
资料与方法10-13
1 一般资料10-11
2 治疗方法11
3 观察指标11-12
4 统计学处理12-13
诊疗标准13-16
1 诊断分型标准13-14
2 病例选择标准14-15
3 疗效标准15-16
1 两组疾病总疗效比较16
2 两组中医症候情况比较16
3 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16
4 两组关节压痛数比较16-17
5 两组病例关节肿胀数比较17
6 两组病例疼痛10cm水平视力对照表得分比较17
7 两组晨僵时间比较17-18
8 两组病例双手平均握力比较18
9 两组主要理化指标前后比较18
10 两组安全性观察18-20
1 现代医学对 RA的认识20
2 祖国医学对 RA的认识20-21
3 通痹2号治则与方解21-22
4 通痹2号治疗 RA的现代药理学依据22-23
5 小结23-24
参考文献24-25
文献综述25-3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大猷;[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90年05期
陈绍文;[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05期
姚仁南;[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3年06期
钟松柏,黄少贤,许金兰;[J];新医学;1980年08期
杨成华;[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张月清,侯林浦,温艳,桂淑环,许炽熛;[J];北京医学;1987年04期
李春元;[J];国际呼吸杂志;1991年02期
王德心;[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5年04期
江建开;[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1年06期
林心慈;[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春和;李焱风;陈天波;张富刚;丁世霖;杨毅坚;;[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徐文江;杨淑莲;邸海侠;李青;乔子剑;姜琪;王剑鹏;刘学永;霍艳芃;贾学军;赵朋敏;马亚军;;[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张春和;李焱风;陈天波;张富刚;丁世霖;杨毅坚;;[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夏纪严;;[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蒋宁一;石丽红;;[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王东;高明利;于静;薛书燕;宋林萱;;[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刘其昌;陈高;刘伟国;胡华;胡未伟;陈景森;王林;柳夫义;;[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龚奕;张曦;陈幸华;高蕾;曾韫璟;文钦;刘学;李云龙;刘嘉;罗晓庆;彭贤贵;孙爱华;;[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申奥;邢世荣;;[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陆付耳;王增四;;[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医药经济报;2001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刘宁春;[N];健康时报;2008年
于尔辛;[N];家庭医生报;2006年
王丹 通讯员
艾素;[N];健康报;2010年
通讯员  谢明霞 记者  谭克扬 实习生 向涛;[N];湖南日报;2006年
程浩;[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龚晓明;[N];健康报;2006年
吴一福;[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赵叶苹;[N];中国社会报;2008年
蒋泓鸣;[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巧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黄业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洁;[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祝道松;[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郭贞君;[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陈虎山;[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韩冰;[D];郑州大学;2012年
张春晓;[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郭刚;[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吴擎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芬娜;[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程瑞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戴小桃;[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郭腾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陈彦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郭壁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敏;[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程玲;[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韩会敏;[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赵阳;[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现在的位置是: &
痹病一号合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摘 要:痹病一号合剂是我院的自制制剂,由生地黄生石膏、忍冬藤组成,每瓶200毫升,每毫升含生药1.5克,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室所作的动物实验证实其无毒性。本研究选取轻、中度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为治疗组,激素加痹病一号合剂,B组为对照组,激素加其它免疫抑制剂。结果显示,两组的疗效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性,但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说明中药制剂痹病一号舍剂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主要优势在于它的无毒性。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如何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一直以来是专科医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中药制剂的应用,为我们开拓了思路、丰富了治疗手段和方法,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6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的位置: &
通痹灵擦剂治疗退行性关节病200例观察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痫病治疗针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