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学习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用哪个版本的教材?

王 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简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王 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简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PDF电子书由潘金生,田民波,仝健民主编 ISBN:6更新完毕_公开课网
当前位置: &
&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PDF电子书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PDF电子书
来源:&&&&&
&& 由潘金生,田民波,仝健民主编 ISBN:6
大小:&16.42MB
种类:&电子书&,格式:PDF
点击:&本周:0 次
本月:4 次
总共:167 次
视频下载:&&|& &QQ客服:&&
评分次数:6 次
《材料科学基础》一直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材料科学基础&的教材; 该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并曾进行过全课程录像。在精品课建设期间,完成了全英文PPT教案(第6版),还合作编写了与之相配的学习辅导及试题汇编。
本次修订融入了本书出版以来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吸收了许多热心读者的建议,修改了上一版中的错、漏之处,更换、补充了许多图表,更新了部分论述,增补了习题和解题指导并在不久的将来出版教学辅导及教学课件。
清华大学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由李恒德院士开设&金属物理&课程,这在全国也是最早的。以此为源头,经历半个多世纪,经过六代人的不懈努力,终将&材料科学基础&建设成现在的课程体系。修订者力求将更完整、更准确、更时新的版本奉献给读者,但限于本人水平,欠妥或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继续关心并批评指正。田民波2011年1月
第1章晶体学基础
1.2空间点阵
1.2.1晶体的特征和空间点阵
1.2.2晶胞、晶系和点阵类型
1.2.3复式点阵,晶胞和原胞
1.3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
1.3.1晶面和晶向指数的确定
1.3.2立方和六方晶体中重要晶向的快速标注
1.4常见晶体结构及其几何特征
1.4.1常见晶体结构
1.4.2几何特征
1.4.3常见晶体结构中的重要间隙
1.5晶体的堆垛方式
1.6晶体投影
1.6.1球投影
1.6.2极射投影
1.6.3乌氏网及其应用
1.6.4标准投影
1.6.5极射投影练习
1.7倒易点阵
1.7.1倒易点阵的确定方法,倒易基矢
1.7.2倒易点阵的基本性质
1.7.3实际晶体的倒易点阵
1.7.4倒易点阵的应用
1.8菱方晶系的两种描述
1.8.1菱方轴和六方轴的基矢关系
1.8.2点阵常数换算公式
1.8.3晶向指数变换
1.8.4晶面指数变换
第2章固体材料的结构
2.2原子结构
2.2.1经典模型和玻尔理论
2.2.2波动力学理论和近代原子结构模型
2.2.3能级图和元素的原子结构
2.2.4原子稳定性和能级的实验测定
2.3.1离子键
2.3.2共价键
2.3.3金属键
2.3.4分子键
2.4分子的结构
2.4.1多原子体系电子状态的一般特点
2.4.2共价分子的结构
2.5晶体的电子结构
2.5.1晶体的结合键
2.5.2晶体中电子的能态
2.5.3晶体的结合能
2.6元素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2.6.1元素的晶体结构
2.6.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2.7合金相结构概述
2.7.1基本概念
2.7.2合金成分的表示
2.7.3合金相分类
2.8影响合金相结构的主要因素
2.8.1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
2.8.2电负性
2.8.3价电子浓度
2.8.4其他因素
2.9.1什么是固溶体
2.9.2固溶体分类
2.9.3固溶度和Hume?Rothery规则
2.9.4固溶体的性能与成分的关系
2.10离子化合物
2.10.1决定离子化合物结构的几个规则
2.10.2典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2.10.3氧化物结构的一般规律
2.10.4决定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其他方法
2.11硅酸盐结构简介
2.11.1硅酸盐结构的一般特点及分类
2.11.2含有有限硅氧团的硅酸盐
2.11.3链状硅酸盐
2.11.4层状硅酸盐
2.11.5骨架状硅酸盐
2.12金属间化合物(Ⅰ): 价化合物
2.13金属间化合物(Ⅱ): 电子化合物
2.14金属间化合物(Ⅲ): 尺寸因素化合物&&密排相
2.14.1密排相中原子排列的几何原则
2.14.2几何密排相
2.14.3拓扑密排相
2.15间隙化合物
2.15.1间隙化合物的分类: H?gg规则
2.15.2间隙化合物的结构
2.15.3间隙化合物的特性
2.16合金相结构符号
第3章晶体的范性形变
3.2滑移系统和Schmid定律
3.2.1晶体的滑移系统
3.2.2Schmid定律
3.2.3Schmid定律的应用
3.3滑移时参考方向和参考面的变化
3.3.1参考方向的变化
3.3.2参考面的变化
3.4滑移过程中晶体的转动
3.4.1晶体转动的原因
3.4.2晶体转动的规律
3.4.3晶体转动的后果
3.5滑移过程的次生现象
3.6单晶体的硬化曲线
3.7孪生系统和原子的运动
3.7.1晶体的孪生系统
3.7.2孪生时原子的运动和特点
3.8孪生要素和长度变化规律
3.8.1孪生引起的形状变化
3.8.2孪生四要素和切变计算
3.8.3孪生时长度变化规律
3.8.4孪生时试样的最大伸长和最大缩短量
3.9孪晶和基体的位向关系
3.9.1位向关系
3.9.2孪生引起的晶向变化
3.10孪生系统的实验测定
3.11滑移和孪生的比较
3.12多晶体范性形变的一般特点
3.12.1晶粒边界
3.12.2多晶体范性形变的微观特点
3.12.3晶粒度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13冷加工金属的储能和内应力
3.14应变硬化
3.14.1应变硬化现象
3.14.2实际晶体的硬化行为
3.14.3影响应变硬化的因素
3.14.4应变硬化在生产实际中的意义
3.15多晶材料的择优取向(织构)
3.15.1概述
3.15.2织构的描述和测定方法
3.15.3实际金属的织构和各向异性
3.15.4织构理论概述
3.15.5织构的实际意义及其控制方法
3.16纤维组织和流线
3.17晶体的断裂
3.17.1概述
3.17.2脆性断裂的微观理论&&Griffith裂缝理论
3.17.3金属脆性断裂的特点
3.17.4影响金属的韧性、脆性和断裂的因素
第4章晶体中的缺陷
4.2点缺陷的基本属性
4.2.1点缺陷类型
4.2.2点缺陷的平衡浓度
4.2.3过饱和点缺陷的形成
4.2.4点缺陷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4.3点缺陷的实验研究
4.3.1比热容实验
4.3.2热膨胀实验
4.3.3淬火实验
4.3.4淬火&退火实验
4.3.5正电子湮没实验
4.4位错理论的提出
4.5什么是位错
4.5.1局部滑移
4.5.2局部位移
4.6位错的普遍定义与柏格斯矢量
4.6.1柏格斯回路
4.6.2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
4.6.3柏氏矢量和位错的表征
4.6.4柏氏矢量的守恒性
4.7位错的运动
4.7.1刃型位错的运动
4.7.2螺型位错的运动
4.7.3混合位错的运动
4.8位错密度和晶体的变形速率
4.8.1位错密度的定义及其实验测定
4.8.2位错密度和晶体的变形速率
4.8.3位错密度和晶体的强度
4.9位错的基本几何性质
4.10固体弹性理论简介
4.10.1应力分析
4.10.2应变分析: 位移和应变张量
4.10.3胡克定律
4.10.4平衡方程
4.10.5柱坐标系下的应力和应变
4.10.6弹性力学的应用简介
4.11位错的应力场
4.11.1螺型位错的应力场
4.11.2刃型位错的应力场
4.12位错的弹性能和线张力
4.13作用于位错上的力
4.13.1引起位错滑移的力
4.13.2引起刃型位错攀移的力
4.13.3一般情形下位错受的力
4.14位错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
4.14.1同号刃型位错间的交互作用
4.14.2异号刃型位错间的交互作用
4.14.3平行螺型位错间的作用力
4.14.4螺型位错和刃型位错间的交互作用
4.14.5位于同一滑移面上的一对平行混合位错间的交互作用
4.14.6交叉位错间的交互作用
4.15位错与点缺陷之间的交互作用
4.15.1刃型位错与点缺陷的交互作用能和作用力
4.15.2柯氏气团和明显屈服现象
4.15.3脱钉力的计算
4.15.4讨论
4.16位错的起动力&&派?纳力
4.16.1位错起动力的分析&&Peirls?Nabarro模型
4.16.2讨论
4.17镜像力
4.18位错的起源与增殖
4.18.1位错的起源
4.18.2位错的增殖机制
4.18.3位错的源地和尾闾
4.19位错的塞积
4.20位错的交割
4.20.1刃型位错与刃型位错的交割
4.20.2刃型位错与螺型位错的交割
4.20.3螺型位错与螺型位错的交割
4.21面心立方晶体中的位错
4.21.1全位错
4.21.2Shockley分位错
4.21.3扩展位错
4.21.4Frank分位错
4.21.5压杆位错
4.22位错反应
4.22.1自发位错反应的条件
4.22.2FCC中位错反应的一般表示: Thompson四面体
4.22.3位错反应举例
4.23密排六方和体心立方晶体中的位错
4.23.1密排六方晶体中的位错
4.23.2体心立方晶体中的位错
4.24其他晶体中的位错
4.24.1离子晶体中的位错
4.24.2超点阵中的位错
4.24.3共价晶体中的位错
4.24.4层状结构中的位错
4.24.5聚合物晶体中的位错
4.25小角度晶粒边界
4.25.1倾侧晶界
4.25.2扭转晶界
4.25.3一般小角度晶界
4.26位错的实验观测
4.26.1表面法(或蚀坑法)
4.26.2缀饰法
4.26.3透射电镜法
4.26.4其他方法
4.27位错理论的应用(小结)
第5章材料热力学
5.1热力学在材料科学中的意义
5.2热力学基本参数和关系
5.2.1热力学第一定律
5.2.2热力学第二定律
5.2.3热力学函数的基本关系
5.2.4化学位
5.3纯金属吉布斯自由能和凝固热力学
5.4合金相热力学
5.4.1二组元固溶体相的吉布斯自由能
5.4.2中间相和混合相的吉布斯自由能
5.5相平衡热力学
5.5.1相平衡的化学位
5.5.2化学位的图解确定
5.5.3相平衡的公切线定则
5.6相图热力学
5.6.1二元连续固溶体相图的建立
5.6.2二元系共晶相图的热力学确定
5.6.3具有固溶度间隙相图的建立
5.6.4含有金属间化合物相图的建立
5.7晶体缺陷热力学
5.7.1空位的热力学分析
5.7.2位错的热力学分析
5.7.3界面的热力学分析
5.8相变热力学
5.8.1固溶体脱溶分解的驱动力
5.8.2由驱动力看新相形成的规律
5.8.3调幅分解
6.1.1研究相图的意义
6.1.2相图的表示方法
6.1.3相图的建立
6.1.4相图的类型和结构
6.2相律和杠杆定律
6.2.2杠杆定律
6.3二元匀晶相图
6.3.1图形分析
6.3.2结晶过程分析
6.3.3结晶中的扩散过程分析
6.3.4非平衡结晶分析
6.4二元共晶相图
6.4.1图形分析
6.4.2结晶过程分析
6.4.3共晶结晶机理
6.4.4初生相和共晶组织分析
6.4.5非平衡状态分析
6.5二元包晶相图
6.5.1图形分析
6.5.2结晶过程分析
6.5.3非平衡状态分析
6.6其他二元相图
6.6.1液态无限溶解,固态形成化合物的相图
6.6.2液态无限溶解,固态有转变的相图
6.6.3二组元在液态有限溶解的相图
6.6.4二组元在液态无限溶解,固态有单析反应的相图
6.6.5有熔晶(再熔)反应的相图
6.7相图基本类型小结
6.7.1相图基本型式的特点
6.7.2相图基本单元及其组合规律&&相区接触法则
6.7.3假想相图
6.8相图与性能关系
6.8.1相图与力学性能关系
6.8.2相图与铸造工艺性关系
6.9Fe?C合金相图
6.9.1图形分析
6.9.2结晶过程分析
6.9.3组织区分析
6.9.4虚线部分相图分析
6.10三元相图
6.10.1概述
6.10.2三元匀晶相图
6.10.3三元共晶相图
6.10.4固态有限溶解,具有一个三相平衡区的三元相图
6.10.5固态有限溶解,具有四相平衡区的三元相图
6.10.6有化合物的三元相图
7.1研究界面的意义
7.2界面类型和结构
7.2.1按界面两边物质状态分类
7.2.2按界面两边晶体取向差角度分类
7.2.3根据界面上原子排列情况和吻合程度分类
7.3界面能量
7.3.1表面能
7.3.2小角界面能
7.3.3大角界面能
7.4界面偏聚
7.4.1晶界偏聚方程
7.4.2影响晶界偏聚的因素
7.5界面迁移
7.5.1界面迁移速度
7.5.2界面迁移的驱动力
7.5.3影响界面迁移率的因素
7.6界面与组织形貌
7.6.1单相组织形貌
7.6.2复相组织平衡形貌
7.7界面能的测量
7.7.1界面张力平衡法
7.7.2测量界面能的动力学方法
第8章固体中的扩散
8.2菲克定律
8.2.1菲克第一定律
8.2.2菲克第二定律
8.3稳态扩散及其应用
8.3.1一维稳态扩散
8.3.2柱对称稳定扩散
8.3.3球对称稳态扩散
8.4非稳态扩散
8.4.1一维无穷长物体的扩散
8.4.2半无穷长物体的扩散
8.4.3瞬时平面源
8.4.4有限长物体中的扩散
8.5D?C关系,俣野方法
8.6克根达耳效应
8.6.1克根达耳(Kirkendall)效应
8.6.2克根达耳效应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8.7分扩散系数,达肯公式
8.8扩散的微观理论和机制
8.8.1扩散与原子的随机行走
8.8.2菲克定律的微观形式及D的微观表示
8.8.3扩散的微观机制
8.8.4扩散系数和扩散激活能的计算
8.9扩散热力学
8.9.1菲克定律的普遍形式
8.9.2扩散系数、溶质分布等与热力学量之间的关系
8.10影响扩散的因素
8.10.1温度的影响
8.10.2成分的影响
8.10.3晶体结构的影响
8.10.4短路扩散
8.11反应扩散
8.11.1反应扩散的过程及特点
8.11.2反应扩散动力学
8.11.3反应扩散的实例
8.12离子晶体中的扩散
8.12.1离子晶体中的缺陷
8.12.2离子晶体的扩散机制
8.12.3离子迁移率
8.12.4离子电导率与扩散系数的关系
8.13扩散的实际应用&&固态烧结
8.13.1固态烧结过程
8.13.2初期烧结阶段的半定量分析
第9章凝固与结晶
9.1.1研究凝固与结晶的意义
9.1.2液态金属的结构
9.1.3结晶的一般过程
9.2金属凝固时的形核过程
9.2.1均匀形核
9.2.2非均匀形核
9.3纯金属晶体的长大
9.3.1宏观长大方式
9.3.2微观长大方式
9.4单相固溶体晶体的长大
9.4.1平衡凝固
9.4.2固相无扩散,液相完全混合的凝固
9.4.3固相无扩散,液相只有扩散、无对流的凝固
9.4.4固相无扩散,液相界面附近只有扩散,其余部分有对流的凝固
9.4.5成分过冷
9.4.6单相固溶体晶体的生长方式
9.4.7晶体中的偏析
9.5两相共晶体的长大
9.5.1典型共晶与非典型共晶的形成
9.5.2层片状共晶的凝固生长
9.5.3共晶凝固中的成分过冷
9.6金属和合金铸锭组织的形成和控制
9.6.1铸锭三区的形成
9.6.2铸锭组织的控制
9.6.3特殊凝固方法
第10章回复与再结晶
10.1.1研究回复与再结晶的意义
10.1.2变化条件
10.1.3变化过程
10.2.1回复过程的特征
10.2.2回复过程机制
10.2.3回复动力学
10.2.4回复的应用
10.3再结晶
10.3.1再结晶过程的特征
10.3.2再结晶过程机制
10.3.3再结晶动力学
10.3.4再结晶温度
10.3.5再结晶后晶粒大小
10.4晶粒长大及其他结构变化
10.4.1正常晶粒长大
10.4.2反常晶粒长大
10.4.3再结晶图
10.4.4退火孪晶
10.4.5再结晶织构
10.5金属的热变形
10.5.1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10.5.2热变形引起组织、性能的变化
10.5.3超塑性
第11章固态相变(Ⅰ)&&扩散型相变
11.1固态相变通论
11.1.1固态相变的一般特点
11.1.2固态相变的分类
11.2从过饱和固溶体中的脱溶(时效)
11.2.1时效硬化现象及特点
11.2.2脱溶过程
11.2.3过渡相的结构
11.2.4工业用脱溶硬化合金举例
11.3脱溶的形核长大理论
11.3.1固态相变的形核
11.3.2晶核长大动力学
11.4脱溶的调幅分解理论
11.4.1调幅分解的条件&&成分与温度范围
11.4.2调幅分解的定量分析
11.4.3调幅分解与形核长大两种脱溶方式的对比
11.5颗粒粗化
11.5.1颗粒粗化的驱动力分析
11.5.2浓度分布
11.5.3粗化过程和粗化速率
11.5.4平衡颗粒尺寸
11.6不连续沉淀
11.6.1不连续沉淀的特征
11.6.2长大理论
11.7沉淀强化机制
11.7.1位错绕过不易变形颗粒
11.7.2位错切过易形变颗粒
11.7.3颗粒半径最佳值
11.7.4获得高强度材料的途径
11.8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及连续转变曲线
11.8.1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曲线
11.8.2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11.9共析转变
11.9.1概述
11.9.2形核长大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11.9.3先共析转变
11.9.4珠光体的组织特点及力学性能
11.10贝氏体转变
11.10.1贝氏体转变的特点
11.10.2贝氏体的组织形态
11.10.3贝氏体的性能
11.11有序&无序转变
11.11.1概念和定义
11.11.2有序合金类型
11.11.3有序&无序转变的热力学分析
11.11.4有序&无序转变的动力学分析
11.11.5有序强化
11.11.6其他有序&无序转变简介
第12章固态相变(Ⅱ)&&马氏体相变
12.1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性
12.1.1无扩散性
12.1.2马氏体相变是点阵畸变式转变,有其特定结构,是低温亚稳相
12.1.3伴随马氏体相变的宏观变形&&浮凸效应
12.1.4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存在宏观不畸变面&&惯析面
12.1.5在基体点阵和马氏体点阵之间一般存在着确定的位向关系
12.1.6一个板条状或透镜状的马氏体通常具有内部结构
12.1.7马氏体相界
12.1.8马氏体有一定的起始相变温度Ms和一定的终了相变温度Mf
12.1.9奥氏体的热稳定化
12.1.10塑性变形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12.1.11马氏体逆转变
12.1.12热弹性马氏体及伪弹性
12.1.13形状记忆效应
12.2马氏体相变机制和表象理论简介
12.2.1钴的马氏体相变
12.2.2铁基合金中的马氏体转变
12.2.3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表象理论
12.3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12.3.1马氏体相变热力学的一般特点
12.3.2均匀形核理论及其局限性
12.3.3非均匀形核&&层错及位错在马氏体形核中的作用
12.3.4马氏体形貌
12.4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12.5马氏体的回火
12.5.1淬火钢的回火转变及组织
12.5.2淬火钢在回火时性能的变化
12.6马氏体时效钢的强化机制分析
12.6.1概述
12.6.2马氏体时效钢的相组成
12.6.3常规马氏体时效钢的时效硬化分析
12.6.4一些新型马氏体时效钢
最新消息与帮助信息
本专业其它课程人气排行榜
点击:167次
视频标签:
自定义视频标签: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就业情况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弘毅考研论坛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31|回复: 0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就业情况
主题帖子考研币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化工)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设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高分子
化工两个方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高分子材料学科的整体实
力在国内名列前茅,师资及科研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14名,教
授16名,副教授24名。本学科进行着多项处于学科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高分子光电材料
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橡塑材料和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在国内居领先
  高分子材料学科设有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获批准建立了高
分子成型加工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
料与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材料学”与“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向主要培养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制品设计、高技术新材料
的研制与开发、高性能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与开发、高分子材料现代测试技术、计算
机应用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高分子化工方向主要培养在高分子合成与改性、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高分
子型精细化工材料的研制与开发、高分子合成及改性装备及工艺等方面具创新能力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要求修满190.5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4学分,学科基础课53分,专业领域课
16.5学分,人文、管理课程12学分。
  学生主要学习课程有:有机化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力学与
传热、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与工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设备、聚合反应工程基础、高分子近代测试、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等基础课和专业课。
  近几年学生毕业一次就业率96%以上。本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边沿学科,研究和
学习的专业内容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
、电子电器、汽车、航天航空、贸易等行业,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海关、商检等政
府部门,或攻读、博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有:材料学硕士点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及改性”、“橡胶、
塑料、纤维工程与理论”、“功能材料”、“计算机应用”等方向,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
的“材料表面工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等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的“聚合
物凝聚态结构”、“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等方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的“
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合成与高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高分子结构与性能”
、“天然高分子与生物医用高分子”、“环境友好高分子化学”等方向;材料学博士点的
“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与改性”、“材料的复合与功能化
”、“生物医学材料”等方向,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功能化”
方向,材料物理化学博士点的“高分子凝聚态物理”、“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
“功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在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专业下设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
程、新型建筑材料与装饰设计二个培养方向。
  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悠久、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中国科学院
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6名,教授13名,副教授21名。建有“光通信材料研究所”、“高技
术陶瓷及其应用研究所”、“生物材料实验室”、“新型建筑材料实验室”、“粉体工程
与纳米材料实验室”、“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等科研与教学机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的主干学科“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专业要求修满18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2.5学分,学科基础课42.5分,专业领域课
25学分,人文、管理课程12学分。
  本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培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厚的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悉无
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工艺之间的关系,能从事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及电、光
、声、热、医用、装饰等功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技术开发、现代测试和生产经营管理等
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科学
与工程导论,材料结构与性能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现代测试方法
,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工艺、电工与电子技术,光电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特种光学玻璃与
光纤,生物材料学导论,高性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等。
  本专业新型建筑材料与装饰设计方向主要培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厚的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
握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体系与建筑的安全、、适用、美观的关系,建筑构造的基本原
理与方法,熟悉新型建筑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工艺之间的关系,既能从事建筑装饰
设计的项目策划、建筑装饰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与经营管理工作,也能从事新型建
筑材料的技术开发、现代测试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课程有:无机化学、大学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结构与性能基础
,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现代测试方法,美术基础、造型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物理
性能,电工与电子技术,新型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室内设计,光声电环境设计、装
饰构造,民用建筑构造与设计,建筑装饰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装饰工程施工组织
与管理等课程。
  近几年学生毕业一次就业率95%以上。本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边沿学科,研究和
学习的专业内容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
料、建筑设计与施工等领域的科研、生产、管理和教学工作,以及到国家各级管理部门、
国内外有关企业、商贸部门、商品检验、海关等单位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海
关、商检等政府部门,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有:“材料学”硕士点的“材料装备及计算机应用”、“水泥与混
凝土化学及工艺”、“高性能陶瓷和非晶态材料”、“光学功能材料”、“纳米工程与纳
米材料”等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的“生态环境材料”方向,材料学博士点的“高
性能无机材料科”、“生物医学材料”等方向,材料物理化学博士点的“无机材料结构与
物理化学”方向,“光通讯材料及应用技术”博士点的“光学功能材料”方向。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设在电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该系包括电
介质材料与片式电容、磁性材料与片式电感、敏感材料及敏感技术等多个研究室。现有一
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本科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处于全国同类学科先进水平。目
前教学人员2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2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
教师有8人。设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点,已培养硕士、博士生30多人。现本学
科正争取申报博士点。近几年本系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两项、省重大项目等
多项,有十多项高技术成果通过国家级、省部级鉴定,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取得显著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获“211”工程资助,学科建设获得长足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电
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的主干学科“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专业以“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为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造就素质高
、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一流人才为目标。主要培养具有从事电子材料、功能器件
及其应用电子技术研究与开发综合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固体物理、电子材料物理化学、电
介质物理、电子材料与功能器件、混合集成电路、传感器及其应用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
其应用等。
  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大于97%。本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研究和学
习的专业内容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基础知识宽厚,相关企业遍布全国,就业前景广阔。毕
业生可到工业企业部门从事电子材料与功能器件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作;或从事信
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系统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和质量管理,也可到科研部门及高等院
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点的“固体敏感技术及传感器电子
学”、“固体电介质及应用电子技术”,材料学硕士点的“高性能陶瓷和非晶态材料”、
“功能材料”等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的“电子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学博士点的
“高性能无机材料”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的“无机材料结构与物理化学”方向,
光通讯材料及应用技术博士点的“光学功能材料”方向。
弘毅红宝书
最有价值的专业课资料(包括高分辅导讲义、历年真题解析、最后三套模拟卷)
我们都有考研必胜的信念!
考研论坛优秀版主可获得
助人为乐勋章
热衷于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用户
雷锋精神是一种长驻的感动
声明: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转载文章/图片请注明作者及出自 弘毅考研论坛 www.hykaoyan.org,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请务必遵守中国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弘毅考研论坛的用户守则,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氛围。感谢您的合作。
)&&京公网安备12 友情链接QQ:
弘毅教育旗下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