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产量排名品种和区域差异的不同地区世界粮食产量排名的产量的差异的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和相对增长速度指标对我国各省区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优势比较
2014年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3篇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和相对增长速度指标对我国各省区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优势产区正在逐步北移。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快培育玉米和大豆优势产区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硬约束;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 中国论文网 /3/view-6778157.htm  [关键词]粮食;品种结构;比较优势   一、引言   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保障的核心基础。中国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性比较优势,重点培育粮食优势产区,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提高我国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措施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粮食集中产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等区域发展概念,陆续实施了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丰产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对于支撑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76.5万吨增加到60193.5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从316.6公斤增加到442.37公斤,实现了我国粮食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总体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总量问题对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已经显著地趋于减弱,而结构问题对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显著增强,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也发生了重要分化,原有“南粮北调”的格局发生逆转,粮食主产中心逐步北移,且有逐步集中到少数地区的趋势。分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晋冀鲁豫、东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西北、西南和京津等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其中的一些区域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目前已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来之不易的10年连续增产,但我国粮食生产长期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日益突出,水土资源等制约因素日渐增强,极端气候条件和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导致粮食生产的风险增加。按照《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要求,适应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以及品种结构供需变化的新趋势,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布局粮食的优势产区,对于协调我国区域间粮食供求关系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学者对粮食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研究,主要是从粮食品种生产的大区域(东、中、西部或者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比较优势以及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两方面展开的。徐志刚等(2001)通过应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中国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主要粮食产品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测定和差异分析,验证了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张华等(213134)基于我国年粮食产量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因素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计算了三大地区三大粮食品种的综合区域比较优势指数。李靖等(2010)对年全国粮食分品种、分区域增产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全国粮食增产区域特征为主产省生产能力恢复与提升,并总结了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的粮食产量区域变化特征。汪希成等(2012)分析了年30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化的政策建议。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粮食生产的区位熵指数和相对增长速度两个方面对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测定,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状况回顾   从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的生产情况看,稻谷一直是我国最大的粮食品种,产量从1978年的13693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20429万吨,增长了49.2%,但其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44.93%下降到2012年的34.65%;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小麦一直是我国粮食的第二大品种,产量从1978年的5384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12058万吨,增加了1.24倍,在粮食总量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7.67%提高到2012年的20.45%;玉米是我国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产量超过小麦,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2012年产量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年,玉米产量从5594.5万吨增加到20812万吨,增加了2.72倍,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8.36%提高到2012年的35.30%;大豆产量从1978年的746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1277.4万吨,增加了71.2%,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从2.48%下降到2012年的2.17%。   分区域来看,我国稻谷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但有逐年减少的趋势。1978年这两个区域的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70.91%和71.38%,2011年分别下降为54.89%和59.9%;东北地区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2.95%和2.57%增加到2011年的15.87%和14.92%。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晋冀鲁豫地区,而且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有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45.36%和40.12%增加到2011年的57.44%和49.54%;长江中游地区的小麦产量与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略有增加,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减少的幅度较大。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晋冀鲁豫地区和东北地区,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总体变化不大;西南地区的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减少,而西北地区玉米生产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从1978年的9.88%和10.41%增加到2011年的17.19%和16.89%。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但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略有下降;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有较快增加;晋冀鲁豫地区的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见表1)。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农产品种植的比较优势是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较优势指数法(CAI)、国内资源成本分析法(DRCC)、要素比率分析法(RA)等。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测定出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需要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专业化水平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2)增长速度快,且增产潜力大;(3)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生产规模等能够满足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运用区位熵指数法(LQ)对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测定,同时辅之以相对增长速度指标。   1 区位熵指数(又称区域专业化率)。区位熵指数(Location quotient)最初用来反映某一地区的特定产业部门相对于全国该产业部门的专业化水平,经常用于分析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与主导产业的选择等问题。区位熵指数的计算可以选用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就业人数等指标。本文选用四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指标,分别计算7个粮食生产区域31个省(市、自治区)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粮食产量区位熵指数和粮食播种面积区位熵指数。用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粮食品种)的区位熵指数,则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为i地区,j为j行业(粮食品种),Lij为i地区j行业(粮食品种)的产量或播种面积。当LQij>1时,说明j行业(粮食品种)在i地区分布相对集中,LQij值越大,表示该粮食品种在区域内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当LQij<1时,则认为j行业(粮食品种)在i地区的专业化水平较低,LQij值越小,表示该粮食品种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越低。   2 相对增长速度。区位熵指数仅仅说明某行业(粮食品种)在某一地区生产的集中或专业化程度,并不能充分说明该行业(粮食品种)在该地区具有生产的比较优势。为此,本文引入相对增长速度指标,即某粮食品种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在某地区的增长速度与全国水平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为时间,a0、a1分别表示各地区(省、市、自治区)某粮食品种基期和报告期的产值,A0、A1分别表示全国某粮食品种基期与报告期的总产值。当λ>1时,表明该粮食品种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其值越大,说明该品种相对于其他品种而言,发展速度越快;反之,当λ<1时,表明该品种的增长速度小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其值越小,表明该品种相对于其他品种来说,发展速度越慢。   (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主要粮食品种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采用年全国和各省(市、区)四大粮食作物的产量与播种面积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   结合表2和表3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一)稻谷   稻谷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大于1的地区有长江中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稻谷产量增长速度大于1的地区有东北地区,晋冀鲁豫地区的河南、山东,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安徽,西北地区的内蒙、新疆、宁夏和西南地区的西藏、云南;播种面积相对增长速度大于0的地区有东北地区,晋冀鲁豫地区的河南、山东,西北地区的内蒙古、宁夏和西南地区的西藏、云南。   长江中游地区作为我国第一大稻谷集中产区,专业化生产水平最高。2011年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3.21%和38.76%,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达到1.9,但其产量相对增长速度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分别为-0.9965和-0.8312。这说明该地区稻谷产量下降的同时播种面积也在减少,其区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   东南沿海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第二大稻谷集中产区,2011年该地区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1.68%和21.14%,但已分别比1978年减少12.57和12.34个百分点。2011年其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为1.3。这说明该地区稻谷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但是其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分别为-4.6263和-4.9117,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已使东南沿海地区稻谷生产的发展潜力受到极大影响。   西南地区2011年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29%和21.72%,是我国稻谷的第三大集中区。2011年该地区稻谷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为1.8。这说明该地区稻谷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但其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分别仅为-0.7884和-1.3625。该地区除了云南省的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增加外,其他省区的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有所下降,尤其是四川省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年,四川省的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均已从全国第一位下降到全国第五位。同时,由于西南地区的生态条件相对脆弱,同时受极端气候条件的影响,稻谷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已受到显著影响。   东北地区2011年稻谷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尽管分别仅为0.4,但其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20.8,成为我国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东北地区米质优良,口感好,市场需求量大,已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此外,晋冀鲁豫地区的河南、山东和西北地区的内蒙、宁夏的稻谷产量与播种面积也表现出快速增长势头。由于西地北和晋冀鲁豫地区的耕地资源相对丰裕,有利于稻谷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所以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
  总体来看,长江中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仍然是我国稻谷生产的传统优势产区,但其区域比较优势有一定程度下降,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晋冀鲁豫地区等北方产区稻谷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增强。   (二)小麦   小麦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大于1的地区有晋冀鲁豫地区(除山西)、京津地区、西北地区(除宁夏、内蒙古)、长江中游地区的安徽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小麦产量相对增长速度大于1的地区仅有晋冀鲁豫地区的河南、河北、山东,长江中游地区的安徽,西北地区的新疆和西南地区的西藏,小麦播种面积相对增长速度大于0的地区仅有晋冀鲁豫地区的河南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安徽。   晋冀鲁豫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小麦生产的区域优势。2011年该地区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57.44%和49.54%,占据了全国小麦生产的半壁江山,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为2.8,产量相对增长速度为2.2822,但其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为-0.1496。山西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山东、河北在小麦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产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而河南表现了小麦生产强劲的发展势头,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有大幅度增加。   京津地区2011年小麦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为1.4。这说明京津地区小麦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高,而且小麦单产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由于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导致粮食总产量大幅度下降。结果显示,其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分别为-3.7523和-2.7475,已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说明京津地区已不具备小麦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   西北地区是我国优质强筋、中筋小麦的优势产区之一。2011年小麦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为1.4。这说明该地区小麦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但其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仅分别为-0.4607和-1.7718。该地区小麦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小麦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该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所以西北区具有较强的小麦生产的后发优势。   此外,长江中游地区的安徽在小麦的专业化生产和相对增长速度上也具有一定优势。而东南沿海、西南、东北等地区的小麦生产,由于品质和市场的约束,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不但面积有所下降,而且产量也呈现减少趋势,整个小麦生产呈现萎缩的趋势。特别是西南地区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比1990年下降了1165.6千公顷,产量减少了225.5万吨;东北地区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比1990年减少了1648.0千公顷,产量减少了423.8万吨,是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减少量最多的地区。   总体来看,与稻谷生产相比,我国小麦生产区域较为分散,优势产区相对较少,除了晋冀鲁豫地区的河南、河北、山东,长江中游地区的安徽还具有较强的小麦生产比较优势外,其他各省(市、区)的小麦生产已处于相对弱势。   (三)玉米   玉米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大于1的地区有东北地区、京津地区、晋冀鲁豫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内蒙古、新疆、陕西。玉米产量相对增长速度大于1的地区有长江中游地区,晋冀鲁豫地区的山西,西北地区的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西南地区的西藏、云南、广西和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相对增长速度大于1的地区有晋冀鲁豫地区的山西,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海南,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安徽、江西,西北地区的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和东北地区的黑龙江。   我国是玉米的产销大国,总产量仅次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12年产量已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粮食的第一大品种。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玉米生产的区域较为分散,但东北地区和晋冀鲁豫地区2011年的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54.03%和61.34%。东北地区玉米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为1.7,产量和播种面积相对增长速度分别为0.6;晋冀鲁豫地区的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为1.5,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分别为0.7。这两个地区是我国玉米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相对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是具有较强区域比较优势的玉米集中产区。   2011年京津地区的玉米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为1.3,是玉米专业生产水平最高的地区。但京津地区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仅为-0.1479和-0.4793,主要是播种面积的大幅度下降所致,说明京津区发展玉米生产的潜力有限。2011年西北地区玉米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分别为1.8,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分别为1.1,在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增量中,贡献份额居全国第一位。目前西北地区已经成为国内第三大玉米集中产区。   此外,西南地区是我国畜牧优势产区,对玉米需求量大。玉米生产在畜牧业的拉动下快速发展,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3838.4千公顷增加到2011年的4596.9千公顷,已成为我国玉米的又一个重要产区。但区内坡旱地比重大,土壤贫瘠,耕作粗放,灌溉设施差,是典型雨养农业区,季节性干旱突出,玉米单产低而不稳,但扩种增产的潜力较大。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随着旅游、农产品出口业的发展,鲜食玉米作为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实现了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的快速推进,已经成为鲜食甜糯玉米的主要产区。   总体来看,东北地区、晋冀鲁豫地区、西北地区等北方产区具有较强的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在鲜食甜糯玉米生产上具有区域比较优势,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玉米扩种增产的潜力较大。其他地区已不具备玉米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
  (四)大豆   根据表2和表3的计算结果,大豆产量LQ和播种面积LQ大于1的省区有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西北地区的内蒙古和青海,长江中游地区的安徽、东南沿海地区的浙江、西南地区的云南和重庆。这些省区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也较快,在我国豆类生产中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此外,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和西南地区的四川豆类产量与播种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较快,区域生产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提高。总体来看,我国大豆优势产区数量少,而且产量和播种面积双双下降,大豆生产乃至整个大豆产业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   大豆是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整体形势日趋严峻,优势产区数量少,生产波动较大,而消费量却不断增长。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数据,1997年我国大豆消费量为1547.2万吨,2012年达到7439万吨,增加了4.8倍,而大豆产量却不升反降,从1997年的1472.8万吨下降至2012年的1277.4万吨。年我国大豆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6%。大豆的产需缺口相当大。近年来我国主要是通过进口来满足巨大的需求,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已高达80%以上。由此看来,如果要通过我国自身的大豆生产来满足需求,需求保持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但从30多年来我国大豆生产的情况来看,很难实现。为此,我国大豆供需主要通过进口来填平缺口的局面将可能较长时间存在。   从我国四大粮食品种区域生产的变化情况来看,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仍然在我国稻谷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稻谷生产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向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扩展;小麦生产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缩减的同时向晋冀鲁豫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集中,其中晋冀鲁豫地区的小麦生产已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玉米生产在西南地区缩减的同时向东北地区和晋冀鲁豫地区集中,并有向西北地区扩展的趋势;豆类生产在晋冀鲁豫地区大幅缩减的同时向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集中,并有向西南地区扩展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说明我国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等主要粮食品种的生产优势已逐步转入北方产区。   五、结论性评述   1 加快培育玉米和大豆优势产区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从目前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供需情况看,稻谷、小麦供需基本平衡,甚至略有节余,而玉米、大豆已出现明显的供需缺口。而且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以及粮油加工业发展的需要,玉米和大豆的消费量将会大幅增加。然而,我国玉米和大豆的优势产区减少,制约因素增加,尤其是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产需缺口相当大。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适当减少稻谷和小麦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加快培育玉米和大豆优势产区,扩大播种面积,加快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单产水平,是保证我国玉米和大豆供需平衡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   2 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硬约束。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相对较多,但水资源匮乏。随着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优势产区逐步北移,虽然有利于实现粮食的土地规模化生产,在短期内能够保证我国粮食总量供需的基本平衡,但从中长期来看,城镇化快速推进和耕地刚性减少的趋势不可避免,而北方产区水资源的严重匮乏,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将制约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已超过耕地上升为第一位。在未来的粮食生产与布局中,要注意水土资源的制约。在密切关注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完善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水利灌溉设施,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抗旱能力,是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   3 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协调产销区之间的粮食供需平衡关系,不仅要依靠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还要依靠粮食流通保障能力。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优势产区空间格局的变化,给我国粮食流通造成了巨大压力。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产销区严重错位分布,如我国玉米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区和晋冀鲁豫区,而作为养殖业密集区和饲料工业发达的主销区却集中于南方;我国稻谷消费主要是南方地区,而优势产区正在向东北区和西北区扩展。这种产销格局加大了主要粮食品种地区之间、品种之间、季节之间平衡调剂的难度,一旦遇到地震、洪灾、极端气候灾难和大范围卫生疫情等突发事件,粮食不能及时从产区运往销区,极易形成短时期内局部地区的粮食供给严重短缺,甚至会引发突发事件状态下的粮食安全危机甚至社会稳定危机。因此,在粮食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同时,应加快国内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和发展粮食物流运输设施,加强粮食流通保障,同时还要做好粮食转化加工产业的布局调整。   责任编辑:邓康林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的位置: &
年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区域差异及其阶段特征地理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地区比较优势是制定产业政策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依据。以地区比较优势为基础,科学调节区际间的经济分工与耦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果和优化经济结构。粮食问题作为中国农业的首要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自此在我国入世十周年之际,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我国粮食主产区之间的比较优势,分析一下最近十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是否充分发挥了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比较优势发挥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借此我们可以根据得出的结论来制定一些对策,以确保我们粮食的生产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认清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有助于我们优化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结构,也有利于我们更合理地安排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布局,从而增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地位。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以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5种作物的生产比较优势为考查对象,利用比较优势指数法和主成分法,立足13个粮食主产区,对13个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生产的地区差异、品种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3个主产区的实际,提出了13个主产区农业生产的具体方向,并阐述了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具体政策建议。
首先,归纳探讨了农业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在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认识,为本文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利用综合优势指数法和综合优势指数比法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作物生产分别进行了绝对比较和相对比较优势分析,指出了5种农作物在13个粮食主产区生产的地区差异与品种差异,在此基础上并分析了各个粮食主产区相对于其他粮食主产区的优势农作物品种以及在每个粮食主产区内部种植5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相对优势。
第三,在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在粮食主产区范围内,对影响粮食比较优势生产的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归纳出了影响粮食比较优势生产的主要几个因子。这有助于在粮食主产区内全面把握影响粮食比较优势生产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提供理论。
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成果,本文提出了发挥粮食比较优势生产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326.11;F224【目录】:
摘要4-5ABSTRACT5-9第一章 绪论9-15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1-13
1.2.1 研究内容11
1.2.2 研究方法11-13 1.3 本文特色及存在的不足13-15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5-21 2.1 农业比较优势理论15-17 2.2 文献综述17-21
2.2.1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方面的文献综述17-19
2.2.2 影响粮食生产比较优势方面的文献综述19-20
2.2.3 简要评述20-21第三章 农作物生产比较优势的研究框架与指标体系21-27 3.1 研究框架21-23 3.2 指标体系23-25 3.3 数据来源25-27第四章 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27-36 4.1 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绝对比较优势分析27-31
4.1.1 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规模优势指数27-28
4.1.2 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效率优势指数28-30
4.1.3 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综合优势指数30-31 4.2 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相对比较优势分析31-34 4.3 小结34-36第五章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分析36-45 5.1 因素分析36-38 5.2 主成分分析38-44
5.2.1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38-39
5.2.2 主成分载荷分析39-40
5.2.3 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能力评价值40-44 5.3 小结44-45第六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45-48 6.1 总结45-46 6.2 政策建议46-48
6.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46
6.2.2 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46-47
6.2.3 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区域支持47-48参考文献48-52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52-53致谢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海潮;卢道文;万金红;祁国宾;王永士;牛永锋;王海莉;;[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尹贻红;布娲鹣·阿布拉;;[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11期
陈铭恩,李同明,雷海章;[J];调研世界;2001年02期
安晓宁,姜洁;[J];调研世界;1998年06期
王圣云;;[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林辉才;[J];福建农业科技;2004年06期
侯经川,姜彦福;[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4期
程叶青,何秀丽;[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3期
贾文雄;;[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02期
罗其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文杰;[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丽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金丹;[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0年05期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0年08期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1年03期
熊镇邦;毛阳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杜鹏程;孔德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丁晓义;姜鸿明;陈永娜;李林志;严美玲;刘兆晔;;[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曹滨斌;;[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秦小林;张庆国;杨书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鲁昆洪;;[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7期
陆小彪;;[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德宁;沈玉芳;;[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温俊彬;;[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侯经川;黄祖辉;钱文荣;;[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陈兴鹏;胡晓芬;薛冰;;[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王如松;;[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盛承发;;[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王兆强;;[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欧阳志云;王如松;;[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赵泰涛;王如松;;[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路力;;[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静;[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孟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邵长勇;[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文妮;[D];湖南大学;2010年
夏咏;[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盛峰;[D];南开大学;2010年
张国庆;[D];南开大学;2010年
樊敏;[D];南开大学;2010年
曹珂;[D];南开大学;2010年
邓路;[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正坤;[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黄利军;[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卢红屹;[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张广宇;[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徐伟;[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王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宋学印;[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毛世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杜哲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康丽丽;[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若愚;伍万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章志皓;蔡明超;;[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祗新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8期
许箫迪,王子龙;[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张落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王渝陵;[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陈明致;[J];东北水利水电;1996年01期
张继权;张会;韩俊山;;[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王树同;[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马云泽;[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志刚;[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谭砚文;[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亢霞;[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于永德;[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峰;[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李发勇;[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江西农业经济;1996年01期
刘笑然;[J];广西粮食经济;1997年06期
王雅鹏;[J];调研世界;2001年04期
蔡玉峰;[J];价格月刊;2003年07期
奚茂兴;盖振东;孔建兴;谢惠兴;;[J];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05期
;[J];山西财税;2008年04期
;[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05期
李元慈;;[J];创造;1960年01期
杨景宇;王进仁;;[J];前线;1962年23期
严瑞珍;;[J];经济研究;196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翟荣新;刘彦随;;[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赵予新;;[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李春生;;[A];2005年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5年
张惠娥;;[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宋福海;;[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吕立刚;石培基;潘竟虎;曾翠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郭向荣;孙新华;曹志平;苏彪;杨琳;;[A];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0年
龙岩市物价局课题组;;[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仇书青;杜爱军;;[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田菊英;;[A];青海省统计系统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书爱?实习生
王锋;[N];驻马店日报;2008年
肖勇?实习生
何一航;[N];郴州日报;2008年
武孝军;[N];衡阳日报;2008年
陈光基;[N];三明日报;2008年
郑正峰;[N];安康日报;2008年
林永顺;[N];安阳日报;2009年
刘亚辉;[N];河南日报;2009年
张玉珍;[N];江西日报;2009年
田雅敏、董红艳、王翠艳;[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宋海峰;[N];江西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顺强;[D];西南大学;2009年
朱颖;[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李林;[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李宇轩;[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闵锐;[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钱贵霞;[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田新建;[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王金萍;[D];辽宁大学;2011年
周文魁;[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何蒲明;[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云仙;[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申亮;[D];江南大学;2008年
阳勇;[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郭予琦;[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王欧;[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于静娴;[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杨栋;[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袁冬贞;[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步兰兰;[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于书良;[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粮食产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