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月的宝宝小孩 发烧后 吐奶喂完药吐奶了还要不要再喂药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很多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喂药的时候缺少应有的常识,容易因此而影响到宝宝的病情,下面给大家带来了详细的喂药原则,以及家长常犯的喂药误区,爸爸妈妈们看自己有没有犯错,快点纠正过来哦!
  喂药原则
  一、选好药剂
  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片剂,应首先选择液体制剂、泡腾片、干糖浆剂、冲剂或果味型咀嚼片,对于婴儿尤适宜滴剂,剂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年轻的父母喜欢用普通汤匙或茶匙量药水喂宝宝。但是普通汤匙不易掌握药量,给的药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疗效。
  二、掌握正确方法
  1.新生儿最好的喂药方法是:在喂奶前1小时左右给药为妥,把药水倒入奶瓶,让宝宝像吸奶一样服药,必要时用滴管慢慢滴入,待吞咽后再滴第二滴。
  2婴幼儿服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药。也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状,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宝宝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持宝宝头部,右手持食匙取药慢慢喂下,待宝宝将药吞咽后,再继续喂。必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
  3.给新生儿喂药前,也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反复这样做,直至将药喂完,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但应注意,喂药之前不应喂饱奶,以免宝宝拒绝服药。也不可将药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疗效。
  4.由于一些药物实在太苦(如中药汤剂)宝宝拒绝服药时,可暂时通过一个软管把药注入颊与臼齿间,避免药液与舌面上的味蕾接触,也可冷却药液使药味减轻。
  5.有些宝宝已能识别物品,当认出是药物拒绝服用时,家长应给孩子讲明药物的作用是治疗疾病,不吃药会耽搁疾病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对3岁左右的幼儿尤为重要。这样做能使他们理解药物与疾病的关系,并积极参与药物治疗。
  喂药的10大误区
  误区一: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喂药
  造成后果:宝宝容易将药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
  挽救措施: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当立即双手环抱宝宝腹部,使之背紧贴你的腹部,用力挤压患儿腹部,同时使之弯腰,反复几次,以期排除气道内异物。如果无效,立即送医院。
  误区二:给宝宝干吞药片
  造成后果:干吞药片容易使药片停留在消化道而损害消化道黏膜。
  挽救措施:喂药时一旦发生呛咳,应立即使宝宝的头略低并偏向一侧,同时用空心掌叩打背部,防止吸入肺内。
  误区三:没有依照指示在吃药前摇匀糖浆药剂或者任意用饮料服药
  造成后果:一些糖浆类的药物是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放一段时间药物会沉淀,不摇均会导致药水的上2/3浓度低,而下1/3浓度高,服药达不到有效作用。这一点对于混悬液制剂(如吗叮林混悬液)尤为重要。此外,有的家长会错误的让宝宝用饮料服药。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肠吸收,某些碱性药物更不能与果汁同时服用,因为酸碱中和会使药性大减;用牛奶给宝宝服药,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牛奶及其制品中含有较多的钙、磷酸盐等,这些物质可与某些药物生成难溶性盐类,影响疗效。
  正确的做法:糖浆类的药物在应用前一定要摇均,后倒入量杯里,按照具体的毫升数让宝宝服下。干糖浆和冲剂服药尽量用温开水送服。
  误区四:喂药时不要欺骗宝宝说药物味道就像糖果一样
  造成后果:宝宝会误以为药和糖是一个概念,误以为药是糖而乱吃。
  正确做法:你应该教育宝宝要遵守服药的规定,就像教育宝宝不得玩火一样。让宝宝记住“只有在父母的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吃药。”如果对宝宝说一种药的口味“不错”并非不可,但是要提醒宝宝只能服用大人给他的药品,同时将所有的药品放在孩子无法拿到的地方。
  误区五:父母根据自己的经验盲目用药及滥用抗菌素
  造成后果:90%以上的婴幼儿常见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细菌引起的感冒只有10%左右。很多时候一些小毛病,如喉咙不舒服、流鼻涕、轻微之类仅是普通的感冒,只需要多休息、多喝水及口服C就会很快痊愈。很多抗感冒药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且是药都会有副作用的,父母切不可胡乱给宝宝吃药。尤其是抗菌素,有些父母单纯地认为抗菌素就是消炎药,也有些家长惟恐孩子生病,只要稍有不适便给其服药,名曰“预防”,殊不知过多地应用抗菌素非但起不到作用,有可能还发生损害。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宝宝的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奎诺酮类药物会影响软骨的发育;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
  正确做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菌素
  误区六:任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造成后果:家长是宝宝用药的执行者,有些家长求愈心切,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使病症早日获愈,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些家长给宝宝重复用药或同时用多种药物。其实,服用药物的剂量越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甚至会导致宝宝发生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有些家长则过于谨慎,害怕宝宝服药后出现副作用,便随意减少服药剂量,殊不知,药物剂量过小,在人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就不可能发挥最佳疗效;还有些家长给宝宝服药随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无所谓,结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还容易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还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治病时耐不住性子,一种药物才用几天,甚至几次,因见不到明显效果,便认为该药效果不好,于是频繁更换药物,其实,频繁更换药物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正确做法: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
  误区七:滥用成人药物
  造成后果:大多数的成人用药都不能用于小儿的。有的父母认为:宝宝就是比成人的体重小,成人吃的药只要减量就行了,这是不对的。凡药三分毒,婴幼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弱,肾脏的排毒功能也差。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对于肝肾功能尚不成熟的婴幼儿来说可能就是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可引起小儿耳聋,肾脏功能损伤;喹诺酮类可引起小儿软骨发育障碍;磺胺类可引起小婴儿,肾脏功能损害;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症,粒细胞减少症。
  正确做法:一定要给宝宝服用儿童专用药物。
  误区八:盲目应用退热药
  造成后果:婴幼儿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所以退热药的应用时机是很重要的。婴儿退热药中的有效药物浓度比孩童配方来得高,有些药物婴儿服用的量超过孩童配方的3倍之多。这样做的原因是婴儿对药物的吸收力相对较小,并且更容易将药吐出来。
  正确做法:仔细阅读药瓶、药盒上所有的标贴指示,特别注意是“婴儿配方”还是“儿童配方”。
  温情提醒:新生儿慎用退烧药。新生儿及婴儿比较容易发热,这是因为新生儿和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当生病、环境温度改变或喂水不足时,都会引起发烧,如果此时随便服用退烧药,往往会招来大祸。有的新生儿在误服退烧药后,会出现体温突然下降,脱水,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等,甚至会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是新生儿的禁用药。
  正确的做法: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如打开包被暴露肢体、用浓度不超过30%的酒精擦洗颈部及手脚掌心、枕冷水袋等。应注意的是,体温一旦下降应立即停止降温,否则将导致体温不升。此外,婴幼儿的发热,如果不超过39℃,即往又无史的,可多喝水或者物理降温。超过39℃或者防止惊厥时才能吃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扑热喜痛或者布洛芬。
  误区九:过长时间吃药
  造成后果:有可能延误有效的治疗期或者使疾病恶化。
  正确做法:吃某些药已两三天还未见好转,便应该不要再吃了,很可能宝宝的病症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须尽快带他去看医生。
  误区十:擅自分享处方药
  误因分析:如果你家宝宝上个月用剩了一些眼药水,现在邻家的小弟弟也得了同样的,为什么不可以用那瓶剩下的眼药水呢?首先在上次使用时,药水的滴管可能已受到了污染;其次药物有可能过期了。另外,看上去症状相同的病情却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正确做法:既使同一个宝宝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给宝宝使用相同的处方药之前,也要请医生检查,告诉医生你手头现有的药品,让他来作判断。
  爸爸妈妈们应该收藏起来慢慢看,或者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别再犯错误了!希望大家的宝宝都能健康成长,少吃药是最好的啦!
  运营:稻草人童书馆&头盔君
  为了更方便收到为您精心准备育儿资讯,请在右下角,点`击订`阅搜狐号:稻草人童书馆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微信号〔dcr-books〕,推广亲子阅读,提升家庭幸福!...
1157文章数
编辑精选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给宝宝喂药注意事项与技巧 - 父母心得
当前位置:>>>>>>
给宝宝喂药注意事项与技巧妈咪爱婴网  日 13:05:34
  宝宝吃药10项注意1.不要强行灌药说到喂宝宝吃药,软磨硬泡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千万不要强行逼宝宝吃药,否则喂了吐、吐了再喂,那可是相当地麻烦,搞不好还会给宝宝留下心理阴影。 2.可加入果汁或糖浆有些宝宝常因药苦或气味强烈而不敢服用,这时可采用一些不会影响药物……
  宝宝吃药10项注意1.不要强行灌药说到喂宝宝吃药,软磨硬泡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千万不要强行逼宝宝吃药,否则喂了吐、吐了再喂,那可是相当地麻烦,搞不好还会给宝宝留下心理阴影。
  2.可加入果汁或糖浆有些宝宝常因药苦或气味强烈而不敢服用,这时可采用一些不会影响药物效果、又可让宝宝安心服下药物的方法,例如有些药物可加入果汁或糖浆一起服用。
  3.让宝宝自然吃药用温和的态度劝说,或以糖果饼干做奖励,诱导宝宝自然地把药吃下去。
  4.吃药前要仔细检查吃药前首先检查药袋上的名字、日期,注意是饭前还是饭后吃,两次吃药的时间至少要间隔4个小时以上。
  5.药物说明看仔细在药物的外包装上,一般都会说明服用方式、副作用及成分,家长在用药前应仔细查看这些信息,如果有疑问应及时向开药医师咨询,以求安全。
  6.吃不完的药应丢弃药物当次吃完后就丢掉,不要存药。外用药也要放在室温中或是符合药物规定的温度,并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7.药物不能乱吃首先,大人的药不能随便给小宝宝吃,即使减量也不可以。其次,药物的使用随着年龄、身高、体重而各有不同,所以不同宝宝之间不能交换吃药,以免出现问题。
  8.与牛奶同服要慎重为了减少吃药的麻烦,有些父母喜欢把药物和牛奶一起给宝宝吃,这样做很不妥当。因为很多药物不适合与牛奶一起服用,比如磺胺类药物,和牛奶并用会降低药物的效果。
  9.服药后需观察有些感冒药物会造成心跳加快的副作用,服药后要小心观察。
  10.感觉不适立刻停药有些体质过敏的宝宝,在服用退热、止痛药或抗癫痫药物后可能有过敏反应。因此,一旦服药后有任何不适,就要立刻停药并咨询医师。
  5大技巧1.对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可将药丸泡温开水或用汤匙捣碎,装入滴管,一滴一滴进行滴喂。
  2.对于大宝宝,可先以言语沟通,让宝宝了解虽然药不好吃,但为了让身体快速恢复健康,还是可以试着慢慢吃。吃药后记得给宝宝多喝开水。
  3.如果劝说不管用,则给予小饼干、果冻等当作奖励,激发宝宝的好胜心。
  4.和宝宝一起吃,你一口我一口,让宝宝不把药当作药而欣然接受。不过应注意,大人不宜与宝宝共用一种器具来吃药。
  5.吃奶前喂药,吃药后半小时再喝奶,吐奶的几率就低很多。
  4不原则1.再次强调,药物不可随便加入牛奶,加入前一定要先询问医师。此外,加入牛奶中如果没喝完也会影响药效,而且无法确定宝宝究竟吃了多少药。
  2.不要使用奶瓶喂药,尤其是对满3个月的婴幼儿更要避免,以免宝宝对奶瓶产生不愉快的经验,进而抗拒喝奶。
  3.如果吃了药吐出来就不要再喂,因为宝宝可能已经吞下一些药物,如果再喂一次可能加重药量,可以等下一餐喝奶前再喂。
  4.不要将汤匙直接压在舌尖上,这样容易引起宝宝作呕,可绕过舌头侧面喂。
  TIPS:4大喂药辅助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使用喂药辅助工具,能让喂药过程更顺利哦。
  汤匙:适合新生儿至1岁以上幼儿。
  针筒或滴管:对还不会吞咽的婴幼儿最适用。
  药杯:适用于已经学会吞咽的1岁以上幼儿。
  甜点诱惑:对1岁以上幼儿,可以准备小饼干、布丁当作奖励。
上一篇: 下一篇:
父母心得相关
父母心得推荐
妈咪爱婴网育儿微博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5;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宝宝喂药如何出“奇招”?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宝宝一旦生病,最令父母头痛、烦心的便是喂药了。往往大人累得满头大汗,宝宝哭得声嘶力竭,最后仍然无法达成任务。你知道吗?其实,在给宝宝喂药时只要讲究一些方法和技巧,喂药也可以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年龄段不同喂药步骤大不同  0-1岁的婴儿多用&液态药&喂药工具消毒不能少  给0-1岁的婴儿喂药是年轻父母最头疼的事情,婴儿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只能服用液态药(冲剂药可用水冲开后喂给宝宝,若是片剂也要溶解为液体后再喂给宝宝)。可以选择滴管或是汤匙等辅助工具,喂药工具注意要消毒。喂药时不要让婴儿平躺着,平躺时吞咽比较困难。最好家长采取坐姿,让宝宝半躺在大人的手臂上,使其头部微抬高一些,用手指轻按宝宝的下巴,让宝宝张开小嘴。然后用滴管或针筒式喂药器取少量药液放入婴儿口中,放在舌根部(舌面的后三分之一),利用器具将药液慢慢地送进宝宝口内。再轻抬宝宝的下颌,帮助他吞咽。最后将所有药液都喂完后,再用小勺加喂几勺白开水,尽量帮助宝宝将口腔内的余药咽下。  这里要特别提醒,1岁以内的宝宝有部分仍有生理性反流,比如吃奶后容易吐奶。对于这样的宝宝喂药后注意要竖抱,避免宝宝把药吐出后、再呛入气管。喂药后要注意观察宝宝10分钟左右,以防因药物刺激胃部而发生。确认后家长再离开。  1到2岁的宝宝慎用喂药&利器&喂药&慢&最重要&  很多&过来人&都感觉给1到2岁的宝宝喂药最难,他们不像&小时候&那么乖了,但又没有大到可以和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他们乖乖吃药的地步。许多家长这时会网购一些喂药的&利器&,如针筒、喂药器。使用这些&利器&喂药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药物的推送一定要慢,可将药用滴管盛好,放到宝宝最边,趁宝宝一张嘴,马上将药滴入的同时,对准宝宝的面部猛吹一口气,宝宝就会做出一个吞咽的动作,可以反复几次,最终将滴管中的药喂完。年龄越小的宝宝吞咽速度越慢,药物推送时也要越慢,否则宝宝可能会因为吞咽不及时吐出药物或引起呛咳。这种反射只在宝宝两岁前有,两岁后就消失了。  2岁以上的宝宝尽量选择儿童专用药成人药&掰&不可靠  2岁以上的部分宝宝是可以开始服用片剂了,有些家长会把成人药掰开喂给宝宝。但是成人药片口感差,宝宝比较难接受。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给宝宝选择儿童专用药,而不要将成人药片掰开给宝宝吃。喂药过程中,在这个年龄段不建议直接给宝宝药丸或是药片,最好研成粉末,取适量粉末倒在小勺上,加水和糖调成稀汁,用以遮盖药粉的味道后送入宝宝口中,这样便于宝宝吞服,吞药片要到四岁左右才可慢慢练习。喂完药后,可以给宝宝吃一块小饼干或甜点,以减少药在嘴里留下的苦味。  给宝宝喂药的禁忌  1.一般情况下给宝宝的喂药时间应选在两餐之间,但如果怕孩子因吃食导致呕吐,可选在进食前30分钟到1小时,因为此时胃已排空,还可以避免服药引起的呕吐。某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如铁剂等,可以选在餐后1小时喂服,这样就可以防止药物损伤胃黏膜。  2.喂药时不能将药物与乳汁或果汁混合,会降低药效。调和药物的开水要用温凉的,热水会破坏药物成份。  3.不要捏鼻子喂药,不要在宝宝哭闹时喂药,这样不仅容易使宝宝呛着,还会让宝宝越来越,并抗拒吃药。  宝宝的味蕾还没有发育完全,对苦、涩的味道没有成人那么敏锐,对于成人来说很难喝的药水,也许对于他们并不是那么令人讨厌的。给宝宝喂药的方法是一门学问,家长们学会了吗?&
| 37人有用 | 11人有用 | 4人回复 | 2人回复
| 9人有用 | 18人有用 | 24人有用 | 6人有用 | 12人有用 | 82人有用
| 2人回答 | 1人回答 | 4人回答 | 4人回答 | 3人回答 | 3人回答 | 4人回答
| 17人回复 | 3人回复 | 1人回复 | 1人回复 | 1人回复 | 2人回复 | 8人回复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呱呱坠地的小天使们往往还没让新爸新妈乐呵几天就开始给家里人出...
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头顶上会有或黑或黄或棕色的厚厚一层带痂皮的...
孕妇临产前会有相应的症状,平时留意这些征兆,可以及时地照顾到孕妇的生产。通常情况下,怀孕40周前后,胎儿会“瓜熟蒂落”。对于宝宝即将诞生,无需着急和担忧,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宝宝平安健...
第一次做妈妈会有很多不清楚的事情,其中,临近快生产的时候破羊水也是需要多多注意的,那么怎样才知道是羊水破了呢?一起来看孕妈妈需要注意的破羊水事项吧。
很多妈妈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在考虑,如何让我的孩子成为人上人?至少也不能沦落为最底层的人,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成功呢?来看看今天的这篇文章……妈妈们与其天天四处打听哪里有卖“让孩...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5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发烧吐奶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