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读高中安徽省2020设计软件免费下载吗?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2020年安徽将拥有怎样的4万亿
来源:&&作者:梁巍
张继科与低胸奚梦瑶挨头 称两个人要...
iPhone7发布在即 业界普遍看空
ROAD FC举牌女郎积极备战 为比赛保...
男人补肾壮阳需要虾
“黄梅之乡”戏曲传承的喜与忧(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您当前的位置 :
市“十三五”教育规划出台 至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免学费
您当前的位置 :
&&&&& 07:16&&&&来源:漳州新闻网&&&&编辑:张小惠&&&&
  在龙文碧湖片区,中学、小学、幼儿园“一站式”教育配套齐全。“十三五”期间,龙文区将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投在中小学、公办幼儿园的开办、扩容,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记者 游斐渊 摄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陈晓云 实习生 龙倩怡)日前,市政府正式下发市教育局编制的《漳州市“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下称《规划》),对今后5年漳州市各项教育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高中阶段免学费
  《规划》提出,漳州将实施普通高中改造提升计划,配足配齐专用教室、教学仪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等,支持薄弱高中达标建设。
  到2017年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6%。
  到2020年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率稳定在98%以上,力争90%以上公办普通高中完成达标建设、达标高中在校生比例超过92%。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6%。
  此外,将推进优质高中建设,实施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在教师岗位设置、经费补助、招生入学等方面给予优质高中政策支持。
  到2020年,力争90%以上公办普通高中完成达标建设、达标高中在校生比例超过92%。省一级达标高中比例达到30%左右。
  《规划》还提出,到2017年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到2020年,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
  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计划,推进必要的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农村寄宿制学校都有合格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澡堂。
  50%幼儿就读公办性质幼儿园
  《规划》提出,到2017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8%,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幼儿接近75%,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巩固率超过98%。
  到2020年,全面解决“入园难”问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98%,全市在公办性质幼儿园就读的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
  部分中职校合并建设漳州市职教园
  根据《规划》,漳州将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分级达标建设,2018年全部实现达标。整合市区教育资源,腾出部分中职学校用于中小学扩容。
  漳州二职校、漳州财贸学校与工业学校合并为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
  漳州第一技工学校与第二技工学校合并升格为漳州高级技工学校。
  上述学校整体迁移漳州高新区,建设新的漳州市职教园区。
  《规划》提出,要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杂费。各县(市、区)至少办好1所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3.4万人左右,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4万人左右。
  今后五年,漳州将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加快实现学历证书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标准对接,逐步实现两考合一。2020年安徽十三五规划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
2020年安徽十三五规划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
发表时间: 14:15:24 文章来源:
《2020年安徽十三五规划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是有独特网()为你整理收集:
  到2020年,安徽将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2016起,安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独特资讯网大家准备了安徽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的介绍,请大家认真阅读。  2020年安徽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十三五规划)  高中课程  推进高中“走班教学”  “2016年起,安徽将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同时,落实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程比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推进‘走班教学’。”程艺介绍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同样,也是安徽推进高考改革的开始,对于高中学校来说,今后不分文理科,要求学校开展“走班教学”,为高中生提供多样化的选课。  此外,安徽还将积极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在普通高中开设以拓展知识、提高兴趣、加强试验为主的“大学先修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同时,加强对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选择等方面的指导,适应高考改革的新要求。  招生制度  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不低于80%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程艺介绍,2016年开始,安徽将继续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行为,确保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比例不低于80%。  同时,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规范职业院校分类考试,进一步扩大分类考试录取的比例;审慎做好高考全科目使用全国卷工作,确保平稳过渡;改革录取机制,增加高校和考生双向选择机会。  职业教育  开展“现代学徒”试点&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这几年,安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渐好,一方面是政府投入在加大,同时也在开展生源的整合。”程艺说,目前,全省的职业教育已经逐步脱离以往的“小而散”的局面,比如合肥的磨店职教城,前几年就开始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配备。  2016年开始,安徽将继续强化职业教育市级统筹和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专业布点和功能分工。鼓励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技师院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两翼齐飞,提高职教资源效率。  抓好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试点,按照“学校办学有分工、学生成长有通道”的原则,构建分工明确、通道畅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并指导试点学校开展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管理  实施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县管校聘”  “每次我到城镇学校,都要问校长你们学校多少教师是从乡村流动过来了?但80%的校长说不清。”&对于安徽中小学教师的校间流动,程艺最大的感觉就是“进度过慢”。“名校名老师是教育的财富,不能说名校教师在哪所学校待一辈子。”  2016年起,安徽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县管校聘”制度、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启动中职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改革试点。
  工作报告》。  郭树清说,今年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我省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会议,擘画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服务业占比达到55%左右,发展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型省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提高到2.6%。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居民收入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持续缩小,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提高到65%和55%以上。  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争取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100公里和7600公里。新建改建穿城公路、瓶颈路段2840公里,整治完成国省道6100公里和县乡路2.95万公里。加快外电入鲁,接纳省外来电能力达到2400万千瓦。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地下综合管廊800公里以上。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城镇和工矿区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完成180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按照节能环保要求新建改建农村供暖设施。2018年底完成647万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昨天,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关于苏州市全力做好“东方之星”旅游客轮翻沉事件协助救援、善后处置和切实加强全市公共安全工作的汇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石泰峰主持会议。石泰峰强调,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总引领和总纲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精心谋划好苏州市“十三五”发展。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阐明了“十三五”发展的特殊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在十个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为我们谋划“十三五”发展确定了基调,提供了重要指导。6月3日,省委书记罗志军主持召开我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我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谋划好“十三五”发展作出了部署。全市上下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清醒认识和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仍然存在。当前,苏州市正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谋事要实”就是其中一条。要突出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保持战略定力,精心编制苏州市“十三五”规划。
  近日,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该《建议》中指出,谋划好“十三五”发展,要体现出五大新亮点。下面是独特资讯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解读内容,欢迎参考。  一是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的首要任务,着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用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历史性机遇,依托成德绵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要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好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产业的引领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再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二是把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  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抓住国家设立天府新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以及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成都经济区领先发展,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培育壮大川东北经济区,挖掘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增长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日召开,孙政才讲话并就《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向全会作说明。下面是独特资讯网小编收集的重庆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科学制定重庆“十三五”规划,对于我市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一)“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二五”时期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务实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突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主席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面中国人才网小编特整理出关于2016年福建省最新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福建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最终还是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准。  “十三五”时期,将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  1.“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并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五年。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发展的政策措施,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们坚持做大总量、提质增效,把稳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五大战役”,突出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闽台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和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扎实推进,福州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我们坚持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清新福建”名片更加亮丽,持续实施一批惠民利民工程,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发展、社会治理以及党的建设等全面推进,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成就来之不易、有目共睹,为“十三五”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国内外宏观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但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福建面临加快结构调整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动力不足、保持整体竞争力与要素成本上升、区域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等矛盾。同时,存在产业结构不够优、竞争力不够强,对台等优势发挥不够,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和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面临的机遇。随着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力度加大,政策叠加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交通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对台、生态、开放、海洋等优势凸显,发展潜力空间巨大。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谋发展抓发展氛围浓,福建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强化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求新求变求突破,努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3.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认真落实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基本要求是:  ――坚持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抓手,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  ――坚持协调,促进均衡发展。统筹沿海与山区、城市与农村、海洋与陆地发展,聚焦湾区经济和沿海沿江沿线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主席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面独特资讯网特整理出关于2016年甘肃省最新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甘肃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最终还是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准。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近日由中共甘肃省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通过。本报今日将为您详细解读《建议》确定的基本理念、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五大理念  《建议》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原则,始终不渝地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不断催生新动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始终不渝地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度,以区域组团联动发展为方向,构建分工协同、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始终不渝地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建设生态文明省为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甘肃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始终不渝地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我省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推进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着力打造经贸人文交流合作平台,统筹用好内外市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八大目标  《建议》明确,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省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元台阶。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非公经济比重占到50%以上。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健康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下面独特资讯网小编特整理出关于2016年新疆最新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新疆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最终还是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准。  目前,自治区和各地州(市)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它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且新,需多方协调衔接平衡。规划编制过程,也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调各方的过程。以下仅就几个问题,提出初步的思考与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对形势的认识,强化风险意识  第一次、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带领和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发9号和中发5号文件,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坚决反恐维稳,坚持开拓进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克服暴恐事件多发的负面影响,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社会大局基本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年,新疆GDP和人均GDP分别实现了年均11.1%和9.8%的高速增长。2014年,人均GDP达到40607元,以当年汇率计算,接近7000美元,由2009年位居全国第22位上升到第16位。民生建设力度加大,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天山南北已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时期无疑是新疆经济发展最好、速度最快,各族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从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看,现在还只是取得初步的阶段性成果。新疆作为边疆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还没有根本消除,离中央要求和群众的新期盼还有相当差距。
独特资讯网整理出关于2016年广西省最新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广西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最终还是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准。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新常态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国内外发展趋势,认真研究今后五年我区发展目标任务,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奋力实现“两个建成”目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结合实现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谋划和推动我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1)“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历届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立足区情不断探索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从上世纪80年代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到90年代发挥区位优势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每一次发展战略的丰富完善,都极大促进了全区的开放发展。经过30多年接续奋斗,全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全国交通末梢向重要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从西南边陲地区向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从人民生活温饱不足向实现总体小康并朝着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特别是“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新成绩。全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态势良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交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开放合作深化拓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成效明显,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开启新征程。“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步迈上新台阶,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显著提升。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履行中央赋予我区“三大定位”新使命,基本建成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的关键阶段,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和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重要阶段。必须准确把握我区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新趋势新特点,把我区放到全国乃至全球发展大格局中去谋划,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抢抓机遇、勇于作为,努力走出一条新常态下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之路。  (2)“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新的发展方式、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进程加快,广西在全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自治区党委就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工业、服务业、旅游、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非公有制经济、教育、扶贫和农民工工作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发展布局更加完善,政策举措更加精准有力,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受宏观环境、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区“三期叠加”特征明显,发展动力青黄不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下行压力大,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在工业化中期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难度大,传统增长动力减弱,新的增长点不多,创新能力不足,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任务艰巨;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贫困人口多,补齐民生短板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土地、能源等要素供需矛盾突出,各类人才仍较缺乏;区域发展不均衡,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不少,等等。  综合判断,我区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下更大功夫,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3)“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战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大定位”,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加快转型升级、赶超跨越,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构建面向国内国际开放合作新格局,推动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协调发展,确保如期实现“两个建成”目标。  深入实施四大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建设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广西。  ――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发挥和拓展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更好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双核驱动战略。抓住我区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的重大机遇,倾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两大核心增长极,使之成为支撑引领全区加快发展的战略引擎,带动左右江革命老区加快振兴,促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面升级,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强区、生态惠民,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转型绿色崛起之路。  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  ――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围绕国际通道、开放合作、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加快建设完善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形成通江达海出省出边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保障发展需要的能源体系、内联外接的信息大通道和比较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以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广西产业升级版。  ――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和“十大行动”,完善扶贫开发政策,创新脱贫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突出问题,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4)“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两个建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空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优良。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全面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基本建成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与东盟及周边省份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信息网总体形成,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进,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更加密切。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交通、产业、金融、城镇、生态等支撑体系加快完善,形成现代商贸物流枢纽、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开放平台和机制进一步拓展,中国-东盟信息港基本建成并发挥作用,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创建。  二、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确保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区“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双重任务。必须以创新为引领,增创新优势,促进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5)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广西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优先领域,前瞻性布局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重点攻克新材料、石墨烯、机器人、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创新型城市,以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为重点,新增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强检测中心建设。完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建设,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扩大开放共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6)拓展投资消费增长新空间。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惠民生,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扩大民间投资规模,促进投资持续有效增长。把增投资与优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投资向关键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和民生改善等领域倾斜,提高投资质量效益。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实施重点领域消费工程,推动消费新业态发展,引领消费朝着智能、健康、安全方向转变,释放消费潜力。深入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把绿色消费培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
  “十三五”时期是贵州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下面是独特资讯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贵州省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具体实际,中共贵州省委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前所未有成就,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充满挑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抢抓国发2号文件出台、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构筑“精神高地”,奋力冲出“经济洼地”,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了在西部地区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为“十三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全力吸引外部资源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增比进位、项目观摩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通过打造“5个100工程”等发展平台集聚了发展要素,推动传统产业调整升级,促进科技资源聚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大数据、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文化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年均增长12.5%以上、突破1万亿元,人均水平接近5000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突破瓶颈制约、基础设施变化最大的五年。交通建设突飞猛进,铁路营运里程突破3000公里,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长沙高铁开通,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里程突破5100公里,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人数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水运航道加快建设,乌江基本实现全程通航。水利建设空前加快,开工和建成黔中水利枢纽、夹岩水利枢纽、马岭河水利枢纽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预计新增供水能力18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51万亩,解决13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升级换代,“宽带贵州”建设取得突破,贵阳、遵义、安顺实现通信同城化。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最足的五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健全了现代市场体系,壮大了市场主体规模,各类企业注册资本超过2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倍,国有控股龙头企业加速成长,预计民营经济比重从35%提高到50%。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创建了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等“1+7”重要开放平台,高标准举办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数博会、茶博会、民博会、世界山地旅游大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大大提升了贵州对外开放活跃度和投资开发吸引力,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预计分别年均增长32.9%、53%和28.3%。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坚守两条底线、生态建设成效最好的五年。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争取国家批准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强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预计完成造林面积2161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82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预计淘汰落后产能3783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减少24.2万吨、4.9万吨、2.3万吨和0.3万吨,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贵阳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颁布《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构,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启动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排污权交易改革试点,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市场化保障机制。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社会协调发展、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民生事业和社会治理全面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年均增长11.7%和14.8%,达到24465元和7505元。扎实推进“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精准扶贫脱贫“1+10”配套文件,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62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4.3%。城镇新增就业265万人,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各级财政投入教育经费274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实施教育“9+3”计划、中职学校“百校大战”和“四项突破”工程,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贵州大学新校区等基本建成,预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从77%、55%、20%提高到85%、85%、30%。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54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92万户,完成扶贫生态移民搬迁14.8万户、62万人。文化艺术、卫生计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体性事件、刑事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社会和谐安定有序,公共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成效明显,预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从2011年的58.7%提高到2015年的80.5%。  通过五年的发展,贵州进入了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站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五年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深深感到,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热土,只要我们不甘垫底、奋起直追,就一定能撕掉贫困落后的标签,实现同步小康的奋斗目标。  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五年的发展启示我们,在贵州推进同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到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必须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坚持“赶”与“转”并举,强化增比进位机制和比学赶帮氛围,在全力赶超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跨越发展,持续保持明显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在不断缩小差距中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创新中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实施扶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千方百计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必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正风肃纪,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以上率下,点燃各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力营造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  二、全面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形势任务,奋力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新跨越  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必须在深刻分析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常态,牢固树立新理念,科学引领新发展,奋力实现新跨越。
  下面是独特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青岛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开启未来新征程,进而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和推进上述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研究了青岛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青岛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青岛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期间,国际金融危机余波阵阵、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严峻挑战。五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委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要求,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各项部署,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开创了青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五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空间布局全面确立,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战略布局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趋于科学合理,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趋于清晰、明确,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建设格局全面拉开;融入国家战略实现重大突破,西海岸新区上升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获批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蓝色硅谷获批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青岛被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中德生态园成为中德经济生态合作重要国际平台,城市全球战略和国际地位明显增强;城市功能显著提升,事关青岛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海底隧道、跨海大桥、青岛北站等建成投入使用,轨道交通网络全面形成,新机场、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城市地铁、龙青高速、青荣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公共交通、供水、供暖、供气等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转、调、创”取得明显成效,老城区企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董家口港、邮轮母港、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灵山湾影视基地等一大批事关青岛长远发展的骨干大项目加快实施,十大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十个服务业千万平米工程、十大现代农业重点工程成效显现,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50%,经济总量连续实现四个“千亿元”跨越,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幅;蓝色跨越实现新突破,“一谷两区”加快崛起,标志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国家深潜基地和一批大院大所落户青岛,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海洋经济比重超过20%;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形成,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城乡统筹成效显著,率先实现就业、养老、医疗保险城乡服务一体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胶州湾水域面积实现历史性扩大,岸线和湾区水质明显改善,大沽河建成“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走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7%,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9.7%,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蓝天白云天数稳居全省前列;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聚焦中央省委部署要求、聚焦重点功能区、聚焦瓶颈难题、聚焦民生改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国际城市战略深入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对外贸易转型优化,利用外资规模稳居同类城市前列,对外经济合作水平大幅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文化强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有效,基层基础得到夯实,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即将全面完成,城市综合实力、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又有了大幅提高,为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和环境。未来五年,青岛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从全球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会长期存在,需求疲软和产业转型压力并存,全球范围内市场、科技、资源、人才等竞争更趋激烈,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新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良好态势,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转型期诸多矛盾叠加多样多发,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从青岛看,“十二五”形成的一系列发展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发展基础将更加坚实,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干事创业,将为未来五年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强力落实“一带一路”、制造强国、海洋强国、自贸区、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成果,将为未来五年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巨大潜力。同时,区域性竞争日趋激烈,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增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尚需加强,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尚需提高;源头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要素聚集不足;体制机制束缚明显,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够均衡,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繁重;资源环境紧约束加剧;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不高;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复杂多元;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须加快推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待强化。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把握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突出新、追求优、敢争先,实现更高质量和效益、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新发展。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要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进而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努力谱写中国梦青岛新篇章。  实现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市,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明确新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紧紧扭住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化解问题矛盾,在补齐短板上精准发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均衡性。必须瞄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五标”行动,努力先行先试,争先进位,实现弯道超越,推动青岛在新常态发展中率先走在前列。
[02-02] [02-02] [02-02] [02-02] [02-02] [02-01] [02-01] [02-01] [02-01] [02-01] [02-01] [02-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中印战争免费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