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九课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第一节&&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第一节&&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第九课 第一节&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本学期第___课时
本单元第& _课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
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
记住财产所有权的内容,知道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手段,掌握遗产继承的方式等。
重点:公民依法维护合法私有财产权和合法继承权。 难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一、周周清检测:
二、时政新闻:学生播报,教师提供典型新闻。 中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前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为此,国务院法制办在今天(29日)召集相关部委征求意见。 三、导入:第八课是伴我们一生的人身权利,第九课要学习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权利。第一节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导入课题: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四、学习过程:
( 一)出示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结果,看学生是否将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
3、公民应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4、公民应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二)教师结合课件讲解:
第一目: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1、师生将学习目标中的问题明确答案。
2、认识财产权:某农民买了一辆拖拉机,用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思考问题:
(1)某农民将拖拉机买回家,用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他对他的这一财产行使了哪些权利?
(2)他为什么能够用他的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
教师总结:财产所有权是指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学生站立记忆,记熟的坐下,小组评价,然后教师抽查
小组轮流播报时政新闻
&完成的小组加1分
&学生在课本上做笔记
&学生自由回答
3、学法知法:分析以下案例,归纳总结结论
案例分析1: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 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
案例分析2:外地来京的无业人员张某、李某等组成盗车团伙,疯狂作案三十多起,盗得摩托车、电动车数十辆,还有两辆小汽车,价值50多万元。2009年1月该团伙被公安机关破获,张某、李某等分别被法院依据刑法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6年等。
案例分析3:2002年12月的一天晚上,王某和李某等4人在一起打麻将。最后李某输给王某1200元钱。由于当时李某钱不够,王某便让李某写了所欠700元的欠条,说好一个月后还清。2003年2月,王某要欠款时,李某拒不给钱。王某一怒之下凭借欠条将李某告上了法庭,请求法庭为自己追回李某所欠的700元钱。经法庭审理后判决,李某给王某所写的欠条无效,驳回了王某的诉论请求。
小组合作:结合案例,运用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的相关知识归纳你们组的结论要点?
教师总结:提示:(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占权。国家运用民事和刑事等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的私有财产权。③ 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罚。
④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
4、看谁找得快:国家(运用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 见、最普遍的方法。
国家运用(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有效、最严厉的的方法。
教师总结:
5、判断下列选项中的财产哪些属于合法的,哪些属于非法的,并简单阐述自己的判断理由。
A、通过从事劳动所得的工资&&&&
C、通过抢劫得来的5000元钱&&
D、公民通过存钱获得的银行利息&
E、捡到遗失物据为己有&&&&
F、公民在书店里买的书
6、案例分析4:小明兴高采烈,拿出网易通,翻来覆去地看,说:“这是爸
爸昨天给我买的,真好用呀。”(画外音:小明把爸爸给他的网易通带到了学校)
&&&&&&& 张浩:“真的吗,让我看看。”
&&&&&&& 小明:“不行,我还没有了解它的功能呢!”
&&&&&&& 张浩:“真小气,不就一个破游戏机么。”
&&&&&&& 小明:“有能耐,也让你爸爸给你买一个啊?”
&&&&&&& 张浩:“你――”(画外音:就这样,两人争吵起来,越吵越激烈)
&&&&&&& 张浩突然夺过小明的网易通,“啪”的一声摔碎了……&&&&&&& 小明哭了起来。
请问:小明该怎么办?让我们给小明出个主意。
教师总结:①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②还要尊重第二目: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学习目标:4、公民应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师生对证答案)
1、感受财产继承权:
(1)人们在________和___ _____的基础上,在_______和_________的形成过程中,获得了继承权。
(2)保护公民的继承权,是保护公民 的私有财产权的________和________。
(3)在继承中,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_____,承受他人遗产的人称为______;公民死亡时遗留的_________称为遗产。
(4)遗产继承的方式有____继承____继承,____继承优先于_____继承。
(5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 、&&&&&&&&& 、&&&&&&&& 、 ____。_____。
第一顺序继承人为______、_____。_____。
第二顺序继承人为&&&&&& &&、&&&&&&&&&& 。
(6)遗产分配原则:&&&&&&&&&&&&& 、养老育幼、照顾病残、和睦团结、互谅互让、&&&&&&&&&&&&&&&& 相一致。(7)根据婚姻法规定,无论是血缘的,还是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 具有&&&&&&&&&& 的法律意义,享有平等的______
教授总结:以上内容都是相关法律中的规定,请从课本110―111页中找出有几部有关继承权的法律,法律保护我们的继承权,我们该如何依法保护我们的继承权呢。
2、请你当法官:
案例分析5:王某全家三代7口人生活在一起,父母已退休在家,弟弟是中学教师,儿子小明刚读初中,养女小红读小学。王某夫妇开服装店,有存款42万元,还有个人财产图书、字画等。天有不测风云,王某因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临终前对全家人说,把图书、字画留给当教师的弟弟。
(1)上述财产中哪些属于王某的遗产?
(2)王某临终前对全家人说,把图书、字画留给当教师的弟弟,这属于哪种继承方式?
(3)在此材料中,哪些人属于法定继承人?其中谁属于第一顺序?谁属于第二顺序?
(4)王某的养女是否有继承权?为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答案
3、依法维护继承 权:
案例分析6:日,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职工柳某突然病亡。当安葬完柳某后,柳某11岁的养女柳莹却进不了家门了。因为父亲生前购买的三套房子一套被姑姑强占了,一套住着租户,另一套则是铁锁把门。小柳莹幸被好心人收留才免遭流落街头之苦。小柳莹的姑姑说,小柳莹不是他哥哥的亲生孩子,不应该享有继承权。这件事让新格律师事务所的冯律师十分气愤……
思考:小柳莹是否有继承权?她该怎样做?
教师总结:当我们的合法财产继承权被侵权后,要有维权意识。未成年人被侵权后,通过自己的监护人依法维权;行使继承权时,要依法进行,不能非法获得继承权,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4、课堂知识小结:教师结合课件知识结构图,和学生一起总结概括本课知识体系。
五、课堂巩固与练习:1、让学生重点记忆学习目标3、4题。2、做课件中的练习题。
&学生合作交流后自由发言,
&小组合作交流回答
&学生速记回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自由回答
&学生同桌交流或回答
&学生子啊课本上做笔记
&学生读课文后回答
&学生自由回 答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回答 学生记忆
&学生复习记忆练习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八上第九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的经济权利的自觉性。
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财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增强识别合法权益和非法侵害公民财产权行为的能力。
知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
【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维护合法财产?难点:理解人格尊严与隐私权;
【课前预习案】
自主阅读P106-111,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进行标注:
观察课本P106的四幅图片,想一想拖拉机是该农民拥有的财产吗?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2、阅读课本P107,思考我国法律是怎样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
3、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4、阅读P109的案例,想一想,公民遗留的合法财产在继承时应如何分配?为什么?
 ①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    。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依据法律规定,可分为      和      两种方式。      优先于      。
②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1)、    ;(2)、     ;(3)    ;(4)、       ;(5)、           。
③继承顺序有:第一顺序,          。第二顺序,         
     。遗产分配原则是:                        。
5、未成年人享有继承法吗?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在课本上标出来)
6、当自己的合法继承权被侵害后,应该怎么办?
1.你知道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的合法财产的?
2.你懂得有哪些法律是保护我们公民的继承权的吗?
【课内探究案】
一、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生活故事一
老刘和范某是邻居。范某砌墙时将其房后已明确归老刘使用的宅基地圈在自己院子里,与老刘发生纠纷。后来,范某把老刘栽在自家宅基地的树砍了41棵,还将其厕所拆毁。
老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生活故事二:
一天傍晚,老刘干完活儿回家发现家中被盗,确认丢失了现金、存折、债券等全部钱款。老刘家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两个月后,公安机关将盗窃老刘家财物的犯罪嫌疑人赵某抓获。鉴于赵某多次入室盗窃他人财物,且数额巨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盗窃犯赵某有期徒刑7年,追缴全部赃物归还原主。
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手段追究财产罪犯的法律责任?
二、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生活故事三:
小英今年15岁,与父亲共同生活。其父徐某有存款3万元、住房一套、小饭馆一家。天有不测风云,徐某突然病故。临终前,徐某留下遗嘱将小饭馆留给经济条件不好的小英的姑姑。
徐某遗留的财产有哪些?该怎样分配?你了解关于继承的哪些知识?
【巩固训练】
1.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权最普遍的方式是
最严厉的方式是
A.刑事法律手段、民事法律手段
B.民事法律手段、行政法律手段
C.民事法律手段、刑事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2. 个体户李某于去世,李某的弟弟甲和养女乙对属于李某的6间房屋提出了继承的要求。按照法律规定,这6间房屋应(
A.全部由乙继承
B.全部由甲继承
C.甲乙各继承3间
D.甲继承1间半,乙继承4间半
3.关于遗产继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B.财产继承应遵循男女平等、互谅互让等原则
C.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D.财产继承仅限于子女对父母的财产继承
4.王某和弟弟从小父母双亡,后被李某夫妇收养。长大成人后,王某娶妻张某并生有二子一女,女儿王甲出嫁后,经常回娘家料理家务,照顾老人生活,大儿子王乙婚后另过,对父母从不尽孝道,二儿子王丙是弱智儿童。1997年,王某因病去世。在分配遗产时,李某夫妇、张某、王甲、王乙、王丙、王某之弟均提出继承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对王某的遗产应适用哪种方式继承?
(2)哪些人是法定继承人?哪些人可以继承王某的遗产?
(3)在分配王某遗产时,你认为谁应该多分,谁应该少分或不分?为什么?
【课后拓展案】
你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吧!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41 p.24 p.25 p.40 p.20 p.13 p.15 p.13 p.18 p.20 p.29 p.13 p.41 p.19 p.16 p.30 p.11 p.11 p.31 p.40 p.38 p.84 p.
八上第九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
【学习目标】..
八上第九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的经济权利的自觉性。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财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增强识别合法权益和非法侵害公民财产权行为的能力。知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维护合法财产?难点:理解人格尊严与隐相关文档pptpptdocdocdocdocdoc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八年级政治《财产属于谁、留给谁》课堂教学点评
八年级政治《财产属于谁、留给谁》课堂教学点评
我校优质课比赛进行到第四天,今天为老师们展示了三节政治课,同课异构,都执教八年级上册《财产属于谁、留给谁》,通过比较,老师们收获颇多。特别是下午的课堂评析,非常深入、细致、到位。
我校的赵主任,政治专业,有十几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县教研室的张主任,也是优秀的政治教师出身;蔺主任,从事政治教学研究十多年,成绩颇丰。三位主任主要从政治教学较深层面剖析了政治教学的规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如下:
1、教学目标要追求高度达成。在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层面的目标达成。政治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定要放在首位,实现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要让课堂触动学生灵魂,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2、情境的选择要遵循最优化原则。
3、备好课是前提,是关键。要认真研读教材,要把一节课的内容,放到整个单元甚至整套教材之中,去综合认读、研究。
4、要致力于研究、探索适宜于自己风格的课型。
5、设计一堂课好比写一篇文章,要注重起、承、转、合。
关于三节课,三位主任对课堂深层次的问题都进行了充分的界定和说明,我是外行,多说一句就是画蛇添足了。我主要讲了呈现形式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语言。在教师的诸项基本功中,语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最基础的是要做到“干净”。这里的“干净”指的是没有口头语。在这几天的比赛中,有一半的教师做不到这一点,有的口头语还相当严重。最常说的是“是不是”、“对不对”、“啊”、“哎”、“是吧”等等。怎样改更这些毛病呢?一是教师要留心,专门提醒自己,杜绝自己说口头语;二是“请”监督员,让学生监督自己,提醒自己;三是将自己的课录下来,自己听一听、看一看,对自己语言上的不足有个直观地认识。
2、教态。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笑容可掬,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包括肢体语言要大方得体等等,这一些,老师们做得不错。就教师的活动范围来讲,有的老师做得不够,一上课便走到教室的中间,不管在那个教学环节,都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在十多年前,有人根据“满堂灌”、“满堂问”等提法,给这种做法起了个名字,叫“满堂飞”,我觉得非常形象。教师应该走近学生,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才开始上课,教师应该以讲台为中心,让全体同学都能看到自己,自己也能观察到所有学生,这样便于信息交流、情感沟通。
记得前几年的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站在教师中间面向教室后面提问,结果后面的同学没有一个举手的,无论怎么“启发”都没人答茬,弄得老师非常尴尬。然而前排有几个同学举手,老师却根本没有看见。这就明显的影响了课堂的进程。
3、板书。我一直认为,课堂不能没有板书,即便是利用多媒体手段,也不能代替板书的作用。关于这个观点,我曾写过一篇论文,题目是《莫让课件吞噬板书》,在《山东教育》发表,有兴趣的老师可以读一读。
4、课件的音效、动画。我认为,不是特定的场景,不能使用音效。有的老师出示每个图片都弄上各种音效,弄得学生非常惊奇,破坏了课堂上的学习环境,没有起到好的效果。有的老师在每张图片上都制作了动画的边框,有的还非常夸张,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总起来说一句话,音效、动画可用,但一定要慎用,一定要用对地方。
5、课堂加分。为了激励学生,老师们普遍采用小组加分的激励措施,确实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但以往的用法存在几个弊端:(1)每个题都加分,有的甚至每次都问“哪个组的”,影响了课堂进程,耽误了课堂时间;(2)每个题都加分,繁琐,效率低,价值不大;(3)有时分数的高低不在于学生的表现如何,而在于老师把机会给了谁,给哪个组的机会多,哪个组的分数就高,有失公平。这次比赛,万淑玲老师的加分方法非常好,她采用“部分题目加分”的方法,效率很高,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影响课堂的进程。
另外,从今天的三堂课来看,贾言玲老师的设计思路与其他两位老师不同。贾老师采用先提供知识信息,再利用所学信息分析案例的方法;其他两位老师采用先分析案例,在归纳总结的方法。我非常欣赏贾老师的做法。贾老师的做法,是从文本出发,让学生在对文本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利用案例应用文本知识,巩固文本知识,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值得提倡。
我的更多文章:
( 08:28:58)( 20:36:22)( 14:02:50)( 08:08:04)( 13:14:34)( 20:36:03)( 11:39:52)( 11:10:41)( 20:47:24)( 08:40:1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目录资源搜索
类型筛选:
精品/普通:
地区筛选:
星级筛选:
ID:9-2021081
、教材分析《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是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九课的第一框题。本框设置三个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其落脚点是增强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学好本课,对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合法财产,并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有重要意义。
================================================压缩包内容: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doc
同步授课教案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9-1706349
课表内容:3.4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知识目标】记住财产所有权的内容,知道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手段,掌握遗产继承的方式等。================================================压缩包内容:财产属于谁、留给谁.doc
同步授课教案
ID:9-1686477
内容标准:二3.6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意识,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二)能力: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三)知识:明确财产继承权及怎样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压缩包内容:财产属于谁、留给谁.doc
同步授课教案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9-1677681
教学目标:情感意志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树立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能够在时间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好自己的财产权,又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能力目标:能够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和合法的财产继承权;能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和继承权;知识目标: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及保护公民财产权的两种法律方段;了解财产继承权的含义以及公民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重难点: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法律保护公民的继承权;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老师在身上拿出:票夹、手机、教本、备课笔记等,请同学们回答:根据你的判断,哪些是我的财产?(同学回答略)那么在你的身上,你认为哪些是你财产?(书本、学习用品、零花钱等)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合法财产?财产留给谁?我们有没有继承权?要解决大家================================================压缩包内容:9.1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案.doc
同步授课教案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9-1395682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政治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文章,了解课文大意找出文中不明白的地方。(2)自主上网搜索有关保护自己私有财产的方法有哪些?二、???????????教学课题1、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和参与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进而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经济权利的意识和自觉性。2、?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讲授、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知道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和财产继承的权利,并且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财产权益的能力。三、???????????教材分析《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主要讲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教育学生学会运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本项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层次讲述“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主要分析说明了公民享有合法的私有财产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当合法的私有财产收到侵害时,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第二层次“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主要分析说明公民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让学生知道遗产继承的方式,当公民的合法继承权收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继承权不受侵犯,了解有关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和维护继承权的方法。学习重点: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学习难点: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同步授课教案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9-1287493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
[课题]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课标内容]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2、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和参与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进而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经济权利的意识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财产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讲授、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知道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和财产继承的权利,并且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学重点、难点]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教学手段]
投影仪或多媒体
[教学方法]
创设案例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教学过程]
环节一:案例引入
出示课件一:张某15岁时母亲改嫁,张某随母亲到王××家,与继父王××共同生活多年。后来,张某出嫁,母亲去世,王××也于日因车祸去世。留下三间房屋,以及生前生活用品若干件。村民在村民组长徐某等人的带
同步授课教案
ID:9-112478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方式;
当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的能力;
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难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是大力表
扬而且政府及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就在我们感叹表扬时,这又有这
样一则故事:(投影显示)
教师活动一:看到这儿,你如何评价出租车司机的行为?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
================================================
同步授课教案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9-937831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意识,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二)能力: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知识:理解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明确财产继承权及怎样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教学内容分析
本目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增强学生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意识,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教材共分两个层次:"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分别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合法私有财产和财产继承权保护的有关规定,联系实际介绍了保护自己合法私有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的方法,引导学生增强依法保护意识,学会依法保护。
===========================================
同步授课教案
ID:9-870914
一、周周清检测:
二、时政新闻:学生播报,教师提供典型新闻。
中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 ,前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为此,国务院法制办在今天(29日)召集相关部委征求意见。
三、导入:第八课是伴我们一生的人身权利,第九课要学习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权利。第一节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导入课题: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四、学习过程:
( 一)出示学习目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结果,看学生是否将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
3、公民应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4、公民应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二)教师结合课件讲解:
第一目: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1、师生将学习目标中的问题明确答案。
2、认识财产权:某农民买了一辆拖拉机,用拖拉机耕地、运庄稼、出租给别人、卖掉。思考问题:
同步授课教案
ID:9-820682
【课标要求】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继承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材分析】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主要讲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一、教与学目标
记住财产所有权的内容,知道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手段,掌握遗产继承的方式等。
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
3、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
二、教与学的重点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三、教与学的难点
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四、教与学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系列故事一线穿
五、教与学的过程
课堂序曲:时政播报
同步授课教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