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白菜施肥时可以直接把怎么用尿素给花木施肥丢在土壤上面吗?

>更多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回复排行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产生日期:   来源:&奚振邦
2007年我国生产了约5 100万t尿素(折合氮素2 346万t),预计2008年产量将达到5 500万t。
全面认识尿素的农化性质,是合理施用尿素,提高其氮素利用率的基础。笔者仅就多年实践,结合有关知识,对此作简要讨论。
1尿素的农业化学性质
1.1尿素是化肥中唯一的有机态氮肥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一种小分子量的碳氮有机化合物;学名碳酰二胺,分子式CO(NH2):。无论自然界中存在的、还是人工合成的尿素,都只有一种形态,无其他同分异构体。因此,含在粪尿中的尿素和商品氮肥中的尿素,作氮肥施用时只要数量相等,方法相同,其肥效也应相同。
1.2尿素是无酸根化肥
尿素之前被用作氮肥的都是能在水中解离出正负离子的盐,如硫铵、氯化铵、硝铵等含有强酸根的盐。由于作物根系对正负离子的不平衡吸收,阳离子铵被吸入多,阴离子酸根被吸入少,其余残留土壤。这些残留的阴离子如S042-、Cl-在中性酸性土壤中,与H+结合形成H2S04或HCl,能在一定程度上酸化土壤;在石灰性土壤上则与钙、镁、钾、钠等盐基结合,增加盐基从土壤中淋失。其中,一些长期大量施用硫铵的国家如日本,特别注意到残留的S042一在有机质丰富、盐基含量低、供氧不足的水田土壤,很容易发生硫的生物化学还原,生成 HzS,对作物根系有明显的毒害。为此,日本科学家率先在世界上强调氮肥工业应优先发展尿素等无酸根化肥。而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尿素的大量发展,替代硫铵用作氮肥后,已基本消除了水田老朽化和水稻秋落现象,长年保持较高的水稻产量。
现代由工厂大规模生产的尿素,不仅生产过程中几乎不夹带有害无机成分,而且入土后的水解产物氨、二氧化碳和水,也都是作物的养分源。
1.3脲酶与尿素的生物化学水解
作物根系虽然能直接吸收少量尿素分子,但尿素施入土后的主要供肥形态是其水解产物铵态氮。
尿素能在常温常压下水解出铵态氮,完全是由于脲酶作用下的生物化学反应:
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脲酶是由多种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分泌产生的镍(Ni)金属酶,全称尿素氨基水解酶,能水解酰胺中的C-N键。凡有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地方都存在脲酶,但其含量差异较大。一般说,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黏粒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高,脲酶含量也高,反之则少;土壤自上层而下,脲酶分布数量逐渐减少,表层土壤含量最高。同样数量的脲酶,其活性强弱受土壤温度、水分、pH和有效磷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25℃左右)、水分(田间持水量的60%~80%)、pH(8.0~8.8)以及存在适量有效磷和其他养分离子时,脲酶的活性最高。如上海大棚条件下多数季节中施于棚内土壤中的尿素比棚外大田中的尿素水解快。尿素如水解过快,作物吸收跟不上时,也会引起更多损失。因此,随着尿素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同时出现了成百种脲酶抑制剂,主要起钝化和抑制脲酶活性的作用。国内外目前尚有少量使用,被认为较好的如邻一苯基磷酰二胺(PPD),N一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氢醌等,但价格比较高。较高浓度的Cl-、Hg2+、酚等,也对脲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
其实尿素.&-I-后的水解是一个有利有弊的反应,水解后产生的铵态氮能供肥,但也有易继续变化或导致损失;而将分子态尿素保存在土壤中虽然可以存肥于土,但如遇较多雨水,同样会被淋失,且延后产生的铵态氮,不一定与作物的吸肥要求一致。因此,迄今国内外并未认同和肯定脲酶抑制剂的作用,也未将其作为尿素添加剂普遍应用,一些研究机构也终止了继续研究。
1.4尿素的主要供氮形态是铵态氮
由尿素水解产生的碳酸氢铵,在土壤中可进一步解离成NH4+和HC03-,或分解成NH3、C02、H20:
按(1)式解离出的NH+4,是尿素供肥的主要形态,HC03-则可存在于土壤溶液或转化成C02;按(2)式分解时产生的NH3,既能直接挥发损失和灼伤幼嫩植株,又可直接与酸性土壤黏粒上H+或土壤溶液中的H+结合转变成NH4+态供肥,或可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中与OH一结合成NH40H,进一步解离产生NH4-态氮和OH-。其产生的OH-和由 HC03一十HzO—H2C03+OH-产生的OH-是尿素呈高达pH 9~lO的暂时碱性的原因。但很快会因NH4+被根系吸收或被土壤结持,以及被土壤溶液中的其他缓冲化合物所缓冲,而使土壤pH恢复正常。入土尿素水解后土壤产生高pH值的暂时碱性阶段,是最易发生挥发损失和挥发氨毒害作物的时间。合理使用尿素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尽量减少尿素水解产物碳铵的分解和缩短土壤pH值升高的时间。
在气温高(25℃左右),土壤pH和水分等条件适宜时,施入土壤的尿素能在几个小时内水解,而在冬季则需要几天甚至1周,使其肥效明显较施用硝态氮晚。表1是在盛夏,用上海郊区有机质含量高的青紫泥,以及杭州红壤,进行的等量不同氮肥硝化速率实验结果。可清楚地看出,青紫泥上尿素能及时水解出铵态氮,使其转变成硝态氮的速率与其他铵态氮肥相似或略高,但在红壤上的硝化速率(以硝态氮占速效氮的分率表示)普遍较慢。
由表1可见,尿素与碳铵2种化肥在施用前差别很大,但施入土壤后的农化性质基本相似。
1.5尿素分子的极性及其应用
尿素分子中与羰基结合的两个胺基(-NH2)倾向于偏位分布,因而尿素分子与水分子一样,会表现出一定极性:
虽然,尿素中两个偏向胺基之间的夹角数值不清楚,但其表现的极性较为明显。
1)尿素是中性有机物分子,但在极性无机物液体如水和液氨中,有较大溶解度,20℃可溶解5l%左右。并可被土壤中呈现负电性的黏粒所结持,即不会全部随土壤中水溶液流失。我们的一个淋洗实验,将2种土壤放于大号古氏漏斗中,土层高10 cm,3种铵态氮肥分别按667 m2表施8.5 kgN,立即用纯水淋洗,从承接淋洗水的三角瓶中取样分析淋出量,计算淋失率如表2。
尿素的淋失率虽然最高,但仍有17%~25%被结持在土壤中,且黏粒含量高的青紫泥结持得更多。
2)尿素易于同具有极性的水分子缔合,是其易于吸湿的重要原因。尿素吸湿点的相对湿度较低,30℃时为72.5%,与其他氮肥混合时吸湿点更显著降低,如与氯化钾或硝铵以1:l混合,其吸湿点相对湿度可立即降低至56.4%和18.1%。
3)尿素易与其他盐、酸等化合物形成缔合物或复盐。如与硝酸、磷酸,分别生成微溶于水的硝酸尿素[CO(NH2)2-HN03]和磷酸尿素[CO(NH2)2· H3P04],与铵盐等可生成硝铵尿[NH4N03·CO(NH:):]、硫铵尿[(NH4)2S04·CO(NH2)2]、氯铵尿[NH4C1·CO(NH2)2]、硫酸锌尿[Zng04·CO(NH2):]等。尿素与一些化肥养分形成缔合物或复盐,显然有利于提高那些与尿素结合的养分的有效性,如与尿素结合的P、K、zn、Mg等。
在用团粒法生产复肥的配料中,若将尿素与过磷酸钙直接混合,物料将很快成黏糊状,不利于造粒。因为尿素与过磷酸钙中的磷酸一钙反应,形成尿磷复盐,释放出结晶水所致:
C0(NH2)2+Ca(H2P04)2-H20→C0(NH2)2·Ca(HzP04)2+H20
通常只要变更配料成分或改变基础物料掺混的次序,即可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4)有一定极性的尿素分子,也有利于自身分子间的团聚,使其容易成粒。同时其极性也有利于和单体硫结合,形成不同包衣厚度的硫包尿素(sCU)。尿素与甲醛、乙醛、异丁醛等直链碳氢化合物较易聚合,生成不同尿醛摩尔比的脲醛树脂等工业原料,也可生成尿醛类缓释氮肥,如尿甲醛(UF)、尿乙醛(CDU)和异丁,NY--尿(IBDU)等。
5)尿素是具有一定极性的小分子量有机物,易被作物叶片和其他幼嫩器官吸收,即使浓度稍高也无灼伤叶片等副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作叶面施肥,其肥效常好于叶面喷施的其他氮肥。尿素可单一喷施,质量分数在0.5%~2.5%,视作物种类、生育期和喷出雾滴大小而异,也可与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等混合喷施,或作为激素类、氨基酸类等商品营养液的氮源。
1.6尿素的挥发氨与缩二脲毒害
尿素水解产物碳铵以分解方式产生的挥发氨,一般可占施入氮的5%一15%;不仅引起氮损失,而且易灼伤作物,产生氨中毒,使植株的呼吸作用降低,蛋白质变性或合成受阻,叶片黄化甚至枯萎死亡。成年作物如水稻等,可以忍受较高的氨浓度,一般在小于50 mg/kg干物质时,无明显中毒现象,但对幼苗期植株(幼叶和幼根),同样浓度的氨,可引起明显中毒。不仅尿素,所有铵态氮肥施用后,尤其撒施土表时,都可能产生一定数量的挥发氨(见表3)。可见,若将铵态氮肥表施在 pH&7.0的石灰性土壤上可引起显著量的氨挥发损失。一般对不稳定的碳铵容易理解,而对施用前性质稳定的硫铵(分解温度228℃)和尿素(分解温度133℃)则容易迷惑,往往导致施肥时将其撒施土表,而对由此引起的挥发氨毒害则丧失警惕。
若将铵态氮肥深施入湿润土层,由于分解产生的NH3能很快形成NH4+被土粒吸持或被根系吸收,而可显著降低其氨挥发。
尿素中含有少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缩二脲,我国的产品标准为:优级品缩二脲&O.5%,一级品缩二脲&1.0%。应用先进工艺生产的产品缩二脲可控制在0.3%左右,与国外优质产品相同。按此计算,若一次667 m2施尿素10 kg,可能带入土壤的缩二脲30 g左右,大大低于过去产品的150~200 g甚至更多。当这些缩二脲分散在较大范围土层中时,对多数作物,即使在其幼苗期,也不会达到50~200 mg/kg土能产生毒害的水平。
作物可能吸入的少量缩二脲,一般会积累于叶和生长点,吸入量较多时,可能会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种子发芽率,使叶色褪淡变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幼苗死亡,中晚期易落花落果。最易受其毒害的是对其敏感的瓜、菜等幼苗期(幼根和幼叶)。因而不宜将尿素作种肥,并须控制苗期施用量。
挥发氨和缩二脲引起的两种中毒症状近似而常将其混淆,因而需要重点提示:1)两者均主要因蛋白质变性而中毒,症状近似,但缩二脲可在植株内积累,呈现全株症状;氨中毒一般发生快,常呈局部症状。2)大都发生在作物的幼苗期,重点关注作物地上部幼叶和生长点。3)干旱季节和土壤干旱时易发生,大棚条件下尤其尿素表施时易发生。4)就近几年情况看,氨中毒现象更普遍,缩二脲中毒几率较小。
2尿素的合理施用
2.1不离水,不离根
要求将尿素深施入湿润土层,以便尿素入土后更快接触脲酶,在土壤溶液中水解,使NH4*能分布在更大的根系吸收土层,被作物根系吸收或被土粒结持。尿素与水相伴也会显著减少水解产物的分解,减少其氨挥发损失。
当遇干旱季节或对干旱土壤施用尿素时,更须注意施入湿润土层或施后浇水。也可将尿素化水浇施,使其能随水渗入土层。
2.2先肥土,后肥苗
尿素水解成铵态氮,需要一定时间和条件。因此,尿素可作基肥早施入土,使其及时水解变成铵态氮,并使氮素分布于更大范围的根系可吸收土层(肥土);在作物根系伸展过程中被更快吸收(肥苗)。将尿素用作追肥时,也宜适当提早施用,将其施入湿润土层,使其能及时而平稳供氮。不宜采用“捉黄塘”式追肥,即在见到作物发黄显露缺氮
症状后将尿素撒施于根边土壤。
2.3避高温,慎小苗
尿素的含氮量高,含有少量缩二脲,一般不宜用作种肥(用来拌种、包衣或直接接触种子),用于苗床育苗或幼苗期追肥时,也宜控制少量并深施入土,避免直接与幼苗接触。采用喷施时,控制尿素溶液ω[CO(NH2)2]&0.5%。
高温烈日下和大棚内都不宜直接干撒尿素,注意施入土层或施后覆土,以避免尿素迅速分解,达25~30℃时,易发生毒害。
2.4控制量,配磷钾
尿素一次施用量若过高,往往导致局部土壤速效氮水平迅速增高,如果作物不能及时吸收,会增加氮的损失,进而污染生态环境。因此,宜按不同作物和土壤供氮水平,控制基肥和不同生育期的施用量,尤其要控制追肥用量。
为充分发挥尿素的供氮作用,宜将其与磷钾肥和其他养分配合施用,使其协同增效;尿素也易与磷钾等化合物生成尿素复盐,有利于提高那些配施养分的有效性。就我国当前主要养分NPK的实际比例看,对多数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应着重注意尿素与钾肥的配合。
随着我国氮磷钾三元复肥和掺合肥(BB肥)比例的不断上升,预期单一施用尿素的比例和一次大量撒施尿素的状况会逐步改变。无论尿素是单一施用还是含在复肥中施用,如不注意科学合理地掌控,都可能会产生副作用。这也是有机农业或有机耕种者将其列为禁用肥料的一个主要原因。
奚振邦(上海市农科院,上海201106)
磷肥与复肥2009.2
裴红罗采集;江洪涛编辑审核;程彬彬加工上传。农资人必备,常见肥料技术问题(强烈推荐) -
农资人必备,常见肥料技术问题(强烈推荐)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镍(Ni)17种,其中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9种元素需要量大,称为大量素;铁、锰、硼、锌、铜、钼、氯、镍8种元素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镍是最近被确认的必需元素。二、怎样提高植物根部吸肥效果?植物根部吸收养分主要依靠其庞大的根系。如一株成熟的水稻,其根部有200~300条根,多的可达600~700条,每条根上还有许多支根,支根的先端是根毛,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植物根系一旦长出,就具备了吸收功能。要想让植物吸收更多养分,就应该让植物多生根,只有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了,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由于植物根系吸收养分需要良好的呼吸条件,根部还需要保持有充足的氧气。在生产中,通过深翻土壤、中耕松土、增施肥料(尤其是腐植酸类肥料)、合理排灌、提高地温、激素处理等措施,让植物尽快发生并建立庞大的根系和健壮的植株,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三、怎样提高精华液的效果?叶面喷肥效果与喷施作物品种、喷施部位、喷施浓度、喷施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1喷施作物种类棉花、西瓜、黄瓜、番茄、苹果、葡萄等双子叶植物叶面积大,角质层薄,溶液中的养分溶液被吸收,常有较好的效果;而水稻、小麦、韭菜、大蒜等单子叶植物的叶面积小,且叶子表面覆盖蜡质层,溶液中的养分难以被吸收,喷施效果相对较差。2喷施部位主要喷施部位是新陈代谢旺盛的幼叶和功能叶上,而老叶吸收慢,效果差。通常来说,叶子背面气孔比正面要多,溶液易被吸收,应尽量多喷叶子背面。3喷施浓度不同肥料其喷施浓度有较大差异。尿素0.5%~1%,过磷酸钙1%~3%,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钾0.5%~2%,微量元素肥料通常在0.1%~0.5%作用,含激素的肥料吸收倍数超过1000倍。4喷施时间叶子对养分吸收取决于溶液在叶子上停留时间。中午温度较高,溶液中水分溶液蒸发,不利于对养分吸收。露水未干时,也不宜施用。通常在午后3点以后喷施为宜。四、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与施肥是什么关系?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对养分吸收和保蓄能力。土壤供肥性是指土壤释放和供给植物养分的能力。好的土壤应该是保肥和供肥协调,能随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壤,保肥性能好,施入的肥料不易流失,但供肥慢,施肥后,见效也慢;而砂性大、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施入的硫酸铵、尿素等速效肥料容易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失,这样的土壤“发小苗,不发老苗”,虽然供肥性能好,但无后劲,作物产量也不高。因此,施肥时要针对不同的土壤,施肥措施也有所差异。对于保肥性差、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除基肥中多施有机肥料外,施用化肥要“少量多次”,以免一次施肥过量引起“烧苗”和养分流失,并防止后期脱肥引起早衰。对保肥性能好的黏土或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因保肥性好,化肥一次用量可多一些,也不会造成“烧苗”和养分流失。但这样的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在作物生长前期,要采用种肥或提早追肥,以促进早期生长,到了生长中后期要控制化肥,尤其是氮肥用量,以免引起徒长,造成减产。五、怎样根据天气情况对施肥进行预报?农作物生长发育及施肥效果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光合作用产生的糖是供给根系呼吸作用的能量源,能量不足将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因此,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氮、磷、钾、钙、镁、锰、等矿质营养的吸收量明显减少。温度既影响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也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如水稻灌水温度过低,容易发生稻瘟病,是由于低温影响水稻对硅、钾的吸收所致。保护地西红柿浇水温度低于7℃,容易产生大量空洞果。水分一方面可加速肥料溶解,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另一方面,若水分过多,通气性不良,不利于养分吸收,而且会造成养分流失。实践中,根据天气变化进行施肥判断是一项复杂的经验技术。如早春低温年份,水稻溶液发生缺磷、缺锌,应注意及时补充磷肥和锌肥。在光照不良的季节,应适当补充钾肥,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在干旱的年份,油菜溶液缺硼,蔬菜溶液缺钙,要注意及时补充硼砂和钙肥。在多雨的季节,容易造成土壤中有效铁的淋失,要注意及时补充。六、怎样提高以肥防病的效果?合理施肥不仅能够促进作物生长,还能减少病害发生。如在小麦拔节和抽穗期,分别叶面喷施1%和3%的过磷酸钙,可提高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减少发病率。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稻纹枯病、棉花枯萎病、马铃薯晚疫病、西红柿斑枯病等的抗性。铜能提高西红柿对叶霉病、甜菜褐斑病的抗性等等。要提高以肥抗病的目的,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重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要做到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配合施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2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有机肥和生物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对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3改善土壤pH值。许多土壤病害对土壤酸碱度敏感。如酸性土壤容易发生真菌和根结线虫,而施用微碱性的腐植酸肥料可减少真菌和根结线虫的发生。七、怎样快速诊断植物缺素症?不同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存在差异。因此,缺少时出现的部位和症状已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如缺氮、磷、钾、镁、锌,在植物体内是可以再利用的养分,缺少时,其症状首先在老叶上出现;而钙、铁、硼、硫,因在体内不易移动,缺少时的症状,常出现在新生组织上。同在老叶上出现症状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病斑,可能是缺氮或缺磷,如果有病斑,可能是缺钾、缺锌或缺镁。在症状从新叶开始的情况下,如果容易发生顶芽枯死,可能是缺硼或缺钙,二缺硫、缺铁、缺锰、缺钼、缺铜时,一般不会出现顶芽枯死现象。要准确诊断,还需要通过对植物组织中的养分进行化验来确定。八、盐碱地施肥注意啥?盐碱地是盐地和碱地的总称。盐地是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土壤,pH值不一定高;碱地是含碳酸盐或重碳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偏碱性。盐碱地的共同特点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理化形状差,对植物生长的有害离子多,作物苗期不发,甚至死苗。盐碱地施肥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用量。化肥施用要“少量多次”。②盐碱地含钾高,含磷低,应注意补充磷肥,适当补充氮肥,少施或不施钾肥。③施肥后要及时灌溉,降低土壤溶液浓度。④由于盐碱地不易发苗,施用种肥要特别小心,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影响发芽。九、怎样在田间区分作物缺素症与病害?在生产实践中,植物因缺乏营养元素引起的缺素症,常常容易和病害向混淆,特别是由病毒和根结线虫引起的黄叶、花叶、生长不良等症状更是难以区分。要区分是缺素症还是病害造成的症状,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诊断。1寻找是否有发病中心。一般地,由病原微生物造成的病害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且能找到病原菌;缺素症无发病中心,且以散发为主。2土壤类型和施氮水平。通常,病理性病害与土壤类型无关,但与施氮水平密切相关,病害常在肥田多发;缺素症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但以贫瘠土壤多发,如石灰质土壤容易发生缺锌、缺铁、缺锰症,而在酸性土壤容易出现缺钼症状。3天气条件。病理性病害常常在连阴天多湿的天气发生,干旱时发病较少;而缺素症常常在低温或长时间干旱时发生,如早稻移栽后遭遇低温,容易出现缺磷、缺锌症,土壤干旱时易发生油菜缺硼“花而不实”、大白菜缺钙“干烧心”等缺素症。十、保护地蔬菜施肥有哪些不合理的情况?保护地蔬菜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因而与开放式的露地栽培有着明显的不同。保护地蔬菜不合理施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施肥量过多,造成土壤盐渍化。通常情况下,在保护地栽培环境下,由于不受雨水淋失,肥料利用率可比露地提高20%左右,即使和露地同样施肥,也会造成养分较多。此外,菜农片面认为只要增加施肥就能获得高产的错误思想在作祟,结果事与愿违。过多施肥会引起土壤盐分积累,从而抑制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使蔬菜作物受害,这在黄瓜、西红柿、草莓等作物上表现突出。②施肥不平衡,磷肥浪费严重。不少地方菜农习惯使用磷酸二铵,造成土壤磷素大量累积,不仅造成损失,还会诱导缺素症。③化肥普遍地表撒施,利用率低下。④大量生鲜鸡粪的投入,不注重生物肥的施用,造成出现大量“烧根”、“烧苗”现象。⑤大量施用氮肥,钾肥不足。为此,针对保护地蔬菜施肥,要做到:①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和蔬菜产量水平进行科学施肥。②控氮增钾,平衡施肥。③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料配合使用,加大腐植酸水溶肥料的施用量和使用次数。十一、怎样预防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保护地不同于露地,一旦施肥管理不善,容易导致地表盐分累积,严重时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保护地为密闭环境,气温高,水分蒸发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会随着水分蒸发向地表汇集,同时,保护地缺乏雨水淋溶,土壤水分移动少,残留在土壤中的养分几乎不被淋失,从而造成地表盐分浓度升高②保护地蔬菜施肥量远远大于露地。这些养分除了被蔬菜吸收外,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③田间管理措施不当,如地表浇水、土面撒施化肥、浅耕等,也会加剧盐分向地表汇集。防治保护地土壤盐渍化,主要注意以下四点:①测土配方,平衡施肥。②灌水洗盐。在高温季节,每隔30天大水漫灌一次。对于盐分高的土壤,在蔬菜定植之前,要大水漫灌。夏季,揭去塑料薄膜,利用雨水压盐。③采用地表覆盖,减少蒸发。采用地表覆盖地膜、秸秆等,可减少盐分50%以上。④选用耐盐性强的蔬菜品种。耐盐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花椰菜、结球生菜、菠菜>茄子、芹菜>辣椒>黄瓜,而草莓的耐盐性最差。十二、怎样提高保护地二氧化碳施肥效果?二氧化碳施肥是提高保护地产量和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越来越受到菜农的关注。要想提高二氧化碳的使用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用时期。蔬菜苗期是二氧化碳影响最大的时期,若不足,苗细弱,磺化,根系生长差,其次是开花结果期,因此,二氧化碳施肥时期重点在蔬菜苗期和开花结果期。2施用浓度。蔬菜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为800~1200ml/L。浓度过高,会影响气孔开发,扰乱蔬菜正常的新陈代谢。3施用时间。保护地内二氧化碳呈现昼夜动态变化:晚上二氧化碳积累,天亮前浓度最高。一旦日出,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至100ml/L以下。若9~10点放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升高至200ml/L,仍低于大气中二氧化碳300ml/L的水平。因此,大棚施用二氧化碳的最适宜时间为日出后半小时至1小时后。由于蔬菜在中午强光下,有休眠现象,吸收二氧化碳较少,晚上没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处于积累阶段,所以,午后和晚上均不需要施用二氧化碳。十三、怎样合理保管肥料?肥料保管不当,容易出现吸湿、结块,甚至养分流失想象。保管时要注意。1防治混放。不同类型的化肥混放在一起,容易使理化性状变坏。如过磷酸钙遇到硝酸铵,会严重吸潮结块,造成施用困难。硫酸铵与石灰混放,会造成俺的挥发损失。过磷酸钙遇到酸性物质,会降低磷的有效性。2防破袋包装。破袋肥料如果装有硝态氮肥,会严重吸湿,吸水后呈浆糊状,甚至呈液体。3防火。特别是对于硝酸铵、硝酸钾等化肥,遇高温或明火会分解出氧,易发生燃烧或爆炸。4防腐蚀。过磷酸钙含有游离酸,碳铵呈碱性,这类化肥不能与金属器皿或磅秤接触,以免受到腐蚀。5防治同种子、农药、食物混放。特别是挥发性强的碳铵与种子混放会影响发芽,要特别注意。十四、怎样快速识别假冒伪劣肥料?要判定肥料是否是假冒伪劣产品,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判断。1看包装、标识。对于复混肥料包装、标识要按照GB标准规定执行。对于生物有机肥包装、标识要按照NY884-2012标准规定执行。对于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包装、标识要按照NY标准规定执行。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均为质量不合格。2看、摸、烧、试、测。看:看肥料颜色,质地,均匀度。如尿素、硝铵均为无味的白色颗粒,区别是尿素呈半透明,没有反光;而硝铵颗粒表面发亮,有明显反光。如过磷酸钙为深灰色或灰白色、浅灰色树上粉状物,有酸味;而钙镁磷肥呈干燥的玻璃质地细粒或细粉末,没有酸味。如磷酸二铵在不受潮的情况下,中间黑褐色,边缘微黄,颗粒表面微有半透明感,表面略光滑,呈不规则颗粒;受潮后颗粒颜色加深,无黄色和边缘透明感;硝酸磷肥透明感不明显,颗粒表面光滑,呈黑褐色的不规则颗粒。摸:手感。尿素光滑、松散、没有潮湿感觉;硝铵光滑,有潮湿感觉。过磷酸钙质地重,手感发绵但不轻浮。烧:将尿素和硝铵放在烧热的铁板上,尿素迅速溶解,冒白烟有氨味;硝铵发生剧烈燃烧,发出强光和白眼,并伴有“吱吱”声。试:用石灰的方法测试。取肥料少许与等量的生、熟石灰倒入碗中,加水湿润,用木棍捣捻。若能闻到明显而强烈的氨味,则肥料属于铵态氮肥或含铵态氮的复合肥料。测:如鉴别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用试纸测定,呈酸性者为过磷酸钙,呈中性者为钙镁磷肥。【关于我们】以“生态农业、健康人类”为企业宗旨,以“严谨、务实、诚信、创新”为企业文化,以团队合作为依托,研发创新为中心,市场营销为龙头,目标计划为纲领,互联网 为工具,管控核算为保障的企业方针,放眼全球,服务于农,斥巨资搭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生之道APP等,搭建采购、生产、销售、物流、配送和售后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全面满足市场需求。我们的理念:合作—发展—知识—解决!共耕耘,同成长,幸福收成共分享!公众号ID:szdstnc联系我们电话:400-微信:sQQ:公司地址:山东烟台栖霞市桃村工业园长按二维码可扫描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菜施肥能用尿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