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全国叫张伟的有多少人个叫邓春艳

纪大伟等贩卖毒品二审事裁定书
时间: 00:00 作者:律伴网
[导读]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刑 事 裁 定 书 (2015)内刑一终字第25号 原公诉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纪大伟,男,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汉族,初中文化,无职业,户籍地林西县,捕前住河北省。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刑事拘留,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呼伦贝尔市看守所。 辩护人包常锁,内蒙古恩民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树亮,男,日出生于河北省涿鹿县,汉族,中专文化,无职业,户籍地涿鹿县,捕前住河北省。日因犯抢劫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一千元;日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日刑满释放。日因涉嫌犯贩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内刑一终字第25号原公诉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纪大伟,男,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汉族,初中文化,无职业,户籍地林西县,捕前住河北省。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刑事拘留,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呼伦贝尔市看守所。辩护人包常锁,内蒙古恩民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树亮,男,日出生于河北省涿鹿县,汉族,中专文化,无职业,户籍地涿鹿县,捕前住河北省。日因犯抢劫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一千元;日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日刑满释放。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刑事拘留,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呼伦贝尔市看守所。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田力,男,日出生于辽宁省,汉族,中专文化,无职业,捕前住河北省。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刑事拘留,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呼伦贝尔市看守所。原审被告人孟晶,女,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汉族,大专文化,无职业,户籍地鄂温克族自治族。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取保候审,日被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张辉,男,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汉族,初中文化,无职业,户籍地满洲里市。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刑事拘留,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呼伦贝尔市看守所。原审被告人柏强,男,日出生于辽宁省,满族,小学文化,无职业,捕前住辽宁省。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刑事拘留,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呼伦贝尔市看守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纪大伟、王树亮、田力、孟晶、张辉、柏强犯贩卖毒品罪一案,于日作出(2014)呼刑初字第84号刑事判决。宣判后,检察机关未抗诉,原审被告人纪大伟、王树亮、田力不服,分别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及原审被告人、听取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一审判决认定:(一)被告人王树亮、孟晶为牟利商议购买甲基苯丙胺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贩卖。王树亮将贩卖甲基苯丙胺的想法告知了被告人田力,让田力帮助购买甲基苯丙胺。田力即联系被告人纪大伟,王树亮、田力、纪大伟商定价款4万元。日,王树亮通过ATM机向田力建设银行账户转入4万元,田力于当日通过手机银行将该款转入纪大伟指定的户名为邓春艳的银行账户内。当日22时许,纪大伟将甲基苯丙胺送到田力居住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新锐时代小区D座1203室。次日凌晨,王树亮得到田力通知后到田力住所取走甲基苯丙胺。孟晶在北京市时与张某通电话,答应到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为张某带甲基苯丙胺。到海拉尔区后,孟晶先后用电话联系了张某、赵某某。同年12月19日,王树亮携带所购甲基苯丙胺同孟晶及被告人张辉、柏强从北京市来到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张辉、柏强明知王树亮、孟晶到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贩卖毒品,为防止暴露王树亮、孟晶的行迹,张辉用自己的身份证、柏强用名为“安康”的身份证登记入住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九居假日酒店115、120房间。为帮助王树亮、孟晶贩卖毒品,张辉使用柏强的手机与满洲里市名为“五哥”的买家联系,约“五哥”来海拉尔区购买毒品。当日21时许,孟晶在海拉尔区牧业管理局附近建设银行前向张某贩卖甲基苯丙胺5克,得款4200元。次日11时,王树亮、孟晶在120房间内向赵某某贩卖甲基苯丙胺10克,交易时被公安人员抓获,当场查获白色晶体79.4865克,淡红色晶体35.9590克。经鉴定,两种晶体中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在王树亮协助下,公安人员于同年12月26日将被告人田力抓获。(二)日,纪大伟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新锐时代小区3号楼1单元703室,以1000元价格将3克甲基苯丙胺贩卖给田力。(三)日,郑某某向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举报纪大伟贩卖毒品,郑某某提供了一电话号码,并通过该电话联系一男子,约定向该男子购买甲基苯丙胺,当日15时许,公安机关在北京市通州区河畔丽景小区将前来与郑某某交易的兰萍抓获,当场查获白色晶体一包,经鉴定,该白色晶体净重8.68克,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纪大伟、田力向被告人王树亮贩卖甲基苯丙胺120.4455克,纪大伟向田力贩卖甲基苯丙胺3克,纪大伟贩卖甲基苯丙胺123.4455克;被告人王树亮、孟晶以贩卖为目的购买甲基苯丙胺120.4455克,并将其中部分甲基苯丙胺贩卖;被告人张辉、柏强参与了王树亮、孟晶贩卖甲基苯丙胺犯罪,上述六被告人均构成贩卖毒品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纪大伟向郑某某贩卖甲基苯丙胺8.68克的事实,因证据不足,不予认定。被告人纪大伟未如实供述犯罪,亦不认罪。被告人王树亮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其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又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应予从重处罚;其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被告人田力,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予从轻处罚。被告人孟晶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其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予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张辉、柏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柏强作用次于张辉,均系从犯,予以减轻处罚;张辉、柏强参与的贩卖毒品犯罪,系未遂,予以减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项、第七款,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八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九条之规定,认定被告人纪大伟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五万元;被告人王树亮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四万元;被告人孟晶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三万五千元;被告人田力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三万元;被告人张辉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被告人柏强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被告人纪大伟、田力、王树亮、孟晶、张辉犯罪使用的五部手机,予以没收。原审被告人纪大伟的上诉理由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为,购买毒品的4万元没有汇入纪大伟账户,原审认定纪大伟贩卖123.4455克甲基苯丙胺证据不充分。原审被告人王树亮的上诉理由为,其到案后能够配合公安机关抓捕田力,属重大立功;所购毒品仅出售5克,其余属犯罪未遂;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请求结合以上从轻、减轻情节公正判决。原审被告人田力的上诉理由为,其未从中获利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到案后如实供述、认罪态度好,请求从轻或减轻处罚。经审理查明,上诉人王树亮与原审被告人孟晶商议购买甲基苯丙胺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贩卖牟利,经上诉人田力联系从上诉人纪大伟处购买4万元的甲基苯丙胺。王树亮于日通过ATM机向田力的建设银行账户转款4万元,田力于当日通过手机银行将该款转给纪大伟提供的户名为邓春艳的账户。当日22时许,纪大伟将甲基苯丙胺送到田力居住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新锐时代小区D座1203室,王树亮于次日凌晨将甲基苯丙胺取走。同年12月19日,王树亮携带购得的甲基苯丙胺同孟晶及原审被告人张辉、柏强从北京市乘坐火车到达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孟晶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处理过,为防行迹暴露,用张辉及柏强提供的名为“安康”的身份证登记入住九居假日酒店115、120房间。期间,为帮助王树亮、孟晶贩卖毒品,张辉用柏强的手机联系了满洲里市名为“五哥”的买家,约“五哥”来海拉尔区购买甲基苯丙胺。为贩卖毒品,孟晶在北京市期间与张某电话联系,答应为张某带甲基苯丙胺。到达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后,孟晶电话联系了张某、赵某某。当日21时许,孟晶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牧业管理局附近的建设银行前向张某贩卖5克甲基苯丙胺,得款4200元。次日11时许,王树亮、孟晶在120房间向赵某某贩卖甲基苯丙胺10克,交易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当场查获白色晶体79.4865克、淡红色晶体35.9590克,两种晶体经鉴定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同年12月24日,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新锐时代小区3号楼1单元703室,纪大伟将3克甲基苯丙胺以1000元的价格贩卖给田力。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1.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到案经过证实,日,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刑警大队在工作中发现,王树亮等人在海拉尔区九居假日酒店120房间内贩卖毒品,决定立案侦查。于当日在九居假日酒店120房间将王树亮、孟晶抓获,当场查获甲基苯丙胺150余克及吸毒工具;在115房间将张辉、柏强抓获。在王树亮配合下,于同年12月26日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新锐时代小区将田力、纪大伟抓获。2.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及照片证实,日,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扣押王树亮疑似毒品白色晶体1包、淡红色晶体1包,电子计重器1台,吸毒工具1个;扣押手机5部。同年12月21日扣押张某疑似毒品白色晶体1包。同年12月26日扣押田力疑似毒品白色晶体、淡黄色晶体各1包,吸毒工具1个。3.现场检测报告书证实,日,经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现场检测,王树亮、孟晶、张辉、柏强尿样检测呈阳性。4.(呼)公(理化)鉴(毒品)字(2013)第114号检验报告及疑似毒品检材称量记录证实,经呼伦贝尔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称量、鉴定,在王树亮处查获的白色晶体重79.4865克,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为90.5g/100g;淡红色晶体重35.9590克,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为91g/100g。5.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证实,受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委托,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呼伦贝尔海拉尔学府支行查询,田力账号13年12月16日由ATM机转入4万元,同日从该账户通过手机银行转至邓春艳账号万元。6.田力手机短信息记录证实,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刑警大队在田力号码为的手机内调取短信息记录显示,号码于日19时21分发送“0193604邓春艳”的短信息给该手机。7.九居假日酒店住宿信息证实,日18时58分以张辉身份证件登记入住115房间,19时14分以安康身份证件登记入住120房间。8.辨认笔录证实,经王树亮对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刑警大队出示的12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2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与其一起贩卖毒品的柏强;经对12张不同女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9号照片中的女子即是与其一起贩卖毒品的孟晶;经对12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4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与其一起贩卖毒品的张辉;经对12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8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贩卖给其甲基苯丙胺的田力。经柏强对12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9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与其一起贩卖毒品的张辉;经对12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10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与其一起贩卖毒品的王树亮;经对12张不同女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7号照片中的女子即是与其一起贩卖毒品的孟晶。经张辉对12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11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与其一起贩卖毒品的王树亮;经对12张不同女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8号照片中的女子即是与其一起贩卖毒品的孟晶;经对12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12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与其一起贩卖毒品的柏强。经田力对10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7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贩卖给其毒品的纪大伟;经对10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9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其贩卖毒品的对方王树亮。经纪大伟对10张不同男性正面免冠照片进行辨认,指出5号照片中的男子即是其贩卖毒品的对方田力。9.证人赵某某的证言证实,日17时许,孟晶给其打电话询问是否要冰毒,每克500元,其说要10克。当日19时许,其到海拉尔区九居假日酒店120房间,看到孟晶和一名男子在吸食冰毒,其对孟晶说要10克冰毒,明天来取。第二天12时许,其到孟晶房间取冰毒,那名男子拿出约10克冰毒,这时警察进来将其抓获。10.证人张某的证言证实,日前后,孟晶给其打电话询问是否要冰毒,每克500元,其说要几克,孟晶说等她到海拉尔时让其来取。12月19日17时许,孟晶给其打电话让去海拉尔,当日21时许,孟晶让其到海拉尔区河东牧业管理局附近建设银行门前取冰毒,其和女朋友一起去的,孟晶给了其5克冰毒,其把钱给了孟晶。11.上诉人纪大伟供述,2013年12月中旬的一天,其接到田力电话,说一个叫“亮亮”的朋友刚从监狱出来,想弄点儿冰毒卖掉挣钱,其说要多少,田力说要4万元的。其联系了一个叫“二星”的人,“二星”给其发了个工商银行的卡号,户名叫邓春艳,让其先把4万元汇过去,其把这个卡号发给田力,并告诉田力将4万元汇到这个卡上。隔了一天,田力来电话说已经将4万元转到邓春艳卡上了,其通知了“二星”,“二星”让一个叫“海豹”的人直接把冰毒送到其家,其将冰毒送到田力家。案发前两三个月,田力问其有没有冰毒,其说有,每克300元,从那之后,田力每月花1000元找其买3克左右冰毒,有时其直接将冰毒送到田力家。其的电话是,田力的电话是。12.上诉人王树亮供述,其出狱后想弄点儿钱花,在河北省燕郊镇联系了田力,田力帮其联系了纪大伟,田力给了其一个姓邓的账号,因其不会转账,就把4万元转到田力卡上,让田力转到姓邓的卡上。日3时许,田力让去取货,孟晶说海拉尔有人要买冰毒。12月18日,其和孟晶、张辉、柏强从北京市乘火车去呼伦贝尔市,19日晚上到的海拉尔区。因孟晶有吸毒史,怕被警察发现,就用张辉和柏强拿出的身份证登记了两个房间。当晚孟晶给张某送了5克冰毒,拿回4200元。孟晶又联系了赵某某,20日中午赵某某来到其房间,其拿出冰毒时警察进来把其抓获。张辉和柏强知道其来海拉尔是贩卖毒品的。13.上诉人田力供述,2013年12月初,王树亮从监狱出来给其打过电话。12月14日,王树亮来到其家,问是否能联系上冰毒,其当着王树亮的面给纪大伟打了电话,纪大伟说能整上,王树亮说要4万元的冰毒。12月16日,王树亮将4万元打到其建设银行0301134的账户上,其直接用手机将钱转到纪大伟发来的账户上,户名叫邓春艳。当天晚上,纪大伟把冰毒送到其家,次日凌晨其打电话给王树亮,王树亮来其家取走了冰毒。其的电话是,纪大伟的电话是。公安机关抓获其时当场查获的一小包冰毒是日在纪大伟处购买,花1000元买了3克。14.原审被告人孟晶供述,其丈夫王树亮从监狱出来后两人想挣点儿钱,王树亮的朋友田力能帮助联系到冰毒,王树亮提出贩卖冰毒,因王在内蒙古没有关系,其可以联系销路。案发前一周,其在北京市与张某电话联系,张某向其要冰毒,其告诉他等回去。王树亮从田力处买上冰毒后,其与王树亮、张辉、柏强从北京市乘火车于日到的海拉尔区,路上其给赵某某打电话联系卖冰毒的事。因其有吸毒史,王树亮刚刚刑满释放,怕被警察发现,就用张辉和柏强拿出的身份证登记了房间。当日17时许,张某给其电话询问是否到了海拉尔,其说一会儿就到,张某说那他找车往海拉尔走,其问张某要多少,张某说要五六克。当日21时许,其给张某打电话告诉他到了海拉尔,张某和一个女的开车到牧业管理局附近的建设银行门口,其给了张某5克冰毒,张某给了其4200元。12月20日10时许,赵某某联系其要10克冰毒。11时许,赵某某到其房间交易冰毒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其与王树亮和张辉、柏强说过卖冰毒挣钱给他俩分点儿,张辉和柏强帮着联系买家,他俩能白吸一些冰毒。15.原审被告人张辉供述,其和王树亮、孟晶一起吸冰毒,王树亮和孟晶让其白吸。王树亮说他和孟晶有前科,用其的身份证登记的房间。其用柏强手机给“五哥”发短信,让他过来。16.原审被告人柏强供述,日,其和张辉、王树亮、孟晶从北京站乘火车到牙克石市,12月19日下午到的,在一家饭店吃饭时,张辉告诉其是来贩卖冰毒的,王树亮、孟晶供吃喝,其默许了。其看到孟晶从包里拿出一包冰毒,王树亮、孟晶对其和张辉说“我俩给你们提供冰毒和买家,你俩负责送货,挣钱给你俩提成”,其和张辉同意了。四人打车到海拉尔,孟晶说她吸毒被处理过,用她的身份证登记不安全,其用朋友安康的身份证,张辉用他的身份证登记入住九居假日酒店。12月20日,王树亮、孟晶让其和张辉给满洲里的“五哥”送冰毒,又想让“五哥”过来,张辉用其手机和“五哥”联系过。到海拉尔吃住的费用都是王树亮、孟晶花的。17.常住人口基本信息证实,上诉人纪大伟出生于日,上诉人王树亮出生于日,上诉人田力出生于日,原审被告人孟晶出生于日,原审被告人张辉出生于日,原审被告人柏强出生于日。18.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2006)三刑初字第95号刑事判决书、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2012)海刑初字第675号刑事判决、河北省监狱管理局冀东分局释放证明书证实,上诉人王树亮于日因犯抢劫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1万元;日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于日刑满释放。以上证据,均经原审法院庭审举证、质证、查明属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纪大伟通过上诉人田力居间介绍向上诉人王树亮、原审被告人孟晶贩卖毒品甲基苯胺120.4455克,向田力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3克;王树亮、孟晶以贩卖为目的购买毒品甲基苯丙胺120.4455克,并将其中部分贩卖;原审被告人张辉、柏强参与王树亮、孟晶贩卖毒品;上述六人的行为均构成贩卖毒品罪。上诉人王树亮在共同犯罪中系主犯;在刑罚执行完毕五年内重新犯罪,系累犯,应予从重处罚;其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协助公安机关抓捕上诉人田力,具有立功表现,可予从轻处罚。原审被告人孟晶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其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可予从轻处罚。原审被告人张辉、柏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均系从犯,柏强作用次于张辉,对二人应予减轻处罚;张辉、柏强参与的贩卖毒品犯罪系未遂,可予从轻处罚。原审被告人纪大伟的上诉理由及其辩护人辩护意见认为购买毒品的4万元没有汇入纪大伟账户,原审认定纪大伟贩卖123.4455克甲基苯丙胺证据不充分,经查,纪大伟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给王树亮的事实有纪大伟、王树亮、田力、孟晶的供述相互印证;购买毒品的4万元汇入纪大伟指定账户的事实有纪大伟、田力、王树亮供述、田力手机短信息记录、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予以印证。故纪大伟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上诉人王树亮提出请求结合其有重大立功、如实供述、犯罪未遂等从轻、减轻情节公正判决的上诉理由,经查,一审法院在判决时已充分考虑王树亮的从重及从轻处罚情节,所作出的判决量刑适当,故该上诉理由不予支持。上诉人田力提出其未从中获利不构成贩卖毒品罪,经查,田力积极协助王树亮联系毒品卖家,帮助王树亮转款,居间介绍促成毒品交易,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其到案后如实供述、认罪态度好等情节一审法院在量刑时已充分考虑,故对田力所提请求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上诉理由不予支持。一审法院根据上诉人纪大伟、王树亮、田力及原审被告人孟晶、张辉、柏强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及后果所作出的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满都拉代理审判员  郝涌溪代理审判员  王英杰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书 记 员  李 庆
责任编辑:律伴网
下一篇:没有了
<img src="/uploads/-3b.jpg" alt="徐州一审判决“神婆”返还香客10万余元">徐州一审判决“神婆”返还香客10万余元
扫一扫更健康我叫张彬,她妈妈叫邓春艳,小女日出生,阴历10月22日,该起个啥名好呢,请网友帮帮忙_百度知道她用真爱呼唤安全 _ No2:矿区巾帼 _ 中国煤炭网
她用真爱呼唤安全
&&&&来源:中国煤炭网
&&& 作者:
  父亲早年工残卧床在家,她从小担起家庭的重担;不幸的事接连落在这个瘦小女人的身上,婚后一年多的时间,丈夫也因为一起事故丧失了劳动能力。做为两代工残家属,她没有被无情的现实所压垮,那些事故在她心中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恨,她恨事故,更恨那些因&三违&而忽视安全的人。于是,她选择了抗争。十六年来,她一边精心照顾因工伤残的丈夫,一边努力将孩子抚育成人,一边积极参与矿山安全宣讲活动,她以自己不幸的经历告戒矿工按章操作、珍爱生命。&矿工朋友们,请记住这血与泪的事实吧!它是否能给你带来一点反思、一点警醒呢?不要再让悲剧在你们身上重演&&&她的声音在矿工耳边一次荡漾,她,就是大明矿工残职工李贵增的妻子&&田雨花。
家中的天塌了,生活陷入艰难,造就了她一个坚韧的性格。
田雨花,今年39岁,不足1米5的身高,看起来很瘦弱,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女人&是如何扛起这个残破家庭 &半边天& 的。
田雨花上小学三年级时,那年她11岁,父亲因一起矿山冒顶事故造成一氧中毒、腰肌突出压迫脊柱神经,从此卧床不起,母亲辞去了民办教师的工作,在家照顾父亲,原本&双职工&的家庭,一下子,七口人的生活仅靠父亲的工资再也难以维持。生活水平一下降了下来,最苦的时候,连高梁米都吃不上,天天都吃没扒皮的包米窝头、锅底放点白菜片,再添点水和盐就是菜了,连滴油都放不起。一位姚姓邻居家的四个孩子,年三十到他们家拜年的时候,都穿着新衣服,是他们姐妹最羡慕的事情了,看看自己的书包都是补丁打补丁,作业本是铅笔写完钢笔写,正面写完,背面再写一遍,田雨花暗自里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她渴望着自己的爸爸也可以带自己去看电影,但现实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她绝望地问妈妈:&为什么别人家吃的、穿的都比咱家好那么多?&但她内心深处已经懵懂的知道,一切都是因为事故使父亲的卧床造成的。
她天生是个要强的性格,在家中排行老二,为了贴补家用,同时也为了能够继续上学,小小年纪的她学起了&经商&赚钱。炎热的夏天,卖不出去的雪糕,即使快化了的自己也不舍得吃上一块。(重新包好回冷饮厂可以退换)记得一次在市场卖雪糕,班主任何老师正巧路过,自卑的她害怕老师看见,赶紧躲到了大树的后面。
  冬天,她买来白纱布,自己裁剪,用自己家的缝纫机扎口罩,一做就是半夜半夜的熬,第二天,无论天气多么寒冷,她都要拿着口罩到市场上叫卖。为了几角钱的利润,她的手冻伤了一遍又一遍,现在一到冬天还疼痒难忍。另外,她还从康平亲属那里批发过来玻璃球、尼龙网兜一起卖,她的勤劳极大程度地缓解了家庭的负担。
田雨花上初中后,在家里养了100多只蛋鸡,为了养好这些鸡,她利用休大礼拜的时间到柏家沟买鸡饲料。因为路途远,她就用自行车往回驮,鸡饲料一般都是100斤一袋的,这对体重当时只有70多斤的她真称得上是一次考验。每次,她都艰难地摇晃着车把一点点往家推。冬季里的一天,她在过一个小山岗时候,鸡饲料袋突然颠掉了下来,她和自行车都倒在了一边,当时四周一个行人都没有,瘦小的她没有力量一边扶车,一边把饲料袋放到车上,那一刻,无助的她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等了好久,一位路过的老大爷帮她忙,她才勉强将饲料运回家。回家后,当他遭遇说给母亲听时,母亲的泪一下子流了下来,接着,父亲也跟着哭了起来,母女三人哭着抱在了一起。她的辛勤劳动,大大缓解了家庭的负担,这一年过春节的时候,她们家第一次买来了猪头肉,母亲庄重地给她们姐弟每人一份的分了起来,她说,那是她吃得最香的一吨年夜饭。
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倒她,反而造就了她一个坚韧的性格。1987年初中毕业后,她和大姐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但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她们都选择了放弃读书。正赶上绣花厂招集体工,田雨花如愿的成为了一名绣花工人,当时,绣花厂计件算工钱,她总是最后一个干到零晨十二点多,有时候,甚至干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月底,她拿到的工钱总是最多的。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她当上了厂里的团支部书记。并且多次被厂里评为&优秀团干部&、&三八红旗手&、&十佳女职工&、&劳动模范&等称号。
  不知不觉的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别人介绍,她认识了大她一岁的李贵增,人长得帅气,不抽烟、不喝酒,并且在矿山辅助单位工作。她认为最吸引他的就是丈夫在辅助部门工作,因为父亲就是在一线工作出的事故,她已经害怕了事故。大约谈了五个月的恋爱后,1992年的12月26日,他们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生活,那是一个幸福。婆婆出的钱,她们去北京度了一回&蜜月&,在北京他们去了故宫,而且在里面穿着皇帝和皇后的服装照的相片,那是她一生都难忘的幸福回忆。
  生活中,她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好妻子。为照顾好上二、夜班的丈夫,田雨花总是不敢先睡觉给他看着点,提前十几分钟,端上新做好的饭菜再叫醒丈夫。她从不让丈夫吃剩饭、剩菜。冬天,为了让丈夫穿上舒服温暖的鞋子,她总是早早地鞋垫放到火炕头&热乎&上,在丈夫临走的前几分钟,再将鞋垫装到鞋里。
下雨的时候,她因惦记着丈夫,总是拿上雨衣,在矿外的大门口在雨中一站就是几十分钟。丈夫对她也是倍加呵护,晚上,她下班晚,因为他们住在平房,要穿过一条长长的胡同,丈夫总是守在胡同头等着她,记得第一次丈夫去接她,反而让她以为是坏人吓得不敢走了,定睛一看是丈夫,心头那是一阵温暖。记得一次,丈夫上二班,临上班时候,丈夫还一反常态地亲了她一口才走,说起来现在还是那么的甜蜜。
  结婚半年多,她怀孕了,一次丈夫骑车驮她,她没上好车,摔到了地上,丈夫对自己是一痛自责。恩爱的生活,换来邻里羡慕的目光。
&没有可以依靠的坚强臂膀,一切只能自己咬着牙扛起。&
  幸福的生活,还未来得及细细体味。1990年在井下的一次事故中,丈夫碰伤了头部,加之事故现场血腥的场面,致使原本健康的丈夫惊吓过度变成了一名精神病人。
  当时只有24岁的她,已怀7个多月的身孕,家里紧急地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娘家人都极力主张打掉这个孩子,再改嫁个好人家。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要了这个孩子,有你罪受的,你自己看着办吧!&倔强的她说:&孩子是无辜的,再说我们本来感情很好,他现在变成这样了,我一走了知,他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她不但要下了这个孩子,还暗暗下定了要好好照顾丈夫一辈子的决心。
冬天里冷,她怕丈夫冷,自己动手给丈夫缝制了棉裤、棉袄,丈夫得病后,爱吃花生米,她就天天调着法的给做。一天夜里,丈夫突然醒来,掐住她的脖子,她好不容易才挣脱开,喊来邻居帮着将丈夫送到了医院治疗。
说起这样的&吓人事&那可不只一件,一次,正赶上她的老父亲过生日,全家人都在饭店等她过去开饭,她还担任着给&主持人&的角色,当她在家里刚料理完丈夫,时间马上就到了,当她正准备出发时,家里人正好想询问她什么时候到,手机的铃声响了的同时,丈夫突然发病,一把抢过她手中的手机,拿起菜刀砸了个稀碎,同时,抓起炉火上的铁锅向田雨花抡了过去,她下意识的用左臂一挡,通红的锅底当时就把她的一块皮烫熟了,那叫一个钻心的疼啊,撸起左臂的袖子,伤疤依然清晰可见。
在女儿十岁生日的时候,为了让女儿过一个温馨的生日,她提前买来了生日蛋糕。那时,她在矿里出劳务,等到她下班回到家,一打开门便傻了眼,墙上、地上涂满了蛋糕,更让她难受的是女儿的手脚被反绑在一起,嘴里还塞着块手巾,满脸泪痕的畏缩在墙角睡着了,而丈夫却躺在地上正呼呼大睡,她赶紧把女儿解救了下来。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丈夫发病闲孩子忙叨,就把女儿捆了起来。等把孩子松开,一见她回来,一下子扒到了她的怀中说:&妈妈,我怕,我害怕!&看着女儿,田雨花的眼泪刷地流了粗来。
  一次次的&危险经历&,想着这些年自己遭的罪,自己对丈夫的付出和体贴,对公婆的孝心,换不来丈夫的一句感激的话,她感到彻底的绝望,看着丈夫床边的一整瓶安眠药,她想到了一死解脱,她在家中的茶几上留下遗书,来到大明西大坝上,手握药瓶,但当她打开药瓶那一刹那间,一想到自己这样一走,年老的公婆是无法照顾丈夫一辈子的,他再也不会有康复的机会了,更让她割舍不下的是她的女儿,没了母亲的孩子又将是多么的痛苦啊!想着想着,擦干泪水,田雨花又回到了家中。
近几年,丈夫犯起病来就拆东西,从家里的大件电视、冰箱到随身听、刮胡刀都被拆得七零八碎的,拆完后基本都是好好的东西只能当废品卖了。一次,当她下班回家,冰箱门开着,丈夫躲在被窝里偷偷的乐,地上一片水,雪糕已化得只剩一摊水了,冻肉、饺子馅、满地都是,她只能默默地将这烂摊子收拾干净。还有一次,她刚花150元给家里刚换的坐便,早上有点堵,她本想找个人给看看,回到家时,看到丈夫笑呵呵的对自己说:&坐便弄好了&,她掀开座便盖一看,打鼻子的气味扑面而来,原来,丈夫在市场花20元钱找了个人,将自家的坐便回水给捅开了,没有了回水,座便虽然通了,但也不能用了。看到丈夫笑呵呵的表情,她真是又生气,又无奈,因为象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她说:&最难过的还不是弄坏东西,东西坏了可以再买,最让她难过的是再也找不回丈夫的爱&。一次,她做了个黄瓜炒鸡蛋,刚摆到桌子上,丈夫就把所有的鸡蛋夹到自己的碗里,吃不了还往地上扔,她和孩子一口也没有吃到。一想到以前关心体贴她的那个丈夫成了冷漠的另外一个人。
一次,她把弟弟叫到自己家里商量,想买些山楂、地瓜、白糖,蘸点糖葫芦、地瓜片卖,丈夫无意听到了&地瓜&二字,竟背着她买来了100斤的地瓜,等她发现时候,已经有一半的地瓜给削掉了皮,送给人一部分,自己吃了一部分,剩下的地瓜变了黑,只能扔掉。
2006年,女儿上初中时,患上了一种特殊的血液疾病,只要一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浑身就起满红色的疙瘩。当时,她寻便了附近的医院,效果都不理想。她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几乎是一个月去一次沈阳医大、七院。早上五点,天刚蒙蒙亮,她拉着孩子的手,早上来不及吃上口饭,就在市场等去沈阳的大客,在医院里,孩子晕车难受的依偎在她怀里,坐着冰凉的塑料板凳,孩子冻得瑟瑟发抖,当她买来烤地瓜给孩子时候,孩子懂事说:&妈妈你先吃,我再吃。&她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她想,要是丈夫是健康的话,两个人一起挂号、取药,或者在她挂号时候,能够有个人陪着孩子,那该多好啊。那个时候,自己真是心灰意冷,家里没有钱,她几乎是借遍了所有的亲戚,自己甚至萌生了&卖血&,甚至是&卖肾&的念头,终于在她的照料下,孩子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多年来,她们家做菜,她不但要做两样,一个是给丈夫的,一个是给孩子的,给孩子的葱花、生姜、辣椒是一样不敢放的。回想起那段日子,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没有可以依靠的坚强臂膀,一切只能自己咬着牙扛起。
她虽是一个要强的女人,却看不得别人有困难。
  田雨花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她希望女儿完成她未实现的大学梦想,丈夫丧失劳动能力后,孩子上学需要钱,过日子也离不开钱,为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状况,
  她是吃尽了苦头。生活中的她,虽是一个要强的女人,却看不得别人有困难。
她的弟弟在小区摆了个地摊卖豆皮,生意还不错,他心疼自己的姐姐,每天在忙的时候让她过来帮忙一阵,每月给她300元钱的工钱。她说:&她打心里感激弟弟的帮助。&
十月一以后,正赶上农村收玉米,收玉米这活就连干惯了农村活的人都不爱干,很多条件好的农民都是包出去,一亩十五块钱。田雨花得知后,联系了几个人后开始了&掰包米&。第一次,看见成片的玉米地,一眼都望不见尽头,她真的有些绝望了,玉米杆长得比她还高,高的她要跳起来才能掰到,这么一跳,&锋利&的玉米叶将她的脸、脖子、胳膊刮得伤痕累累,每当洗脸的时候更是疼得自己直掉眼泪,嘴唇被风吹干了,最后裂出一个个小口。就这样一干就是十多天,只为挣下100元钱。为了省下路费钱,即使在远,她都是骑自行车去,风雨无阻。
然而,她虽是一个要强的女人,却看不得别人有困难。她在大明一家叫天成饭店打工时, 她认识了一个叫王慧丽的女孩,十九岁,因为父母离异无人管,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爷爷奶奶去世后,她就再无亲人可依靠了,一个人吃住在饭店。田雨花得知此事后,将女孩带回自己的家,将给女儿新买的羽绒服送给了她,并做上了一桌的好吃的。后来,饭店倒闭,女孩没有了住处,她便邀请女孩到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女孩找到了工作才搬出去。
田雨花的一个叫邓春艳的同事,她们是在矿选煤厂工作时候认识的,当得知她有一个孩子是和前夫所生,现在的丈夫不愿意和这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和外婆住在一起,但是外婆身体不好,无力供孩子念书的事情后,她将找到这个孩子,对孩子说:&好孩子,你就放心念书吧,田姨供你。&整个初中的学费都是她给出的,每到换季的时候,她也不忘给孩子买上应时的衣物。而当时她丈夫只有700元的工资,加上她的工资300元,全月不过是一千元。
今年的六月份,当田雨花下楼时,发现一位老人正在垃圾堆里捡东西吃,当时就把老人拉到自己家楼门口坐下,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姓潘,家住大六家子,无儿无女,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田雨花了解后,返身上楼给老人从自家拿了水果,又到卖店买了汽水、面包和香肠,并一再嘱咐老人需要帮助就到弟弟的豆皮摊上找他。
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搬到了调兵山住了,她常常想:&要不是丈夫出事故,丈夫踏踏实实地上班,自己再这样努力,自己的家或许早就在调兵买房子了。&
 &将安全宣讲进行到底,不让悲剧再在别人身上重演,是她最大的心愿&
  父亲因事故造成工残,使她失去了原本幸福的童年;丈夫也因事故丧失了自我,使她失去了原本甜蜜的爱情。事故毁了自己两代家人的幸福生活,自己是最大受害者,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亲历者,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自己的不幸告戒那些曾经违章作业和正在违章作业的矿工,为了自己的家庭和他人家庭,注重安全,珍视生命。
  十六年来,她一边精心照顾因工伤残的丈夫,一边努力将孩子抚育成人,一边积极参与矿山安全宣讲活动,她先后创作了小品《除夕梦团圆》、快板《四劝矿工保安全》、安全演讲稿件《悔过》、《安全在我心中 生命在我手中》、《承载起爱的责任
珍爱生命》等四十余篇安全作品,并且是自己写,自己演、自己讲。尤其是她以自己不幸的经历进行宣讲的《妻子的祝福》,更是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矿工按章操作、珍爱生命。
集团公司&实现零亡人目标,让平安永驻铁煤&巡回宣讲报告会在大明矿文体中心举行的时候。本来容纳500人的文体中心会场座无虚席,当职工听完田雨花的演讲后,职工们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演讲过程中,田雨花想起了女儿写的一篇日记,&今天是日,妈妈象往常一样帮舅舅出摊了,爸爸呆呆地在坐在床头,望着窗外,我想起了妈妈临走时说的话,天黑了,别忘了把窗户关上,我站起身,关上了窗户。突然,爸爸一反常态,他拿起拖鞋向我狠狠地打来,然后用脚使劲地踹,我害怕急了,急忙打起电话:&妈妈,快回来救我。&妈妈赶回来时候,爸爸已经睡着了,疲惫的妈妈坐在床头,听着爸爸打呼噜的声音,她望着我满身的伤痕,什么也没有说。但我知道,妈妈的心里在流着血,我读懂了妈妈脸上的无奈,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我没事,我一点都不疼,我就是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打我,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很听话,也很听话,也很孝顺我爱妈妈,也爱您啊!我多么希望您能象别人的爸爸那样,能抱我一下,亲上一口,说一句宝贝&&。 这本不在演讲稿的内容上,但当她把这段日记内容讲完时,自己已经抑制不住感情,泪流满面。在场的职工们也都是纷纷流下了泪水。
综检车间的一名天车工听完演讲后说:&听完田雨花的演讲后,我心里有些后怕,以前,在没人时候,往往就忽视了正常地按章操作,不打点就起吊了。以后,我再也不会这么做了。万一因为我的失误造成别人家庭一生的伤害,我的良心一辈子也不会安心的。&
大明矿综掘三队王鹏远在听完宣讲团报告后感慨地说:&今天,听完&实现零亡人目标,让平安永驻铁煤&巡回宣讲团的宣讲以后,我的心情既沉重又感动,沉重的是:听到了这么多血淋淋的案例,感动的是:集团公司对我们矿工的生命安全如此的关注。宣讲中,我矿职工田雨花的丈夫因为忽视安全造成的悲剧,多年以来给亲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我本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保证按章操作、确认安全&&。
  大明矿救护队党支部书记李付权在听了宣讲后激动地说:&工作多年,很少遇到让自己感动的事,但这次演讲把我深深感动了,四名演讲员讲得太好了!不仅教育了我,更触动了我,让我再一次领略到安全的实质。尤其是我矿工残家属的演讲使我深深地感到:当前,我们的职工、我们的干部抓安全工作不能只看到一个人,一个事,而是要看到安全对于家庭、企业、社会这一整体的利益,我们每个人都应负起自己肩头的责任。&
当听到工残员工妻子田雨花讲述丈夫因忽视安全致残,给整个家庭带来的不幸,看到田雨花声泪俱下对安全情真意切的呼唤时,晓明矿综掘二队员工李立生&&这个生产中勇克难关的汉子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下:&听了她的讲述,我真正了解到了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给家庭带来的痛苦。我以前在工作中也有过图省事、忽视安全的时候,当时从没有考虑后果。今天让我真正明白了事故是造成家庭痛苦的根源,平安才是我们家庭幸福的保证。为了安全,作为一名班组长,我要带头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按章操作,违章的事儿千万不能干了!&
晓南矿培训中心教师赵春明是小宣讲员高驰的妈妈,她动情地说:&宣讲会结束后,很多同事都来向我祝贺说:&孩子宣讲的很成功,让我们这些大人很受教育,孩子的期盼会时刻提醒我们搞好安全生产。&孩子通过参加宣讲也变得懂事了,知道关心爸爸的休息了。作为一名矿工的妻子,我更同情工残员工家属田雨花,一个失去丈夫护佑的女子,独自支撑一个家庭,她该多难啊!我想告诫矿工朋友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要对妻子和孩子负责!&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田雨花在最初演讲的时候,是背着婆婆、女儿和其他家里人进行演讲。当年迈的婆婆在矿区新闻中知道她以丈夫的事故来演讲时,坚决的反对她演讲,老人家气愤地找到她说:&你讲那干啥呀?你讲,他也不能好,老说他,我不爱听,尤其你老在外面说自己老爷们怎样、怎样,别人该瞧不起你了,叫人知道,有啥用啊?。。。。。。&
同在大明矿水暖队上班的小叔子也找到他生气地说:&嫂子,你是不是又去讲演了,又讲我哥了是不?你说你这不是没事闲地吗?你咋讲,我哥也那样了,别人还能替你咋地?&
家人的极力反对没有动摇过她安全宣讲的信心,&不让悲剧再在别人身上重演&是她最大的心愿。&她结合自己的不幸经历,常常把自己讲得泪眼模糊。她说,其实在自己的内心处,她是打心眼里不愿意去讲自己的家庭的不幸的。因为,每一次讲述这些事情,就好象把自己的伤疤再次掀起,每次讲完,自己的心里都要难受好多天,回想起这些年自己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是件内心很痛苦的事。
  在市场帮弟弟出摊的时候,好多听过她演讲的职工和家属都问她:&你是不是上次演讲那个人?你讲得都是真的吗?你家他真是那样吗?&还有一次一名小青矿的职工对她说:&你讲得挺好啊!把我们这些大老爷们都整哭了。&当她告诉她讲得全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时,大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对安全的意义都有了新的认识。
如今,丈夫由于脑神经压迫视神经,现在眼睛的视力明显下降,而且按照医生的说法,这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只会越来越重,但她依然是坚强的面对着生活,田雨花说:&她会一如既往的照顾好丈夫和孩子,特别孩子是她的全部希望,是她面对困难最大的动力。&
  &当您为煤炭事业辛勤工作而取得成绩时,你是否感到生活的可贵当您面对忽视安全而付出巨大代价的工友,你是否感到安全的可畏;母亲是家中的&半边天&,父亲是家中的一座山,任何一个幸福的家庭都不能没有晴朗的天,也不能失去可依靠的山,然而又有多少的家庭因为忽视安全而山崩塌天&&
就这样,在职工家属的座谈会上、在区队的班前会上,田雨花的演讲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泪水流了一次又一次,掌声也响起了一次又一次。
中国煤炭报、中国煤炭网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经过书面授权转载,必须注明出处、作者。声明:本网站发布稿件不等同于本报发布稿件。文章原作者如不同意在本网发布,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春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