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挑起情绪容易激动说话爱哭是因为什么

奔腾不息的河流,虽有汹涌的外表,却没有深度,没有内涵;静静的潭水,看似柔弱,却深不可测~~
字号:大 中 小
& & 当孩子说起或询问一件事情时,最好的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是要针对事情暗示的联系。
& & 六岁的弗洛拉抱怨说,最近她收到的礼物比哥哥的少,她的妈妈并没有否认她的抱怨,也没有对弗洛拉解释说哥哥年长,应该收到更多的礼物,她也没有保证纠正这个错误。她知道,孩子真正关心的是他们和父母关系的深度,而不是礼物的大小和数量。弗洛拉的妈妈说:“你担心我爱你是不是跟爱他那样多?”她没有再多说一句话,而是紧紧拥抱了弗洛拉,弗洛拉惊喜地笑了。这就是这段谈话的结束,而它原本可能会变成一段无休止的争论。许多孩子的问题的真正意图,是他们对放心的渴望。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向孩子保证我们对他们永久不变的爱。
& & 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情本身回应他,而是要就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作出回应,这样通常比较有效。七岁的格洛里亚回家时心情很不好。她告诉父亲,她的朋友多丽是如何从人行道被推到积满雨水的沟里去的。她的父亲没有追问事件详细的情形,也没有威胁说要惩罚冒犯多丽的人,他就女儿的感受回答了她,他说:“这件事一定让你很不舒服,你当时一定对做这件事的男孩子很生气,现在你还在生他们的气呢。”
& & 对这些话,格洛里亚深有感触地回答说:“是的!”当她的父亲说:“你担心他们也会这么对你吗?”格洛里亚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让他们试试!我会把他们一起拖下水,那一定会溅起水花呢!”她想像着那幅画面,然后大笑起来。这段谈话以开心结束,它原本可能会成为一场应该如何帮助多丽自卫的、毫无用处的、冗长的说教。& & 当孩子回到家,不停抱怨他的朋友、老师,或者生活时,最好顺着他的语气回应他,而不要先试图查明事件的真相。
& & 十岁的哈罗德回到家就开始发脾气、抱怨。哈罗德:“多么痛苦的生活啊!老师说我是骗子,只是因为我告诉她我忘了家庭作业,她冲我嚷嚷,她确实在嚷!她说她要给你写条子。”妈妈:“你今天很倒霉。”哈罗德:“确实是的。”妈妈:“在全班同学面前被叫做骗子一定让你尴尬极了。”哈罗德:“确实很尴尬。”妈妈:“我打赌你心里一定骂了她几句!”哈罗德:“是的!你怎么知道?”妈妈:“当有人伤害了我们时,我们通常都会这么做。”哈罗德:“我感觉轻松多了。”当孩子发现他们的感受是正常人经历的一部分时,他们会感到深深的安慰。传达这种安慰的最好办法就是理解他们。& & 当孩子对自身做评价时,通常不要只是以赞同或不赞同来回答他,而要用具体的细节来表达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一个孩子这样说:“我的算术不好。”如果你告诉他:“是的,你对数字的反应很糟糕。”这样说是没多大帮助的,驳斥他的观点也没有用,或者给他一些肤浅的意见,如“如果你再用功一点,会好一些的”也没有用,这些轻率的好意只会伤害他的自尊,这种直接的教训只会降低他的自信。
& & 你可以用诚挚和理解来回答他说的“我的算术不好”,下面任何一句回答都行:“算术是一门很难的课程。”“有些题目很难解答。”“老师的批评不会让算术变得容易些。”“算术让人觉得自己很愚蠢。”“考试时一定特别难熬。”“你一定很担心不及格。”“你一定很担心我们会怎么想。”“你一定很担心我们会对你失望。”“我们知道有些课目是很难的。”“我们相信你会尽力的。”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说,当她拿着不及格的成绩单回家,她父亲用如此理解的态度跟她说话时,她几乎要晕倒,她在心里说,我一定要对得起父亲对我的信任。
& & 只要时间一长,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听到自己的女儿或儿子宣称:“我很笨。”父母当然知道他不笨,于是他们开始说服他,让他相信自己是聪明的,就像下面这位父亲做得一样:查尔斯:“我很笨。”父亲:“你不笨。”查尔斯:“我就是很笨。”父亲:“你不笨。记得你在夏令营时多聪明吗?辅导员认为你是最聪明的人之一。”查尔斯:“你怎么知道他怎么想?”父亲:“他告诉我的。”查尔斯:“是么,那么他为什么总是说我笨?”父亲:“他只是在开玩笑。”查尔斯:“我是很笨,我知道,看看我在学校的分数。”父亲:“你只是需要更用功一点。”查尔斯:“我已经用功多了,但是还是一点用都没有。我没长脑子。"父亲:“你很聪明,我知道。”查尔斯:“我很笨,我知道。”父亲(大声地):“你不笨!”查尔斯:“我就是笨!”父亲:“你不笨!笨蛋!”
& & 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很笨,或者很丑,或者很坏时,我们无法说出一些话或做一些事能让他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对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通常无法直接改变。就像一个孩子对他父亲说的那样:“爸爸,我知道你是对我好,但是我还没蠢到把你的话当真的程度。”
& & 当孩子表达了对自己消极、否定的看法时,我们的否定和反对对他没什么帮助,他们会更坚定地确信自己的看法,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是告诉他,我们不仅理解他的感受,还理解他的特别的暗示。例如:伊凡:“我很笨。”
父亲(认真地):“你真的那么觉得么?你不觉得你很聪明?”伊凡:“不觉得。”父亲:“那么你心里一定很难过?”伊凡:“嗯。”父亲:“在学校里,你一定非常担心时间,担心不及格,担心分数低。当老师叫你回答问题时,你一定很慌乱,甚至即使知道答案,你也无法正确说出来,你怕你的话听起来很愚蠢……老师会批评你……同学会笑话你。所以,很多时候,你宁愿什么也不说。我想你大概记得你说了什么而大家笑话你的情景,这让你觉得自己很愚蠢,同时也觉得受到了伤害,很生气。”(这时,孩子可能会告诉你一些他的经历。)父亲:“看,儿子!在我眼里,你是优秀的,只是你自己有不同的看法。”
& & 这段对话可能并不会使孩子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可能会在他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无能。他可能会在心里想:如果爸爸理解我,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可能我并不是那么没用。这段谈话产生的亲密可能会让儿子要努力地无愧于父亲对他的信任,最终,他会逐渐发现自己身上的许多优点。
& & 当孩子说“我总是运气不好”时,争论和解释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我们每举出一个好运的例子,他都会提出两件不幸的事来反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他看到我们非常理解他有这种想法的感受:安娜贝尔:“我的运气总是不好。”妈妈:“你真的那么想?”安娜贝尔:“是的。”妈妈:“所以当你参加一个比赛的时候,你心里会想:我不会赢的,我没有那个运气。”安娜贝尔:“是的,我就是那么想的。”妈妈:“在学校里,如果你知道答案,你会想,今天老师不会叫我回答问题的。”女儿:“是的”。妈妈:“我想你可以告诉我更多的例子。”安娜贝尔:“当然,就像……(孩子举了一些例子。)”
妈妈:“你对运气的想法我觉得很有意思,如果发生了你认为运气不好的事情,或者运气好的事情,来告诉我,我们可以讨论讨论。”这样的谈话可能不会改变孩子相信自己运气不好的想法,但是,她可能会觉得有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孩子太逆反,怎么办&----------------------------------------& & 逆反心理指的是当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便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也有自尊心,也许家长的行为会在无意间刺激孩子作出逆反的反应,而我们自己却不自知。& & 在孩子的逆反背后,家长可能做了什么?& & 一、期望不切实际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 二、过于严厉现在,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 三、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如果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 四、反复唠叨,引起厌烦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唯恐他们不听,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即使明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 逆反心理,我们也可以从好的一面去看1.逆反心理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儿童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2.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懑、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在心中,并能防止畏缩、懦弱、压抑、保守、逆来顺受等消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儿童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合理引导,善加利用。这样,就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 & 所以,对孩子的逆反,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态度才合适?1、不要抱有成见预想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情绪的父母实际上是在挑起这种情绪。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们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分,孩子们就越会坚持己见。2、把握重要问题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画脚,这只能使孩子们反感。你儿子留了披肩发或是你女儿用了一种新的化妆品,你最好还是把这当作一种无害的时髦而予以接受。3、不要盲目责怪孩子有时,看起来“逆反行动”是针对你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有一家人一向在星期日早上10点钟去爷爷奶奶家看望老人。一天,儿子却宣布他要晚起,不参加次日的“集体活动”了。他的父母本来可以大发其火,把此举解释为青少年对家庭的抵制。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心平气和地问明了原因。原来,孩子前一天为了学校的校报忙到很晚,实在是太疲倦了。于是家人便把去爷爷奶奶家的时间改为下午2点。4、建立统一战线孩子有时会更喜欢两位家长中的一位。一位父亲也许会为女儿的亲密行为而“硬”不起心肠,并允许她享有母亲所反对的“特权”。同样,当父亲要为某件事而斥责儿子时,母亲也许会为儿子辩护。对孩子的不同态度会导致父母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处理孩子的某个问题时,你应同你的爱人多商量,决定你们在哪些方面互相让步。然后,一起向孩子说明你们的决定。& & 孩子逆反,我们能做什么?1、冷却法: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情绪强烈激荡时,父母不要恼怒,不可“针尖对麦芒”,以任性对任性,否则会火上加油。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他的任性不予理睬。当孩子以哭作为武器来威胁时,不要心软,可以让他哭一阵,等他平静下来以后再教育诱导。2、温暖法:父母要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孩子,经常和他沟通,做他的贴心人。一旦发现他有细小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鼓励。3、刺激法:要掌握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如有意识地说“你不会穿衣服,是不是?”“你不会说礼貌话,对不对”之类的话来刺激他。4、心理保健法:帮助指导孩子客观地了解自我,克服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培养良好情感和锻炼意志,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小孩私自拿家里的钱,父母该怎样对待?&-------------------------------
  &当小孩在没有经过父母的允许下,私自拿钱出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遇到这张情况,各位家长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
  在得知小孩未经自己许可就把钱拿走之后,各位家长首先想到是责怪孩子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错了,两只老虎儿童安全座椅提醒各位家长,千万不要责怪孩子,尤其用偷等字眼的话语来指责孩子。
  在小孩犯错误的情况下,父母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来了,但是不一定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切勿把错误放大,一定要给孩子合理的解释和处理,否则的话将会给孩子蒙上心理阴影。
  小孩子尚未成年,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生存的技能,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花钱的欲望和需求。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和支配都是需要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的。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私自拿家里的钱的事?
  1、切勿上纲上线,忌用“偷”字
  对于孩子私自拿家里的钱的事,父母不要轻易上纲上线,说她是在偷钱。偷钱是涉及道德感的一个词,而孩子通常不会把拿了自己家的钱的行为解读为“偷”,只是知道未经允许,拿了钱被发现后有可能会挨骂。
  如果父母对她这种事先不报告的行为判定为“偷”,将会对十岁孩子的脆弱心理造成很强的道德压力,给她留下情感创伤的体验,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是负面的。
  2、不要用对待犯人的态度对待孩子
  一个有威信的成年人,最好不要做那种为了一探究竟,而跟踪尾随孩子的事,也不要当场“人赃并获”,这不是刑侦破案,也不是引敌入瓮,回到家更不要审讯逼供。
  教育的事,不但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要考虑成年人的形象问题。当父母用步步紧逼的方式逼孩子说实话,交待钱的去处,不留情面的批评,事后会让孩子感到成年人世界的可怕和阴暗,对父母也尊重不起来,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是负面的。
  3、不要把批评等同于教育
  把批评当作教育的方式过于简单。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撒谎骗父母呢?因为孩子在这类事件中,体验到的是焦虑、失望、愤怒、无助。而撒谎是人面对不利于自己的状况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孩子不知道拿家里的钱这件事被发现以后,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惩罚有多重,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所以他们会尽可能把事态轻描淡写,尽可能把惩罚的力度降到最低。
  对于孩子私自拿家里钱的问题,家长们除了做到以上五种应对方法之外,还需要对孩子的金钱观念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最便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孩子正确对待和使用零花钱。
  在制定计划之前,5个重要的零用钱原则,提醒家长们:
  1、给孩子一个许诺。
  在开始实施零用钱制度之前,向孩子保证在每周的某一天会给他零用钱。按照孩子的年龄,每周给他年龄数一半的钱。每周确定一天作为发零花钱的日子,并且一定要遵守诺言。
  2、让孩子向你做一个保证。
  在孩子拿到零用钱之前,要保证两件事情:
  * 必须把零用钱的一部分攒起来。
  * 剩余的钱作应急之用,也可以用来娱乐――但是用完后不能要更多的钱。
  3、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零用钱计划一旦开始,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孩子们会像盼望领工资一样。如果孩子拿到钱后立刻就花掉了,不要再另外给他。
  4、别把零用钱与家务搅在一起。
  父母给孩子零用钱是因为他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根据作者的经验,以及许多心理学家和顾问的建议,零用钱不应该与孩子的个人成绩,例如考试得到一个A,或者干家务等行为联系在一起。给孩子零用钱的目的非常纯粹,只是为了教给他一些有用的理财常识。
  5、在零用钱合同中规定储蓄的内容。
  父母给孩子零用钱是因为他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根据作者的经验,以及许多心理学家和顾问的建议,零用钱不应该与孩子的个人成绩,例如考试得到一个A,或者干家务等行为联系在一起。给孩子零用钱的目的非常纯粹,只是为了教给他一些有用的理财常识。
  第一次给零用钱
  1、确定零用钱的数目和发放日期。
  2、明确告诉孩子每笔零用钱的储蓄比例。
  3、购买存钱罐和钱包。
  4、零用钱合同。
  5、零用钱跟踪记录。
  6、拒绝诱惑这也许很难,但是当孩子找到你,求你多给点钱,千万不能心软。------------------------------------ 大人们,请试着蹲下身去聆听&------------------------------------
& & 一直很好奇瑞典孩子们在幼儿园,老师那是连句重话都不能说的。那么遇到实在很调皮、很不听话的孩子,该怎么办呢?孩子毕竟是孩子,连上帝纯洁的白羊羔群里都会有那么一两只不听话的黑羔羊,何况这些令家长老师头疼的熊孩子?
& & 在幼儿园,我亲眼见到了老师对“熊孩子”的教育。一句话概括,耐心第一!爸爸妈妈打孩子都要进局子,老师更不能够了。比如晨会的时候,一贯调皮的孩子又在捣乱,一分钟也坐不安稳。老师多次命令无效,多半会请他暂时站到一边去。但站到一边也无所谓,熊孩子照样玩得开心。其实幼儿园的老师们个个必修的第一课就是儿童心理学。
& & 俗话说:小孩脸,三月天,说变就变。就说的是孩子们情绪变化大、阴晴不定。而且心理学也明确做出分析,有时孩子闹,如果不是累了,多半是想引起大人们的注意。但是幼儿园是个群体,你不能因为你的感受而忽略了其他孩子们的感受啊!这时老师可能会针对这样的状况,来个情景剧分角色扮演。比如一次演唱会,熊孩子扮演的歌手卖力表演,但是周围坐的大家都不认真听他演唱,说话的、打闹的,乱成一团,连老师扮演的猫头鹰博士都溜到一边打瞌睡去了。看到这样乱哄哄、没有一个人听他演唱的场面,熊孩子都快被气哭了。这时,老师再一次要求大家安静,按照正常的演唱会秩序再来一遍,熊孩子演唱,大家不但专心听还随着节奏拍手。看到大家这么捧场,这下,熊孩子的“虚荣心”、自信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此时此刻,老师再趁机进行引导,让熊孩子对比两次演唱会的结果,告诉他,做人要懂尊重别人,他不喜欢的场面,别人也不喜欢。熊孩子重重地点头,算是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 & &孩子性格成形期尤其敏感细腻,老师们更通常的做法是选取孩子的优点,因势利导。比如某个熊孩子虽然调皮,计算的能力特别强。那老师会请他为大家在晨会上念年月日,让他报数。做完之后,给他一个大大的表扬。除此之外,对那些“屡教不改”的熊孩子,老师还要和家长沟通,看看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状况。
& & &众所周知,北欧人信奉爱情高于婚姻,不爱了马上可以离婚。何况还有那么多并无婚姻约束的同居婚姻。孩子们甚至小小年纪,基本都可以接受父母离婚这样的事实。离婚后,从孩子的抚养角度和家庭抚养费角度,很多离异的父母会选择当“星期妈妈”或“星期爸爸”,就是一人一周轮着带孩子。即便以后双方各自交了男女朋友,大不了带着孩子约会。北欧这边的父母是真爱孩子,才会生孩子。否则一辈子就选择不要孩子。所以如果有了孩子,无论何种情况下,对孩子的疼爱和教养责任都不会减。可能有时人们会不理解西方家庭既然是爱孩子,却又为何那么不负责任地离婚、给孩子以伤害。在这一点上,于我们相悖的观点,在北欧父母那里恰恰是相合的。北欧父母正是为了减少孩子受到伤害,才不会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凑合过。在将孩子以小大人看的北欧人这里,父母离婚时不会隐瞒孩子,他们会认真找孩子谈,告诉孩子父母的决定及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孩子即使当时不甚明白,但长大之后就会明白。我身边跟着星期父母长大的朋友比比皆是,个个身心发育健康,几乎没有听到过有人抱怨“就是因为当年父母离婚,我才怎样怎样”。所以说在北欧父母的离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确实还是有限的,因为社会这个学校也在无时无刻教育着孩子们一路长大。
& & 在学校里,我们的先祖大禹,治水时流传下来的“堵不如疏”,在北欧教育对待孩子身上很好地被应用了起来。国内许多老师家长一谈到孩子玩游戏、打电玩,简直是恨不得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产生过电脑才好。可北欧学校却恰恰相反,不但留的作业鼓励孩子们善于用电脑搜集大量信息,尤其还给一些移民学生们发电脑带回家,学期结束归还。我曾经教过课的一个瑞典学校,对待国际语言组学习语言的新移民学生,就是一人一台超薄笔记本,让大家带回家,以便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语言和了解北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北欧本土家庭平均每家都有两三台电脑,对于电脑,家长们不会如洪水猛兽般预防,定下规则即可。 & & 遵守规则是北欧孩子们从小围兜的时候就逐渐培养起来的意识,比如欧美家庭流行的每个周六的“周六糖果日”,这意味着只在周六这一天才可以吃糖果,平时是不可以的。所以孩子们都知道,也都遵守。还有就是“周末电脑日”,只在周末孩子们才可以用电脑打游戏、上网。平时的电脑只是用来学习,或听听音乐。规则定了,你就无须担心孩子们会偷着玩。对孩子予以极大的信任,是帮助其建立起内在自律系统的前提。
& &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诚如北欧教育向来推崇的个性化教育,怀着对个性的尊重和诚意,注意给孩子以极大的成长空间。北欧森林成海,很多幼儿园都设在离森林不远的地带。这样,大部分活动以户外为主,有时甚至会露营。幼儿园里小孩子们动手能力超强,平常玩的玩具、用品,都是取自森林中的原木,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点点加工成想要的东西。包括平日抹面包的果酱,都是秋天来时老师带领孩子们去野外采来自制而成。这些孩子们,对大自然,更怀着一份由衷的亲近和热爱。
& & 这样的孩子幼儿园毕业升到小学,学校每年夏天还会组织去岛上的夏令营,整整一个假期,孩子们离开父母,在领队老师的带领下,完全生活在湖边小木屋里。自己煮饭,在湖中游泳,辨别蘑菇与各种植物,学习生活的本领,一个假期下来,孩子们皮肤晒得黝黑,却全都洋溢着笑脸,个子也长高了一大截。学生户外夏令营在北欧很流行。
& &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也不是无知无识的玩偶,是社会的财富!这在北欧诸国是父母老师与社会达成的共识。一棵树长大不只是泥土、水分,还有阳光、雨露、雷电,以及经历大自然所有的赐予和考验。一个孩子就是这样的一棵大树。同时,孩子也并非大家想象那样,难以理解所谓道理。相反,在孩子们心中,有一个用丰富的想象力构建的第三空间,成人们若不蹲下身去聆听,是永远无法到达这个奇幻的空间的。&------------------------------- “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的差别 ----------------------------------
& & 斯坦福大学着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 &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 &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 &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 &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 &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 &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 &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 &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 &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 &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最应该告诉孩子的七个人生关键词 ----------------------------------
&&& 您的孩子有礼貌吗?有规则意识吗?在犯错之后有勇气承认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容易情绪消极吗?对外界压力评价感到过度的恐惧吗?这些细节,在学者于丹看来,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今天,小编向您推荐一封于丹写给孩子的信,信中,身为母亲的她,充满理性与情感地给孩子讲述了她认为成长中重要的那些事儿,讲述了她心中的人生底线。& && &孩子: &&& 妈妈现在跟你说的这些话,只是我现在的想法而已。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敢说我现在的想法一定正确,你长大以后可以去修正它们,但这是我现在最想对你说的话。 &&& 关键词1:常识& &&& 常识是我们的最低板,希望你都能达到60分以上 孩子,人要有常识,要懂得社会上最基础的东西。你刚刚上完幼儿园时坚信的那些道理,妈妈希望你长大以后也坚信如初。比如,任何事情要有秩序,要排队,要有先来后到。人越是长大,越是容易变得对很多事情不屑,会觉得那些事情很幼稚。其实,一个人忘了幼儿园规矩的时候,反而是自己特别狂妄、特别无知的时候。妈妈曾经给你讲过木桶理论:一个桶,如果它是由长短不齐的板子箍起来的,决定水容量的是哪块板呢?你的答案很正确:最低的一块板子。&&& 常识,就是我们的最低板。如果你对于这个世界的常识,包括你自己生活的各方面指标都能够达到60分以上,我不会太关注你有几个90分。如果你都在60分以上,那你已经是一个好公民了,你已经能够对自己负责。90分是人生命里的锦上添花,但60分是人生命里的雪中送炭。我只希望你方方面面都在常识以上。& &&& 关键词2:规则& &&& 从小找到生命的自觉,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 社会在进步,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妈妈和你童年的游戏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妈妈小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然后我们一根一根地把它们套起来,连成一根皮筋,从脚踝到腿弯到大腿到腰间到肩膀,可以一直跳到“大举”。那时穷有穷的玩法,而且我们的玩法很公平,哪一方输了绝对不许耍赖,谁输了谁就得下来撑皮筋。这是一种游戏规则。&&& 现在,小区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滑板车、一副轮滑鞋,你们滑到彼此面前,打个招呼又散开了。你们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你们已经失去了一个群体游戏的环境。滑板车和轮滑鞋给了你们自由奔跑的速度,却缺少了大家都必须服从的规则。为什么有些小朋友容易耍赖?因为他们处于规则之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妈妈小时候和同龄人一起跳皮筋、砍沙包,你要是耍赖,人家就不和你一块儿玩了。所以我们会自己解决规则认同的问题。你们也是好孩子、乖孩子,但你们在玩的时候就缺失了对规则的协商和认同。当所有的孩子都踩着滑板车在速度中独往独来时,你们怎么能懂得牺牲和谦让?&&& 妈妈希望你从小就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这种服从是伦理的服从,规则的服从,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为什么很多考上大学的高材生,却总是磕磕碰碰、与人有那么多冲突呢?到了你念大学时再告诉你什么叫做“规则”,已经晚了。&&& 关键词3:犯错& &&& 敢于认错比不犯错重要,能改错比敢于认错更重要 孩子,人犯错是难免的。《论语》里子贡说过,一个君子犯了错,就像太阳的日食、月亮的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后,大家照样会仰望它。所以,妈妈从来不希望你做一个完美的孩子,但妈妈希望你犯错以后,能勇敢站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能说一声对不起,这就是勇气。人总是要为自己买单的,任何事,不管是做错了,还是受伤了,没人能替代你,最爱你的人也不能替代你。敢于认错,比不犯错重要,能改错比敢于认错更重要。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关键词4:生命的修复能力& &&& 人会遇上什么事,我们无法左右,但生命的修复能力在于自己 你四岁时,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花篮。有一天你“哐当”一声把花篮摔了,花篮一角摔出了一个三角口子,你“哇”地哭了。我说:“我们试试,看看能不能让花篮比没摔破时更漂亮!”我们又是剪又是贴,你还用彩笔画上颜色,最后,我们做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篮。&&& 你和我说:“妈妈我懂了,哭是没用的。”我听了很欣慰。但让我微微郁闷的是,后来家里每逢打坏什么东西,你都特别高兴,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让它比没坏的时候更好看!”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再做成比它没坏的时候更好,我们的底线只能是不让它更坏。这是一种生命的修复能力。一个人一辈子会遇上什么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是修复生命的能力,却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这种能力,我觉得在四岁时告诉你,并不算太早。& &&& 关键词5:伪命题& &&& 不要被众人以为的伪命题绑架,要用自己的心去好好考评 孩子,很多时候人是被自己吓着的,是被别人的以为击垮的,人这一辈子要是不被伪命题绑架,可以避掉很多烦恼。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电视上、网络上、微博上,会有太多声音去评判一件事情的是与非。别人的以为,并不一定能替代你的判断。&&& 前两天吃饭时,你问过我一个你们小学二年级的四则混合运算题,你说527减107,跟527减100加7相等吗?我当时吃着饭,真是不假思索就说,相等啊,一样啊。你听了哈哈大笑。你说,妈妈你算算看。我停了筷子认真地想,527减107是420,527先减掉100,再加上7,是434。我惊讶地发现这两个看起来那么相近的式子,结果却不一样。&&& 所以你看,我们以为的事情有多少其实并不是真相呢?我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我们常常被自己的以为害了。我们更容易被害的,是众人的以为。如果所有的事情,用自己的心去好好考评,你长大后会发现人的烦恼、恐惧、惶惑,很多不安都是并不存在的伪命题。或者是即使存在,但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夸张。&&& 关键词6:科学与艺术& &&& 保持对科学和艺术的信任,前者使你理性,后者让你得到释放 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够保持对科学、对艺术的信任。科学能让人避免无知,艺术能让人活得有趣。&&& 你曾经在三四岁的时候拉着妈妈看迎春花和连翘有什么区别。你带我看它们的花瓣形状、它们是向上长还是向下长的,你观察之仔细、描述之清楚,令我自愧不如。你也是从三四岁的时候开始喜欢弹钢琴。虽然你后来练琴很辛苦,但那真的是你小时候坚持的。不知道你长大以后对科学和艺术还会这么信任吗?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一个相信科学的人,不会陷落于愚昧,也可以少掉很多因无知而来的恐惧。&&&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在你小时候还记忆不深的这个社会,是喧嚣、浮躁的。我特别希望,我的学生――那些哥哥姐姐,还有你,希望你们长大以后的社会能更理性。每一个公民的理性,其实是从他们信任科学的态度开始的。妈妈是一个数理化学得很差的人,但我深信科学能带给人理性。&&& 你常说,我妈妈会背那么多诗,但我妈妈不会弹钢琴。我很惭愧,这一点我不如你。但我不要求你钢琴一定要考过多少级,我只希望你能够保持对艺术的热爱,能在艺术里找到一种释放。不论你长大后遇到多少挫折,甚至受多少伤害,我依然希望你能保持对善良和尊严的信任。你能够救你自己。&&&& 关键词7: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 一个人,只要生命能成长,就一定有未来 现在,社会上关于成功的教育太多了,我们几乎把成功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始终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或许是一个评判人的标准,但只是成长的一部分标准。成长是一套综合、多元的标准体系。一个人,只要生命能成长,就一定有未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对料事如神的老酋长很不服气,有一天他捉了一只刚孵出来的小鸟放在身后,问老酋长:“我手里的小鸟是生还是死?”他想,你要说它是活的,我就手指一捻掐死它;你要说是死的,我手心一张就让它飞起来。结果,那位睿智的老人只是宽容地一笑,他说:“生命就在你的手中!”这是一个好故事,它关乎生命的成长。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功是相关于社会的评价;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妈妈更希望你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孩子,你长大以后,可能会修正妈妈的想法。再过十年八年,也许妈妈也会修正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是我现在最想跟你说的话。妈妈就是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和快乐能力的好人。--------------------------------------&儿童性教育5个关键时期 ------------------------------------
&&&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从孩子一出生,我们的一些行为就可能妨碍他正常的性心理发育,甚至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难以弥补的不良影响。因此,性教育应该从零岁开始。 &&& 黄金第1期:口欲期 &&& 年龄阶段:3~6个月~1岁半左右 &&& 典型特征:什么都往嘴里放,喜欢吮吸手指、吹泡泡 &&& 婴儿大约在3~6个月大的时候,宝宝的吸吮需要就变得尤为突出,于是,他的小手够到什么都会往嘴里塞,婴儿吮吸手指、唾口水、发出咯咯笑,并对这一切感到十分开心,这是婴儿口欲期性欲的最初表现。婴儿的嘴是性的快感区,他们从吮吸母乳中,不仅满足了食欲的需要,而且,从吮吸所产生的快感中获得了性欲的满足。这种现象一般会延续到1岁或者1岁半左右。 &&& 教战守则:给宝宝充分的抚爱和温情,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 &&& 母亲与儿童身体的接触,可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成人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 &&& 母亲乳房,是婴儿获得性快感的源泉,若早断奶,婴儿得不到口欲的满足,长大后,便有可能发生吮吸拇指、咬指甲、咬被褥、手帕等神经症表现或产生口欲攻击(如口咬、骂人、讽刺,挖苦、猥亵、下流言语)等等,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 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恰当的行为可以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自己被关爱,学会尊重并爱护自己的身体。 要尽量母乳喂养,给孩子喂奶时,专心致志而又温和地对待他。让他体会到父母带给他的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关爱可以帮助他尽早摆脱对安抚奶嘴的依恋。 &&& 怕宝宝咬手指,不要强行禁止,可以考虑给宝宝一个安抚奶嘴,满足他口欲期的需要。 给孩子换尿布时一定要耐心、温和地跟孩子交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好”的,他的排泄行为是正常的。如果相反,就会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让他觉得他的身体是令人厌恶的。 &&& 黄金第2期:朦胧期 &&& 年龄阶段:1~2岁 &&& 典型特征:发现性别区分 &&& 一般从1~2岁开始,孩子就会注意到男、女身体上的区别。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2~3岁的孩子就会提出一些令成人十分尴尬的问题,诸如“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鸡?”“我从哪里生出来的?”他们还可能会对自己排出的粪便很感兴趣,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受到心理挫折,或在后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直至成年)遭遇到心理挫折。这个时期是训练孩子如厕的大好时期,但是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免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形成畸形的性压抑心理。 &&& 教战守则: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的身体,尽早了解男女区别。 &&& 在大小便训练期间,幼儿往往会发生“事故”,如果成人失去耐心,对孩子大吵大嚷,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负面的感觉。父母如果能够采取宽容、耐心的态度则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身体意识。 &&& 1岁半是对孩子进行性生理教育的非常好的时机,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让同龄的男孩女孩一块洗澡,让他们裸露着小身子识别彼此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鼓励他们观察对方与自己不同在哪里。 父母就可根据孩子的理解力很自然地向他解释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功能,并以关爱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身体,让他尽早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身体。 &&& 黄金第3期:性蕾期 &&& 年龄阶段:2~4岁 &&& 典型特征:发现性别区分 &&& 孩子在2~4岁时进入性蕾期,这一时期的性教育是今后性成熟的基础。不少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是他们的一种性游戏。也有的孩子玩生殖器的时间更早些。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千万不要苛责孩子。 &&& 教战守则: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私处。 &&& 避免孩子玩生殖器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穿封裆裤,每天给他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便转移他的注意力。 &&& 如果孩子当众碰触自己的生殖器,千万不可严厉地呵斥来制止孩子的行为。这可能会让他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好的评价。因此,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孩子,那个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到。这样说不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羞耻感,同时也教给了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 &&&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孩子明白:他身体的哪些部位不宜暴露,并不是那些部位不好;哪些事不适合当众做,但可以在卫生间或自己的卧室做;有些事情男、女要分开做等等。 &&& 黄金第4期:依恋期 &&& 年龄阶段:4~6岁 &&& 典型特征:开始产生“恋父”“恋母”情节 &&&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他“恋”,第一个目标是他的异性亲长,又名恋母(恋父)情结。这种情结在儿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被压抑于潜意识内,以后不但可表现为恋上长者,而且还可能成为各类精神疾病(包括神经症、精神分裂症与内源性抑郁症)及其症状表现的心理根源。 &&& 教战守则:温馨快乐的家庭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好孩子的性楷模。 &&& 父母要处理好彼此的关系,给孩子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就很容易成为承受父母一方或双方愤怒和怨气发泄的对象,因为年龄太小,社会经验缺乏,孩子缺乏正确判断事情缘由的能力,常常会把父母之间关系恶劣的原因归结到自己头上,长大后变得缺乏自信、胆小怯懦、性格软弱和行为退缩,或者内心闭锁、精神抑郁,严重的甚至可能自杀。 &&& 同性父母是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楷模,异性父母则是孩子学习与异性相处的楷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起着无法低估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应该积极配合,共同养育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当孩子年龄大了以后,异性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则要注意分寸,不要过度亲密,以免导致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 黄金第5期:潜隐期 &&& 年龄阶段:6~12岁 &&& 典型特征:假同性恋现象 &&& 儿童6~12岁进入性潜隐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性心理比较平静,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男孩喜欢与男孩作伴,从事某些比较剧烈与冒险的游戏,而女孩则喜欢与其他女孩从事跳舞、跳橡皮筋等温和的游戏。这种“假性同性恋”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识与欲念,但是在今后性心理发展遇到挫折时,也可能是同性恋形成的心理根源。 &&& 教战守则:不避讳任何性问题。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 &&& 和孩子谈论性越早开始越好。对于学龄前儿童进行性教育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在平时对孩子的提问或相关行为给予适当反应,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 会给孩子一个暗示:一旦有了性方面的问题,他不需要通过别的途径去了解,从父母这里就可以获得,同时谈论性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 如何应对孩子的受挫心理 -------------------------------------&&&& 【故事】小鸿很会画马,参加两次幼儿园的美术比赛都获了一等奖。上次评奖后的第二天,他画的“奔跑的小马”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幼儿园门口的展示窗口里。放学时接小朋友的叔叔阿姨来的早了,围着看他的画议论,还有的夸他是天才小画家。小鸿妈妈很少夸他,只是回家后和他分析画中的细节:比如对马的腿部观察的比上次仔细了,轮廓更有力,但马尾巴扬起的样子还有一点不像。&&&&& 最近幼儿园里又要办美术比赛了,请各个班级的小朋友们准备作品。小鸿很犹豫要送什么作品。他最近迷上了海洋生物,尤其喜欢白点鹰鲼,这种鱼背有着白色的星点,游的时候像展开“翅膀“一样水中翩然而过。妈妈为他办了海底世界的年卡,小鸿连续几个周末都去观察它。&&& 小鸿在家里也画了好多幅白点鹰鲼的画,有一幅自己特别喜欢,他挺想带着它报名,但又不太有信心,怕输了比赛。他问妈妈该怎么办。妈妈说“你喜欢画白点鹰鲼,很想展示给别人看看,但又有点担心赢不了名次是吗?”“妈妈觉得你很有勇气呢,既然这么喜欢,就试试看嘛”&&& 参加比赛小朋友的画在教学楼的走廊墙上贴了好几天。课间有好几个隔壁班的小朋友围着小鸿的画看,有一位说“哇,是你画的吗?真漂亮,肚皮是白的,像展翅的鸟在水里飞呢“,还有一位小朋友说他看到过的白点鹰鲼的“翅膀”好像比画里的更长更尖一些。聊着聊着说起各自最喜欢的海洋生物来,有喜欢相貌古怪翻车鱼的,有喜欢可爱伶俐的海豚的,聊得很开心,小鸿多认识了几个和他一样喜欢海洋生物的新朋友。&&& 不久后,美术比赛的评奖结果出来了,小鸿只获了三等奖。妈妈来接他的时候,他低着头难过小声地说,“哎,当时送马的画参加比赛就好了”。妈妈蹲下身一手搂着小鸿的肩膀说“你现在很难过是吗?你这么喜欢白点鹰鲼,画的也这么认真,很希望比你画的马还受大家欢迎是吗?”小鸿点点头。&“可是最后却只获了三等奖,是挺失望和难过的。妈妈理解你。但你画马很久了,去海底世界看鱼画鱼才几星期呢,如果你想画得像马那样好,那还得继续努力,多去观察和画画”&&& 小鸿感觉好了些,他想起那个小朋友说起白点鹰鲼的“翅膀”应该更长更尖些。吃晚饭的时候,妈妈说“前几天你很开心地回来说多认识了几个喜欢海洋生物的朋友对吗?说起来,是画白点鹰鲼帮你交到的朋友呢”“嗯“,小鸿想起小伙伴开心地聊海洋生物,心情好了很多。“你再努力画一画,多观察,多练习,就可以像画马一样越画越好了。”“妈妈觉得你这次选自己喜欢的新画去参加比赛,很有勇气呢”&“嗯,我再努力一下,以后我就不只会画马了,我还会画这种很漂亮很神奇的鱼――白点鹰鲼!”&&& 【心理分析】:&&& 1.对孩子要鼓励不要表扬。&孩子表现稍好,有些家长们喜欢动辄表扬他/她“很棒”、“聪明”甚至“天才”,虽然这让当时孩子感觉良好,但却可能让孩子的自信变得脆弱。因为习惯于享受“天生聪明”光环的孩子更难以去面对失败和挫折。故事里的小鸿得奖后得到家长们的夸奖,多少也让他变得更在乎“名次”,担心失败。相反,如果将孩子表现好与他付出的努力相联系,给予具体的鼓励,孩子会清楚地知道,是努力才使得自己收获了[1]更多。这正是小鸿妈妈在他得奖后做的,让他体会认真观察带来的作品变化(“马的腿部轮廓更有力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深入地研究了这一现象,她发现家长们用表扬孩子“聪明”“有天分”会让孩子形成对自身能力固定型的心理定向(fixed&mindset),而用鼓励将孩子的努力和成就相结合,会让孩子形成成长型的心理定向(growthmindset),进而给孩子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2]。也许有些家长对表扬和鼓励的区别还有些疑惑,那么可以仔细比较下表中的两栏:&&&& 赞扬鼓励例子“你得了A,真聪明!”那个A反映了这段时间你的努力“认可完成了的、完美的结果努力以及改进导致孩子总是寻求他人的认可。通过自己努力去提高成就;内省对努力的看法只看重结果和他人评价认为努力是提高成绩的必由之路,看重努力的过程长期效果依赖于他人评价,害怕竞争自信,自立人际他人成功,意味自己就失败了与其他孩子关系紧张可以从他人的成功中学到有用经验,与其他孩子关系融洽&&& 2、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要理解和鼓励,不要批评指责,也不要过度地安抚和保护。小鸿参赛最后只得了三等奖,有些家长为了安慰他可能会说“爸爸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下次一定能拿到一等奖”。其实,这样过度的安抚虽然出自好意,却无助于孩子去认识自己作品仍有不足,也不会激发孩子只有更努力才能画得更好。若是下一次仍拿不到一等奖又怎么对孩子解释呢?有些家长听到小鸿参赛前的担心,过度保护,担心孩子失败受挫,可能会不让小鸿带新的画作参加比赛,这样孩子会变得害怕尝试新的领域,因为不完美的尝试更可能会带来失败!&&& 然而,还没有尝试就放弃和逃避其实对孩子来说是更大的失败!因为这会极大地限制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力的拓展。其实中外大艺术家无不经过各种尝试,毕加索一生多次“变法”,他的早年、中年、晚年的作品风格迥异;文学家沈从文一直探索用不同风格写小说,甚至被称为“文体作家”,他对自己作品不满意,始终称自己的作品为“习作”。敢于尝试,有勇气不完美是多么难能可贵。“允许自己失败,将更有可能成功!”&&& 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像文中小鸿妈妈那样,在充分共情理解后,将努力不足与结果相联系。出乎很多家长意外的是,孩子如果了解到挫折是因为努力不够导致(而不是缺少“天赋”),反而会增加他的信心。因为只要他更努力了,下次就能做得更好。诸多研究表明塑造孩子的“心理韧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现实的失败去磨砺自己,去体验真正的挑战。&&& 3、孩子受挫的时候,首先需要的是理解和共情,其次才是告知缘由。小鸿妈妈用非言语动作[3]来表示对他沮丧的接纳(蹲下身用手搂着小鸿的肩膀),再用言语说出他内心的感受(即共情):“你现在很难过是吗?你这么喜欢白点鹰鲼,画的也这么认真,很希望比你画的马还受大家欢迎是吗?可是最后却只获了三等奖,是挺失望和难过的。”充分的共情是亲子沟通中的核心,这比简单地说一句“妈妈理解你”要更容易让孩子感到安抚。当代的脑神经科学揭示情绪和认知会相互影响,情绪如果不能被接纳而平复,认知往往也无法真正起作用。中国成语里说“通情达理”、“合情合理”都是“情”在理先,先人的洞见正和当代研究暗合。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竞赛失败后的失望和沮丧,仍然大讲“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孩子会觉得他的感受没有被父母理解,情绪不但难以平复,还会觉得难过和疏远,对“道理”也无法真正接纳和内化。&&& 4、选择新领域必然有不成功的风险。这时孩子特别需要家长、老师对选择的勇气给予鼓励和肯定,并让他觉察和发现探索带来的新成长。文中小鸿虽然没获得一等奖,但从小伙伴那里得到了肯定(“真漂亮”“像展翅的鸟在水里飞呢”)和如何改进的意见(“白点鹰鲼的‘翅膀’好像比画里的更长更尖一些”),认识了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将来的交流会让彼此受益);更重要的是,妈妈告诉他只要更努力会越画越好,他有了信心,“嗯,我再努力一下,以后我不只会画马,还会画这种很漂亮很神奇的鱼――白点鹰鲼!”&&& 孩子的成长不单单只有成绩这个维度,积极性格(勇气、责任心、自控力、社交能力、感恩、乐观精神、好奇心、抗挫力等)的塑造比一时的成败得失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更为长远。我试着画出小鸿在参加3次绘画比赛中,他的成绩、勇气、抗挫力分别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和前两次美术竞赛比,小鸿参加这次比赛的成绩虽然下降了不少,但孩子勇于尝试(勇气)和抗挫力却有了大幅增长。这同样也是成长的收获,比单次的成败得失要有价值得多。 ------------------------------------&为什么要上学的精辟对话 --------------------------------------&&& 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呢?儿子上学不久问爸爸。&&& 爸爸说:儿子,你知道吧?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如果上6年学,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上9年学,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上12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比如手机、电脑……知道了吗?  儿子:知道了。  爸爸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儿子: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  那次谈话对儿子来说印象深刻。从此跟孩子交流既不需要威逼,也不需利诱,孩子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容易情绪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