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能展现俄罗斯人文风情情的建筑有哪些?

完美行程策划 最佳旅游服务400-888-1314上海在线旅游协会核心会员
秦巴山水_陕西安康最值得一游的五大自然美景
提起山水优美的自然风景,想到的会是江南一带,有山有水好风景。遥想最爱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也是每每下江南。人们也许很难想到,其实中原一带,地理位置属于中国领土的中部地区,不仅是历史人文厚重之地,也是个有山水美景的好地方。这会儿,上海旅行社小编向大家推荐陕西安康最值得一游的五大自然山水美景,感受秦巴山
当季主题推荐
2016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国内旅游线路众多,在纷繁的旅游线路中,哪些是国内热门旅.....
告别了夏日炎炎和十一国庆旅游的高峰期,我们走进了秋水宜人。秋季,是个金秋烂漫的季节,秋高气爽,景色.....
九寨沟秋天红叶季 千万别错过
秋天的漓江,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清澈,凉风微拂无比惬意。织.....
青岛崂山&&太清水月
"太清水月"为崂山胜景之一。中秋之夜,明月东升,登上青岛崂山太.....
国内游三十天热销排名 Top5
国内旅游攻略
o o o o o o o o o o
我们的资质
与众不同的上海旅行社
旅游合同问题
付款发票及保险问题
出境旅游常见问题
在手机中打开本店铺
微信扫描二维码
抢先优惠趁现在
报名就送大红包
独家机场免税券您现在的位置:--
-----------------------------------------------------------------------------------------------------------------------------------------------------
作者:市方志办
  自 然 环 境
  【地理位置】 安康市地处祖国内陆腹地,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之间,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接壤,东南与湖北省的竹溪县、竹山县毗邻,南接重庆市的巫溪县,西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县、四川省的万源市相接,西与汉中市的镇巴县、西乡县、城固县、洋县相连,西北与汉中市的佛坪县、西安市的周至县为邻,北与西安市的户县、长安区接壤,东北与商洛市的柞水县、镇安县毗连。市人民政府驻汉滨区育才路113号,电话区号0915,邮政编码725000。距省会西安市160千米。
  【政区沿革】 安康市在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夏代,安康属于梁州;商、周时期,为庸国的封地,称为“上庸”;春秋战国时期为秦、楚、巴反复争夺之地。秦时,在此置汉中郡西城县,郡治西城。汉沿袭秦制,除西城县外,在此设长阳、长利、洵阳、县4县。东汉建武元年(25)将汉中郡治迁至南郑县;建安二十一年(216)曹魏攻占汉中,分郡之东(即今安康地区)为西城郡。曹魏、西晋时期设魏兴郡,隶属荆州,辖7县。西晋太康元年(280),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得名“安康”,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州、郡、县改易升降错杂。隋复设西城郡,属梁州,辖6县;唐设金州汉阴郡,属山南西道,下属县与隋基本相同。宋设金州安康郡,辖6县;元降金州为散州,属兴元路,下辖洵阳、平利、石泉3个巡检司和汉阴县;明代前期设金州,下设汉阴、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6县,万历十一年(1583),洪水淹没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改金州为兴安州,原改属各县复归统辖。清初仍设兴安州,顺治四年(1647),州府迁回老城,乾隆四十七年(1782)改设兴安府,下设安康、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6县。辛亥革命后,废府设道,保留县制,废兴安府,安康隶属汉中道,在清代6县的基础上,先后增设宁陕、砖坪、汉阴、镇坪4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废道,县直属于省,二十四年(1935)设陕西省第五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10县。1949年5月至1950年1月安康全境解放。1949年12月安康改为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元月改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安康专员公署,“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安康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安康地区行政公署,作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1990年辖安康市(县级)、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旬阳县、白河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等10县(市)、2000年12月,撤地设市,设安康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驻地安康城区。
  【人口面积】 2011年全市常住总人口263.0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5万人,全市城镇化率35%。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38.97人,占52.84%;女性124.02人,占47.16%;14岁以下43.64万人,占16.59%;15~64岁195.77万人,占74.44%;65岁以上23.59万人,占8.97%。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62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43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1.62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8.81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4.54万人。总人口以汉族为主,汉族占总人口的99%,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壮族、苗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白族、黎族、畲族、东乡族、纳西族、锡伯族、京族、普米族、俄罗斯族、土族、傈僳族等22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84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约0.9%。2011年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7.03‰,人口自然增长率2.57‰。
  安康总面积23534.5平方公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0.1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36.2公里。其中陆地23130.44平方公里,占98.%;水域398.6平方公里,占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5人。其中耕地总面积380094公顷,常用耕地面积191478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6.5%,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
  【政区划分】 2011年,安康市辖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1区9县。全市有4个街道办事处,157个镇,共161个乡镇;设165个居民委会、2406个村民委员会;16386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一览表
  汉滨区(4个街道办事处 30个镇)
  老城办事处 新城办事处 江北办事处
  建民办事处 关庙镇 张滩镇 瀛湖镇
  五里镇 大同镇 恒口镇 吉河镇 流水镇 
  大竹园镇 洪山镇 石转镇 茨沟镇 大河镇
  沈坝镇 双龙镇 叶坪镇 中原镇 早阳镇 
  共进镇 石梯镇 关家镇 县河镇 田坝镇 
  晏坝镇 双溪镇 谭坝镇 坝河镇 新坝镇 
  牛蹄镇 紫荆镇
  汉阴县(14个镇)
  城关镇 涧池镇 蒲溪镇 平梁镇 双乳镇 
  铁佛寺镇 龙垭镇 漩涡镇 汉阳镇 酒店镇
  双河口镇 上七镇 观音河镇 双坪镇
  石泉县(11个镇)
  城关镇 饶峰镇 两河镇 迎丰镇 池河镇 
  后柳镇 喜河镇 熨斗镇 曾溪镇 云雾山镇
  中池镇
  宁陕县(12个镇)
  城关镇 四亩地镇 江口回族镇 广货街镇 
  龙王镇 筒车湾镇 金川镇 皇冠镇 丰富镇
  梅子镇 新场镇 太山庙镇
  紫阳县(21个镇)
  城关镇 蒿坪镇 汉王镇 焕古镇 向阳镇
  洞河镇 洄水镇 斑桃镇 双桥镇 高桥镇 
  红椿镇 高滩镇 毛坝镇 瓦庙镇 麻柳镇 
  双安镇 界岭镇 东木镇 广城镇 绕溪镇 
  联合镇
  岚皋县(15个镇)
  城关镇 佐龙镇 花里镇 滔河镇 官元镇 
  石门镇 民主镇 大道河镇 蔺河镇 溢河镇
  孟石岭镇 四季镇 横溪镇 堰门镇 铁炉镇
  平利县(11个镇)
  城关镇 兴隆镇 老县镇 大贵镇 三阳镇 
  洛河镇 广佛镇 八仙镇 长安镇 西河镇 
  正阳镇
  镇坪县(9个镇)
  城关镇 曾家镇 牛头店镇 钟宝镇 洪石镇
  上竹镇 小曙河镇 曙坪镇 华坪镇
  旬阳县(22个镇)
  城关镇 棕溪镇 关口镇 蜀河镇 双河镇 
  小河镇 赵湾镇 麻坪镇 甘溪镇 白柳镇 
  吕河镇 神河镇 赤岩镇 段家河镇 构元镇
  仙河镇 红军镇 仁河口镇 桐木镇 石门镇
  金寨镇 铜钱关镇
  白河县(12个镇)
  城关镇 中厂镇 构扒镇 卡子镇 茅坪镇 
  宋家镇 西营镇 仓上镇 冷水镇 双丰镇 
  小双镇 麻虎镇
  自 然 条 件
  【地形地貌】 安康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扬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陆的东北缘,分别由东西走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安康以汉江为界,分为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全市地貌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在本市土地面积中,大巴山约占60%,秦岭约占40%;山地约占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右岸为最低(海拔170米),秦岭东梁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岭主脊横亘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势轮廓,汉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岭、大巴山主脊与汉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内的主要山脉有秦岭的东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龙山、凤凰山、笔架山。境内最高点镇坪牛头店红星村,海拔2912米,最低点白河县汉江出境处右岸,海拔168.6米。
  【气候】 安康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多雨多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多年平均气温15℃~17℃,1月平均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16.4℃(日宁陕);7月平均气温22℃~26℃,极端最高气温42.6℃(日白河县)。最低月均气温3.5℃(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6.9℃(1967年8月)。全市平均气温年较差22℃~24.8℃,最大日较差36.8℃(1969年4月镇坪)。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气温的地理分布差异大。川道丘陵区一般为15~16℃,秦巴中高山区为12~13℃。生长期年平均290天,无霜期年平均253天,最长达280天,最短为2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10小时,年总辐射10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20天(一般为2月10日~次年12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94天,最多达145天(1974年),最少为68天(1972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240毫米(200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450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水文】 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长江流域二级河流汉江,也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由西向东横贯安康全境,它由石泉左溪河口3千米处入境,经石泉、汉阴、紫阳、岚皋、汉滨、旬阳、白河7县,于白河县白石河口以下10千米出境,境内流长340公里,落差290多米,流域面积5900平方公里。境内汉江的一级支流有子午河、池河、月河、任河、旬河、岚河、吉河、南江河、黄洋河、坝河、白石河、堵河等23条,总长1902.6公里;二级支流有汶水河、长安河、东沙河、权河、渚河、正阳河、滔河、洞河、傅家河、县河、吕河、冷水河等31条,总长1465.5公里;三级支流有东峪河、蒲河、沈坝河、紫荆河、小河、竹溪河、浪河、红水河等18条,总长649.4公里。河网密度为1.43千米/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06.55亿立方米,过境客水145.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145.72亿立方米,共计水资源总量252.29亿立方米。人均径流量3964立方米。汉江因其水量大,水质好而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
  【水力资源】 境内水能理论蕴量487万千瓦,可开发275万千瓦,其中汉水干流210万千瓦,支流65万千瓦,现已建成石泉、喜河、安康、蜀河、旬阳5座电站,白河电站正在建设中。
  【富硒资源】 安康市以紫阳县为中心有7个县区处在不同程度的富硒生态环境之中。土壤硒含量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全市54.2%的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0.2mg/kg)以上水平,其中达到中硒和高硒水平的土壤占51.9%,非常适合天然富硒农产品生产。全市水体硒含量丰富,泉水、溪水中硒含量变幅在0~0.141mg/L,平均值达到0.0019mg/L,最高值为0.141mg/L(紫阳县斑桃镇端垭村),是有待开发的特色宝贵富硒矿泉水水源。近几年,安康市把富硒食品产业确立为全市支柱产业重点进行培育和建设。到目前,全市拥有30多家规模企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了富硒茶、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富硒饮品、富硒大米、富硒食用油、富硒魔芋制品、富硒保健品等50多个品系,年产值超过20亿元。
  【生物资源】 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安康,林木茂密,全市森林覆盖率59.9%,森林面积211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027万立方米;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堪称南北荟萃之地,有“物种基因库”美誉。生物品种尤以亚热带植物见长。
  植物 全市拥有生物资源种类在省内名列前茅,品种达3300余种,植物资源3000种,经济植物2000余种,素有“物种基因库”、“漆麻耳倍之乡”、“药材宝库”之称。栽培作物60多种,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有桦、珙桐、七叶树、鹅掌楸、红豆杉、银杏、水杉、三尖杉、樟、楠等我国稀有和独有树种。其中产于镇坪县的珙桐(又称鸽子树)被称为250万年前的活化石,为世界罕见的树种。
  动物 动物种类之多居全省首位,境内已发现各类野生动物790种,其中鸟类395种,兽类98种,两栖爬行类36种,鱼类80多种。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4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类野生动物的有朱q、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等5种,二类保护动物的有大鲵、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猕猴和小熊猫等5种,三类保护动物有13种。
  【林特资源】 安康不仅是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核心区,还是林特资源的富集区。有600多种林特和药材产品常年交易,蚕茧、茶叶、生漆、桐油、木耳、厚朴、杜仲、板栗、党参、黄姜、黄连、苎麻等传统大宗林特产品产量在陕西乃至全国名列前茅。蚕茧、茶叶、生漆等自明清迄今都是安康的主要农业经济项目。近几年,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的安康丝绸、紫阳富硒茶、平利的绞股蓝、白河的木瓜酒等特色产品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体。
  【药材资源】 据中草药资源普查,安康中草药种类1299种,占全省53%。属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范的中药材290种,占《药典》中药总数的68.4%。全国列为名贵中药材34种,陕西有17种,安康就有15种。黄连、当归、杜仲、黄柏、厚朴、麝香、蜈蚣、熊胆、玄参、独活、云木香、川牛膝、猪苓、绞股蓝、葛根、黄姜、魔芋(药食两用)等产量居全省首位。历史上传统出口的药材有杜仲、党参、川牛膝、银耳、桃仁、柴胡等,主销香港及东南亚。适生条件最好、品质含量最佳的绞股蓝、黄姜及葛根素在全省、全国都享有盛誉。据专家考证,野生黄姜以汉水流域石泉至湖北武当山一带皂素含量最高,安康正处在黄姜最佳适生区中心地带。安康野生葛根面积约80万亩,葛根储量约30万吨,经权威机构检测,黄酮含量达30%,其中葛根素含量最高达7.78%,平均在6%以上,有效成分含量居全国各产区之首。苦味绞股蓝为全国独有品种,还有地道中药材“八仙党”、“鸡爪连”、厚朴、杜仲、天麻等,在全国占有独特地位。
  【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65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2种,产地336处,汞、锑、锌、重晶石、毒重石、金、钒、铁、石灰岩、瓦板岩、富硒矿泉水、硫铁矿、石煤、脉石英等矿种在全省乃至全国位居前列。月河、汉江砂金查明资源储量25吨;月河北部~旬阳北部岩金查明资源储量40吨,预测资源量250吨;铅锌查明资源储量110万吨,预测资源量250吨;汞查明资源储量1.5万吨,锑资源储量4.4万吨;钛磁铁矿查明资源储量4.72亿吨,预测资源量20亿吨,磁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5亿吨,预测资源量4亿吨;钒查明资源储量170万吨,预测资源量200万吨;铜查明资源储量3.3万吨,预测资源量10万吨;重晶石查明资源储量2073万吨,居全省首位,预测资源量4000万吨;毒重石查明资源储量127.9万吨,预测资源量1000万吨,位居全国第二;瓦板岩资源极其丰富,紫阳、平利、镇坪、岚皋等县均有分布,资源蕴藏量66.2亿立方米,成材板石量990亿平方米,产量及出口量保持全国首位。石煤产于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汉滨区境内均有石煤矿产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074万吨,预测资源量3.2亿吨。
  人 文 形 态
  【宗教】 安康历史上是一个儒、佛、道三教具崇的郡城,曾是梵宇相望、寺观毗连的佛道圣地,宗教活动源远流长,至清末已发展成一个五大宗教俱全,多种宗教文化交融俱兴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唐代传入佛教,宋代盛行道教,元代传入伊斯兰教,清朝光绪年间传入天主教、基督教。目前,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宗教活动正常进行,信教群众近10万人,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
  佛教 佛教南北朝时期传入安康,主要的佛教寺院有:万春寺、双溪寺、天圣寺、新罗寺、白云寺、龙兴寺、金堂寺、普渡庵等;安康佛教文化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始建于初唐的安康佛教四大丛林新罗寺、万春寺、天圣寺、双溪寺在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陕南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出生安康的怀让大师是唐初期位居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之徒,开南岳一系,其学说远播日本、朝鲜。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出家前在双溪寺抄写经文并受具足戒,他一生建树卓著,《印光法师文钞》传播海内外,弟子数万人。
  道教 道教于东汉顺帝年间张陵在四川成都创立“五斗米道”后,其祖孙三代在陕南一带行道传入安康,受其影响,安康成为中国道教主要发祥地之一。道教另一宗,也与安康密切相关,北宋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修行在紫阳,他的丹道学说是中国道教史的一座里程碑。现存的主要道场有:擂鼓台的真武殿、安康城的东药王殿、西药王殿、香溪洞的玉皇殿等。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元朝初期与回族穆斯林迁居安康同步传入安康,目前在穆斯林群众聚居区有元、明、清建筑风格清真寺十多座,主要有:安康城内清真寺、静宁南寺、清真北寺、清真东寺、清真西寺、清真中寺、清真兴文寺、旬阳蜀河清真寺等。
  天主教 天主教于清光绪十六年传入安康,早期在石泉、汉阴、平利、岚皋、紫阳设有天主堂,安康城内较有名的教堂是安康金银巷的天主堂。
  基督教 基督教于光绪二十四年传入安康,先后在安康、汉阴、白河县设立教堂,目前主要有安康城区西关的福音堂。
  【文化】 缘于安康特殊的地域,尤其是历史上的移民活动,使安康在与周围多元文化相交相切中,交汇融合、嬗变成一个独具特质的区域文化。安康曾是古代巴国之地,又是蜀国的属地,巴蜀文化奠定了安康文化最早的基因;汉水流域是荆楚文化的摇篮,也是荆楚文化的根基。荆楚文化对安康人文的漫长浸润,在安康的风俗民情、人格心理中注入了更多的秦风楚韵;秦文化、中原文化,乃至羌氐文化,也为安康文化增色添彩。兼收并蓄,集万花于一束,熔众家为一炉,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楚,既有巴蜀之雄浑刚强,又有荆楚之柔媚清丽,也有三秦之古朴粗犷,还有中原文化的质朴通达。既沉实稳重又洒脱灵秀,既飘逸浪漫又憨厚野朴。刚而不烈,柔而不软,兼具四方气脉而又独具风韵和骨质。这些特色不仅表现在文学、书法、雕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上,更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门类中,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已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小场子、八岔戏、安康道情、龙舟节等已列入第一批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绚丽多彩、鲜活质朴的安康文化正魅力四射。
  【方言】 处川陕鄂渝三省一市交织地带的安康,由于地理位置、政权更迭、战乱频发、移民等原因,形成了“五方杂处,十里不同音”的人居环境。多样地域文化,诸种方言在这里交汇碰撞,加上安康山河大势,既有秦巴之阻隔,相对比较封闭,而又中通汉水,有舟楫之便利,故而使这里的文化既保留了原生态的特点,又显现出交流接触后变异的痕迹。所以安康的方言呈现这样的主要特点:多种方言混合的特征,主要有中原官话(安旬话)、西南官话(石紫话)、江淮官话(平利话)和混合方言,均以方言岛的形态存在。方言的声韵调存在融合和渗透,中原官话的全浊入声归阳平,江淮官话的入声消失等现象。安康方言词汇丰富、表意生动,有大量的重叠词、逆序词、分音词。
  【民俗】 安康受自然条件、人口构成、经济特点、宗教信仰、文化状况等影响,民俗风情复杂多元。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安康秦风楚韵,民风淳朴,注重礼仪,民俗独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诸如春节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守岁,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正月十五闹元宵、耍社火、猜灯谜;清明节扫墓,祭奠祖先;端午节门上悬艾蒿、吃粽子;中秋节家人团圆,吃月饼、赏月;重阳节登高、赏菊;腊八节吃腊八粥等,这些习俗与全国其他地区大同小异。进入21世纪后,也有人除了保持着一定的传统节令习俗外,开始过起了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
  受巴蜀和秦楚影响的安康人,民俗内容十分宽泛,几乎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有人将这些生活方式和习俗概括为“安康八大怪”:“家家户户泡酸菜,蒸面稠酒人人爱,尼龙袜子套草鞋,石板上房当瓦盖,背篓里面把娃带,虫虫能当下酒菜,杀猪不卖薰起来”。以这些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充分表现出安康人的质朴、淳厚、粗犷和豪爽。安康的民俗风情,还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体育活动中。从书法绘画、剪纸、雕塑、戏剧和地方小戏到工艺品的编织和制造;从龙狮共舞的社火到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既有秦巴文化的风采,又有江南水乡的神韵。
  【饮食】 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东西部跨越交接地带的安康,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江河密布,物产丰腴。造就了安康人“尚滋味,好辛酸”的饮食习惯,形成了安康人饮食的三大偏爱:喜酸爱辣,食必兼肉,好客嗜酒。“湖广填陕西”的明清大移民,来自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等省的先民在这里形成“五方杂居”的人居格局,对陕南开发和饮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南北物料相聚,异地食俗相融,烹饪技艺交流,使安康饮食既有南方的鲜、嫩、甜,又有北方的浓、脆、咸,融合变革成了安康的酸、辣、酥、润、香、煎、兼、实的特征。并与陕南独特的烹艺,淳朴周到的礼仪,成就了安康独特的饮食文化。
  基 础 设 施
  【交通运输】 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总量7899万人,货运总量6272万吨。
  铁路 襄渝、阳安、西康3条电气化铁路过境安康,其中襄(樊)渝(重庆)铁路在境内长262公里,为双轨电气化铁路,设白河县、旬阳县、安康市、紫阳县站,与汉丹铁路、焦柳铁路两线衔接,与阳安、宝成铁路相通,成渝、川黔两线相连,是联络中国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
  阳(平关)安(康)铁路境内长100公里,为单轨电气化铁路,设石泉、汉阴、安康车站,是横贯陕南,连接宝成、襄渝、西康铁路干线的联络线。
  西(安)(安)康铁路境内268公里,目前为单轨电气化铁路,复线工程已于2009年开工,2012年贯通;境内设有小河镇、旬阳北站,是陇海、襄渝两大干线的一条联络线,也是华北、西北地区进渝入川和连接大西南的新通道。西康铁路是中国桥隧比例最高的铁路,其中著名的秦岭隧道全长18.5千米,位居中国第三。西康铁路运输现状为年货运量2400万吨,日行旅客列车14对、运行时速约70公里。
  安康火车站位于安康市城区江北,是铁道部划定的路网区域性一等客运枢纽站,也是西安铁路分局重要的编组站,是陕南地区最大的客运火车站。以安康站为核心的安康铁路枢纽处在包(头)柳(州)通道与沪汉蓉大通道的交会处,衔接襄渝、西康、阳安三条铁路干线,是连接我国西北、华北、华中与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曰均有73趟客车停靠,其中特别列车T字头列车14趟,主要有T9/T10、T260/257、T258/Y259、T246/T247等;K字头列车49趟,主要有K15/K16、K261/K262、K768/K769、K1156/K1157、K676/K677、K568/K569等。日客运量500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6272万吨。
  公路 包(头)茂(名)线、十(堰)天(水)线高速公路过境,其中包茂高速公路境内长143.87{(小康)58.26+(陕川)85.61}公里,双向四车道,有小河、茨沟、潭坝、五里、流水、蒿坪、紫阳、毛坝等出口,向北通往西安、延安、榆林、鄂尔多斯、包头等地,向南通往万源、达州、重庆、桂林、梧州、茂名等地。
  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境内长221公里,双向四车道,有白河、茅坪、双河、吕河、神河、茅坪、旬阳、安康、蒲溪、涧池、汉阴、池河、石泉等出口,向东通往十堰、武汉,向西通往天水、兰州。
  国道316、国道210过境,其中316国道(汉北公路)境内长286公里,双向两车道,是沟通西南、西北和中南在区的重要道路。210国道(西万公路)在境内191公里,双向两车道,是一条穿越秦巴山区,连接陕川渝的要道。
  省道S310紫渔公路境内长77公里,是连接安康,出汉中镇巴的通道;S207安岚公路原长92公里,几经改线,现长83公里,是岚皋同县外联系的唯一公路;平镇公路原长123公里,经过改造现长108公里,是镇坪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安白公路全长193公里。由安旬路(57.2公里)和旬白路(135.91公里)连接而成,是陕南通往湖北重要道路;旬(阳)镇(安)公路全长110公里,境内长73公里,是旬阳通往西安的捷径;两(河)佛(坪)公路,全长54.4公里,境内长10.4公里,是石泉通往汉中佛坪的道路。
  安康全市公路总里程19448公里,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公路,90%的建制村通水泥路。有10个二级客运站,30%以上的乡镇有等级客运站,10%的建制村有停靠点。
  全市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68条,其中通村线路160条,总投放8~23座营运客车2436辆,总座位数19000座。乡镇已全部开通班线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93%以上,建立了城乡一体化便捷乘车通道。
  2011年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完成客运量7617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1.41%,完成客运周转量284279万人/公里,比去年增长18.14%,完成货运量6106万吨,比去年增长14.73%,完成货运周转量307668万吨千米,比去年增长22.96%。
  水运 境内原有内河航道9条,总长约560公里,其中汉江为二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30~60吨级船舶;随着汉江水电站的梯级开发,上世纪80年代后,航道缩减,仅能区间通航。近年实施的水运建设和航道整治工程,使汉江通航能力提高,已恢复和新建港口码头11处,在建港口码头4处,2011年客运量282万人,客运周转量5490万人?公里,货运量166万吨,货运周转量5785万吨?公里。
  航空 安康机场位于汉滨区五里镇,是省内支线机场,2010年9月,因适航机型原困,暂时停航。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11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656千米,投递网点93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71.6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4.4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23.84万件,征订报纸1601万份、杂志81.4万册,业务收入14357.7万元。
  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25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4.4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8.4万户,比上年增加4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54%,与上年持平;移动电话用户184.52万户,比上年增加8.49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0%;光缆线路总长达15681千米,主干电缆达2367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50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0万个,宽带接入用户19.3万户,比上年增加3.4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6亿元。
  【能源】 全市有煤炭企业53家,2011年产煤78.3万吨。
  大型发电企业2家,分别为中国大唐集团陕西发电有限公司、陕西电力公司,下辖石泉、喜河、安康、旬阳、蜀河5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总装机185.1万千瓦。另有地方小微型水电站724处,并网电站157座。2011年发电总量62.36亿千瓦时。
  全市有33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33座,110千伏输电线路76条1595千米;35千伏变电站59座,35千伏输电线路90条1516千米。是西北电管局确定的重点电网之一。2011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6.5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9%。
  2011年12月,从汉中进入安康的天然气主管线232.8千米铺设完工,并建设6座输气工艺场站和10座输气工艺阀室。全市供(加)气站14个,天然气(煤气)用户86.7万户,居民用户86.6万户,燃气普及率为81%,月天然气(煤气)平均用量426万立方米。
  经 济 发 展
  【农业】 耕地总面积512.8万亩,人均1.7亩;基本农田面积465万亩,人均基本农田1.6亩。茶叶、烤烟、蚕茧、魔芋等农产品产量居西北或全省前列,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烟叶基地,是西北或陕西最大的茶叶、蚕茧、魔芋生产基地。农业总产值从1950年的1.89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4.49亿元,2011年达到124.7亿元,比上年增加6.7%,农业增加值7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7%。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9元,同比增长26%。
  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薯类和小麦为主,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401.7万亩,生产粮食80.1万吨,人均2671千克。其中小麦面积76.7万亩,产量达到11.3万吨,水稻面积44.3万亩,产量20.8万吨,玉米面积119.3万亩,产量22.8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要、茶叶、蚕茧、烤烟、魔芋、油桐籽、中药材、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2011年,油料播种面积100.4万亩,产量12.6万吨。2011年新建茶园3.03万亩,茶叶产量9400吨;种植烤烟18.2万亩,产量2.6万吨;种植魔芋16.5万亩,鲜芋总产21.9万吨,产值8.3亿元;蚕桑种植面积1.8万亩,养蚕28.8万张,产茧1.5万吨;全市蔬菜种植面积97.3万亩,总产量113.8万吨。主要品种有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芹菜、大蒜、大白菜、黄瓜、白萝卜、大葱等。
  畜牧业以猪、家禽、牛、羊养殖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18.4万头,年末存栏238.7万头;羊饲养量176.5万只,年末存栏88.2万只;牛饲养量31.3万头,年末存栏23.7万头;家禽饲养量1983.5万羽,上市家禽1090.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5万吨,其中猪肉20.4万吨,牛肉1.1万吨,羊肉1.5万吨,禽蛋产量3.4万吨。畜牧业总产值5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7%。
  渔业以大水面养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特种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渔业生产。201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1.4万亩,其中发展网箱养殖5000箱,累计发展大鲵养殖11万尾。2011年水产品产量2.85万吨,渔业总产值达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4%。
  2011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35.64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达到9.36亿元;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3.15亿元。拥有大型农业机械2938万台(辆)。
  【工业】 是西北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建材、汉江水电、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茧丝、金州矿产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以循环经济为方向的新型建材、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五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122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1.37亿元,2011年达到299.31亿元,比上年增加49.1%,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6家,职工3861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29%。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0家。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10个,其中省级4个。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36163个,职工83011人;超市仓储、流通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苏宁电器、国美家电等已相继落户境内。知名物流企业申通、圆通、运达、中通惠通、宅急送等也相继落户境内。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9.3亿元,比上年增加1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6.9亿元,比上年增加17.1%。
  2011年进出口总额1739.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5.4%。主要出口产品有板石、魔芋精粉等,主要销往韩国、英国、比利时等地。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43.5亿元,比上年增加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4亿元,比上年增加31.1%,是1952年的210倍,比1978年增长53.5倍。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2亿元,增值税和消费税1.6亿元,企业所得税0.6亿元,个人所得税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3.0%、19.8%、59.3%、46.9%。人均财政收入1642元,比上年增加20.3%,是1952年的330倍,比1978年增长128倍。
  2011年末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陕西农村信合、长安银行7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比年初增加92.74亿元,是1978年的420倍;人均储蓄21600元,是1949年的5600倍,比1978年增长46倍;各项贷款余额258.6亿元,比上年增加22.4%,是1978年的147倍。设有证券公司营业部2家,开户数2.5万个,A股和基金交易额77.4亿元,减少8.6%。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加20.4%,是1981年的2.6万倍;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亿元,比上年增加17.7%,是1981年的2.4万倍;人身险保费收入7.6亿元,比上年增加21.5%,是1981年的2.8倍。
  社 会 发 展
  【文化艺术】 安康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座,县级文化馆(站)10个,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室)12个,建筑面积平164192方米,藏书21册;综合档案馆12个,建筑面积14947平方米;博物馆4个,建筑面积15368平方米;有173个镇级文化站、1260个村级文化室、2449个农家书屋。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00人,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的0.1%,其中有文化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2011年文化产业增速25.3%,产值达4.7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1%。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平利弦子腔、小场子、八岔戏、汉阴皮影、汉阴短管、旬阳八步景、镇坪五句子歌以及龙舟风俗、春节社火等;其中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平利弦子腔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旬阳八步景、旬阳民歌、安康曲子、安康小场子、汉阴短管、八岔戏、道情戏、安康龙舟风俗、紫阳毛尖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蜀河八大件的饮食文化及制作技艺、神仙豆腐制作技艺、宁陕城隍庙庙会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举办的文化节有安康龙舟节、紫阳富硒茶文化节、汉阴油菜花节、平利茶文化节、岚皋旅游文化节、安康盆景展、旬阳农民文化节等。其中安康龙舟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十大魅力节庆。2011年汉调二黄《大破天门阵》、陕南风情歌舞《白河水色》在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上分别获得优秀剧目、优秀演出、编目、导演、作曲等奖项。汉滨区、旬阳县是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
  【教育】 2011年末全市有幼儿园(所)295所,在园幼儿63074人,专任教师3185人;小学839所,在校生199471人,专任教师143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65所,在校生113546人,专任教师880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34所,在校生61133人,专任教师4750人;高职(专科)院校1所,在校生7139人;中等职业学校22所,在校生33048人。普通高等院校2所(省属高校),在校生18418人,专任教师988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6所,在校生3613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439所,招生31170人,在校生154774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261所。教职工3895人,专任教师2355人,在校生40096人,招生15889人,毕业15185人,校园总面积1775亩,校舍总面积26.6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
  2011年教育经费达31.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1.3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0.7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9.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67%、42.16%、43.12%、46.03%。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2.9%,比上年地提高了4.6个百分点。
  【科技】 2011年末拥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6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各类科技人才9.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9338人,经营管理人才1821人,技能人才3719人,农村实用人才66407人。在富硒食品、茧丝绸加工、陕南中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主要科研机构有北京大学安康药物研究所、安康市蚕桑研究所、陕南蚕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富硒资源检测中心、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89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0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0所,疾病控制中心11个,卫生院200所;病床859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7张,固定资产总值14.7亿元(不含民营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专业卫生人员1429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06人,注册护士316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0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2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1.0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63万人次,住院人次21.3万,出院病人21.1万人次。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0.3岁;孕产妇死亡率18.99/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6.68‰、5.17‰、3.65‰。
  【广播电视】 到2011年,全市有广播电台、广播转播台各一座,调频广播转播台18座,广播覆盖256.84万人,广播综合覆盖率95%。截止2011年,安康有中央1~15套节目及32个省级卫视在本地落户。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服务站点2050个,安装完成2267个村的卫星接收器60442套,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13.8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8%。
  【旅游业概况】 止2011年,境内已查明各种旅游风景区32处,景点78个,已开发景区景点29处。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6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有南宫山、燕翔洞2个;3A级旅游景区有香溪洞、瀛湖、中坝大峡谷、筒车湾、秦岭峡谷漂流、千层河、岚河漂流、千家坪国家级森森公园、平利龙头村、旬阳红军纪念馆10个;2A级旅游景区有凤凰山森森公园、紫阳真人宫、双龙溶洞、子午银滩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南宫山、香溪洞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南宫山、鬼谷岭、千家坪、天华山、上坝河5个;省级森林公园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秦岭的牛背梁、巴山的化龙山2个;有安康水电站、龙头村农业示范园等8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博物馆4个,纪念馆2个。有国内旅行社22家;星级宾馆饭店28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14家,二星级饭店13家,床位3000张。2011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561.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2%;全市旅游总收入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6%。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万人次,增长23.3%;旅游外汇收入360万美元,增长37.0%;接待国内游客1560.08万人次,增长28.2%;国内旅游收入63.15亿元,增长27.6%。旅游商品销售收入14.05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22.2%。
  【中心城市建设】 1949年,安康城区是一个仅有4万多人口,由东西大街、几条石板路和散落于其中的市场和商户,以及粗放、简单的手工业作坊,外加城外的几所学校,面积不足2平方的山区小城。经过了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建设与发展,安康已成为交通便捷,工贸发达,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市场繁荣的陕南重镇。跨入二十一世纪,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特色经典城市和旅游景观城市为目标,坚持“提升江南,重心北移”的规划原则,加快了安康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到2011年安康中心城区的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人。为提高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和承载辐射能力,实施城市的经济带动战略,近几年,建设安康大道、花园大道、汉江三桥、汉调二黄文化园;改造大桥路、解放路、东西大街、汉江公园;新建花园路、高井路、瀛湖干道、南环干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汉江为主轴、一江两岸、三水环绕、四桥五道”的新型城市构架,通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将安康打造成西部靓丽的山水园林城市。止2011年末,安康建成城区公园18个,面积10平方公里(包括香溪洞森林区),园林绿地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公共绿地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1%,人均绿地9.2平方米,2011年底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
(文章来源:《安康年鉴》2012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2013 安康市地情网 陕ICP备号
本站图文未经作者允许 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人文风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