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施如何护理临终的病人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病人临终前的护理注意事项
在家庭中护理濒死病人,可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使患者或能暂时地延缓生命,或能够平稳地死去。家属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生命体征”。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依照病情配合医生进行及时处理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昏迷、烦躁不安病人注意保护,防止坠床。2.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病人躺卧舒适,病人取侧卧位或仰卧位,濒死病人常愿侧卧。两膝间可垫以软枕,枕头应稍高,以减轻呼吸困难。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防止痰液阻塞呼吸道发生窒息。床铺应垫油布,防止呕吐物或排泄物玷污床铺。3.保证氧气吸入或液体通路的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延迟死亡的到来。可随时用水杯中的水查看氧气管有无气泡,以检查氧气管是否通畅。对呼吸极度困难者,如有必要医护人员会给予呼吸兴奋剂等进行处理。要保证静脉输液通畅,以便随时给予必要的药物。4.尽力满足病人要求。由于病人周围血循环较差,散热功能减退,病人常有躁热并大量出汗,常感到口渴,特别是癌症临终病人,喜欢口含冰块或饮冰水,应设法满足病人的要求。5.作好必要的清洁护理。临终病人,不应认为他们即将死去就忽视必要的清洁护理,按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清洁护理仍是病人所需要的。对张口呼吸病人,可用单层湿纱布敷盖口部,并用油类润滑干裂的口唇。对不能闭目的病人,可用油纱布遮盖双眼,以预防并发症。6.对抢救的抉择。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医护人员会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必要时心内注射三联针抢救。是否进行抢救,医护人员会征求我们家属的意见,如果我们家属认为抢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增加死者的痛苦,可以告知医护人员放弃抢救。7.死亡的宣告。经抢救无效,医生通过确定心跳、呼吸已停止,查看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以及心电图显示的直线,会宣告病人临床死亡。这时应记录死亡时间,撤除各种治疗管,整理物品,准备尸体料理。
风水推荐: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_百度文库
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82·TODAYNURSE,February,2010,No.2
3.1实验组42例应用控温毯实施亚低温疗法,2例出现寒颤反应,经酌情调快冬眠药物的滴速及调节水温,及时缓解,体温由38.5℃且温度较恒定,维持时间5~7d,安全有效,~39.9℃降至32℃~37℃,
体且操作方便。对照组40例应用冰敷大血管及头置冰帽的方法,温易过低或过高,有10例出现寒颤反应,且需频繁更换冰块,并用冬眠药物以消除寒颤反应,个别要使用安热静帮助降温,加大了护理工作量。
3.22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组别对照组实验组
2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例数4042
有效30(75.0)42(100.0)
无效10(25.0)0(0.0)
例(%)寒颤反应10(25.0)2(4.7)
次数,按摩受压部位,避免压疮和冻伤的发生。2.4
严密观察体温变化,0.5~1h记录体温1次,使病人体温保持在32℃~37℃,以利保护脑细胞。若发现体温&37℃,应及时检查控温严禁体温忽高忽低,因体温过低可引起肌束震仪运行是否正常。
颤致低钾血症和高钠高氯血症;体温过高可致高钾或复温性休克[2],从而使病人病情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本组病例未出现过机控性体温过高或过低状态。2.5
在亚低温治疗结束前,应使温度逐渐回升并保持在36.5℃~37.0℃,复温应逐步进行,以5d为宜,再撤除冰帽和控温仪,以达到保护脑细胞、防止复温性脑水肿的目的。
2.6保护水毯功能,及时处理大小便及呕吐物,避免污染水毯,如有污染,应用清水擦拭干净,勿用乙醇等刺激性液体,以免造成水终末处理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毯老化。
2.7为了保证水毯的功能,必须保持水毯连接管的通畅,勿折叠、扭曲,以免阻碍毯内水的循环。本组1例病人在降温的情况下出现体温回升,立即检查发现连接管在床头被床单折叠固定在床垫下,触摸水毯温度偏高,连接管恢复通畅后,温度立即开始下降。所以保持连接管通畅非常重要。
2.8在进行控温疗法的同时还应注意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脉搏、呼吸、血压1次。动态监体征的变化,每15~30min记录体温、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等,为临床治疗及调节呼吸机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雾化吸入,2次/d,及时吸痰,降低提供依据。
肺部感染率;口腔护理,2次/d,并根据咽拭子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防止口腔溃疡。2.9
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室温在18℃~22℃,保持床单干燥、平昏迷病人给予鼻饲,同时应注意补充整,预防压疮和冻伤的发生。营养,予高蛋白、高热量、低盐易消化食物,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性抗感染,特别注意防止肺炎的发生。
2.10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动作轻柔,认真负责,细致耐心。有精神症状的病人要予以保护性约束,防止坠床、自伤及伤及他人。加强病人的心身护理,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及家属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保持乐观态度,鼓励病人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共同配合,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3结果
注:χ2=8.3,p&0.05。4讨论
长疗程的亚低温低温疗法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以5~7d为宜,(特别是中度低温)不但无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反而会加重脑组织的损害,导致心、肺并发症,引起出血倾向,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等。病人已处于全身衰竭期,合并休克而未纠正者;有颅内血肿,正在观察阶段的病人;年老且伴有严重心血管功能不良者禁用控医用控温毯应用于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疗法温毯行亚低温疗法。
中降温效果显著,在把握好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前提下,在亚低温情况下,对脑缺血或脑损伤确有神经保护作用,能使脑梗死得以减少,神经功能得以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促进脑损伤病情的恢行之有效的亚低温治疗是病人早复,预后显著改善,死亡率降低。期恢复健康的关键,同时在降温过程中还要做到严密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才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疗效。
何少香,谢结梅,密锦琼,等.超早期使用控温毯控制体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连初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进展[J].护理学杂志,.
(责任编辑:王婧)
!!!!!!!!!!!!!!!!!!!!!!!!!!!!!!!!!!!!!!!!!!!!!!!!
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包括了解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因人施护,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加强心理支持及生命支持,以
及对病人家属的支持,认为临终关怀是对有限的生命提供全方位的照顾,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压力,使之平静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从而安心走向死亡。临终关怀;死亡教育;心理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3
临终关怀是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者更少)的患者进行适
工作单位:756300隆德县收稿日期:
宁夏隆德县医院当的医院或家庭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其生存质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及
贡献者:一直很安静04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郑 华(柳州市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临终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由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本文通过从临终护理的起源,我国临终护理的现状,临终护理的内容,临终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及我国临终护理的前景展望5个方面综合论述了临终病人护理模式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临终护理& 护理内容 发展现状 前景
&&&&&&& 临终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由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1]。临终护理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2]。简单而言,它是帮助病人&优死&和其家属&好生&,使病人死得无憾、家属活得无虑的一种医疗服务。现就近年来有关临终护理的报道综述如下:
&&&&&&& 1 临终护理的起源
&&&&&&& 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7年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院,被誉为点燃了世界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以后,美国、法国、日本等60多个国家相继出现了临终关怀服务。有的国家还出现了专业性期刊,如美国的《死亡杂志》、日本的《临终与临床》。1986年中国香港成立了善终服务中心,中国台湾的马偕医院设立了临终关怀病房。1988年天津医学院在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的资助下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上海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这些标志着我国已跻身于世界临终关怀研究与实践的行列。在1992年北京成立了我国大陆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以后,我国其他省市也相继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这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潮流,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更是符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口众的客观要求。
&&&&&&& 2&我国临终护理的现状
&&&&&&& 2.1我国临终护理存在的问题
&&&&&&& 临终关怀作为医学界一门新兴学科,但在中国这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国家发展临终关怀,有着相当大的阻力和较多障碍。
&&&&&&& 2.1.1患者及其家属对死亡的态度:在中国文化史中,儒家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是一种人世文化,他所深切关注的是人的现世生活,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对于死亡始终采取回避的态度。我们在对200例住院临终患者的心理调查中发现60%的人具有恐惧感,有焦虑和烦躁悲观情绪,依恋人生和家人,希望亲人时刻陪伴在身边;26.5%的患者能承认面临的现实;16%的患者希望早日结束生命;只有极少数希望安乐死。
&&&&&&& 2.1.2伦理环境的影响& 在医疗保健体系中,伦理环境是指整个大环境对某人应该做什么,另一些人应该做什么的约束。它反映了周边环境对于某种伦理行为的价值观的理解。对于临终关怀,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积极的伦理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关怀事业人员的士气。
&&&&&&& 2.1.3护士对临终关怀的态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专业人员,因此在对垂死病人实施临终关怀时护士作为一个主要的角色而呈现出其重要的地位。由于临终患者心理上表现各种负反应,生理上各种器官的衰竭,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再加上社会传统习惯的影响,使得有些护士对临终关怀持有不同的错误心理。
&&&&&&& 2.2 开展临终护理的迫切性
&&&&&&& 现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总人口的10 %,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拥有世界近24%的老年人,大约4.5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36%。那时,地球上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同时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问题,死亡问题自然成为了人民关注的热点。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符合人们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再者,临终关怀的开展,体现出人们卫生服务观念和健康观的进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也是优化医疗卫生结构、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完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一环。
&&&&&&& 3 临终护理的内容
&&&&&&& 3.1 环境的护理& 生活环境是生命依存的土壤,环境与人之间会产生移情作用,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情感,也会左右人的情感。良好的医疗环境对临终病人会产生一种良性刺激。因此,提倡按病人的意愿,尽可能满足其需要,安排单间病房,布置家庭式的环境,达到光线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环境整洁,还可根据需要安置电视、音响设备等,使病人有家的感觉,这种善意的错觉和人为减少病人的焦虑,可放松危重病人的紧张压力,减少病人的不适感觉。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人情味,令病人体验到最后的温情。
&&&&&&& 3.2疼痛的控制
&&&&&&& 3.2.1药物止痛法& 采用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①轻度疼痛选择第一阶梯:选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②中度疼痛选择第二阶梯:选用弱阿片类,如可待因;③重度疼痛选择第三阶梯:选用强阿片类,如吗啡等。
&&&&&&& 3.2.2 非药物止痛法& ①松弛疗法:如节律性呼吸、温水浴、中医按摩;②意向干预法:如听音乐、催眠、大声朗读等[2]。③针灸疗法:可取合谷、神阙等穴。
&&&&&&& 3.3 心理的护理
&&&&&&& 3.3.1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它比常规护理更重要,它贯穿于临终护理的全过程。随着生命走向死亡,采取安慰手段是第一位的。有学者认为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5个阶段进行分析与护理。①否定期;②愤怒期;③协议期;④抑郁期;⑤接受期。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临终病人否认期前存在回避期,即病人和家属均知病情,却彼此隐瞒,故意回避。总之,护理临终病人因人、因地制宜。
&&&&&&& 3.3.2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朝夕相处的亲人从突然患病直到临终,家属的心理一般经历震惊、否认、抑郁、接受、解脱几个阶段。曾有研究报道:两组死者家属对照,悲痛过度的一年内死亡率为5%,克制悲哀的一年内死亡率为0.08%。因此,给予临终后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护士应给予家属同情、关怀与帮助,说明家属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并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护理知识。而病人的死亡对家属来说是悲哀的高峰,比起物质支持,死者家属更需要的是感情支持。帮助哀伤的家属,鼓励其宣泄情感,倾听其倾诉,安慰家属面对现实,尽力提供生活指导,降低其悲痛程度。
&&&&&&& 3.4尸体的护理& 尸体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做好尸体护理不仅是对死者人格的尊重,而且是对死者家属心灵上的安尉,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护理职业道德。
&&&&&&& 4& 临终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 临终护理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让&逝者魂安&、&生者心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医院中等待死亡,通常患者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懂得尊重临终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具有临终护理及其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身体、心理护理的技术。
&&&&&&& 5 我国临终护理前景展望
&&&&&&&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医学模式已将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无论医学怎样先进,人总难免一死。在如何提高临终病人尚存的生存质量,维护其人格及生命的尊严,使其更好地走完这一段生命历程,临终护理有其重要意义。临终护理现已得到国际社会愈来愈广泛的重视和支持,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临终护理事业已成为迫切需要。
&&&&&&& 5.1我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现实可能性& 在我国发展临终关怀事业不仅有着客观的必要性,而且有着现实的可能性。首先,我国人民的健康现状及支付能力的提高为大力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技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成为主要杀手。如果说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潜在的临终服务需求的话,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需要则是巨大的、现实的。其次,临终关怀在我国既不存在伦理悖论亦不存在法律难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取得巨大的成果。同时,由于临终关怀的出发点是使病人安乐地死,基本杜绝主动的安乐死,与现行的法律没有冲突,实行起来基本上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最后,临终关怀在我国兴起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已具备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都是大力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有利条件。
&&&&&&& 5.2临终护理的家庭化& 在2000年,有学者提出&中国乡村家庭临终照护&模式。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和地理分布偏僻,医疗卫生资源不足,造成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村临终关怀的家庭化,让家人在乡村全科医生的指导下照料、陪伴临终老人,使老人和家人的精神痛苦都减至最低,让老人在家中安然离世。
&&&&&&& 5.3临终护理的社区化& 城市临终关怀的社区化,是由社区医院作为社区内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社区福利院、敬老院在社区医院的指导下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这既减轻了大医院的工作负担,又充分发挥了社区医院的职能,使城市医疗卫生资源根据治疗和保健的医疗目的而有效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
&&&&&&& 5.4临终护理的平衡化
&&&&&&& 5.4.1观念的平衡& 中国传统观念重视&孝道&,认为子女在老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不想方设法长老人的生命,不亲自去伺候和照顾老人,是一种&不孝&的表现。即使老人患了不治之症,子女在很多情况下出于&孝道&而忽视了老人临终关怀的需求意愿,继续进行无意义的治疗。这与临终关怀&不以延长临终病人的生命,而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的科学死亡观应寻求取得一个平衡点,纠正子女让老人接受临终关怀就是&不孝&的观念。
&&&&&&& 5.4.2费用的平衡& 临终关怀服务比一般的治疗性服务收费低廉,但药费仍是主要部分,占1/3的费用。对于不能自理的病人,全部靠人工照顾,水、被服、洗涤用品消耗极大,而护理费却没有加收,使临终关怀病区的运转举步维艰。尽管病区最大限度地低收费,并提供适价服务,但仍有家属因收费问题而不愿病人接受临终关怀。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使医院运转正常,才能发展临终护理。
&&&&&&& 5.5临终护理的专业化& 临终关怀作为医疗卫生系统的立体化系统,需要由医护人员、社会学者、心理学者、伦理学者、律师、志愿人员和宗教人士等共同参与,是一个多元性的社会服务机构。为了达到使病人&优死&和其家属&好生&的目的,要求参与临终关怀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化的训练,了解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服务的性质和内容。
参 考 文 献
[1] 周雪云,杨秀梅.浅谈临终护理.中国基层医药, ): .
[2] 李玲.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8月第24卷第8期 ,):94-107.24.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初级护师基础学考点:临终病人的护理措施
来源:  14:35:38 【】 
  初级护师基础学考点:临终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躯体支持性护理
  1.改善循环与呼吸功能: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必要时给氧气吸入和吸痰。
  2.促进食欲,增进营养状况: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应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保证病人营养的供给。
  3.促进舒适
  (1)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每天做口腔护理2~3次,
  (2)加强病人皮肤护理,被服的整洁、干燥,特别是大小便失禁者,应妥善使用保护器具,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的发生。
  (3)帮助病人保持头发清洁、发型美观
  4.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响:
  (1)提供单独病室,环境安静,光照适宜,以增加安全感。
  (2)注意眼部的清洁
  (3)语言亲切、柔和
  5.保障安全
  6.控制疼痛: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程度,帮助病人选择最有效的止痛方法,必要时使用药物止痛。
  (二)心理护理
  (1)否认期的护理:与病人之间坦诚沟通,不要轻易揭露病人的防卫机制,维持病人适当的希望,给予关心和支持,经常陪伴病人,使他安心并感受到护士的关怀。
  (2)愤怒期:要尽量让病人表达其愤怒,以宣泄内心的不快,充分理解病人的痛苦,加以安抚和疏导,多陪伴病人,并注意保护其自尊心。
  (3)协议期的护理:主动关心病人,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创造条件,实现病人的愿望。让病人配合用药以减轻痛苦。
  (4)忧郁期的护理:多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家属陪伴,允许病人表达其失落、悲哀的情绪,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并加强安全保护。
  (5)接受期的护理:应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不要勉强病人与他人交谈,尊重其选择,继续陪伴病人,保持与病人的沟通,并给予适当的支持。
  临终病人开始接受自己患不治之症的事实,但抱有能治愈的希望,此期是
  A.协议期
  B.接受期
  C.否认期
  D.愤怒期
  E.忧郁期
  答案:A1&&&  编辑推荐:
文章责编:陶玉良&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2:03:14)?&&( 12:02:47)?&&( 12:02:01)?&&( 12:00:56)?&&( 12:00:10)?&&( 11:58:41)
在线名师:  
硕士,北京某三甲医院工作多年。擅长结合考试大纲和命题的规律进行...[]
在线名师:  
北京某著名医科大学临床检验学系委员,教授、主任医师。曾任北京某...[]
在线名师:
北京某著名医科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极为丰富的妇产科临床和[]
在线名师:  
副教授,博士,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再传弟子,国内著名中医药大学优秀...[]
还没有试卷
还没有试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终病人的护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