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晚期磷代谢

慢性肾功能衰竭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9.2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慢性肾衰竭晚期钙磷代谢障碍表现为
A.血磷降低,血钙升高
B.血磷升高,血钙正常
C.血磷正常,血钙升高
D.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E.以上均不对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尿比重小于1.015
B.尿渗透压<250mmol/L
C.尿量含量&40mmol/L
D.尿/血肌酐比值&40:1
E.尿蛋白含量(++)
A.原尿回漏人间质
B.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C.肾小管阻塞
D.肾细胞肿胀
E.肾内DIC
C.尿钠浓度降低
A.急性肾缺血
B.急性溶血
C.急性肾中毒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以上均是
A.高镁血症
C.高钾血症
D.氮质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替代治疗_百度百科
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替代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替代治疗》一书的出版社是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是1997-12。
目 录  第一篇 肾脏的解剖生理  第一章 肾脏的发生  第一节 前肾的发生与退化  第二节 中肾的发生与发育  一、中肾小管的发生与发育  二、中肾与后肾的不同  第三节 后肾的发生与发育  一、输尿管芽的分化  二、生后肾组织的分化  第四节 肾脏的畸形  一、肾脏数目异常  二、肾脏位置异常  三、肾脏形状异常  第二章 肾脏的解剖  第一节 肾脏的形态和构造  一、肾脏的形态  二、肾脏的构造  第二节 肾脏的位置和被膜  一、肾脏的位置  二、肾脏的毗邻  三、肾脏的被膜  第三节 肾脏的血管、肾段和神经  一、肾脏的血管和肾段  二、肾脏的神经和淋巴  第三章 肾脏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肾单位  一、肾小体  二、肾小管  三、两种肾单位  第二节 集合小管  第三节 球旁复合体及肾间质  一、球旁细胞  二、致密斑  三、球外系膜细胞  四、肾间质  第四章 体液  第一节 体液的量和分布  第二节 体液的组成成分  第三节 体液的生成  一、水和溶质的跨膜转运  二、体液的生成过程  三、水平衡  第五章 肾脏生理学  第一节 肾脏血液循环及其功能概述  一、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  二、肾脏功能概述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液和肾小球滤过率  二、滤过膜  三、肾小球滤过的动力及有效滤过压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五、肾小球滤过率的调节  六、压力性利尿现象――动脉血压对尿量的影响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及排泄功能  三、小管负荷、小管最大转运速率和肾阈  四、血浆清除率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浓缩和尿稀释的机制  二、浓缩尿和稀释尿的形成  第五节 肾在调节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一、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和Na+浓度的调节  二、肾对细胞外液K+浓度的调节  三、肾在钙磷代谢中的作用  四、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第六节 尿的排放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二、排尿反射  第二篇 慢性肾功能衰竭  第一章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及其预防  第一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生率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  一、完整肾单位学说  二、矫枉失衡学说  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四、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五、脂质代谢紊乱学说  六、全身性高血压的作用  七、肾小球内凝血在肾损伤中的作用  八、饮食中蛋白质对肾功能的影响  九、细胞因子的作用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一、预防间质性肾炎  二、纠正加重肾功能衰竭的可逆因素  第四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和分级  一、肾功能测定  二、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分级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预测  第二章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  第一节 尿毒症毒素  一、代谢产物的蓄积  二、中分子物质  第二节 水代谢障碍  第三节 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钠代谢异常  二、钾代谢异常  三、钙、磷、镁、铁、铜、锌、硒、铝等代谢异常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  第五节 蛋白质、糖、脂肪等代谢异常  一、蛋白质代谢异常  二、糖代谢异常  三、脂质代谢异常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  一、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二、甲状腺功能异常  三、性腺功能异常  四、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  五、脑垂体功能异常  第七节 消化系统异常  第八节 心血管系统异常  一、高血压  二、心脏损害  第九节 呼吸系统异常  一、感染  二、间质性肺炎(又称尿毒症性肺炎)  三、胸腔积液  第十节 血液系统异常  一、贫血  二、出血倾向和高凝状态  第十一节 肾性骨营养不良  一、肾性骨病的类型  二、肾性骨病的发生机理  第十二节 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异常  一、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二、周围神经性病变  三、肌肉病变  第十三节 免疫损伤  第三章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第一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诊断  三、肾脏病变活动性判断  四、肾功能衰竭的诱发因素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一、可逆性因素的防治  二、饮食疗法  三、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四、各系统损害的治疗  五、中医中药疗法  六、清除胃肠毒素疗法  七、清除氧自由基疗法  八、药物的应用  第三篇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替代疗法  第一章 血液净化疗法  第一节 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一、人工肾原理  二、透析器  三、透析膜及其发展  四、透析效率评价  第二节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和透析液  一、透析用水处理的意义和方法  二、水处理方法  三、透析液  第三节 血管通道  一、血管通道的选择  二、暂时性血管通道  三、永久性血管通道  第四节 透析中的抗凝疗法  一、肝素抗凝疗法  二、局部应用枸橼酸盐抗凝疗法  三、前列腺素抗凝疗法  第五节 血液透析及其相关技术方法  一、血液透析诱导疗法  二、血液透析中对患者和设备的监护和管理  三、血液透析中易发生的技术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四、血液透析中的急性并发症及其处理  五、透析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第六节 血液透析疗法的其它技术  一、超滤和序贯透析  二、碳酸氢盐透析  三、高―低钠序贯透析法  四、低温透析  五、单针透析  六、REDY吸附型透析法  第七节 血液净化方法的进展  一、短时血液净化概述  二、高通量透析  三、高效血液透析  四、血液滤过  五、血液透析滤过  六、生物滤过  七、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  八、血浆置换疗法  九、免疫吸附疗法  十、β―脂蛋白清除疗法  第八节 血液灌流  一、血液灌流的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  二、血液灌流器  三、血液灌流的操作方法  四、血液灌流的副作用  五、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第九节 特殊病人的血液透析疗法  一、小儿患者透析  二、老年患者透析  三、妊娠期透析  四、糖尿病肾病和透析  五、血液透析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第十节 腹膜透析  一、腹膜透析的发展历史  二、腹膜透析原理  三、腹膜透析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四、腹膜透析管  五、腹膜透析液  六、腹膜透析的操作技术及透析方法  七、腹膜透析机  八、腹膜透析造成的合并症  九、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  第二章 肾移植术  第一节 器官移植免疫生物学  一、细胞介导的排异反应  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  三、细胞间介质  四、抑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第二节 免疫遗传与组织相容性  一、HLA抗原的命名  二、人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产物的分子遗传情况  第三节 组织配型试验  一、淋巴细胞毒试验  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三、HLA配型  四、血管内皮细胞抗体的检测及检测方法  五、红细胞抗原与器官移植的关系  六、单核细胞抗体的检测及检测方法  七、肾移植中淋巴细胞毒高敏感患者的移植配型  八、淋巴细胞抗体阳性高敏感患者的血浆免疫吸附和血浆交换  第四节 肾移植供者的选择及准备  一、尸体肾的供者选择标准与检查  二、尸体肾供者的术前准备  三、活体供肾  第五节 肾移植受者的选择及准备  一、肾移植受者的选择  二、肾移植术前的受者准备  第六节 移植肾的切取及修整  一、供肾的切取方法  二、移植肾的修整  第七节 肾移植供肾的保存  一、肾移植供肾的保存方法及灌洗  二、移植肾的灌洗液种类  第八节 肾移植术及排异反应  一、肾脏移植手术  二、移植肾切除术  三、再次肾脏移植  四、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五、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排异反应  第九节 肾移植免疫抑制疗法  一、化学性免疫抑制剂  二、抗淋巴细胞抗体  三、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中草药  四、物理疗法及其它  五、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用药管理和肾功能监测  第十节 肾移植受者的内科并发症  一、非感染性并发症  二、感染性并发症  第十一节 肾移植受者的外科并发症  一、血管并发症  二、尿路并发症  三、淋巴囊肿  四、移植肾自发破裂  五、胃肠道并发症  六、伤口感染  七、移植肾切除  八、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恶性肿瘤  第十二节 肾移植受者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二、术中的医护人员配合  三、手术后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节 肾移植病理  一、概述  二、肾移植的排异反应  三、环孢素A肾中毒的病理改变  第十四节 肾脏与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术  一、胰岛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二、胰岛细胞的移植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20:58:06]
企业信用信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几方面?_百度知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CRF治疗涉及面广,而且病程不同,治疗措施也不相同,如早期、中期主要防治目的为延缓病程的进展,而晚期则主要依靠代替疗法,如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般治疗& && &(一)水的平衡& && &CRF时,早期尿量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多,特别是夜尿增多。后者主要是由于肾脏浓缩功能下降,而体内代谢产物需要较多的水才能从肾脏排泄。因此,患者如无水肿、心力衰竭等,不应盲目限水,每日入水量应补足前一日尿量,并外加水入量400~500ml/d,如有出汗、发热、室温高等情况,入水量应再适当增加。如果尿量少,体内水、钠潴留,特别是已有肺水肿、心力衰竭、稀释性低钠血症时,入水量必须严加限制。& && &(二)钠& && &轻度CRF或无水肿时,不需严格限钠,病情严重者,可根据病人体重、血压、尿量、肌酐清除率、血清钠、24小时尿钠等,结合病情,予以调整钠入量。多数病人,每日食盐应在2.5~3g左右,以此为基数,按病情调整。当有急性丢钠,如呕吐、腹泻、感染、发热等,应查血清电解质,当血清钠低于130mmol/L时,可增加食盐入量;如果血清钠低于120mmol/L,可用3%盐水200ml静脉滴入,并按血清钠变化情况,调整盐的入量。& && &(三)钾& && &低血钾在CRF病人很少见,如有低血钾,可口服钾盐,每日3g左右为基数,按血钾水平加以调整。该类病人,尿少,酸中毒,常有高血钾或高血钾倾向,有些药物,包括一些中药含钾较高,应避免使用。如已出现高血钾,应积极处理,可用降血钾树脂,其中以钙型树脂较好,口服或灌肠,国产制剂,口服15~30g,每日1~2次。中药大黄等灌肠均可根据情况应用。当血钾达7mmol/L时,可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或重碳酸钠、乳酸钠等,也可用 1∶3~1∶5胰岛素,加入 5% ~10%葡萄糖静脉滴注。与此同时,应采用无钾透析液,及时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 &(四)酸中毒& && &近年来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小管间质损害明显,而且对决定预后有重要意义,其机制与小管产生 NH4增加有关。碳酸氢钠的给予,可减轻上述作用,因此,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即使是轻度代谢性酸中毒,也有经常予以碳酸氢钠治疗的必要。剂量根据病情而定。& && &纠正酸中毒应缓慢,以免低血钙者出现手足抽搐。轻度酸中毒,可口服碳酸氢钠,严重时,须静脉滴注,按以下公式:& && && && && && & 5% NaHCO3(ml)=[正常CO2结合力(50%)-测得之CO2结合力]×0.5×体重(kg)& && &首次给与1/2量,然后根据CO2结合力测定进行调整。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非透析治疗& && &目前,血液透析治疗、肾移植均取得很大发展,现世界上依靠维持性血透存活者已达二十余万,病人未能透析或尚未透析治疗者,约为以上数字的4~5倍。因此,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如何提高一些非透析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 &非透析疗法,包括透析治疗以外的各种疗法,即适用于透析前的病人的治疗。& && &(一)营养治疗& && &1.低蛋白饮食(LPD)低蛋白饮食可以使血尿素氮水平降低,症状减轻。假设予以很低的蛋白如0.3g/kg,加以必需氨基酸或酮酸氨基酸,BUN可以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其次,大部分的症状的形成与蛋白代谢产生的物质积聚有关。近年来,发现 LPD能延缓病程,从而引起新的重视,有人证实,CRF病人血肌酐水平为177~265μmol/L(2~3mg/dl)者,限蛋白入量为30~37g/d,则病情稳定,需要开始透析时间平均为7.6年,而未限蛋白者,平均为16个月。& && &何时开始 LPD,目前尚无统一看法,开始过早,病人能否坚持,营养是否足够,均是问题。开始过晚,虽可减轻症状,但防治意义差。一般认为,当 BUN 在21.4mmol/L时,应开始 LPD,营养不良可以避免,症状也得以改善。但单凭BUN水平常不准确,须同时观察血清肌酐水平,作出判断。& && &如何掌握蛋白的限制量?以往认为CRF病人蛋白需求量比正常人低,近年来证明,两者并无区别,一般认为0.5~0.6g/(kg·d),对大多数 CRF病人可以维持氮平衡,但每日摄入蛋白总量中至少24克为优质蛋白,而且同时须有足够能量给予病人,应多于 146.54kJ/(kg·d)。我院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基本上按肾功能损害程度予以 LPD(表27.5.1)& && &
& &&&如何供给 LPD?根据我院营养部方案:& && &(1)LPD中,优质蛋白摄入量应达50% ~70%。& && &(2)全日所供优质蛋白食品均匀分配在三餐,以利于更好地吸收和利用。& && &(3)植物蛋白,如豆类、豆制品、粮食、硬果类均应计算在内。& && &(4)为了达到足够之热量,可增加食糖和植物油。简单食品交换方法如表27.5.2:& && &
& && &麦淀粉可以购得,也可以由病人家属自制,即将面粉加适量水揉成面团,用手揉至光泽不粘手为止,放置室温下1~2小时,然后向面团内加水,水量为面团的3~4倍,用手捏面团,将淀粉洗入水中,反复加水洗数次,至洗不出淀粉为止,然后将浆水集中,过滤,静置,去上清水,沉淀物置于布袋中晒干,即为麦淀粉,因其含蛋白很低,适用于 CRF病人,可作为 LPD的主食。& && &2.必需氨基酸(EAA)或α-酮酸氨基酸+LPD疗法& && &(1)EAA疗法对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紊乱的纠正尿毒等氮代谢产物生成与蛋白质摄入量成正比。CRF病人体内EAA、组氨酸减少,补充肾衰病人所需 EAA 加组氨酸,使体内 EAA 与 NEAA比例适当,可增加病人体内蛋白合成,而不增加氮代谢产物的生成。总之,应用 EAA疗法可使蛋白质合成增多,氮代谢产物减少。& && &在EAA疗法基础上,近来又有酮酸疗法,由于α-酮酸氨基化后可转变为氨基酸,故在LPD基础上加用α-酮酸,可起到EAA疗法类似效果,由于酮酸本身不含氮,即使用量稍多也不会引起体内氮代谢产物增多,同时α-酮酸与 NH3生成EAA,有助于尿素的再利用。目前国外所用的α-酮酸制剂中,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等五种 EAA相应的α-酮酸,其余尚无酮酸制剂。& && &(2)EAA疗法对钙、磷代谢紊乱的纠正 EAA的应用,使蛋白严格限制成为可能,因而磷的入量明显减少。同时由于蛋白合成增多,可使细胞外液磷进入细胞内液的量增多,使血磷水平也下降。磷水平下降,PTH 分泌减少,因而 PTH 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减轻,肾小管和肾间质内的钙磷沉积减少,损害减轻。& && &(3)EAA疗法对肾小球滤过的作用如前所述,肾小球的过度滤过,是肾小球进行性损害的重要原因。即使是正常蛋白饮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小球过度滤过也会加重,低蛋白饮食则可减轻此作用,应用EAA或α-酮酸氨基酸时,可使低蛋白保持很低水平,如20g/d,因而有利于肾小球过度滤过减轻,肾损害进展减慢。& && &(4)EAA或α-酮酸氨基酸疗法的适应证 ①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配合 LPD;②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EAA丢失较多,营养不良,作为辅助治疗;③急性肾衰,无严重高分解状态者。& && &有脱水、高血压、电解质紊乱,须同时予以纠正。有尿毒症心包炎、持续少尿、严重神经系统症状者,应首先考虑透析。& && &1)EAA的组方:EAA摄入的最好比例目前尚无定论,现介绍近年来的几种组合(表27.5.3~4)。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 NEAA过剩,其他多种 AA制剂不宜使用。使用 EAA治疗,必须在LPD和高热量饮食基础上进行。每日热量应在8373.6kJ以上。& && &2)给药途径:一般分口服和静脉滴注两种。静脉滴注每日200~300ml,须缓慢滴注,每次4小时左右。& && &
& &&&1982年我院首先研制的国产肾衰竭9种EAA制剂,其组方如表27.5.4。& && && &&&
& &&&口服剂有片剂、胶囊或干糖浆冲剂。长期使用应采用口服,每日3~4次。& && &3)酮酸氨基酸:1966,Schloerb报告氨基酸的类似物酮酸对于尿毒症患者能更有效地节省氮。动物实验除赖氨酸、苏氨酸外,全部必需氨基酸都可以被α-酮酸或α-hydroxy类似物代替。Walser报告 LPD加酮酸氨基酸治疗,可降低尿素生成率而氮保持平衡,当停用该剂后,尿素生成率上升,氮平衡恶化大约为1.5g/d。实际上,酮酸可以代替必需氨基酸,甚至饮食中无蛋白。& && &Tepolan报告每日4.8g的酮酸氨基酸和20克的蛋白饮食即可保持氮平衡。但血浆水平未见改善。但当氮摄入高出需求时酮酸氨基酸的作用则不明显。& && &根据一组随机交叉研究,16例患者予以酮酸氨基酸治疗,每月平均 GFR 下降为 -0.14ml/min,而予以必需氨基酸者,每月 GFR下降为-0.66ml/min(P=0.024),两组饮食,血压都相同。因此酮酸氨基酸的疗效比一般必需氨基酸可能有其优越处。& && &近年来,有人报告血浆游离色氨酸水平升高与肾功能恶化速度增快有关,因而可以部分说明不含色氨酸的一些必需氨基酸、酮酸氨基酸制剂疗治 CRF有效的原因。& && &4)低磷饮食:低磷饮食可减轻症状,LPD+EAA或酮酸氨基酸治疗有助于限磷,同时饮食中应避免高磷食物,如果 LPD后,仍不能纠正高血磷,应服用一个时期磷结合剂。食物用水煮,弃汤,有助于减少磷的摄入。& && &5)蛋白摄入平衡的测定方法:如何估计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每日蛋白质入量能否维持氮平衡需要,而又不增加氮质潴留,是 LPD以及 LPD加EAA治疗的中心问题。利用氮平衡方法,可以正确计算氮为正平衡或负平衡,但该法繁琐,不适用于临床。现介绍一种简便的计算一日蛋白质入量方法,即DPI的计算方法(Maroni.KidneyInt,-65)为:& && &&&蛋白摄取量(g/d)=6.25×[UUN(g/d)+理想体重(kg)×0.031]+尿蛋白丢失量& &&&式中:UUN为尿尿素氮。& && &3.LPD须注意的问题(1)近年来据研究,开始血透的病人,其营养不良是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即增加血透后死亡率。而慢性肾衰竭自然饮食的病人,其每日蛋白质入量(DPI)随GFR下降而减低,即;& && && &&&
& &&&有作者指出当Ccr低于25ml/min时,LPD应特别注意出现营养问题。& && &(2)关于植物蛋白,特别是大豆蛋白,含蛋白质高,但因含必需氨基酸较动物蛋白低,因此,认为应多加限制,但近年许多学者新发现大豆蛋白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优越性。认为蛋白引起肾小球高滤过除与量有关外,还与其含氨基酸的不同成分有关,如表27.5.5。& && && &&&
& &&&Bilo对六位志愿者进行实验,比较大豆、牛肉和各种静脉氨基酸对 GFR 和有效肾血流量(ERPF)影晌,发现升高GFR、ERPF的作用以牛肉最高,而大豆最低。因此,认为大豆蛋白产生高滤过作用较弱,因而可能对保护肾功能有利。& && &Walls动物实验,研究大豆蛋白对肾小球功能的影响(WallsJ,Contr.Nephron.Karger,Basel9-187),发现大豆蛋白饲养结果,动物生存时间较长,尿蛋白减少,无蛋白营养不良,肾组织损害程度比动物蛋白轻,血浆脂质水平改善。& && &Sorokaetal报告(Nephron.3-180),比较了 15例 CRF病人(GFR在 15~50ml/min)以大豆蛋白(VPD)和以动物蛋白(APD)的 LPD 的结果:病人接受 0.75g/(kg·d)的蛋白和134kJ/(kg·d)的热量,随机分为两组,即 VPD组和APD组,持续6个月,以后两组交换饮食再持续6个月,共1年。其中2例因不耐受LPD、3例因不相关的并发症、1例因技术原因而退出研究,9例完成了试验。大豆蛋白为主的饮食包括豆制品、豆浆和一周3个鸡蛋;动物蛋白为主的饮食包括鸡蛋、鸡肉、猪肉、鱼和奶等。VPD组与APD组相比,其饮食中热量摄入较高,蛋白摄入较低,脂肪含量较高,但总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下降,磷低,铁高,仅钙的摄入低于 APD组;VPD组的血尿素氮、尿尿素氮、血肌酐、24小时尿肌酐和24小时尿磷均较 APD组和试验前低;VPD组和 APD组的血浆白蛋白均明显高于试验前,VPD组和 APD组之间的 24小时尿蛋白无差别。在持续一年的研究中,APD组和 VPD组GFR下降的速度较试验前减慢了73%。因此认为,大豆蛋白是透析前病人防止肾功能恶化很有意义和非常安全和适宜的食品。& && &因此,大豆蛋白有优点,如果与α-酮酸或肾病用必需氨基酸合用,效果可靠。应用大豆蛋白的优点还在于患者的食谱明显增加,使 LPD比较切实可行。我院老年患者有用该法达到长期稳定病情者。& && &(二)高血压的治疗& && &由于高血压本身促使肾功能恶化,故治疗高血压十分重要。目前,认为肾功能衰竭早期,舒张压&11.3~12.0kPa(85~90mmHg)时,或糖尿病肾病病人舒张压高于原有水平1.3kPa(10mmHg左右)时,应进行治疗。首先应低盐饮食,每日钠入量,应限在80~100mmol。如果血压控制不满意,应开始用利尿剂。高血压有长期病史者,切忌血压大幅度急剧降低,导致肾血流灌注下降,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 && &近年认为高血压的理想降压水平应为18.4/11.1kPa(138/83mmHg),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的观点亦应适用于 CRF的患者。当患者蛋白尿&1g/d,目标血压应为 16.7/10.0kPa(125/75mmHg)。& && &1.钙拮抗剂 为了避免血压日夜波动,最好用长效制剂,如氨氯地平(络活喜)等,24小时用药一次。该类药副作用小,常见的是引起下肢轻、中度水肿。& && &钙拮抗剂对CRF有无延缓恶化作用是争论已久的问题,可能与应用的药物不同有关。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钙拮抗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钙拮抗剂可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使肾小球滤过压增加,但在已代偿性高滤过的肾小球,钙拮抗剂不再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球内压,而由于其明显降低周身血压,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随之降低,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钙拮抗剂保护肾功能的机制尚有:①可减弱内皮素的需求效应;②可对抗血管紧张素Ⅱ(ATⅡ),阻止 ATⅡ介导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系膜细胞;③通过减少钙离子内流入细胞,减少血栓素的形成;④在肾缺血时,使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减少;⑤减少钙在细胞内的沉积。& &&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该类药物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比其他降压药物更有效地逆转心脏左室肥厚,而且能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是肾脏病常用药物,开始剂量,如卡托普利(captopril),为6.25~12.5mg,每日2~3次。长效经肝、肾双通道排泄的如贝那普利(benazepril,洛丁新)5~10mg,每日1次。应用较多。& && &为了延缓肾功能衰竭的恶化,一般认为当血肌酐&3.5mg/L时,ACEI类保护肾功能有效,当超过此值,则有加速肾衰竭可能,因此不用或慎用。但当进入透析治疗,已无肾功能可保护时,为了降血压,本药仍可用。肾动脉或移植肾动脉狭窄者则禁用。& &&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目前,该类受体拮抗剂(AT1型)已用于临床的有洛沙坦(losartan,科素亚)、缬沙坦(valsartan)。其特性与ACEI接近,优点是无ACEI引起干咳的副作用。目前认为其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至于其对蛋白尿、对延缓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是否如 ACEI类一样,对于部分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用后会出现 Scr水平升高,尚少研究。以及 Scr达到3.5mg/L的患者,是否应慎用或停用该类药物,均须进一步观察。肾动脉狭窄者则禁用。& && &4.β-阻滞剂其中如美托洛尔(betaloc)100mg/d,分早、晚两次服。口服吸收完全,半衰期为3~5小时,肾功能减退时无明显改变,在肝内代谢。经肾脏排泄。& && &5.哌唑嗪(prazosin)为选择性突触后α1受体阻滞剂,松弛血管平滑肌,产生降压效应。不影晌α2受体,不增加肾素的分泌,不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口服后半小时起效,作用持续 6~10小时。与β-阻滞剂合用时,效果可提高。& && &目前治疗该类高血压,常几种降压药联合使用,一些老药如甲基多巴对肾性高血压有时仍有试用价值。三、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的治疗& && &CRF贫血的有效治疗主要是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应用。红细胞生成素的分子是由 16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分子量大约为 30,000。有两种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EPO),即 rhEPO-α和rhEPO-β,其疗效及安全性相似,对升高肾功能衰竭相关性贫血病人的红细胞压积(Hct)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在开始 rhEPO治疗的2周内,血红蛋白浓度常无升高,治疗需延至6~8周。临床上,经常并不需要红细胞数迅速升高,有时求之过急,易于引起 rhEPO的副作用。因此现在较以前使用的剂量常偏小,对于非透析患者,皮下注射较静脉注射更常用。& && &对于CRF患者,纠正贫血可以使病人明显好转,特别是心功能有所改进,生活质量有所提高,食欲有所改善。& && &当红细胞压积(Hct)&30%时,应开始使用 EPO,开始剂量为每公斤体重90U,每周分2次皮下注射。一个月后,调整剂量,如果Hb每月上升&25g/L,或 Hct达32% ~35%时,则减少原剂量的1/4~1/3,当Hct&35%时,则可用维持量,如每周2000U,然后根据情况调整。& && &缺铁、感染、营养不良,是EPO疗效不佳的常见原因。缺铁是由于造血的骨髓须满足新的血红蛋白生成,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当血清铁蛋白下降至30ng/ml以下,转铁蛋白饱和度&20%,应该予以铁剂补充。& && &rhEPO治疗后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动静脉瘘管堵塞和透析器的凝血发生率增加。但该类副作用的发生和程度与剂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如早年应用 rhEPO,每次10000U,每周2次,副作用较常见。& && &透析疗法开始后,贫血可有不同程度改善,有时 CAPD(连续性不卧床腹透)在开始后半年至一年中,效果明显,可能和血浆中抑制 EPO产生因子被有效清除有关。肾移植后,血浆 EPO在数日内升至正常水平,血球压积几周内正常。& && &男病人,丙酸睾酮或苯丙酸诺龙25~50mg,肌注,每周2~3次,对部分轻病人有效。近年有报告,老年透析患者用葵酸诺龙(nandrolone decanoate)每周 200mg,肌注,可减少 EPO 剂量或停用EPO数月。用葵酸诺龙治疗老年男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Antonio Gascon.Geriatric Neph and Urology,-72),可以在治疗贫血的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节省用药经费。四、慢性肾功能衰竭蛋白尿的治疗& && &主要依靠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 5~15mg,每日 1次,当患者不能耐受该药引起的干咳时,可试用科素亚50mg,每日1次。五、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磷、低血钙的治疗&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高血磷症。实验证明,限磷饮食,可以保护肾功能恶化和减少肾组织的钙、磷沉积。临床可见很多症状因血磷降低而减轻。磷的摄入应限在 600~800mg/d以下。如果按每克蛋白含磷15mg作为估计基础,则每日摄入的蛋白量乘以该值,即可求得磷的摄入的总量。由于单靠限蛋白不易达到满意目的,须用磷的结合剂碳酸钙等,以增加磷经肠道的排泄。为此目的,须将碳酸钙随餐同进,每次1.0~1.5g。氢氧化铝也有同样作用,但铝剂不能长时间应用。& && &患者常见低血钙,碳酸钙也是较好的补钙剂,用于补钙目的,则无须规定随餐服用,对明显高磷血症(血清磷水平&7mg/dl)或血清钙、磷乘积&65者,则应先进行上述降低血磷治疗,暂停应用补钙剂,以防转移性钙化的加重。待钙、磷乘积&65时,或血磷&5.5mg/dl再服用钙剂。六、慢性肾功能衰竭脂代谢紊乱的治疗& && &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和贝丁酸类都可以降低总胆固醇,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 LDL,升高 HDL,。而饮食和其他制剂对此都无明显作用。贝丁酸能降低甘油三酯(ZaidA Massy.KidneyInt,8-198)。目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有:洛伐他丁,剂量为每日10~80mg,晚餐时服;辛伐他丁(舒降脂),每日10~40mg,晚餐时服;还有普伐他丁、氟伐他丁等。贝丁酸类有:非诺贝特,100mg或微粒型200mg,每日1次;苯扎贝特,200mg,每日3次,或缓释型400mg,每日1次;吉非贝齐,300mg,每日3次;600mg,每日2次,缓释型900mg,每日1次。& && &血液透析病人饮食、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和贝丁酸类都降低血液透析病人的胆固醇和LDL。低分子肝素、运动能导致胆固醇中等程度的减低,但对 LDL影响不大。其他制剂的疗效则不肯定。甘油三酯能明确被调整饮食、服用贝丁酸类可降低。后者与鱼油均能升高 HDL。& && &连续性不卧床腹透病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贝丁酸类能降低这些病人的总胆固醇,但不能明显降低 LDL,其他制剂研究尚少,甘油三酯能被贝丁酸类降低。然而,仅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升高HDL。& && &肾移植病人饮食能中等程度降低总胆固醇和 LDL,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该两者的作用则更明显。降低甘油三酯者则有饮食、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和贝丁酸类、鱼油。但这些升高HDL作用尚未完全肯定。七、中医药治疗& && &1.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很多,包括临床和实验研究。我院自1978年以来,按中医急则治其标的理论,使用大黄为主制剂,进行尿毒症病人灌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除降低BUN外,还可降低血钾。1985年进行治疗前后氮平衡研究,发现大黄等灌肠治疗后,粪氮量排出增加。1986年我院进行大量动物试验,发现LPD加大黄口服,BUN明显下降,不能排除主要是 LPD作用,但大黄有意义的是使血肌酐、血磷下降,尿浓缩功能改善。国外报道,大黄可使尿毒症鼠BUN、肌酐明显下降,低血钙、高血磷状况改善。还证明大黄治疗可使血中氨基酸紊乱情况改善,三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其中缬氨酸升高较明显。& && &治疗方法:所用处方中以大黄为主,煅灶蛎、蒲公英为辅,生大黄粉 10g左右,后下,煅灶蛎30g、蒲公英20g,水煎,煎液加温水至600~800ml,行保留灌肠10~20分钟,排便。每日1次,个别重者1日2次,以病人每日排稀便3~4次为宜。协和医院已将其制成冲剂,供病人长期使用。部分病人症状较轻,也可以每日口服该剂的三分之一。该法优点为简便、价廉、适用,已经国内多家医院验证有效,重复性好。1995年我院曾报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 CRF,甚至使部分病人剩余肾功能好转。& && &2.LPD+α-酮酸氨基酸+大黄治疗大黄治疗,氮平衡有所降低,提示大黄长期治疗可能对营养有影响,如果与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氨基酸合用,本治疗方法有较好前途。& && &3.中医辨证论治治法上,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补脾肾、温肾益气、和胃降逆、调理阴阳、化瘀通便等。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复杂,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要问题,对于晚期尿毒症,和胃、除逆、祛浊,已渐被大多数人重视,而补法则非所宜。& &&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键问题是结合,而不应该是各用各的药,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身体上的生理负担,甚至于对肾脏有害。如果西医有明确的有效措施,如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贫血问题有肯定效果,临床上,使气血俱虚情况明显好转,则无必要在此一问题上加用中药。& && &CRF病程恶化和疗效的判定:肾功能恶化和病程进展有其规律性,是一个进行性恶化的过程。如将患者随机分组,应用 GFR对时间的回归斜率关系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GFR随时间前移,呈线性下降。但须注意不同的病因在恶化的速度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别,据报告,肾功能平均进行性恶化速度大约为 GFR每月减少0.5ml/min。速度快的可达每月2.5~4.5ml/min。有部分病人并不出现肾功能线性下降,少数可以在一段短时间内甚至有所改善,其原因尚不很清楚,可能与全身和肾外因素有关,但肾功能本身不可能持续改善很长时间。小管间质性肾炎,老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减退的速度较慢,成年人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一旦减退,其速度较快。因此,在做出疗效判断时,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此外,高血压、高血糖、蛋白尿的控制程度都影响肾功能。& && &4.中西医结合疗效标准问题目前中西医结合疗效的判断,大部分按西医的生化指标来评定。由于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而CRF累及各脏器,临床症状很多,单一地应用西医实验室指标,往往不能反映病人整个面貌。如病人营养情况,体力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都无法观察,中医药的作用即”证”的改善,往往被忽视,因此,应对病人疗效作综合评定。这样,才可以体现中医药的作用。& && &设想CRF临床的长期疗效观察应包括下例各项的变化程度:如实验室指标:①肾功能、Scr和Ccr;②血钙水平;③血磷水平;④血浆白蛋白水平;⑤血PTH 水平等是否改善、平稳、无效或恶化。周身情况包括:A.血压的控制水平;B.PCR方法测定氮平衡;C.酸中毒的纠正水平;D.贫血纠正,血红蛋白达何水平,如①&10~14g,②&8≤10g,③&6≤8g,④≤6g;⑥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和中医”证”改善程度的评定,同时应用计分方法,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八、肾功能衰竭与药物的使用& && &CRF时病人有多系统症状,涉及药物的范围很广。当肾功能减退,经肾排泄或部分经肾排泄的药物在体内积累,半衰期延长,如不注意,易引起毒性作用,必须调整药物使用方法。用药应十分谨慎,无明确适应证者决不用。对所使用的药物,应熟悉其在肾功能降低时的毒性作用,并按肌酐清除率来调整用药量和使用的间隔,尽可能动态地临界测血浆内该药物。& && &由于病情严重时,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有一些实际困难,因此,按血肌酐水平测算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方法,比较实际可行,使用公式如下:& && && && && && && &
& &&&女病人则将以上数值乘以0.85(85%),即女性较男性数值略低。& && &调整用药有三种方法,即:①正常使用之剂量不变,延长用药间隔时间;②用药剂量减少,而使用间隔时间不变;③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都变。& && &具体步骤如下:& && &先求得Ccr& &&&按下式计算调整因子,即:调整因子=1/F(Kf-1)+1& && && && && && && && &(1)& && &式中:F为该药物肾脏排泄分数;Kf为病人Ccr/正常Ccr(120ml/min)。& && &正常剂量×1/调整因子=应改用之剂量& && && && && && && && && && && && && && &(2)& && &正常间隔时间×调整因子=应采用之间隔时间& && && && && && && && && && && && & (3)& && &减少剂量而不改变间隔时间方法举例:& && &地高辛:F=0.75(即75%自肾脏排泄),假设该病人肾功能正常,应予以0.25mg/d口服,现该病人Ccr=60ml/min时,则应用(1)式,求调整因子=1/0.75(60/120-1)+1=1.6& &&&按(2)式:0.25mg/1.6=0.16mg。则该病人可以改用每日0.16mg地高辛,使用间隔时间不须延长。& && &不改变剂量,延长间隔时间方法举例:& && &庆大霉素:F=0.9,即90% ~100%自肾脏排泄,如果按正常人,应每8小时予80mg,,当病人Ccr=60ml/min时,如不拟改变剂量,而延长其间隔时间,则按(1)式,先求调整因子=1/0.9(60/120-1)+1=1.8& &&&然后按(3)式:8小时×1.8=14.4小时。即80mg间隔14.4小时1次。& && &如剂量、间隔时间都改变,则上例庆大霉素的结果,可改为40mg,每7.2小时1次。& && &以上算法,仅须查有关药物学,了解其肾脏排泄分数 F,比较容易掌握,但各种计算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各种方案都是近似值,特别是当肾功能不稳定时,更难准确,因此,监测血清药物浓度很重要。九、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感染的治疗& && &感染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处理及时,用药正确,往往使患者转危为安。另一方面,由于肾脏是许多抗生素的主要排泄途径,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药物排泄延缓,在体内蓄积,增加肾毒性,稍不注意,可以引起新的肾脏损害,故须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关于抗生素的应用,须注意以下几点:& && &(1)感染时应尽可能在开始给药前,及时地分离致病细菌,如做血、尿培养,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结果,也须送培养后再给药,并同时等待培养结果。& && &(2)在同样有效的几种抗生素中,应选择毒性较低的一种先用。& && &(3)由于一些药物在肝内代谢,而后在肾脏排泄,因此肝肾功能降低者,则更应减量。& && &(4)避免用长效药物。& && &(5)熟悉各种抗生素对各系统的副作用,因为这些副作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更易出现,如易引起血液系统损害者有氯霉素、四环素等;易引起肾损害者,有氨基苷类、头孢类、四环素等;易引起肝损害者,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头孢类、青霉素类;易引起听神经损害者,有氨基苷类(表27.5.6)。& && &(6)目前抗生素种类甚多,其肾毒性已引起重视,每种抗生素说明书,都有该方面的注解,一般都写明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程度和相应减少的剂量,可结合病情,予以使用。表27.5.6,仅例举最常见者。
(23.17 KB)
发表评论:
馆藏&5441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功能衰竭早期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