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血管的种类和结构?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有哪些分支?

西医学概论
简答题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西医学概论
简答题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简述胃的供血动脉有哪些
简述胃的供血动脉有哪些
简述胃的供血动脉有哪些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113543
指导意见:胃的血供主要有六支。位于小弯侧的有来自腹主动脉的胃左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分支肝固有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发出胃右动脉。位于大弯侧的有脾动脉发出的胃网膜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的胃网膜右动脉。贲门部有脾动脉发出的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94074
指导意见:胃的血供主要有六支。位于小弯侧的有来自腹主动脉的胃左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分支肝固有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发出胃右动脉。位于大弯侧的有脾动脉发出的胃网膜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的胃网膜右动脉。贲门部有脾动脉发出的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
问胃出血的供血动脉是什么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355931
指导意见:你好,判定急性胃出血,主要是根据急性大呕血和黑便。一般出血不超过500毫升,多以呕血为主,也有以便血为主。患者呕血前有恶心感,便血前有便意感,便后双眼发黑、心慌,甚至晕厥。病人面色苍白、口渴、脉快无力,血压下降。溃疡病患者多发生有规律的上腹痛,用硷性药物可使疼痛得以缓解。X线钡餐检查对溃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胃癌病人除可能被触及包块外,还有明显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消化不良及消瘦等表现,且病情发展迅速。X线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有助于确诊
问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
职称:药师
专长:肛肠疾病,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80438
你好,看下神经内科医生,根据情况对症治疗。
问介入治疗:胃出血可能的供血动脉
职称:医师
专长: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痛经
&&已帮助用户:243497
指导意见:您好.急性出血性胃炎.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等均可引起胃出血.应详细检查.积极治疗.临床表现因出血的量和速度不同而异.如果出血较少.一般没有明显不适.只有轻度恶心.黑便等.如果较多.且速度较快.除了以上表现.还可伴有呕血.头晕.眼黑.口渴.心悸.乏力等症状.应积极治疗.如应用奥美拉唑等抑酸剂.止血敏.维生素C,K等止血剂 .还可采取压迫疗法等.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以上供参考.
问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与吃多潘立酮有关吗
职称:医师
专长: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对消化、呼吸、两性生活、生殖系统的...
&&已帮助用户:268560
病情分析: 你好;没关系的。可能是冠心病;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肌急剧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此时引起阵痛、绞痛等,并可在左肩沿左臂向下和胸前和下颌颈部放射。 冠心病首先是必须坚持口服药物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同时建议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与休息,清淡饮食,并注意一定要保持平和心态与开朗心情,切忌遇事着急一定保持心情开朗。祝你健康。
问我同时患有双侧脑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职称:医师
专长:盆腔腹膜炎,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外阴炎
&&已帮助用户:19762
问题分析: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意见建议:一般主要 是改善脑血 液循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扩血管药物和银杏叶制剂等。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洋葱、西红柿等)、水果、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用脑。
问动脉供血不足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婴儿湿疹
&&已帮助用户:627128
朋友你好,从你的描述的这症状来看这可吃些活血化瘀的中药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循环系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比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左到右分别是..
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比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左到右分别是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B.动脉管腔最大,管壁最厚C.静脉管腔最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D.毛细血管管腔最小,管壁最薄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它们的结构不同功能不同.动脉血管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静脉血管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分布较浅,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从左到右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比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左到右分别是..”主要考查你对&&血管的分类和功能&&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血管的分类和功能
血管分类: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三种血管的比较:
血管出血时的症状及止血方法: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静脉出血对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处理时可先时伤口进行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血管的判断方法:&&& 判断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方法: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动脉与静脉之间相连的最细小血管是毛细血管。根据血流的方向,血液由大血管分散流向小血管。这样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小的血管汇集流往大的血管,这样的血管为静脉。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比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左到右分别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94671527421742516019531404383811、描述翼腭窝的位置和通向?
答:是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狭窄间隙。向内借蝶腭孔通鼻腔,向外通颞下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下经腭大孔通口腔。
2、试述颅中窝的主要结构?
答:中央是蝶骨体,上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管口外侧有凸向后方的前床突,窝后方横位的骨隆起是鞍背,鞍背两侧向上突起为后床突。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其两侧有颈动脉沟,沟后有孔称破裂孔,孔后外侧壁有颈动脉管内口。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棘孔。此外还有鼓室盖和三叉神经压迹。
3、四大鼻旁窦的名称和开口?
答:有额窦、蝶窦、上颌窦、筛窦四大鼻旁窦。
额窦、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为前中后三群,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4、新生儿颅的囟有哪几个,有何特点?
答:新生儿有前囟、后囟、蝶囟、乳突囟,后三个囟都在出生后不久闭合,前囟闭合的晚,约在生后1.5-2岁时闭合,可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体征。
5、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有哪些?
答: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是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其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滑膜囊,韧带又可分为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
6、坐骨大孔、坐骨小孔如何围成?
答:坐骨大孔由骶棘韧带和坐骨大切迹围成,坐骨小孔由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和坐骨小切迹围成。有肌肉、血管、神经等从盆腔经坐骨大孔及坐骨小孔达臀部和会阴。
7、使前臂旋前、旋后的肌肉有哪些,使足内翻、足外翻的肌肉有哪些?
答:使前臂旋前的肌肉有旋前圆肌、旋前方肌,使前臂旋后的肌肉有旋后肌、肱二头肌。使足内翻的肌肉有胫骨前肌、胫骨后肌,使足外翻的肌肉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8、膈肌的形态及其通行结构?
答:膈肌是位于胸腹腔之间的向上呈穹隆形的扁肌,它把胸腹腔分隔开来,可分为三部分:胸骨部、肋部、腰部。其周围为肌腱,中央为腱膜,称为中心腱。膈肌上有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约平第12胸椎,通过胸主动脉和胸导管;食管裂孔约平第10胸椎,通过食管和迷走神经;腔静脉孔约平第8胸椎,通行下腔静脉。
9、桡尺近、远侧关节组成、分类,可作什么运动,各有哪些肌肉参与?
答:桡尺近、远侧关节是联合关节,属于车轴关节,桡尺近侧关节由尺骨的桡切迹和桡骨的环状关节面构成,桡尺远侧关节由尺骨头环状关节面和桡骨尺切迹及自其下缘至尺骨茎突根部的关节盘共同构成。可沿桡骨头中心至尺骨头中心的连线作旋前、旋后运动。参与旋前的肌肉是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参与旋后的肌肉是旋后肌、肱二头肌
10、试比较肩关节和髋关节的相同点与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属于球窝关节,都有关节唇,都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不同点:肩关节关节头大而盂小而浅,两关节面的接触面积小,活动度大,所以较髋关节灵活,又由于肩关节的上方、前方、后方有肌腱加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穿过关节囊止于盂上结节,所以肩关节易向下脱位;而髋关节相对头小窝深,两关节面接触面积较大,囊内有股骨头韧带,囊外有髂股韧带、耻骨韧带、坐骨韧带、轮匝带加固,所以运动幅度远不及肩关节,而具有较大的稳固性,以适应其支持和行走的功能。
11、试述腹股沟管的位置、长度、通行结构及其构成?
答:腹股沟管位于腹前下壁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由外上斜贯向内下,长约4.5厘米。在男性有精索通过,在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其构成为两口四壁。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内口为腹股沟管深环。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是腹股沟韧带。
1、简述咽各部的交通。
答:鼻咽通于鼻腔,并借咽鼓管通于鼓室,口咽通于口腔, 喉咽通于喉腔,并向下续于食管。
2、唾液腺包括哪些?各开口何处?
答: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腮腺开口于口腔前庭上颌第 二磨牙相对应颊粘膜处,下颌下腺导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3、在外观上看,空、回肠有何不同的形态特征?
答:空肠管径粗,壁厚,血管丰富,颜色较红,粘膜面有孤立淋巴滤泡。回肠除粘膜面具有孤立淋巴滤泡和集合淋巴滤泡外,其余各项形态特征与空肠相反。
4、肛管的结构?
答: 肛管长约4.5上段粘膜形成约11条纵行皱襞称肛柱;相邻各柱下端半月状皱襞相连,称肛瓣;肛瓣与相邻肛柱下份之间形成小隐窝称肛窦;肛柱上端的连线称肛直肠线;肛瓣与肛柱下端形成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齿状线下方宽约1cm光滑隆起环状带称肛梳或痔环;肛梳下缘一条环状白线为肛门内,外括约肌分界处。
5、简述肝脏面的结构和分叶。
答: 肝下面有一&H&形沟,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裂,内有肝圆韧带;左纵沟后部有静脉韧带裂,内有静脉韧带;右纵沟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右纵沟后部有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下面被&H&形沟分为右叶、左叶、方叶和尾状叶。
6、胆汁的产生部位及排出途径?
答:肝分泌胆汁,经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入胆囊浓缩储存。进食后,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入十二指肠腔内。
综合问答题
1、手术时如何判定胃与十二指肠的分界线?
答:在幽门前方有一较粗的幽门前静脉,是手术时确认幽门的标志,即胃与十二指肠的分界线。还可以依管壁厚薄来确定,幽门部的环行肌层增厚,而十二指肠的环行肌显著变薄,使幽门与十二肠分界明显,触摸可判定。
2、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哪些重要结构?位置关系如何?术中怎样确认胆总管?
答: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三个重要结构,右前方有胆总管,左前方为肝固有动脉,两者之间的后方为门静脉。胆总管内的胆汁略呈淡褐色,术中可用穿刺抽出胆汁的方法,即可确认是胆总管。
3、患长期慢性便血病人需用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治,试问:
(1)直肠位置,长度如何?
(2)根据直肠的外形特点,插入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3)镜下能观察到直肠的那些正常结构?
答:(1)位于盆腔内,骶、尾骨的前方,在第3骶椎前方接乙状结肠,下端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全长为14-16cm。
(2)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骶曲和会阴曲,在插入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时必须注意上述弯曲,以免损伤肠壁。
(3)镜下能观察到2-3个半月形直肠横襞。
1、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答: 包括呼吸道和呼吸器官两部分。呼吸道分上呼吸道(鼻、咽、喉)和下呼吸道(气管及支气管)。肺为呼吸器官,其实质是支气管树和肺泡。
2、鼻腔内粘膜的种类、特点及功能如何?
答: 嗅黏膜位于鼻甲内侧面及其对应的鼻中隔黏膜,活体苍白或淡黄,含嗅细胞,具嗅觉功能。其余部分均为呼吸黏膜,活体呈淡红色,含丰富的静脉海绵丛,并有丰富的腺体。
3、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如何?
答: 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分别位于同名的颅骨内。上颌窦,额窦,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4、何为肺门?出入肺门的结构有哪些?
答: 是位于肺纵隔面中部的凹陷。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淋巴管出入肺的部位。
5、比较左肺和右肺的形态特点。
答: 由于膈的右侧较左侧为高,以及心脏偏左,故右肺较宽短,左肺较狭长。右肺被斜裂和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且具有左肺心切迹和左肺小舌等结构。
6、简述肺的体表投影。
答: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1-4cm,向内下方经胸锁关节后方至第2胸肋关节水平,两侧靠拢,并沿中线垂直下行,右侧直至第6胸肋关节处;左侧至第4胸肋关节处沿第4肋软骨转向外侧,至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为下界.双肺下界于锁骨中线平第6肋,腋中线平第8肋,肩胛线平第10肋,后正中线附近平第10胸椎棘突。
综合问答题
1、与发声有关的结构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 与发声有关的结构包括环甲关节、环杓关节,声带及喉肌。
环杓关节:由杓状软骨底与环状软骨板上缘关节面构成,功能使两侧声带突靠近,以闭合声门。
环甲关节:关甲状软骨下角与环状软骨两侧的关节面构成,能拉长声带使之紧张。
声带: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声襞构成,是发声的主要结构。
喉肌:除声带肌外,与发声有关联的肌还有位于环甲关节周围及环杓关节周围的肌肉如环甲肌,杓横肌等,收缩使这两个关节产生相应的运动。
2、肋隔隐窝是如何形成的,它位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答:为最大的胸膜隐窝,由肋胸膜和纵隔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形成。位于胸膜腔的最低处,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与11肋相交,后正中线达12胸椎棘突。
当胸膜发炎时,渗出液首先积聚于此,也易引起继发感染,是临床上穿刺抽液的部位,也是炎症后易发生粘连的部位。
3、气管和主支气管共同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若气管内有异物容易坠入哪一侧主支气管,为什么?
答: 均以“C”形气管软骨作支架,保护管腔开张状态,其缺口向后并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壁封闭。相邻的软骨之间以环状韧带彼此连在一起。
若气管内有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因右主支气管比左主支气管较短而粗,且走行陡直,而且气管隆嵴的位置常偏向左侧。
1、脊髓横切面上灰质可分哪几部?各有哪些主要神经核?
答:在横切面上灰质呈“H”形,可分为前角(前柱)、后角(后柱)和中间带。前角主要由运动(传出)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组成,后角主要有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胸核。中间带包括中间内侧核和中间外侧核。
2、脑干内的躯体感觉核有哪些?
答:脑干内的躯体感觉核分为一般躯体感觉核和特殊躯体感觉核,一般躯体感觉核有一对,即:三叉神经感觉核。特殊躯体感觉有前庭神经核,蜗腹侧核 、蜗背侧核。
3、脑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叫脑干?
答:脑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及小脑六部分。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合称脑干。
4、原、旧、新小脑各有什么功能?原小脑综合征、新小脑综合征各出现哪些主要症状?
答:原小脑调节身体的平衡和维持体位,协调眼球的运动。旧小脑主要维持肌张力和维持姿势等,新小脑能协调骨骼肌的随意、精细运动。原小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为平衡失调,眼球震颤。新小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为共济运动失调,肌张力减低及做精细动作时发生震颤。
5、简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答:①运动中枢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②感觉中枢在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③视觉中枢(视区)位于距状沟周围的枕叶皮质;④听觉中枢(听区)位于颞横回;⑤语言中枢(语言区),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在额下回后部,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在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在角回,书写中枢在额中回的后部。
6、试述尺神经的起始部位及分布?
答:尺神经起自臂丛内侧束。肌支分布于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所有的骨间肌、拇收肌和3、4蚓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尺侧1/3皮肤,尺侧1个半指掌侧面的皮肤,手背尺侧半和尺侧两个半手指背侧皮肤。
7.桡神经发自哪个束?主要分布到哪些部位?
答:发自后束。肌支在臂部分布于肱三头肌、肘肌、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在前臂分布于所有的伸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小指伸肌,拇长展肌,拇长、短伸肌,示指固有伸肌等),肱桡肌。皮支分布于臂背侧和前臂背侧皮肤,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两个半手指的皮肤。
8.试述胸神经前支的皮肤节段性分布。
答:胸神经的前支在胸、腹壁皮肤的阶段性分布最为明显:胸2,胸骨角平面,胸4,乳头平面,胸6,剑突平面;胸8,肋弓平面,胸10,脐平面,胸12,脐耻连线中点平面。
9、试述坐骨神经的起始、主要行程、分支和分布。
答:坐骨神经起自骶丛。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后,位于臀大肌的深面,经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降至大腿后面,达国窝。一般在国窝上角处,坐骨神经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本干分支分布于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同时发出分支分布于髋关节。
10、脑神经有哪几对?各属于什么性质神经?
答:脑神经有12对:①嗅神经,②视神经,⑧动眼神经;④滑车神经;⑤三叉神经;⑥展神经,⑦面神经,⑧前庭蜗(位听)神经:⑨舌咽神经;⑩迷走神经,⑩副神经,⑩舌下神经。感觉神经包括第1、II和Ⅷ对脑神经(共三对)。运动神经包括第III、Ⅳ、Ⅵ、Ⅺ和XII对脑神经(共五对)。混合神经有第V、Ⅶ、Ⅸ、X对脑神经(共四对)。
11、简述舌的神经分布。
答:舌粘膜一般感觉:舌前2/3由舌神经分布,舌后1/3是舌咽神经。粘膜味觉:舌前2/3由面神经的鼓索分布,舌后1/3是舌咽神经。舌肌由舌下神经支配,管理舌肌运动。
12、头面部的浅部感觉传导路的传导途径是怎样的?
答:头面部的皮肤、粘膜的痛温触感受器→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根→脑干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延髓和脑桥处交叉→三叉丘脑束→丘脑腹后内侧核→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部。
13、试述股神经的行程及主要分支分布。
答:股神经为腰丛中最大的分支,在腰大肌外侧缘和髂肌之间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三角内位于股动脉外侧。其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布于股前皮肤,尚有隐神经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皮肤。
14、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传导途径是怎样的?
答:肌腱关节→脊神经节→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经内囊后脚→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半
15、试述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能通路.
答:(1)视觉传导通路:视锥,视杆细胞(感受器)→双极细胞(一级神经元)→节细胞(二级神经元)→视神经(鼻侧交叉至对侧参与形成对侧视束,颞侧不交叉参与形成同侧视束)→视束→外侧膝状体(三级神经元)→视辐射(内囊后肢内)→视中枢(距状裂两侧) (2) 瞳孔对光反射:光→视锥,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束→中脑顶盖前区(换N元)→双侧动眼N副核→双侧动眼N(副交感纤维)→双侧睫状N节(换N元)→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瞳孔缩小.
16、简述脑脊液的循环途经大脑动脉环?
答:脑脊液由脑室的脉络组织产生→左右侧脑室(1)→室间孔(2)→第三脑室(3)→中脑水管(4)→第四脑室(5) →正中孔,外侧孔(6)→蛛网膜下腔(7)→蛛网膜粒(8)→上矢状窦(9)→颈内静脉(10)
六、综合问答题:
1、一患者左侧内囊损可出现哪些体征?为什么?
答:患者出现的症状有三:(1)对侧半身浅、深感觉丧失;(2)对侧半身痉性瘫痪;(3)对侧视野偏盲,即“三偏症”。并可能伴有锥体外系的症状如肢体震颤等。这是因为投射纤维,无论上行或下行多经过内囊,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可将内囊分为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和内囊膝。内囊前肢即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的部分,其内有锥体外系的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通过,内囊后肢即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部分,其内有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和听辐射通过。此外还有锥体外系的纤维在此走行。前、后肢之间的结合部称内囊膝,内有皮质脑干束通过。由于皮质脊髓束,管理对侧肢体躯体运动;丘脑中央辐射管理对侧半身浅、深感觉,视辐射管理双眼对侧视野,皮质核束管理对侧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半,锥体外系往返纤维经过内囊,因而内囊损伤后出现“三偏症” 。
2、试述完成伸膝关节这一动作的传导路径。
答:中央前回上部及中央旁小叶前半的巨形锥体细胞(上神经元)发出纤维,形成皮质脊髓束→内囊后脚→中脑上丘平面行于大脑脚底中3/5外侧→脑桥平面丘平面行于脑桥基底部→延髓平橄榄体中部平面行于锥体内→延髓下部通过锥体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脊髓侧索下行→腰2―4节→前角细胞(下神经元)换神经元→脊神经前根→腰丛→股神经→股四头肌完成这一动作。
3、试述将舌尖伸向左侧的传导路径。
答:左侧中央前回下1/3的巨形锥体细胞(上神经元)发出纤维,形成皮质核束→内囊膝部→中脑大脑脚底中3/5内侧→交叉→右侧舌下神经核(下神经元),在前外侧沟出脑→右舌下神经→舌下神经管→出颅→右侧颏舌肌→右颏舌肌收缩完成这一动作。
4、如针刺在左侧小指掌侧面皮肤,其痛觉是怎样传人中枢的?
答:小指的痛觉感受器→尺神经→臂丛内侧束→臂丛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颈8一胸1脊神经后根→脊髓后角固有核(第二级神经元)换神经元→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脊髓外侧索内形成脊髓丘脑侧束→延髓(平橄榄体中部平面在下橄榄核背外)、脑桥(平面丘平面在斜方体背外)、中脑(平上丘平面在红核背外)→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换神经元→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味右侧中央后回中部。
5、比较躯干和四肢深、浅部感觉传导路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I级和II级神经元胞体所在位置相同;②均途经内囊后肢;③左、右交叉的纤维都是I级神经元发出的;④I级神经元纤维都到达中央后回中、上部及中央旁小叶后部,而且身体各部在皮质上的投影定位基本相同。 不同点:①I级神经元的类型不同不同;②I级纤维在脊髓位置不同,深部传导路纤维在后索上行,浅部仅达后角固有核;③交叉位置不同,浅部的纤维在白质前连合交叉,深部的纤维在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交叉;④投影部位也有不同之处,深部的除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以外,还投射到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6、比较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有哪些不同?
答:①内脏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②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效应器要经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而躯体运动神经只需1个神经元;③内脏运动神经不受意识支配,躯体运动神经受意识控制;④内脏运动神经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⑤分布形式:内脏运动神经一般形成神经丛,再到效应器,躯体运动神经多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到效应器;⑥内脏运动神经节前纤维为细有髓纤维,节后纤维是细无髓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则为粗有髓纤维。
泌尿生殖、腹膜会阴
1、膀胱的位置及形态?
答:膀胱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其形状、大小、位置及壁厚随尿液的充盈程度而变化。膀胱前方为耻骨联合,在男性膀胱的后方与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相毗邻;在女性,膀胱的后方与子宫和阴道相邻接。空虚时膀胱不超出耻骨联合上缘,充盈时膀胱腹膜返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
膀胱充盈时呈卵圆形:空虚时近似三棱锥形。膀胱尖朝向前上方。膀胱的后面朝向后下方,呈三角形称膀胱底。尖和底之间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与男性的前列腺底或女性的盆膈相接触。
2、睾丸的构造?
答: 睾丸表面有一层坚厚的纤维膜,称为白膜。白膜在睾丸后缘增厚并凸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从纵隔发出许多睾丸小隔,呈扇形连于白膜,将睾丸实质分为100-200个睾丸小叶,每个小叶内含2―4条精曲小管,入睾丸纵隔交织形成睾丸网,睾丸网再发出12―15条睾丸输出小管进入附睾。
3、男性尿道分部、狭窄、扩大、弯曲?
答:男性尿道可分为三部,即前列腺部、膜部及海绵体部。三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三个扩大在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尿道舟状窝。两个弯曲是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4、试述子宫的位置、分部、子宫的内腔分部及固定装置?
答:子宫位于小骨盆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成人子宫的呈轻度前倾前屈位。
子宫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三部,子宫颈又分为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的内腔分为子宫腔和子宫颈管。
子宫的固定装置包括: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子宫圆韧带,主要维持子宫前倾;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下垂;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骶子宫韧带,可牵拉子宫向后上,与子宫圆韧带共同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5、网膜囊的位置,网膜孔的境界?
答:网膜囊是位于小网膜与胃后壁与腹后壁腹膜之间的一个扁窄间隙,又称小腹膜腔,是腹膜腔的一部分。网膜孔是网膜囊与腹膜腔之间的唯一通道。其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覆盖在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手术时,遇有外伤性肝破裂或肝门附近动脉出血,可将示指伸入孔内,拇指在小网膜游离缘前方加压,进行暂时止血。
6、具有系膜的器官有哪些?
答: 由于壁、脏腹膜相互移行,形成了将器官系连固定于腹、盆壁的两层腹膜结构称为系膜,其内含有出入该器官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和淋巴结等。有系膜的器官有空肠、回肠、阑尾、盲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它们都是腹膜内位器官。
六、综合回答题
1、某男性工人来院进行绝育手术。请问:
(1)精子在何处产生?经过哪些管道排出体外?
(2)绝育手术常在何处进行?为什么?
(3)输精管结扎后为何能达到绝育目的而不影响精液排除和性征的改变?
(4)输精管结扎术的切口,经过哪些层次结构?
答:(1)精子由睾丸产生,贮存于附睾内,排精时经过输精管,射精管和男性尿道而排出体外。
(2)男性绝育手术常在阴囊根部两侧结扎切断输精管,其原因是该处输精管位置浅表容易找寻,手术简便能达到绝育目的,术后副作用少,便于推广采用。
(3)输精管结扎后,排精时仍有精液排出,但排出的精液中没有精子,故能达到绝育的目的。这是由于成熟精子被输精管结扎处所阻断,不能进入输精管远侧段而排出体外的缘故。男性性征的维持则是依靠睾丸小隔的间质细胞产生的雄性激素,此激素是经过睾丸的血管而进入血液,通过全身血液循环至作用器官。因此,输精管结扎后性征不会有什么变化。
(4)输精管结扎术的切口是经过皮肤,肉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和精索内筋膜五层结构。
2、某青年初产妇,因产后乳腺脓肿需要进行切开排肿手术。请问:
(1)乳房的位置?
(2)乳房的形态?
(3)乳房在结构上有哪些特征?
(4)乳腺脓肿切开,应如何选择手术切口,为什么?
答: (1)乳房位于胸前部,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上起第2-3肋,下至6-7肋,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中线。
(2)成年未产女性乳房呈半球形,紧张而有弹性,中央突起部分称为乳头,通常在第四肋间隙或第五肋骨与锁骨中线相交处,乳头顶端有输乳管的开口,乳头周围的皮肤色素较多,形成乳晕,表面有许多小隆起,其深面有乳晕腺,能分泌脂性物质润滑乳头。乳房的大小、形状、位置和机能与妇女的生长发良,妊娠、营养情况及个体差异而有不同。
(3)乳房由皮肤、乳腺,皮下脂肪和纤维组织构成。在结构上乳腺被纤维组织分隔成15―20个乳房小叶,叶又分为若干乳腺小叶,一个乳腺叶有一个排泄管,称为输乳管,行向乳头,在近乳头处膨大为输乳管窦,末端变细开口于乳头。乳腺周围的纤维组织发出许多小的纤维束,向深面连于胸筋膜,向浅面连于皮肤和乳头,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称乳房悬韧带或Cooper韧带。当乳腺癌
侵及此韧带时,纤维组织增生,韧带缩短,牵引皮肤向内凹陷,只是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点状小凹,类似橘皮,临床上称为橘皮样变,是乳腺癌早期厂有的体征之一。
(4)乳腺叶和输乳管均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所以乳房脓肿切开排脓手术,常常采取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过多的腺组织和输乳管,影响其哺乳功能。
3、应用解剖学知识阐明:口服水溶片呋喃旦丁(该药含黄色素)后约1小时,排出尿液呈黄色,请问尿液中的黄色素是如何到达尿道并排除体外的.
答:口服呋喃旦丁后,设该药经口,咽,食管,胃达小肠粘膜,并在小肠粘膜吸收,一部分药物经乳糜管并经数个淋巴结到胸导管,再经胸导管入静脉(这一途径略谈至此).大部分药物→肠毛细血管静脉端→小肠静脉→肠系膜上V→肝门V→肝血窦→肝V(肝左,中,右V)→下腔V→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A口→肺A及分支→肺毛细血管→肺V→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A口→主A升部→主A弓→降主A或主A降部→肾A及各级分支→肾小球滤过→肾小管等→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各部→膀胱→尿道内口→尿道→尿道外口→体外。
1、 简述胃的动脉供应及其来源?
答: 胃的动脉来自腹腔干及其分支(1)胃左动脉:起于腹腔干,沿胃小弯左侧向右分布,(2)胃右动脉:起于肝固有动脉,沿胃小弯右侧向左,并与胃左动脉吻合(3)胃网膜左动脉:起于脾动脉,沿胃大弯右行,分布于胃大弯左侧(4)胃网膜右动脉:发自胃十二指肠动脉,沿胃大弯左行,终支与胃网膜左动脉吻合(5)胃短动脉:起于脾动脉,分布与胃底(6)胃后动脉,起自脾动脉,分布于胃体后壁上部。
2、 简述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的分支
答: 锁骨下动脉分支:(1)椎动脉(2)胸廓内动脉(3)甲状颈干(4)肋颈干(5)肩胛背动脉
腋动脉分支:(1)胸肩峰动脉(2)胸外侧动脉(3)肩胛下动脉,分为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4)旋肱后动脉(5)旋肱前动脉(6)胸上动脉
3、 简述甲状腺的动脉供应及来源?
答: 甲状腺的供血动脉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分支布于甲状腺上部和喉。甲状腺下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分支分布于甲状腺下部,并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
4、 简述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
答: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
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
5、 简述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及供血范围?
答: (1)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营养胰和十二指肠。(2)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共有13―18条,分布于空肠和回肠。(3)回结肠动脉:分布于回肠末端、盲肠、阑尾和升结肠,发出阑尾动脉,分布于阑尾。(4)右结肠动脉:分支至升结肠。(5)中结肠动脉:分支营养横结肠。
6、 简述心纤维支架的构成?
答: 心纤维性支架又称心纤维骨骼,包括左、右纤维三角,4个瓣纤维环(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圆锥韧带、室间隔膜部和瓣膜间隔。
7、 简述门V的组成及其属支?
答: 肝门静脉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其主要属支有(1)肠系膜上静脉(2)脾静脉(3)肠系膜下静脉(4)胃左静脉(5)胃右静脉(6)胆囊静脉(7)附脐静脉(8)幽门前静脉等。
8、 简述全身有哪几条淋巴干,各注入何淋巴导管?
答: 全身共有九条淋巴干分别为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腰干和肠干。其中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腰干、右腰干和肠干注入胸导管,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右颈干注入右淋巴导管。
综合回答题
1、试述心脏的位置、形态及表面结构?
答:心脏的位置: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
心脏的形态及表面结构:心脏根据外形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和四条沟。心尖朝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主要由左心房和小部分的右心房构成。前上面隆凸,称胸肋面,大部分由右心室和右心房构成,一小部分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后下面扁平贴于膈,称膈面,该面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右心室构成。右缘,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圆钝主要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近似水平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心表面有四条沟,冠状沟:是心房、心室表面分界的标志。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脏表面分界的标志。后房间沟:是左、右心房在心表面的分界。
2、试述血液在心各腔室内的流动方向及各瓣膜的作用?
答: 当右心房收缩时右心室舒张,右房室口开放,血液冲开三尖瓣经右房室口入右心室,同时肺动脉瓣关闭,防止血液由肺动脉反流入右心室,右心房收缩完成,右心室收缩,右心室乳头肌收缩,通过腱索牵拉三尖瓣使三尖瓣紧闭,右房室口关闭,防止血液由右心室返流进入右心房,同时肺动脉瓣开放,引导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当左心房收缩时左心室舒张,左房室口开放,血液冲开二尖瓣经左房室口入左心室,同时主动脉瓣关闭,防止血液由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左心房收缩完成,左心室收缩,左心室乳头肌收缩,通过腱索牵拉二尖瓣使二尖瓣紧闭,左房室口关闭,防止血液由左心室返流进入左心房,同时主动脉瓣开放,引导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
3、试述左右冠状动脉的走行,分支及供血范围? &
答: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的左冠状动脉窦,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向左行立即分为两支:1)旋支,沿冠状沟绕心左缘行至膈面,沿途分布于左心房及左心室前壁一小部分、左心室侧壁、左心室后壁的一部或大部,甚至可达左心室后乳头肌,约40%的人分布于窦房结。2)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右侧至膈面,在后室间沟上行一段而终,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前乳头肌、心尖、右室前壁一小部分、室间隔前2/3及心传导系的右束支和左束支的前半。前室间支的主要分支(1)左室前支,分别向心左缘或心尖斜行,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左心室前乳头肌和心尖部。(2)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靠近前室间沟区域(3)室间隔前支,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 。
右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的右冠状动脉窦,经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入冠状沟后向右后行,至冠状沟后部分为二支,后室间支和右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前壁大部分、右心室侧壁和后壁的全部,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和室间隔后1/3,包括左束支的后半及房室结和窦房结。右冠状动脉的分支有(1)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2)右缘支,(3)后室间支(4)右旋支(5)右房支(6)房室结支
4、臂舌实验是将甜味药物经头V注入,一般8秒后可在舌部感到甜味,试分析回答药物依次经何途经到舌?
答: 药物→头静脉、贵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A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颈外A→舌动脉→舌毛细血管→甜味。
5、口服四环素后,用箭头形式回答药物到达心脏,甲状腺和阑尾的各自途径?
答: 共同路径:药物→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小肠毛细血管→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肝→肝毛细血管→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1)到达心脏途径:药物随血液到达左心室→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心
(2)到达甲状腺途径:1)药物随血液到达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头臂干→右颈总动脉→右颈外动脉→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2)药物随血液到达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头臂干→右锁骨下A→甲状颈干→甲状腺下A→甲状腺。3)药物随血液到达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左颈总A→左颈外A→甲状腺上A→甲状腺。4)药物随血液到达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左锁骨下A→甲状颈干→甲状腺下A→甲状腺
(3)到达阑尾的途径:药物随血液到达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阑尾
6、试述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途径
答:(1)通过食管腹段粘膜下的食管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之间的交通。
(2)通过直肠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之间的交通。
(3)通过脐周静脉网形成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胸腹壁静脉和腹壁上静脉或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下静脉之间交通。
(4)通过椎内、外静脉丛形成腹后壁前面的肝门静脉系的小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的肋间后静脉和腰静脉之间的交通。
(5)肝门静脉系在肝裸区、胰、十二指肠、升结肠和降结肠等处的小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的膈下静脉、肋间后静脉、肾静脉和腰静脉等交通。
7、试述淋巴导管的组成及回流范围?
答: 全身有两条淋巴导管,分别是(1)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导管,平第12胸椎下缘高度起自乳糜池,由肠干和左、右腰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汇合形成,注入左静脉角。胸导管主要收集下肢、腹部、盆部、左胸部、左上肢和左头颈部的淋巴,即人体3/4的淋巴回流。(2)右淋巴导管: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右淋巴导管引流右上肢、右胸部和右头颈部的淋巴,即全身1/4部位的淋巴。
1、简述视近物和远物时,眼球晶状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答: 视近物时,睫状体内纵行排列的肌纤维收缩牵引脉络膜向前,使睫状突向内伸,睫状小带也向内而变得松弛,因而放松了对晶状体的牵拉,晶状体借助于晶状体囊及其本身的弹性而变凸,晶状体的曲度增加,屈光力度加强,使进入眼球的光线恰能聚焦于视网膜上,以适应看近物.反之,睫状肌舒张时,使睫状小带张力增大,加强了对晶状体的牵拉,使晶状体的曲度减小,以适应看远物.
2、简述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答: 由睫状体产生,进入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经虹膜角膜角进入巩膜静脉窦,最终回流至眼静脉。
3、简述泪液的产生及循环。
答: 泪腺产生泪液,泪液借眨眼活动涂抹于眼球表面,多余的泪液流向内眦处的泪湖,经泪点、泪小管进入泪囊,再经鼻泪管至鼻腔,下部开口于下鼻道外侧壁的前部。
4、简述鼓室的六个壁的名称。
答:外侧壁,由骨膜构成,又名骨膜壁;上壁又称盖壁;下壁称颈静脉壁;前壁称颈动脉壁;内侧壁称迷路壁;后壁称乳突壁。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脉血管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