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竞赛管理系统任课老师可以在系统内添加学生吗

鏈?被鏂囩珷鎬绘帓琛岀増
鏈?被鏂囩珷鏈?湀鎺掕?
鏈?被鏂囩珷鏈?懆鎺掕?
鐩稿叧鏂囩珷青年东大说
4月28日(周四)晚上18:30,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三105),两位院士校友将回到母校,和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你听说过一个宿舍出了两位院士吗?—对,咱东大的!半个世纪前当东南大学还叫做南京工学院的时候培育了无数未来的学术泰斗现在的东大依旧秉持着止于至善的传统今天我们想带你看看其中两位院士的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培康  张乃通和黄培康两位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也就是现在的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同住一个“学霸宿舍”。在毕业后的20多年时间里,两人从来没有见过面。直到两人都到了航天领域,才得以重逢。▼院士自嘲  &张乃通:黄培康比我用功  张乃通和黄培康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现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如今一位是通信领域的泰斗,一位是60年的老航天人。当年他们是一个宿舍的好兄弟。  “62年前走进母校的情景还在脑海中播映,真希望时光倒流半个世纪,让我再经历一次难忘的大学生活。”张乃通说,在东大学习期间是他求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在这里他学到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起在大学期间的成绩,张乃通毫不隐瞒,“那时候我们宿舍一共8个人,我的成绩不如黄培康,他一直是用功型的,而我属于不下功夫的那种学生。”  “那个年代的学生很单纯,我们整个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念书了,每天晚上都是在自习教室度过的,不像现在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每次同学聚会,大家回忆起当年的同窗情谊,谈得最多的话题也都是‘学习’。”张乃通说。▼舍友重逢&分别20多年,因航天相聚    大学毕业后,两人服从国家分配走上了不同的学术道路,张乃通去了哈工大研究通信工程,黄培康去五院研究雷达。  在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两人从来没有见过面。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两人都到了航天领域,事业的交叉点越来越多,两人才得以重逢。之后见面的次数就频繁起来。  “我们基本上一年至少见一次面,平时也会打电话互相关心一下对方,更多见面的场合都是一些学术研究会。”黄培康说。“如今一个宿舍的8个人,只有我和黄培康还经常联系,其他的同学都已经失联很久了。”张乃通的言语中有一些伤感。  虽然已经毕业几十年了,两位老人依然惦念昔日的母校。每逢校庆日,他们只要接到系里邀请的电话,都会欣然答应,回到东大校园走一走。▼同桌的你 先后当选院士    两位老人如今都80岁高龄了,白发银丝,但依旧思维敏捷,活跃在中国学术的最前沿。  作为老同学,他们都十分欣赏对方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2001年6月,张乃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年他67周岁。2005年,黄培康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还是黄培康的院士推荐人。  对于院士,大家最初的印象一定是严谨、不苟言笑。有记者通过接触发现两位院士在生活中都十分平易近人。张乃通院士在者分享年轻时候的趣事时,两手托腮,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时还说上几句当下的流行语。黄培康也不愿意别人称他为院士,他更喜欢被人称作是“老航天人”。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张乃通院士 &现在的四牌楼和您当时学习生活的南京工学院变化大吗?现在又回母校是怎样的感情呢?  四牌楼校区的变化很大,一进门有个东南院就是我们当时上课的一个楼没有了,还有旁边的建筑系,他们的对面还有四块大草坪,很漂亮,宿舍楼是民国留下来的,没有洗手间,在外面上厕所,冬天会害怕。  上课是固定的教室,这种可能有利于班级活动;现在的是双向选择,自己选课选老师,更注重学生的兴趣,这可能对老师是一个促进,学生不出勤就要考虑自己课程的问题了。晚上大家都会去自习,当时五四楼是新的自习室,但大家都更喜欢去图书馆。学习氛围和管理是比较严格。入学时90个人,毕业后就变成78人,课程不合格就会被淘汰的。对这所我学习生活了几年的母校感情是比较深的,毕业后也会经常回来,和老师同学每次见面都能聊很长时间。一些东南大学组织的活动,我都会参与,学习科研上我们也会交流。遇到东南大学的校友,都有种亲切感。南京工学院的有个特点是:比较踏实地做技术事,不做花花事。南京工学院当时的培养是很踏实的,虽然不能以多少院士来衡量,但这也是一个标志之一。我们这批从东大出去的人,还是想要为国家做一些实事。张乃通老师的父亲与母亲也是那个年代的高材生之前有一份广为流传的堪称印刷体的东大校友黄纬禄院士的笔记,那么当时你们宿舍是个什么氛围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我们宿舍住了八个人,四张桌子,四张双人床。其实,寝室里的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个性,关系好的就一起走,笔记大家也是有好有坏。我们当时寝室有个舍友是上海人,他对搞无线电很感兴趣,每天跑到三山街去买一些管子回来自己装个收音机,我们就很羡慕。当时学校规定每天四点钟以后要搞文体活动,包括体育、打牌,还是很丰富的。我们班属于比较活跃的,获得了好多比赛的锦旗。&当时觉得较难的课程,和对现如今课程体系的看法。上学期间有个噪声公式很复杂,从公式理解这个系统,在班里大家都觉得比较难。其他的课程及格可以,拿四分也容易,五分难。当时大部分考试都是口试,满分是五分,口试的形式就是老师出很多套题,学生抽签选取,会给你一个小时准备在进行回答。&  要“变”。认为现在课程应该有所改革,当时我们学习的一套体系,高频电路,低频电路到现在还在沿用,其实已经是很陈旧的,有的已经不太实用了,因为现在都用集成电路。我认为呢,原理什么的要有,但是不要讲的太多,否则就超出我们的范围了。要把软件无线电纳入学习体系,硬件是死的,软件是活的。能否谈谈您的老师钱凤章?指导我毕业设计的是钱凤章,他曾是国民党中央电台总工程师,他虽然是旧社会的人,但是是爱国的。他教导我的时候是做事要踏实,不谈虚的。我记得我的毕业设计是个20kW的发射机,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可做,然后比较时兴的一个叫并机,我就去做了这个。后来毕业设计结束后,钱老师和我说:“我不知道你是这么想做出一些东西来的人,早知道就不该把你的功率定这么低,这样才能显示出你的并机的效果。”所以从这件事我就感悟到没有和钱先生仔细地谈,自己还是没有踏实地分析在什么状况下应该有什么目的,还是不扎实。第二个事情是钱先生的淡泊名利。当时陈章老师是二级教授,钱凤章老师是三级教授,钱先生就说:“陈老师还是二级教授,我怎么能要求再往上升呢!”第三个是钱先生的待人接物。记得我们毕业后,我到清华做研究,有本雷达的讲义,他每发到一张,都亲自寄给我。所以钱老师教会我,不管级别多高,待人要平近,做人要老实,多看看周围比你高的人,不要乱窜。    何振亚老师是我的任课老师,待我很好,科研上也很勤恳耐劳,也是钱凤章的学生,在广播电台一起工作过,毕业后相处的很好,我很尊敬他。在从事无线电工作的过程中有哪些酸甜苦辣呢?    从南工读书,稀里糊涂地选了无线电专业,在严格的学习氛围里成长,到后来去清华任助管,分配去哈工大完成从无到有的无线电系的建设,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揪住我提了个“在实验室起家”,被扣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被批斗,我的脑袋瓜都不肯停下来过。  被分配到遥远的哈尔滨,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但是“祖国的学校就是我们的志愿”,既然去了,我就好好干。虽然器材缺乏,仪器设备甚至食物都要靠争取,但是我们研究出了自己的晶体管,那个时候国内大部分都是我们生产的,打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壁垒和高价垄断。张乃通院士的各种聘书&一辈子科研工作搞下来,您认为搞科研的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第一个是眼光要远,从系统看技术,不要局限于小的知识。    第二个是坚持做实事,讲真话,要有东西和成果,不是一味鼓吹到头来什么都没有。    第三个是团结人,注重团队合作,人要诚信,不要吹牛和过于自负。    还有就是要有忍耐的耐性。即使是面对经费不多,科研条件艰难的情况,也要耐得起。在科研的时候,不能指望今天投入了人力物力,就能立即有成果出来,只要有能力,就能等到经费支持和成果。张乃通老师与夫人陈平芝老师end部分文字来源于现代快报文:褚炜雯摄影:尹浩浩责任编辑:张晗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关注微信公众帐号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微信号和暗号可长摁复制)
猜你感兴趣调课和临时更换任课教师办理流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调课和临时更换任课教师办理流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4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 - 东南大学教务处大学,老师,科研,2014年,东南大学,SRTP,教务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年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 - 东南大学教务处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大学离校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