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氮化纳与迭氮纳是同一种日本第一药品纳豆激酶吗

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无色晶体.广泛用于汽车安全气囊及化工合成等.常见的两种制备方法为:2NaNH2+N2O═NaN3+NaOH+NH3↑3NaNH2+NaNO3═NaN3+3NaOH+NH3↑(1)①氮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图 .②氮所在的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 .③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为 .④氨气的电子式 .(2)NH3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无色晶体,广泛用于汽车安全气囊及化工合成等.常见的两种制备方法为:2NaNH2+N2O═NaN3+NaOH+NH3↑3NaNH2+NaNO3═NaN3+3NaOH+NH3↑(1)①氮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图.②氮所在的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填元素符号).③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为(写出一种).④氨气的电子式.(2)NH3沸点(-33.34℃)比N2O沸点(-88.49℃)高,其主要原因是(3)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O-3间构型呈形.(4)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是基于反应6NaN3+Fe2O3═3Na2O+2Fe+9N2↑,生成物中的铁是一种常见物质,而铁的晶体有三种堆积方式,其中两种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铁及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铁的导电性是由于通电时产生的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B.α-Fe、γ-Fe的堆积方式分别与钾和铜相同C.空间利用率α-Fe大于γ-FeD.金属铁内部存在金属键(5)铁的上述两种晶体(α-Fe:γ-Fe)的密度比值为.(写成小数,保留2位有效数字)
考点:晶胞的计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1)①氮原子的L层上,2s能级上有2个电子、2p能级上有3个电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保里不相容原理书写;②同一周期中,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③价电子数相等、原子个数相等的微粒互斥等电子体;④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和每个氢原子之间都存在一个共用电子对;(2)氢键的存在导致物质的熔沸点升高;(3)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NO-3间构型;(4)A.金属铁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B.α-Fe、γ-Fe的堆积方式分别与钾和铜相同;C.空间利用率α-Fe小于γ-Fe;D.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键;(5)α-Fe中Fe原子个数=1+8×18=2,γ-Fe中Fe原子个数=8×18+6×12=4,设Fe原子半径为r,α-Fe中晶胞边长=4r3,γ-Fe中晶胞的边长=4r2,ρ=mV.
解:(1)①氮原子的L层上,2s能级上有2个电子、2p能级上有3个电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保里不相容原理知,其L层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②同一周期中,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e,故答案为:Ne;③价电子数相等、原子个数相等的微粒互斥等电子体,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有CO2等,故答案为:CO2等;④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和每个氢原子之间都存在一个共用电子对,氨气分子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NH3中存在氢键,N2O中不存在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NH3沸点(-33.34℃)比N2O沸点(-88.49℃)高,故答案为: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3)NO-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12(5+1-3×2)=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平面三角;(4)A.金属铁的导电性是由于通电时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电子不是通电才产生的,故错误;B.α-Fe、γ-Fe的堆积方式分别与钾和铜相同,α-Fe为体心立方堆积,γ-Fe为面心立方堆积,故正确;C.空间利用率α-Fe小于γ-Fe,故错误;D.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键,所以金属铁内部存在金属键,故正确;故选BD;(5)α-Fe中Fe原子个数=1+8×18=2,γ-Fe中Fe原子个数=8×18+6×12=4,设Fe原子半径为r,α-Fe中晶胞边长=4r3,γ-Fe中晶胞的边长=4r2,α-Fe密度ρ=mV=56NA×2(4r3)3,γ-Fe密度=56NA×4(4r2)3,其密度之比=56NA×2(4r3)3:56NA×4(4r2)3=0.92,故答案为:0.92.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计算、等电子体、离子空间构型的判断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高考热点,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难点是晶胞的计算,注意:α-Fe、γ-Fe中其晶胞边长不是Fe原子直径,α-Fe中正六面体对角线边长为4个原子半径,γ-Fe中每个面上对角线边长为4个Fe原子半径,此点为易错点.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弱酸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25℃)
4.9×l0-10
K1=4.3×l0-7K2=5.6×l0-11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N)>pH(Na2CO3)>pH(CH3COONa)B、amol?L-1HCN溶液与a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pH>7),则c&(OH-)>c(H+),c(Na+)>c(CN-)C、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D、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H-)+c(HCO3-)+c(CO32-)
科目:高中化学
一定温度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叙述中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v(N2):v(H2):v(NH3)=1:3:2B、c(N2):c(H2):c(NH3)=1:3:2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3molH2
科目:高中化学
关于如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是负极,铝片上析出无色气体B、溶液中两电极间产生白色沉淀C、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D、石墨是正极,石墨棒上析出黄绿色气体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氯气B、Fe(OH)2的制取C、氨气的制取D、检查装置气密性
科目:高中化学
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试回答:(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结构简式为.(3)经测定A2W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常用硫酸处理BaO2来制备A2W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W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氢化物DA,熔点为800℃.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若将1mol&DA和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是&L(标准状况下).
科目:高中化学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是,E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D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B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于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原因是,该氢化物的电子式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分子的立体构型为.(3)DCA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根据对角线规则,Be与E性质相似,写出Be与DC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若要说明非金属元素X比元素Y(X、Y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则下列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②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③X的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比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④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⑤电负性:X>Y.
科目:高中化学
I.已知CO2可以生产绿色燃料甲醇.CO2(g)+3H2(g)?CH3OH(g)+H2O(g);△H=-87.4kJ?mol-1.300℃时,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当c(CO2)=1.00kJ?mol-1、c(H2)=1.60kJ?mol-1开始反应,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催化剂I时,反应在10小时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mol?(L?h)-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充入氩气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CO2的转化率C.CO2平衡转化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Ⅱ比催化剂Ⅰ高D.催化效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Ⅱ比催化剂Ⅰ高(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此反应在300℃时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4)将上述平衡体系升温至400℃,平衡常数:K(400℃)K(300℃)(填<、=或>).
科目:高中化学
短周期元素A、B、C、D,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m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2,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中p亚层与所有s亚层电子总数相等,D元素原子的L层的p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1)C元素原子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若A元素为非金属元素.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属于键(填“σ”或“π”).(2)当n=2时.B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BC2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当n=3时,B与C形成的晶体属于&晶体;(3)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p2,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4)如图为C元素与钛钙元素形成的某晶体结构中的最小重复单元,该晶体中每个钛原子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钙离子有&个,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 (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______.
(1)叠氮化钠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钠和氮气,故答案为:2NaN3放电.2Na+3N2↑;(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故答案为:氮气稳定无毒.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3H2O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B.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C.3C中的“3”表示三个碳原子D.Al3+中的“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并注明反应类型.(1)工厂焊接金属前用盐酸除铁锈: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既方便又快捷______; (3)医学上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_____;(4)用生石灰做干燥剂______;(5)工厂烧煤的烟囱冒出的烟中含有SO2,常污染环境,一般可将其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______;(6)NaOH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将一包有氢氧化铜、氧化铜和锌粒组成的混合物,投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的不溶物.此物质为红色,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按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两种黑色固体物质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物质______;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举一例)______;③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复分解反应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5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⑴1869年,科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⑵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⑶通过观察,你可以发现元素在每个周期有什么变化规律:(写2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符号错误的是A.氯化镁:mgcl2B.氦气:HeC.3个亚铁离子:3Fe2+D.2个氮原子:2N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6分).有A、B、C、D、E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已知:C是一种金属,气体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气体有毒,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写出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B.&&&&&&&&&C.&&&&&&&&&D.&&&&&&&&&E.&&&&&&&&写出A 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n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催化转换器”(内含催化剂).现有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的一种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______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______③用稀硫酸除去铁锈(以Fe2O3表示)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CAS号26628-22-8 叠氮化钠;迭氮化钠;叠氮钠 CAS No查询免费No,查询,NO,CAS,叠氮化钠,叠氮钠,CAS查询,迭氮化钠,CAS号,Cas号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CAS号 叠氮化钠;迭氮化钠;叠氮钠 CAS No查询免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以“叠氮化合物”为合成子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学研究--《浙江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以“叠氮化合物”为合成子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学研究
【摘要】:含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因其特殊的性质和结构,在生物、医药及材料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医药领域,含氮杂环小分子化合物在临床药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纯的提取和利用天然化合物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设计和探索新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用途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是当今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利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新方法构建数量巨大的化合物库对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地综述了烯烃叠氮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杂环化合物的构建中的应用。并且,介绍了两种通过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新方法。烯烃叠氮是一类重要的新型合成子,因其同时具有亲核性和亲电性,备受化学家们的关注。近年来,化学家们开发了大量以烯烃叠氮为合成子构建杂环化合物的新方法。但一些方法还是存在着大量问题,如选择性差,反应条件苛刻,使用昂贵的金属催化剂等。我们开发了一种以烯烃叠氮、芳香醛和对甲苯磺酰肼为原料三组分“一锅法”合成吡唑类衍生物的新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我们用该反应共合成了21个含吡唑母核的化合物,收率54%到92%。此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它为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一种新途径。此外,我们还发展了一种多取代吡啶的合成方法,与之前文献报道的反应不同(酮基叠氮与炔发生点击反应得到三氮唑类化合物),我们发现两分子酮基叠氮和炔发生串联反应,[2+2+2]环合得到吡啶类衍生物。我们用该反应共合成了19个含吡啶母核的化合物,收率32%到81%。并且,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推测酮基叠氮在反应中表现出两种方式,一分子酮基叠氮作为亲核试剂而另一分子酮基叠氮离去一分子氮气。此方法具有反应简单,温和,无需金属催化剂并适用于多种取代基等优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R914.5【目录】:
致谢4-5摘要5-7Abstract7-11第一章 绪论11-41 1.1 烯烃叠氮简介11-12 1.2 烯烃叠氮参与反应12-30
1.2.1 吲哚13-15
1.2.2 异喹啉15-17
1.2.3 咪唑17-20
1.2.4 吡啶20-23
1.2.5 吡咯23-26
1.2.6 吡唑26-27
1.2.7 其它反应27-30 1.3 烯烃叠氮合成30-34
1.3.1 醛的Knoevenagel反应30
1.3.2 硝酸铈胺作用下的加成/消除反应30-31
1.3.3 烯烃的加成/消除反应31-32
1.3.4 其它方法32-34 参考文献(第一部分)34-41第二章 以烯烃叠氮为合成子三组分“一锅法”串联反应合成吡唑类衍生物41-68 2.1 引言41-42 2.2 吡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42-49
2.2.1 抗肿瘤42-44
2.2.2 抗炎44-45
2.2.3 抗菌45-47
2.2.4 其它活性47-49 2.3 实验设计49-50 2.4 条件筛选50-51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51-55 2.6 总结55-56 2.7 化学实验数据56-63 参考文献(第二部分)63-68第三章 以“α-酮基叠氮”为合成子串联反应合成多取代吡啶类衍生物68-84 3.1 引言68-69 3.2 条件筛选69-70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70-73 3.4 总结73-74 3.5 化学实验数据74-81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81-84附录84-91作者简历9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磊;王京;李文赟;姚其正;;[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年04期
杜威;祝英忠;王慧;赵雪松;吴杰颖;田玉鹏;;[J];结构化学;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申世立;[D];山东大学;2014年
袁继文;[D];南京大学;2014年
刘新华;[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青;[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喻建波;[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王凤;[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李妲;[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杨小东;[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冯浩;[D];扬州大学;2014年
姬文娟;[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柏松;谷文;徐徐;杨益琴;王石发;;[J];有机化学;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康;胡小诗;李春举;;[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万伯顺;;[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顾继东;范延臻;;[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蒋次清;耿永勤;王璐;王岚;李忠;;[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张莲鹏;吕萍;王彦广;;[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润生;[D];苏州大学;2003年
朱秋华;[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耿丽君;[D];天津大学;2011年
任莹辉;[D];西北大学;2007年
王岩;[D];吉林大学;2010年
缪春宝;[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林伟;[D];苏州大学;2014年
杨奇超;[D];天津大学;2013年
丁秋平;[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方国;[D];湖南大学;2001年
刘天宝;[D];苏州大学;2005年
殷姗;[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许海燕;[D];苏州大学;2013年
毕晓昕;[D];扬州大学;2010年
董春萍;[D];常州大学;2013年
潘昌明;[D];苏州大学;2013年
张娟娟;[D];苏州大学;2015年
孙国锋;[D];西北大学;2001年
徐助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第一药品纳豆吃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