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眼看书首页要用什么眼进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老年人如何防五种眼病
  近日,美国一健康网站公布了最伤老人眼睛的五种眼病。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干眼症等均有上榜。
  多补维C防白内障。
  老人白内障主要是因为衰老引起的晶体代谢异常。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是无痛、渐进的,特别是有近视或远视的老人,原来戴着合适的眼镜突然变得不清楚了,也可能是白内障。白内障患者大多缺乏维生素C。想要预防,多吃葡萄、西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效果最佳。
  情绪稳定防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科疾病。情绪差、过度用眼等就会诱发。青光眼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可以控制。可多吃黄花菜、佛手、桂圆等补益肝肾的食物。同时,青光眼患者不宜多喝水,以免加重病情,日常饮用牛奶、豆浆、果汁等流质饮食也应注意适量;不宜食用大葱、生姜、大蒜等辛辣食物。
  保护眼底防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是老人常见的致盲眼病,可能与长期慢性的光损伤、遗传、代谢、营养等因素有关。发病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如果老人出现视物变形、视野中有暗点或者视力下降等情况,要考虑出现眼底病变的可能。
  全身健康防干眼症。
  干眼症是老人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主要是由泪液的质或量以及泪液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干眼症的原因非常多,老人比较常见的是睑板腺功能障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以及患有糖尿病、类风湿等全身性疾病。子女平时要注意老人是否有眼干、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容易疲劳等症状,如果有应及时就诊。室内可用加湿器提高环境的湿度;让老人少吹风,少吹空调等,来配合缓解干眼的不适。
  营养均衡防老花眼。
  有老花眼的老人,看近距离的物品和文字会模糊不清。建议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瘦肉、鱼、蛋、牛奶、菠菜、胡萝卜、南瓜、核桃、桂圆等
扫描二维码巴东110岁老人谭祖元生活自理爱劳动 看书写字眼不花
&&&&&&&&&&&
&标题作者智能&&
>>>>>>>>本页
生活自理爱劳动 看书写字眼不花――走访巴东110岁老人谭祖元
恩施新闻网  日09:28
  阅读提示:8月9日,记者乘车从巴东县茶店子集镇出发,沿着盘山公路行驶10多公里后,来到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南坪村。这里人口聚集,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适宜居住,出了许多长寿老人。据介绍,该村404户867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多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11人,10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人。
  今年110岁的谭祖元老人,是南坪村年龄最大的长者,年轻时学过中医、做过兽医,在村里小有名气。老人一生爱吃肉喝酒,茶和草烟是他的最爱。如今,已经110岁高龄的谭老,仍然行动自如,饮食起居尚能自理,还能写一手好字。其外孙、外孙媳妇“隔代敬孝”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记者 彭绪艳
老人与外孙、外孙媳妇及玄孙合影。
  寿星小档案
  谭祖元,男,生于农历日,今年110岁,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三组人。
  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习惯午睡,勤劳。
  饮食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喜粗粮,喜欢喝茶和抽草烟。
  人生态度:豁达开朗,随遇而安。
老人没事喜欢翻看万年历。
  老人行动自如,
  看书写字不用老花镜
  8月9日,记者来到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三组谭祖元老人的家。刚进院子,就看见一位老人在阶檐下抽草烟,看见有客人来,老人忙起身让座,如果不是随行的村主任谭义之介绍,根本无法想象这位步伐稳健的老人竟已年过百岁。
  “老人脾气有点倔,叫他老人家把衣服换哈,他硬说衣服还是干净的不用换。”见记者给老人拍照,老人的外孙媳妇龙茂芝连忙找来一套新衣服,要老人换上。不用他人帮忙,不一会儿,老人就将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显得精神多了。
  据龙茂芝介绍,老人除有点耳背外,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尚能自理,走起路来稳稳当当,不用拄拐杖。老人平时爱看书,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前几年,还有人经常请老人给刚出生的小孩写生辰八字,过年的时候请他写写对联。即便是现在,老人看书写字也不用戴老花镜。“爷爷最喜欢看万年历,那本书都看烂了。”据龙茂芝介绍,老人闲来没事最喜欢拿着一本万年历翻翻,算算日子适宜做什么事。因为老人听力不好,跟他沟通很是费劲儿,有时还需要他的外孙、外孙媳妇当“翻译”,记者于是用笔与他“交流”。
  当记者写上“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读了几年书?”的字条递给老人时,谭老立即拿笔写上“谭祖源(其身份证名字谭祖元),110岁,6年”几个字。随后,老人起身找来一本泛黄的《御定万年书》,找到自己的出生日期,上面赫然写着公元日,老人自言自语说道:“今年是丙申年,刚好110岁。”老人不仅看书不用戴老花镜,而且字也写得刚劲有力,在场的人无不点赞称奇。
看看孙辈们的荣誉证书。
  一生热爱劳动,
  90岁时还能阉猪整牛
  “我们记事起就知道他老人家是出了名的兽医,态度好,又肯干活。”今年76岁的谭发明老人,谈起谭老的故事直竖大拇指。据其介绍,老人年轻时是个兽医,在当地很有名气,在牛、马等大牲畜的诊疗、阉割方面经验丰富,直到70多岁才退休。
  据谭老的外孙谭发家介绍,老人一生钟爱自己的“看家本领”,除给本镇乡邻治疗牲畜外,还行医到邻近的官渡口镇乃至重庆巫山县,只要有人喊他阉猪整牛,精神立马就来了。有一年冬天,本镇团堡村村民徐开宗接他帮忙“整牛”(记者注:给牛治病的意思),当时已经93岁的谭老二话没说,就跟着往徐家赶,走起路来丝毫不输年轻人,一连走了十多里山路也没喊累。
  现在,老人年纪大了,走不动山路为乡邻的牲畜治病了,但又有了喜欢的活――扎扫帚。“每到扫帚苗子收割的季节,爷爷就来精神了,扎扫帚忙到深夜也没得瞌睡。”龙茂芝告诉记者,去年秋天,老人一天还可以扎3把扫帚,而且不需要任何人帮忙。今年,老人还特意嘱咐她多栽点扫帚苗子,扎成扫帚后到集镇上换点零用钱。
  其实老人不差零用钱,只是闲不住。老人每月享受政府发放的长寿津贴,逢年过节,镇政府和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干部还来看望他。前几年,单位出一部分资金、自己筹集一部分,为谭老参加了基层兽医养老保险,每月可领1000多元的养老金。
草烟是老人的最爱。
  孙辈隔代敬孝,
  在当地传为美谈
  据介绍,谭祖元老人一生养育了两个女儿,大女儿生育了3个女儿1个儿子,小女儿是个哑巴,终身未嫁。1983年,老人的大女儿去世,2001年、2004年,小女儿、大女婿相继过世,之后老人一直跟随外孙谭发家生活。因为谭祖元老人没有儿子,4个外孙一直习惯称外公为“爷爷”。
  如今,谭祖元老人直系亲属达到53人,与外孙谭发家及外孙媳妇、曾孙及曾孙媳妇、玄孙一起生活,一家7口人,其乐融融。
  “我母亲50多岁就去世了,生我一场也没享到什么福,我替母亲行孝也是天经地义。”在当地,谭发家和妻子龙茂芝的孝道远近闻名。老人的外孙媳妇龙茂芝今年64岁,在婆婆离世的30多年里,精心服侍婆婆的老父亲,在当地传为美谈,成了村民们学习的榜样。2015年,巴东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文明办、县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授予龙茂芝家庭为“巴东县最美家庭”、“巴东县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龙茂芝本人也因此被评为“恩施楷模”,并荣登“中国好人榜”。
  “爷爷今年农历冬月十九满110岁,眼不花,也认识字,现在还常拿本老黄历看日子;牙齿好,可以吃核桃;戒了酒,每餐可以吃一碗多饭。家有这样一位老人,自己都觉得年轻不少。”据龙茂芝介绍,老人爱吃肉,以前也喝酒,特别喜欢喝茶和抽草烟,主食最爱吃包谷饭,“如果连续吃上三顿米饭,就要发脾气”。老人的胃口很好,除一日三餐外,还可以吃点水果、喝点牛奶。平时,老人喜欢早睡早起,中午习惯午睡。
  前年,巴东县中医院派医生上门为老人体检后,感叹“从来没遇到这么大年纪的人,还有如此好的心脏”。老人听医生说自己肝上有囊肿,才痛下决心戒了酒。但是,茶和土烟仍是老人的最爱。
  问及老人的长寿秘诀,老人笑笑说:“哪有什么秘诀呀,餐餐粗茶淡饭,豁达开朗,随遇而安!”
  (网络编辑:刘翠玲)
来源:恩施晚报
生活信息&一网打尽&&
本土网购&应有尽有&&
| 恩施日报社 恩施新闻网 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镜像&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看书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