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是怎样如何克服自卑心理的

您当前位置:
更多相关文章
演讲口才资料下载
课程介绍 每个成功的人都具有独特的影响力...
课程介绍 青少年时期正是纠正不良体型、养...
想不想摆脱反复背诵反复遗忘的苦恼? 想不...
演讲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时间: 13:34
作者:Roger
阅读次数: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 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象某人一样&等。这种 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敌。自古以来,多少人为自卑而深深苦恼,多少人为寻找克服自卑的 方法而苦苦寻觅。
  下面这些途径和方法颇具操作性,有助于人们摆脱自卑,走向自信。
  用补偿心理超越自卑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 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走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 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 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 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 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
  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 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 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道德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 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 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 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久而久之,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的中解脱出来。因此,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是医治自卑的良药。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鹜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热门演讲口才视频:
刘媛媛,苗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民族歌舞团最年轻的国家一...
奥巴马 在复旦大学的 演讲 中说,关于美国的一些情况,我们有很多...白岩松:我的困惑比12年前多 会为太自信而自卑
&&&&&&&&&&&&&&&&&
>>>>>>本页
白岩松:我的困惑比12年前多 会为太自信而自卑
  白岩松
  日生蒙古族
  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1989年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
  1993年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后正式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
  现在主持《新闻会客厅》、《中国周刊》、《东方时空》
  白岩松是个有争议性的主持人。
  有人说,可以把主持人分为两种,一种为“入眼”,比如《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他们只能让人看到眼睛里;另一种为“入脑”,观众对采访者提供的事实,对采访者的知识结构、采访水平,有一种欣赏和佩服的成分。白岩松属于此例。
  1990年代末,是白岩松“如日中天”的时候,那时他代表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最强音,白岩松的口才与思辩力的展现在那时达到顶峰。但是在其后的2000年奥运会直播、伊拉克战争直播等节目中,白岩松开始陷于争议的漩涡,因为在很多观众的眼里,那个充满“智慧与探索”的白岩松不见了,见到的是“过于老练,甚至有些世故”的白岩松,他的从容与沉着多了,质朴与睿敏少了。
  还有人对白岩松的主持风格大为不敬,批评他故作深沉状,为此还编了一句玩笑:一看白岩松就知道事大了,一看崔永元就知道没事了。
  尽管对白岩松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是观众不得不承认,白岩松现场的掌控能力,他的那份沉着自信还是少有人能比的。这为他赢得了不少印象分,刚刚在上海落幕的“2005中国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上,白岩松一举获得“2004最佳电视新闻评论主持人”及“2004电视主持人最佳口才”奖。
  白岩松现在主持《新闻会客厅》、《东方时空》、《中国周刊》三档节目。他看着一拨拨新人的加入,也目送一个个老人离开。有些人进入主持人的队伍,原本就想拿它来做一个很短期的青春投资,然后再做其他打算。白岩松怀着平常心看着这一切。应该说,那些来来去去的人还是给主持人这个行业带来不少新的东西。但是,中国主持人队伍要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不能靠这样的一种短期状态。白岩松的看法是,主持人是一个“路遥知马力”的行当,主持人的成长和他的受众群是一点一点累积下来的。
  白岩松设想自己的主持生涯会有球星挂靴那样的机会,也有一个告别赛,“最好的主持人在告别赛的时候,自己去意已决,而别人恋恋不舍,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主持人。”
  人物周刊 :你是怎么到《东方时空》的?
  白岩松:当时也不知道《东方时空》会怎样,刚开始是给《东方时空》做策划。然后制片人就说要不你当主持人吧,我说这怎么可能,我是兼职啊!万一被我同事看到怎么办?可是他说,你见过我们身边的人有早上看电视的习惯吗?我说倒是没有,他说那你还怕什么呢?我想也是,就做吧。前段时间,在上海的主持人国际论坛,放我12年前第一次出镜的镜头,所有人都哄堂大笑。
  人物周刊:你第一次出镜时是什么状态?
  白岩松:第一次出境时简直是惨不忍睹,衣服是借的,他们在山东当地给我找了一个特别宽大的西装,很怪异。可你回头再去想,事隔很久,看着这个镜头,我们当时的两个决策者,老主任孙玉胜,还有现在的新闻中心主任李挺,他们两位就在那说:当时胆够大的啊!这人就给放出去了。
  人物周刊:在央视的12年里,最有压力的是什么时候?
  白岩松:我是有两个很具体的压力,一个是有节目做的时候的压力,一个是没节目做的时候的压力,我最大的一次恐惧,用“压力”形容都不够,就是恐惧。1997年香港回归,那是中央台第一次做新闻事件的大型直播,我正好负责的是驻港部队从深圳进入香港那部分,整个直播怕自己说错了,可是偏偏每次演练的时候,一张嘴就是,各位观众朋友,现在部队已经到罗马州口岸,嗡一下子。
  非常恐惧,然后每天晚上睡不着觉,我印象非常深,12点钟的时候,跟我的一些朋友去喝酒,为什么呢,喝完酒才能睡一会儿。
  那段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以致于当我直播第一段做完之后,没出错,兴奋得一塌糊涂,这是第一次恐惧。第二次恐惧是没节目做的时候。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回来之后,我就从《东方时空》出来了,当时要创办的新栏目叫《子夜》,我以为顶多三个月就可以创办成,那时想转变一下,但长达一年的时间,这个节目没能出台。那段压力,不是因为没工作而有压力,而是你突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过去已经被你结束了,但是新的,你以为很快可以到来,却迟迟没有到来。
  人物周刊:看你在镜头面前很自信,你的自信来自天性吗?
  白岩松:极度自卑导致的自信。在我的身体里,自卑心理是非常明显的。我觉得真正自卑的人最后才能真正变得自信。我已经很久不自卑了,现在我会为太自信而自卑。
  我觉得换一个词可能更好,悲观主义者,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任何一个事交给我的时候,我都在想我能把它弄好吗?然后你就会比别人多用十二分的力气,因为你怕弄不好,你觉得可能弄不好,你用非常大的力气,你非常不自信,然后你就做了,天道酬勤,每弄好一件事,就会回头给自己一份自信,在我身上更强烈的可以看到这之间的关系。
  人物周刊:什么样的主持人会让你欣赏?你觉得一个主持人最好的职业境界是什么样的?
  白岩松:我欣赏的主持人非常多。现在我非常关注的是主持人的表达,我最大的目标是我今天能用150个字说得非常清楚的一件事,10年后我能用20个字说得一样清楚,而且比现在精彩,那多牛啊。
  主持人最好的职业境界,我举一个例子,美国非常著名的《夜线》主持人柯普尔,你要见着他的话就知道了,貌不惊人,看着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我用这样不敬的词形容他。但一张嘴就不同了。他那天主持克林顿、佩雷斯、阿拉法特的一次会谈,一个镜头正好是他们要进屋去正式谈判了,佩雷斯和阿拉法特在门口互相谦让,那正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针尖对麦芒的时候。看到这个镜头,主持人说了两句话:他们在门口如此谦让,不知道坐到桌子前是否还会如此。你一下觉得行了,再说别的全是多余的。
  人物周刊:你在做节目的时候素以冷面著称,笑对你来说很困难吗?
  白岩松:你可以再观察我十分钟,看看究竟是怎样的状况?十几年了,第一我真不知道做《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节目为什么要笑,为什么会期待主持人笑?太不可能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现在白岩松是这样的,(做笑容状)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最近农民又被欺负了……?这不可能。可是反过来,在《新闻会客厅》的时候白岩松该笑的时候一样会笑。
  现实生活中其实还真没见几个人整天嘻嘻哈哈的,再说有那么多娱乐节目让大家笑了,干嘛就不允许我不笑呢?现在社会上缺的就是这种严肃认真的节目。当然,如果观众不接受我的风格,我也不强人所难。我就是这个风格,没必要去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口味去扮演什么,况且我说过,最忌讳的就是主持人去表演,主持人就该本我。
  人物周刊 :有消息称,你主持的《新闻会客厅》准备公开招募主持人,这是你提拔新人的方式?还是你想借这个机会离开节目歇一歇?
  白岩松:这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放弃这样一个节目。招新人的主要原因,是我现在主持了许多档节目,工作量太大,实在忙不过来。我也希望不做,但可能吗?这是我一手负责的节目,怎么舍得放弃?所以,我更希望通过这次招聘有更多好的主持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人物周刊:处在中国电视新闻主持界的第一线里,有什么事情会让你困惑吗?
  白岩松:我个人认为困惑应该是水平越高反而越多,应该是成正比。我觉得我现在的困惑要比我12年前的困惑大多了,12年前我活得非常开心和简单,现在开心的程度远远不如12年前。我们在做新闻的时候,有人说,你们中央台多好啊,你们接触新闻那么多。当然,从我在央视工作以来,中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新闻节目基本都是我主持的,直播,我几乎一个没落过。
  在这种空间下,你当然应该再仔细想想背后应该还有很多的难处。这是一个层面,还有自己突破自己的这种欲望。就像一个跳高选手,跳高选手的最大特征是以自己的最后一跳失败完成自己的胜利,这是跳高跟其他运动项目的不同。你跳过一米八○了,当别人跳不过这个高度为你鼓掌时,你会满意吗?不会。你一定还在想如果再跳一下的话,可能这个高度也过去了。我觉得人生就是一场跳高比赛,一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败结束,一定的。-本刊记者易立静 图/泰田
(南方人物周刊)&&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
也可以发送手机短信"88002"到"06688",获得国内外最新的新闻资讯!
经营许可证编号: 非经营性备案确认书: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技术支持:
& & &&法律顾问:您当前的位置:&&&& > 白岩松:极度自卑会导致自信
白岩松:极度自卑会导致自信
时间: 13:52:45&&来源:励志大学&&作者:
  白岩松:极度自卑会导致自信
  有人说,可以把主持人分为两种,一种为&入眼&,比如《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他们只能让人看到眼睛里;另一种为&入脑&,观众对采访者提供的事实,对采访者的知识结构、采访水平,有一种欣赏和佩服的成分。白岩松属于此例。
  1990年代末,是白岩松&如日中天&的时候,那时他代表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最强音,()白岩松的口才与思辩力的展现在那时达到顶峰。但是在其后的2000年奥运会直播、伊拉克战争直播等节目中,白岩松开始陷于争议的漩涡,因为在很多观众的眼里,那个充满&智慧与探索&的白岩松不见了,见到的是&过于老练,甚至有些世故&的白岩松,他的从容与沉着多了,质朴与睿敏少了。()
  白岩松现在主持《新闻会客厅》、《东方时空》、《中国周刊》三档节目。他看着一拨拨新人的加入,也目送一个个老人离开。有些人进入主持人的队伍,原本就想拿它来做一个很短期的青春投资,然后再做其他打算。白岩松怀着平常心看着这一切。应该说,那些来来去去的人还是给主持人这个行业带来不少新的东西。但是,中国主持人队伍要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不能靠这样的一种短期状态。白岩松的看法是,主持人是一个&路遥知马力&的行当,主持人的成长和他的受众群是一点一点累积下来的。
  白岩松设想自己的主持生涯会有球星挂靴那样的机会,也有一个告别赛,&最好的主持人在告别赛的时候,自己去意已决,而别人恋恋不舍,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主持人。&
  人物周刊:你是怎么到《东方时空》的?
  白岩松:当时也不知道《东方时空》会怎样,刚开始是给《东方时空》做策划。然后制片人就说要不你当主持人吧,我说这怎么可能,我是兼职啊!万一被我同事看到怎么办?可是他说,你见过我们身边的人有早上看电视的习惯吗?我说倒是没有,他说那你还怕什么呢?我想也是,就做吧。前段时间,在上海的主持人国际论坛,放我12年前第一次出镜的镜头,所有人都哄堂大笑。
  人物周刊:你第一次出镜时是什么状态?
  白岩松:第一次出境时简直是惨不忍睹,衣服是借的,他们在山东当地给我找了一个特别宽大的西装,很怪异。可你回头再去想,事隔很久,看着这个镜头,我们当时的两个决策者,老主任孙玉胜,还有现在的新闻中心主任李挺,他们两位就在那说:当时胆够大的啊!这人就给放出去了。
  人物周刊:在央视的这些年里,最有压力的是什么时候?
  白岩松:我是有两个很具体的压力,一个是有节目做的时候的压力,一个是没节目做的时候的压力,我最大的一次恐惧,用&压力&形容都不够,就是恐惧。1997年香港回归,那是中央台第一次做新闻事件的大型直播,我正好负责的是驻港部队从深圳进入香港那部分,整个直播怕自己说错了,可是偏偏每次演练的时候,一张嘴就是,各位观众朋友,现在部队已经到罗马州口岸,嗡一下子。
  非常恐惧,然后每天晚上睡不着觉,我印象非常深,12点钟的时候,跟我的一些朋友去喝酒,为什么呢,喝完酒才能睡一会儿。
  那段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以致于当我直播第一段做完之后,没出错,兴奋得一塌糊涂,这是第一次恐惧。第二次恐惧是没节目做的时候。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回来之后,我就从《东方时空》出来了,当时要创办的新栏目叫《子夜》,我以为顶多三个月就可以创办成,那时想转变一下,但长达一年的时间,这个节目没能出台。那段压力,不是因为没工作而有压力,而是你突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过去已经被你结束了,但是新的,你以为很快可以到来,却迟迟没有到来。
  人物周刊:看你在镜头面前很自信,你的自信来自天性吗?
  白岩松:极度自卑导致的自信。在我的身体里,自卑心理是非常明显的。我觉得真正自卑的人最后才能真正变得自信。我已经很久不自卑了,现在我会为太自信而自卑。
  我觉得换一个词可能更好,悲观主义者,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任何一个事交给我的时候,我都在想我能把它弄好吗?然后你就会比别人多用十二分的力气,因为你怕弄不好,你觉得可能弄不好,你用非常大的力气,你非常不自信,然后你就做了,天道酬勤,每弄好一件事,就会回头给自己一份自信,在我身上更强烈的可以看到这之间的关系。
  人物周刊:什么样的主持人会让你欣赏?你觉得一个主持人最好的职业境界是什么样的?
  白岩松:我欣赏的主持人非常多。现在我非常关注的是主持人的表达,我最大的目标是我今天能用150个字说得非常清楚的一件事,10年后我能用20个字说得一样清楚,而且比现在精彩,那多牛啊。
  主持人最好的职业境界,我举一个例子,美国非常著名的《夜线》主持人柯普尔,你要见着他的话就知道了,貌不惊人,看着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我用这样不敬的词形容他。但一张嘴就不同了。他那天主持克林顿、佩雷斯、阿拉法特的一次会谈,一个镜头正好是他们要进屋去正式谈判了,佩雷斯和阿拉法特在门口互相谦让,那正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针尖对麦芒的时候。看到这个镜头,主持人说了两句话:他们在门口如此谦让,不知道坐到桌子前是否还会如此。你一下觉得行了,再说别的全是多余的。
  人物周刊:你在做节目的时候素以冷面著称,笑对你来说很困难吗?
  白岩松:你可以再观察我十分钟,看看究竟是怎样的状况?十几年了,第一我真不知道做《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节目为什么要笑,为什么会期待主持人笑?太不可能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现在白岩松是这样的,(做笑容状)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最近农民又被欺负了&&?这不可能。可是反过来,在《新闻会客厅》的时候白岩松该笑的时候一样会笑。
  现实生活中其实还真没见几个人整天嘻嘻哈哈的,再说有那么多娱乐节目让大家笑了,干嘛就不允许我不笑呢?现在社会上缺的就是这种严肃认真的节目。当然,如果观众不接受我的风格,我也不强人所难。我就是这个风格,没必要去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口味去扮演什么,况且我说过,最忌讳的就是主持人去表演,主持人就该本我。
  人物周刊:有消息称,你主持的《新闻会客厅》准备公开招募主持人,这是你提拔新人的方式?还是你想借这个机会离开节目歇一歇?
  白岩松:这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放弃这样一个节目。招新人的主要原因,是我现在主持了许多档节目,工作量太大,实在忙不过来。我也希望不做,但可能吗?这是我一手负责的节目,怎么舍得放弃?所以,我更希望通过这次招聘有更多好的主持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人物周刊:处在中国电视新闻主持界的第一线里,有什么事情会让你困惑吗?
  白岩松:我个人认为困惑应该是水平越高反而越多,应该是成正比。我觉得我现在的困惑要比我12年前的困惑大多了,12年前我活得非常开心和简单,现在开心的程度远远不如12年前。我们在做新闻的时候,有人说,你们中央台多好啊,你们接触新闻那么多。当然,从我在央视工作以来,中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新闻节目基本都是我主持的,直播,我几乎一个没落过。
  在这种空间下,你当然应该再仔细想想背后应该还有很多的难处。这是一个层面,还有自己突破自己的这种欲望。就像一个跳高选手,跳高选手的最大特征是以自己的最后一跳失败完成自己的胜利,这是跳高跟其他运动项目的不同。你跳过一米八○了,当别人跳不过这个高度为你鼓掌时,你会满意吗?不会。你一定还在想如果再跳一下的话,可能这个高度也过去了。我觉得人生就是一场跳高比赛,一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败结束,一定的。
更多人物信息请关注:
推荐:推荐:推荐:
本文标题:
白岩松:极度自卑会导致自信
本文地址:
/renshengganwu/39698.html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
最新励志视频
热门励志视频
最新励志文章
热门励志文章
最新励志书籍
热门励志书籍
最新范文大全
热门范文大全
最新励志图片
热门励志图片1、富人更富是因为互联网?难道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富人更穷?不知道是什么逻辑,富人更富从来都是因为手上的资源和信息更丰富形成正向循环,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没有互联网他们照样有其它手段滚雪球,把这种远古时代的社会问题简单粗暴嫁祸到互联网身上,互联网招谁惹谁了穷人只在淘宝上买一些便宜的东西?这个问题并不是互联网导致的啊,没有互联网的时候,穷人会去超市捡打折货,会去菜市场和卖菜阿姨撕逼,会去跳蚤市场买二手货,淘宝了提供一切,足不出户解决问题,节约了多少人的时间成本,这难道是互联网的弊端?2、中国在走美国的老路,发展需要过程,从人人向往大城市到在小城市也能实现个人目标,这需要时间啊,互联网让最厉害的人们聚集在了一起,这样改变世界的效率才高啊,谁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小城市的人只会打打游戏?这个结论没懂,意思是小城市的人都是靠大城市养活的(呵呵哒)3、现在很多农民伯伯不是这样了吧,他们现在还会在淘宝开店卖水果呢,典型的互联网福利啊综上所述,这三个问题都是用来凑人头的,互联网真正的弊端不提,说的都是一些没什么根据,看上去博眼球但仔细推敲则毫无逻辑的荒诞问题尴尬的是还问的这么有气势……
这种营销味儿都快溢出来的问题实在没有回答的价值。最后官方公布的答案是什么呢?肯定是他们要推广的产品或者平台之类。至于热心网友踊跃作答的内容,要么被摘录做宣传,要么被各种营销号抄走打造爆款互联网分析长文去了。&br&&br&所以我是不会回答的。相反,我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一个古代笑话,原文忘了,凭记忆复述一下:&br&&br&&blockquote&有个人性子古怪。某天他和一位朋友出门,走在路上天热口渴,身上的水喝完了。忽然朋友发现树下扔着个瓢,瓢里还有一口清水。朋友喝了半口,把瓢递给他,他反问:&br&「这么一点水,能解渴吗?」&br&朋友说:「解不了渴,也就润润嗓子呗。」&br&他不屑一顾:「&b&解不了渴,我还喝它干什么?&/b&」就把水泼了。&br&两人继续向前走,前面出现一条大河,河水清澈。朋友高兴地跑到河边捧水喝,喝饱了回头一看,他站在那里没动窝。&br&朋友纳闷了:「这回水多了,你怎么不喝?」&br&他反问:「河里水这么多,喝的完吗?」&br&朋友:「当然喝不完。」&br&他说:「&b&喝不完,我还喝它干什么?&/b&」&/blockquote&&br&小时候当笑话一看就算了。长大才发现,这种人其实很多,有人故意装糊涂,还有许多人理直气壮且不自知。&br&这三个问题不管是白岩松提的,还是借他名头造势,都是完完全全和那性子古怪者一样的逻辑:&br&「互联网能解决所有问题吗?能解决一些,解决不了所有,它还有什么意义?」&br&「世上这么多问题,互联网能解决完吗?解决不完,还有什么意义?」&br&「这么多人没法受惠于互联网,能让他们全得益吗?不能?那有什么意义?」&br&「互联网改变不了整个世界,某些人只能靠它搞搞小娱乐,你说它还有什么意义?」&br&&br&这三个问题的逻辑,还有那副咄咄逼人的姿态,都纯粹是恶心人来的。
这种营销味儿都快溢出来的问题实在没有回答的价值。最后官方公布的答案是什么呢?肯定是他们要推广的产品或者平台之类。至于热心网友踊跃作答的内容,要么被摘录做宣传,要么被各种营销号抄走打造爆款互联网分析长文去了。 所以我是不会回答的。相反,我想…
正相反,和医疗,教育等资源相比,互联网是最没有地域歧视的。&br&&br&要看最好的医生,上最好的大学,就得去北京上海。但网上学习娱乐购物,无论城乡,区别都不大。漠河,还是海口,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淘宝;海淀区,还是黔西县,看到的都是同样的公开课,同样的高校老师...&br&&br&互联网弥合了地域,阶级,财富带来的信息鸿沟。&br&&br&这就是互联网的意义。&br&&br&日出而作的农民,现在也可以选购最新奇的商品,听最好学校的课程,互联网不能强迫人做什么,但提供了选项,也提供了机会。互联网极大的降低了获取信息的门槛,相较而言,普通人从中受益更多。&br&&br&回到白岩松的问题,稍有逻辑常识,即可看出题干中的三个“只是”是不成立的,互联网不“只是”让富人更富,穷人有变富的,富人也有破产的;也不“只是”让大城市更便捷,小城市,乡镇也更便捷。&br&&br&而问题前的三个“如果”,更是让问题成了笑话,到底是不是,自己都搞不清楚,就来诘问别人。知乎上的都知道,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个几个问题的水平,还不如知乎。&br&&br&简而言之,假设不成立,问题无意义。&br&&br&对了,互联网还有个意义,打破言论垄断,让名嘴们的日子没以前好过了。
正相反,和医疗,教育等资源相比,互联网是最没有地域歧视的。 要看最好的医生,上最好的大学,就得去北京上海。但网上学习娱乐购物,无论城乡,区别都不大。漠河,还是海口,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淘宝;海淀区,还是黔西县,看到的都是同样的公开课,同样的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长的很白的,不信你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克服自卑心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