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跟做过碘131对身边人的危害的人在一起有什么危害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荣银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服用碘-131后接触成年人会有影响吗?
全网发布: 05:15
泰安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张荣银:口服一次碘-131治疗,全身受到的照射量还不如一次胸部X线透视的照射量大,碘-13190%以上是β射线,不会穿出皮肤照射他人,少量的γ射线是会透出皮肤照射他人,但是量很小,不会产生肯定的危害(确定性效应),所以成人尽量少接触你以外,接触了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儿童因为对射线较敏感,1月内最好不要密切接触,特别不要搂着睡觉,尽量让儿童不发生确定性效应,也减少随机效应。
患者:我服用131碘有10天了,这几天小腿部分有轻微的胀痛,有些僵硬的感觉,请问是跟服药有关吗?有什么办法让这绷紧的情况消失吗?在饮食方面除了海产品类以及含碘的食物不能吃外,还有想具体请教一下这些食物可以吃吗?(黄豆,豆角,花生(生吃),莲藕,生菜,龙眼,葡萄,牛奶,鸡肉,鸭肉,),以上提到的食物有不能吃的或者我没提到但也不能吃的,希望张医生你能耐心的回复一下,因为也有亲自打电话到服药的医院咨询过,但那里的医生都敷衍了事所以很无奈,为不想影响心情就没跟他们理论,现只能把希望寄托带到您身上了.我们这里买不到不加碘的食用盐,所以我只能拿加碘盐来高温炒过后食用,不知是否能行得通?另外口服131碘2周后可以染发烫发吗?会不会有不良影响?
泰安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张荣银:1.小腿的感觉与服碘-131无关,可吃些富含钾的水果橘子、香蕉可能有所改善。 2.你说的那些食物都可以吃。 3.禁碘饮食1月即可,你目前的措施正确,1月后除尽量不吃海带、紫菜,其他都如正常人。 4.染发与甲亢治疗无关,但是需要避免其中化学成分的伤害。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甲亢”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6:52
张荣银大夫的信息
张荣银大夫电话咨询
张荣银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张荣银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张荣银大夫提问
张荣银的咨询范围:
甲亢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手术后碘-131治疗;婴幼儿毛细血管瘤治疗;疤痕疙瘩治疗;甲亢突眼云克治疗。
张荣银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甲亢热点问题推荐
核医学科好评科室推荐当前位置:
专家解析:碘131到底是什么?到底多大危害?
核心提示     日前,针对公众关注的日本核事故对我国带来的影响问题,记者采访了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所长苏旭,详解了核辐射究竟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哪些影响,什么情况下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等问题。     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无影响     人们就生活在有天然本底辐射的环境中,时刻都接受着天然辐射的照射     记者:在这次日本核泄漏事故中,专家们经常会用“天然本底”辐射来进行对比。何谓天然本底辐射,是否会影响人的健康?     苏旭: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称之为天然辐射,也称为天然本底辐射。     人们就生活在有天然本底辐射的环境中,时刻都接受着天然辐射的照射。     天然辐射主要来自于土壤、岩石、水和大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和宇宙射线。天然本底辐射导致的个人年辐射剂量,全球平均为2.4毫西弗(最新译法“毫希沃特”),我国平均为3.1毫西弗。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无影响。     记者:目前,我国多地监测到放射性碘—131。监测到的具体数据是多少,是否会影响公众健康?     苏旭:目前监测到的放射性碘—131是极其微量的,它是人工放射性核素,可能来自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核素。按照计算,这些监测到的微量放射性碘的剂量贡献,仅仅相当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甚至不会改变本底辐射水平,不会影响我国公众的健康。     辐射剂量很小时,健康风险非常小     当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导致癌症的风险没有明显增加     记者: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苏旭:在受照剂量250毫西弗以下,无临床,可能无迟发效应;250—1000毫西弗之间,血象有轻度暂时性变化,无其他临床症状,但可能有迟发效应,对个体总体上没有严重效应;毫西弗之间,可产生恶心、,血象有明显变化,可导致轻度急性放射病;毫西弗之间,受照24小时内出现恶心和呕吐,一周后可能出现毛发脱落、厌食、全身虚弱及喉炎、腹泻等临床症状,如以往身体健康或无并发症者,短期内有望恢复。     记者:低于多少剂量可以认为对健康没有影响?     苏旭: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当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导致癌症的风险没有明显增加。     然而,电离辐射的线性无阈假说是辐射防护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理论上任何剂量的电离辐射均可导致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但是这种理论假设还无法在人类身上进行验证。     因此,我们无法说哪个剂量水平就是绝对的零风险,但当剂量很小时,健康风险是非常小的。在电离辐射防护中,应遵循防护水平最优化原则,尽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无法避免时,尽可能合理地降低受照剂量。     服用碘片要根据政府提示     我国检测出的放射性物质剂量,远低于需采取防护措施的剂量水平     记者:现在很多检测出极微量放射性物质的地区,是否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苏旭:目前,在黑龙江等地检测出极其微量的放射性碘—131,所致公众剂量仅相当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远低于需采取防护措施的剂量水平,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日本核电站泄漏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正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公众应及时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     记者:如果发生核泄漏,周围的居民如何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苏旭:我国监测到的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只是提示放射性物质抵达我国境内。     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时,附近的居民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关闭门窗、避免室外活动等。     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时,释放物主要是以空气为媒介传播,专业术语叫“烟羽”。烟羽飘移过来前,政府都会有预警和预报。     根据我们实践经验和试验结果,关闭门窗的防护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     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造成内照射的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通过呼吸吸入;二是食入,即食用了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水;三是皮肤的吸收;四是伤口侵入。皮肤吸收份额比较小,根据不同的核素和核素的化学形态,份额是不一样的。伤口吸收的份额比正常皮肤高10倍,要避免有伤口的地方被沾染。内污染的防护方法就是避免吸入、食入,以及皮肤和伤口沾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室内活动、关闭门窗。如果必须要进行户外活动的话,要戴口罩,避免皮肤的暴露,这是防护放射性气溶胶进入体内造成内照射最基本的方法。     记者:什么时候需要服用碘片,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需不需要做特别防护?     苏旭:核事故情况下,事故周边地区人员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放射性碘被摄入后,主要沉积在甲状腺内,导致甲状腺受到照射。     服用碘片的目的,是使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及时服用稳定性碘(碘片)可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     碘片具有副作用和禁忌症,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提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碘片需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服用,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如果在放射性碘摄入前6小时服用稳定性碘,阻断放射性碘沉积到甲状腺的效果可达100%;在摄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就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在摄入放射性碘6小时内服用,仍可使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对成年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推荐的稳定性碘服用量为100毫克,3—12岁的儿童稳定性碘服用量为50毫克,1个月—3岁的儿童稳定性碘服用量为25毫克,新生儿—1个月婴儿稳定性碘服用量为12.5毫克。     碘片具有阻断放射性碘沉积到甲状腺的作用,对孕妇服用碘片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孕妇的甲状腺与其他成人相比,能更快地沉积放射性碘。其次,胎儿的甲状腺应给予保护。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碘131的危害,对身体有哪些影响?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碘131的危害,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来自:山西省 吕梁 浏览 874 次
提问时间: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3080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碘131的危害,对身体有哪些影响?131碘的治疗如果错误使用,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出现恶心、厌食、呕吐等,少数有皮肤瘙痒、头晕、皮疹、乏力等②局部反应颈部发痒,有膨胀及压迫感,甚至下咽疼痛及咳嗽。③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一次投131碘后,一般均可逐渐恢复建议去医院做全身检查,甲亢的治疗是多方面的,治疗效果与体质、药物敏感程度是有一定关系的。属于严重放疗的范畴。属于一次性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会出现甲减的现象,副作用较大。
TA帮助了2395人
热门关键词猜你喜欢
您可能还关注
疾病大全自助查询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环境与健康-污染事故新闻-碘131到底是什么?有多大危害?
水质特有指标
空气质量特有指标
水中有害物质排放排名
空气中有害物质排放排名
工业二氧化硫
工业氮氧化物
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
生活及其他烟尘
生活及其他氮氧化物
机动车氮氧化物
机动车总颗粒物
当前位置:
碘131到底是什么?有多大危害?
根据环保部门的检测,继黑龙江之后,在我国苏沪浙皖粤桂局部检测到了极微量的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涨落范围之内,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行动。如何理解这些信息,我们的记者在今天上午采访了环保部的权威专家。
  陈晓秋:碘131不会对我国造成影响
  问:碘131到底是什么?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答: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里面一种,我们通常说的碘同位素,它是编号131号,它出来以后决定它的量大小,一方面它初始释放多少,在后续取决于它的物理性质,放射性元素有一个衰变期,我们叫半衰期,经过这么一个半衰期时间它会死掉一半。
  问:它的半衰期多长?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晓秋答:碘的半衰期8天,过了8天就会减到量的一半,再过8天就减到原来四分之一了,这样衰变下去。
  问:拿碘131来说,目前监测到的量有多大?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答:碘131目前检测在零点几毫贝克每立方米。
  问:目前这个剂量有没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答:不会,根本没有。
  问:你为什么这么确定?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答:因为它只是在日常平时生活环境里面叠加了十万分之一,可以想像,我们原来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我们受的剂量,我们没有任何的影响,再叠加微小的十万分之一能对人有什么影响。
  问:你说此时此刻我们坐在这在这个环境当中就在接受天然辐射?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答:是。这来自宇宙射线还有中子的照射,还有地层包括我们的土壤里面,都有这种放射性的,不过它是天然的东西。
  问:所有这些放射性物质,会对中国,对我们造成影响和伤害吗?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答:如果谈到伤害的话差更远了,我们只是说需要关注采取防护行动的,比如最简单需要进行隐蔽的水平,我们国家所规定两天内人接受的剂量达到十个毫西弗才需要采取这种行动,现在如果说现在测到碘131浓度对人体来说有这么大浓度吸进去的剂量,只相当于我们需要采取隐蔽行动值的千万分之一,是这么一个水平。它的量认为是不值得公众关注的一个水平。
  问:为什么这么确定?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答: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这种事故,它本身没有安全壳,在运行过程当中突然发生急剧反应最后燃烧爆炸,把所有都扔到了空中,等于全部出来了,这个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像他们周围当初白俄罗斯,乌克兰,现在的俄罗斯,这几个地方周围影响是比较大的,更远的地方通过大气传输,扩散等等这些途径再传输到其他国家相对就比较少。比如当初在事故期间我们国家也有好多点进行这方面的检测,比如像新疆那边也测到过,成都也测到过,北京房山也测到过,太原也有,包括后期辽宁那边,反正咱们国家当初有20多个点都测到了,但是这个量不是很大,也没有到要我们公众采取什么防护行动的这么一个水平。
  问:你的意思即使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当时发生的泄露情况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不足以到需要采取行动的程度?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答:这次肯定不会超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大家可以放心,不会对环境和人造成什么影响。
  苏旭:微量放射物对我国无影响
  对于空气中已经检测到的这些微量放射物,其实根本不会对人的身体和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对此有关专家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进行了解释,核辐射的计量单位中一个毫西弗等于一千个微西弗,而我们目前监测到的计量更是微乎其微。
  问:医学来讲如此小剂量的碘131已经被吸入到人体当中之后,有没有可能产生作用?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不应该,因为我们本身是生活在有辐射的环境当中,我们做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国家阳江它的本底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三倍,这个是十万分之一的增加,那个比我们这个高三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了大量几十年的流行病血调查,他们发病率和死亡率和我们没有差别,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问:这种情况下大家想需不需要做特别防护,我们需要多在家待的,尽量避免上街吗,需要吗?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不需要,我们知道在日本控制的,测你福岛核电站是20公里,20公里到30公里采取隐蔽,我们国家离日本福岛核电站最近也是1000多公里,并且我们检测是极其微量的,
  问:对出现了放射性物质地区的居民,他们需要上街戴口罩吗?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不需要,正常生活就可以。
  问:怀着宝宝的妈妈比较担心,身体比较敏感,他们需不需要做特别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不需要,这个极其微量,相当于天然本底的十万分之一,对本底的这个水平没有任何改变,
  问:所谓本底是指?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我们生活在具有天然的辐射环境当中,包括土壤和各种材料当中,有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它的放出射线,放出射线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这个环境当中有一个本底水平,这就是我们一个基线。
  问:自然界就存在?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是。
  问:正常辐射我们这么多年已经可以承受了,但是比如碘131是人工合成的,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是不一样的?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有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从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平时从事碘131操作的人员,还有用这个来做实验的人员,用碘131进行疾病诊断的这些医护人员,他们经常在接触,他们接触的量比这个量大得多,我们也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健康的影响,并且我们的放射性工作人员,他的控制的剂量限制是五年平均20个毫西弗,我们公众控制剂量是1个毫西弗。
  问:以目前医学标准来讲,这个量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吗?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不应该,我们本底按照北京算每小时0.06微西弗,这是我们本底水平,它的三倍的话,就是0.18个微西弗,比较一下就是一次拍一次胸片接触的剂量是360个微西弗左右,这个量和它比起来是很大的差距,另外我们在100个毫西弗下观察不到任何影响。
  监测数据每日更新
  目前,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有关部门发布的环境辐射监测报告,这些数据都是怎么得出来的,请继续听听记者对专家的采访。
  问:很多人很关心现在公布大量的数据,它们来源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在全国设立了很多的环境辐射监测站,他们对空气当中放射性物质和环境的a剂量率进行监测,如果一旦发现有放射性物质,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把这个结果报出来。
  问:这个信息的通道大概是什么频率,多长时间数据会汇总一次?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就是a剂量率每天实时更新的,每天更新一次,在网站上可以看到。
  问:这个a剂量率是?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环境的辐射水平,还有大流量的空气采样,采样检测一般因为量很低,采完样要用a谱来检测。
  问:这是经过采样得出的数据,这个采样是不是能够准确全面反映目前状况?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答:如果空气当中要抽取样品,抽取空气,抽完了以后在一个滤膜上,如果有放射性物质就吸附到滤膜上,我们把这个滤膜进行检测,每天都要采样,对每天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能够达到一个实时监测的目的。
  问:既然是极微量的核素碘,甚至是不需要关注的一个水平,但依然保持每天对这个信息的公开,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方式?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因为环保系统在全国都分布有监测点,有100多个,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进行了加密,也就是分布的点有增加,像沿海地区都增加,另外监测的频率也增加,原来可能测一天或更长的时间才往上汇总数据,现在要求密度加强,比如三小时报一次,或者六小时报一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加密,这样信息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按照国家的信息公开要求把这个发布出来,让公众更放心。
  孙军:微量放射物是如何到达我国的
  距3月11日日本9.0级强震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这些微量放射物是如何到达我国的,中国气象局的专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为我们做出了解释,而且告诉我们即使以后风向变为东风,放射性物质也不会给我国带来影响。
  问:之前我们听到是风向东方向吹,因该吹不到中国来,那么核泄露物质怎么到中国的呢?怎么来到中国境内的?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答:从这个环流形势可以看到环流演变的情况,这个图是一个昨天晚上的,经过福岛这个地方一个环流,如果把它当做一个静止的状态,它的空气的流动沿着这个方向,可以这个方向转一圈总的流动。
  问:碘131绕了地球一大圈才进入中国的?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答:这是总的扩散方向,总的方向是这样流,它也不是平直的流,也有大气环流南北运动,它扩散出去之后,有可能向南有可能向北,分子就开始逐渐,开始浓度比较高,逐渐稀释了,这是水平方向的,实际上大气是三维的,它在垂直方向上也有扩散,有上升运动也有下沉运动,我们查了一下21、22号的气流形势,大的环流还是这个方向,但在这个环流的北侧,有一个低压的环流,是气旋式的逆时针旋转的一个环流,甚至可以上升到3000米的高度,也有下沉运动,下沉到地面转为沉降到地面了。离原地距离越远,会越来越稀释,量会越来越小。
  问:如果只是影响到东北的话,为什么我们在东南影响也有监测到?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答:那是另外一个环流的影响,看一下这个图,这个是3月22号环流的大概趋势,我们看到在22号这一天,这是在低层在1500米以下这个大气层内,在这一带地区,从低层向偏南方向扩散。然后转成向东北方向扩散,它在向南扩散中,底层这一地区有一些污染物在这块地区已经形成和积聚了,随后到了目前这是26号的,你可以看到在这一带地区,日本岛南部这片洋面上,低层由西北风转成偏北风再回来,偏东风的回流这种风向,这个风向把前期这一带地区有一些积聚的污染物吹向我国的大陆,带来一些地方有检测,跟这个是有关的。
  问:你们目前检测情况看,已经出现物质的东北和东南地区,会不会随着环流活动而出现这种物质增加情况呢?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答:现在看不到这种环流存在,如果大的污染物向中国飘散的话,这一块必须有明显的偏东风,直接吹过来,也许浓度会高一些,但是现在目前的话,基本上大的环流,从目前来看,而且在未来几天基本还是偏西风,都是吹向日本东北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些小环流,21到22号的小环流,目前看到的这个小环流,影响到黑龙江,这个小环流从后面形势来看,这个小环流后面看没有出现这种环流形势存在。吃了碘131的人对她身边的有伤害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碘131治疗的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