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的内部构成影响学校教育文化的内部构成活动内部的文化的内部构成构成的哪些方面

经济管理类Office hours:
Research Fields
Other Appointm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主要著作《精神的牧放与规训:学术活动的制度化与学术人的生态》,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美国的学术体制:历史、结构与运行特征》,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The Circumstances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Critical Educational Studies in China&,Chapter 27,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ritical Education,edited by Michael W. Apple, Wayne Au, and Luis Armando Gandin,Routledge, 2009, Co_author: Chang_Yin《思潮涌动与教育变革》,专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文化政治与教育》(阿普尔著),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大学的人文之旅》,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民办教育引论》,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比较高等教育》,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论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面临&内部&困局,《光明日报》,日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逻辑,《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1期对英美等国家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取向之评析,《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年龄变化与学术职业生涯展开的轨迹,《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侏罗纪公园中的展品,《读书》,2014年第8期AnempiricalstudyoffacultymobilityinChina,HigherEducation,Vol.69No.4, YAN Guangcai, YUE Ying*, NIU Menghu,SSCI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3期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5期转载)学术活力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改了什么?《光明日报》,号尊严是变革时代大学必要的优雅,《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8期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据&&兼议当前的大数据热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4期约翰旧影,燕京遗踪,《读书》,2013年第3期学术团队的运作与人才成长的微环境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澳门理工学报》,2013年地3期谁的大学?最后的教授?《读书》,2013年第11期让高校学人&静下心来做学问&,《光明日报》,号&学术场域中的锦标赛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第11期 &高校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认可机制及其合理性&,《教育研究》,2012第10期 &学术等级系统与锦标赛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3期 &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间关系失衡的迷局&,《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 &人才强校&战略内涵与其实施的现实境遇&,《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11期Thoughts o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Chinese Education &Society,Vol 44,No 5.11.皇家科学院和学会:学术与政治、国家,《读书》,2011年第7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略与对策,《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第5期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化:知识建构还是话语策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第4期差异社会中的机会均等:素质教育展开的制度困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低碳时代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内涵及学术研究走向,《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关于高校&去行政化&议题的省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关于创造力、创新与体制化的教育,《教育学报》,2011年第2期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1期韦伯之后的学术与政治,《读书》,2010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2期亚努斯的隐喻:去行政化语境下的学术精英角色与权力内涵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10期关于教育评价及其风险,《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对外开放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关系内涵,《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高校学术失范问题的探索性实证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第2期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4期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system in China: Its history and present challenges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No 3,2009困守象牙塔,读书,2009年第6期高校学术&近亲繁殖&及其效应的分析和探讨,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4期&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研究型大学内部的潜规则?,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8期高校学术失范现象的动因与防范机制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学术共同体内外的权力博弈与同行评议制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5期知识分子的时代境遇与现代大学的自我救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11期中国学术制度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境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迫不得已的荒谬?,读书,2008年第7期批判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境遇及其可能,教育学报,2008年第3期&所罗门宫殿&与现代学术制度的缘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文化乡愁与工具理性:学术活动制度化的轨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2期子宫、语言和政治,读书,2007年第3期美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基督教政治,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批判教育研究的学术脉络与时代境遇,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学术认可与学术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则,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田野札记:中国民办教育制度演进的逻辑,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学院人的癖好与大学的制度安排,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教育研究中量化与质性方法之争的当下语境分析,教育研究,2006第2期以政治正确的名义,读书,2006年第9期是开放还是关闭:读列文的&美国心灵的开放&,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图像化时代的大众趣味与学术人的境遇,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9期大学与城市、社区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你站在谁的一边,读书,2005年第2期学术环境的整体优化与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方略,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期清华国学院的浮沉及其在当代学术界的价值,学术界,2005年第2期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诚信,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权力网络:民办高等学校的日常生存状态,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2期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2期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标定,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校服的一种文化诠释,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中关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真实与虚妄:学生的赛博世界,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走向日常生活的生命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在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公正,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辫子& 与学校的 &发型& 文化,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7期控制与反控制:日常教育中的阅读,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8期中关村高校群落与文化生态,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学术制度建构的合法性与合理的制度安排,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9期人类学者视野中的硅谷,读书,2004年第1期开放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话语霸权、强势语言与大学的国际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1期当代中国教育理论话语纷呈背后的忧思,新华文摘,2004年第17期新保守主义与美国大学自由教育的危机,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传统大学与社区间互动的经典案例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从断裂到整合: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变迁,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导师制与牛津传统所面临的危机,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城市社会中高校群落现象透视,教育研究, 2003年第5期全球化:一种意识形态? & 全球化语境下大学与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教育评价的正当性与批判性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整体性坍塌之后:当代知识格局调整与大学普通教育变革,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4期斯坦福的硅谷与硅谷中的斯坦福,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9期技术社会中大学教育的人文与生态关怀,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对大学人事制度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0期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底线公平,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中小学语言教育改革,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9期现代大学的人文关怀与本科教育的职业取向,复旦教育论坛, 2003年第5期大学组织特性与组织文化模式,中国教育管理评论,2002年也谈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 &真实&,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理解大学:关于大学的断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教育的生命意识:由荒野文化与园艺文化的悖论谈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NCLB与布什政府的教育政策倾向,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约制民办教育中不良竞争的制度分析,教育与经济,2002年第4期精神的牧放与驯化,教育参考,2002年第7-8期大学的社会责任,随笔,2001年第3期20世纪大学普通教育思想回顾与述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从功能与结构角度析国外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间的关系,民办教育动态,2001年12月大学组织整合的文化视角扫描,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大学的自治传统,读书,2000年第10期大学组织的管理特征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主要科研项目主持关于学术生命周期的实证检验与我国学术制度与政策的调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4年主持教育部规划司委托项目:行业需求与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调查,2014年主持&人才强校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009年主持&高端学术人才评价标准与模型研究&,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点项目,2009年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年度发展报告&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为标杆&,华东师范大学育学理论创新与教师教育实践改革创新基地项目,2009主持&学术精英的成长环境与机制研究&,上海十一五哲社规划和上海市教科重点项目,2009主持&中美学术产出差异的体制性因素比较研究&,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点项目,2008主持&我国学术制度建构与学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主持&北京高校学术研究体制的运行状态、问题及对策的实证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2006主持&当代大学本科教育方向调整与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主持&城市社会高校群落与社区间的互动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理解与诠释:一所民办高校的实地调查研究&,香港中文大学资助项目暨七方研究所研究项目负责顾明远教授&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子课题《学习型社会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负责钟秉林教授&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子课题&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奖励情况201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3年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入选闵行区拔尖专业人才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届高等教育优秀博士论文奖出国(境)访学情况2014年8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合作研究2009年,曾赴德国洪堡大学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与洪堡大学双方学术交流2009年,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参加中日高等教育论坛年会7&9,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从事访学研究2005年,曾赴日本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与日本创价大学双方学术交流2003年,曾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教育论坛社会团体兼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ttp://www.ihe./show.aspx?info_lb=52&info_id=98&flag=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戴木才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习近平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责任编辑:【腾凤教育】—《腾凤试题库管理系统[WebTK]》除天道之外,道还兼指人道。人道在宽泛意义上与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所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便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这一点。人道意义上的“道”,首先涉及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等等,它同时也被理解为体现于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的价值原则。“道”的以上涵义,在古代哲学家的具体论述中得到了具体阐述。孔子曾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里的“谋道”,便涉及对“道”的追求,“忧道”则表现为对“道”的关切,作为追求、关切对象,“道”即以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道德理想等等为内涵。孔子又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其中的“道”,同样也是指广义的社会文化理想或政治道德理想。价值理想不同、价值追求相异,往往缺乏共同语言,彼此之间也很难相互交往和沟通,这也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表达的意思。孔子关于道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谓“弘道”,是指人能够使广义上的社会政治、文化理想得到实现,这里的道同样也以价值理想为内容,体现在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 4小题。
道:中国文化传统的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道”具体又展开为“天道”和“人道”。天道更多地与自然、宇宙相联系,其涵义在中国古代最早的经典之一《周易》中已得到某种阐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首先区别于我们在经验世界中所看到的千差万别的现象。相对于多样的现象,道作为形而上者体现了存在的统一性:以道为存在的终极原理,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扬弃了彼此的分离而呈现了内在的关联。
《周易》中关于道的另一重要观念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所涉及的,主要是世界的变迁、演化。作为现实的存在,世界不仅千差万别,而且处于流变过程之中,这种变化过程可以通过什么来把握?其中是否存在内在的法则?“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看作是对以上问题的解释。
这样,一方面,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世界以道作为其根据和统一的本源,另一方面,世界的变化、发展又以道为其普遍的法则。换言之,道既被视为世界统一的本原,又被理解为世界发展的法则,在道的观念之下,整个世界不是杂乱无章、无序变迁,而是表现为一种有序的形态。
  除天道之外,道还兼指人道。人道在宽泛意义上与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所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便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这一点。人道意义上的“道”,首先涉及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等等,它同时也被理解为体现于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的价值原则。“道”的以上涵义,在古代哲学家的具体论述中得到了具体阐述。孔子曾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里的“谋道”,便涉及对“道”的追求,“忧道”则表现为对“道”的关切,作为追求、关切对象,“道”即以广义的社会理想、文化理想、道德理想等等为内涵。孔子又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其中的“道”,同样也是指广义的社会文化理想或政治道德理想。价值理想不同、价值追求相异,往往缺乏共同语言,彼此之间也很难相互交往和沟通,这也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表达的意思。孔子关于道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谓“弘道”,是指人能够使广义上的社会政治、文化理想得到实现,这里的道同样也以价值理想为内容,体现在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人道”意义上的“道”,同时表现为一种规范系统。规范有两重作用:从正面看,它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应当如何做,简言之,引导人们去做应该做之事;从反面说,它则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亦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制。作为人道,“道”的涵义,往往具体体现在这种规范系统之上。道的以上涵义与道的原始涵义相互联系:道的原始涵义之一是道路,道路总是通向某处,引申而言,“道”意味着将人引往某一方向或引导人们达到某一目标。道所蕴含的这种引导性内涵经过提升以后,进一步获得了规范意义。中国文化一再将礼、法与道联系起来:“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礼既表现为政治领域的体制,又展开为规范系统,礼之于人,犹如规矩之于方圆。规矩为方圆提供了准则,礼则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普遍的规范。同样,法也对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作出了具体规定,从而表现为一套规范系统,当然,相对于礼,法作为规范更具有强制性。对中国文化而言,礼与法尽管有不同特点,但都是道的体现,所谓“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便从不同方面肯定了这一点。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天道体现了世界中千差万别的现象存在的统一性。
& &&& B.“一阴一阳之谓道”表达了自然和宇宙存在和经常发生变化的主要现象。
C.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为人道的宽泛意义。
D.“道不同不相为谋”,原因是价值理想不同、价值追求相异,往往缺乏共同语言,彼此之间也很难相互交往和沟通。
& &&& E.“道”的规范作用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亦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制。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阴一阳的宇宙变化使整个世界杂乱无章、无序变迁,经常表现为一种无序的形态,难以预测。
& &&& B.“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表现了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
& &&& C.孔子强调“弘道”,是指人能够使广义上的社会政治、文化理想得到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D.“道”意味着将人引往某一方向或引导人们达到某一目标,是道的原始涵义之一道路的引申。
3.为什么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是《周易》中关于道的另一重要观念?
4.中国文化为什么一再将礼、法与道联系起来?结合本文回答。
本网页仅含此试题的一部分内容,若要查阅此试题的答案和解析请点链接。【腾凤教育资源试题库】查阅此题:网站地址:   在线试题库系统特点:
1、以单个试题为储存单元,可以按用户要求组卷输出成Word文档;2、提供整套试卷上传方案,系统自动拆分为试题保存;3、方便灵活的试题库管理,在线修改Word格式的试题。&&&&&&&&&&&&此试题最后修改时间: 11:11:51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nextAd9();
document.write('');
五台山文殊道场妙江法师题词“二十年在线,佛教重光”祝贺佛教在线成立20周年。[]
中国佛学院讲师宏海法师应邀在北京福慧慈缘文化会馆“佛教在线-闻思讲堂”作《观无量寿经》第4讲
从“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开始,“禅”作为一种“可意会,难言传”的修行法门,延续至今而未见衰退。“...[]
我国佛教文化领域的第一部年鉴,由佛教在线历时数年编纂完成,于2012年元旦(佛祖成道日)隆重问世,并在五台山碧山寺《佛门祈愿 吉祥平安》消灾祈福吉祥法会...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自然发心也就不同。就“希求出离三界,了生脱死,成就佛道”而言,要发“增上生心,出离心,大悲心,菩...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 []
怎样得到暂时的快乐,就是人天福报,人间天上的快乐。其实学佛应该是非常快乐和轻松的一件事,不管你学佛不学佛,我们想一下,一般人所追求的是什么呢?首先是... []
信息协作机构
信箱:(国内)&&(国际)&& QQ:
传真:010-13 &&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
吉祥宝塔迎请: &&010-26&&010-
&&&联系人:子桑&&&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9B-11C&&邮编:100011&&
&&义工报名&&QQ:&&QQ群:&& &&技术支持:010-23
Copyright & 佛教在线版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