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驳斥中英联合声明 签字人是不平等条约题目

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纪念《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十周年|1994年12月 - 人民日报
第10版(台港澳)专栏:  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纪念《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十周年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确认了1997年7月1日英国将包括九龙、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地区交还中国,届时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弹指之间,整整10个年头过去了。回顾中英协议的达成和过去10年的历史进程,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英明伟大,也更清晰认识到全面贯彻执行《中英联合声明》对于确保香港繁荣稳定的重大意义,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对香港未来前途的坚强信心。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中英联合声明》的重要历史意义
中英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收回香港,是近代史的一件大事,也是涉及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炎黄子孙的强烈民族感情的一桩大事。每一个中国人自幼都熟知,伟大的中华民族遭受列强屈辱和欺凌的历史,是从1840年英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开始的。在鸦片战争中,英帝国主义逼使腐败的清朝政府前后签署了3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的领土香港岛和九龙地区“割让”给它,其后又以“租借”的方式霸占了新界及附近的200多个岛屿。英帝国主义是“始作俑者”。自那时起,其他帝国主义竞相效尤,开始了肆无忌惮地以武力瓜分中国的侵略活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它们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全中国划分为几个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自从鸦片战争失败的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为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的振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包括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在内的无数的志士仁人和伟大的爱国先行者都为达此目的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但都没有取得成功。最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时期的英勇卓绝的解放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将最终结束外国势力在中国最后一片领土上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从而为自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史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这不能不使得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感到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中英联合声明》协议的达成,首先要归功于邓小平同志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香港的历史和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在中国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的同时,容许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以利于在大范围内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始终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经过为时两年的22轮谈判的艰巨复杂的斗争,抵制了英国方面提出的诸如“以主权换治权”和其他一系列损害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终于使“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有关各方所接受,中英也从而就香港问题达成了圆满的协议。当然,协议的达成,还由于我们的国家是个有实力的国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香港问题能够谈成,是由于我们的国家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值得信任的国家”。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最近发表的回忆录中在叙及中英协议的达成时也不得不承认:“对于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协议的达成既妥善地解决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问题,又保证了香港的稳定繁荣,同时也为全世界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问题提供了一个光辉范例,因此不但使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振奋,也得到世界各国人民高度赞扬。
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际,小平同志曾郑重地向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指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小平同志亲自关怀并指导了中英两国政府谈判以及其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的全过程。在这个时期中,小平同志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发展并全面阐述了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的丰富内涵。这包括“一国两制”与我国改革开放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关系问题,关于必须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问题,关于“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两制”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改变的问题,关于高度自治与保留中央的一定权力的关系问题,关于港人治港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的问题,关于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行适合于香港情况的民主政制以保持香港稳定的问题,等等。这就使得“一国两制”的构想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并构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会和掌握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的理论,是避免认识上的任何片面性和表面性,保证全面贯彻《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实现香港的顺利回归和长期繁荣稳定的必要条件。
    联合声明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中英两国政府根据互谅互让的精神达成了协议,而且中国方面对于英国在香港的利益也给予了充分的照顾,但英国内部总有一些人不甘心失去他们的“天堂”,仍然做着19世纪殖民主义的迷梦。早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初,小平同志就告诫人们:“应该想到,总会有些人不打算彻底执行。”他还向英国政府的领导人指出:希望在九七年以前的过渡时期中不要出现人为的混乱,并要求英方在此期间内不要动摇港币地位,不要带头转移资金,不要滥用土地基金,不要随意增加政府人员薪金和福利开支,不要自己搞一套治港班子强加给特区政府,等等。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的过渡时期的前半段,双方在履行协议方面总体上说还算是好的,双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保持了磋商与合作的关系。但近几年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英方完全错误地估计了中国的形势发展,在香港问题上采取了同中方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态度,并从联合声明的立场上大步倒退,企图拿到在谈判桌上没有拿到的东西。他们单方面宣布了连英国本土都没有的“人权法”,并企图将之凌驾于基本法之上。他们不顾中方的忠告和香港各界人士的反对,悍然违背《中英联合声明》、基本法和两国外长达成的有关协议和谅解,执意推行其所谓政改方案。他们还对已为《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所肯定的原有法律随意加以修改,削弱行政主导地位,并企图在经济上为未来特区政府留下财政负担。他们的这些做法,就是妄图在“民主”和“人权”等幌子下,加紧培植代理人,拼凑自己的治港班子,以便在九七年后继续操纵香港的政局,损害我国家主权,并为香港的平稳过渡设置种种障碍。他们的倒行逆施,证实了小平同志的英明预见,说明同谈判的过程一样,执行协议的过程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然而,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形势的客观发展同一些老殖民主义者的主观估计相反,不但没有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这些年来反而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突飞猛进的惊人成就,政局稳定,社会安定,成为建国以来的最佳发展时期,中国在国际上也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包括各西方大国在内的世界上各地区的国家纷纷改善对华关系,不断拓展与中国合作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的种种做法不但违背了600万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而且也损害了英国自身的利益,激起了英国不少朝野人士的不满,加之我国政府在维护联合声明和国家的领土主权的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对于英国的背信弃义行径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而使他们自己日益陷于孤立的处境。最近,英国方面表示了恢复合作的愿望。如果他们果然是真心诚意地愿意改弦更张,重新回到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轨道上来,我们当然给予欢迎。我们期望的是他们能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在余下的两年半时间里,切实地而不是敷衍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有利于政权顺利交接的事情,而不再继续制造新的麻烦和障碍。如果他们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则不但有利于香港的平稳过渡,而且也符合英国自身的长远利益。
    中国恪守《中英联合声明》始终不渝
中国政府在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和国际协议方面历来有着良好信誉,这是举世公认的。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10年来,我国政府一贯恪守并坚决贯彻《中英联合声明》,从未有过丝毫动摇。我们还同广大的爱国爱港的香港同胞一道,为排除一切外来的干扰,坚决维护联合声明和基本法而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10年来,我们遵照小平同志关于必须在过渡时期中组织广大港人参与管理香港事务,以便发现和培养一大批爱国爱港的治港人才的重要指示,组织了香港各界有代表性的人士积极参与了按照联合声明来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工作。我们还先后聘请了许多在香港各界和各地区有代表性的人士担任港事顾问和区事顾问,他们对如何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实现平稳过渡都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的预备工作委员会,也吸收了许多香港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人士参加,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内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准备工作。所有这一切都为港人在过渡时期参与香港的政治和社会事务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也为贯彻实施联合声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政府有充分的决心和能力落实联合声明实现香港平稳过渡
现在距离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只有两年半的时间了。我们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人制造各种混乱,同时要加紧进行保证平稳过渡的各项准备工作。
鉴于英方已经破坏了双方原来通过协商达成的“直通车”的安排,今年8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按照英方“三违反”方案产生的香港三级政制架构,于1997年6月30日终止,特区筹委会将根据全国人大有关决定和基本法的规定负责筹备特区有关事宜。这将有助于排除影响九七年平稳过渡的消极因素和人为障碍。明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将加紧进行工作,争取及时为筹委会作好一切前期准备,以便在1996年初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成立后,能够不失时机地根据基本法及全国人大有关决议就九七年的政权交接及涉及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决定。
现在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形势,都在继续朝着有利于实现我国统一大业的方向发展。我们确信,依靠强大祖国的支持,依靠600万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排除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一切干扰,全面地贯彻落实联合声明,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长期稳定繁荣。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比今天更加美好。让我们满怀信心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
(作者为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由编辑处理,再次转载请注明来/
人民日报资讯:
参考消息:
人民日报日相关社区交流:
- 广告合作QQ:
& 版权所有 2014(c)香港的回归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其中充满了激烈的较量。中英双方达成协议并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
1979年,英国意识到新界99年“租约”即将到期了...
起初,英国不同意中国以享有香港主权的立场来谈判...
英国利用90年代初的反华潮,想在香港问题上翻案...
&&&&1982年4月,英国前首相希思来北京摸底,想知道在1997年新界租约到期后,中国政府对香港是什么政策。邓小平同志明确告诉他:主权是属于中国的!
&&&&日,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首相正式访华。在与邓小平的会谈中,她坚持英国与满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97年时新界到期,但香港和九龙仍属于中国。她还说中国如果取代英国管制香港,香港将崩溃…
&&&&中英联合声明签订以后,中英曾经在香港问题上很好的合作了一段,即从84年到89年。可是,在89年国际反华潮掀起以后,英国一些政客认为这是一个时机,想在香港问题上“翻案”。
&&&&月份,英国外相写信推迟中英联合小组的第17次会议,紧接着提出要重新考虑中国在香港驻军问题,提出在香港政治改革上加速,等等。1992年,英国委任保守党主席彭定康为末任港督…
&&&&香港回归在中国外交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最后结束了中国人一百年的屈辱历史,使我们失去的领土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这是在旧中国做不到的事情。
&&&&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是世界上解决同类问题的典范。我们不用战争的手段,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争端。而且“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现…
一&&&&二&&&&三&&&&五&&&&六&&&&七&&&&八&&&&九&&&&香港回归前中英间的艰难博弈十&&&&十一&&十二&&
1949年,中国与苏联建交
1949年12月―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
1950年,中国与印度建交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
1954年,中印和中缅领导人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举行,中苏两党分歧发端
1957年,毛泽东出席莫斯科会议
1962年,中印在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
1964年,中法建交
1967年,印尼发生政变,与中国断交
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中越关系恶化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
1984年,中英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6年,中葡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 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口“六四”政治风波开始制裁中国
1990年,中国与印尼复交,与新加坡、沙特建交
1991年 苏联解体,中国与一批独联体国家建交
1991年,中国参加APEC
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交
1996年-1997年 中美元首互访,关系正常化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美军轰炸
1999年,澳门回归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3年,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不仅结束了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还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进行了“一国两制”的成功试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我们说到做到。我们没用动用武力,而是通过艰苦卓绝的谈判实现了香港的回归,这对于全世界其他争端的解决是有借鉴意义的。对于这些,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
&&&&&&&&&&&&&&&&&&&&&&&&&&&&&&&&&&&&&&&&&&&&&&&&&&&&&&&&&&&&&&&&&&&&&&&&&&&&&&&&&&&&&&&&&&&&&――马毓真 大使&>&&>& > 正文
1984年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留下的缺憾
作者:tangwzh
发布时间: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现在回过头来看。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还是有不足的,给英国人留下了香港回归之后干涉的口实:在声明中,中国政府以单方面声明的方式宣布了对港政策,并附了具体说明的文件,而英国政府并没有作出交还香港之后不再干预香港事务的声明和承诺。这应该是对等的,而声明中只有我们单方面的政策宣示。
  给世人一种错觉,英国政府是在中国政府承诺了英国政府接受的治港方式之后,才同意交还香港的,这就为英国议会和政府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如果毛周在世,是绝不会给英国人留下这个空子的。
  国际条约和国际法这一套洋玩意是英国人玩出来,他们一贯是老奸巨猾的。小平同志当时只注意了香港交还前对英国应有的警惕,而忽略了香港交还之后英国继续干涉的可能。
  当然,可能在小平同志看来,香港交还之后,在中国政府的有效掌控之下,不怕英国人死皮赖脸地找任何麻烦。然而,不怕是一个方面,杜绝英国人的任何干涉借口,则是大意不得的另一个方面,我们当时在这方面还是大意了,而英国人是无孔不入的。
  小平同志大概觉得我们有实力阻止英国人在交还之后的任何干涉,所以才只关注了香港交还之前对英国人可能捣乱所应有的警惕和限制,他根本没把英国人交还之后的干涉放在眼里,也就没有要求在联合声明的条款中对英国人在交还之后与香港的关系准则和行为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
  现在英国议会借口当年的中英联合声明是双方签署和批准的,以英国议会有责任审查联合声明的实施情况为理由,想派员来港调查。中国方面如果敢做敢为的话,应该直接拒绝英国议会有关方面来港。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南岗教职成司函【号&|中英联合声明英中对照(中英文对照)
中英联合声明
10 May 2004
The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 Wen Jiabao and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 Rt Hon Tony Blair MP, held
talks in London on 10 May 2004 during Premier Wen Jiabao's official
visit to the UK.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阁下于日正式访问英国期间,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托尼·布莱尔阁下在伦敦举行会晤。
Premier Wen Jiabao and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today welcome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and
pledge to work together to develop this partnership to benefit our
countries and to help create a safer, more prosperous and open
***总理和托尼·布莱尔首相今天对中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表示欢迎。双方承诺共同致力于发展这一伙伴关系,使其造福于两国,并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繁荣和开放的世界。
We share a common interest in Britain and China working together on
bilateral, multilateral and global issues. We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as among our top international
priorities.
中英在双边、多边和全球问题上开展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我们均把两国关系视为各自对外关系的重点之一。
China's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role as a global economic power has enabled the partnership to grow
significantly in stature in recent years. Links flourish in a huge
number of areas, from environment to education, development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及其日益上升的全球经济大国地位,使中英伙伴关系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双方在环境、教育、发展、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关系蓬勃发展。
We agree that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our last meeting in July 2003. We look forward
to continuing high level dialogue at the China-EU Summits in 2004
and 2005, the latter in Beijing under the UK Presidency of the EU,
and also at the summits between us that we have now agreed will
take place annually.
我们一致认为,自从我们2003年7月会晤以来,中英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英国将于2005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我们期待在2004年和2005年中国━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以及我们业已同意建立的两国政府领导人年度会晤期间,继续这种高层对话。
Following Tony Blair's visit to China last year, we decided to
establish Task Forces to facilitate this step-change in bilateral
relations. These Task Forces have drawn in expertise from all parts
of society and have produced new proposals in Trade and Investment,
Finance, Energy,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ironment -
including Climate Change -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We wish to thank Deputy Prime Minister John Prescott and
State Councillor Tang Jiaxuan, the respective Task Force Chairmen,
and the Task Force members for their work.
布莱尔首相去年访华后,我们决定成立双边关系互动小组,以促进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该小组汇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在贸易与投资、金融、能源、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提出了新的建议。我们对双方小组主席约翰·普雷斯科特副首相和唐家璇国务委员以及小组成员所做工作表示感谢。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China-UK relations are illustrated by the
Task Forces' proposals and increasing co-operation on a growing
number of shared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energy, non-proliferation,
counter-terrorism and tackling organised crime.
双方小组的建议,以及两国在包括环境治理和保护、能源、防扩散、反恐、打击有组织犯罪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日益增强的合作,体现了中英关系的广度和深度。
We agree to strengthen our countries'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as follows:
我们同意加强两国在以下双边和多边领域的合作:
1. To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一、巩固和加强双边关系。
(i) We agree to increase the exchange of high-level visits.
Government leaders and foreign ministers of the two countries will
exchange visits annually to reinforce and extend bilateral
political co-operation in fields such as strategic security and
non-proliferation.
(一)我们同意增加高层互访。两国政府领导人和外长将进行年度互访,以加强并扩大双方在战略安全、防扩散等领域的双边政治合作。
(ii) We agree to intensify co-operation in broad areas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which we will promote through the Joint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in line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s which are set out in the Annex.
(二)两国同意根据双边关系互动小组的有关建议,通过经贸联委会加强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广泛合作。
(iii) The two sides will also increase co-operation in the areas of
science, technology, educatio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line with the Task Forces' proposals. They signed a
number of memoranda of understanding during this visit to take
forward aspects of this co-operation.
(三)双方还将根据双边关系互动小组的建议,加强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环保领域的合作。在温总理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谅解备忘录,以推动上述各领域的合作。
(iv)We note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the China-UK Forum has played
in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invite the Forum to consider its future
role, in particular in the areas of industry, financial service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in light of the proposals
made by the two Task Forces.
(四)我们注意到“中英论坛”在双边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建议“论坛”参照双边关系互动小组的建议,就今后它在工业、金融服务、科学技术和环境领域应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
We had a friendly and open exchange of views on issues relating to
Hong Kong. We reaffirmed our two Governments' commitment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Joint Declaration and agreed that it is in
the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Hong Kong's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principle and the Basic Law. We agreed to continue our
exchange of views on these issues.
我们就有关香港的问题友好、坦诚地交换了意见。我们重申两国政府共同致力于贯彻《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认为按照“一国两制”原则和基本法维护和促进香港的繁荣与稳定符合双方的利益。我们同意继续就这些问题交换意见。
The UK reaffirms its consistent position on the question of Taiwan
as set out in the China/UK Joint Communiqu& of 1972, in which the
UK acknowledged the Chinese position that Taiwan is a provin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cognise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sole legal government of
英国重申1972年中英互换大使联合公报中关于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即:承认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国一个省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We place a high value on the bilateral human
rights dialogue and will continue this exchange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 Both sides share a belief that all
states should respect and protect human rights. The UK side
welcomes the recent addition of respect and protection for human
rights to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he next round of the dialogue
will take place in May 2004 and provides a genuine opportunity for
concrete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我们高度重视中英人权对话,将继续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这一交流。双方一致认为,所有国家都应尊重和保护人权。英方欢迎中方最近将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下一轮中英人权对话将于2004年5月举行,这将为两国开展人权领域的具体合作提供良机。
2. To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in multilateral fora
on issues of mutual and international concern.
二、巩固和加强两国在多边机制内就双方和国际关注的问题开展的合作。
Our countries will increase co-ordination in the UN to promote
reforms in the UN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to
ensure greater respect for the UN Charter and international law.
The two sides are committed to ex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84中英联合声明全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