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爆炸前兆会爆炸气体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千万小心!充电宝在狭小空间被挤压会爆炸!_网易荐新闻&提示:点击上方&↑&掌上黔东南&&关注建议WIFI下观看充电宝是大家生活中的必备用品。然而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小小充电宝却极可能成为航空安全的大隐患,尤其是当它被旅客违规放入托运行李中后。民航局规定“充电宝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这是因为锂电池(含充电宝)属于危险品,高度易燃,目前使用最多的锂电池是锂离子(包括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锂电池在航空运输过程中,极有可能因为出现的气压、温度和湿度变化或者是气流颠簸造成撞击等,导致起火或爆炸。如果将充电宝放入行李中托运,行李在狭小货舱内容易受到挤压碰撞、或者出现充电宝与行李中的钥匙等金属物件接触导致短路等情况,都可能会引发自燃,危及航班安全。然而对于这个规定,很多网友却表示不能理解。那么,将充电宝放入行李中托运真的存在很大隐患吗?危害有多大?近期,中央电视台二套《是真的吗》栏目通过现场权威试验和专家解读为大家消除了这一困惑。实验最终发现:充电宝在狭小空间受挤压碰撞后确实有一定几率引发着火或爆炸。专家也告诉我们:因为锂离子电池自身的材料就是易燃易爆。而充电宝小品牌居多,厂家可能对选用锂离子电池方面没有那么严格,一些安全质量比较差的电池更容易出问题。为确保旅客乘机出行安全,首都机场呼吁广大旅客出行前熟知了解充电宝禁限带相关规定,具体如下:携带充电宝乘机小提示:一、充电宝必须是旅客个人自用携带。二、充电宝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三、对充电宝额定能量有要求:1、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无需航空公司批准;2、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但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充电宝;3、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严禁携带未标明额定能量同时也未能通过标注的其他参数计算得出额定能量的充电宝。四、不得在飞行过程中使用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对于有启动开关的充电宝,在飞行过程中应始终关闭充电宝。此外,根据民航局发布的《关于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未标明额定能量同时也未能通过标注的其他参数计算得出额定能量的充电宝禁止携带。图文来自网络赞是一种肯定 | 分享是一种支持▼&扫描二维码关注&▼时政黔东南 掌上黔东南 FM89.8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可立即关注百姓零距离新闻热线:掌上黔东南新闻热线:黔东南交通广播热线:支持我们就点击下面的广告吧( ^_^ )↓ ↓ ↓
推荐阅读 ^o^
西安人的夏天, 不胖不开心!!
两位大佬投资10亿,倒腾出的互联网汽车究竟什么样?
荆门人,你离开家乡多久了?
一个德国人在中国山区支教10年,把一辈子交给了山里的孩子,却害怕感动中国
猜你喜欢 ^_^您好,分享的企鹅
充电宝安全大测试 哪些情况下容易爆炸
近年来,项链卡住造成短路充电宝险些自燃、充电宝放在家中充电引发大火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此类事件是充电宝内部的安全隐患所致还是人们使用的方法有问题?近期,省公安厅火灾物证鉴定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一个关于各种充电宝在不同情况下安全性能的实验。网购新充电宝 里头电池生锈据了解,在前期网络调查过程中,实验人员发现某大型网购平台用户大多倾向于购买价位在39~111元(39%)和111~330元(48%)之间的充电宝,用户大多倾向于购买5000mAh及以上的普通充电宝。户外一次性充电宝大多为便携式充电片,容量多为2200mAh和2600mAh。不仅如此,实验员还发现绝大多数充电宝内部锂电池是18650型号,有差异的仅仅是容量。“凡是在宣传中强调纤薄的充电宝都是锂离子聚合物充电宝。”实验员称,此次充电宝实验中,他们网购了一些充电宝,并直接对18650型号平头锂电池进行试验。在查看充电宝内部构造时,实验人员还是愣住了。原来,他用工具随意拆解一个新充电宝后发现,该充电宝的四个锂电池中有三个生锈严重,而且没有接线,仅仅是用来配重的,属于劣质产品。提醒:塑料壳充电宝易让电芯受损1.非专业人员禁止对充电宝进行拆卸、撞击。如发现电池鼓胀、漏液或者有异味,应立即停止使用。2.外出时要避免充电宝和钥匙等金属、硬物一同放置,将充电宝放于行李箱中要合理放置,避免撞击,防止受到挤压、撞击破坏电芯而引起爆炸燃烧。3.不要在过热、潮湿的环境中保存充电宝,更不要接触火光,或在太阳暴晒的环境下使用。在充电过程中,禁止在充电宝周边摆放易燃可燃物品。4.充电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过量充电导致充电器或机身过热引起爆炸。实验1:冲击满电模式下冲击2次后爆炸实验人员将重量为1公斤的冲击重锤从1米高的地方砸下撞击电池。实验人员先后使用了6个平头锂电池,分别为1500mAh、2200mAh、2900mAh的各两个(一个充满电,另一个未充电)。实验员将平头锂电池放到冲击器冲击头下面,将重锤卡在最高处,再使其自由下落,通过冲击头进而冲击电池。试验未充电的电池时,电池在首次冲击中并未被砸透,不过表面出现了凹痕。直到冲击到第三次,电池液迅速渗出,并伴随有一定量的烟气和气泡,此外可以闻到芳香味。而冲击充满电的电池时,第一次冲击,电池仍然未被穿透。但第二次砸下后,穿透的瞬间,电池冒出大量火花,仅仅2秒后就发生了爆炸。电池脱离冲击器并且持续燃烧,现场冒出大量浓烟,有刺鼻的芳香味出现。电池燃烧持续了半分钟后,火才逐渐熄灭。三个充满电的充电宝反应现象类似。实验2:燃烧大爆炸瞬间火焰高达2米该项实验选用两个非常便宜的充电宝进行,一个是地摊货充电宝,一个是赠送用的香水充电宝,均使用煤油等助燃物进行燃烧。实验员将充电宝放入铁盘中,放入助燃物,用火点燃助燃物,直接烧充电宝。充电宝爆炸时,火焰直径超过半米,火焰高度达到两米。爆炸后,充电宝碎片分布在铁盘周围,甚至在几米外的燃烧室边缘,也能看到爆炸残骸。实验3:盐水浸温度或可超50摄氏度人体出汗的时候,汗水浸透了充电宝会发生什么情况?实验人员准备了一袋食盐、一个热电偶测温仪、一个铁盘以及一块充电锂电池。配置好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放入盘中,再将锂电池放入托盘中。接好测温仪的传感器。据介绍,此举用来模拟夏天时人体大量出汗时、部分带有盐分的汗水进入了充电宝的情形。实验结果显示,在托盘内,水逐渐变浑浊,电池内部流出蓝绿色液体,并冒出气泡,全过程有轻微吱吱响声。测温仪显示过的充电电池最高温度为51.3摄氏度。实验4:短路最高温度约达130摄氏度“不少市民身上经常会带一些钥匙等金属物。充电宝接口处有裸露部分,如果钥匙不小心插了进去,倘若该充电宝的保护装置不好,便会发生短路,进而发热。”实验人员介绍。在利用新电芯、粗铜导线、接触式测温仪等物品进行短路实验时,电芯因短路导致电流过大而迅速升温,最高温度达130摄氏度左右。电芯外包装皮因高温而快速融化,露出电芯的金属外壳,不过电芯内部电解质没有泄露。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shh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灵球充电宝爆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