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因素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教育主要是三方面的,一是国家的教育免费程度,二是社会的关注程度,三是家庭因素,国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西藏还是哪里提供15年免费义务教育,跟香港一样,但是社会对...
大家还关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2014年,教育系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主题,紧抓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在“破解”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新成效,教育内涵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一、教育事业总体进展
(一)教育规模
201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1.4万所,比上年减少5432所。其中,幼儿园为21.0万所,比上年增加1.1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25.4万所,比上年减少1.2万所;高中阶段学校为2.6万所,比上年减少548所;高等学校为2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特殊教育学校2000所,比上年增加67所。
2014年,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为2.6亿人,比上年增加83.1万人;非学历教育注册人数5350.3万人,比上年减少242.9万人。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出现回升,而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持续下降。
(二)各级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0.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70%的发展目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处于高位,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81%,比上年略升0.1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3.5%,比上年略降0.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目前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已接受过高中阶段以上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5%,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提前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15年37%的目标。
(三)教师队伍规模继续增加
2014年,各级各类学校共录用37.0万名应届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比上年增加1.5万人,增长4.2%。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1514.1万人,比上年增加30.4万人,增长2.0%。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数增长较快。
(四)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4年,各级政府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推动各地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出台国家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等有力措施,教育保障达到新水平,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拥有校舍建筑面积 总量达29.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亿平方米,增长4.2%。其中,幼儿园和初中校舍建筑面积增长比较快,增幅分别达13.9%和5.0%。除普通高校外,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其中,中等职业学校 和普通高中增量最大,分别增加1.4平方米和1.0平方米,分别达16.6平方米和18.9平方米。
2014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6577.8亿元,比上年增加737.3亿元,增长12.6%。其中,小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增长较快,为862.9亿元,增长20.3%。随着仪器设备投入总量的增加,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中职学校和小学增幅最大,分别比上年增长24.6%和19.2%,分别达4661元和913元。
二、义务教育
2014年,义务教育普及得到进一步巩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均衡化程度有所提高。
(一)义务教育规模
2014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40万所,比上年减少1.23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亿人,比上年增加35.0万人,略增0.3%。
2014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20.14万所,比上年减少1.22万所。全国小学招生1658.4万人,比上年减少36.9万人,下降2.2%;其中,城市小学招生540万人,比上年增长4.1%。全国共有初中5.26万所,比上年减少181所。初中阶段招生继续减少,为1447.8万人,比上年减少48.3万人,下降3.2%;其中,城市初中阶段招生480.8万人,比上年微降0.2%,农村初中阶段招生967.1万人,比上年下降4.7%。
城市在校生规模持续增长,农村在校生规模进一步下降。2014年,小学在校生为9451.1万人,比上年增加90.5万人,增长1%。其中,城市小学在校生为2943.2万人,比上年增长6.1%;农村小学在校生为6507.8万人,比上年下降1.2%。初中阶段在校生为4384.6万人,比上年减少55.5万人,下降1.2%。其中,城市初中阶段在校生为1468.7万人,比上年增加2.7%,农村初中阶段在校生为2915.9万人,比上年下降3.1%。
(二)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每十万人口中小学在校生人数略有增加,为6946人,比上年略增33人;每十万人口中初中阶段在校生人数为3222人,比上年减少57人。
绝大多数省份基本消除男女童入学率性别差异。2014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81%,其中,男童小学净入学率为99.80%,女童小学净入学率为99.83%。
全国初中普及程度继续保持高位。2014年,全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3.5%,比上年略降0.6个百分点。全国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0%,比上年略降0.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含职业初中)为95.1%,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人数为1294.7万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为9.4%。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79.51%。在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955.6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78.53%;在初中就读的有339.1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82.25%。
从来源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省内流动为主,2014年,外省迁入的占44.5%,省内其他县迁入的占55.5%;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省内其他县迁入的比例为53.5%;初中阶段该比例为62.4%。
(四)农村留守儿童
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有2075.4万人,比上年减少51.3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农村留守儿童为1409.5万人,占农村小学在校生的比例为30.2%,比上年减少30.94万人,下降2.15%。在初中就读的农村留守儿童为665.9万人,占农村初中在校生的比例为30.6%,比上年减少20.39万人,下降2.97%。从区域分布看,约半数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中部地区,小学有48.9%,初中有45.4%。
(五)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普通小学专任教师为563.4万人,比上年增加4.9万人;初中阶段专任教师为348.8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小学生师比与上年持平,为16.8∶1;初中生师比由上年12.8∶1降至12.6∶1。
义务教育学校高一级学历教师比例继续提升,农村学校提高幅度快于城市,城乡差距缩小。2014年,全国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89.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为9.2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1.8个百分点。全国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77.9%,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为14.5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1.7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小学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为53.9%,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为4.1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0.6个百分点。全国初中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为60.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城乡差距7.5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1.4个百分点。
(六)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小学校均规模继续扩大,平均班额相对稳定。2014年,普通小学校均规模为469人,比上年增加31人;初中校均规模为833人,比上年减少8人。普通小学平均班额仍为37人;普通初中为48人,比上年减少1人。
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继续下降。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为12.2%,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大班额比例为21.7%,下降2.9个百分点。
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继续提升。2014年,全国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为913元,比上年增加147元,增长19.2%。其中,农村为723元,比上年增加149元,增量高于城市小学;全国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为1512元,比上年增加210元增长16.2%。其中,农村为1298元,比上年增加195元,增量高于城市。
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配置水平持续提高,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逐步加强。2014年,全国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由上年的6.3台增加到7.5台,初中由上年的9.9台增加到11.2台。
2014年,小学建立校园网学校比例为39.1%,初中为67.8%,分别比上年提高13.6个和12.0个百分点。全国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小学为77.4%、初中为95.5%,分别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3.1个百分点,小学接入互联网比例城乡差异比较大,农村为74.8%,比城市小学低20个百分点。
三、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
(一)学前教育
2014年,全国幼儿园数为21.0万所,比上年增加1.1万所。全国入园幼儿(包括附设幼儿班)1987.8万人,比上年增加17.7万人,增长了0.9%;在园(班)幼儿数为4050.7万人,比上年增加156.0万人,增长4.0%,增幅有所下降;其中,农村在园(班)幼儿2644.8人,增长2.6%。
2014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70%的发展目标;小学招生中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为97.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每十万人口中学前教育人数为2977人,比上年增加101人。
2014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数为184.4万人,比上年增加18.1万人,增长了10.9%。学前教育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生师比继续下调,由19.4∶1下降至18.7∶1。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70.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农村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教师比例为64.6%,比城市低13.1个百分点,差距仍然明显。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比例为64.5%,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
(二)特殊教育
2014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为2000所,比上年增加67所;特殊教育在校生为39.5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增幅为7.3%。
小学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28.3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增长9.3%。其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15.0万人,比上年加1.7万人,占小学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52.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初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为10.2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增长2.9%。其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5.9万人,比上年增长2%;占初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58.3%,比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
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为9883人,比上年减少112人。
2014年,全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为4.8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专任教师中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比例为64.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四、高中阶段教育
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继续下降,招生普职结构较为合理,普及水平有所提高,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与普及水平
2014年,全国共有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2.57万所,比上年减少548所。招生1416.4万人,比上年减少81.1万人,下降5.4%;在校生4170.7万人,比上年减少199.3万人,下降4.6%。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目前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已接受过高中阶段以上教育。每十万人口中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人数为3100人,比上年减少127人。
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3万所,比上年减少99所;招生796.6万人,比上年减少26.1万人,下降3.2%;在校生2400.5万人,比上年减少35.4万人,下降1.5%。
全国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1.2万所,比上年减少384所;招生619.8万人,比上年减少55.0万人,下降8.2%;在校生1755.3万人,比上年减少167.7万人,下降8.7%。
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 为56.2:43.8,中职所占比例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二)高中阶段教育教师队伍
2014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为166.3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增长2.1%;生师比由上年的15.0∶1下降为14.4∶1。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2014年为97.3%,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为85.8万人,比上年减少9530人,下降1.1%。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9.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生师比由上年的23.0∶1下降到21.3∶1;双师型教师比例为27.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但对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提出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30%的标准,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
普通高中校均规模为1811人,比上年减少13人;普通高中均班额为54人,比上年减少1人。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为39.9%,下降5.2个百分点。
随着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2014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8.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2735元,比上年增加337元,增长14.0%;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台数为14.4台,比上年增加1.5台;建网学校比例为86.1%,比去年增加5.6个百分点。
(四)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为1478人,比上年减少90人。
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6.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为4661元,比上年增加920元,增幅为24.6%;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计算机18.9台,比上年增加2台。
五、高等教育
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保障水平有所提高,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民素质提升,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201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其中,普通高校为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比上年增加38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02所,比上年增加32所;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比上年增加6所。成人高校为295所,比上年减少2所。
2014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62.1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增长1.6%。其中,招收博士生7.3万人,硕士生54.9万人;
全国共招收普通、成人本科、高职(专科)学生987.0万人,比上年增加30.7万人,增长3.2%。
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721.4万人,比上年增加21.6万人,增长3.1%,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普通本科招生383.4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增长0.5%;高职(专科)招生338.0万人,比上年增加19.6万人,增长6.2%。成人本专科招生265.6万人,比上年增加9.1万人,增长3.6%。
2014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规模有较快增长,普通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增幅相对较小。高职(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招生的结构比由上年的41.9:50.1:8.0调整为43.1:48.9:7.9。
(二)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
2014年,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比上年增长2.9%。高等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毛入学率达到37.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提前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15年37%的目标。每十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2488人,比上年增加70人。
2014年,全国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其中,博士生31.3万人,硕士生153.5万人),比上年增加5.4万人,增长3.0%,增幅比上年的略有回落。
全国普通、成人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3200.8万人,比上年增加106.3万人,增长3.4%。其中,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2547.7万人,比上年增加79.6万人,增长3.2%,增幅与上年持平;成人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为653.1万人,比上年增加26.7万人,增长4.3%,增幅有所回落。
(三)普通本专科毕业生规模
2014年,全国毕业研究生53.6万人(其中,博士毕业生5.4万人,硕士毕业生48.2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增长4.3%,增幅有所回落。全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659.4万人,比上年增加20.6万人,增长3.2%,增幅比上年高1.0个百分点。
(四)研究生学位结构
2014年,国家继续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了各类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多种需求的有效衔接。
全国高等教育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3.9万,比上年增加1.4万,增长了6.2%,占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43.5%,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2015人,比上年增加296人,增长了17.2%,占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2.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在校生60.5万人,占硕士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39.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国专业学位博士在校生为7713人,占博士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2.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五)普通高校教师队伍
由于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增长和加强教学资源配置的投入力度,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总体上得到改善。2014年,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比上年略有增加,为156.6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增长2.3%。其中,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有153.5万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增长2.5%。普通高校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有128.6万人,占83.8%。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7∶1,比上年略增0.2,其中,本科院校为17.7∶1,高职(专科)院校为17.6∶1。
教师学历层次继续提高。2014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为66.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本科院校为76.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高职(专科)院校为42.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略有提高。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为41.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本科院校为46.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职(专科)院校为29.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六)普通高校办学条件
全国普通高校校均规模为9995人,比上年增加181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14342人,比上年增加81人;普通专科院校为6057人,比上年增加181人。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与上年基本持平。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教学辅助及行政用房面积14.4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本科院校13.4平方米,与上年持平;高职(专科)院校16.0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配置水平普遍提高。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1820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13478元,比上年增长7.5%;高职(专科)院校为7897元,比上年增长2.9%。
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5.2台,比上年增加0.7台。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25.4台,比上年增加1台;高职(专科)院校为24.8台,与上年基本持平。
普通高校校均上网课程为145.5门,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普通本科院校校均上网课程为245.9门,比上年增长20.3%;高职(专科)院校校均上网课程为54.5门,比上年增长8.9%,数量及增幅明显低于本科院校。
六、成人教育及培训
2014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736.7万人,当年已毕(结)业920.3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4613.7万人,当年已毕(结)业5084.5万人次。
2014年,高等、中等教育培训注册学生中,全国资格证书培训注册学生943.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7%;结业学生1051.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8%。全国岗位证书培训注册学生1282.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8%;结业学生1433.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2%。
2014年,全国有成人小学1.8万所,在校生116.4万人,教职工4.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2万人;成人初中1370所,在校生46.3万人,教职工8732人,其中专任教师7559人。
扫盲教育进一步推进。2014年,全国共有扫盲班1.3万个,毕结业人数44.2万人。
七、民办教育
各级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除民办中职外,各级民办教育规模均比上年有所增长,所占比例也进一步提高。
201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5.5万所,比上年增加6252所,增长4.2%;各类在校学生为4301.9万人,比上年增加223.6万人,增长5.5%。
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占同级教育的比例继续提高。2014年,全国民办高校728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比上年增加10所;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587.2万人,比上年增加29.6万人,增长5.3%。其中,在校生中硕士研究生408人,本科生374.8万人,高职(专科)生212.3万人;民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74.5万人,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22.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高中阶段共有民办学校4785所,比上年减少72所;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为428.2万人,比上年减少11.4万人,占全国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不含成人高中和技工学校)的比例为11.2%,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国民办普通高中2442所,比上年增加67所;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238.7万人,比上年增加7.0万人,增长3.0%,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9.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343所,比上年减少139所;民办中职在校生189.6万人,比上年减少18.4万人,下降8.8%,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3.4%,与上年基本的持平。
全国民办普通小学5681所,比上年增加274所;民办小学在校生674.1万人,比上年增加45.5万人,增长7.2%,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7.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国民办初中4744所,比上年增加209所;民办初中在校生487.0万人,比上年增加24.7万人,增长5.3%,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11.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民办学前教育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国民办幼儿园13.9万所,比上年增加5831所;在园幼儿2125.4万人,比上年增加135.1万人,增长6.8%,占全国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的比例为52.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曹晓轩从中国教育改革 看教育发展趋势_新浪房产_新浪网
下载“乐居买房”
从中国教育改革 看教育发展趋势
来源:新浪房产
扫描到手机 楼盘消息早知道
扫一扫,用手机看本文更加方便的分享给朋友
中国教育方式需要改革,这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呼吁的话题。长久以来,以应试和升学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获取高分或更多奖项是学生、家长,乃至学校的追求。不仅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无形中缩小了个人未来发展的空间。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素质的提升,如何充分挖掘孩子的自身潜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全面的学习能力,成为当下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
中国教育方式需要改革,这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呼吁的话题。长久以来,以应试和升学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获取高分或更多奖项是学生、家长,乃至学校的追求。不仅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无形中缩小了个人未来发展的空间。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素质的提升,如何充分挖掘孩子的自身潜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全面的学习能力,成为当下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
提升素质教育,关注孩子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随着中国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对素质教育的追求也更加深入。根据北京市政府消息,北京正在全面修订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和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核心是为全方位培养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打牢最好的基础。
2014年,经北京教育委员会、北京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北京财政局的评选北京市全部区县小学、中学基础(素质)教育获奖名单出炉,包括清华附小、北京小学、景山学校在内的几十家学校上榜。这其中,作为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教育更新计划联系中心之一的景山学校,学校校长是被称为中国素质教育第一人的范禄燕,其实力可见一斑。
9年一贯制景山,素质教育接轨国际
创办于1960年的北京景山学校,以其素质教育闻名于全国。该学校采用“九年一贯制”,学校以自编教材教学,从基础上对位学生成长需求。通过教材、老师、学制三方面,实现全程精英培养。此外,学校更开创性设立个性化教学、创新性研究等课程,为孩子量身定制优质教育。作为中国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五十几年来,北京景山学校已经收获了&“北京市科技示范校”、“超新星学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等诸多荣誉头衔。
而今,由方兴地产牵手打造的景山学校朝阳校区,已经落址于(
),并计划于2015年9月正式开学。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要用国际化视角审时度势,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才能迎接更好的未来。景山学校朝阳学校以联合办学宗旨,早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亚洲教育革新发展计划”联系中心之一,与美、法、港、新等多国建立了合作关系,让孩子们的教育与国际接轨。
望京金茂府稀缺席位,见证素质新篇
望京金茂府业主享有景山学校专属的入学资格,将成为景山名校素质教育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可谓起步即领先一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真正为业主实现了“专属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双重价值。金茂专属入读,其校舍更是绿色建筑在智慧培育的同时呵护身心健康。景山学校为小业主构筑的伴随一生的友谊分享平台,前瞻未来社交圈层。
巅峰之上,再有超越。目前望京金茂府280㎡科技家族大宅仅余2席,集府系之大成,以全精装成品住宅、中国首个双优教育地产和超五星级金钥匙服务等多重优势,恭请亲临品鉴:400-606-6969 转 30982
热日 07:05
热日 15:16
热日 14:52
热日 09:19
热日 17:22
热日 16:53
热日 09:11
热日 12:59
热日 17:26
热日 14:43
热日 10:58
热日 10:00
交楼事件的背后,是金地商置的急速扩张和过百亿的销售规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