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铁牛训练到底有用吗生培训到底收不收费

毕业生参加入职前培训 工作没找到倒欠3万培训费
日 09:40 | 来源:
解答“骗子”当学员问公司是否是培训机构时,“话术”指导工作人员“对于这个问题,没必要确认但是也无需否认,只需要介绍公司提供就业机会、与1万多家企业合作等优势。”当学员问“你们是不是骗子时”要回答:“我们欺骗你什么了呢?你过来面试也没有任何的费用,何来骗子之说。”当有学员称在网上看到公司的很多差评时,工作人员回答:“不排除一些竞争对手恶意地对我们进行一些诽谤……”关于薪资在与学员签订的《就业保障协议》中,不仅未写明薪资待遇,而且“输送”变成了“推荐”。对于薪资问题,“话术”对学员可能会问及该问题的回答提供了范本答案:“元只是一个大概区间,我们以往安排出来的学员很多人的薪资待遇也有超过6000元的,所以协议上没有办法具体写上薪资数字。协议的制定也是公司法务几经审批制定的,所以不可以随意添加涂改的。”“实现就业”《就业保障协议》也对“实现就业”给出了解释:乙方(学员)在接受甲方(青麦公司)提供的培训服务,且技术考评和就业测评合格后,乙方通过甲方推荐或自行择业方式,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建立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无论乙方通过上述何种方式实现就业的,即视为甲方就业推荐义务和就业保障承诺履行完毕。也就是说,即使学员自己找到工作,甚至该工作与培训内容毫不相干,也视为甲方就业保障承诺完成。A“免费”培训承诺保证就业 参加培训还提供补贴去年12月,快要大学毕业的小王在58同城上投了一份求职简历。没过几天,他就接到了青麦公司的电话,邀请他去面试。他并未向青麦公司投过简历,“对方解释说在网上看到我的简历,符合他们公司的要求,让我去面试”。面试时,小王才得知,青麦公司不是开发软件的,而是培训机构。“对方说他们公司与多家企业等都有合作协议,负责人才输送,通过几个月培训后可以安排工作,直接输送到合作公司,并承诺有元的工资。”除了可观的工资,更让小王心动的是,公司可以提供入职前培训,而且培训期间不收费。“他们说,培训期间无须缴纳任何费用,还可以发放一定补助费。只要保证出勤率的情况下,每天50元的生活补贴,如果不包食宿还可折现1000元补贴。”不过,面试老师接着说,培训并非不收费,只是在等他有能力交培训费时才交费。小王说:“面试老师说可以先通过贷款,把钱给他们,到时候工作了再由我来还。”因为之前有“保证就业”、“工资元”的承诺,小王认为,到时候偿还这笔培训费肯定不成问题,于是便同意了。在该公司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小王向一家“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申请了贷款,贷款总计26980元,他连本带息要还35310元左右。今年1月,小王进入该公司培训。3个月培训结束,小王获得了一张写着通过青麦学院课程考核的“毕业合格证”,但公司只推荐了几家小企业,对方都以“无工作经验”为由拒绝了小王。时至如今,小王也没有找到工作,他开始怀疑自己上当受骗了。他们班上有20多人,少数已经就业的同学都不是通过青麦找的工作,而是自己寻找并从事培训专业以外的工作。现在,没有工作的小王还背负着高额欠款,没有任何收入的他每个月得偿还1960元“培训费”。
编辑:王沥慷培训机构乱象多 大学生遭遇洗脑乱收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培训机构乱象多 大学生遭遇洗脑乱收费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揭开大学生求职培训黑幕:收钱不给培训 退款称违约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2月9日电(“新华视点”记者俞菀、陆文军、罗争光)因为“就业焦虑”,大学生把“吃饭钱”都投给“求职训练专业机构”,却掉入“收钱不给培训、退款说你违约”的陷阱。
近期,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接连发生大学生与“求职培训机构”纠纷事件。面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上当,上海大学副校长无奈之下向媒体求援,希望揭露相关机构精心布下的“忽悠阵”。为此,“新华视点”记者追踪调查。
“五步连环”设套诱骗大学生
近期,一些上海大学生被一家打着“转折号”教育品牌旗号的培训机构“忽悠”了,交出高额学费,却得不到对方承诺的“培训”,有的学生连基本生活费都被“吸干”了。
当事人上海大学学生小林说,10月16日,她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声称自己被选中参加一项“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培训计划。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来到位于上海光大会展中心的培训机构所在地。
小林说,她被带到小隔间与“课程顾问”聊天,“顾问”董某对大学生活的了解,令她的戒备心逐渐放下来。“他像哥哥一样,说我在职业规划上有些缺陷,劝我选择一个求职培训套餐,并签署了协议书,从下午一直谈到晚上十点多。”
为了提升择业能力,小林购买了培训套餐。“先要交1999元(协议总价3299元)的训练费,但当时我没带那么多钱。他们不但刷光我卡里的1300元,还专门派人跟回学校收走余款。”
蹊跷的是,缴费几周后小林再给那个“像哥哥一样”的员工打电话,对方却不“热情”了,而且她购买的“培训课程”也没了踪影。
感觉被骗,小林要求退款。该公司就拿出双方签署的《就业实训服务协议书》,告知退款需扣除原本减免的手续费,包括“建档费”500元、“测评费”300元等,并缴纳协议总价款30%的违约金。“这意味着即使我拿到退款,也已所剩无几。”
在追踪采访中,记者发现了几十名像小林一样遭遇的上海大学生,涉及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这些大学生“晕晕乎乎”购买培训套餐少则千元,多则近万元,还有大学生为此借债。
一名“上当”大学生小仇说:“交了两千元,居然就上了一次课,还是在一个公园里进行所谓拓展训练。之后就是不断找去谈心,要求再缴‘套餐升级费’,简直太坑人。”
记者调查发现,“求职培训机构”欺骗大学生主要采用“五步法”:首先通过街头调查或通过高校团委、学生会的安排到校内宣讲,获得学生个人信息;接着以“幸运地被选中”等理由单独约见学生,通过谈心等方法博得信任;第三步是“轮番轰炸”给学生“洗脑”,顺势要求学生选择各种“套餐”;第四步是让学生签订“协议”,乖乖交钱;最后再通过“协议圈套”让学生掉入“花钱无培训、退款没有门”的陷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到底怎么收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