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性电影截图加上经典台词权力等于乐趣什么意思,急啊,兄弟

  前言:  我是一个古籍修复师,工作高尚,但却没有编制,所以收入低微。  我苦闷生活中唯一的亮点,便是能够接触到不少有趣的书籍,虽然都是些古书,但绝大部分都非官方版,民间有真智慧,民间有真乐趣,工作后,我终于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一直在修复一本回忆录,日记的主人自称朱允文,也许大家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如果提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被明成祖朱棣篡位的那位小朱皇帝,大家也许就知道他是谁了。  我是一个古籍修复师,但不是文物鉴定师,我无法判断这部回忆录的真伪,但这部日记用平凡的言语,吐露出不少真知灼见,还是让我感动。  回忆录的记述符合历史走向,符合种种常理,所以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它是真的。  古人的语言再平实,缺少古文底子的现代人读起来仍然是吃力的,所以在工作之余,我不仅修复,同时也翻译,用现代语言,尽可能生动有趣的,来复原日记主人的原意。  这部古书,如果你认为是真的,就把它当传记来看,如果你认为它是假的,就把它当小说来看。  1.我的自白  大家好:  我叫朱允文,我的父亲是懿文太子朱标,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嫡长子,而我则是皇帝爷爷的嫡长孙,因为我有一个好爷爷,好爸爸,所以我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偌大一个帝国的大当家。按理说我的父亲也是幸运的,不过可惜英年早逝,没有真正继承皇位,但爷爷还是按皇帝的礼遇厚葬了爸爸。  我的人生是场悲剧,当皇帝没几年,就被人赶下了台,那个赶我下台的人还是我的亲叔叔。我父亲的人生也是场悲剧,民间有传闻,他是被自己的亲生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朱元璋吓死的。爷爷的严厉,对父亲自然是有压力的,与他的健康受损也是有一定关系,但绝不到吓死自己亲生儿子的程度。爷爷其实蛮可爱的,教育
后代也很有一套,我的篡位叔叔朱棣便是他的得意作品。但他太优秀了,爷爷死后,没有人能压得住他,包括我和我的整个朝廷。  父亲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他的早逝,让他不用忍受亲人背叛之苦,不用忍受被人赶下皇位之耻。  他走了,挥了挥衣袖,没有留下一片云彩,却留下孤独无助的我。  爷爷是不幸的,他出生在前朝末年,那个民不聊生的地狱时代,他又是幸运的,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皇朝。作为他的后代,我们是幸运的,从穷二代,贱二代,成为贵二代乃至贵N代,但我们又是不幸的,最是无情帝王家,出生在这个家庭,也就意味着亲情永远要给权利与阴谋让道。  我是爷爷一手教育出来的,不知为什么,他对我和我叔叔朱棣的教育方式一点都不一样。也许是受了那些文臣们的蛊惑,让他觉得马上打天下,而下马治天下,所以对我的教育全是文的。  民间对爷爷颇有微词,觉得他卸磨杀驴,滥杀功臣。可贩夫走卒之辈又怎知权利斗争的残酷,那些老军头,那个是省油的灯,除去他们,是保朱家江山的唯一办法。爷爷并不残酷,他只是对政治斗争冷酷,对家人他还是充满感情的。朱棣叔叔论实力,论能力,论野心,只在那些老军头之上,爷爷若真残酷,就该在我即位前除掉他。杀掉儿子,看似残忍,但却能保证皇族内部的正常秩序。失去一个儿子,却能保证更多的子孙过安定团结的生活。爷爷这么英明的人,这点不可能没有想到,他只是无法下决心,智者困于亲情,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都无法迈过这个坎。希望后世的历史学者能公平些,能客观公正的评价爷爷的一生,对于家人,他还是一个可爱的老头。  也许爷爷远比我想象的英明,在亲情的天枰上,孙子和儿子是一样的。他把皇位传给了我,但却把机会传给了叔叔。那是一个冒险的机会,只有最有智慧,最坚毅者才配获得,爷爷便是这样的人,而叔叔如同他的翻版。  对于为亲情所困的结果,爷爷预测到了,他给我准备了秘密地道,袈裟,度牒,我失去了皇位,却获得新生。也许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无非肯定,谁才是大明皇朝更合适的接班人,大明皇朝更适合走哪条路。  据说世间最英明的人,不是那些强行做决定的人,而是做好所有准备的人。爷爷无疑就是这样的人,他做好了所有准备,皇位有变,但大明皇朝,仍然姓朱。  可能做皇帝真的不适合我,强壮的朱棣叔叔最终没有活过65岁,他没能撑过我,我这个逍遥自在的野和尚,活个百岁,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安心读经,安心念佛,安心的回顾自己的家庭,希望我留下的文字,能对后世有所启发,有所帮助。老天有眼,做个学者,也许真的比做个皇帝更适合我。
楼主发言:27次 发图:0张 | 更多
  辛苦了,5点多就工作,期待中…  
  2.家族的不幸  在我即位做皇帝前,爷爷没少对我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说起自己家族的不幸,爷爷总是满含泪水,他确实是一个充满亲情的人。  爷爷人生的第一个政治身份,并不是明朝皇帝,而是元朝的百姓  所谓  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中国这个社会的重大标志之一:  便是你老子是干什么的,那你将来基本上就是干这个的。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一生下来命运就被注定了,所以在那个时候,人们更能体会有个好爸爸的妙处。  爱爷爷的人,说他在天堂,恨爷爷的人说他在地狱。  我不知道爷爷现在住在天堂还是地狱,但无论在哪里,相信他都可以自豪的吼一嗓子,我这条龙,是腥风血雨中炼出来的,我配得起,自己身上的龙袍!  元朝末年(笔者注:公元1328年)傍晚时分,我的曾祖父,一个名叫朱五四的卑微男人,他的老婆陈氏,也就是我的曾祖母,为他生下一个瘦弱男婴。此时襁褓中的这个孩子,并没显露出任何特别之处,曾祖父对此也并不介意。他此时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一大家子,那么多张等着吃饭的嘴,对任何一个父亲来说,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生活的重担,早已让曾祖父,将望子成龙这样每一个中国父亲都有的想法抛到脑后。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儿子,便是日后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也。  虽然曾祖父不是那么待见自己的孩子,但这个孩子成龙成凤后,却没有忘记这个老爹。这位老爹活着的时候,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但死后,却享尽哀荣,他被爷爷,追封为仁祖淳皇帝。  看样子,没有一个好爸爸,有一个好儿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曾祖父的正式工作是种田的农民,副业是豆腐作坊的小业主。  曾祖父的曾祖父叫朱百六,祖父叫朱四九,父亲叫朱初一。  从名字便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祖祖辈辈都没有文化的家庭。不过这并没有关系,纵观整个前朝历史,文化向来都是为权利所服务的,文化人往往也只是比较体面的奴才而已。  爷爷的童年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甚至连一天私塾都没进过。后世的学者,一定很疑惑,很头疼,目不识丁的土娃子,凭什么最后能成功?  爷爷的童年到底在干吗?那自然是打工了,确切的说是在放牛。他的老板名叫刘德,是一个地主。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12年,虽然既艰苦又无趣,且收入微薄,但好歹比较环保,总比去血汗工厂闻毒气好。这份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他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与心灵,远离忧郁症和自杀。  爷爷的童年处于元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黑暗时代。统治者蛮憨无知,唯一擅长的就是杀人。在他们眼里,汉族百姓甚至还不如自己饲养的牲畜来得金贵。他们经常派官兵把将一些地方的汉族百姓杀掉,将空下来的土地,用来放牧。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百姓,日子也很不好过,官府过节要收“过节钱”,工作要收“常例钱”、求衙门办事得有“公事钱”。要是呆在家里,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也得收“撒花钱”。  这样的混蛋皇朝只能带来一个最终结果:那便是官逼民反!  真可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黄河闹水灾,沿岸几十万人沦为难民,这可是影响了皇朝统治的大事。这伪朝廷开始急了,元顺帝下诏赈灾。不过赈灾的银两及粮食等,各级官员层层剥皮,到了百姓手中,已所剩无几。  中国的国民性很像是绵羊,但有趣的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却是龙,所以说中国的图腾只能代表统治者,而绝不代表整个民族。每次农民起义,带头大哥,总是忽悠说什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但一旦造反成功,其他人谁还敢自称和龙沾亲带故,那就得掉脑袋。  龙与羊的PK,胜利的天枰倾向何处,自然不言而喻。但凡事都有例外,自古中国的百姓像小绵羊,虽然一点不假,但凡是人都有底线,别说是人,就是兔子急了,不还咬人嘛!  面对着就快要饿死的这一灭顶之灾,元朝的顺民们,元朝的绵羊们,终于怒火中烧,怒发冲冠,他们终于决定,不再忍受,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四月初六,爷爷的父亲在饥饿与疾病的夹击下,吐血而亡。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因经受不住祖父与父亲去世所带来的痛苦及饥饿的双重煎熬,撞墙自尽。二十二日,曾祖母也饿死。   短短半个月间,四条亲人的生命就此凋零,爷爷欲哭无泪。他想也许自己很快就要与家人在天上相见了。他的姐姐已经出嫁,三哥去了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此时四面透风的家中,就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大饥荒中饿死的人实在是太多,爷爷已不奢望还能给家人备上几副薄棺,他用家中平日睡觉用的草席,卷了家人的遗体,找了一块地,草草的安埋了事。
  3.转折  祖先的惨状足可以让大伙儿看出,在元代做平民百姓的痛苦。  元是否可以称为一个朝代,我甚至对此表示怀疑。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统治阶层往往会做出“民为贵,君为轻”类似的虚伪表态,但他们内心深处还是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朴实的真理,而元代似乎就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  蒙古军队对外征战的过程极为血腥残酷,对于那些敢于英勇反抗的地区,破城之后,必然是大屠杀及奴役,无数财产被掠夺损毁。这一系列的征服战争,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大陆众多古老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众多民族受到了残酷而不公正的民族压迫,难以记数的人口和财产在战火和随后的瘟疫、饥荒及自然灾害中损失,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大黑暗时期。  更可恶的是,统治者公开将人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南人是指那些最后被征服的南部地区汉人)  与之相匹配的是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规定:如禁止汉人打猎、学习拳击武术、持有兵器(例如数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集会拜神、赶集赶场做买卖、夜间走路等。  杀蒙古人的偿命,杀色目人的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而杀死一个汉人,只要缴一头毛驴的价钱便可。  在一些地方,贵族甚至享有初夜权,也就是汉人娶媳妇,洞房花烛夜并非与自己的丈夫相伴而过,而是得先去侍奉自己的领主。为了维护民族的纯洁性,妇女们的第一胎,往往要被处理掉。  这样一个混蛋的“朝代”,总共没有坚持超过100年,这是汉人不断抗争的结果。虽然爷爷后来建立的明朝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从整个历史层面,及国家层面来讲,明取代元,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它让社会从一个野蛮无秩序的状态,回归到相对稳定理性的轨道。  作为一个朝代的开创者,早年,在元统治者残酷压迫下的经历,对爷爷的一生,都起到了重要影响。  爷爷家破人亡后,生计便成了一个大问题,此时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便是出家。  爷爷说他从前很反感出家,我问为什么?  爷爷闪着暧昧狡诘的笑容,慈祥的问我:“孙儿,你早上醒来,是不是每次都一柱擎天?”  “什么一株擎天?”我不解的问。  爷爷突然在我两腿之间一拍,我满脸赤红,明白了老人家的意思。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孙子对爷爷有啥好隐瞒的,我如实相告:“有时确实有。”爷爷爽朗的大笑起来:“只是有时?”我无比认真的点了点头,爷爷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是一柱擎天,你大概是身子弱,加上后宫美女众多,得到很容易,也就没那么迫切了,不过让我忧虑的是,你从小,我给你那么好的生活,你的身子骨却没我这个苦孩子出身的人硬朗,怕是和我从小干粗活有关系,孙儿你得加强身体锻炼,做皇帝可是个苦差事,只是看上去很美。”  爷爷说,我发育比你晚,没办法,营养不良嘛,但发育后对异性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与渴望,出家做和尚与进宫当太监没什么区别,那就是得终身告别上天所赋予的一个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最大快乐。但饱暖才能思淫欲,此时人都快饿死了,我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我来到离家不远的皇觉寺,由于没有文化及宗教方面的知识,虽然剃度出家,但只能做些粗重的活计。不过对此我并没有什么抱怨,毕竟还有饭吃,不会饿死,在那个时代,这已是很不容易的了。   皇觉寺就像一座象牙塔,不受外界打搅,此时的爷爷并不清楚外面已经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  黄河边,人声鼎沸,十七万劳工正在整修河堤。他们心中满是怨气,因为大家已经得到消息,此次充当劳工,原本是有银子拿的,但这些钱都已被各级官员贪污殆尽。而他们每天十几个小时玩命的工作,伙食却是十分的差,经常能碰到腐烂霉变的食物。在他们光着膀子和脚,在泥水中啃着难以下咽的食物时,远处却能看到官员们在凉棚中吃香的喝辣的,左拥右抱着些浓妆艳抹,貌似青楼来历的女子。  劳工们都是被强抓了来的,谁要是不来,当场就要被砍头。来了之后,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在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恐怕也不会活得长远些。  为了活下去,他们开始有所思,有所想,最终拿出了实际行动。有一天工人们从河道下挖出了一只独眼龙石人,背部刻着这么一行字: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样的事情,有的工人明白是怎么会事,有的不明白,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只石人就如同是导火索,如同是冲锋号,它明白无误的告诉大家,我们该动手了!!!  这次造反,领袖人物是,韩山童、刘福通。他们打出的旗号是白莲教,这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组织。在那个时代,这很能笼络人心。韩山童对外宣布,其实他原本不姓韩,那个姓只是潜伏时用的。他的真实身份是宋朝的皇室后裔,他姓赵。而刘福通则自称自己是大将军刘光世的后人。(笔者注:这一年是公元1351年)。  皇觉寺中没有互联网,没有微博,更没有微信(笔者推测)虽然消息闭塞,但却也让人淡定。爷爷很知足的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  有压迫就必有反抗,有反抗就必有镇压。在镇压起义军的战斗中,官军连吃几次败仗,那些混蛋将领们,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竟然恶毒的决定,杀一些老百姓,用老百姓的人头,冒充起义军,向上级交差。   爷爷小时候一起放牛认识的朋友汤和,让人捎来口信。意思是说,自己做了义军的千户,觉得这份事业很有前途和希望,所以他很想关照一下爷爷,让他也参加队伍。不知道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嫡系,怕爷爷不来,还是确有此事,汤和还提供了这么一条消息,说是自己的部下,前段日子伏击了一队官军,从俘虏口中得知,他们要杀老百姓冒功的事,鉴于老百姓不是饿死了,就是参加了义军,再不然就是躲到荒郊野外,这砍人头任务还蛮艰巨,说白了就是人头数量凑不够,所以官军有心袭击皇觉寺,杀和尚解决问题。  爷爷一听这消息,顿时泪如泉涌,他不明白自己为何这么倒霉,好不容易有个能吃饱饭的地方,怎么这朝廷就是不愿意放过自己呢?他其实真的很不想造反,造反多危险啊,那是要掉脑袋的。不过那时候的爷爷还是一个头脑比较简单的孩子,哭过之后,他想了想,事已至此,那也只能去投汤和了。
  4.挫折与收获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濠州城,这是爷爷的福地,是他发迹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一个水深火热,危机四伏的地方。  义军主将郭子兴站在城头,紧锁眉头,神色凝重。不远处的城下,黑压压的一片官军,此时的濠州城已经被官军围困了了很久,几乎弹尽粮绝。  “郭将军。”  眼角的余光让郭子兴看到来人是汤和。  也许是心情不好,他没有理会汤和,只是哦了一声,表示知道是汤和来了。  汤和原本脸上挂满了笑容,但郭子兴的轻慢让他很是尴尬,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他望了一眼城下的官军,寻思着,此危急时刻,是不是自己的笑容引起了领导的不快。他连忙完全收起笑容,以一个军官应有的精神面貌向郭子兴报告,说自己一个名叫朱元璋的好友前来投奔义军,他的这个朋友虽然并不是什么名人,不过他是出家人,现在连出家人都站到了义军的一边,足可见,元朝气数已尽,人心所向,我义军必能得到天下。他想请示下,把他放在何处比较合适。  这郭子兴还算是一个有些远见的将领,除了打战,他对宣传方面也比较重视。平常他经常会谈到,得人心者,得天下,若是得了人心,打战必是势如破竹,无坚不摧。此时汤和的报告,他听出来,正好是应对他平时说的话的。虽然现在这种危急时刻,他没什么心情再理会这些,但毕竟是自己平日里说过的话,他也不能随便就把汤和打发走,他看了一眼汤和,勉强的笑了笑,拍了拍汤和的肩膀说,连出家人都要参加义军,这说明什么?说明老天都站到了我们一边,这是好事,至于工作安排吗嘛,等他人到了,再决定吧。  “禀大将军,他人就在楼下,大将军是否要见一见?”  什么?人已经到了?郭子兴惊讶不已!此时的濠州城早已被官军围得水泄不通,竟然还有人能进得,敢进得城来?这是郭子兴怎么也想不到的。  见郭子兴在楞神,汤和小心翼翼的说:“要是大将军现在忙的话,我就先安排他住下,等改日再来拜见。”  看来汤和是误解了自己,郭子兴心中想。他索性装得很大度的样子说,既然人都来了,就让他上来吧,让我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爷爷说自己上来就拜,我夸他机灵。他老人家盘腿做在炕上,喝了点米酒,脸色红润,摸着我的脑袋说,机灵个屁,我那是吓的,我个乡下娃子,那见过哪个阵势。  他眯着眼睛,晃动着身子说,可我那会年轻啊,虽说是个乡下娃子,胆子也小,可浑身都有力气,现在我连上炕都费劲,听了他的话,我一阵心酸。  他接着说,城头的军士见了我纷纷偷笑,我不明白为什么,后来和他们混熟了,才知道,因为我行得并不是军中常见的跪拜之礼,倒像是在拜菩萨。那时候汉族男子都将头发盘在头顶,没毛的光头自是和尚不说,我光溜溜的脑袋在阳光映射下显得极为耀眼,他们觉得我特傻!  想着爷爷年轻时候的样子,我也不禁失笑。  我问,那郭子兴笑了吗?  没有,他是主帅,那会儿又是那么个形势,估计没那兴致。我只记得他锐利的将我从上到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脸上没啥反应。我没啥特别之处。中等的个头,中等的块头,只不过脸上的气色似乎要比常人好上些。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军中的士兵常年打仗,吃饭休息没有保障也没有规律,而我住在寺院里,虽算不得养尊处优,但毕竟生活安定,也没什么忧愁,气色好也是再正常不过。  郭子兴看了汤和又看了看我,冷笑着说:“你这和尚倒是有趣,人家是烧热灶,不烧冷灶,你倒是特别,我们被围困在这城中,危矣,你却反来投,你不怕死吗?”  “跟着大将军就什么都不怕了,来了就只有一条心,大将军指哪儿,我就奔哪儿,绝不含糊!”  这两句马屁拍的有水平啊,郭子兴一定心中大悦。  他笑道:“小伙子年纪不大,倒颇有胆色,我看你是个可塑之才,这样吧,你就当我的亲兵吧。”  嘿嘿,其实孙儿,你可知道,以当时的见识与胆量,是绝对说不出那样的话的,这些话都是汤和事先教好的。虽然他可能也并不清楚,郭最终会将我安排在那个位置,但给领导的第一印象确实十分重要,我要是混好了,对他也是极有好处的。  我初入军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汤和总是在关键时候,不断给我点拨与帮助,加上我自己悟性也算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军中显露才能。我天生善于与人打交道,所以人缘也很不错。后来郭子兴的亲兵长得到提拔,另有任用,就由我补了这个缺。   我虽然有能力,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但是公平的说,日后的成功还真不能说是完全靠了自己的本事。  出来混,人际关系很讲究,这一点古已有之,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有张够硬的关系网。  我关系网上的第一个节点是汤和,那第二个是谁呢?爷爷冲我眨了眨眼睛。  我茫然的摇了摇头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并不美貌的女人,她没有裹小脚,按照当时的审美水准,自然不是什么性感美女,甚至得算是有重大缺陷的丑女人。  唉!还是那句老话说的好,家有丑妻是个宝!  爷爷说到这儿,我已明白,他指得是谁,那便是我的奶奶,马皇后。  奶奶姓马,是郭子兴的义女,她的父亲是郭子兴的挚友,临终之前将女儿托付给郭子兴。  爷爷成了郭子兴的干女婿,好不春风得意!  做了主帅的女婿,前程自然就不一样了,爷爷很快升任军中的勤务总管。他很会办事,也很会做人,原则性与灵活性并握,没得罪什么人,而是交了很多朋友。在他周围很快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只不过这个团体,当时人还不多,力量也不是很强)  一天, 濠州城出了一件天大的事,郭子兴上茅房后,突然失踪了,刚开始大家还以为  他是不是掉茅坑里了,但是扒开一看却没有。  老大不见了,这还得了!  郭子兴周围的人慌作一团,而此时爷爷身边的那帮人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探听到郭子兴原来是被孙德崖的部下给绑了去。这孙德崖何许人也?原来他和郭子兴一样也是一位带头大哥,实力不在其下。这次绑郭子兴是他的主意还是他的部下自作主张,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但据我分析,是他部下私自行动的可能性比较大,理由很简单,同样是当大哥的,一个大哥想干掉另外一个大哥,绝对不会这么拖泥带水,绝不会留下活口,给对方的小弟救人的机会。  这件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郭子兴前几天去娱乐场所消遣的时候,和孙德崖的一位部将发生了冲突,这位部将虽然地位不如郭子兴,但毕竟他不是郭子兴的部下,这就好比洪兴的二哥见了东星的大哥,未必就会那么恭敬一样。但他的行为让郭子兴很不痛快,觉得对方很不给自己面子,趁着酒兴,就让手下把对方打得满头是包。  人家虽然地位不如你郭子兴,但毕竟也是场面上的人,不能就这么让你给揍了,但碍于双方老大面子上的问题,这部将私下里让人就把郭子兴给绑了,并且狠狠的修理了一顿。
  不过打完了之后,却发现郭子兴是个烫手山芋,放掉也不是,做掉也不是。正在纠结之时,爷爷找到了孙德崖,也没客套,开门见山就说,我们老大让你的部下给绑了,并且把作案的时间,作案的动机,还有郭子兴目前的下落说得一清二楚。  听了这话,孙德崖不禁大惊失色,连忙表示,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部下所为,绝不姑息。爷爷摸不清,孙德崖是真心想解决问题,还是敷衍他,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的把这里面的厉害关系全倒了出来,中心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我们老大要是有个三七二十一,我们兄弟可不保证不出什么事,官军什么的我们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先要跟你的队伍干起来。孙德崖很清楚,现在正是义军最困难的时候,要是现在就内讧,对大家都没好处,爷爷之流和他比只是小角色,到时随便去哪儿打打游击都成,而他就不行了,皇帝梦肯定是实现不了。  他对爷爷好言相劝,拍着胸脯保证这事包他身上。  过了一天,郭子兴真的就让人送回来了,跟着他回来的还有几颗来路不明的人头,不过按照孙德崖的说法,这些都是被击毙的绑匪,这完全是一件刑事案!  郭子兴能活着回来,刚开始他还挺感激爷爷,可后来一些搬弄是非的人就在他面前嚼舌头,说什么,朱元璋明明知道是谁在对付大将军您,却不为您报仇,杀掉那些人,反而认贼作父,和对方达成幕后交易,为自己扩充实力。  郭子兴应该还不至于那么弱智,就这么随便听信别人的谗言,他应该能想到,要是只图个痛快,打打杀杀,且不说义军内讧,大家实力都受损,就连他老郭本人能不能平安回家都难说。  不过这些人的话还是给他提了个醒,那就是爷爷这个人确实不简单,绑架的事该怎么处理是另一会事,但其中的内幕,爷爷没有向他汇报,这就是另外一回事。爷爷想害他,倒还不至于,但其有私心有野心,必然是肯定的,他不能不防。  爷爷那时毕竟还年轻,在对郭子兴的态度上,他还有些天真,以为毕竟是自己的干岳父,所以有的时候他并不是十分注意,以致锋芒太露,这也让郭子兴对他的猜忌与不满日深。  后来终于爷爷一次纰漏给人抓住把柄,给参了一本,郭子兴也就势罢了他的职,关了他的禁闭。  这时候爷爷才明白,女婿究竟不是儿子,只是一个外人,更何况自己这女婿还是干的。  郭子兴虽然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但他还不想致爷爷以死地。但他的儿子可就不这么想了,因为爷爷直接威胁到他的利益。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史学界往往将农民起义抬得太高。一方面,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我们不该忽视底层民众,为了生存而起义的正当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虽然构成起义主体的,确为底层饥肠辘辘的民众,但领导起义的却未必。起义领袖,虽然有些确实来自底层,但他们同时也是底层中,具有一定话语权的特殊人物。起义前如此,起义后更是如此,若是起义取得了一定的基础,那义军中的上层集团,俨然就成了一个小朝廷。  大朝廷中的权利、派系斗争,小朝廷中便会有一个类似的微缩版。  所以中国历史上所谓的众多起义,说到底便是打倒皇帝做皇帝。  皇朝的定义便是:指由同一个家族通过不同方式和形式,以君主制实施世袭统治的历史时期。  基于此,便不难明白,爷爷此时所处的尴尬危险的境地了。  郭公子非常想除掉爷爷,他吩咐任何人不得给爷爷送吃的。  不过奶奶很贤惠,或者说,非常有政治远见。她的地位,虽然类似公主,但她毕竟只是郭子兴的干女儿,所谓地位也只是象征性的。何况,郭子兴之后,接位的郭公子,与她又能有多少亲情或是交情?人常说,妻以夫贵,但却从未有过,妹以兄荣的说法。作为一个女人,她很清楚,自己的未来完全系于夫君,而绝非干爹或干哥。  她每日冒着危险,把刚烙好的热饼揣在怀中,探望爷爷,偷偷塞给他,久而久之,胸口竟然留下一块很深的疤痕。   禁闭期间,爷爷想了很多事情,他的心中逐渐形成对今后人生的系统规划。
  在被放出来后,他以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向郭子兴忏悔,并且要求带兵出征,将功补过。郭子兴高兴的答应了。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是要流血是要死人的。谁都想得到战争创造的胜利果实,但谁都不愿意为此做出牺牲,既然爷爷这么懂事,郭子兴便很爽快的把兵给了他。  此次战斗的目标是郭子兴的老家,定远。打定远并不容易,因为有官军重兵把守。但爷爷利用夜战,奇袭守军软肋,竟然奇迹般的获得胜利。接着又连续攻击怀远、安奉、含山、虹县,全胜!   在战斗修整间隙,爷爷得到了也许是比这次胜利更宝贵的东西。胜利的消息传遍四方,很多人来投奔他,其中就有闻名天下的猛将徐达。  爷爷回到濠州后,向郭子兴表示,此次战斗虽然小有取胜,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希望能带领自己的小部队作为一支奇兵,去外面的世界创一闯。好好锻炼一下,等成了才,再回来更好的为组织服务。  话说得很好听,郭子兴听出了其中的意思,反正爷爷要带走的都是自己此次新招募的兵丁和缴获的一小部分军械粮草,又不分他的家私,何乐而不为呢?干脆就送个顺水人情,留个好名声在江湖吧。
  @回首望洞天
06:41:00  3.转折   祖先的惨状足可以让大伙儿看出,在元代做平民百姓的痛苦。   元是否可以称为一个朝代,我甚至对此表示怀疑。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统治阶层往往会做出“民为贵,君为轻”类似的虚伪表态,但他们内心深处还是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朴实的真理,而元代似乎就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   蒙古军队对外征战的过程极为血腥残酷,对于那些敢于英勇反抗的地区,破城之后,必然是大  —————————————————  -  
  5.爷爷的奋斗  爷爷再次率部来到定远,由于在造反届,已有些知名度,所以来投他的人还真不少。但在这纷乱的世界要想立足,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这点人马还是单薄了些。而在定远附近的张家堡,有支武装,他们自称是水泊梁山好汉再生,打起了替天行道的旗号。不过据当地群众反应,这些人既打击官军,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很有兴趣。人家做事做得很有腔调,每次拿了群众的金银财宝,总是说这是为了筹集起义经费,将来等胜利了一定加倍奉还。你是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稍有犹豫,就给你扣上一顶反对起义的帽子,怪怪,可够吓人的啊!  这支武装大约有三千人,且经费充足,这引起了爷爷的兴趣,他率部智取了张家堡,收编了这支武装。接着又攻下横涧山。  这两场胜利很鼓舞人心,部下都劝爷爷一股作气,打下几个大的城池,建立根据地。不过爷爷却很冷静,他神色凝重的说,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别看我们现在兵力比以前充足多了,但战斗力却反而不如以前,如果我们以后还想打胜仗,整军是必须的。  整军的手法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先秦商鞅变法时玩剩下的那些东西,不守纪律不听话的罚,严重的甚至可以处死;听话的,作战勇敢的,有功的赏,功越大,赏的越多。  别看手法老套,但却很管用,很快爷爷的部队便在各路义军中成了一支劲旅。  爷爷和他的部队越来越有名气,来投奔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冯国用,冯国胜兄弟等。  除了武将,文人来投的也不少,谋臣李善长便是其中之一。李善长这个人很有才,但性格却有些内向,不善于向别人推销自己。所以初期他在爷爷部队里默默无闻,只是做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不过他很爱看书,爷爷这个人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他部下中有有文化的人也不多,这个很爱看书的李善长便引起了他的注意。刚开始他见李善长在读书,只是随便问问他在看什么,不过时间长了,他就有些纳闷,为何李善长读的书都是他没听说过的,并且书名好像还挺拗口。他把这些书借来看了看,文字都很生涩,在他读来,如同嚼蜡,但李善长却是读的如痴如醉。爷爷想莫非这人有大才,便时不时的和他聊聊。别看两人文化程度差异较大,但有很多想法却惊人的一致,这让两人都对对方很是吃惊。李善长见爷爷是同道中人,又理解爷爷文化程度差,所以极力避免把话说得文邹邹,虽然两人表达意思的方式还是会有所差异,但爷爷毕竟还是听懂了李善长绝大部分想要表达的思想。  “这个人很厉害啊,可以配做我的老师了!”爷爷感叹不已。他给李善长重新分配了工作,以便他的才能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在李善长的辅佐下,爷爷轻易的攻下了滁州。攻下滁州后,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来投奔他。   有猛将,有谋臣,又有滁州这块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之地,爷爷俨然一副地方诸侯的气派,此时他仅仅才26岁!  就在爷爷春风得意之时,他的干岳父郭子兴此时日子并不好过。濠州城里,虽然郭子兴的实力是最大的,但在孙德崖的唆使下,其他几位带头大哥一致把矛头对准了他。几个对付一个,郭子兴相对而言,竟然成了弱势群体。好汉不吃眼前亏,在部下的劝导下,他离开濠州城,前往爷爷处。   在滁州,爷爷坚持要把老大的位置让给郭子兴,弄得他老人家很不好意思。郭子兴原本只是想找个能有防御工事的根据地,相对安全点的呆着,没想到来以来,人家还非请他做老大不可。郭子兴连忙推却,爷爷却说长幼有别,您是岳父大人,这老大的位置自然非您莫属,您老要是不肯接受,我就跪着不起来。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郭子仪只得受了这份热情,做到老大的宝座上。  爷爷为何要这么做?在宫里的时候,我并不知道,甚至因为爷爷没有谈过这件事,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插曲。如今我躲在庙中, 有着大把时间,倒是可以好好琢磨一下。  官修史书上倒是写得冠冕堂皇,但我却根本不信,我的野蛮叔叔朱棣夺位后,那些史书把我写得如何如何不懂事,反倒是叔叔好像受了莫大委屈一般,更荒唐的是,还说叔叔得知我的“死讯”,竟扑倒在我的“遗体”上失声痛苦,唉,这历史可真像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  先不谈,我那挨千刀的叔叔,而是分析下爷爷当年的用意:  那时的爷爷虽已是小有名气,但和郭子兴比起来,仍然是小巫见大巫。郭子兴虽然被排挤出濠州城,但他并非丧家之犬,相反在各路诸侯中,他还算是实力比较大的。之所以出走,也是一种避免内讧,保存实力的高明之举。爷爷请他做老大,不免有拉虎皮扯大旗的嫌疑。更何况老大有很多种,郭子兴在自己的队伍前,自然是毫无疑问的老大,但在爷爷的队伍前,他说话能有多少分量?别忘了那支部队姓朱,人家只听爷爷的。有了郭子兴这面大旗,再大的风都往他身上吹,而爷爷行事则会更为从容。  此次让大位,也更加树立了爷爷清新健康的良好形象,为他平添了不少人心。  郭子兴带了不少人马过来,滁州开始变得有点挤了。后来爷爷又攻下和州,就带着本部人马在那里驻扎下来。   濠州城中的孙德崖由于最近补给有些困难,便带着大队人马到和州来借粮,这那是借?明摆着是敲诈嘛!  爷爷正和手下们正商议着怎么打发这个孙德崖,却得到郭子兴派人送来的消息。他告诉爷爷,此次可以里应外和,干掉孙德崖这个不懂事的。爷爷和弟兄们商议了一下,觉得这个办法倒也不错。   孙德崖是个无赖肯定没错,但要说他是恶霸,肯定还欠点火候。到了和州城下,他首先表态,和州城也不是太大,自己就不进城讨扰了,拿了吃的就回家,并且他要的粮食数目,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完全在爷爷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爷爷最终改了主意,决定顾全大局,起义军内部,最好还是尽量能避免内讧的好。  孙德崖和爷爷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过节,所以拿到粮食之后,便大着胆子带了一队亲兵进城来道谢。双方一直喝酒到半夜,最后一起醉倒。偏巧郭子兴此时带人进了城,看见孙德崖,怒从心中来,起了杀心,绑了他就准备带到外面砍了。但偏偏孙德崖的卫队很精干,拼死抵抗。混乱中,孙德崖虽然被郭子兴的人成功绑走,但爷爷却落入孙德崖卫队手中,他们劫持了爷爷一路冲出城门。这下事情麻烦了!  双方的部下可都急了,忙着谈换人的事儿。郭子兴也懵了,这可是在人家地盘上,人家的老大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恐怕也脱不了身。  他只得亲自带人押着孙德崖前往城下换人,换人场面很紧张,双方弓箭手一字排开,相隔约四百大步,爷爷和孙德崖从两边朝对面飞奔,谁要是慢了,可就有可能让箭给穿了。他们都跑得很快,最后几乎差不多同时到达本部人马前。他们倒是有惊无险,但这惊险的场面给了郭子兴无限压力,心脏受不了这刺激,突发心脏病发,从马上摔了下来。虽然心脏病并不是十分严重,但坠马时后脑着地,以致颅内出血,苦熬了近一月,最后还是挂掉了。
  人算不如天算,老郭一死,爷爷倒也轻松,他开始了新的征程  (公元1356年,笔者注)爷爷从西洋商人处,以重金购得火炮,亲自带兵,分三路攻打集庆(南京),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总算是破了城,他将集庆改为应天。   虽然打下了南京,但爷爷还是倍感压力。在他东边的镇江,驻扎了大量的元朝军队,而在东南方向,控制平江(苏州)的,是他的竞争对手张士诚,而东北面,是并非他派系的张明鉴的起义军,南面则有元将八思尔不花,西面是徐寿辉。   好在侧面,尚有友军刘福通部,可以抵挡元朝军队的攻势。  此时元朝虽然还未灭,但整个中国已是群雄并起,四处狼烟的境地。对于任何一支武装来说,敌人是汉人还是蒙古人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是能给自己带来利益,还是带来威胁。而对于爷爷来说,张士诚和陈友谅,都是他潜在的巨大敌人。  张士诚,出生于1321年,泰州人,原本是贩私盐的。大家可不要小看这职业,这跟现在卖海洛因可没啥区别。在元朝,盐是官府的专营物品,不是普通百姓想卖就卖的。但制盐对于沿海居民来说相对容易,只要把海水捞起来晒一晒,便有可能发大财。只要利润达到某种程度,即使面对死亡的危险,仍会有人铤而走险,当时的私盐业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巨大的经济利益,促使着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脑袋得别在裤腰带上干的行业。 张士诚作为这帮人的头目,其胆大与凶悍可见一斑。 张士诚赚了很多钱,也死了很多弟兄,他自己也是几次死里逃生,满身都是伤疤。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和他的弟兄们,为了将来能挣得更多,在泰州城进行了暴动。张士诚起兵后,连续攻占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以天祐为纪年。   陈友谅与张士诚比起来,应该算是两路完全不同的人。他原是徐寿辉的部下,这徐寿辉是湖北罗田人,是个布贩,为人颇正直,由于经常被官吏勒索欺辱,所以对官府很是不满。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刘福通义军经过他的家乡时,他便投了义军。后来刘福通见他人机灵能干,便给了一些出人投地的机会。初期他的实力很微弱,为了迅速取得成绩,他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他找了两个帮手,一个是在麻城打铁的邹普胜,另一个是江西和尚彭莹玉,一起宣传明教。(笔者注:明教这个东西,按现在的理论来看,能不能算是宗教都很难说,不过很显然,他们的手段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在传播明教数月之后,他们吸引到足够的民众,在大别山区发动了一次起义,并且一举攻克罗田。他们算是红巾军的旁支,也戴红巾为标志。起义军连续作战,先后攻克黄州和浠水,并最终定都浠水县城,国号:“天完”。现在的人看到这么个国号一定很诧异,第一感觉就是太不吉利了,不过那时候他们可不这么想, 因为他们想的是“天完”这两个字的下面便是大元,叫天完有压垮战胜元朝的意思。  徐寿辉的根据地很小,只有黄州和浠水这一片地方。不过作为手工作坊业主,可能天生就有些劣根性。他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凡是元朝有的机构他都有,什么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中央六部,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封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后来又一队浠水群众投了他,领头的便是陈友谅。  陈友谅,生于1320年,原姓谢,是渔民,沔阳(今湖北仙桃)人,曾经在县衙里做过小吏。由于他有文化,加上在官府干过,算是见过世面,很快便在徐寿辉的队伍里崭露头角。   由于徐寿辉并没有吸取张士诚的教训,引起了元朝的注意。皇帝调集几省军队,围剿徐寿辉。徐寿辉大败,彭莹玉也战死。徐寿辉率残部退到湖北黄梅一带,修整补充兵员粮草后,然后率军反攻。重新夺回江西、湖南,并于汉阳县城(今武汉汉阳)重新建都,改年号为太平。   由于明教的作用,徐寿辉的士兵战斗意志极其顽强,个个视死如归。他们极度藐视死亡,死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进天堂享福的必经之路一样。他们个个认为英勇战死进入天堂之后,会有9个漂亮老婆以及数不尽的金银财宝等着他们。  丞相倪文俊跟着徐寿辉久了,对他搞的那一套已经是门儿清。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完全在徐寿辉之上,与其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做老板。有了此心机,他便开始动歪脑筋。不过他运气不好,企图暗杀徐寿辉的阴谋很快暴露,事败之后,他自汉阳逃往黄州,此时陈友谅便在黄州。  之所以逃往黄州,是因为他做丞相时对陈友谅有知遇之恩,算是陈友谅的老领导。不过他似乎忘了徐寿辉也对自己有过知遇之恩,也做过自己的老领导,那又怎么样呢?   当陈友谅看到倪文俊时,很是吃惊,他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倪文俊跟陈友谅的话也说得很直接,自己这次来就是准备和他联手干一番大事的。见领导这么痛快,陈友谅也不含糊,当即表示跟着他干。倪文俊很是高兴,陈友谅一边安排倪文俊吃饭,一边和他聊如何攻入汉阳的问题。见老部下这么善解人意,倪文俊也就没有保留,和盘托出自己目前手上所掌握的人脉资源。吃完饭,陈友谅劝倪文俊早点休息。而他则连夜去倪文俊所带来的人马安歇处查看,看完之后,他心里便有了底。  三天后,徐寿辉收到了用倪文俊的血,书写的一份信,以及他的人头。这封信是由陈友谅发出的,信里写的是对徐寿辉表忠心的一番话。  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倪文俊所掌握的人脉资源都是些小角色,而他带到黄州的那些残兵败将明显成不了什么事,你叫人家陈友谅该怎么办?换到你自己又会怎么办呢?嘿嘿!  倪文俊的人头成了陈友谅事业更上一步的敲门砖,真是颗好头啊!  他的“忠心”,加上倪文俊死后出现的权利真空, 让他掌握了不少实权。他和倪文俊都有谋反之心,但他显然比倪聪明多了。他明白你要采摘玫瑰,就得先去掉玫瑰枝上的那些刺。这个刺是谁?他就是赵普胜。这赵普胜原本和倪文俊、丁普郎、傅友德,并称四大金刚,徐寿辉平常就全靠他们。但不久陈友谅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赵普胜除掉,丁普郎和傅友德眼见形势不对,迅速带着自己的人马投奔了爷爷。  徐寿辉现在成了名符其实的傀儡皇帝,早知今日还不如继续卖布呢!人啊,没有那金刚钻还真别揽那瓷细活。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徐寿辉在陈友谅的挟持下进攻爷爷。六月十五日顺江而下攻打爷爷控制下的采石。陈友谅想,是到了除掉徐寿辉这个废物的时候了,不过最后还要废物再利用一回。他命人将徐寿辉捆绑的结结实实,像个粽子一般,背后插上棍子,外面罩上皇袍和盔甲,又给他戴上蒙面头盔,将人固定在船头。徐寿辉的船插满龙旗,混在众多兵船之中。他又命斥候在后面敲锣打鼓,高喊,皇帝陛下御驾亲征,亲临第一线,大家奋勇杀敌啊!这一招还挺管用的,士气大振,竟然最后打下了采石。至于弄的像个活靶子似的徐寿辉,自然是身上插满了箭,像个刺猬似的,死得惨不忍睹。  陈友谅因为刚篡位夺下政权,所以并没有忙于与爷爷争霸。而张士诚则与爷爷时有冲突。双方从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爷爷攻克应天后,大大小小打了上百仗。  (公元1356年,笔者注)张士诚大举进攻爷爷控制的镇江,爷爷命大将徐达和常遇春迎战,取得大胜。后常遇春又一路高歌猛进,于第二年(1357年)攻克常州,接着再接再厉,打下宁国。  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11月,常遇春率部奇袭,攻克了池州。  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陈友谅死于乱军之中。  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张士诚在战场被俘,爷爷下令处死了他。  消灭掉造反界的同行,爷爷的帝王路越走越顺,此时的元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中。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战斗,(公元1368年,笔者注)正月初四,爷爷终于在应天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明,年号为洪武。  爷爷跟我回忆了当时的情景,他似乎并不是很激动,就像是在叙述别人的经历一般  登基仪式好不热闹,高高在上,坐在龙椅上的我,看着底下跪着的那些老伙计,不禁感慨万千。太不容易了,原本出来造反,不过是想混口饭吃,没想到自己还能有今天,感谢老天眷顾,也感谢自己的孜孜不倦。  举行完登基大典,我很兴奋,也很累。回到后宫,没有召任何一个妃子侍寝,而是一个人静静的躺在床上,望着星空发呆。  我自言自语道:“我是在做梦吗?真是不可思议,一个当年差点饿死的放牛娃如今竟然皇袍加身。”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这么多年走到这一步,真可谓太不容易了,这些年我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理直气壮的,也有亏心的。  有一个人让我始终难以忘怀,这个人是我的同行,但此时已在另一个世界。他的早逝与我有着直接关系,这个人的命运就是一面镜子,让我明白,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不是你做了皇帝,就所有人都服你,相反,皇帝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职业,坐得高,摔下来也惨,就一个死字!
    这个让我感慨万千的人,名叫韩林儿,我曾经的老板,但被我以一种最极端的方式给炒掉了。  韩林儿这个小皇帝,原本对我唯一的用途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后来各路诸侯都让被灭了,小皇帝的存在便是一件多余的事。本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小皇帝之所以能坐上龙椅,并无任何功劳,仅仅是凭着有一个好爹。我若把他搁一边,自己忙自己也行。但一个皇帝,无论年龄大小,是否有功德,只要不是太不得人心,按伦理道德,你还真不能就随随便便把他废了。  我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天下那么幸苦,还不至于傻得把自己打下的天下让给其他人坐。所以对于我来说最好的选择,便是一了白了。  于是史书上(公元1367年,笔者注)一件件小小的溺水事故便被记录了下来。遇难者:韩林儿。事故原因:船只遭遇意外沉没。  当时负责小皇帝安保任务的,是我手下的将领廖永忠。从事故后的表现来看,这个人倒很像是一个很有担当的好干部。他脱光上衣,以负荆请罪的方式,向我汇报了当时的情况。  我的表现也很够意思,当即跪倒在地,痛哭失声,一口一个陛下,一副死了亲爹的模样。孙儿你可知道,你曾祖父死时,我都没表现的这么悲伤,因为太饿,没力气,但这次我吃饱了,戏也演足了。  这还不算,我又爬起身,狠狠的扇了廖永忠几个大耳刮子,还拔出剑,扬言要杀了他。后被左右好不容易劝了下来。  这之后封赏将领时,我还特地提起这件事,说廖永忠原本可以封个公爵的,不过鉴于那次重大失职,公爵就不封了,就当个侯爵吧。  其实仔细想想廖永忠的战绩,别说公爵,就连侯爵恐怕都很勉强。事后我有点后悔,觉得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不过没关系,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可以把他改了的。  爷爷的话,让我不寒而栗,一个慈祥的老头,竟然有这么复杂的两面性,我对未来的皇帝职业开始变得担忧,最终我的亲叔叔让这种担忧变成现实,我相信如果我落在他手上,他会像爷爷一样,来处理一个废帝,可我们是亲人,是亲叔侄。这难道是报应?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既然爷爷已经称帝了,那么那个还赖在北京,头上梳着奇怪发型的元朝皇帝,自然就是一个伪帝,这是爷爷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洪武元年(1368)七月二十七日,徐达军攻克通州,直逼大都,目标就在眼前!  首都嘛,自然是又大又牢的啦!大都作为元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城防十分坚固,并且城中还有大量的守军及各种后勤物资,据称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都可以坚守数年。且在距离大都不远的太原,还有王保保统帅的十万大军,可以随时里应外合。看样子情况并不容乐观啊!  显然这是场硬仗,得死不少人,得流不少血。徐达和常遇春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明军于于八月二日合围大都。  当明军到达大都城下时,他们吃惊不小,因为他们根本没看到准备血战到底的元军。经向城中的百姓打探才得知,七月二十八日,元朝皇帝就带着文武百官,一家老小及各种金银细软撤退了。  这场荒唐大撤退的主角名叫妥欢贴睦尔,职业是元朝皇帝。他的谥号是元惠宗,这是他的后代给他弄得。不过在明朝的官方文件中,他的名字可没这么好听,而是一个颇具讽刺性的名字,叫元顺帝。没办法,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嘛。爷爷说这个浑号还是他亲自给取的,原因是爷爷觉得这位同行实在太搞笑,有多么好的条件,竟然还自己放弃首都,倒是颇有点“顺应天意”的意味,于是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别老说文人相轻,皇帝也一样。  元顺帝出逃,其实设身处地的为他想想倒也是可以理解。人家虽然是中国的皇帝,但人家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他们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人的统治者。人家自己的家不在这里,而是在草原上。反正在这儿也霸占了快百年了,好吃的、好玩的,都捞够捞足了,差不多也该回家歇着去了。反正你们汉人喜欢内讧,又善于出汉奸,等再过个几百年,咱再回来不就是了,虽然我不再是皇帝,但希望大明能千秋万世,不要再被异族统治。  元顺帝这一跑,还跑得挺远,一直跑到了上都(今开平,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国号仍然为元,不过已经不能和从前的那个全国性政权相提并论。  作为全国性政权的元朝算是正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该是向历史谢幕的时候了。
  6.帝国的桩基  被我大明朝所取代的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但“元”这个字号却是汉文化的产物,他来自易经“大哉乾元”之义。  “连蒙古人都假装这么有文化,我创建的伟大皇朝,更该有个伟大的名字!”这是爷爷的原话,他打着瞌睡说的,不知是认真的,还是开玩笑。  爷爷有时似乎像个老顽童,似乎一切都无所谓,但又似乎什么都有所谓,喜欢掌控一切。这看似很矛盾,就如同他对文人的态度一样,他常说一个朝廷的桩基,在于文人,既要用所长,也要用所短,既要当回事,也要不当回事,既要给脸,也要时常打打耳光,打打屁股。他听史书上说汉高祖刘邦,曾朝儒生的帽冠里撒尿,有一回,他竟然也如法炮制,不过他却又再三告诫我,绝不可将此事,载入史书。  爷爷说自己是明教信徒,只不过是装的。蒙古人来自北方,按风水之说是水,属阴,而他定都南京,则要用南方之火明来镇住北方之水阴。  大明!大明!朗朗上口,好记又好用。  伟大的皇朝有了伟大的名字,而这个伟大皇朝的皇室家族,自然也该有个伟大体面的先祖。爷爷雇了些文人,还真给自己找了一个,不过爷爷却对我透露,这都是唬人的,抓住兵权才是唯一有用的,文人就是P!  宋朝有个名人叫朱熹,此人虽有争议,但在爷爷那时,形象则绝对是钢钢的,他便是爷爷认得祖宗。  毕竟是开国皇帝,苦出身,面子的事搞完了,终究是不会忘记里子的事儿。  啥是皇朝的里子,那自然是民生问题,民生搞不好,老百姓是要造反的。  我大明朝建国时,社会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动乱,神州大地,一片荒芜景象。对于爷爷来说,此时最重要的便是恢复农业生产。农民兄弟的本职工作,得到中央高度重视。洪武三年(1370),朝廷规定,凡是开垦荒地的,免除三年租税。而且为了鼓舞开荒,法令中还做了特别规定,只要有人开垦了荒地,地就是你的了。  那时候兵荒马乱的,很多人找不到正经营生,走了歪路。爷爷下令,只要不是什么伤天害理杀头的罪,一律送去种田进行劳动改造。爷爷在位时,法律极为严苛,甚至有些变态,所以官员获罪的也不在少数。以致当时出现了一奇观,以龙兴之地凤阳为例,如果过路客到了那里,就会惊奇的发现,竟然有一万多名戴罪官员在田里干活。  那应该算是很适合当农民的年代,当然有一个地方除外,这个地方就是张士诚的老巢江浙地区。由于当地民众对张士诚较为支持,所以激怒了爷爷,他规定江浙地区赋税要高于其他地区数倍。  爷爷可能小时候太穷了。所以比较仇富。有位姓沈,名万三的人,他因为很有钱,所以也很有名。他很聪明,知道爷爷不喜欢他们这些生意人,所以他准备出血本来讨好爷爷。当时的首都南京,城墙急需修护,但国库空虚。沈万三以为自己找到了好机会。他主动提出愿意出总费用的三成来报效朝廷。可惜他叫万三,却没想到任何事情都有万一,这南京城墙的工程刚刚完工,爷爷就随便弄了个罪名把他逮了起来。原本是要杀头的,后来奶奶相劝:“好歹人家是出了钱的,真要把他杀了,影响也不好。”爷爷不看僧面看佛面,总算是给这位沈老板留了条命,但没收了他全部家产,并将其发配边疆云南效命。
  自唐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及政府组织结构就已经很成熟,我大明朝基本沿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相,下设六部。  政府官员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由于政府初建,各部门缺员很大,所以当时的科举录取率,要远远高于唐宋时一科只取几十人的情况。  当时的科举也分为小升初,中考及高考。  最基础的考试叫院试,考试范围在州县之内。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这个童并不仅仅是指年幼的意思,如果你没有取得功名,但又要来考试,就算你成了白发王子,身份仍然是一名童生。最多资格老,前面加个老字,当然这绝不是尊称。院试成绩总共分为六等,第一等的便有了功名,叫“秀才”。有了这个功名,你基本上就可在乡间抖一抖了。二等的虽没有功名,但可和秀才们一起去参加高一级的考试,被称为“录科”。  理论上来说,当了秀才,便成为国家法定认可的知识分子,可以免除徭役,不再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  院试往上一级叫乡试,这名字容易让人误会,其实它应该算是全省统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间。由省里面统一出题,也是择优录取,但有名额限制。如果和你同届的人才太多,那么即使你是优秀的,也很有可能名落孙山。拿下这个考试,你便成了举人。如果有幸获得第一名,便被称作解元。所有的举人同时都具备候补官员身份,可以被委任为一般的基层官员。不过要依此获得委任也不容易,往往要通过潜规则。要是你家里没钱,那你就只有再继续考试了。  乡试虽然不容易,但也只能算作中考,最高等级的高考则被安排在京城举行。明年二月,就将是举人们或光辉或黯淡的时刻。  京城里的考试叫会试,一般朝廷会在其中挑选出三百人左右,叫做“贡生”,离进士还有一步之隔。会试考试的第一名被叫做会元。  虽然走到这一步还不是进士,但这三百人也算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一路过关斩将,考验他们的不仅仅是智力,还有体力,及心理素质等。那时的考场叫做贡院,名字虽好听,但实际上却不怎么样。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都是单间。这些房子被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考生进号房要先搜身,除了自己,唯一能带进去的物件就只有书具和灯具。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入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吃喝拉撒全部在里面,到了时间会有工作人员塞饭进来。由于号房实在太小,夜间考生只能像阿猫阿狗一般,蜷缩着睡觉。那时的很多知名文化人都是这么熬过来的。  要是过了这一关,那么恭喜你,你就可以参加殿试,去见你人生中最最大的老板——皇帝了!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考试时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个时候,按照礼仪,考生们是不可抬头的,对于大老板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皇帝或根据考生的能力,或根据自己的喜好,甚至是其它很奇怪的理由,命大臣们挑出考生,然后分为三个档次,这三档被称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叫赐进士出身,三甲叫赐同进士出身。叫法好像差不多,但大家仔细琢磨一下,这字面上略微的不同,其含义却很丰富,咱们老祖宗创立的文字真是奥妙无穷啊!哈哈。  可喜的是,进士们得到的,将不再是支票而是现金,他们很快就会被委任为官员。可悲的是,初次任职不会有什么好缺,往往是一些没有实权的边缘职位。
  当状元很难也很牛!但还有更牛的,那件牛人做的牛事被叫做连中三元。就是说一个人一路考试而来,连中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  连中三元很难,也很牛。我印象中有个安徽考生叫黄观的便是,不过后来靖难时,他得罪了我那个可恶的叔叔,所以他的名字被从各种官方资料中删去了。  自从隋朝创立科举考试以来,联中三元者仅十三人,其中唐朝两人,宋朝六人,元朝一人。  虽然有文人相轻之说,但这只是事物的一面。其实自有科举考试以来,从此制度中脱颖而出的知识分子们,便逐渐形成一个集团,可以叫做“清流”吧。这股“清流”对中国社会影响极大。  清流按功名来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种就是进士,而另一种就是屡试不中的举人们。当不了进士,那就只有到吏部去注册,若是那一年,空缺官位多了,举人们就会得到通知,被叫去吏部,接受挑选,这个过程被唤作“大挑”。肥缺、好缺是不会拿到台面上来分的,所以“大挑”的职位不是清水衙门就是边远及艰苦危险地区。“大挑”并没什么具体标准,接受“大挑”的都是些没钱没路子的穷举人,一排人站在那儿,而吏部的官员见到这些人,往往横挑鼻子竖挑眼,能不能被选中,全凭运气。
  进士们往往从心眼里不太看得起举人们,但无奈,进士的人数实在太少,作为一个政治集团,还是需要补充一些力量来壮大的。在此情况下,举人也被划为清流之例,只不过在谈及这两类人时,还是会被很刻意的作出划分。举人也是上过榜的,不过只上过一次,所以就叫做一榜出身,而进士被叫两榜出身。  清流内部有些很可笑的潜规则,一般来说,官场上官大一级压死人,这说得自然不错,但中国文人的一个臭毛病就是爱摆自己的学历,所以如果不是官场上的交流,一般进士和举人是很难有什么私交的,哪怕这个举人后来因能力超群而获得相对高的官阶。  进士之间的私交,若是第一次打交道,那就很有趣。双方见面后,一般会喝口茶清清嗓子,然后很自然的便会谈到学历上来。虽然心中都知道对方是进士(不是进士,还不交往呢),但还是要很恭敬的假装什么也不知道,询问对方。这其实是给对方一个炫耀及自豪的机会,问完这个之后,就开始摆资历,互相询问对方是那年中的进士。这时候晚中进士的那位往往会起身作揖行礼,尊称对方一声“哥”。  谈完资历,就要开始提到名次了,如果那位进士取得比较好的名次,那将是一件让他在同僚面前很露脸的事。  如果是庶吉士出身,那就更不得了啦,因为在进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则只有被特别挑选出的才可成为庶吉士。成为庶吉士,可以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并帮皇帝草拟诏书。  最后不可或缺的是,他们还要探讨一下当年参加的,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殿试。他们会一起感叹当年初次见皇上时候的那种激动与不安,(有点像两个青楼名妓,谈论初次被包养时的情景)。  进士们的这些举动看似俗不可耐,但却极具实际意义,因为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排定政治集团中的坐序,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的。  说来惭愧,我也是被赶下台后,才知道那些有关科举的潜规则,在台上时,反倒只知一些皮毛,真是民间有大智慧。  爷爷是个大老粗,我大明也是一帮粗人打出来的,但却建立了最具文人标签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八股文考试。很无聊的一样东西  科举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其中最重要的是经义,这是被录取的重中之重。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绝不允许考生随意发挥,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如此变态的规定,写出的东西,按市井眼光来看,必然是一些废话连篇,毫无意义的空谈。其实文人又何尝不知,但体制内的要求就是这么规定的,除非你不想混了,否则就得按照这个写。  我大明朝的考生们面对八股痛苦不堪,同样不堪的还有考官。  四书五经字数并不多,但凡科举考试,无论级别,都从里面抓题。而出过的题则是不能再用的,而这就让考官大人们抓狂了。无奈之下,只得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开,单独拿来出题,虽然狗屁不通,犹如火星文,但却符合考试规则。  狗屎的考题自然只能得出狗屎的答案!  虽然人人知道,它是臭狗屎,但还得给这一泡狗屎抹上金粉。按当时的规定,考生答题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这个古人便是宋朝的朱熹,也就是爷爷认得祖宗。朱熹平生无聊的曾经给四书写过注,所谓注就是他自己的见解。而大明朝的考生则必须按照老朱的思路来答题(活人不会被尿憋死,但绝对有可能被古人逼死)
  写得差!
  7.权斗的暗流  人性从来都是复杂的,所以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共患难容易,而同享福难!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人们往往以为,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妇女,甚至是用来轻视她们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读,要知道这句话最精辟之处,并不在那个“女”字上,大家把这个字去掉,再重新读一遍,想必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爷爷做了皇帝后,大明朝光芒四射,但这股光芒之下却潜藏着暗流。爷爷的兄弟们,似乎并满足过这种安逸富贵的高级金领生活。  爷爷手底下的这帮兄弟,按照籍贯及方言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所谓的淮西帮。其实按照上面的划分标准,爷爷也应该在此列,只不过他是带头大哥,是掌握全局的人,身份特殊,所以这个派系应该是以李善长为首。另一派则是所谓的浙东帮,为首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刘基。  从整体实力来看,淮西帮明显占有优势。其重量级的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及已经去世的常遇春等人。当时朝廷里的官方语言就是淮西话,京城里甚至出现了教淮西话的培训班,虽收费不菲,但还是吸引了众多其它省籍官员。  就职场之路来看,李善长的履历并不算光鲜。“革命时期”,他主要负责后勤和行政事务方面,类似于大管家的角色。不过大明朝建立以后,他被爷爷任命为丞相,政治地位一下子便达到人臣之顶点。  李善长办事心细周到,很得爷爷欢心及放心。不过在同僚之间还是流传着一些,有关他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心胸狭窄,报复心强的传言。  其实即使是淮西帮内部,很多人对李善长也不是太服气的,更别说作为对手的浙东帮了。其中对李善长最不满的便是刘基。大明朝建立后,李善长于洪武三年被封为韩国公,当时爷爷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这五人除了常茂外,其它都是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一代名将。常遇春没能熬到享福的时候,爵位由他儿子来袭,也不会有什么闲话。但李善长的公爵之位却让很多人既惊讶又妒忌。李善长不仅仅是公爵,而且在六人当中竟然排名第一。与此相比,为创建大明皇朝贡献巨大的刘基只被封了个伯爵(诚意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大家体会下这其中的差距吧。  更为气人的,在伯爵中,刘基的年俸也是最低的,只有240石,而李善长则是4000石,这意味着什么?是爷爷脑袋发昏,忘了怎么做算术,忘记刘基的功劳了?不是,绝对不是?其实不是爷爷发昏,而是刘基在发昏!爷爷此时对刘基的压制,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刘基太能干了,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做老大的爷爷。在战争年代,少不了刘基这种人,爷爷出于自己的利益,完全可以做到恭敬有加,甚至是不耻下问。但现如今“革命”胜利了,自然就不再需要刘基了。这么能干的人,如果还留在权利中枢的话,只能是对老大的一种威胁。刘基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完全应该看明白,这次的封爵完全是老大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其潜在台词说白了就是:“老刘啊,你如今还杵在这儿,是个妨碍啊,你该回老家歇着了!”刘基不是看不明白,而是他不甘心,且高估了自己。他没有告老还乡,而是选择坚定的留在京城。刘老哥这是何必呢?你要是识点相,回老家安享晚年有啥不好呢?你要是这么做了,爷爷必然会给你一大笔封赏,让你在家乡享尽荣华富贵。人有时候往往被功名利禄所绊,连聪明人都无法免俗。
  打天下靠武将,坐天下靠文臣,这句话说得对,可刘基也是文臣,爷爷为何不用他?其实此文臣非彼文臣,坐天下需要靠得是那些有一些能力,但又不能太有能力,得让老大容易掌控的文臣,而刘基显然并不在内。  李善长位极人臣,除上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他是爷爷的老乡,且爷爷绝大部分手下,都是自己的老乡,用李善长来做宰相,便于开展工作。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就是老乡见老乡,坑你没商量。无论是个人性格,还是作为一个皇帝的职业要求来说,爷爷其实对自己的这帮老乡并不是很放心。  刘基不愿回老家,爷爷觉得这也没什么,本来帝王之术,就容不得任何政治集团一家做大,既然你刘基不愿回家,那我就不用在朝廷中另外扶植人了,我就让你留下,看你和李善长龙虎斗。只不过刘基不是凡人,用他会更有些风险。但没关系,爷爷是有自信的。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也许不是刘基傻,而是其他人傻,因为也许刘基不肯回老家并不是他真糊涂,而是他已经看穿了爷爷心里的那点小九九。他内心中的潜台词也同样是,我刘基有的是自信。  到底是谁傻?  一场权谋大戏终于上演了!  导火索竟然是洪武元年的一个罪犯,此人叫李彬,名字很大众化,但身份却有些特殊,是李善长的亲戚加亲信。他由于有一些不轨的行为,被刘基抓住把柄,最后被判了个斩立决。李善长仔细研究案情后,觉得此人属可杀,可不杀之例。于是他和刘基打招呼,希望能从轻发落。刘基其实也明白按照大明律例,此人不杀也完全可以,但因为他的特殊身份,所以这就不是一桩简单的案子,里面包含了太多玄妙的多西。李善长真的是低估了刘基,本来他以为凭着自己的面子,给李彬留条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没想到刘基很断然的拒绝了他。那用宰相的权利直接来干涉呢?要知道李善长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上之上啊!更何况现在爷爷也不在京中。  想起一句很流行的歌词:“没那么简单”这词用在此时此刻真是再贴切不过了(笔者注)  刘基此时的职位没李善长高,但他的职务却很特殊,是监察机构御史台的负责人,官名叫御史中丞。刘基任职的这个机构和他担任的职务很值得详细介绍,让大家来了解一下。  大明朝建立之初,仿照元朝制度,设立了御史台,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更名为都察院。都察院的长官是左右都御史,都察院的主要由都察御史组成,以当时的十三个省区划分,都察御史共有十三道,共110人。爷爷很会用人,任命御史时,专用些认死理的书呆子,这些御史级别都不高,只有七品,但却可以监管任何级别的朝廷大员。遇到什么事情,软硬不吃,所以很多地位崇高的大臣、将军,见了这些人,都还是有些头疼的。不过生性多疑的爷爷对这些傻乎乎的书呆子,也不完全放心,对应中央六部,他又设立了六科,各科设都给事中一名,官位正七品,另有左右给事中,官位从七品。这些人的权利更大,连监管其他官员的督察院的御史,也要受他们监管。  理论上讲,这些人似乎可以通天了。如他们认为,以皇帝名义发出的敕令有不妥之处,居然可以将敕令退回。而皇帝交各部门办理的公务,由他们每五天检查督办一次,倘若发现拖延不办,或是动作迟缓者,他们直接就可以向皇帝汇报,待各部门各完成任务,还得去找他们销账。此外官员年终考核还得由“六科给事中”来进行审核。  若是有明君在,这些监察部门可以发挥给官场督促把关的作用,但若是碰上了昏君,这些部门往往为权贵所把持,监察官员手中的笔就成了权贵杀人的刀子,刀不见血,却异常凶狠。御史在官场也有杀手的别称,弹劾官员被称为杀人,杀哪一级的官员竟然都是明码标价的。  无论是对于清官还是贪官,监察官员都是足以让他们生畏的。
  开国之初,爷爷为了巩固统治,也刻意的去树立这些监察官员的威信。一次巡城御史周观政,巡视南京奉天门,正好碰上太监领着一群女乐往奉天门内走去。根据当时的内宫制度,女乐是不准入内的。周观政当即上前制止,领头的太监虽然很恭敬,不过还是提醒说:“这是奉了皇上的旨意。”一般的官员要是听了这话,聪明的自然就不会再说什么,可偏偏这些御史就爱认个死理。他拦住女乐,硬是不让进去。太监没办法,只得入内禀报朱元璋。正等着听乐曲的爷爷知道这事后有些恼火,但转念一想,这规矩是自己制定的,那御史虽然呆得很,竟监管到自己头上了,可毕竟是尽职尽力的在给自己办差,还是褒奖一下为好。于是传传口谕,不让女乐入宫,并赞扬了周观政坚持原则的做法。按理说,这时作为御史,面子里子都有,该见好就收了,可偏偏这个周观政太有原则了,他竟以此事关系重大为由,一定要当时就面见爷爷。爷爷很是哭笑不得,心想既然已经这样了,那我就干脆把戏演足吧。他换上朝服,接见了周观政,耐着性子,听周观政罗里罗嗦的讲了一大堆,并频频点头称是。最后周观政讲过瘾了,爷爷也听乏了,两人才各自回去休息。  平头百姓看了是不是觉得很过瘾?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我因为现在不当皇帝了,所以能跳出圈子,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索这些事。其实皇帝给你好脸色看,也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做做样子罢了。要是那天不高兴了,便是杀你没商量,当然我自己从来没这么做过。皇帝设立监察机构不是为了给自己套上紧箍咒,而是为了监督手底下那帮文臣武将,督促他们好好为自己打工。历朝历代,自古以来就有设置御史的传统,皇帝们为了自己的光辉脸面,也逐渐形成了不杀御史的习惯,这种习惯很有意思,也很可笑。皇帝们确实很少杀御史,但是不杀,却可以贬你、罢你的官,可以调换你的职务,让你干不成御史,等你不再是御史的时候,可以找个借口杀了你,那么此时他杀的就不是御史,他的光辉形象就可以保持下去。  虽然有些傻,但我们还是应该向那些正直的御史及各级监察官员致敬的。虽然明知道危险,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刚正不阿,甚至敢向皇帝的绝对权威挑战。监察官员工资不高,工作危险,政治上没有什么进步空间,但对于许多传统中国文人来说,这确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职业。读书让他们读傻了,但也让他们树立起,面对屠刀,豪不畏惧的铮铮铁骨。明知道会死,但仍勇往直前,应谏言而被杀,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也是他们实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高理想之路。  回过头来,再让我们来看看那件不平常的案件。  李善长捞人没捞得成,脸还让人打掉在地下,那叫一个气,那叫一个恨。明的不行,那就来阴的。他又找到刘基,对他说:“如今大旱,此时杀人,恐有违上天好生之德,老天若是怪罪下来,苦得是黎明百姓啊!”  刘基心中暗笑,心想这个借口找得那叫一个荒唐,他不冷不热的说道:“对李彬这种人,怕是老天也容不得他,若不杀他,那才是得罪老天爷呢!”  “既如此,那这事就由你来决定吧。”李善长匆忙告辞。李善长很平静,一点也没脸上挂不住的样子,这倒反而让刘基有些摸不着头脑。要知道上次他拒绝李善长的时候,他脸上可是青一阵红一阵的。  李彬的脑袋最终还是被砍了,他死后,大旱持续了很久。而李善长被拒绝时,平静面容下的答案也终于公之于众。他命人在民间散布谣言,同时煽动很多人弹劾刘基,指责其处事不当,以至于惹怒老天。具体啥原因造成大旱,爷爷并不是很清楚,但他明白,天不下雨跟砍人脑袋,必然没什么关联,要不然他明着暗着都杀过人,不照样打下天下做皇帝嘛。不过这件事弄的动静很大,为顾全大局,平息众怒,他还是暗示刘基,主动告老还乡,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遭了李善长的暗算,刘基心里就跟吞了苍蝇一样难受。他愤愤的暗骂:“老子大风大浪都经过了,没想到今天在阴沟洞里翻了船。行,老子记住了,你等好了。”  在刘基的安排及爷爷的默认下,刘基的亲信,杨宪接任了御史中丞。  刘基回乡后,通过书信,不断遥控杨宪采取行动,先后扶植高见贤等人,并利用监察官员的力量,不断收集李善长任用私人,培植自己党羽的把柄。这些报告递上去后,爷爷虽然明白,这里有很大程度政治斗争的意味,不过作为一个皇帝,他还是很紧张自己的宝座,这些报告即使不完全属实,但若是李善长一方势力不断做大,独霸朝野,那就不是一个好局面,那怕他并不想谋反。杨宪的报告,到底有多少属实,现在已无从查证,但最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这些报告,最终让爷爷觉得,是到了,适当修理下李善长那股势力的时候了。
  仅仅过了三个月,告老还乡的刘基,又被重新起用。而淮西帮则受到打压。  李善长通过内线,也逐渐明白自己让爷爷不爽的原因,他决定以退为进。他看中了老乡胡惟庸,决定让他代替自己在前冲锋陷阵。胡惟庸在官场上一直不太得意,只担任过一些基层职位。如今被李善长看中,仿佛一步登天一般。  刘基被召回,并不意味着爷爷信任他,他只是皇帝手中的一颗棋子。为了试探这颗棋子,爷爷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  这次试探,是以赐宴的名义进行的。宴席上,对刘基回乡后的情况,爷爷是嘘寒问暖。慢慢的谈话就转入正题,他询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刘基听了很高兴,但脸上没有任何显露,他表示如此重要的职务只能由皇帝一个人决定。  爷爷又问:“你看杨宪如何?”  “什么意思?杨宪是我的人,皇帝是知道的。”
    虽然很希望自己的亲信占据要害职务,但刘基心里很明白,在皇帝面前,自己是绝对不能有任何流露的。说杨宪不行,那也得说得有水平,说得太假,那反而显得欲盖弥彰,显得自己有企图。只能说他能力不够,但又不能把他说得太无能,等以后要用这个人的时候,在皇帝面前就会很被动。刘基是这么说的:“杨宪能力不错,但对于宰相这么重要的职位,他现在肯定是不合适的,目前他更适合在其他岗位历练历练。”  刘基刚说完,爷爷又抛出汪广洋。此人是中间派,跟两大政治势力都无瓜葛。刘基心想,莫非皇帝对此人也不明底细,想探探我的口风,看看他是那条船的人?  汪广洋能力一般,刘基索性就跟爷爷直接表态,说此人能力不够。  爷爷又提到了胡惟庸,刘基知道他是李善长的心腹,所以他很策略的说,此人工作有热情,能力也强,不够对他还不是十分了解,所以自己说不太好。  最后爷爷笑着说,这么多人都不合适,那恐怕只能辛苦先生您了。  刘基并不糊涂,他知道自己再想当宰相,也不能自己承认,更何况爷爷是否真的想让他当,也是个未知数。不过推辞总得有理由,一直谨慎的他,却在此时犯了一个错误。他先是委婉的表示自己有当宰相的才能,只是自己办事讲原则,容易得罪人,所以宰相这个职务并不适合自己。爷爷问,要是连你都不合适,那还有谁适合呢?刘基回答的也干脆,自己也没发现谁适合这个职位。  应该说刘基的回答,整体来看,并没什么问题,但他却忽略了爷爷作为皇帝的特殊心理。一方面刘基对于自己的能力没有谦虚,另一方面又给自己戴高帽子,说自己如何坚持原则,最后又说看不出其他什么人适合宰相位置,这就难免给爷爷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不管李善长是否真的有问题,你搞他,明摆着是因为对他当宰相不服气,偏偏还要伪装成正人君子,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且内心狂傲,目中无人,在你眼里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有宰相之才,这样比起来,你比李善长更险恶,更自私,更危险。  在朝廷中不痛不痒的被挂了两年的刘基,在洪武三年,收到爷爷的圣旨,里面很明确的告诉他:你年纪大了,到了该回家养老的时候,以后可以不必这么幸苦,可以安心享福了。  最终,刘基以这样不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  刘基一派最终失势,这也导致了他的得力干将杨宪,不久后,被胡惟庸以借口而杀掉。  夜深人静,刘基独自站在家中院子中央,对着月亮还有星星,仰天长叹:“罢了,罢了,也风光过了,这把年纪就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吧!”  可惜!  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政治斗争是不带任何温情的,走上去,便没有回头路,或生存或死亡,没有其它结果。  新任丞相胡惟庸,始终惦记着老对手刘基,没过多久,便有人举报刘基占据了一块颇有王气的地方。什么叫王气?自古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找这种举报理由,似乎很方便,历史上的政治斗争中也是屡见不鲜。  爷爷虽然也不懂什么叫颇有王气之地,但是他很明白,作为帝王如何搞平衡。谁赢谁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动权得始终掌握在他手中,他不是黑手,而是帝王之手。  真要占了王气之地,等同谋反,是要杀头的,但爷爷没杀刘基,只是削了他所有的福利。  刘基明白,对手真的是要把他当落水狗痛打了。没有退路,只能博一把,也许还是死路一条,但总比等死强,他回到了京城。  一路舟车劳顿,刚到京城他就病倒了。爷爷好像还挺念旧情,派了当朝丞相胡惟庸,代表自己前去探望。随同胡惟庸一起来的太医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服药后,病情开始逐渐好转,但奇怪的是,没多久,又突然加重,最终病故。
  刘基真正的死亡原因,连我这帝国的继承者都搞不清。但即使用脚趾头想想,也不外乎就这么几个可能。  一. 自然病死的  二. 胡惟庸下的毒  三. 爷爷命人下的毒  关于第二条和第三条,还可以再细分一下。  如果是胡惟庸下毒,又有两种可能:  一. 他自己决定的。  二. 他揣摩到爷爷有心让他这么做(也可能他揣摩错了)  如果是爷爷下的毒,也同样有两种可能:  一. 他直接命人做的。  二. 他暗示他人做的。  总之不管是谁的决定,刘基是死了,不过他毕竟不是真的落水狗,他生前是一个颇有份量的政治人物,所以他的死,以后便可能是一篇玄机无穷的文章。  几年之后,大明朝的法律档案中出现了这么一个文件,那是前任丞相胡惟庸的供述,其中第一条罪行就是他毒杀了刘基。只是我不确定,是确有其事,还是刑讯逼供的结果。不过和刘基相比,胡惟庸确实算得上是个坏人加小人,所以至今也没人为他翻案。  刘基死后的悼词很丰满,他生的很逢时,死的也很是时候,所以爷爷钦定的悼词中,对他给足了赞美之词。从某种角度来说,他的死对于他本人及家人来说,也许并不是件坏事。  我总结了一下,对他盖棺论定的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刘基同志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早年参加革命,足智多谋,为大明皇朝的建立,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我们永远怀念他,刘基同志永垂不朽。  唉!完美的人总是出现在追悼会上!  帝国的一个大佬死掉了,另一个大佬起来了,他就是丞相胡惟庸。他好不得意!  比他心情更好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李善长。除掉刘基是他一直的心愿,扳倒一个势均力敌的政治对手,很不容易,也很危险,但他却做到了,这里面的成就感可不是用文字或是语言能表达透彻了。   至于爷爷,他的内心,可就不能用开心或是不爽来简单形容了。至于到底如何形容才贴切,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此时的他,正很从容的,窥视着胡惟庸还有李善长。  胡惟庸之所以被推上历史的前台,与他的能力毫无关系,相反他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正因为他的平庸,所以才被李善长以及爷爷看上,他们都需要一个,对自己不构成威胁,且容易被自己所控制的工具。  刘基死后,表面上看,朝堂上很是平静。李善长安心甘当幕后,虽然是他一手提拔了胡惟庸,但却从来不对他指手划脚。官员们私下里都说,李善长真是一个难得大度的人。  爷爷也很是乐得当甩手掌柜,政事什么的都放手让胡惟庸去干。  没有约束与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更何况是胡惟庸这样的小人呢?  贪污受贿,打击异己,截留奏章,但凡一个狗官所能做出的混帐事,他都做了。  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又挤走了另一个丞相汪广洋,独揽丞相大权达七年之久。  胡惟庸为所欲为,似乎就没什么能管住他的。  真的是这样吗?  胡惟庸也太蠢了,他也不想想,李善长为什么要用他,难道就为了出口气,做掉刘基,然后让他来享受权利的快感吗?更何况李善长的身后还有皇帝,我的皇帝爷爷是什么人?那是一个对权力占有欲达到极点的人。什么功臣,什么名将,在他心中,无论是谁,只要挡了他的路,那统统就是个屁,他想灭掉谁,就灭掉谁。  胡惟庸掌控权利的这些年,其实只是一个跳梁小丑。李善长虽不发话,但胡惟庸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是符合他心意的。他并不是大度,而是他根本就不需要费什么话。在他的心中,自己才是当朝丞相,胡惟庸只不过是他的影子。  而爷爷之所以忍这么久,也并是因为脾气好,他有他的考虑。刚刚除掉以刘基为首的浙东帮,必然需要一个稳定时期,皇帝再厉害,也需要有人帮他办事,他不能杀掉所有的权臣。  且除掉浙东帮后,淮西帮必然一家做大,要除掉,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爷爷需要时间,需要一步步的部署,也需要胡惟庸之流忘乎所以,罪行一步步的浮出水面。除掉一个那么大的政治集团还是需要些干货,才能对天下有交代的。  爷爷看事情还不仅仅是眼前,丞相制度延续了上千年,但相权与皇权一直以来都有冲突,这种在历史上导致过很多内乱,是一大顽疾。历代帝王想除去这一顽疾的并不止爷爷一个,但因牵扯过多,前人从未成功过,但倔强的爷爷却决心做千古一帝,有心一试。  任何人掌控权利的时间长了,只要不是弱智,其政治智商多少还是会有些进步的。权利带来的快感越多,对失去权利的恐惧感也就越大。胡惟庸做得缺德事那么多,虽然白天的他,人模狗样,好不得意,但每当夜晚,睡梦中,时不时会惊醒,因为他总是做同一个梦——被皇帝派人拉到午门斩首。  那有没可能摆脱皇帝呢?  谋反!  胡惟庸不是没想过,但自己有几斤几两,他很清楚。这几年他虽独擅大权,但兵权却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考虑再三,他还是没有勇气,他知道自己若是谋反,则毫无胜算。  那该怎么办?  皇帝毕竟是一个人,皇权的实施与贯彻,必须要靠臣子们去办,如果满朝文武都是我胡惟庸的同党,那皇帝就算再想杀我,那也得掂量掂量。  想明白这一点后,胡惟庸开始行动。如果说早期,胡惟庸还是小人得志,一副嚣张跋扈样,除了李善长谁都不放在眼里,一向以权压下,对同僚不尊重,对下属刻薄寡恩的话,那么现在的他,有心改变自己的这一形象。做法也很简单,这种事几千年来大体都没有变。   把下属请到自己家里来,好酒好菜招待,席间问寒问暖,又是封官又是许愿,别人送的美女自己享用过后,再派人送到下属府上。  堂堂的丞相大人,竟然待自己如兄弟一般,且自己还能如同丞相大人一般“战斗”,这是何等的殊荣与恩情,恐怕没有那个下级官员不感激涕零,舍身投靠。  被胡惟庸拉下水的有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等一批重臣。  朝廷中除了皇帝,谁最有份量,并不是当朝丞相胡惟庸,而是他背后的李善长。对于自己的这位恩师,胡惟庸明白,拉拢的那些伎俩,是无法打动这样重量级人物的。他需要的是效忠,最起码是表面上看上去,那种非常忠诚的效忠。胡惟庸决心让自己的恩师能够感受到,自己虽贵为丞相,但在他面前,仍然是一条忠犬。
  李善长之所以在朝廷中能有如此地位,除了他手中掌握的政治资源外,还有一个封建时代,人们很看重的东西,那就是丹书铁券,也叫免死铁卷。这是一个什么东东,大家顾名思义就知道。  从理论上来说,这在历朝历代,是帝王给予大臣的最高礼遇与最恩宠的承诺。意思就是说:不管你犯了什么罪,无论是我在皇帝位,还是我挂了,我儿孙在皇帝位,凭这东西,任何人都不可以杀你。  有了这东西,就算没犯罪,摆放在家里,大堂里供着,来了贵客,带着参观一下,那也是极其有面子的,显示自己并非一般意义上权臣,而是特殊的,是连皇上都不会杀的人。  一般人能有一块免死铁卷,那就很了不得了,李善长够厉害,他还不止有一块,而是双料的,有两块。这东西让胡惟庸羡慕的直流口水。  当然正如我上面所说,免死铁卷的用处只是理论上的,他更多具有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虽然理论上,君无戏言,铁券发出去,就不能收回来,但皇帝就是皇帝,天下嘴最大的人就是他啦,红口白牙,横竖都由着他说,真要想杀你,有的是借口。明着不能杀,可以暗着杀。给你赐杯酒,送个药什么的,保不准里面就有毒。或者远远的派你个差事,然后借刀杀人。要是铁卷是自己祖宗赐给大臣的,皇帝甚至可以不承认,说宫廷档案中没有记载,你那铁卷是山寨的,给你来个罪加一等。  这些道理也许胡惟庸想不明白,但以李善长聪明的脑袋未必不会想到。可不管怎么说,毕竟目前这铁卷还是一种重要的象征,象征着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与份量。利用这种地位与份量,他李善长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何况事在人为,若是自己的势力足够大,那铁卷就不仅仅是象征意义,而真的是可以免死的。  对于胡惟庸的效忠,李善长非常乐意接受。虽然在他心里极度鄙视胡惟庸的人格,虽然胡惟庸的相位是他捧起来的,但毕竟这人就是目前的当朝丞相,何况手中也网罗了一批人,胡惟庸的投靠与加入,只能是增强李善长集团的实力。  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后来成为胡惟庸的儿女亲家,既然是亲戚,那就少不得走动走动。酒席上,一些晚辈不知是由于父辈的荣光而忘乎所以,还是受人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上烟嘴吸得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