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一常考的文言文

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试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
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
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
要后天的努力。
D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
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圣人无常师”,常,经常的。
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指代郯子之徒。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由于这个缘故,相当于“因此”。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是,这样,指代上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
2.把“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译成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人同行,就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B.很多人同行,就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C.(如果)三个人同行,那么(其中)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D.(如果)很多人同行,那么(其中)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3.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道理有先有后,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门研究的事业。
B.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
C.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门研究的事业。
D.听到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A.圣人无常师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D.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5. 选出译句正确的一项( )
A.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句:出生比我晚(的人),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要)跟从并学习他。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句:做老师(的人),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C.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译句: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很难啊!
D.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译句:士大夫一类的人,说老师说弟子的那些人,往往就凑在一起讥笑从师学习的人。
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下列各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吾师道也(名词“师”带宾语“道”,用作动词;学习)
B.吾从而师之(名词“师”由一般只连接动词而不连接名词的“而”与动词“从”连接, 用作意动;以??为师)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圣”、“愚”处于宾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 愚人)
D.位卑则足羞(形容词“卑”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卑贱的人)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二段有八句话,请在其句序之间用“//”标注出第一层。
2.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苏子愀然(
(2)西望夏口(
(3)方其破荆州(
(4)横槊赋诗(
3.翻译下列句子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4.文中引叙孟德事迹的作用
5.对选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对话,打破了赋的传统语言表现形式,新颖独特。
B. 通过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的愿望。
C. 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
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
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自余为J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
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②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③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3.文中写作者对众山的漫游给了作者什么样的享受?作者为什么先写漫游众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
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v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②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③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④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3.文中写之“特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作者登上西山后的感受是什么?
5.为什么作者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2015年最新高一语文必修1文言文考点复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2015年最新高一语文必修1文言文考点复习
||暂无简介
总评分3.3|
浏览量508078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难点句子翻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重难点句子翻译
上传于||文档简介
&&对​文​言​文​部​分​进​行​了​详​细​准​确​的​翻​译​,​是​一​份​非​常​棒​的​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高中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文言知识梳理
高中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文言知识梳理 23970字 投稿:张攮支
在下面的句子里填上合适的诗句。1、当你取得成绩时,老师说:“ , 。”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说:“ , 。”当你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时,老师说:“ , 。”2、小明整天不思学习,这时你对他说:“ ,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说:“ ,…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2014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数学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平安最光荣忠诚的老员工们,大家上午好!时光如梭,往事如昨,在不经意间,从建司到现在,十几年的光阴,已悄悄划过。也许我们并不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但,最终我们都走到了一起。是什么让我们风雨无阻、一路同行?因为我们坚信脚下的路,是…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必修1-5)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
3.且贰于楚也(贰,有二心,作动词)
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
5.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
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
7.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一词多义
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远的地方( “以,,,,为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
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答应,听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
五、文言虚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兼词,于何)
⑤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土地)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指代自己)
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递进,况且)
六、特殊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b.(晋惠公)许君焦、瑕
c.敢以(之)烦执事
d.夜缒(烛之武)而出
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高兴。
2.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
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2.欲与 ( 之 ) 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六、重点实虚词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故遣将守关者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鲰生说我,,,,故听之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轲自知事不就
故人具鸡黍
诚能得樊将军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常态,气度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
乃令秦武阳为副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七、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
3. 荆轲有所待( 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6.以故荆轲逐秦王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
二、古今异义词
沛公居山东时 古: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约为婚姻 古:儿女亲家关系 今:男女结婚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情况 今:表程度,很、甚
而听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说来
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12个 )
沛公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 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 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忽击忽失: 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 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 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名词,碰撞。
毋内诸候: 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 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 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 名词,内心,心里。
劳苦而功高如此: 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 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 动词,及、比得上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 副词,愈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 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动词,感谢。
然不自意: 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 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名词,神态,神情。
项王、项伯东向坐: 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名词,座位。
坐北朝南: 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车坐爱枫林晚: 介词,因为。
杀人如不能举: 副词,尽。
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动词,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动词,举行、施行。
举不胜举: 动词,列举、举出。
沛公不胜: 杓 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 副词,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形容词,优美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 动词,胜过、超过。
玉斗一双,献与亚父: 名词,酒器。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 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动词,争斗。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动词,放弃、丢下。 置之坐上: 动词,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会宾客: 动词,摆、设。
四、古今异义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原义军队,此处义为 军队驻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原义话语,此处义为告诉
沛公欲王关中 原义大王、首领,此处义为做王
不可不语 原义言语,此处义为告诉
吾得兄事之 原义事情,此处义为侍奉
道芷阳 原义道路,此处义为取道
籍吏民,封府库 原义簿籍,此处义为登记
范曾数目项王 原义为眼睛,此处义为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 原义为刑罚,对犯人的体罚,此处义为用刑罚惩处
b.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那样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在夜里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向上
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
c.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原义为好,此处义为善待、交好
d.形容词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原义为旧的,此处义为老交情
e.使动、意动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之)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百余骑)跟从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使(他)停止下来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使(关中)被攻破
五、特殊句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长于臣(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吾)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其”)
六、固定结构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
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八、古代文化常识
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
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左为贵,右为轻。
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项羽(伯)——亚父——沛公( 张良)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 通 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 通 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 古:长 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 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 古:兼词,“之于”合音 今:常用义为众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古:读zeng ,竟 今:读zeng 多作姓
向之所欣 古:过去、原来 今:常用义为方向
终期于尽 古:至、及 今:无此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士
少长咸集 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环绕
一觞一咏 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一词多义(扩展)
(一)虚词“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二)实词“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三)实词“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四)实词“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五)实词“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六)虚词“其”
1、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2、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3、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二)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如: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3、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划线“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6、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7、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离骚》 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余虽好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译: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译:这也是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 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译: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译: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译: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诗经》两首 知识点梳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如:华诞,华居。
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①防备,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
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蜀道难》知识点梳理
一、写作背景
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即安史之乱前。
唐朝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
yī xū xī
三、实词归纳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去门十里以为界
阳虎去齐走赵
除掉,去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
前往,到,,去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可以横绝蛾眉巅
佛印绝类弥勒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释加点的字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使人听此凋朱颜
3.砯崖转石万壑雷
4.侧身西望长咨嗟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西当太白有鸟道
7.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9.猿猱欲度愁攀援
10.青泥何盘盘
11.但见悲鸟号古木
12.雄飞雌从绕林间
13.连峰去天不盈尺
14.枯松倒挂倚绝壁
15.飞湍瀑流争喧豗
16.砯崖转石万壑雷
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8.所守或匪亲
19.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20.锦城虽云乐
21.侧身西望长咨嗟
《琵琶行》知识点梳理
为,,发愁,为动用法 使,,凋谢,使动用法 使,,滚动,使动用法 向西,名作状 比 面对 沟通相连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越过 多么 只 跟随 离
满 靠 急流 拟声词用如动词 ,冲击 人
挡 同“非” 互文见义 虽然 深深 28
〔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索索: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
〔4〕掩抑:掩蔽,遏抑。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嘈嘈:沉重 舒长。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当心 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
1、湓(p?n)
2、铮(zhēng)
3、贾(gǔ)
4、悯(mǐn)
5、徙(xǐ)
6、谪(zh?)
7、荻(dí)
8、幽咽(y?)
9、虾蟆(há ma)
10、绡(xiāo)
11、钿(tián)
12、篦(bì)
13、春江花朝(zhāo)
14、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
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动词 数:
使快弹数曲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
写,创作,动词w?i 初为《霓裳》后《六幺》
弹奏,动词w?i
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介词w?i
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轻别离
轻视,动词
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二、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
三、文言句式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
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于,在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
1.给下列字注音
王好战hào
弃甲曳兵y?
数罟不入洿池cù gǔ
鸡豚狗彘tún
庠序xiáng
2.词语讲解
(1)不吉祥,不幸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
(2)庄稼收成不好
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3)凶残、残暴
攘除奸凶(《出师表》)
(4)恐惧而喧嚷骚动
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
(1)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考察后推荐
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1)兵器、武器
(《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军事、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1)与“弯”相对
木受绳则直(《劝学》)
(2)正确的、正直的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
(3)面对、遇到
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
(4)价值,后写作“值”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副词,仅,只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6)副词,径直、一直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7)副词,竟然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1)数目、数量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2)几,几个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
(4)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3.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打鼓
(2)树之以桑
〖树〗种植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5)王无罪岁
〖罪〗归罪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4.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过秦论》知识点梳理
第一段重点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像,,,,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对内;对外。
动词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相斗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
第二段重点文言知识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语。
(1)以致天下之士
(2)不爱珍器
(3)于是六国之士,,,,
(4)流血漂橹
(5)秦人开关延敌
(6)制其弊
△找出文中通假字。
“殁”:死
“纵”;“横”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兵:收天下之兵(兵器)
制其兵 (军队)
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
制其弊(制服)
延:开关延敌(迎击)
延及孝文公(延续)
爱:不爱珍器(吝惜)
宽厚而爱人(爱护)
因:因遗策(沿袭)
因利便乘(趁)
△找出文段中的同义词:
取、举、割、收 —— 攻取;
属、徒、伦 —— 一类人,等人。
△按要求找出词性活用的词语
(1)名词作状语: 南取汉中 :向南。
(2)动词使动用法: 流血漂橹 :使,,,,飘浮。
(3)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
(4)形容词作名词: 尊贤而重士(贤良之人)
因利乘便(有利条件)
(5)形容词作动词: 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得弱小。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驾驭天下。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借代,应用引伸义)。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渊。
b.(秦始皇)足踏华山,把它当作城墙,凭借黄河,把它作为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堡,下临深不可测度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劝学》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輮(r?u)以为轮
金就砺(lì)则利
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
跬(kuǐ)步
金石可镂(1?u)
d.跂(qì)而望
骐骥(jì)
爪(zhǎo)牙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借助,利用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
c.又猛又急的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课文阅读训练
“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6.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
7.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b.用心一也
8.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9.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准确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本段共六句,共分几层?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
12.本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三、阅读下列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14.解释加点的词
①无冥冥之志者:
②无赫赫之功:
③事两君者不容:
④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⑤心如结兮:
15.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②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16.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17.这一段的论点是:
7.a蟹钳;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b因为用心;集中注意力或居心
11.分三层。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
12.比喻论证
三、 13.①qú
14.①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有精诚专一的意思
②显著盛大的样子
④善;仪态
⑤凝结在一起
15.①所以没有精诚专一的精神,就不会智慧豁然贯通。
②布谷鸟喂小鸟,平均对待,始终如一
16.学习(或办事)应专心致志
17.故君子结于一也
《师说》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二、【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位卑则足羞
意动用法,以,,,,为羞
2、形容词作名词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名词作形容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4、名词作动词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三、【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军队
(1) 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7) 动词,往,到。。。去,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1) 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 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
(3) 连词,表承接。 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
(5) 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四、【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被动句式:不拘于时,学于余。
3、判断句: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介宾短语后置句: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五、【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⑧请奉盆缶。“奉”通“捧”,托、举。
二、一词多义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三、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①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⑤请指示王(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⑧布衣之交(平民)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穿)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苏武传》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与旃毛并咽之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空自苦亡人之地
信义安所见乎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武父子亡功德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始以疆壮出
女:通“汝”,你。
畔:通“叛”,背叛。
旃:通“毡”,毛织品。去:通“()”,收藏。亡:通“无”,没有。
见:通“现”,显现。
祠:通“祀”,祭祀。
亡:通“无”,没有。
亡:通“无”,没有。
亡:通“无”,没有。
衿:通“襟”,衣襟。
疆:通“强”,强壮。 44 决:通“诀”,诀别。
二、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古义:位;官位。
今义:位置、地位。
列:一般的,普通的。
今义:排列。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三、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四、特殊句式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五、难句补注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汉制,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其子弟可任为郎(皇帝侍从)。苏武父苏建为代郡太守,故其子苏嘉、苏武、苏贤皆得循例为郎。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且鞮侯)单于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汉书?匈奴传》)
持节:节,使者所持信物,持节,指持代表皇帝的旄节出使。旄节,“以竹为之,柄长8尺,以旄牛尾为其眊,三重”(《后汉书?光武纪》李贤注)。
见犯乃死,重负国:“言被匈奴侵犯然后乃死,是为更负汉国,故欲先自杀也。”(《汉书》颜师古注)
蹈其背以出血:颜师古《汉书》注:“煴,谓聚火无焰者也。”煴火,指初燃未旺有烟无焰之火。覆武其上,指苏武面朝下,覆其身于坑之横木上。杨树达《汉书窥管》:“背 46
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蹈当读为搯,,,,搯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蹈其背,指搯其背,即轻轻敲打其背。杨说是。
何以汝为见:王念孙《读书杂志》称原句本作“何以见汝为”。王说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颜师古《汉书》注:“苏林曰取鼠所去草实而食之。张晏曰取鼠及草实并而食之。师古曰:苏说是也,,,,去,谓藏之也。”《汉书补注》引刘攽说:“今北方野鼠之类甚多,皆可食也。武掘野鼠,即得食之。乃颇弆藏耳。”两说皆通。 《张衡传》知识点梳理
一、作者与作品
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著。“前四史”之一。
3. “传”:传记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二、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行:去应荐。
(12)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就:就职,任职。
(14)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应:应职,接受官职。
(16)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三、通假字
四、古今异义
现指相近的几个人物事情之一。
“初到任” 现为从车上下来。
五、词类活用
大将军奇其才
(意动用法)
六、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
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
果地震陇西
(状语后置)
讽议(于)左右
(状语后置、省略句)
(省略主语)
《归去来兮辞》教与学知识点梳理
二、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 古:指知心话 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 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 是 古:正确 今:判断词 非 古:过错、错误 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埋怨、遗憾 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 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幼:儿童、小孩子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必修1-5)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 (同“悦”)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夫人(古义为“…
心中那片景.txt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你在看别人的同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心中的那片景,总在一场花雨中渐渐清晰,那是…… 看着这些…
BY: 2014 年A 系列报告 : 产品产销量数据报告 出品机构:中国产业洞察网 2013 年河北省及全国针织服装月度产量数 据统计报告目 录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全国针织服装月度产量情况分析 ...........…
食品安全卫生学总复习题 3、食品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程度与特征主要取决于食物中毒部分( C )一.单选题A 细菌来源 B 环境温度 C 细菌菌相1.下列哪种属食物中毒的范畴( C )D 菌落总数 E 食品本身理化特性A.伤寒 B.甲性肝炎 C.肉…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