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青云中学学刘薇老师的电

如果能在周三下午搞定吃饭问题,为什么你不想想梦想和远方?
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去大学讲座老师们给我讲的。
他是从小的好学生,县里考第一上了这所大学,整个村的明星。
为了供他读书,妈妈带着弟弟在大学附近市场卖鱼,他下课也去帮忙,家在附近的同学去买鱼,他毫不避讳,热情接待。生活虽然艰辛,但是他们不累,因为有希望,全家都盼着他毕业带来的好生活。
大四找工作,他不善言辞,也是形势不好,跑遍了这个城市,最高的工资只有卖鱼的弟弟的一半。于是他决定考研,这样起点高一点。
一年后考上,去市场告诉妈妈,妈妈一笑,皱纹入眼。
三年后又毕业了。就业面更窄,三年苦读让他更封闭,压力让他更不能输,自尊心又让他开不了口。
工作不好找。努力两个月,此时弟弟的鱼摊已经有3个位置了,他的工资还是只有弟弟的一半。
最后,这名从小的好学生自杀了。
这种故事在很多地方以不同方式上演,也许你就是其中一个。人们往往不会极端到自杀,但他们会把自己梦想的部分杀死,老老实实做一个庸人。
我们从三个地方学习:学校、父母和社会。问题是,前面两者教的东西,与后者完全相反。
教育告诉我们知识能改变命运,却不告诉你还有很多个东西能来回改变你的命运三次方。
教育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成功,却不告诉我们社会还有方向、资源、平台、趋势这种绝非努力能及的东西。
这几年教育又告诉你要追寻自己的天赋,却不告诉你先该怎么养活自己,保持内心强大。
于是从学校出来,你原来的一套价值观被无情的碾压,嘲弄,丢在路边,不值一文。好像《万物生长》里面的秋水、《毕业生》里面的霍夫曼、也如同01年的我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那套东西被碾压的时刻。
大叔抱着我们的女人,这只是表象,其实大叔还掌握着你的工作,你的资源和你的方向。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才会选择放弃那套东西,选择顺应。
“见过许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走呀走啊停下来那么伤心,这个曾是他们想要改变的世界,成为他们不可缺的一部分。”——《江湖行》
今年我36岁,本命年。不知不觉,我自己也成为大叔了。
生活既过得很好,也没有被生活改变。那套曾被碾压的价值观,至今还穿在我身上,挺合身,也不招人烦。
总有人来问理由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其一我虽然不自恋,但还比较看重自己这点精气神;其二,我很幸运的在新东方快步度过了生存阶段。如果一个人在周一下午就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周三下午基本上工作就稳定了。那么周四周五他很难不想点梦想啊人生啊这样的事。
如你所见,新东方当年是最牛逼的出国备考机构,也是给老师工资发得最多的机构。所以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他们高薪聘请相声演员讲段子+鸡血+考试方法,其实一点都没有提高英语能力。
我和老罗等前新东方老师糟糕的英语又为这个印象疯狂点赞。
其实他们看不懂。如果我从新东方学到了些什么哲学,那就是:
1、如果考试是必须的,就用最快的方式、最聪明的方法搞定他,然后好好享受文化、沟通和出国看世界。
2、如果考试耍流氓,可以比他更流氓。
3、最快的方式难免恶心,所以上等学生要会自嘲,二等学生要打鸡血,哭着笑着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4、重点不是考试,也不是英语,是人生。
对了当然我们好歹还教点英语——学好英语的确了不起。但是如果不是因为英语能让当年的人改变命运,其实学习小提琴也很了不起,学习炒菜也很了不起,为什么要学英语呢?
都是冲着绝望中寻找希望去的啊,后来改成什么语言就是力量,就傻逼了。
你去新东方听讲座时觉得这群人特理想主义,上课时又特现实主义的只讲考试技巧,感觉很矛盾。其实这是一种骨子里的现实的理想主义哲学:
如果现实必须要考试,就快点考试。别哼哼唧唧,我教你一个方法,肯定有效。
可惜后来慢慢变成了精致的现实主义了。
于是我出来,自己做新精英了。
在一个英语培训机构以讲GRE为名讲人生,即拧巴又矫情,展不开。总觉得不系统不科学。不如直接敞开来系统的、露骨的、收着钱明目张胆地讲。
所以新精英的口号就是“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我每一本书都签上,或者印上这句话,就是害怕自己搞着搞着商业,就忘记了。如果赚钱是必须的,就用最快的方式搞定他,然后好好享受梦想和世界。
如果你能在周三下午搞定吃饭问题,为什么你不想想梦想和远方?
谁知道,创业这个事,太他妈难了。
早3年,基本我都是周日晚上九点半才搞定全公司吃饭问题。从周日晚上九点半到十二点,想点梦想。
有一天,我一个学生泽阳来找我,说你讲东西真的不错,但还要收1980,如果写成书不就只要30块钱能看到啦。
她的意思是,反正你梦想是让人们成长为自己的样子,又不是拿这个赚钱。
我一问,果然,她就是编辑。北漂,刚入行,雄心勃勃。我喜欢这种人。
我把课上的东西和盘托出,写了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
这书不仅没让我失业,反而让新精英好起来了,有一半的学员,都是通过书第一次接触我们的。现在都卖85万册了。
后来又继续写,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又带来新的一群人。
不知不觉的,到了第五年,基本在周三上午,新精英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可以用周四五六想想梦想了。
这时回头看看我们拢起来这群人,一个个荷尔蒙过剩,匪气横生,女生男相,比我还要作。但凡有个气口,就各种作怪。
于是有了四届《做自己论坛》,有了三届《中国职业生涯发展大会》,有了国内首个在线职业辅导平台“选对”,有了总理科技展上唯一点赞的“生涯实验室”,有了梦想基金、小强币,有了我认为至今最接地气的教育部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材,有了牛人们出版的12本书……
还有很多被作死的项目。
我们都通通接受。
如果赚钱是必须的,那就快速搞定他。
如果能在周三下午搞定吃饭问题,为什么你不想想梦想和远方?
有一天一个老朋友来找我,说你们讲的东西不错,但还要收3980,如果做成在线教育,能去个0。
我说我不已经在写书了么,书更便宜,而且我还会继续写。
他一脸鄙视的喷我一下午,关于在线教育的多媒体、互动、社群、练习、答疑有多牛逼,说这个年代的在线教育就是你当年的书,而且比书好无数倍。书是单向的,你不知道何时何地是谁看到了什么看完怎么想然后怎么做,这问题在线完全能解决。所以带给人的价值也是百倍的。
我想了想,认同。
我说你的意思是,反正我的梦想是让人们成长为自己的样子,又不是拿这个赚钱。所以建议我做在线教学?
他说屁!你他妈傻啊,我建议你做在线,因为更加赚钱。
我一问,妈蛋,这孙子现在搞投资了。刚入行,雄心勃勃。我喜欢这种人。
其实他说的对,能带给别人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带给你价值。
你总想着拿钱,反过来,心就乱了。写书写火了生涯规划这个冷清的行业,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一开始你饿着,你只能看着别人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价值。
慢慢肚子饱了,你就该想着自己想给什么价值,持续的给,别人就过来找你了。
关键要持续增值啊。
回头一想。我自己这么15年职业生涯,感悟和收获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自己持续增值,快速跑过吃饭阶段,开始想想梦想。一开始当老师,然后是做新精英。都是这个路子。这是我从当年的新东方学到的现实的理想主义:
如果职业和赚钱是必须的,那就快速搞定他,别哼哼唧唧,无病呻吟。
教你一套方法,肯定有效。
这就是为什么我开始做网课的原因——
我想讲那些学校不教,父母不懂,但是其实简单有效的职业增值法则。
大叔们老了就靠这些所谓的“社会经验和资源”用你三分之一的努力占据在你头上。在我看来他们懂的都是一些“朴素的哲学思想”,说白了就是没有整理过的想法。我要出卖这些大叔们大爷们,而且我想讲得更加直观,系统和直接些。
我不希望你成为个少年老成的小油条,也不承诺学这套东西会进500强或者赚大钱改变人生,更加没法讲什么改变你命运的六堂课——你不行动,听多少节课都是这个怂命。
我只希望任何一个无背景、非名校海归、没好爹、没遇到贵人指路,但还有点梦想的人,可以通过学习这套东西快速解决吃饭的问题,解决安全感的问题,然后进入自己喜欢的人生。
如果能在周三下午搞定吃饭问题,为什么你不想想梦想和远方?
----------------------------------------------------
(深叹一口气,摇头,无奈,但是又回来答疑版:)
“你说得自己这么伟大干嘛要收钱?而且你动动嘴皮子还收我几百块。”
我先免费教你一个原则:
放下对错,关注价值。
先别管我的动机和成本,
你先关心下自己——你花十个小时听我系统讲讲15年的职业发展经验,是不是比你找个网友吃顿饭花几百值,人家还不一定好看。
当然我也愿意真诚回答你:
因为我要拿着你的钱秒速解决吃饭问题,然后继续谈谈梦想。
我的梦想是帮助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
我的第一个正式在线课上线了
《职场人必修的6堂规划课》
6次课,21天
带你深入了解职场
挖掘个人核心竞争力
看清未来三年发展方向
给李世默先生的一封信
李世默先生:
最近和您有关的一条视频在朋友圈被疯转,不少朋友对您赞叹有加。看微信小图,您眉宇清秀,妆容精致,我对卖相好的男女向来持有先入为主的好感,总觉得相由心生,一个模样周正的人,心底大约也是透亮而正气的。
于是在一个秋夜,我沐浴(无香可焚)上床,打开视频——居然长达20分钟,然而我看下去了。您山青水绿地出场,英语无懈可击,微微的紧张还多少增加了几分诚意,让我觉得你不怎么油滑——对现场演讲者而言,这是难得一见的品质,在机场那些宣讲成功学的视频里,我见识多太多装逼的老油子。
20分钟过去了,视频条走到最后。秋夜静默。我不敢相信刚才所见所闻的一切,也开始深深怀疑我朋友圈某些人的品位。是的,因为教养的缘故,我尊重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也因为脾性的缘故,我得直言不讳地说,我看到了一坨屎,好大好大的一坨,它从2013的爱丁堡穿越到2014年的上海秋夜,依旧冒着蒸腾的热气。
我该说些什么呢,对一个槽点太多接近浑身槽点的演讲,逐一驳斥显然是不明智的——它很容易让批评者陷入演讲者预设的圈套而让前者不自觉地地矮化成他打算批评的那些人。况且,看互联网上,你是个政治学者,演讲里关于“元叙事”的表达也多涉政治。兼具成功投资人身份的你懂的,在此地谈政治太过危险,所以,今夜,我们少谈政治多谈逻辑。
你说,30多年间,中国实现了6.5亿人脱贫,全世界80%的减贫任务是由中国完成的,而“取得这些成绩的中国,没有实行他们所谓的选举,也没有实行多党制。”
——你生在文革,对那个年代的某些术语应该不陌生。你举的这个例子,用文革语言说就是走“白专道路”,学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政治不正确。这样的人在那个年代也有专门的蔑称:反动学术权威。世界大势,浩浩荡荡,有那么多“又红又专”的例子在那里,好的不学,非得坚持走“白专道路”么?
你说,“事实上,中国的政治改革从未停滞。与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前相比,中国从基层到高层,从社会各领域到国家治理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政治改革,这一切变化都是不可能的。我甚至想大胆地判断说,中共是世界第一流的政治改革专家。”
——“翻天覆地”四个字我承认,几十年来动静的确不小,否则前总书记胡先生也不会说“不折腾”。至于“第一流”的评价,我用同样是上海人的你也十分熟悉的方言说:谢谢那一家门。也就是“敬谢不敏”的意思。这样的“第一流”,世界上哪个地方的群众需要,尽管前来认领,全部拿去,阿拉消受不了。说到这里我想起前苏联一个笑话:一个人问另一个人,共产主义到底算是科学实试验还是人文试验?第二个人回答:当然是人文试验,如果是科学实验,开头他们就该拿猪练手。
你说,“中共如何在一党制的基础上保证选贤任能呢?关键之一是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即组织部。对此西方鲜有人知。这套机制选贤任能的效力,恐怕最成功的商业公司都会自叹弗如。”
——你大概忘记了,所有被抓出来的贪官无一例外也是这个“最成功的商业公司都会自叹弗如”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层层甄选出来的吧?
你说,“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民主是个坏制度,但其他制度更坏’。可惜,他没有见识过组织部。”
——整个视频观看过程中,我爆笑了一次,就这次。
你说,“千万不要误解,这不是针对具体的人,仅仅是事实的陈述。如果要论政府管理经验,小布什在任德州州长前和奥巴马第一次问鼎美国总统时,他们资历还比不上中国一个小县长。”
——您想说明什么?对一个政客而言,保证其能够为民众正当服务的,是他的“资历、经验”还是他头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就是所谓的制度?当然,无论是小布什还是奥巴马,他们到此地来,绝对玩不转一个县城,甚至一个镇。这点我深信不疑。
你说,“西方人总认为多党竞选和普选是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曾有人问我:‘中共不经选举执政,其合法性从何而来?’我的回答是:‘舍我其谁的执政能力。’……英国《金融时报》刚刚公布的全球青年人民调结果显示:93%的中国90后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感到乐观。
如果这不是合法性,那我就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合法性了。”
——您这是成功学,不是政治学。打个粗俗的比喻,如果一个男人强奸一个女人,居然让后者高潮了,是否就意味着强奸合法,然后就“舍我其谁”了呢?
你说,“据透明国际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国近年来的排名在第70到80名之间。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选举民主制国家,排名第95位,且逐年下滑;希腊排名第80位;印度尼西亚与阿根廷排名并列第100位;菲律宾排名第129位。排名在中国后的约100个国家中,超过一半是选举民主制国家。如果选举是根治腐败的万灵药,为何在这么多国家不灵呢?”
——如果一个年级有200名学生,成绩排70多名的就不要操心排名比自己更后边的了,研究一下前十名的同学,即便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也是一个念想。别人比你努力结果成绩不如你,这就是你放弃努力的理由?
好了,够了。
你的这个演讲,微观一点,倒是恰好可以代言此地一句历史悠久的俗语——上海滩,有钞票就是爷。这是一切厚黑成功学的精髓,也是很多东西败坏的源头。
我向很多朋友推荐你演讲的视频,我对他们说:看看这个人,模样再周正,谈吐再雅致,也不过是一条精装的带鱼。
小时候看过一部朝鲜电影,里边的一句台词至今印象深刻,说是“漂亮的脸蛋能长出大米”。视频里您西装合体,风度翩翩,我不禁为本文开头的粗俗感到羞怯——我收回之前关于“一坨”的言论,在那个夜晚,我从你脸上看到的不是大米,而是一朵罂粟,熠熠生辉,然而发散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同时感谢你让我对朋友圈的质地做了一次小小的测试。圈子大了,鸟也就杂了。不过只有一种鸟的林子,也实在太乏味了。也应该庆幸,今天大家既能看到你的视频,也能看到我的这些文字。的确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正在来临,我们都应该毫不犹豫熊抱它。
您不忠实的
李世默TED演讲全文(中文译稿)
地点:爱丁堡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高潮时的上海。外婆后来告诉我,她当时抱着襁褓之中啼哭不止的我,心惊胆战地听着“武斗”的枪声。
在我少年时,我被灌输了一个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故事,这个“元叙事”是这样说的:
所有的人类社会都遵循一个线性的目标明确的发展规律,即从原始社会开始,经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过渡到——猜猜这个终点?
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政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所有的人类社会,不管民族、文化、语言有何异同,或早或晚都将演进到这一阶段。人类社会自此大同,彼此相亲相爱,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人间天堂。但在实现这样目标之前,我们必须投身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即正义的社会主义与邪恶的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正义终将胜利!
当然,这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发展阶段论,这一“元叙事”在中国影响甚广。我们从小就被反复灌输了这个宏大故事,几乎融化到了血液之中,笃信不疑。
这个“元叙事”不仅征服了中国,也影响了全世界。世界上曾经有整整三分之一人在它笼罩之下。然而,忽然一夜之间,苏联崩溃,世界沧桑巨变。我赴美留学,改宗成为伯克利的嬉皮士,哈哈!
就这样,开启了我另一段成年经历,我又被灌输了一个全新的宏大叙事,仿佛我这辈子只经历那一个还不够似的。这个宏大叙事的完美程度与早前的那一个不分伯仲。它同样宣称,人类社会遵循着一个线性的发展规律,指向一个终极目标。叙事故事是这样展开的:所有的人类社会,不论其文化有何异同,其民众是基督徒、穆斯林还是儒家信徒,都将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
在传统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家庭、氏族、部落等群体;而在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单位是原子化的个人。所有的个人都被认定为是理性的,都有同一个诉求:选举权!因为每一个个人都是理性的,一旦有了权选举,必然会选出好政府,随后就
可以在好政府的领导下,过上幸福的生活,相当于实现大同社会——又是一个人间天堂。
选举民主制将成为所有国家和民族唯一的政治制度,再加上一个自由放任的市场让他们发财。当然,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我们必须投身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即正义的民主与邪恶的不民主之间的斗争。前者肩负着在全世界推动民主的使命,必要时甚至可以动用武力,来打击那些不投票不选举的邪恶势力。
上述宏大叙事同样传播甚广。根据“自由之家”的统计,全世界采用选举民主制的国家,从
1970年的45个已增至2010年的115个。近20多年来,西方的精英人士孜孜不倦地在全世界奔走,推荐选举民主这一救世良方。他们声称,实行多党选举是拯救发展中国家于水火的唯一良药,只要吃下它,就一定会实现繁荣,否则,永无翻身之日。
但这一次,中国敬谢不敏。
历史是最好的裁判。仅仅30多年间,中国就从世界上最贫困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6.5亿人脱贫。实际上,这期间全世界80%的减贫任务是由中国完成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成绩,全世界的减贫成就不值一提。所有老的、新的民主国家的脱贫人口加起来,都不及中国一个零头。而取得这些成绩的中国,没有实行他们所谓的选举,也没有实行多党制。
所以,我禁不住问自己,我眼前画面到底哪里不对劲儿?我的故乡上海,一切都已今非昔比,新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中产阶级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在增长。但根据西方的那个宏大叙事,这一切繁荣景象本不应该出现。
面对这一切,我开始做我唯一可以做的事,即思考它!中国的确是个一党制的国家,由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不实行西方意义上的选举。按照当代主流的政治理论,人们据此可以生成三个判断,即这个体制一定是僵化的、封闭的、不具合法性的。但这些论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一党制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选贤任能的体制、深植于民心的政权合法性,这些是确保其成功的核心要素。
大多数政治学家断言,一党制天生缺乏自我纠错能力,因此很难持久。但历史实践却证明这一断言过于自信。中共已经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连续执政64年,其政策调整的幅度超过近代任何国家。从激进的土改到“大跃进”运动,再到土地“准私有化”;从“文化大革命”到邓小平的市场化改革。邓小平的继任者江泽民更进一步,主动吸纳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新社会阶层人士入党,而这在毛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事实证明,中共具有超凡的与时俱进和自我纠错能力。过去实行的一些不再有效的制度也不断得到纠正和更新。比如,政治领导人的任期制,毛时期,政治领导人实际上是终身任职的。这容易导致大权独揽、不受制约等问题。毛泽东作为现代中国的缔造者,在位晚年也未能避免犯下类似的严重错误。随后,中共逐步实施了领导人的任期制,并将任职的年龄上限确定为68到70岁。
最近很多人声称,相比于经济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严重滞后,因此当前亟需在政改中取得突破。
这一论断实际上是隐藏着政治偏见的话语陷阱,这个话语陷阱预设了哪些变革才算所谓的政治改革,只有实行这些特定的变革才行。
事实上,中国的政治改革从未停滞。与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前相比,中国从基层到高层,从社会各领域到国家治理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政治改革,这一切变化都是不可能的。我甚至想大胆地判断说,中共是世界第一流的政治改革专家。
西方主流的观点认为,一党制意味着政治上封闭,一小撮人把持了权力,必然导致劣政和腐败。的确,腐败是一个大问题。不过,让我们先打开视野看一下全景。说起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中共内部选贤任能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能超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组织。
十八大前,中共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共有25名委员,其中只有5人出身背景优越,也就是所谓的“太子党”。其余20人,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政府总理温家宝,都是平民出身。
再看300多人组成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出身显赫者的比例更低。可以说,绝大多数中共高层领导人都是靠自身努力和激烈竞争获得晋升的。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治精英的出身相比,我们必须承认中共内部平民出身的干部享有广阔的晋升空间。
中共如何在一党制的基础上保证选贤任能呢?关键之一是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即组织部。对此西方鲜有人知。这套机制选贤任能的效力,恐怕最成功的商业公司都会自叹弗如。
它像一个旋转的金字塔,有三个部位组合而成。中国的公务人员分为三类:即政府职能部门、国有企业,以及政府管辖的事业单位,如大学、社区组织等。公务人员既可以在某一类部门中长期工作,也可以在三类中交替任职。政府以及相关机构一年一度地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录人员,大部分新人会从最低一级的科员干起。
组织部门会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将其提升到更高的管理职位上,比如副科、科、副处、处。这可不是电影《龙威小子》中的动作名称,而是严肃的人事工作。这一区间的职位包罗万象,既可以负责贫困农村的卫生工作,也可能负责城区里的招商引资,也可能是一家公司的基层经理。
各级干部每年都要接受组织部门的考察,其中包括征求上级、下级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以及个人操守审查,此外还有民意调查,最终择优提职。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中共的干部可以在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以及社会事业单位等三大领域内轮转任职。在基层表现优秀的佼佼者可以晋升为副局和正局级干部,进入高级干部行列。这一级别的干部,有可能领导数百万人口的城区,也有可能管理年营业收入数亿美元的企业。
从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出选拔局级干部的竞争有多激烈,2012年,中国科级与副科级干部约为90万人,处级与副处级干部约为60万人,而局级与副局级干部仅为4万人。
在局级干部中,只有最为出众的极少数人才有机会继续晋升,最终进入中共中央委员会。
就职业生涯来看,一位干部要晋升到高层,期间一般要经过二三十年的工作历练。这过程中有任人唯亲的问题吗,当然有。但从根本上,干部是否德才兼备才是提拔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中华帝国的官僚体系有着千年历史,今天中共的组织部门创造性地继承了这一独特的历史遗产,并发展成现代化的制度以培养当代中国的政治精英。
习近平的履历就是非常鲜明的例证。习的父亲确实是中共的一位前领导人,但他的仕途也历经了30年之久。习近平从村干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这个岗位。在他进入中央政治局之前,他领导过的地区总人口累计已超过1.5亿,创造的GDP合计超过1.5万亿美元。
千万不要误解,这不是针对具体的人,仅仅是事实的陈述。如果要论政府管理经验,小布什在任德州州长前和奥巴马第一次问鼎美国总统时,他们资历还比不上中国一个小县长。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民主是个坏制度,但其他制度更坏”。可惜,他没有见识过组织部。
西方人总认为多党竞选和普选是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曾有人问我:“中共不经选举执政,其合法性从何而来?”我的回答是:“舍我其谁的执政能力。”我们都知道历史,1949年中共执政时,由于战火肆虐,外敌横行,中国的国土四分五裂,满目疮痍;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仅为41岁。但在今天,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人民生活迅速改善,人均寿命排名奇迹般地列中等发达国家前茅。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中国的民意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反映了中国的主流民意,其中大部分数据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稳定。高达85%的中国民众,对国家未来方向表示满意;70%的民众认为在过去的五年生活得到改善;82%的民众对未来五年颇感乐观。
英国《金融时报》刚刚公布的全球青年人民调结果显示:93%的中国90后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感到乐观。
如果这不是合法性,那我就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合法性了。
相比之下,全世界大部分选举民主制国家都处于惨淡经营的境况。关于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困境,在座的听众都了然于胸,无需我再详述。除了极少数例外,大部分采用选举的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还在遭受贫困和战火的折磨。政府通过选举上台后,其支持率在几个月内就会跌到50%以下,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持续走低,直到下一次选举。可以说,民主已经陷入“一次选举,长期后悔”的周期性怪圈。这样下去,失去合法性的恐怕不是中国的一党制,而是选举民主制。
当然,我不想造成一种误会,认为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已经指日可待了。中国当前面临重大挑战,巨大变迁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数不胜数,譬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人口问题。在政治领域,最大的挑战是腐败。
目前,腐败猖獗,危及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道德合法性。但是,很多分析人士误判了腐败的原因,他们声称腐败是一党制导致的,只有终结一党制才能根绝腐败。更严谨一点儿的分析将证明这种观点毫无根据。
据透明国际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国近年来的排名在第70到80名之间。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选举民主制国家,排名第95位,且逐年下滑;希腊排名第80位;印度尼西亚与阿根廷排名并列第100位;菲律宾排名第129位。
排名在中国后的约100个国家中,超过一半是选举民主制国家。如果选举是根治腐败的万灵药,为何在这么多国家不灵呢?
我是做风险投资的,长于预测。因此,不做几个预测就结束今天的讨论似乎不妥。以下是我的三个预测:未来十年:1.
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按人均收入计算也将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2.
腐败虽然无法根绝,但将得到有效控制。在透明国际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中国有望继续提升10到20名,跨入全球最清廉的前60国之列。3.
经济改革会加速实施,政治改革也将继续推进,中共仍稳固执政。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共产主义和选举民主制,都是基于普世价值的“元叙事”。在20世纪,我们见证了前者因极端教条而失败;到21世纪,后者正重蹈同样的覆辙。
“元叙事”就像癌症一样,正在从内部吞噬民主。我想澄清一下,我并不是要谴责民主。相反,我认为民主政治对西方的崛起和现代世界的诞生居功至伟。然而,很多西方精英把某一种民主形式模式化、普世化,这是西方当前各种病症的病灶所在。
如果西方的精英不是将大把的时间花在向外国推销民主上,而是更多关心一下自身的政治改革,恐怕民主还不至于像今天这样无望。
中国的政治模式不可能取代选举民主,因为中国从不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包装成普世通用的模式,也不热衷于对外输出。进一步说,中国模式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可以替代选举民主的新模式,而在于从实践上证明了良政的模式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各国都有可能找到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
让我们为“元叙事”的时代画个句号吧。共产主义和民主可能都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但它们普世化的教条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的下一代,不需要被灌输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政治模式,所有社会都只有一种归宿。这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也是乏味的。多元化正在取代普世化。
一个更精彩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帷幕,我们有没有勇气拥抱它呢?
【李世默其人】
李世默,男,汉族,1968年生于上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士,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及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是一名风险投资家和政治学学者,春秋综合研究院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董及中欧出版集团副董事长,中欧创业营讲师、成为资本创始人及执行董事,美国阿斯本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顾问,伯克利加州大学艺术博物馆董事,是纽约时报、南华早报、环球时报,外交事务杂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及郝芬顿邮报撰稿人。现居上海。
(从我一年前发现这篇文章,几乎每个月都要翻出来读一遍,它既道出了我内心的领悟,也透解了我的一些困顿,不过红尘滚滚,坚守不易,“我从不奢望长久,只希望活得彻底。燃烧充分,展示出纯度。”我只愿在时间中慢慢成为一个简单的人)
想给你写封信。没有什么特别原因,现在也不知道你在哪里,过得可好,以及我们将会在何时何地相逢。告别之后,已经过去很多年。我在信中说些琐碎的言语,就像去探望母亲,早晨醒来彼此絮絮地说话。躺在床上,在刚亮的天色里说各自的心思,说完才起身去梳洗。能够温柔耐心地对话的人太少了。更多时候,更多人,他们关心的都是这个世界的虚假和热闹。
也许没有逻辑和秩序。也许颠倒了记忆和未来。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我在写,你在读。之前我只遇见过一个人,可以说话说到连心的缝隙也没有了。他住在很远的地方。我们说过那么的一次话之后,就告别了。但我知道,这样的告别之后,一定还会再见。
每个人靠近我们都带着他宿世的要求和责任。如果无缘,就不会在茫茫人海中交际。如果缘尽,就会断然放下再无牵挂。如果心还在背负困难,就说明时间还没有到限。扛着它走,不要对抗,不要推卸,不要控制,不要试图解决。背着它一直往前走。现在如果有任何人问我关于困难的问题,我都会这样说。
过去不重要。过去不能累积起我们此刻的心情。幸好有无常,所以一直都会有变化。有时我也会想起一万公里之外,地球的某端,某个小镇。想起清晨微微有些冷的空气,树木的香气,碗里的樱桃,洗衣机的声音,走上楼梯时一盏一盏摁掉的灯。这仿佛是前生与你一起度过的日子。但大多数时候,我什么都记不得了。我把一切忘得干干净净。所以我现在一点都不害怕黑,也不害怕破碎的事物。因为我知道在这些背后,总有一种空无而透明的光芒闪烁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的就是这个。
我猜想有很多人临终之前,会感觉自己的一生,没有真正地爱和被爱过。人类抵抗孤独,渴求和试图获取爱,最后却以虚荣、以怀疑、以欲望、以婚姻……以各种方式扼杀它。最终他们依然如同没有爱的动物,孤独地死去。我猜想,在人死去时,只有爱是唯一可以被带走的。但是大多数人没有这个。
如果对方老了,你会悉心照顾,如果你去世,对方会为你安葬。做这些事情其实都不那么难,都未必需要相爱。可以是因为宿缘或者业力,也可以是出于善良和慈悲。爱是太高的奖赏,需要好几世的承诺和执迷不悟。普通人会被自己吓倒。
世间的孤独有四种。我们和无法真正接纳自己的人有很深的因缘。他们认为自己在爱你,但爱的不是你的灵魂,是你需要修饰的表达和形式。你等待可以接纳自己的人,最后却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自己才是支点。一些人于是选择宗教,但宗教如果没有被真正地理解,又会成为他们的止痛片和鸦片。说真话总是会触犯别人,会被误解。最后一种是,始终需要相信。
当人们真正相爱时,会看到对方婴儿般的灵魂,或者是对方的本来面目。他们就会不再那么需要一切看似庞大而无关的东西,也不关心这个社会或者同类会如何评价他们的生活。人们就可以抛弃掉这些虚假和热闹,而只是安静地互相陪伴,度过余生。只有在我们不相爱的时候,才会把对方看成有侵略性的,危险的,无法掌控的。人们才会需求物质和欢娱,金钱和声名,以这些爱的替代品填补内心的惶恐无助。
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有纯度的容器,人接应不了真理,同样也无法承载极致的感情。佛陀一再在经文里说,对什么样的人才可说法,因为这清凉而滚烫的灌注有可能使你碎裂。同理,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身心受限,一生都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相信。
夏天时我去海边,半夜模糊醒来,看见落地窗外圆月下的大海,潮声汹涌。泛着银光的波浪好像在奔走,但其实哪里都没有去,不过是起起落落。世间大部分事情都如此虚妄,但在一些人心里却是坚定不移的。我想起日本人的审美观,瞬间的美丽可以拿性命去换。他们的偏执可说是一种无明,也可说是一种突破之后的洒脱。
即便没有过错或罪恶,只是甘愿压抑和拖拉地过一生,也已经是身堕地狱。人还能如何穿透轮回?有勇气真实地活着,才是有力量的。《浮生六记》里面写道: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噫。质朴的细节,仿佛梦里逐花,又真实无比。只有被虚掷的不善美的时日,才跟假的一样。
如果人类不是为了完成本能的繁衍使命,看不出有何理由需要共处。但在超越性别之后,我们各自才有机会窥见彼此灵魂的暗示。轮回的灵魂最终需要的是融合,消失不见。最易腐朽的肉体却需求着纯属妄想的安全和长久。能够被表达清楚的,通常都不是重要的。那无法陈述的,无法脱卸的,无法展示的,无法传递的,才是重要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威尼斯的早上,听到房间外面传来剧烈的声响,打开旅馆窗户,发现因海风猛烈,船只桨橹在晃动。当时沉浸在这个声音中,仿佛发了愣,心里变得很安静。细节之中,隐藏着无常的美和动荡。人生充满荒诞。荒诞的美,荒诞的艰难。而人们在荒诞的梦中都活得太用力了。
我只愿在时间中慢慢成为一个简单的人。遇见复杂的事情,知道睡一觉就过完了。事实也是如此。于是突然之间想清楚了一些事情。生命很短暂。在游戏,幻梦,谎言,戏剧,妄想之中,活在当下,这是唯一的意义。然后应该忘记,继续往前走。艰难的时段无一例外都会过去。快乐也是。如同人与人,在告别之后会再次重逢,或者永不再见。
如果有选择,你愿成为漂亮的轻快的花好月圆的人类,还是一个在完成任务的战士般的人类?你愿与人做平庸的神仙眷侣,还是一生跨越千山万水但孑然飘零?幸好,我们从没有得到过选择的权利。
我们只会相认自己的同类,并最终跟随他们。这种相认也并不局限于人。一座古老的桥,月光下盛开的花,隐隐雨声,四行诗,两盏茶……有些人与事物的呈现,带来和谐及宁静。人与人之间,开端于相认。如果想控制或改变自己所遇见的一切,就会彼此背向而走。
如果我们再次遇见,我希望自己爱你的方式,就如同爱着身边正在遇见或即将离开的陌生人。我会以爱其他人的方式去爱你,以爱你的方式去爱其他人。没有所谓的特别的爱,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以彼此的痛苦为痛苦,以彼此的快乐为快乐。我正在学习如何去爱。
爱更多人,用爱做通道以使彼此能够走得远一些。即使是相爱的伴侣,也应把他当作其中的一员,而不是单独的一个。没有慈悲和承担的感情,走不了远路。在一起,不是为了欢娱,是为了完成。
这世间万般幻象都只是心的镜像。憎嫌他人,未必对方有错误,也许只是自己的心被障碍遮蔽。心生喜悦,未必对方多值得赞颂,是这颗心原本就有的情意。如何对待自己,就会如何对待他人。如果对他人有恨意,警惕此刻的心也许抱有投诸对方的期待和恐惧。完整的内心模式,不需迎合或供给。如果能够扩展心量,装下任何一个人,看起来会如同谁都不爱。
是的。容器只有清空,才可能试图承载无限。对我来说,重要的事情,不是投入地热爱或忘记。而是无限地热爱或忘记。
从本质而言,人,生而孤独。得到伴侣,不是为了填充寂寞或让对方充当令自己快乐的工具。身心合一的标准是,在彼此给予亲密、照顾、关怀、欢爱的世俗内容的同时,生命应因对方的存在而获得更高级别的提升。在关系的修炼中获得实证,这是与自己与他人合一的途径之一。因此,爱对我们来说始终重要。但这种爱,并不仅是指一种亲密或契约的关系。
无限制的爱,也许是一种悲心,不是被欲望和业力纠葛的小爱。希望眼前这个人是快乐的,希望对他的生命有所助益,而非伤害与损毁。不管他是谁,出现多久。
我远方的朋友说,你要离花近一些。当花开放,它付出生命里此刻全部的能量,是竭尽全力,毫不保留的。这本是接近终结的时刻,但它却这般宁静。全然的相信之后,才会有全然的接纳。而当我们处于修复的过程之中,有时会发现自身存在着一种无需修复的完美。
他又说,爱不是把自己当做救世主,要求对方改变。爱是牺牲,把自己化作空气,与对方融为一体。最困难的不是给予,是接纳。接纳即是允许发生,如此便可以熄灭我们的期待和忧虑。很多事情只是我们的方式,并非目标。不能把方式当做目标。
所以我们不应有追求空性的执着,但也没有丝毫的消极。可以全心全意做完一件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可以用全部身心爱一个人,也可以消失。没有黏滞和妄求的内在,这是一种训练。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些可通过训练得到的基本的技巧,知道如何不伤害自己。只有懂得不伤害自己,才可能做到不去伤害别人,伤害身边的事物。
所以,真实的生活即是,认真做好每一天分内的事情。不索取无关的远景。不纠缠于多余情绪和评断。不妄想,不在其中自我沉醉。不伤害,不与自己和他人为敌。不表演,也不相信他人的表演。
“你当下周围发生的事情全都是你心性的映照。也就是说,是你的心和念头创造了这个世界。”你相信这段话吗?我相信。这个相信或不信,会决定我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点。但这里面没有区分之心。即便见到各种软弱、局限,不管来自他人还是自己,我知道一切均是自然合理。没有美丑,也不存在善恶,只是人类各自的属性所得到的命运。
只是,很多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骄傲,他们不必相信,也不用听懂其他的话。任何外在的改变都是形式。心,只需要自己发生的改变。
人除了自己醒来,无人可帮。只有经历自己对他人的穷追猛打,再经历一次他人对你的穷追猛打,会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错误,和一些做法的不可理喻。再走一段弯路,然后自己醒来或一直不醒。人是多么僵硬和自傲的动物,充满对他人的妄想和断论,却只需要对方配合和服从自己。
那些可以轻而易举伤害我们的人,那些一再以痛楚和挫败试探我们的人,那些举起旗子引导我们走入迷途深林的人,那些在削弱我们的力量的人,那些让我们深深触动和粉碎自我的人,他们才是生命中最有力量的老师。如你我这般的俗人,只有真正穿行过黑暗与障碍,才能成为发出微光的人。我从不相信任何借口、理由、托辞、辩论。我只相信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时间带来行为和意愿的回报。种子若被日光照耀,会开花结果。我们即便是一群时时失去自知的农人,面对的依然是一片井然有序的土地——收获会是什么,以及可曾照料这些被双手埋入泥土之中的种子。
有人说,有时也许只是自己内心的美好投射给他人,使一些存在变得美好。但这的确是一个工作,并且与他人无关。你所做的一切首先是要使自己的负面源泉被切断,不要让它像火焰一样四处去点燃更多人的烦恼和嗔恨。使自己和他人流淌出清凉,这是一种累积。见到,一切均是心的轨道,虚弱归于肤浅,质朴归于纯真。
如果没有得到想要的,那是因为的确还没有做到足够的好,无法做到平等地与任一人分享内在的美好。没有其他理由。而在心真正清楚的时候,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段风光,都可以带来意义。
有时我想,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在各自粉饰的外表下都有千疮百孔的人生和一个暗黑的深渊。如果了知这些,不会觉得自己特别,也不会觉得自己无辜。时间飞逝,人生百味杂陈,无法言说。仿佛一个人写了长长的信,但未等到那个可以投递的人。被阅读被接纳被理解是奢侈的。此刻做一个可以独自静静写信的人,也已不错。
我是个旧式样的人,喜欢用手工慢慢做东西的时代。那个时代,有人跋涉千山万水只为相见一面,鸿雁往来耐心等待,春夜无事庭院中闲坐,聆听雨水跌在芭蕉叶上,盖一座亭阁只为观望盛开的杏花。如果遇见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我知道,在我等待他良久的时候,他也已经等待我良久。我们各自都应该是美而好的。
如同昨日我去买盆景,看到一对老人头发白了,气定神闲,容色干净,照料着姿态古雅的盆景。盆景也像它们的主人。我买了一盆大阪松,一盆垂丝海棠。什么样的人,种出什么样的东西。把盆景搁置好,桃花枝和白梅养在清水中。我想当我们遇见,将会找到一个地方,看花,喝茶,并肩坐着,说些絮絮叨叨温柔而轻声的话。不知不觉,就让岁月又翻了一页。
如果在任何变化中存在着接纳和顺受,那么即便是终结,也依然呈现着优雅和自在。最终一切逝灭都会朝向新生。
一切都有期限。只需往前走。执着过的,放空了。拖累过的,分解了。困顿过的,单纯了。被击伤过的,越过了它。如此,即便是有着微微伤感,也如同被清洗。若此刻没有一丝的期待或恐惧,就是当下最为完美的时分。而那一刻,心就像那秋天树枝上饱满的果实,悬挂着,知道会坠落,无念无想,不忧不虑,只是随顺因缘。
如此,天上一年,人间一世。
我从不奢望长久,只希望活得彻底。燃烧充分,展示出纯度。不停上演的生老病死,论证这个物质世界的变幻无常和岌岌可危。我们已知道它的苦,就可以快乐而不复杂地参与它的游戏。
最漫长的爱,其实是与自己相爱。但如果某天,我遇见了你,会邀请你一起与我跃入海洋。只有当我们各自成为渺小的水珠,彼此才会永恒地在一起。如同一段我所喜欢的经文:“世界是一座桥梁,你可以跨过它,但不要在其上建房。”我们的爱,也是如此。
章诒和的《伶人往事》里讲过她的父亲章伯钧请京剧大师马连良吃饭的故事:
刚过午休,几个穿着白衣白裤的人就进了章家厨房,用自备的大锅烧开水,等水烧开,放碱,然后用碱水洗厨房,洗到案板发白,地砖见了本色才罢手。再过了一个时辰,又来了一拨穿白色衣裤的人,肩挑手扛着整桌酒席用具,还有人扛着烤鸭用的大捆苹果木枝。
院子里,肥鸭流油飘香,厨师在白布上使用着自己带来的案板、炊具——连抹布都是自备的,雪白。
章伯钧请马连良吃饭,结果自家只用了水和火。
章诒和的评价很动人:“不管北京城头悬挂什么旗子,报纸上宣传什么主义,马连良这样的艺人都细心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精心琢磨那份属于自己的舞台和角色。活在个体的生动感受中,以自己独特又隐秘的方式活着。
那一代人如何活着?具象地说,是活得“有规矩”;抽象地说,是活得“有样子”;简单地说,是活得有尊严;往大了说,是依然有着某种精神制约,服从于某种精神力量——高于柴米油盐的精神力量。
伶人已逝,“第一玩家”王世襄的去世,让很多人哀叹某种生活方式的结束,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两个字,“讲究”。“讲究”并不代表财富——用金钱穷凶极恶地堆积奢华的生活方式,未免失了分寸。
“讲究”的生活一度被批判为小资的,而“讲究”的人,也只好遮掩着对于生活细节的爱好,悄然毁掉了自己的“样子”。
直至今日,人们终于不必隐藏对于生活细节的追求,以至于对物质有种报复式的恶形恶状的追求:把苦过的日子赚回来。“享受生活”的说法重新回到话语当中,并且被自动等同于豪门豪宅豪车。
享受生活,不应是享受生活的豪华,而是享受生活的分寸感。
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谈论器物时说:“每天使用的器具,不允许华丽、繁琐、病态,而必须结实耐用。忍耐、健全、实诚的德性才是‘器物之心’。”朴素的器物因为被使用而变得更美,人们因为爱其美而更愿意使用,人和物因此有了主仆一样的默契和亲密的关系。
人与器物的关系,如同人与生活的关系。
我刚刚去了日本的京都,入住那里的旅馆,常常给人以“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没有什么娱乐设施,洗澡如厕皆不在房间内,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有了“寒苦”的感觉,除了睡觉、喝茶,似乎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干。
出门,连庭院都是枯山水,人就这样和自己形影相吊,只有空气中苦凉的香草气相伴,所有的生活纹理变得异常清晰,再耐不住寂寞的人也被迫正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现代人往往筋疲力竭地追逐眼花缭乱的富足,然后再花大价钱、大把时间去清贫简陋的环境中体验,并命名为“修行”,如同追逐吊在自己眼前香蕉的猴子。
殊不知,生活才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我们谈论金钱、谈论社会、谈论变革、谈论技术、谈论未来,却越来越少地谈论生活。当我们谈论生活时,我们谈论焦虑、谈论烦恼、谈论不满、谈论他人,而越来越少地谈论生活本身的本质。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人该以怎样的品相活下去。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美丽100分、或者聪明100分的人--她的人生,必将比才、色各80分的人,更加耀眼。
又见皮茱新闻。
我不喜欢安吉丽娜·茱莉。
我不喜欢一个女性公众人物,充分和必要条件都是:她不够漂亮。
当然:此处漂亮,我说了算。
安茱的外在之一切要素:五官、身材、气质、格调……通通和我的倾向,背道而驰。
"'全球第一美'都不美,那你觉得谁美?"
"奥黛丽·赫本、Lee Radziwill Bouvier……"
"请给出当代人名。"
说到如今的女星……也不是选不出,尽管有矮子中间选高个儿的感觉。
心中有答案,但先说说剩下的那些吧。
都说娜塔丽·波特曼是当今Audrey
Hepburn,怎么看怎么不是一个段数:这个再美,也不过是个美女。那个甫一露脸,便已是人间容颜、天使气质……
差很多东西。然而有一样,无法锻炼无法磨练无法修炼--
悲天悯人。
这种气质,不是空中楼阁。根基在于最极致的女人味儿:温婉。
如今的女星,大毛病是美得太过凌厉。娜塔丽·波特曼十足聪明,哈佛学历,有资格傲视millions
of有胸无脑的同行、有本钱宣称把演戏当副业……
然而聪明不是"显得"越多就越多,娜塔丽的瑕疵就是太自信:自信是一种可以被单独提炼出来"表扬"的气质。但是,诚如罗丹明白:太美的胳膊,会损害雕像的整体美。太过的自信:熠熠生辉--并严重地损害一个女人的美丽。
"最令人吃不消的是她并不自觉她的魅力,呜呼,于是她的美又添增三成,你有没有发现她走路都没有信心,彷徨无依,常被地毯角绊着?"
对,我就是这段话的信徒。我始终觉得:一个不觉得自己有多美的美女,才真可以美得惊世骇俗。
奥黛丽·赫本不是一个对自己的容貌自信满满的女子,尽管她是"百年最美"。她一直担心自己嫁不出去,并终身为自己的大脚自卑。
而梦露……而梦露:呵,梦露之美的核心,不就在于那份"举世孤单、彷徨无依"?
太过"自觉"美丽的女人,在类型上属于美的客体,可以充分激起他人的欣赏欲和占有欲……并仅限于此。--嗳,那些贵重物品不就是这样吗?说到底、了不起,她们不过昂贵商品:奢侈品,或者收藏品。
惟有当一个女人进入并非非常"自觉"美丽的状态,她的美,才能触动人之内心最深层、最柔软的情感……
美,不是必然生"爱"。一个美女,需要有一个"缺口",才能成全他人的"爱心"。尤其是国色天香的美女:你滴水不漏、自成一"圆"……
等等:她需要我的爱吗?
说回娜塔丽:她能通过自我告诫、提升修养,成为一个具有温婉气质的天使级美女么?
气质,是天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不是拍《罗马假日》的1953年,本世代:催生所向披靡、扼杀空灵纯美。天使生于今天,也会走上"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路子。
好莱坞有个"娜塔丽·波特曼前传":一样是"十三岁的眼神震惊世界"、一样的常青藤出身(耶鲁/哈佛)、一样的高值IQ……看看朱迪·福斯特穿透力十足的sharp眼神:她就是二十年后的她。
--且慢:娜塔丽比她美、比她生得晚,所以会比她"笑容更加甜美、眼神更加坚定"。
锋芒和温柔都来自内心。心不死,人不变……任何风格都是一条不归路,只不过在这条路上,趋于成熟和圆满。
皮相相似又如何?你们说的气质只是皮毛。"奥黛丽·赫本第二",怠慢了她,也怠慢了她。
另一个被说成第二的是Scarlet
Johansson,一个也许迷失东京却绝不迷失人生的少女。
他们说她是"梦露第二"。
一样的金发耀眼、一样的身段浮凸、一样的笑容明媚……不同只是:她媚得糊涂、她媚得清醒。
梦露若有她一半聪明,就不会这么美、亦不会死得这么早且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她倒像另一个Scarlet:十二橡树庄园的斯佳丽没有Gone With the
Wind,一百五十年后托生于另一个斯佳丽……一般的天生丽质、巴辣勇敢,一般的阅人无数、杀人无数。
不同是:前一个斯佳丽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后一个,知道自己该要什么。
梦露的迷离:成就了她的致命美丽、伤了全世界的心、杀了她自己。
斯佳丽·约翰森不会是梦露第二,她在十七岁的时候,就有百倍于三十七岁梦露的精刮和明白--简称精明。
精明,永远不是一个贬义词: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一个人知道把自己保护得很好,何过之有?
损失的只是那些还渴望着梦露重生的人。
没有人说她是"xxx第二"吧?
她的确不可能是谁第二。她是比娜塔丽和斯佳丽、更加"时代特征鲜明"的本世代少女。
仅从立命之本而言,她已经比她们"先进"。
明星的立命之本,乃是与大众的情感模式中、那个连结点。
那二位与大众之间,主要是无数异性的"梦情"(梦中情人)、也就是性幻想对象。换言之,她们(作为明星)的生存基点,主体立足于身体发肤--对异性的诱惑。
而她与大众:呵,这个本世代少女,正是无数本世代少女的"心偶"(心中偶像)。更加确切地说:是心中风格偶像。故所以然:她的生存基点,是风格作派--招来同性模仿的冲动。
一种,是想得到你。另一种,则是想成为你--我不能说哪一种更高等。我只能说:后一种,的的确确更深地烙着这个年代的印子。
所谓平等年代,并非人人平等、等级荡然无存。而是:等级不再是一堵摩天高墙、而是一道可以跨越的栏杆。人人都有权利和可能,进入他/她所希望进入的那个等级。
不管这种希望能不能实现,为人们提供"相关幻想"的偶像不断涌向,就是时代特征的最好证明--最好的例子是超女。
其实一开始就想说:这个生于1981的小妞,从相貌级别和打扮路子上讲,完全就是未经海选和PK的英国版超女。
其相貌级别?貌不惊人。
其打扮路子?街头、混搭。
一切都在明白无误地告知观众:长我这样、以及穿我这样(貌似)不太贵的衣服--你有就可能混成我这种。
为了维持“生存希望”,女粉们不停地给她"发短信":模仿就是对她最大最好的支持。
满大街都是她--不信你上英国看看,街上只有一种Look:适龄女子全部梳Sienna
Miller发型、拴Sienna Miller腰带、蹬Sienna Miller靴子、像Sienna
Miller一样用(貌似)狐狸毛马甲套黑色长袖毛衫配slim牛仔裤……
有人气、就有商业价值。广告商和商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人捧场,有人买单--
她岂可不红?岂可不红到发紫、紫到发黑?
惯看的一份杂志:天大的明星,历来是放在"生活"版,卢卡斯或者阿甘都是这样待遇。
第一次看到明星被放到整本的封面、上的是"新闻"版,简直不敢相信眼睛:该小妮子,有这么火?
幸或不幸的,Sienna
Miller成了我们这个年代最Hot的"型格美女"。
每每看到她,摄影师怎么用力气,我也觉得作者那"美女"二字用得非常宽容。
倒是有一个词,看她一次、想起一次:
低俗假如不被人为地憎恶,它是和高雅并列、只是不同的一种存在。
这是一个低俗的年代, Sienna Miller乃是时代的顺产婴儿。
说自己不喜欢(不喜欢≠讨厌)的,愉快。
说自己喜欢的,更愉快。
我对一切带有"炙手可热"特征的:衣服、东西、品牌、娱乐、书籍、人……通通不感兴趣。
惟有例外是Kate Moss。
一样的超模、一样的"80后"--八十年代后期出道,人家Stella
Tennant:成名、大红、引退、成家、生子、隐居、复出……一样的十数年春秋,眼看着别人谢幕又落幕、落幕又谢幕,她可就一直风口浪尖地红着。
无数的人来不及红就消失、又或者红了一半就下台,惟有Kate:永远的超模、永远的缪斯……最要命:永远的"最佳着装"。(Sienna
Miller曾经得到这个榜上第二名的位置。人们说她将赶下她,我说她将永远地止步于No.2。)
开始的时候,每年我都觉得:"气数差不多了吧?明年就该隐姓埋名了吧?"
后来发现:除了嘉宝,隐姓埋名都是一种结果而非选择。你正当火候、你值钱……想被放过那是太难了。轮到你隐姓埋名了,你想招狗仔队拍你还没门儿呢!
再后来,我看她一眼、服她一次:这个女人,怎么可以把衣服穿得这般出神入化、而又可以那样身为名人却一点不"装"?
她最大的天赋,不在于会穿,而在于那股"无所谓"的气质。
有这股气质的人,穿块破麻布都像锦衣玉服--没这股气质的人:拜托不要真的穿上麻布,不然你的的确确像块抹布。
初初被吸毒逮个正着,满世界的讨伐硝烟四起、有人同情或窃喜地预言"她快完了"……
可是我不相信。
这个女子,天生是块宝藏。她身上所蕴含的财富,不会因为诋毁而消失--这是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的。既然她继续是块宝藏,就会有人继续挖掘开采。
新闻此起彼伏,有人万劫不复有人当它放p……
这回,世界上又多了一只不死鸟。
另一个Kate。
又是英属国家。不列颠的确比美利坚熏陶人。
第一次看见她,《伊丽莎白》。
那时喜欢她么?当然不。一张与主流和传统意义上的美丽、有相当距离的面孔。
后来,我再也没看过她的电影,包括《魔戒》。
我也搞不清楚:她究竟得过些什么奖?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她出席各大颁奖礼的身影,"震了"。
同时心里奇怪:这个女人,并不好看,怎么就这么好看呢?
我是老了吧。小时候喜欢的女星,永远是明眸皓齿、清丽或明艳不可方物。自从Sophie
Marceau渐渐淡出,我pick的新人,皆是标准的风情或风格取胜,比如舒淇、又或这位。
后来明白了:人大了,就忍受不了假的东西。那些标准美人儿,美则美矣,一概美得很假。整不整容且不去说她,光是一切面部动作都经过"标准化"这点,就够让人食欲不振的了。
尽管我不是非常讨厌040,也要承认:她正是个中翘楚。
古龙说苏樱:"……她也许并不能算很美。但她那绝代的风华……"
Kate Blanchett,令我忆及苏樱。
在我能想起来的范围中,她是惟一当得起"优雅"此词的当代女星。
声明:我很反感谁说Gwyneth
Paltrow"优雅"--参见前文《“高露洁”》。
Audrey Hepburn、Kate
Blanchett、Kate Moss、Sophie
Marceau,一块儿向我自己证明了一件事:
我所喜欢的东西:第一要真,第二要浑然天成。容不得一点造作,容不得一点缝缝补补。
Ps一下,虽然Kate
Blanchett在&Aviator&里演的是凯瑟琳·赫本,但我打小就不太感冒这个赫本。
她不够美--女人不够美没关系,风情够了就够--可她又那么冷--冷美人也是好的,比如嘉宝--可她又不够美……
这个逻辑圈终于告诉自己:为什么我不喜欢她(不代表我讨厌她)。
上面说到自己口味转移、越老越不喜欢标准美女。
其实也不是:只要你够美又不假。
Gisele Bundchen,男人不放过这个女人,我不放过这个例子。
我一直很奇怪的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说她"搭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欧?以她的美貌,莱昂纳多排队还要领号呢。
她长得一点不怪、甚至堪称国色天香,却能走红,这在90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的名模中,实属罕见。
也不是"不怪"就足以打动我这颗芳心的。那俩"地球人都知道"的80后超模:克劳迪娅·辛弗、辛迪·克劳馥(老觉得她俩名字连起来念、有《西游记》里"ba
ber beng、beng ber ba"的效果),够主流了吧?
前者:男人一见就魂飞魄散……可是女人见到女人,多美也能保持正常思维:她长得不完美--不"正":颧骨太宽、眉眼太近、上唇太薄……且老是做妩媚微笑,令人怀疑:是否因为不够"美才笑得这么"媚"?
后者:不多说了。从小学起就觉得辛迪·克劳馥,一个字"土"。
她美得太卖力了,简直是超模中的蓝领。
余者:Natalia
Vodianova嫁给子爵又如何?卖菜太早也太久,她那纯真始终让我想起乞讨的女孩,一股子狠劲儿……富贵可求,高贵不可。比她更新更贵的Daria
Werbowy,原产加拿大:对不起除了一股子半吊子的傲劲儿(一看就是因有三分姿色让中小学男同学给惯的),我实在瞧不出她有何夺人之处?至于Gemma
Ward、Lily Cole、Devon Aoki……说了:怪者不点。
文及此刻,自己才明白:为什么在模特儿中,"独此一家"地喜欢吉塞勒·邦倩?(Kate的身份早已是名女而不止于model。)
喜欢谁,本来就是打一个综合分。说到女星,则无非容貌、风度:要么两项较高、要么一项绝高。
两个Kate,都是并非绝色、但有绝代的风华,属于发展不均衡但究竟有天赋的学生。
而吉塞勒:
No.1,够美。
模样儿是标准天生尤物、杀人不眨眼的级别。美得又那么有力度--简直可以说"美得杀气腾腾"。
过气美女和非过气美女的区别:就是美得软塌塌?抑或气势如虹?
No.2,够酷。
容貌美得可以杀人、眼神酷到可以杀人。"我美,可我不吊你"这才是本世代的美女。
记牢了:一旦有点讨好人的味道--亦即所谓"谄媚"--再美的美女,打入不入流。
No.3,够纯粹。
都是美中带酷,为什么喜欢吉塞勒、不喜欢娜塔丽?
因为娜塔丽的自傲中带着对自己IQ的得意,自觉会念书、文凭非凡、高人一等:"你们卖苦力我玩票……"做一行却瞧不起同行--心不纯粹,美里也有砂子。
美女很多可爱的、才女很多可爱的。但美才女:像所有自我感觉良好者一样,以不可爱居多。
看看吉塞勒·邦倩,酷得万马奔腾却又安安分分:"我就是以色事君,如何?"
--对:就算教授比model"高级",咱不要那高级还不行么?
女人,最忌就是"自评"综合分。一旦滋生"天姿过人、天资更是过人"的情绪……你固然漂亮,可惜难以跻身美丽。固然聪明,却离智慧越来越远。
&有一句话我反感经年:
"聪明的没我漂亮,漂亮的没我聪明。"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美丽100分、或者聪明100分的人--她的人生,必将比才、色各80分的人,更加耀眼。
一个满贯,当然胜过两个半吊子。
去年、今年戛纳,苏菲两次走光(露点、露底),为什么媒体都没怎么大为难她?
美到这个份上……我见犹怜何况老奴谁也不忍心。
美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除了美女。芙丽涅的律师只需要掀开她的衣服然后说一句:"难道能让这样美的乳房消失吗?"雅典501位市民组成的陪审团就集体宣判这个面临死刑的女子无罪。
小八一下。露点事件充分证明:去年近不惑的苏大美女,身材一直保持在"即使有伤风化、绝对无损美感"的良好状态。
除了法国男人,我没有见过不喜欢苏菲·玛索的男人。
苏菲不是法国美女。法国美女是《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里的Julie
Delpy、是古怪精灵的美丽天使和《漫长婚约》里的玛蒂尔德、是"文青+小资"阵营的统一女偶朱丽叶·比诺什。
万事讲究个性的高卢人,可觉得苏菲不够“个”(三声)、不够代表本国个性……
要怪,就怪她美得太过“世界大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苏菲绝对是个被注入了"天地大美"精髓的女子。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丝一毫小家子气,怎么挑、怎么没毛病。
要命的是又那么率真、性情:活色生香生香活色……她自顾自精彩活着,爱谁是谁。全世界有9位数的男人为她鬼迷心窍,她连眼角都没有挂到。
这个女人,整个人和整个人生都在讲:"你爱我,与我无关……"
这个女人,至性至情了一生:
十八岁的时候,全国上下为了阻止她与Andrzej Zulawski拍《L' Amour
braque》,几乎拿出种族主义精神……她凑齐一百万法郎、为自己从高蒙电影公司"赎身"、拍这部戏、并和这个人在一起。
三十五岁的时候,在一起了十七年、并有了四岁儿子,她义无反顾离开他。这个女人不需要安全感、她只要爱--或者,只有百分百真实、绝不委曲求全的爱,能给她安全感……美得货真价实、也要爱得货真价实!
三十九岁。她说:"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就在前不久,我从影25年以来的劳动成果被我的经纪人卷走了。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世界末日……我只是想:我要多拍些电影,重新开始。"
除了可以自由使用Google和Windows,我真的不太喜欢这个年代:那么多男人都被抽了筋、那么多女人都没了魂……
幸好,还有这么一具美丽的皮相、承载着这么一颗倔强的灵魂。
艺术与童年:《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
前阵子我听到刚从法国旅行回来的几位长辈聊天,聊到参观卢浮宫和奥塞博物馆的经历时,有一句话他们兴奋地重复了好几遍,某张库尔贝,某张莫奈,“是小时候在画报上看到过的”。几十年前他们初次在美术画报上看过,有些还珍重地剪了下来,贴在当时很流行的自制剪贴簿上,抚平、夹好,时不时翻出来,用懵懂的眼睛望过,在后来的记忆中始终为这些画片留着一个角落。
我自己则对小学美术书里雷诺阿的《小艾琳》和杜尚的《下楼梯的裸体女人》印象最深,因为它们,我甚至还能记起当日课堂里的光线和气氛。那时候我也有一本自己的剪贴簿,上面贴着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欧洲女人的大蓬裙和阳伞令我对那个遥远世界的生活遐想不已。还有一回,老师讲西斯廷的天顶画,令我一直惦记着米开朗基罗的颈椎,直到去年我才真的在梵蒂冈看到这组天顶画,在工作人员低沉的“Silence”的提醒声中,我随着人海里的每个观众一起抬头仰望,我喜欢通过这个姿势与画家产生奇妙的感应。
几张珍爱的画片,一些熟悉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凭借这些零散的信息,我们建立起自己最初的西方艺术史印象,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时地惦记和呼应着它。
在阅读《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的过程中,一种亲切感自始至终伴随着我,令我想起那些始终小心保管的、陪伴我许多年月的剪贴簿。我相信这本书的确具有某种剪贴簿的气质——它没有教科书的板正、严肃,却散发着爱好与热情,像收藏家的手写目录,带有一种双手来回抚摸过的温度。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初识艺术史的方式。
我在欧洲游学期间,很多次在博物馆里尾随小朋友们的艺术课,你也许记得侯孝贤的影片《红气球》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在巴黎奥塞博物馆的儿童美术课上,小孩子们席地而坐,指着画里熟悉或新奇的东西,或是想想自己的心思,抠抠地板上的窟窿,望望穹顶上变换的天光、飘过的云和红气球……我尾随的正是这样的课堂,它似有一种郊游气氛。
这正与这本书的风格相合。为了更好地传达它的气息,我需要首先介绍一下它的作者贝亚特丽斯丰塔内尔。这是一个童心未泯、长期滞留在博物馆里的近视眼作家,她在图书馆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小孩子,并且“萌生了将神奇宝贝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进行比较研究的想法”,这段令人忍俊不禁的介绍告诉我们她是一位多么贴心的童书作者。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达芬奇、伦勃朗、罗丹、毕加索和沃霍尔的名字,也可以欣赏到一些同样打动我们,却出自无名艺人之手的作品,因为艺术的历史并非只是由那些伟大的名字所书写。通过作者的讲述,艺术家们——无论是声名显赫的巨匠还是隐姓埋名的手艺人,都不再遥不可及,他们首先是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普通人——会在雕像前消磨一整个下午,会因为画得过瘾而忘记了吃饭,会抱怨那个冻坏了双脚的房间,也会因为不同的艺术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
这本书教会年轻的眼睛如何沉迷于美的事物,从而获得心灵的愉悦。我在文章开头多次提到“剪贴簿”这个物件,因为它是对每次“沉迷”的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建立起一个自己的审美世界,此后又通过对这些记录无数次的翻阅而产生新的沉迷。当然,如此精美的图册被称作“剪贴簿”实在有些奢侈了,它已经被充实、丰富成一间可以随身携带的博物馆,珍藏着从几千年前至今的人类艺术创造。而这本书的作者,像每一个深谙闲逛与观看之道的法国人一样,提醒我们凝视美妙的细节,在画中找一个角落坐下,细细体味色彩、形状、光线和气氛。我相信,这个可以在其间任意漫游、做梦、浮想联翩的空间,是献给童年的最好礼物。
年轻的眼睛,年轻的心,总是渴望着了解这个世界,渴望知道它的秘密——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的?以前在这里发生过什么事情?艺术的历史,是以心灵为尺度的历史。这本书并未向孩子灌输好与坏、美与丑的概念,因为过早地为这个世界下定义未免有失宽容,它并不替孩子做出选择,而是向孩子们展现每个时代的人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什么,令他们思考为什么其中有一些创造物会如此动人,并引导他们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这本书也没有回避“艺术家的孤独”和“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这些悲伤的话题,然而书中又写道,很多生前孤独的艺术家,其作品在他们身故之后又流传了上百年,并在天涯海角获得无数心灵的知己。而曾经被战争摧毁的世界,终究被悲痛而未失希望的人们重新建造起来——那些决心、勇气都在艺术创造上留下了自己的刻度。我甚至喜欢读每一张作品下面的小标题,那些收藏着这些艺术品的场馆,是一个个迷人的地标和探索艺术世界的邀请。我想象着这些原作等待着读者的眼睛去与它相遇,我想象一颗年轻的心里,装着对美的渴望与亲身探索这个世界的热情。
在这本献给孩子的书中,作者在尾声处写道,绘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来到当代,许多艺术家又模仿起孩子的天真笔触来,这一刻就像是穿越了时空。我喜欢这一段,它就像冒险故事的温暖结尾,隐约带有一种回归的意味,人们又重新被原始艺术触动,那是当整个世界还处在童年时期的艺术。最早的人类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开始画画,这个问题注定是无解的,然而这个谜题就是艺术史的美妙开端。而今天的孩子是出于什么原因第一次拿起画笔?我相信它是出于一种本能。
回望艺术的历史中或明或暗的群星,再看一看拿着颜料涂涂抹抹乐此不疲的小孩子,我见到的是同一双对世界痴迷的眼睛。
时间总是很不够用,太多的兴趣,又,太多的日常事务需要打理,无法周全,心里永远含着对这的惦念,对那的仰望。粗粗一算,大约起码有十类为我的热情所在,且不谈这十类里还有好多小分类……给自己理一理,看看这一生到底应该怎么安排时间,这一辈子是不是最后沦落为什么都会,却什么都不精,不能领略其中深意,便是毫无意义可言。先来看看这十类(截至目前最起码的统计):
一、乐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二胡、古琴)、作曲;
二、缝纫、熨烫、服装设计、服饰面料研究、着装、衣物护理、香水;
三、园艺(养花莳草、对各类植物的识别与其生长环境的了解、插花)
四、烹饪(各类餐具、各类食材的了解与甄别、各类菜式、各类水果、烘焙、富有创造力的食物搭配)
五、诗歌、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大量书籍阅读、思考;文字锤炼;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育学、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分析、蒙台梭利等)
七、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
八、家居环境布置与设计(家具、材质、家居、空间设计)
九、医学、健康、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
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理出这些内容之后,吓了自己一大跳,原来自己俨然在朝着“生活家”的方向在发展,像台湾那个叶怡兰一样的生活美食玩家一样,女人天性里就生长着这些温暖的根系?并立志要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培养一些兴趣的同时,增长见识和提高Taste,应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女人天生美好,因此喜欢与创造一些美好的东西。恋物者中女性居多。但我同时认为文艺其实是一些很俗的事情,最终无非是些声色之娱,所以我不爱把它们当成事业。尤其对那些半吊子文艺工作从事者,境界没多高,却装腔作势,令人生厌。也许因为自己现在没有事业,所以有闲情把精力放在这些或文艺、或生活的堆子里,学习这些知识是可的,但我已知道自己有天分很快与它们成为朋友,并最终将离开它们。
新买了一盆大叶栀子,晚上送到家。喜欢栀子的洁白和清香,还有童年的南方记忆。前年从贩子手上抢回两盆小叶栀子,交由娘代养,待开出几朵洁白的小花之后便开始掉叶变黄,后再无好消息。在北方的干燥环境下养栀子不易,需要非常熟悉它的性情,但太喜欢它,开始苦心钻研。未来我若有一个小孩,我也会因为对他的爱,希冀他的美,付出责任与心血。两者的前提都是自己也要足够好,足够懂,足够耐心,足够savvy。夏日的香水和家居扩香也只用栀子花系列,比较好的几款:Marc
Jacobs同名香水,Kai系列,以及Yves Rocher
Gardenia,最后一款已经停产,比KAI要清淡一些,也更像栀子,价格也最贵。栀子花的叶子四季常青,生长旺盛时极其繁茂,但是花朵却纯洁;花香淡雅,但我始终觉得此种淡雅的底色是浓烈。如栀子花一样的女孩,该有多美。
观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喜欢女主角的短发造型,朦胧浪漫又不失优雅的少女美,是我喜欢的风格:)
观影过后和一些朋友交流了观后感,大家普遍的认为是黛西的自私虚荣冷漠以及盖茨比的那份因执著而悲剧的命运的惋惜以及感动。可是我总觉得还缺点儿什么,看了很多影评后,我以为以下这篇最得我心,它太精辟地阐述了一些男人和女人,爱情,这些最世人都认为最了解,却最普遍存在困惑的永恒主题。盖茨比的执念很美,但终究是个悲剧,我希望看到这篇转载影评的男人们,更真诚温柔地对待爱,更了解女人,能够有更幸福和成功的人生以及伴侣;祝福看到这篇转载影评的女人们,美丽、优雅、高贵、富有。
全文如下:
年轻的时候我时常被这样一种姑娘吸引,她们穿着简单的T恤或是套头衫,拎着不知名的手袋踩着平底鞋,出现在经济型小汽车的驾驶位或者是公共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上,和她们出去吃饭的时候可以毫无压力的去麻辣烫和烤串。当然,最重要的一条,她们都足够漂亮,漂亮到需要克服太多诱惑拒绝无数男人,非常努力地才能过上普通女孩的生活。当跟她们同等姿色的女孩拎着迪奥坐在奥迪的副驾驶上的时候,我觉得她们简直就像天使一样。
我想,当出身贫寒身无分文的普通军官Gatsby最初和Daisy女神相恋的时候,他一定和我曾经一样,把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女神寄予平凡的自己的那份感情当做一种恩赐,认定她一定是最浪漫最潇洒最不物质的姑娘。
Gatsby和我都错了。
感觉型和价值型
从感性和理性的维度,我们一般把姑娘简单地分为两类,如果说所谓感性的姑娘是更注重感情的感觉型,那理性的姑娘就是更务实的价值型。
可现实远比这复杂的多。盖茨比们忽略了一批高段位选手,比如Daisy和我开头提到的那些天使们中的大部分,借用某顶级PUA的说法,我们称其为伪装成感觉型的价值型。她们深知男人们固有的天真导致他们普遍青睐感觉型的姑娘,毕竟无论财富多寡价值高低,谁都更渴望一个女人最终选择了自己是因为喜欢跟自己在一起的感觉。和那些情商过低到处晒名牌强调宁愿在宝马里哭泣的姑娘相比,让男人觉得更喜欢在自行车上面笑的姑娘,最终往往却更容易坐在宝马里。
我相信,Daisy五年前是爱过Gatsby的,可怜Gatsby却把那短暂的激情误以为成终生不渝的一生所爱,如果他战死在沙场,这将是一段完美的爱情故事,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
所以,即使当Gatsby自以为成功逆袭回到Daisy身边的时候,他其实依然也只是那短暂的激情。Daisy价值型的内在属性,那份激情是远不足以让她彻底放弃Tom,孩子及已有的生活圈子和习惯,更不用说考虑到Gatsby的巨额财富来路不明(在原著中这是一个deal
breaker,电影中为了使Daisy的形象更复杂被弱化了)。可她伪装出来的感觉型却令盖茨比无比相信,自己最爱的人是他。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绝大多数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长线关系中都会逐渐向价值型逐渐靠拢,她们内心深处对安全感的渴望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飙升,稳定和可预见性最终会压到一切成为决定性因素,那也就是该接盘侠们出场的时候了。但与此同时,她们并不会彻底排斥一切短暂的激情,短期关系中她们足够入戏或是说也是真心喜欢那些带给她们难忘感觉的男人,只是她们最终选择的长期关系,依然还是要回归到对自己对安全感的诉求上。
你说作为一个女人,Tom和Gatsby该如何选呢?
提到Daisy是伪装成感觉型的价值型的典范,你对她们的另一位鼻祖林徽因一定不陌生,而徐志摩就是众盖茨比们中的一员。盖茨比们就像烤串,饮食习惯再健康的人偶尔也会想吃上几次,但绝对不会因它挺好吃就天天改吃烤串了。烤串们却永远想不通这个道理。
屌丝的宿命
第一次读The Great
Gatsby原著的时候我尚年幼,和很多人一样,被Gatsby的一片痴心感动到几乎落泪,为Daisy的负心薄幸痛恨得咬牙切齿。可现在回头来看,Daisy就和我后来遇到的很多姑娘一样,并非好人可也不是坏人,她只是一个女人。
而Gatsby,即使不考虑到他积累的财富风险系数太高埋下了最终悲剧的导火索,从头至尾也都是彻头彻尾的屌丝。
屌丝因为年轻的时候生活的首要困扰是缺钱,这份先天不足导致了思维上的缺陷,总是误以为有了钱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那些生来就伴随着巨额财富的人一定明白,即使再有钱,生活依然有很多困惑和痛苦。
Gatsby用了五年的时间,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极好的运气,成功暴富。可他对Daisy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依然是纯粹的屌丝。和资深高富帅Tom比起来,Gatsby的需求感太强,安全感太缺,电影和书里都有太多细节,什么谎称自己是牛津毕业,初次见面刻意布置的花房,那本贴满剪报的日记,偷情时不断提出的要求和期望,甚至最后顶替Daisy车祸的罪行,凡此种种,对于Daisy这个级别见过世面的美女而言,都是吸引力暴跌的自毁行为。
事实上,Gatsby之所以是Gatsby,当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达到迎娶Daisy标准。而凡是以迎合某个女人的标准为出发点的付出和努力,大多都以悲剧告终。
这些年我逐渐领会,美女的直觉是如此的敏锐,敏锐到她们自己都未必察觉,但凡一个男人内心存有需求感和不安,无论他多么擅长掩饰,言语和行为多么克制,在女人面前永远都会暴露无遗。这或许是自然选择赐予女性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帮助她们选择到最适合的异性繁衍。
当一个姑娘感觉到一个男人为她所做的一切是必须用清晰可见的回报做交换时,她们的本能绝非感动而是逃避。男人却往往以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多以至于这场交易无法完成,结果逼得越紧,她也就逃得越远。到了这般地步,无论你坐拥多少财富,多么风趣幽默,泡过多少女神,在那个姑娘心里都毫无意义。太多高富帅沦为屌丝的悲情故事,它们的本质上都是如此。
前面提到过,不安是女人的天性,所以她们一生都在寻找内心存有真正安全感的男人,而非一个会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情绪激动不知所措的孩子。
Gatsby消失了五年重新出现,夜夜笙歌,挥金如土,可一上来就要求Daisy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和习惯的生活,回到自己身边。这又是多么强烈的需求感和不安?
事实上,当你试图用说服的方式让一个喜欢的姑娘爱上你的时候,你已经失掉了当初她喜欢你的一切特质。
盖茨比们的救赎
电影版中,最动人的场面,我觉得莫过于Gatsby初见Daisy那场戏。莱昂纳多在女神到来后匆忙出逃,又在大雨中狂奔回来,他第一眼看到Daisy时那个眼神,温柔的令人心碎。那个眼神熟悉又陌生,让人想起年少时的自己,又诧异它现在到了哪里?
真爱和需求感仿佛天生是一对邪恶的孪生兄弟,相生相克,曾经经历过的人都明白深陷其中时那无尽的痛苦和无可奈何的纠结。由此衍生出“表白必死,认真你就输了,谁先动心谁完蛋”
之类貌似高手的忠告,实际都背离了问题的核心。
需求感的本身就是恐惧。害怕失去,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再也遇不到,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Gatsby后来为Daisy所做的一切,无不包含了上述恐惧的每一种,充分暴露了自己本身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而女人天生最排斥的就是心中存着太多恐惧的男人。
所以因爱而生的需求感真的就无可救药了吗,盖茨比们真的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女神和一个混球在一起而无动于衷么?
你得需要经历很多痛苦才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真爱是可以和需求感分离开的。当你化解掉一切需求感的时候,才只留下爱,这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Gatsby并不懂得,像Daisy这种姑娘,你是绝对无法将她硬拉倒你身边的,你只能大步向前走,让她自己转过身去追寻你。
如果她最终没有跟过来,那感到遗憾的应该是她而非你。
男人年轻的时候的思维方式大多是线性的,遇到感情问题后首先想到的依然是用一系列线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缺钱则拼命赚钱,出身卑微则刷名校强加光环,但求能满足一切已知条件然后导出理想的结果。但人的感情微妙之处便在于,大部分问题都无法用太直接的方式去解决,感情的本质,就是无能为力。
承认我们对大多事情都无能为力,并且心平气和的面对无能为力,是从根本上破除需求感的第一步。
Gatsby回来了,他依然深爱着Daisy,可如果他是一个只有爱而没有需求感的人,又应该怎么做呢?
我想,他大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诉Daisy自己还爱着她,也渴望跟Daisy重新开始,真挚诚恳无需扭捏,只要一切是建立在Daisy自己愿意的前提下。他理解并尊重她的选择,更不纠结她是否爱过别人。在Daisy做任何决定之前,他完全可以和其他姑娘正常的交往,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交圈子(而不是天天只跟Daisy的表哥玩),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将自己非法获得的财富快速洗白,日子过的浪漫而坚实。其实没有需求感也不代表不作为,愿意自己喜欢的女人开心和讨好喜欢的女人更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小说和电影中,Gatsby显然是后者),他可以依然邀请Daisy参加到他精彩刺激的生活中来,偶尔送个礼物也无妨,但内心深处必须真正放下“你看我们曾经如此相爱现在又为你了做了这么多你没有理由不抛弃家庭选择我”的一切念头,这份放下无法假装也无法掩饰,她一定会感受的到的。至于Daisy最终会如何做,那完全只是她自己的事情。
你不得不相信的是,“男人从来都无法真正选择女人,只能给她们一个选择他的机会。”
不执著,不躲闪,不掩饰,不证明,却依然相信爱情,才是盖茨比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醴陵青云中学老师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