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能不能抗癌告诉我妈得癌了,她是个开朗的人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一位癌症医生患癌后:没想到做病人那么没尊严
来源:微微健康网
栏目关注: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主攻恶性肿瘤。从医三十年来,我做过上千台手术,患者中有豆蔻少女,有风华少妇,也有年逾古稀的老妪。她们分布于社会的各阶层,阅历不同,性格迥异。当癌魔突然降临,她们无一例外悲伤、恐惧和孤独。
  突然之间,我也沦为一名癌症患者,一张病理报告单将我从医生转换为患者,我亲历了我所有病人经历的一切:肉体苦痛,精神折磨,经济压力。
  日-顺便查体查出癌
  好几个夜班后我都没有休息,凑了几天假回老家看望父母。
  他们已经到了耄耋之年,我很是放心不下,一早就带着他们到。B超医生是我的老,她一边用探头在母亲的腹部扫着,一边和我抱怨工作太过繁忙。她拍拍母亲的肩膀,&阿姨,您身体不错,没什么毛病。&看她此时不忙,我也顺带做个B超。
  我有胆结石十几年了,时断时续地痛,痛的时候吃点药,不痛就懒得管了,已经多年没做过全面体检了。当探头触及到我胆囊的时候,老同学的眉头一下皱起来了,&胆囊有一个三厘米的实性包块,有血流信号,不太好啊,赶紧手术吧。&
  我有点恍惚:&性质能确定吗?&老同学含糊其辞:&不管怎么样,赶紧手术吧。&
  毕竟只是B超的单项诊断,我还抱有一丝幻想。回到单位,我没有和任何人谈及病情,照常上班依旧手术,但已经开始等待床位,准备手术。
  日-未见病理结果,心存幻想
  今天我住院了。做了一系列相关检查,核磁、CT、肿瘤标记物,都指向恶性肿瘤,但毕竟没有病理结果,我仍然心存幻想。
  女儿请了长假,扔下年幼的孩子,每天都来医院陪我。看她红肿的眼睛和勉强挤出的笑容,我能想象得到交待病情时医生和她说了什么。未谙世事的她,承受着痛苦和压力&&
  之前,我也无数次给病人做过谈话,所有可能的风险都要一一告知,哪怕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能忽略,毕竟没开腹之前里面的情况不能百分之百确定,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让我们不得不小心谨慎。
  每当谈及手术风险,家属们就不再淡定了,有些拿着钱往我兜里塞,有的双手颤抖着写不了自己的名字,还有些家属下跪磕头,甚至有些家属决定放弃手术。
  我不能打包票说手术一定成功,所有并发症一定能避免,我只能凭医生的良心和职业道德做出承诺:出现风险只是可能,而我一定会百分之百地尽力。有些事真的不是医生所能左右,我们治病不治命。
  日-熟悉的手术室,陌生的恐惧感
  今天是我手术的日子。女儿特意穿了一件大红毛衣,还把她的玉如意挂在我脖子上。这个如意是我在她病重的时候送给她的,女儿用这种方式给我打气为我祝福。
  我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备皮,插尿管,插胃管。当胃管从喉咙插进去的时候,又干又痛,虽然医生操作极其轻柔小心,但我还是觉得万般无助,我为鱼肉,毫无尊严。家人送我到电梯口,我突然觉得很恐惧,我不舍得放开女儿的手,我怕这是一扇生死之门。
  躺在冰冷的手术床上,医生和护士谈笑风生。我在这个手术室工作了三十年,周围的环境无比熟悉,可是此时我却觉得陌生和恐惧。我越来越冷,浑身不自觉地开始哆嗦。麻醉师问,&还好吧?&然后就把面罩给我戴上了。我睡着了,睡得很香很沉,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了。睁开眼睛那一刻,伴随着的是一阵阵剧痛。摸了一下肚子,腹带,引流袋,我知道自己真的是癌了。此时顾不得悲伤害怕,就是痛,五脏六腑撕裂般的痛,按一下镇痛棒疼痛稍微缓解一些,然后我就昏昏睡去了。
  术前我告诉女儿,术后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如实告诉我,我是医生,有勇气面对,也有能力参与。面对突如其来的癌魔,悲伤痛苦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由阶段,或长或短,一旦承认了接受了,就可以坦然处之,积极面对了。因为癌,重新规划生活,认真反思人生,日子虽然前途未卜,但患者会活好每一天。日-医生&杀人&的三句话,原先我不信
  最痛的三天终于熬过去了,我下地了。我双膝酸软无力,只能将全部重心都压在老伴身上,艰难前行。走一步一身汗,伤口随着脚步的移动一下一下地抻着,那种痛只让人感觉生不如死。
  之前,我也是这么近乎残忍地要求术后病人尽早下地的,面对怕痛不愿意下地的患者,我总是一番长篇大论,&您迟迟不下床容易粘连不易于恢复,还有可能造成伤口感染,如果再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就更麻烦了,咬咬牙,下来走走。&
  生病之后,我才理解患者对医生的那份信任和依恋,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托更重的呢?主任来看我了,我抓着他的手泪水瞬间就下来了。感激,他为我手术,让我的人生再次有了生的希望; 感慨,几天前还是并肩作战的,而今我为患者他是医生,人生无常;委屈,三十年兢兢业业的工作,救人无数,正要安顿晚年之际却罹患大病,命运如此不公。
  主任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我拉着他的手,问他病理结果,他丝毫没有隐瞒,然后握握我的手,&安心养病,别想多了。&他的副手性格截然相反,开朗健谈,刚从日本回来的博士。他告诉我他在日本的病人十几年了如常人般高质量地生活着。主任的握手、博士的故事如同强心剂一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安慰。虽然我也是医生,也一直从事恶性肿瘤的治疗,但是临到自己的头上,我还是束手无策,还希望能从医生那里获得鼓励和支持。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有笑话说医生&杀人&的三句话,不好、晚了、早干什么去了。之前看到这些的时候,我总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不以为然。每当有病患家属问到我愈后的时候,我总是告诉他们五年生存率的统计数据。
  面对可怜的百分比,家属悲痛得不能自己,我表示爱莫能助,很少宽慰劝解。而今,我既想知道自己的愈后,又不想听到那些冰冷的数字,我最想听到一句,&手术很成功,一切都会好的。&哪怕仅仅是出于安慰。
  一篇文章说国外医生面对肿瘤患者时会说:人体会有强大的自愈功能,你的也有一部分痊愈的可能,我们医生会有办法控制疾病最大限度延长你的生命,减轻你的痛苦。虽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如果医生真的能用这样的方式和患者沟通,患者内心的伤痛一定会治疗大半的。日-谁能感同身受痛苦和压力?
  今天是我术后复查的日子。一个月了,我的身体恢复得还不是很好,发烧成了家常便饭,每天的活动仅限于在家里地上走上两圈,大部分时间都是躺着。
  我彻底接受了我是一名癌症患者的现实,一个月内我流了一生的泪。每一次亲人来看我,我都泪流不止,我再也不是那个连续十几个小时站在手术台上不知道疲倦的钢铁医生了,我成了一名&懦夫&,整日虚弱不堪地半倚在沙发上盖着毛毯,一集集看电视剧麻痹自己,经常电视开着,我早已神游四方了。
  癌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国人基本都是谈癌色变,在大家的头脑里癌症就等于死亡,癌症来临的时候给一个家庭所造成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无论从经济还是精神。知道患癌的那一瞬间,我头脑里出现的是对死亡的恐惧,我舍不得乖巧的女儿,放不下体贴的老伴,扔不开年迈的父母。大家都劝我振作起来,可是我承受的肉体痛苦和精神压力你们谁能理解,谁又能替代?我只能寄希望于时间,希望时间能抹平我的一切伤痛。
  日-虽然医生意见不一,但我选择了化疗
  术后对于是否进行化疗,医生们意见不一,我选择了化疗。我有温暖的家,有热爱的事业,生活如此美好,无论多么艰难痛苦我都要努力活下来。今天我第一次化疗。对化疗的痛苦我有足够的准备。
  我见过病人捧着马桶哇哇地吐直到吐出胆汁,我见过二十岁的小姑娘几天之内就掉光了满头的秀发,我也见过拔掉针头宁可放弃生命也不愿意受化疗之苦的。我提前买好了假发,从心理上,身体上,做好了一切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战斗。
  液体输入体内后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就出现了,我浑身酸软,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翻个身都困难无比,每个骨头缝里好像有万只蚂蚁咬噬一样,痛不可言。然后就是冷,好像瞬间掉到了冰窟窿里一样寒彻骨头,之后就是高烧,烧到迷迷糊糊。几天之后,待那些药物代谢掉后,我的身体才又恢复一些。可是第二个疗程又开始了。
  日-老太婆我挺过来了
  今天,我的静脉化疗彻底结束了,十二个疗程,三种药物联合的超强化疗方案终于结束了。半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各种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烧、关节痛、神经炎、血小板低、打白介素后的周身不适、血尿、尿蛋白四个加号&&终于,一切苦难都结束了。我老太婆挺过来了,我为自己叫声好。
  日-一岁了,我要重新思考生命
  今天,我一岁了,做了全面的复查,一切都好。我们全家去了一趟大连,这是我病后第一次出远门,虽然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开心快乐。
  站在海边,看着海浪滚滚,我思绪万分。如果不是癌症,现在的我一定仍然工作在第一线,手术和病人仍然占据着我几乎生活的全部,我像一只上了发条的陀螺,一个劲地旋转着,却不知道为了什么,也未曾考虑将转向何处。突如其来的疾病打乱了我原来的生活步伐,让我慢下来了,给我时间我让思考生命,沉淀人生。
  我对家庭付出很少,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女儿小的时候,我和老伴分居两地,每逢值班的时候,我就把她带到值班室,经常半夜我做手术走了,快天亮的时候才回来,女儿早就醒了,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因为害怕而哭泣。又有多少次,女儿生病,我出门诊忘记了正在打吊针的女儿,等我回来一看,液体早就输完了,她自己拔了针头,床单上地上都是溅落的血滴。我没有给女儿开过家长会,没带她去过公园,我的生活全部被工作占满了。对于家庭我满心亏欠。
  三十多年的从医生涯我问心无愧,我觉得自己是个善良的医生,我很少拒绝患者加号的要求,宁可不吃午饭也要看完所有的病人,而不愿意让病人等到下午。我认为自己算得上是一个敬业的医生,三十多年来,我很少在家完完整整休息过一天,只要有手术病人,第二天我一定去查房,哪怕是除夕。我自诩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我经手的所有病人从入院的查体到出院后的回访,我都亲力亲为,我记不得多少次打电话喊回来体检报告有问题而本人毫不在意的肿瘤患者。
  而今,站在一个患者的角度上思考我的职业生涯,我又觉得我似乎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虽然我对病人尽到了百分之百的责任,但是我眼中看到的是他们的病,而很少关注作为他们的内心世界。我在乎手术范围是否够,淋巴是否剔除到位,是否出现并发症,但是很少设身处地考虑过病人的感受和他们的情绪。
  身体的伤痛肉眼看得见,我们可以及时处理。而患者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我们因为看不到所以忽略,因为不影响对技术的评判,所以我们漠视。对于患者而言,医生鼓励安慰的作用是任何亲人,朋友,甚至心理医生都不能企及的,也许医生短短几句的鼓励就能成为患者做完整个治疗的支撑。
  等我重返工作岗位的那一天,我一定会面带微笑地和每一位病人问好,握着要进手术室的病人的手,轻声地告诉她,&别怕,我也是一名癌症患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术后,我会俯下身子,轻声地问她,&感觉怎么样?疼得厉害吗?要不要用些止痛药?&
  当过患者之后,我一定会是一名另一种评判标准下的好医生的。
减肥两性偏方面对癌症,能来美国看病我们是幸运的&(国人分享中美真实就医经历,震撼很多人)_FirstCare优康海外医疗管理咨询_新浪博客
面对癌症,能来美国看病我们是幸运的&(国人分享中美真实就医经历,震撼很多人)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跨出国门到国外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尤其是一些重病患者,出国看病要克服遥远路途、巨额费用、语言和心理等重重障碍,他们看中的无非就是海外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国内所没有的药品和治疗设备等。除了这些,出国看病患者常常提起的,还有国外医生很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显著的治疗效果、备受尊重的就医感受和舒适的就医环境等等。
本文记录了一个女儿陪妈妈赴美看病的过程,虽然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特别的修辞,但正是其真实质朴令人动容,其看病的辛酸、出国治疗的缘由,想必非患者及其家属不能体会。
2014年的冬天,我的世界突然变得一片黑暗。无法想象,妈妈只是单纯的感觉喉咙不太舒服,略微感觉晚上睡觉呼吸不畅,彩超CT的逐步检查却发现胸腔挨着心脏有很大的肿瘤,在我眼里,妈妈一直是那么健康的女强人,我真的无法接受她得了癌症。
可是我必须接受事实,并且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救妈妈,我知道得了癌症并不一定就是判了死刑。发现的当时我就托各种关系,希望妈妈可以去北京治疗,我明白我们当地的医疗水平不行。在美国的好朋友给我建议让我带妈妈去美国,她告诉我美国的癌症治疗水平远远高出国内,可我觉得这好像天方夜谭,我知道在国外连当地人看病都不容易,从中国到美国看病真的可以吗?她告诉我她看了央视的一个记录片就是全程跟踪一个癌症病患赴美就医的,这件事是真是可行的。我好像看到了希望,但是因为联系赴美各项事宜需要时间,而且也不是100%的事,我必须两手准备,让妈妈先到北京看上病。
尽管已经找了熟人,在北京看病的过程真是噩梦一场。癌症这种病,谁都知道常规治疗手段就是放疗,化疗,手术三种,可是究竟哪种才是最合适每个个体病人,哪怕是北京最专业的肿瘤医院都好像不在乎,挂什么科室病人自己决定,手术医生说没办法的时候,病人需要自己再从头开始来过,凌晨去排另一个放疗或者化疗的科的号,然后看人家是否愿意接诊。我们被手术医生否定了手术,然后放疗科推到了化疗科室。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跟我说清楚讲明白妈妈的病情,到什么阶段,怎么治疗,我对她这种罕见胸腺瘤的全部了解竟然全部来自于百度,因为貌似医生都是一知半解,化疗科室在我多方努力下是接收了妈妈,但是所谓的专家主治医生跟我说,对于这种罕见肿瘤,没有对应的化疗药,她能用的药不多,而且她感觉妈妈肿瘤这么大可能不一定对药物敏感,说先用两次试试。以为去美国的办理需要时间,我根本不清楚妈妈是否处在性命堪忧的阶段,只能这样先开始化疗。两次化疗后,医生告诉我完全没有缩小,让我转放疗科,我很奇怪,为什么开始放疗科不收。他们确定知道这个病怎么治吗?前前后后见的每个专家没有一个态度好的,全部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感觉医院每个病人都要求着他们,每个医生都那么麻木不仁,癌症这种病无论是病人本身还是病患家属,已经是心力交瘁了,然而医生不仅不好好的尊重病人,安抚病人,反而每个都态度恶劣,我真的无奈,但还是一直求着他们。幸运的是,两次化疗结束后,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手续都办好了,预约了2月7号见医生,终于不用再去面对这些没有医德没有医术的所谓的专家了。我们终于可以去世界排名领先的癌症医院了,很激动,我觉得那里是妈妈最后的希望。
从北京飞越太平洋,我们终于在2月6号到达了纽约。化疗大夫的门诊楼坐落在纽约曼哈顿中城的主心地段,无论从内部还是外观看这里一点都不像医院,而是像一栋高级办公楼。每层是不同科室针对不同类别不同部位的肿瘤,接待处就像那种外企公司的前台,工作人员都不穿白大褂的,都很友好。她会让你在休息区先等候,直到有人叫你去见医生。休息等候区布置得像高级酒店大堂,舒适的沙发,配备杂志茶几、咖啡机、茶、饮水机、糖果和小饼干。这种环境让妈妈感觉很舒服,并不觉得自己在医院看很重的病,心情就很舒畅。我观察周围等待的其他病患,感觉每个人都精神奕奕,一点不像病人。之后见到医生Dr.
,这个化疗医生还是一个部门主管级别的专家,可他是那么友好,和蔼可亲。非常亲切热情认真地询问妈妈的病情,并且耐心回答我们所有的疑问,从妈妈发现肿瘤到来到美国见到医生辗转中国两家医院三个月,这是第一次我真正的了解到妈妈的肿瘤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并且医生让我们感觉到,妈妈会好的,她并没有病的很重,见医生的整个过程很开心很舒心很放心。我不再需要提心吊胆地担心妈妈会怎样了。
告诉我们他需要联系手术医生商讨下妈妈的病情,因为也许有手术机会。之后我们又很快被安排见了手术医生,因为北京的CT不是太清楚医生不得不重新安排拍CT来确认是否可以手术,根据最终的CT片子,医院整个胸腔科医疗组一起研究后确定了最终治疗放案,是以放疗为主,少剂量化疗辅助。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对每个接诊病患负责,没有任何一个医生可以随意去指定每个病患的整套治疗放案,因为癌症病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病体,都需要最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这里和国内完全不同,是团队工作,医院早会是放疗、手术和化疗医生一起开会。每个病患的片子病情,全体医生会一起研究,最终的治疗方案不是一个人决定的,是整个专家团队一起决定的。最终治疗方案指定后,我们很快被安排又见了妈妈的主治医生,放疗医生Dr.
年轻帅气绅士,虽然年轻也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对于妈妈这种罕见肿瘤也有很丰富的治疗经验,通过他的讲解我明白,胸腺瘤本身的治疗方式也只是手术和放疗两种,化疗本就不是治疗手段之一,它只能用来辅助而已。我意识到妈妈在北京的两次化疗根本就是白白遭罪的,治疗方向全部都是错的。
Rimner在做放疗计划前给我们很详细地讲述了放疗的治疗方案和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让我们放心,无论任何潜在的反应,及时告诉他,他都能解决。他给了我们全家很大信心,他说这个病他治疗过很多,最好的情况有完全消除的,就算小到还剩一些也没问题,只要肿瘤不再长大,就没事,定期观察就好。我不清楚国内放疗是如何做的,值得一提的是这边医院是很谨慎的,医生会给病人先做模拟定位,之后用1-2周时间电脑编程做精密的放疗计划,结合第一次模拟时候的PET-CT去看放疗进入体内的位置是否合适,保证在不影响放疗最佳剂量的同时最少伤害到周围器官。
从第一次见到医生到最终开始治疗虽然也差不多间隔了1个多月,但是我们都很安心,没有一丝紧张着急,每次见医生都很愉快,从没想过看癌症这种病,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医院,医生们让我们很安心。之后每天去医院治疗,治疗室那边无论是前台的接待还是治疗师都特别nice,很亲切友好。其中有一个黑人治疗师特别幽默,每次妈妈去都跟我们开玩笑逗妈妈,希望她放松、心情好。有一次妈妈已经躺在仪器上了,其他治疗师在设置机器,他就跟随治疗室的音乐给妈妈跳舞看,真是可爱极了。这里医院的每个人,从病患到医护人员都是很可爱的人。
诊室的一角,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实用
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妈妈肝功能问题,辅助化疗没有进行。妈妈本身是乙肝患者,在北京的两次化疗对肝脏伤害太大,加重了乙肝,我后来听美国的病友说这边化疗病人,就算是没有乙肝的病人医生都会给开保肝的药,可是我们在北京,我明确地告诉医生妈妈有乙肝,医生也化验了血知道妈妈的乙肝病毒量很高,可是完全没有管化疗会对妈妈肝的伤害,他们根本不在乎。美国这边很认真很谨慎。医生明确地说,不能因为治疗肿瘤,让其他器官病变更重,那是把病人推向更危险的境界,他们不能拿妈妈的生命开玩笑。当发现乙肝病毒量高的情况时,医院及时给安排见了肝病专家,这位肝病专家给妈妈开了药,也一直和我们主治医生配合着跟踪我们的治疗。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病人身后是整个医院所有团队,任何时候有任何需要,医院都尽力帮到病人,给病人最佳的治疗方案,他们每个医生有个传呼机,各个科室部门的医生都是紧密联系着的,会一起商量病患的综合情况。这个在国内特别是北京那么牛气的癌症医院,根本是不可能的。
不能说在美国的看病过程是那么一帆风顺,但是妈妈感觉这边的一切都很有人情味,她自己也很庆幸自己是在美国看的病。现在治疗结束了,暂时需要停留在美国等下次评估,但是她自己感觉很良好,她还是和以前没发现癌症时候完全一样健康的在我身边,我们在纽约每天出去走路散步,看着蓝天白云,心情舒畅,并且无限感慨,能够来美国这个好的医院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比很多人都幸运。
医院候诊等候休息区
妈妈在病房,病房的床非常高级,有电动按摩床垫,输液时有输液机
文中的这位妈妈所选择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私立癌症中心,在2015-16全美医院癌症专科排行榜中位列第二,是美国最好的癌症中心之一,也是美国41个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指定的综合癌症中心之一。这位女儿说:“能够来美国这个好的医院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比很多人都幸运。”这的确是事实,出国看病花费巨大,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此外,出国看病还需要患者身体状况能够经受长途跋涉的折腾。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虽然出国看病治疗的疾病大多是癌症等重大疾病,但出国看病的经历却也各不相同。以下是几段摘录自国内媒体采访患者的报道,供大家参考借鉴。
北京晚报日报道:世界上最好的医院离我们有多远?(记者:张卉)
来自湖北随州的高明(化名)今年48岁,2013年3月他在武汉协和医院被诊断为丙肝肝硬化,医生建议准备进行肝移植,他也非常悲观,将儿子从国外召回,准备交接生意,安排后事。惶恐之中,他从网上开始搜索出国看病的信息。2013年11月,他决定赴美看病。“只给我做了一个无痛胃镜、抽了几管血,美国医生最后告诉我,国内的治疗是有效的,现在什么药都不要吃了,按期检测肝功能就行了。现在我的指标全部是正常的,不需要看病了。”其实美国医生和国内医生做的诊断都是肝硬化,分歧是,中国医生认为这是最难治的一种肝硬化,但美国医生认为,如果丙肝得到有效控制,他的肝硬化就不会再发展,只需要控制丙肝即可。由于此前他已经在国内进行了16个月的注射治疗。美国医生告诉他,这种治疗是有效的,唯一的问题是治疗周期太长了,在美国,这种药最多用12个月,此后再注射,不但无效,而且还加重身体的负担。回国之后,高明看着家里一大堆一大堆的药,有说不出的感慨,“之前去医院就是开药,每次都是装一大箱拖回来,现在终于不用吃这些药了。”
财新《新世纪》日刊:中国病人走出去(记者:李妍)
五年前,57岁的结直肠癌患者老牟被“宣判死刑”,幸存时间不超过两年,不甘之下,老牟赴美治疗,如今已经步入第六个“幸存年”。今年年初,老牟的女儿小牟被确诊为乳腺癌,小牟选择直接赴美治疗,不仅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也为了尽最大可能保住乳房。她表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团队和高级私人化的就医服务都是吸引她的重要因素。
商业周刊中文版日刊:中国海外就医需求扩大,除了旅游还得看病(撰文:刘燕,编辑:刘叶)
今年46岁的李丽冰患有妇科癌症,在北京进行手术后开始放化疗,但很快癌症复发。糟糕的是,国内专家认为她在上次手术后经过放疗盆腔黏连严重,无法再次手术,如果手术可能会造成膀胱瘘,需要终身插尿管生活。于是,李丽冰只能在国内继续接受化疗,但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现象,多个疗程的化疗均未起效。无奈之下,她决定去美国寻求最后的努力。在美国,李丽冰经过医院详细检查,被明确告知可以手术。这场长达五小时的手术由多位专家联合进行,最终完全切除肿瘤,没有出现并发症,也不用再进行放化疗,只要进行定期复查。“印象很深的是,医生说不做手术的风险是患者的,患者面对癌症扩散束手无策,进行手术的风险是医生来控制的,如果术中一旦发现难点,也不会强行切除(肿瘤),马上选择第二方案。”李丽冰说。
去美国治疗花费不菲,通常是国内治疗费用的3-5倍,但在这里,患者可以享受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新药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从医疗团队中获得的人文关怀。因此,优康海外医疗咨询团队建议国内患者一定要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果断作出选择。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公众微信号firstcareus(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或电子邮件咨询更多关于赴美就医的相关信息。
​请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进入优康海外医疗管理咨询官方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FirstCare优康海外医疗管理咨询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9,059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妈妈73岁了,6年前乳腺癌晚期伴骨转移,在协和手术后雌激素治疗5年,去年开始慢慢有疼痛的感觉,最近发展到生不如死的连续疼痛。而作为她的女儿,看在心里也是万分心焦。连着好几个夜晚不能睡觉。  其实这么多年来,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大夫也曾说过,妈妈这么晚期的病例,生存期一般只有2年。而她却勇敢的坚持了6年。可我万万没有想到晚期癌症会这么痛苦,而我却无能为力。  昨晚仔细研究了WHO的三阶梯止疼方案,给妈妈调整了用药剂量和策略,今天已经不疼了。我对今后帮助妈妈走过无痛的晚期,也充满了信心。  癌症的姑息治疗其实应该被更多的人接受,热别是老年人。与其让老年人接受过度治疗,延长几个月痛苦的生存期,还不如让她们保持好的生活质量。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有很多经验也是走了一些弯路总结出来的。比如说,妈妈在去年年初就开始疼痛了,那时候还是断续的,而且不是非常疼。也许是不愿意面对恶化的事实,我们都认为那只是一般的背疼,随便买点药对付一下。后来慢慢加剧,我们继续在肿瘤科看,做检查,换治疗肿瘤的药。这期间,妈妈因为无法控制的疼痛食不下咽,夜不能寐,身体每况愈下,也开始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  后来还是我们自己发现有专门的疼痛科可以治疗癌痛,才开始摸索适合她的止疼方案。  
  其实WHO已经开始推广三阶止疼的方案帮助癌症晚期病人远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但是在中国还推广的一般。大多数的医生和病人都注重于化疗手术治疗癌症,却忽略了对哀痛的控制。导致很多癌症病人从心理上放弃了生的念头,而且因为疼痛而导致身体免疫力大大下降,无法与肿瘤对抗。  没有痛苦是我们的目标,但是往往没法实现。主要的误区是1)病人和家属不知道有专门控制癌痛的专科 2)临床大夫不敢给病人过度用药 3)家属和病人自己惧怕用太多止疼药。  比如我妈妈现在吃的药,每次我都说疼了再吃,不疼或者轻微的疼就忍着,尽量不吃。其实这是不对的,在确认了合适的剂量后,这个药应该是每天按时吃,保证一直没有痛感。如果有痛感,再慢慢加大剂量。  而且到了晚期药物不能用的时候,还可以做止疼泵,有很多手段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痛苦。而不是被活活疼死。。。  
  止疼药使用得当也不会造成依赖性。我妈妈现在在止疼的同时接受新的治疗方案控制肿瘤,希望能够见效。如果效果明显,我们就慢慢降低止疼药量直到不用药。  妈妈昨天的方案是一天40毫克康宁,分两次服用,每12小时给药一次。目前没有疼痛。感觉可以降低剂量,但大夫没有开小剂量的康宁,年后去开,理想的状态是控制到白天10毫克 晚上20毫克。  第一天有恶心呕吐的副反应,今天已经好很多,可以进食,因为不疼可以睡觉所以精神也好很多。明天观察是否大便,没有的话会用番泻叶。因为便秘才是最主要的副作用,一直不排便会造成中毒和肠梗阻。  后续的观察以后再来记录。  
  用药四天了,妈妈觉得还行。没有痛感,只是恶心呕吐的副作用还在,所以吃不下什么东西,身体还很虚。  这个年过得真是沉重,大家都小心翼翼不去触碰妈妈病情恶化的事实,彼此心事重重又强颜欢笑。看着妈妈这样一天天无奈的等待死神的来临,我的心很痛。比起当年父亲脑溢血突然离开,我更愿意妈妈用那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儿子此刻在我怀里安静的睡去,只有三个月大的孩子真好,不用面对和承受压力与痛苦。希望你健康成长,永远快乐!  
  这个年我也过得很难受,妈妈也是乳腺癌转移了,年后开始治疗,真是害怕她会疼
  谢谢楼主,持续关注中。
  @kelzly-19 20:45:00  这个年我也过得很难受,妈妈也是乳腺癌转移了,年后开始治疗,真是害怕她会疼  -----------------------------  你妈妈具体什么情况?转移到哪里了 什么治疗方案?  
  今天是妈妈生日,闯过本命年了!身体还是虚弱,短短半个月瘦了10斤!恶心的感觉好些了,还有点干呕和皮肤瘙痒。还有些别的副作用,还需要慢慢适应和克服。  年后去打第二针,1万1个月的费用我们勉强可以承受。大夫说要再做一次穿刺,看看是否需要靶向治疗。原本考虑靶向治疗一年30多万的费用太高,我们可能会放弃。但是这两日想想觉得不甘心也不忍心,毕竟妈妈其他内脏器官都还很健康。  昨晚和老公商量能不能他养我和孩子一年,我的收入全拿给妈妈治病,再考虑卖掉一套房子。老公笑我傻,说就为这个担忧不值得。怎么样他都支持我。我说着说着就哭了。  给妈妈定了一盒蛋白质粉,希望能快点帮她恢复体力。现在真是后悔,过去那几年为什么没给她买些营养品保持体力呢,只知道给她钱,她都不舍得花。  
  哪有癌症6年不好也活着的?是慢性炎症。
  加油,亲!
  若想减轻疼苦,本人可以帮你,但请搜索阅读本人的文章“控制者生
对抗者死——癌症的治疗与控制法则论述”看懂了,忍同了,就连续本人吧。
  @u_5-02-23 00:50:00  若想减轻疼苦,本人可以帮你,但请搜索阅读本人的文章“控制者生 对抗者死——癌症的治疗与控制法则论述”看懂了,忍同了,就连续本人吧。  -----------------------------  谢谢您的分享,我看了,很多原理说得很透彻。说来惭愧,我也是中医爱好者,在中医药大学进修。简单说说我对中医治疗癌症的看法吧。  中医能治愈癌症吗?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说得玄乎点,中医治病是要看缘分的,即便是多年老中医,也不一定对谁都能药到病除。楼上的涯友为什么可以治好自己的病,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自己的体质,习惯,脾气很了解。  中医治病,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燃。也能帮助解决后期或者化疗的痛苦和副作用。所以我带妈妈看的是中西医结合。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辅以中医调理。  谢谢大家提供的资料,都来交流自己的经验,一定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楼主妈妈的雌激素治疗是什么方法?能告诉我吗?我妈妈子宫内膜癌,低分化腺癌,鳞癌,神经内分泌癌。年前做了广泛切除子宫手术。已经做完第一次化疗。用的是多西他赛和奈达铂。想来北京。有什么医院和治疗方法介绍给我吧  
  @Lu家大小姐
12:48:00  楼主妈妈的雌激素治疗是什么方法?能告诉我吗?我妈妈子宫内膜癌,低分化腺癌,鳞癌,神经内分泌癌。年前做了广泛切除子宫手术。已经做完第一次化疗。用的是多西他赛和奈达铂。想来北京。有什么医院和治疗方法介绍给我吧   -----------------------------  我妈妈用的是专门治疗乳腺癌的,和你妈妈的情况不对症。如果还没做手术,可以去看看协和的妇科,是全国最好的。可以在好大夫上先联系医生,有些大夫可以加号。不能加号就先办理一张工商银行的银医卡,提前一周去银行挂号。可是这样你就要提前来北京。  如果希望保守治疗,建议你看肿瘤科。我们一直在协和看乳腺,而且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已经非常成熟了,无非是看有没有钱用最好的药。对于你的情况,我建议最好在好大夫上好好咨询一下各大医院口碑比较好的肿瘤科大夫,订好了看谁,再来北京看。  如果阿姨已经有疼痛的感觉,需要止疼,那么你可以看中日友好医院的疼痛科。在北京市挂号网上提前挂号就可以,比较好约。以后长期止疼需要办理麻醉卡,最好在你们本地找到能开吗啡类镇痛药的麻醉科或者疼痛科。  
  今天妈妈用止疼药第七天了,可以自己做饭,起来看电视了。好吧,我必须承认我的厨艺太差,入不了我妈妈的法眼。。。  没有了疼痛,妈妈一直都休息得很好,感觉身体也在慢慢恢复,更有体力对抗癌细胞了。昨天还吃了几颗坚果,心情不错。过两天姨妈来,要给我妈妈最好吃的补身体啦!  明天去疼痛科开小剂量的止疼药,等妈妈用那个1万1个月的药满两个月,就可以尝试降低止疼药的用量啦  
  自己终于也病了,长了针眼,半边脸都是肿的,好疼啊。还在哺乳期,不想吃消炎药,撑着吧。  
  @aesyln 16楼
14:19  自己终于也病了,长了针眼,半边脸都是肿的,好疼啊。还在哺乳期,不想吃消炎药,撑着吧。  ------------------------------  楼主别忘记照顾好自己,你生病了你妈妈会更着急的。为了妈妈,为了孩子,也得把自己照顾好了。
  这两天状态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影响了奶水,宝宝也吃得少而且闹腾。一大早涨奶疼醒了,起来一看,哈哈,麦粒肿化脓啦!  今天姨妈就到了。这两天妈妈心情有点低落,她不是什么话都肯告诉我,可能怕我担心。希望老姨来了能让她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减轻心里的负担。  
  建议你去焦作名仕医院找张中海试试中医保守治疗,我邻居的乳腺癌就是他治疗好的,希望能帮到你!祝福你
  更新一下,妈妈用了新药效果不错!止疼药停了快去一个月了,没有再疼过。现在努力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中!  
  同为癌症家属深知不易,祝福,六年奋斗中  
  楼主母亲现在怎么样了?
  @aesyln 楼主好,希望楼主坚强,楼主妈妈越来越好!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我母亲也是今年过年的时候才检查出癌症晚期,我也很痛苦,妈妈最近吃不下东西,我不知道和停掉止疼药是不是有关系,有经验的朋友能给我个建议吗?祝大家健康!
  妈妈7月14号去世了,睡梦中走的,没有受太多的罪,从复发转移到走,只有半年,最后只吃了一盒多点儿的吗啡,别的没用,疼了几天,最后三天滴水未进,妈妈不用再受罪了,回头再来看看这个帖子,五味杂陈。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癌晚期能不能治疗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