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作用大敦穴太冲穴的作用

太冲穴,太冲穴位置图,太冲穴的作用-经络养生网
               经外奇穴 现在位置:→→太冲穴温馨提示:本站发布的太冲穴,太冲穴位置图,太冲穴的作用仅供参考,若按摩、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更新时间: 20:05:42
  太冲穴位的正确寻找方法: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穴位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太冲穴的准确位置图
太冲穴的作用
  功能作用:燥湿生风。
太冲穴主治疾病
  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 配治七疝;泻太冲穴、补、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太溪穴、治贫血、羸瘦;配、、、肝俞穴治癫狂痫。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太冲穴的好处
中里巴人谈如何按摩太冲穴及按摩太冲穴的好处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按摩太冲穴给身体排毒的作用与按摩方法手册免费下载:
按摩太冲穴的手法
  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太冲穴治感冒:在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  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向脚后根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大脚趾与二脚趾缝上1.5分处)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甚至痊愈。
太冲穴(大冲穴)解析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  (2)肝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附注:肝经输穴、原穴。太冲穴意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运行规律:循肝经上传。 感谢您的分享:太冲穴与太冲穴相关经络穴位推荐图文相关阅读大敦穴位具体位置图,按摩大敦穴的作用
大敦穴位具体位置图,按摩大敦穴的作用
&&& 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人体大敦穴位于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大敦穴有什么作用?
&&& 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脚拇趾是一般所说&肝经&的起始处,肝经由此到生殖器、肝脏、脑、眼等依序。因此指压&大敦&的话,&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指压时强压7-8秒钟,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此左右。指压大敦有速效性。因此迟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
艾灸大敦穴疝气
&&& 取少许精艾绒置于拇、食二指之间,用力将艾团搓紧,艾团即成纺锤形、麦粒大小。左手捏住艾团,露出大部分;右手用无齿镊尖端紧紧夹住艾团露出部分根部,横向用力扯下,即成圆锥形艾炷。在炷底部蘸取少许跌打万花油,放置于大敦穴上点燃,当局部感到微微灼痛时立即将艾炷移开再施以第二炷,连灸3-5炷,灸后在穴位处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以防烫伤。按上述方法,每日1次,6天为1周期,1个疗程为4个周期。
&&& 注意事项:
&&& 1、制作麦粒艾炷不宜太大。艾炷太大,灼痛感越明显,容易灼伤皮肤。
&&& 2、感到灼痛时应立即将艾炷移开,若灸后局部起水泡,可用消毒后的针尖刺破大的水泡,待液体流出即可,小水泡可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后待其自行吸收。
大敦穴治高血压
&&& 大敦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约2毫米处。大敦穴是肝经的井穴,&井&就是源头的意思,这个穴位为肝经上的第一个穴位,是和情绪密切相关的要穴。
&&& 血压高时,可以按揉脚趾上的大敦来降压,这就叫&头痛医脚,高压揉脚&。有些女性朋友往往容易动怒生气,尤其是家庭里面,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 交。其实,这时候坐下来,将气发在大敦穴上,狠狠地揉几下大敦,比在那儿吵架不知道好多少倍。既不会伤感情,还消了气,最重要的是,还防止了潜在的血压升 高的危险。
&&& 正坐垂足,屈曲左膝,把左脚抬起放在座椅上,用左手轻轻握住左脚的脚趾,四指在下,大拇指在上,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刺痛的感觉,先左后右,两侧穴位每天各掐按3~5分钟即可。
按摩大敦穴治疗三叉神经痛
&& 每天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之后用手揉搓该穴位20~30分钟。左脸痛揉搓右脚趾,右脸痛搓揉左脚趾,二边痛揉搓二个脚趾。
&&& 除此之外,大敦穴还可以起到多种治疗及养生保健作用,总结起来主要具有以下几大功效。
&&& (1)治疗疝气有特效。《玉龙歌》中说&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中也说&灸罢大敦除疝气&&&。
&&& (2)肝藏血,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如崩漏、月经过多等。大敦穴旁边有个穴,也是止血要穴,二者通常是配合按摩,效果更好。火气较旺,多按摩大敦,身体比较虚寒,多按摩隐白穴。
&&& (3)大敦为木经木穴,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征。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
大敦穴文献摘要
&&& 《甲乙经》:卒心痛,汗出。
&&& 《千金方》:主目不视,太息。又主卒疝暴痛,阴跳上入腹,寒疝阴挺出偏大肿脐腹中。
&&& 《千金翼》:狂走癫厥如死人,灸足大敦九壮。
&&& 《铜人》:治卒疝,小便数,遗溺,阴头中痛&&妇人血崩不止。
大敦穴现代研究进展
&&& 难复性疝(嵌顿性疝)针刺治疗均经手法复位失败改用本法获效,共8例均获显效。
&&& 急性睾丸炎据报道针刺大敦,治疗急性睾丸炎及副睾丸炎有较显著疗效,临床常配、气海、、等穴。
&&& 降压针刺大敦穴,可加强穴的降压作用。
&&& 调整大肠运动功能针刺大敦穴,对大肠运动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加强,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穴。
大敦穴名解
&&& 〖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 〖主治疾病〗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小腹痛。
&&& 〖人体穴位配伍〗配穴、穴治癫、狂、痫合中风昏仆;配、、穴治梅核气。
&&&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 〖附注〗肝经井穴。
&&& 〖别名〗穴,大训穴,大顺穴。
&&& 〖穴义〗体内肝经的温热水液由本穴外输体表。
&&& (1)大敦。大敦,即大树敦也,在此意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外输的温热水液,而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后蒸升扩散,表现出春天气息的生发特性,如大树敦在春天生发新枝一般,故名大敦。
&&& (2)水泉。水,水液也。泉,源源不断之意。水泉穴名意指体内的肝经水液源源不断地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来自肝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水液,肝经与胆经相似,其运行的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由体内外输体表的气血物质亦为风气冷缩后的地部水液,此冷降之液量不大,但却源源不断地由体内外输体表,如细小的水泉穴外涌一般,故名水泉穴。
&&& (3)大训。大,多也,大也。顺,趋向同一房向也。大顺名意指体内肝经外出体表的水液全部气化后向天部而行。理同大敦名解。大训名意与大顺同。
&&& (4)肝经井。井,地陪孔隙也。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肝经相连通,为体内肝经气血的外出之处,故为肝经井穴。
&&& (5)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的外出水液,水液外出体表后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水湿带重所升天部层次也不高,只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态的水湿之气。
&&& 〖运行规律〗吸热蒸升并循肝经传于穴。
&&& 〖功能作用〗生发风气。
&&&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转载地址:/s/dadunxue.html
------分隔线----------------------------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大家没发现吗,优酷千金妙方,大敦穴在大脚拇指外侧,艾灸时也灸在大脚拇指外侧。可文字说明在靠近第二指的那侧,也就是大脚拇指内侧。完全相反的位置,到底怎么回事???
大敦穴到底在打脚拇指内侧还是外侧?文字说明是内侧,优酷千金第一方,解说在外侧?
推荐穴位图
  
  
  
  
  
  
•   •   •   •   •   •   【导读】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有关太冲穴的治病疗法有:增强的指压法等内容。按摩太冲穴可以调节头痛、腹胀、牙痛。太冲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太冲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太冲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出自《灵枢》,足厥阴肝经的第3个穴位。该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疝气,,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太冲穴名解】
别名:大冲穴。
出处:《灵枢&本输》:&阴中之少阴肝也,其源出于太冲,太冲二。&。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
2、肝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太冲穴的特性】
穴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传中封穴。
功能作用:燥湿生风。
【太冲穴位位置图】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
【按摩太冲穴的手法】
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按摩太冲穴位的作用】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太冲穴的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配合谷位称为四关穴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口喎等。
揉太冲穴可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起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
【太冲穴治感冒】
在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
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根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大脚趾与二脚趾缝上1.5分处)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甚至痊愈。
【太冲穴刺灸法】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刺法
1、向上斜刺0.5-1.0寸,局部酸胀或麻向足底放射。
2、向外下斜刺1.0-1.5寸,有时出现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太冲穴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拇短伸肌、骨间背侧肌。皮肤由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分布。足背皮肢较薄,皮下组织中走行有足背静脉网及大小隐静脉。足背动脉行于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向下往拇短伸肌的深面,分出第一跖背动脉、足底深支等。前者分成二支,分布于拇趾与第二趾内面;后者穿第一跖骨间隙至足底外侧动脉吻合,形成足底动脉弓。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在内外踝之间连线的中点和第一跖骨间隙其底间的连线上。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足背深筋膜,在拇长伸肌腱的外侧,穿经拇短伸肌表面的腓深神经(或经其内、外侧)入该肌。足背动脉发出的第一跖骨动脉则在拇短伸肌的深面,因此针再深进第一骨间背侧肌内时,可能刺及或经过动脉的一侧。
【太冲穴主治病症】
针麻常用穴之一。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太冲穴穴位配伍】
七疝:大敦穴。
乳痈:复溜穴、太冲穴。
经漏:太冲穴、然谷穴。
溏泄:神阙穴、三阴交、太冲穴。
行步难移:太冲穴、丘墟穴。
急性病毒性肝炎:足三里、太冲透涌泉穴。
肝阳上亢之眩晕:泻太冲穴、补太溪穴、复溜穴。
行步艰难:太冲穴、足三里、中封穴。
虚劳浮肿:肾俞穴(灸)、太冲穴(灸)。
女人漏下不止:三阴交、太冲穴。
赤眼:迎香穴、临泣穴、合谷穴、太冲穴。
寒热痹痛:合谷穴、太冲穴。
贫血、羸瘦:肝俞穴、膈俞穴、太溪穴、血海穴。
癫狂痫:间使穴、鸠尾穴、心俞穴、肝俞穴。
【太冲穴现代研究】
针刺太冲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太冲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调节作用很敏感。有报道针刺太冲、内关、素髂等穴,对呼吸功能衰竭者有较好疗效。对青少年近视眼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疝气,失眠,肝炎,乳腺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血小板减少症,颈淋巴结核,肠炎,,四肢关节痛,肋间神经痛,腰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等。为针麻常用穴之一。
【太冲穴临床应用】
实证耳聋耳鸣
主穴:耳门 听会 翳风 完骨 中渚 侠溪
配穴:肝胆火盛者,配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配合谷、外关;痰火郁结者,配丰隆、内庭。
方义: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于耳,取手足少阳经之耳门、听会、完骨、翳风开窍聪耳,疏通耳部气血;取中渚泻三焦火而清窍,侠溪清泻肝胆之火。
晕厥
主穴:水沟 中冲 涌泉
配穴:实证者,配合谷、太冲;虚证者,配关元、百会。
方义:水沟属督脉穴位,督脉入脑上巅,取之以接续阴阳之气,有苏厥醒脑之功;中冲为手厥阴心包经之井穴,位于中指之端,刺之以调阴阳经气之逆乱,为治疗昏厥之要穴;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以引气下行,醒神开窍,多用于晕厥之重证。三穴分列上、中、下三部,合用而使逆乱之气顺接,升降得循常道。
感冒
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可通过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根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大脚趾与二脚趾缝上1.5分处)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甚至痊愈。
生气时按太冲穴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怒。生气指的就是发火,或郁而不发,或干生闷气。人体能量在&怒&时,往往走的是&肝经&路线。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从理论上讲,原穴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于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从实践上讲,生气、发怒症状的病人往往太冲穴出现异常。通过对太冲穴的针灸、按摩等,确实可以疏解病人的情绪。太冲穴在足部的反射区为胸部,按压同样可疏解心胸的不适感。
从个人保健角度来说,按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若按压太冲穴时有压痛感,那说明肯定有问题。如果没有也不妨多按揉,因为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而进。位置可以在太冲穴附近,有时也可能在肝经的其他有结节、压痛感的部位,比如说蠡沟穴。切忌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皮下淤血。一般一个穴按四五分钟即可。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
【太冲穴医学研究】
太冲穴注射川芎嗪对高血压病降压作用的临床观察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高效疗法。方法:随机将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的60例EH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太冲穴注射川芎嗪0.5ml/次,对照组臀部肌肉注射2.5ml/次。结果 治疗组降压疗效、改善症状疗效及总的临床疗效均相当于对照组肌注川芎嗪;在降低血压方面,以及改善EH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太冲穴注射川芎嗪是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疗效确切的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尽管降压药物层出不穷,但如何寻求理想的、疗效好的、小、安全性高的降压药物及方法,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穴位注射疗法由传统针刺与药物有机结合,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日益受到医患双方的青睐。研究拟采用太冲穴注射川芎嗪为治疗组、臀部肌肉注射川芎嗪为对照组,通过血压值、症状积分、血流变情况的观察检测,探讨太冲穴注射疗法对EH的临床疗效。(1)治疗组:以2ml注射器5号针头、太冲穴位注射川芎嗪10mg/次(0.5ml),1次/d,注射时,针头进入太冲穴后,先行捻转提插,患者有针感后,缓慢注入药液,1次/d。7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5个疗程。(2)对照组:以2ml注射器5号针头,臀部肌肉注射40mg/次(2ml),1次/d,7次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
王侠等运用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70例,并与70例针刺太冲穴旁开0.5寸组比较,结果两组差异有显著(P&0.01),结论是针刺太冲穴可有效地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症状,饶筱荣、谢占清、寇焰、彭德军、冯国湘等皆运用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太冲穴 &肾脉与冲脉合而盛火,故名太冲&(《素问&阴阳离合论》)。冲脉者,十二经脉之海,能调节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之气血;肾者,元阴元阳之根、脏腑阴阳之本,所以&太冲,&&动脉知生死&(《针灸大成》)。穴属肝经,为肝脏原气留止之处。一方面,&肝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灵枢&经脉》),所以肝脑相通;另一方面,肝为&一身气化发生之始&(张锡纯)、&握升降之枢&(周学海),因此古今论述皆认为太冲具平肝潜阳、行气解郁之功,是治疗高血压病的要穴。本临床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太冲穴注射1/4的常用量川芎嗪与肌肉注射川芎嗪对降低EH在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改善耳鸣、失眠、烦躁症状及降低、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但治疗组在改善头痛、眩晕、心悸方面及降低全血比粘度方面优于对照组,证明太冲穴降压效果较显著。
温馨提示:以上【小红提养生网】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太冲穴,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您的阅读!
小红提养生网:http:///
男性性功能下降,破坏多少原本圆满幸福的家庭,怎样..
在性爱中,很多男生都会让女生给他带安全套,那么你知道女生帮男生戴安全套..
性生活可以很好的增加男女体内的激素的分泌,是人体的内分泌区域平衡。性生..
1992年,美国一些学者在研究食物对大鼠生育功能的影响时,发现雄鼠缺乏维生..
如何正确寻找女性的G点?要想给女人带来性爱的高潮,我们首先需要找到女人的..
女人生理期前后如何性爱?女性月经前后性欲会有所改变,这个时间段性爱要有..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联系
京ICP备号-1大敦穴 -- 小飞杨 -- 好網角網路收藏夾
&|& & 发现 o 收藏 o 分享
收藏家: &&標籤:&&&&&&&&&&&&&& 21:59:01.0&&&&收藏家: &&標籤:&&&&&&&&&&&&&&&& 19:43:07.0&&&&&&&&&&&
Powered by
Copyright& ICP備案序號:滬ICP備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敦穴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