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岳阳楼记著名诗句

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鹦鹉(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堂上每云云,金笼久受恩。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性比孤鸾洁,声殊百舌繁。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
送识上人游金山寺(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空半簇楼台,红尘安在哉。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烟景诸邻断,天光四望开。疑师得仙去,白日上蓬莱。
野色(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寄西湖林处士(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萧索绕家云,清歌独隐沦。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一水无涯静,群峰满眼春。何当伴闲逸,尝酒过诸邻。
送真元二上人归吴中(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归心不可夺,千里故园春。及见市朝事,却思①江海人。烟波方得伴,松月定为邻。愿结虎溪社,休休老此身。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二首(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盛府兼名邑,荣归指故林。多年望乡泪,万里倚门心。江馆春寒薄,山程晚翠深。板舆迎侍日,桃李正芳阴。   其二(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真韵此行深惜别,所喜是宁亲。祖帐千①门晓,乡关锦国春。鸟歌疑劝酒,山态似迎人。我绝南陔望,因兄泪满巾。
送刁纺户掾太常下第(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注:精鉴本非深,英僚暂此沉。火炎方试玉,沙密偶遗金。岂累青云器,犹孤白雪音。敢希苏季子,潜有激仪心。
八月十四夜月(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
谪守睦州作(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重父必重母,正邦必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铜虎恩犹厚,鲈鱼味复佳。圣明何以报,没齿愿无邪。
赴桐庐(一作唐介诗,题作谪官渡淮舟中遇风欲覆舟而作)郡淮上遇风三首 其一(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圣宋非强楚,清淮异汨罗。平生仗忠信,尽室任风波。舟楫甚,出没多。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送韩渎殿院出守岳阳(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仕宦自飘然,君恩岂欲偏。才归剑门道,忽上洞庭船。坠絮伤春目,舂涛废夜眠。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
游乌龙山寺(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高岚指天近,远溜出山迟。万事不到处,白云无尽时。异花啼鸟乐,灵草隐人知。信是栖真地,林僧半雪眉。
江干闲望(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江干日清旷,寓目一支筇。落叶信流水,归云识旧峰。兰荪谁共采,凫雁自相从。莫爱蘋风起,波来千万重。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僧阁倚寒竹,幽襟聊一开。清风曾未足,明月可重来。晚意烟垂草,秋姿露滴苔。佳宾何以伫,云瑟与。
斋中偶书(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言路有馀责,权门无去音。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
苏州十咏 泰伯庙(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至德本无名,宣尼一此评。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亨。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  其三 洞庭山(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支韵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归迟。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其四 虎丘山(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云寒不出寺,剑静未①离潭。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吴都十万户,亘西南。  其五 阊门(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删韵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白傅归休处,盘桓几厚颜。  其八 伍相庙(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元韵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悠悠当日者,千载秪惭魂。  其九 观风楼(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庚韵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登临岂刘白,满目见诗情。  其六 灵岩寺(宋·范仲淹)  七言律诗 押元韵题注: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春风似旧花犹笑,往事多遗石不言。唯有逃遁去,清名高节满乾坤。
陈质殿丞挽歌词(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贤者逝如斯,皇天岂易知。众人皆堕泪,君子欲安碑。几世传清白,满乡称孝慈。贤哉生令嗣,在。
应制赏花钓鱼(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万汇日,皇心豫宴辰。华林新濯雨,灵沼正涵春。帝幄纷仙蘤,天钩掷锦鳞。洋洋颁睿唱,赓颂浃簪绅。
过馀杭白塔寺(宋·范仲淹)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登临江上寺,迁客特依依。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飞。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
共237,分12页显示& &1
(1).倾侧翻转。“是岁分 交州 置 广州 ,俄复旧”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大王万乘之主,轻于不测之渊,戏于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 宋
诗之一:“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 清
《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2).覆灭。:“﹝ 李丰 等﹞将以倾覆宗室,颠危社稷。”:“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3).颠困艰危。 明
《馀冬序录摘抄·外篇》:“兵戈四起,民命颠危。” 清
《桂林霜·遣遁》:“遭穷困,遇颠危, 楚 囚般,相向啼。”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畸形的社会组织,因经济基础的动摇,尤其颠危簸荡,紊乱不堪。”(4).指陷于颠困艰危境遇的人。 前蜀
《天锡观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词》:“砥砺戈矛,申严号令,伫行吊伐,以拯颠危。” 明
《綵毫记·救主出围》:“似 蜀 将单出重围,如入无人地。特赤手,救颠危,拔宝剑 丰城 狱底。”蛟龙与大鳖。泛指水族。 宋
诗:“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 元
《送俞观光学正赴调京师》诗:“ 大江 有路通 淮州 , 汴河 急下蛟鼋愁。”亦作“ 霞杯 ”。
盛满美酒的酒杯。 唐
:“霞杯醉劝 刘郎 饮,云髻慵邀阿母梳。” 宋
:“佳宾何以伫,云瑟与霞杯。”《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浓香酒泛霞杯满,淡影梅横纸帐清。” 柳亚子 《浣溪沙·七月四日作》词之二:“空对彩笺笼壁句,何曾醇酒醉霞杯?”亦作“烟瓦”。
指绵延的屋宇。 宋
:“ 吴 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1).古邑名。 春秋
吴 邑,公子 季札 因让国避居(一说受封)于此。故址在今 江苏
常州市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去之 延陵 ,终身不入 吴 国。” 何休 注:“ 延陵 , 吴 下邑。”:“ 季札 封于 延陵 。”(2).借指 季札 。 汉 王粲 诗:“ 延陵 有作, 侨
肸 是与。” 宋
诗:“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节老乾坤。” 清
《怜香伴·狂喜》:“你虽是 王莽 虚谦,我当做 延陵 真让。”参见“ 延陵季子 ”。(3). 汉成帝 陵。:“﹝ 绥和 二年﹞四月己卯,葬 延陵 。”(4).指 汉成帝 。:“行道之人为之陨涕,况于陛下,时登高远望,独不惭于 延陵 乎!”(5).复姓。 南朝
宋 有 延陵盖 。见。指 春秋 时 吴 公子 季札 。相传 吴王
寿梦 有四子: 诸樊 (或称 谒 )、 馀祭 、 馀眛 (一作 夷昧 )、 季札 。 季札 贤, 寿梦 欲废长立少。 季札 让不可。 寿梦 卒, 诸樊 立,与 馀祭 、 馀眜 相约,传弟而不传子,弟兄迭为君,欲终致国于 季札 。 季札 离国赴 延陵 (一说封于 延陵 ),终身不入 吴 国,故世称 延陵季子 。事见《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延陵季子 , 吴 之习于礼者也。”亦称“ 延陵子 ”。 三国
《赠丁仪》:“思慕 延陵子 ,宝剑非所惜。” 晋
《吴趋行》:“穆穆 延陵子 ,灼灼光诸华。”参见“ 延陵 ”。指 春秋 时 越 大夫 范蠡 。他曾辅助 越王
勾践 灭 吴 雪耻。功成后以一叶扁舟逸去,经商致富。 唐
诗:“门临二室 留侯 隐,棹倚三川 越 相归。” 宋
:“ 越 相烟波空去雁, 吴王 宫阙半啼猿。”(1).兰草与灵芝。《淮南子·说林训》:“兰芝以芳,未尝见霜。”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朱桂黝倏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2).比喻高雅的情趣。 宋
诗:“四时花与竹,樽俎动可随。况与贤者同,薰然袭兰芝。”(3).喻佳子弟。 宋
:“贤哉生令嗣,遗秀在兰芝。”参见“ 芝兰玉树 ”。:“﹝ 谢玄 ﹞少颖悟,与从兄 朗 俱为叔父 安 所器重。 安 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玄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因以“芝兰玉树”喻优秀子弟。 清
《蜃中楼·婚诺》:“芝兰玉树生于庭阶,可喜,可喜。”《再生缘》第一回:“人间富贵荣华尽,膝下芝兰玉树齐。” 柳亚子 《誓墓行》:“痛哭深山誓墓来,芝兰玉树钟灵秀。”(1).残存的花草。 晋
之二:“南圃无遗秀,柘条盈北园。” 唐
诗:“薙草恐伤蕙,摄衣自理锄。残芳亦可饵,遗秀谁忍除。”(2).对死者后代的美称。 宋
:“贤哉生令嗣,遗秀在兰芝。”语出:“亨者,嘉之会也。” 孔颖达 疏:“言天能通畅万物,使物嘉美之会聚。”后因以“嘉亨”称事物的顺利美好。 宋
诗:“万汇嘉亨日,皇心豫宴辰。”《书扇示门人》
作者: 范仲淹来源:时间:阅读:
《书扇示门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本文来源于(),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注明出处:
→ /shiji/article_67262.html唐诗宋词子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清照的著名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