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丝铝在纯氧中燃烧烧化学式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生成CO 2 和SO 2 ,在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两种元素.若此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且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zjwamla275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生成CO 2 和SO 2 ,在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和硫两种元素.二硫化碳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且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填:CS 2 .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八年级上 科学 第五章 (华师大版)
5.1 一.学习目标化学式(第一课时)1.能描述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会区分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前的数字与元素符号右下角的 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初步认识化合价的含义;会查阅“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并进行规律性记忆。 3.通过活动寻找化合物中各元素正化合价总数和负化合价总数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得到 的规律,计算元素的化合价。二.课前预习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氢 碘 锌 、氧 、溴 、铜 、氮 、钾 、铝 、氯 、钠 、铁 、碳 、银 、氖 、硫 、钙 。 、硅 、镁 、磷 、钡 、 、2.用符号表示下列物质: (1) 氧元素 (4) 氧气_________ (2) 一个氧原子________ (3) 3 个氧原子________ (5) 一个氧分子___ ; 。 ; 。 。 (6)3 个氧分子___3.阅读“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按要求写出元素符号: (1)+1 价的非金属元素 -1 价的非金属元素 (2)+1 价的金属元素 +2 价的金属元素 (3)能显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价的元素三.课内导学(一)化学式 1.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式子。一种纯净物对 应一个化学式。 2.为什么引入化学式呢?因为化学式书写方便,表示的意义深刻而全面,世界通用。我 们没有学好化学式,就不能进入化学殿堂。 例如:化学式“H2O”能表示多种意义:?表示 1 个水分子;?表示水这种物质;?表 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表示组成水的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1。 (二)化合价 1.化合价概念: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 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1 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因此单质中的元素不表现其化合价,化合价为“0”。 2.元素的化合价的规律: ①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1 价、氧元素通常显-2 价。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 ③非金属元素可以显正价,也可以显负价,非金属元素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通常显负价,与 氧化合时通常显正价。 ④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能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价) 。 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化合价总数与负化合价总数的代数和为零。四.当堂训练1.钠的元素符号为 A.Al 2.氧气的化学式为 A.O A.O2 4.5N 表示 ( A. 5 个氮元素 5.NO2 中的“2”表示 C.2 个氧原子 中的 Sn 的化合价为 A. -4 B. +4 ( C. +3 B.2O B.H ) B.5 个氮原子 ( ) B.1 个 NO2 分子中有 2 个氧元素 D.1 个 NO2 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 ) D. +2 C.5 个氮分子 D.5 个氮气 B.Ne ( C.Na ( C.2O2 C.2H ) D.O2 ( ) D.He ) D.Ca3.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用来表示微粒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A. 1 个氧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6. 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制成的 “气一电” 转换器, 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 2 SnO7.用__________来表示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一种纯净物,只能有_____个 化学式。 例如: 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 氢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 2O 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 H CO2 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8.指出下列符号中“2”表示的意义: ?2Cl _____________________;?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3 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 _____________________;?2S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同元素互相化合形成化合物时,不同元素的化合价具有确定的数值。在化合物中, 金属元素通常显______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______价,氢显________价,氧显________ 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都为________。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金属元素总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总显负价 B.在 N2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D.每种元素只能有一种化合价 11.查阅“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请标出下列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例: Na2O CuO AlCl3 P2O5 SiO2 HCl H2O NaOH Ca(OH)2五.学后反思六.课后作业1.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锌 Zn B. 碳 C 2.表示氢气的化学式为 ( ( ) D. 氮气 N ) C. 硫磺 SA. H B. 2H C. 1H2 D. H2 *3.下列有关原子与分子区别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可分割,原子不可分割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变成别的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变成别的原子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能运动 D.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4.KMnO4 中含有元素的种类有 A. 3 种 A. 碳元素 A. 三氧化二铝 A. 氦气(He2) B. 4 种 B. 氧元素 ( B. 二铝化三氧 ( ) C. 五氧化三磷(P5O2) D. 三氧化硫(SO3)3( C. 6 种 () D. 7 种 ) D. 氢元素 D. 铝二氧三 ) C. 二氧化三铝5.“CO2”与“CO”都含有 6.化学式 Al2O3 的读法是 7.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C. 碳和氧两种元素B. 氧化镁(mgO) 8.甲醛(化学式为 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醛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C.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 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9.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和一种物质的是 ( ) A.O2 B.Zn C.H D.2Ca 元素和_)10. 化学式不仅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还可以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 H2O 表示水是由_ _ 如 _元素组成的;O2、O3 表示氧气和臭氧都是由___ _元素组成的;CaO 表示氧 化钙是由__ _元素和__ _元素组成的。 11.请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1) 水由水___________构成; (2) 铜由铜__________构成; (3) 氧气由氧__________构成; (4) 氧分子由氧__________构成。 1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__ 红磷__ _、氧气__ _、氖气__ _、臭氧__ _、氯气__ _ ,2H2 表示_ __,2O3 表示__ _、氮气__ _、金属钙__ _、金刚石__ _、水银__ _、石墨__ _。 __; _。 _、13.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H2 表示的物质是__ 3O2 表示__ 14.写出下列符号: ? 7 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 3 个二氧化碳分子 ______________; ? 三氧化二铁______________;? 6 个钙原子______________; ? 4 个氯气分子______________;? 氦气______________。 15.写出下列元素的化合价: ? 水中的氧元素 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 __________; ? 单质铁中的铁元素 _________;? 氮气中的氮元素 ___________; ? H2S 中的硫元素 ____________;? 氖气中的氖元素 ___________。 16.铁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 ) A.Fe(OH)2 、Fe2O3 、Fe B.Fe(NO3)2 、Fe 、FeCl3 C.Fe、FeO、Fe2O3 D.Fe(OH)3、FeSO4、FeCl3 ___,2H 表示__ _,2O 表示__4 5.1 一.学习目标1.认识并记忆原子团。化学式(第二课时)2.通过模仿练习学会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并掌握书写化学式的方法。 3. 认识相对原子质量,学会计算化学式的式量。二.课前预习1.书写并记忆下列原子团的符号和它们的化合价:原子团名称 氢氧根 硝酸根 铵根 硫酸根 碳酸根原子团符号原子团的化合价2.从元素周期表中查阅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在第 207 页,在元素周期 表中标在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值就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请你保留成整数) N S ;P ;C ;O ;K ;Cl ;Ca ;Fe ;Al ;Na ;Cu ;H ;Mg ; 。3.你会计算水(H2O)的式量吗?请写出你的计算过程:三.课内导学(一)原子团:指由多个原子构成,在化合物中和在化学反应里都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团。 原子团又叫做根,如氢氧根 OH、碳酸根 CO3、硫酸根 SO4、硝酸根 NO3 等。在化合物中原子 团具有一定的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根内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二)化学式的书写 1.常见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1)稀有气体的 1 个分子由 1 个原子构成,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如:氦气______。 (2)气态非金属、 溴、 碘等单质每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 如: 氧气_______; 氮气_______; 氯气_______;溴______;碘_________。 ?金属单质和除碘以外的固态非金属单质,习惯上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如:铝_____;铜 _____;铁 ;碳 ;硫 ;磷 。 2.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步骤 ?按规律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符号,一般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左边,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右 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个别例外:NH3) ;氧元素 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把氧元素写在右边。5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化合价总数与负化合价总数的代数和为零这一原则,确定各元素 的原子个数或原子个数比(或原子团的个数、个数比) 。 ?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标明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检查化学式,确定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零。 (三)相对原子质量和式量 1.相对原子质量(不需记忆,可查表得到) 2.式量及其计算 :(1)含义: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2)计算方法:式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四.当堂训练1.下列物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的是 A. NH3 A.K2CO3 钾中碘的化合价为 A.+2 A. 氧化钙(Ca2O) A. 分子的质量 C. 以克为单位 B.+3 4.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5.关于式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B.N2 B.ZnS04 C. N0 C. Fe(NO3 )2 ( C.+5 ( ( ) C. 氯化铝(AlCl2) ) D. 水(HO2) B. 氧化铜(CuO) ) D.+7 ( ) D.N02 ( ) D.(NH4)2S2.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原予团的化合价最高的是3.为防治甲状腺肿大,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分子式为 KI03)。碘酸B. 各原子的质量之和 D.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_____________;6.标出:下列物质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列出计算过程,示例:HCl: +1+x=0,x=-1) 。 HCl0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HClO3 _________ __ HClO4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练习书写化学式 (1)一氧化碳____ ____、硫酸铵____ __ ____ _____、_____ ___、____ 、三氧化二铁______ __、碳酸钠 ______、____ ____。 ___、氯化氢_________、氯化镁_____ 、硝酸铝_____ ______。 __、 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 ___、(2) 写出氧元素分别与氢、 锌、 硅元素化合后的化学式__ 钾、 钡、(3) 写出硫酸根分别和氢、 锌、 钾、 钡元素结合,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 8.求下列物质的式量,并写出计算过程: Ca(OH)2:的式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2SO4 的式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学后反思1.化学式是十分重要的化学术语,如果没有学好化学式,则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化学知识 的学习。因此我们应多花些力气,会准确读、写化学式,还应深刻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6 2.式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我们应做到会计算,并计算准确。六.课后作业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原子团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 NaOH A.N2 A. CuO A. 氯化钠 Na2Cl B. K2CO3 B.NO2 B. Fe2O3 C. Ba(NO3)2 ( C.HNO3 C. H2O ( ( ) D.硫酸铝 Al2(SO4)3 ) ) C. 氧化钡 OBa 2.在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3.下列化学式的式量最大的是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B.氧化铁 FeO 5.当下列物质的分子个数相同时,质量最大的是 ( ) D.NH3 ( ) D. K2O ) D. NH4ClA. 氢气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6.根据 CaCl2、Ca(ClO)2、x、KClO3、HClO4 的排列特点,x 物质应是 ( A. Cl2 B. HCl C. HClO D. HClO2 7. 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 A.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C.中子的质量 形成的化合物的式量为 ( ) B.核外电子的质量 D. 质子的质量 ( )8.A、B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14 和 16,化合价分别为+4 价和-2 价,则 A 与 B A. 60 B. 44 C. 46 D. 30 *9.在 19 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1,其 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33。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试判断氧化锆 的化学式为 ( ) A.ZrO2 B.Zr2O C.Zr2O3 D.ZrO 10.下列关于 Cu2(OH)2CO3 的式量计算式正确的是 A.64×2×(16+2)×2×12×6×3 C.64×2+16+1×2+16×3 ( ) B.64×2+(16+1)×2+12+16×3 D.64×2+16+1×2+12+16×311. 一般情况下, 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里, 金属元素显______价, 非金属元素显_____ 价;在非金属与氧形成的化合物中,金属显______价,氧显______价。 12.化合价规律: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看做______;化合物中各元素正化合价的总数与负 化合价的总数的代数和为______。 13.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 H2O SO2 SO3 H2SO3 H2SO4 H2S Na2S14.写出下列原子团的符号,并在符号上方标出该原子团的化合价: 氢氧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硝酸根 铵根7 15.写出化学式的名称: CuO ____ SO3 ____ 氧化镁 MgO2___ 氯化铜 CuCl___ (1) 氖气____ (3) 氢氧化钠___ 18.填写下表: 名称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19.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要求写出计算式) 。 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非金属元素 A 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Hm A, 金属元素 B 的硝酸盐的化学 式为 B(NO3)n,则 A 与 B 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A2B B.AnBm C.BmAn ( ) D.BnA 氮气 硝酸钡 氢氧化铁 碳酸铵 ___;ZnCl2 ___ ___;SO2 ____ ___;NaCl ______ __;P2O5 _____ ______。 ___; ______;(NH4)2 CO3 ____ ___, 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6.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在后面改正。 __,二氧化硫 SO3__ __,碳酸钠 NaCO3__ __,___________; (2) 氯化亚铁__ __,_________;(4) 硫酸_____1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式量:21.式量最小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式量为__________。 22.家用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已知氯化钙的化学式为 CaCl2,次氯酸 钙的化学式为 Ca(ClO)2,试回答: (1)CaCl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 (3)Ca(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 以推测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__ _价,式量为__ __。 __。 __价。 (2)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根据氯化钙的化学式,可推知氯化钠的化学式为__ _价,次氯酸根的化合价为_ 。(4)有一种消毒液叫“84 消毒液“,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根据次氯酸钙的化学式,可 (5)计算 Ca(ClO)2 的式量(写出计算过程):8 5.2 一、学习目标: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与实质。 2.能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的现象,并能够利用质量守 恒定律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课前预习: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铁______、碳______、硫_______、磷_______、镁_______、铜_______、锌________ 氧气______、氢气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___、氧化铁________、二氧化硫_______ 氢氧化钠_________、硫酸铜__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 这些物质在发生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跟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比较是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相等”。 、 )三、课内导学:1.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时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将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各种原子的数目保持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保持不变,只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所以化学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的规律之一。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 1:镁带燃烧后为什么生成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答:因为镁与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掉的镁与氧气质量 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因此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大于反应掉的镁的质量。 例 2: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短线上的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 物 18 克,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为 13.2 克,求生成氧气的质量。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固体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加氧气的质量,即 18 克=13.2 克+m 氧气 ,m 氧气=18 克-13.2 克=4.8 克。 例 3: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 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9 A. X=7g C. X=28g 物质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B. 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 在该反应中甲、乙、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 甲 8g 2g 乙 35g X 丙 5g 5g 丁 8g 42g分析与解:本题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甲质量减少 了 6g,甲必为反应物;丙质量没有变化,丙可能与此反应无关,也可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丁质量增加了 34g,丁必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减少的质量+乙减少的质量 =丁增加的质量。因此乙应减少 34g-6g=28g,X=35g-28g=7g。 答案:A四.当堂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所以不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铁丝燃烧后质量变大,所以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任何化学反应都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质的种类、⑦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⑦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 28 克 B. 38 克 B. ①②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 ) C. 44 克 D. 22 克 ( ) ( ) ①原子的种类、②原子的数目、③分子的种类、④分子的数目、⑤元素的种类、⑥物3.12 克木炭和 32 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根据乙炔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事实,判断乙炔的组成是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只含有碳、氢两元素 5.解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现象: D.一定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1)白磷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生锈后质量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________(填“是”或“没有” )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6.10 克 A 物质与 18 克 B 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 8 克 C 物质和一定质量的 D 物质,则 生成 D 物质为_____克。 7.6.4 克铜在空气里充分加热后生成 8 克氧化铜,则反应的氧气为______克。五.学后反思:10 1、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的实质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六.课后作业: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硫酸铜吸水变成水合硫酸铜 C.木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3. 红磷在密闭容器 (含有空气) 内燃烧, 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 ( ) B. 将湿衣服拧干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是因为 (4.化学反应后,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原子的个数( () C. 元素的种类 ) D. 分子的种类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硫的质量 C.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 D.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红磷与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 等于红磷的质量 C.大于红磷的质量 B. 小于红磷的质量 D. 无法确定. ) )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不可能生成 (A.氧气 O2 B. 碳酸钾 K2CO3 C. 氢氧化钾 KOH D. 氢氧化铁 Fe(OH)3 8.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 反应为 C+H2O(气) 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 化的是 ( )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 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9.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 用右图表示,则(80-48)克表示的质量为( )固 体 质 量 48 克 80 克 110时间 A.生成物 MgO 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 C.参加反应 O2 的质量 D.生成物 MgO 与参加反应的 O2 的质量之和 10.在化学反应 X+Y→Z 中,5 克 X 与足量的 Y 充分反应生成 8 克 Z,则参加反应的 Y 的质 量是______克。 11.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盛放白磷的锥形瓶要放在天平的_______边托盘上称 量,加热后,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_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 燃烧前后,锥形瓶及其瓶内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____(填“没有”或“有” )变化。 12 . _____ 色 的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和 ______ 色 的 硫 酸 铜 溶 液 发 生 化 学 变 化 时 的 现 象 是 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_________(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 13.已知反应堆 A+2B=C+2D,9 克 A 和 8 克 B 混合充分反应后,A 已反应完,生成 5 克 C 和 10 克 D,则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_______克。 14.前儿年曾喧闹一时的“水变油”是一场伪科学的闹剧。其实,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 道,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水中的氢、 氧元素不可能变成汽油中的碳元素,此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可推断 A 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16.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则 X 的值是________。 17.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一定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甲 80 X 乙 36.5 0 丙 43 101.5 丁 200 218?6 克木炭在 10 克氧气中燃烧后一定生成 16 克二氧化碳。12 5.2 一、学习目标: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 2.灵活配平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二、课前预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每种物质名称的上方写出它的化学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通电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过氧化氢(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一试,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氢气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导学:1.化学方程式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即化学反应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凭空设想臆造。 ?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元素或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为例说明) : ?写出化学式: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短线 连接,若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用“+”相连。如:H2+02―H20 。 ?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短线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总 数都相等(不能改动化学式中的原子数) ,当系数为 1 时应省略。配平后将短线改为等号。 如:2H2+02―2H20 。 ?完善化学方程式: 若有特定的反应条件, 应在等号上注明, 比如: 点燃、 加热 (常用 “Δ ” 来表示) 、高温、通电等;若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生成气体的化学 式右边加“↑” ;若在溶液里反应,生成物中有沉淀,在沉淀物的化学式右边加“↓” 。如: 点燃 2H2+02 2H20 。四.当堂训练: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3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磷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通电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化学方程式 2X+3O2 A.CH4 ? ? ? ? ? ? ? ?点燃2CO2+4H2O 中,X 的化学式为 C.CH4O ?()B.C2H5OHD.CH3COOH ___N2 +___H2催化剂 点燃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Cu+___O2 △ ___CuO ___Al+___Fe3O4 ___P +___O2点燃 点燃___NH3 ___H2O+___CO2___Fe+___Al2O3? ___CH4+___O2 ? ___CuO+___C___P2O5 ___CO2+___H2O高温___Cu+___CO2↑点燃___C3H8+___O2 Mg+O2 C+ O2 H2O2点燃 点燃点燃? ___C2H5OH+___O2___CO2+___H2O4.改正下列错误的化学方程式: MgO2 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O2H2O+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4Fe+3O22Fe2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学后反思:1. 记忆并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条原则。 2.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化学术语,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关键,我们应深入理解,多练 习书写,学会准确而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六.课后作业: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a 克水受热形成 a 克水蒸气 B.铁生锈后的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D.10 克食盐溶于 70 克水中得到 80 克食盐水 2.能正确表示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2H20=2H2+O2 C.2H20 A.S+O2通电()B.H20通电H2+O2 2H2↑+O2↑ ( )加热 点燃2H2+O2 SO2点燃D.2H20通电3.下列方程式未配平的是点燃B.KMnO4 Fe3O4 D.4P+5O2K2MnO4+MnO2+O2↑ 2P2O5 )C.3Fe+2O2 A.Fe+3O2 C.C+O24.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点燃( D.2Mg +O2点燃2Fe2O3B.H202 = H2↑+O2↑ 2 MgO点燃CO2↑5.化学方程式是描述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语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 要注意以下两条原则:14 (1)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依据; (2)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_________。 6.改正下列错误的化学方程式: (1) P+O2 = P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l +O2 = Al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H2+O2点燃2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H2O2=== H2O+ _______点燃7.将下列方程式中缺少的化学式补全(含配平、反应条件以及特殊符号等) : (1) H2CO3===________+ CO2 (3) NaOH+________== Na2SO4+ Cu(OH)2↓ (4) Fe+ O2 ________ 8.2008 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 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xH8+5O2 3CO2+4H2O,则 x 的数值是 ( ) A. 1 B. 2 C.3 D.4 9.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 ,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 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 2C2H5SH + 9O2 4CO2 + 2X + 6H20, 则 X 的化学式为 ( ) A.SO3 B.SO2 C.CO D.H2SO4 10.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 ) A.质量减少 B.质量增加 C.化学性质改变 D.化学性质不变 11. 下列反应中生产物都是 C, 如果 C 的化学式为 A2B3,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A.AB2+B2=2C B.AB2+2B2=2C C.2AB2+B2=2C D.4AB+B2=2C 12. “绿色奥运”是 2008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污染,北京市为汽车加装了“三 效催化净化器” ,可将尾气中的 CO、NO 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 是 ( ) A.CO2 和 N2 B.CO2 和 NO2 C.CO2 和 O2 D.CO2 和 NH3 13.右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 ? ___Al+___O2点燃点燃___Al2O3 ___Fe2O3+___SO2点燃? ___Fe2O3+___C ? ___C4H10+___O2 ? ___CO+___O2点燃高温 点燃___Fe +___CO2↑ ___CO2 +___H2O___FeS2+___O2点燃? ___C3H7OH+___O2 ___CO2+___H2O 1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 ? ? 硫磺的燃烧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___CO2 ; ; ; ; ;15 ? 碳酸溶液加热时,碳酸的分解 。 16.我国农村大力兴办沼气,为解决农村能源起了积极的作用,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 是 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 ClO2 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 (1)ClO2 叫做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2008 年 9 月 25 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取得了历史性 的突破。火箭推进器中盛有还原剂液态肼(化学式为 N2H4)和液态强氧化剂双氧水,当它 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对照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个反应 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19.鲜鸡蛋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通过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孔隙呼出 CO2,为停止鸡蛋的呼 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 Ca(OH)2 作为鲜鸡蛋的保鲜剂,其原理可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磺和硝酸钾按一定的比例混合 而成的,点燃时爆炸生成二氧化碳、硫化钾以及在空气中含量为 78%的气体,写出黑火药 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化学方程式(第三课时)16 一.学习目标:1.学会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2.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二.课前预习:1.计算出下列化学式的式量(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u-64,Fe-56, Al-27,Na-23,Cl-35.5) : H2 _______; O2 _______; CO2 _______; CuO _______; Fe2(SO4)3 _______; SO2 _______;H20 _______; Al203 _______;NaOH _______;H2CO3 _______。 2.试着口头读一读下列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0;?CH4+2O2点燃CO2+2H2O;?KCl+AgNO3==AgCl↓+KNO33.写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这个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哪些意义?三.课内导学: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例:化学反应 2H2+O2 2H20,读做: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 高温 化学反应 C+2CuO 2Cu+CO2↑,读做: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 氧化碳气体。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质” :表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进行的条件。 ②“量” :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的微粒数之比;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例:2H2+O2点燃2H20,表示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物是水;表示在反应中 H2、O2、H20 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2,三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1∶8∶9。四.当堂训练:1. 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生物体内存在少量 NO,它有扩张 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制得 NO 的化学方程式为: 4X+5O2=4NO+6H20,则 X 的化学式为 ( ) D. N2O5 ( ) A. N2 B. NO2 C. NH3 点燃 2.化学方程式 S+O2 SO2 的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A.硫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C.硫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硫 D.硫原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分子 点燃 3.关于化学方程式 2H2+02 2H2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2 个氢分子加 1 个氧分子等于 2 个水分子 B.每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2 个水分子17() C.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D.2 个氢气和 1 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2 个水 4.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此反应中,反应物是_________,反应条件是 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中碳酸、二氧化碳、水三种物质的 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三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2Cu +O2 A.64s32s80 C.64s32s160加热2CuO,反应中 Cu、O2、CuO 三者的质量比是 B.128s32s80 D.128s32s160()6.在 2X+Y2=2Z 的反应中,X 的式量为 24,Y2 的式量为 32,则 Z 的式量为( A.40 B.64 C.56 D.80)五.学后反思:1.能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 2.应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所包含的意义。六.课后作业:1.根据 M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这一实验。下面对 M 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 ( A.M 是氢气 C.M 含有氢元素 A.K4FeO4 B.K2Fe2O4 B.M 不含氢元素 D.M 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 C.K2FeO6 ( D.K2FeO4 ) )2. 制造新型净水剂 X 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OH)3+3KClO+4KOH = 2X+3KCl+5H2O, X 是( 则 3.若某小组的液体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加入少量 MnO2 后产生能使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 MnO2 的质量不变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C. 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被点燃 D. 如果用右图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b 端进入 4.化学方程式 2H20通电2H2O+O2↑2H2↑+O2↑的正确读法是()A.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加氧气 B.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元素和氧元素 C.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2 个水分子等于 2 个氢分子加 1 个氧分子 5.关于化学方程式 2H2O2MnO22H2O+0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2 个双氧水分子等于 2 个水分子加上 1 个氧分子 C.此反应中,H2O2、H2O、02 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2∶118 D.此反应生成了水和氧气 6.根据反应 A2B3+3CB=2A+3R 可以确定 R 的化学式(A、B、C 表示元素符号)应该是( A. CB A. Cu+O2点燃)B. CB2 2CuOC. C2B ( B. HgO加热D. C2B2 ) Hg+O7.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C. 4Al+3O2 = 2Al2O3 D. KClO3 = KCl+O2 点燃 8.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 表示 ( ) A.磷和氧气混合后生成五氧化二磷 B.每 4 份质量的磷和 5 份质量的氧气点燃后生成 2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条件下,4 个磷原子与 5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条件下,每 4 个磷原子与 10 个氧原子反应生成 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9.我们经常使用的火柴也称安全火柴,火柴盒的侧面涂有红磷和三硫化二锑等,火柴头 上的物质是 KClO3、MnO2 和 S 等。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引燃与 KClO3 等接触 的红磷, 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 从而使火柴杆着火。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磷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 ___Mg +___O2点燃___MgO ___FeCl3? ___CO2+___NaOH―___Na2CO3+___H2O ? ___NaOH+___H2SO4―___Na2SO4+___H2O? ___Fe +___Cl2△11.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 + O2 2MgO;2H2 + O2 2H2O;2CO + O2 2CO2 。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② 。12.请正确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Ca(OH)2]中生成碳酸钙(CaCO3)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理石和稀盐酸(HCl)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烷(C4H10)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乙炔还是一种可 燃性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块状固体电石(主要 成分是 CaC2)与水直接反应制取乙炔,同时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 。19 ①写出实验室制乙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 。; ;14.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N2)和氧气,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不起反应。但是,在放电 条件下,N2 和 O2 却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NO)气体。反应生 成的 NO 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 O2 化合, 生成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NO2) 气体。NO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气体。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碱性 溶液, 因为铝能与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 水发生作用而被腐蚀, 生成偏铝酸钠(NaAlO2) 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大麻”(其主要成分是 C21H30O2)是一种常见的毒品,它在 空气中焚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化学方程式 2Cu +O2 铜的质量为_________g; (2)如果反应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为 32 g,则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_________,参加反应 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 18.已知化学反应 A+2B=2C+D,8 克 A 与 6 克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 克 D 和______克 C。 现在要生成 27 克 C,则要反应掉_______克 A,A 与 B 的式量之比为____________。点燃2CuO,可以知道:(1)如果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12.8 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g,生成的氧化5.3金属20 一.学习目标:1.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理性质包括状态、颜色、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认识一些金属、合金;知道合金的性质和用途。二.课前预习: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找一找“金属之最” ,并记录在下面。2.下列物质是合金吗?是的在括号里打“√” ,不是的打“×” ①青铜( 各自的用途。 ) ;②钢( ) ;③黄铜( ) ;④不锈钢( ) ;⑤水银( ) 。 3.寻找铜丝、铁丝各一根,仔细观察,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请根据物理性质描述它们三.课内导学:1.金属的物理性质 (1)状态:除汞(俗称水银)外,所有金属在室温下都是固体。 (2)颜色: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或灰色,金为金黄色,铜为紫红色。 (3)熔点:大多数金属的熔点较高。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 (4)导热性:金属能够导热。银的导热性能最好,铜和铝其次。 (5)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银的导电性最好,铜和铝其次。 (6)延性和展性:金属具有延展性。能抽成细丝称为延性,铂的延性最好,其次是金。 能被展成薄片称为展性,金的展性最好。 2.合金 (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经高温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 性的物质。 (2)特点:合金都是混合物;合金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性能,因此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3.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金属材料 主要性能 含碳量在 2%以上, 比较硬, 有脆性, 经得起较大的压力。 主要用途生铁适宜做大机件。钢含碳量在 0.03%―2%之间,质坚硬, 用途极为广泛。大至轮船和火 有弹性和延展性,机械性能好。 车,小至各种刀具及缝衣针等。21 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 导体。 密度小;易形成合金;有良好的延 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制造导线;用来制造各种合金, 具有广泛使用。 制医疗器械; 制成极薄的镀塑铝 箔用作包装材料;制成电线等。 制火箭发动机壳体、 人造卫星的 外壳;制医疗机械等。铝钛有良好的延展性, 具有抗腐蚀能力。四.当堂训练:1.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①②④ B.③④ ( ) C.①②③④ ) B.不锈钢所含主要元素有 Fe、Cr、C、Ni 等 ) D.①②③④⑤ ①延性;②展性;③导电性;④导热性;⑤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2.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铁是含杂质很多的铁合金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 3.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 都是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 有导电性、导热性 C. 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D. 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金就是金属单质 C.合金具有金属特性 B.合金一定是金属混合物,不可能含有非金属D.我们平时使用的大多数是纯金属,合金用得很少 性;铁块可以制成铁丝, 性。 为“第 为“第二金属”;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做法都是在不自觉中运用了金属的某些性质,如:烧菜 用的铲勺是铁制的,但一般都要装木柄,是因为铁具有 是利用它的 三金属”。 7.下列金属的用途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铝制成厨房的炊具___________________;?锡压制成锡薄片____________________; ?铜和铝制成电线和电缆_____________________;?钨制成灯丝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代建筑的窗大多用铝合金做成的而不是用铁做的,这是为什么? 6.在金属材料中,人们称 为“第一金属” ; 性;以往我们有时也用铁丝做电线,说明铁具有五.学后反思:1.通过观察生活,获取有关金属、合金的物理性质。 2.了解生铁、钢、铜、铝、钛等几种常见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用途。六.课后作业:1.目前已经发现的金属元素有 80 多种,约占所有元素的 A. 20% B. 50% C. 80% ( ) D. 100%22 2.下列性质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A. 有金属光泽 B. 能导热 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的熔点一般比较高 C. 大多数金属的颜色为银白色或灰色( () D. 能导电 ) B. 所有的金属在室温下都是固体 D. 金属一般都具有延性和展性 ( )C. 在一定条件下会生锈4.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 钛合金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C. 铜在人类历史上的使用要比铁迟D. 铝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5.奥运会的奖牌分金牌、银牌和铜牌。下列有关金、银、铜三种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能导热 C.密度各不相同 D.都呈金黄色 6.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 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 化合物 B. 非金属 C. 金属或合金 D. 金属 7.从古至今,铁都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B. 纯铁是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 C. 生铁属于合金 D. 生铁具有有弹性和延展性,易加工成各种机器零件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青铜 B.钢 C.三氧化二铁 D.黄铜 9.下列物质可能属于合金的是 ( ) A. Fe2O3 B. 铁粉与碳粉混合在一起 C. CO2 D. 铁与碳高温熔合成的物质 10.下列有关金属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可保护内部的铝不再受腐蚀 B.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常用来制造各种合金 C.钛具有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海轮的外壳 D.钛对人体有毒,人体不要与钛接触 1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矿物质成份如下(单位:μ g/100ml) :Ca≥400、 K≥35、Mg≥ 50、Na≥80,这里的 Ca、K、Mg、Na 是指 (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都不正确 12.下列关于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钢是由铁制成的一种纯净物 B.钢是最常见,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 C.钢的质地比纯铁更坚硬 D.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 13. 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火炬 “祥云” 外体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优质有机材料加工而成, , 内部使用的燃料丙烷(C3H8)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以下有关“祥云”中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铝合金质轻且延展性好 B.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小 C.燃料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炬外体的制作材料是均可回收的环保材料23 14.有关金属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金属资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目前世界冶炼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C.金属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多的开采金属资源 D.地球的金属资源也是有限的,我们应合理开采 15.铁的化学式为 ,铜的化学式为 ,钛的化学式为 16.纯金属的强度和 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 17.铁是有金属光泽的 间,钢的含碳量在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不高, 。 色金属,质。性差,我们平时使用的大多数金属制品都 。通常我们所指的铁都是铁和 。 , , ; ; 或 之其他元素 (硅、 磷、 锰、 硫等) 所形成的合金, 例如生铁、 熟铁等。 钢、 生铁含碳量在 之间。生铁和钢的硬度都比纯铁 , ,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冶炼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 , 。 硬度 化学性质 ; ; 18.分别写出下列金属的名称和化学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延性最好的金属是 , 19.请根据下表信息回答: 序号 金属 熔点/℃ 导电性金属冶炼的大 致年限常温下与氧气 ① 约 200 年前 Al 660 61 2~2.9 反应,表面形成致 密的薄膜 在潮湿的空气 ② 约 3000 年前 Fe ~5 易生锈 在高温时易与氧 ③ 约 6000 年前 Cu .5~3 气反应 说明: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 100 作标准,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 10 作标准。 (1)菜刀用铁做而不用铝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_______; (3) ①中形成薄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从上表中金属冶炼的大致年限可知金属使用有 先后,这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金属的化学活动性(第一课时)24 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和活动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并利用此规律解释问题。 2.通过对方程式的比较,认识置换反应。二、课前预习: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Zn+2HCl==ZnCl2+H2↑;Fe+H2SO4 ==FeSO4+H2↑;2Al+6HCl==2AlCl3+3H2↑。 ? Mg+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Zn+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l+3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加以记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置换反应有何特点?三、课内导学:1.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为: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排在 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格式:金属+酸→盐+氢气。例:Fe+H2SO4 ==FeSO4+H2↑。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K、Ca、Na 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一般不用它们来 置换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 格式:金属+盐→金属+盐。例:Fe+CuSO4==FeSO4+Cu。 2.置换反应 (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2)格式: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3)上述所写出的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四.当堂训练:1.下列哪种金属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A.钠 B.锌 C.铝 ( D.金 )2.物质的排列总是有一定的规律。下面是常见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请在空格处 填上相应的金属的元素符号: K、____、Na、____、Al、Zn、____、Sn、Pb、(H)、Cu、Hg、____、Pt、Au 3.不法分子常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实为铜锌的合金)来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 法中错误的是 ( )25 A. 加盐酸 A.2CO+O2点燃B. 测密度 2CO2 Cu+CO2C. 用火烧 ( )加热D. 看颜色 Cu+H2O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C.CO+CuO A.4Fe+3O2高温B.H2+CuO ( )D.CO2+Ca(OH)2 === CaCO3↓+H2O B.2Fe+6HCl=2FeCl3+3H2↑ D.Fe+H2SO4=FeSO4+H2↑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点燃2Fe2O3C.3CuSO4+2Fe=Fe2(SO4)3+3Cu 应,请说明理由。6.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若能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 ? 铝与稀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银与稀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镁与稀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可用铁粉除去 FeSO4 溶液中的少 量的 CuSO4,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五.学后反思:1.口诀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每 5 个为一组,共 3 组): K、Ca、Na、Mg、Al Zn、Fe、Sn、Pb、(H) Cu、Hg、Ag、Pt、Au 2.认识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六.课后作业:1.下列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一组金属是 A.镁、铜、铁 B.钾、铝、镁 2.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多次实验并反复验证得出的结论 B.是科学家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 C.是科学家想象得出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判断镁比锌活泼的依据是 ( ) A.相同条件下跟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镁比锌多 B.相同条件下跟酸反应,镁的反应速度比锌快 C.锌能把镁从氯化镁溶液中置换出来 D.相同条件下,镁、锌都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4.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A. FeCl3 B. ZnCl2 C. MgCl2 ( ( D. FeCl2 )26( )) D.钠、汞、钙C.锌、铜、银 ()5.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甲>铜>乙 C.铜>甲>乙 6.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CO3=H2O+CO2↑ C.Zn+CuSO4=Cu+ZnSO4 A.都有气体生成 C.生成的气体都能燃烧 A. 硫酸 B. 稀盐酸B.乙>铜>甲 D.甲>乙>铜 ( ) B.2NaOH+H2SO4=Na2SO4+2H2O D.2NaOH+CuCl2=Cu(OH)2↓+2NaCl ( ) B.反应后试管郡变热了 D.反应后溶液都变成了蓝色 ( D. H2O ) C. CuSO4 溶液7.下列现象不属于镁、锌跟酸反应的共同现象的是8.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下列物质中不合适的是9.为了测定 a、b、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 a、b、c 分别放人稀硫酸中, b 溶解并生成气泡,a、c 不反应;将 a 放入 c 的硝酸盐溶液中,a 表面析出 c。据此分析三 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b、a、c 情景的是 A.C+2CuO (高温( C.b、c、a) D.a、b、cB.c、b、a )10.下列化学反应中,符合右图卡通画 2Cu+CO2↑高温B.Fe +2AgNO3=== Fe(NO3)2+2Ag C.Fe2O3+3CO 2Fe+3CO2 D.BaCl2+Na2SO4=== BaSO4↓+2NaCl 1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科学的重要 工具,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 ? 用元素符号写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_______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____________的金属能把排在____________的金属从它 的______________中置换出来。 ? 验证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可选用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写成下列置换反应方程式(注意:有铁参与的置换反应中,在铁盐中铁元素显+2 价) : ? Fe+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Zn+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u+2Ag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Hg(NO3)2==____________________。 13.金属钛(Ti)是航空、化工等方面的重要金属材料,被称为“21 世纪的金属”。在工业 上可用镁在高温下与 TiCl4 反应制取金属钛,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Cl4+2Mg 此反应说明金属钛的活动性比镁 为 价。27高温Ti+2MgCl2。(填“强”或“弱”); TiCl4 中钛元素的化合价 在 14.经过课外学习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K、_____、Na、Mg、Al、Mn、Zn、_____、Sn、Pb、(H)、Cu、Hg、_____、Pt、Au ? 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 ? 锰盐中锰元素显+2 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 。 15.我国西汉时期就开始冶炼铜,方法是先用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水, 再用铁与硫酸铜反应,从而置换出铜来,称之为“湿法炼铜”。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 。 16.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 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约 200 年前 约 2500 年前 约 6000 年前(约 6000 年前)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A.金属的活动性 C.金属的延展性B.金属的导电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17. 研究发现, 长期使用铁锅炒菜做饭, 可有效减少缺铁性贫血, 这是因为有经验的厨师在炒菜时还加入适量的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 。 18.x、Y、z、W 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 质、盐酸、Z 的硝酸盐、W 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 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为 ( ) A. X&W&Y&Z B. X&Y&W&Z C. W&X&Y&Z D. Y&W&Z&X X 盐酸 Z 的硝酸盐 W 的硝酸盐 √ √ Y ― √ ― ( ) Z ― W √19.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质量减轻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增加;④溶液的 D. ①②5.4 一、学习目标:金属的化学活动性(第二课时)1.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知道铁锈、铜锈的形成与成份;知道金属防锈的常用方法。 2.学习方法:实验、观察、控制变量法。二、课前预习:28 1.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应如何处理 A. 不用处理 C. 用布擦干后,放于干燥处()B. 在自行车表面刷一层油漆 D. 用稀盐酸清洗 ( )2.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容易生锈的是3.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4.说说铁生锈需要哪些条件? 5.观察周围生活中的铜锈。铜锈的颜色为;铁锈的化学式是 ;铜锈的化学式是 。。 。三、课内导学: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环境中会被腐蚀, 即金属生锈。 我们常采用在金属表面镀铬、 镀锡、 上油、涂漆等措施来防止金属的腐蚀。四.当堂训练:1.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A.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C. 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2.下列有关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 B. 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 D. 在铁器表面刷油漆 ) )A. 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 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生锈 C. 钛具有耐腐蚀性,说明钛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 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3.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u + H2SO4= CuSO4 + H 2↑ B.2Fe +6HCl = 2FeC l3+ 3H2↑ C.2Ag + 2HCl = 2AgCl↓ + H 2↑ D.2A l+ 3H2SO4=Al2(SO4)3+ 3H2↑ 4. 在下列条件中,铁最容易生锈的是 A.仅与空气接触 C.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A.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6.为了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 ( ) B.仅与水接触 D.不与空气和水接触 ( )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D.在含砂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 )295.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①涂油;②刷油漆;③保持干燥;④镀铬;⑤烤蓝;⑥包上一层纸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生成,7.如右图,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入大试管底部,将试管倒插水中后再固定 好,水刚好把试管口封住, 放置一周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 试管内水面将 的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外界大气压。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此时试管内空气 、 )五.学后反思:1.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2.控制变量法是我们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应注意研究的变量是什么?控制 相同的量是什么? 3.事物总是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防止金属生锈就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考虑。六.课后作业:1.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 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金、铜、铁 A. 涂上菜油 C. 及时擦干 A. 人类大量使用铁 C. 铁在地壳中含量比较多 4. 下列属于铁矿物主要成分的是 A. Cu2S B. Al203?nH2O ( 5.机动车上喷漆的目的是 A.增厚防止磨损 C.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 ( ) C.铁、铜、金 ( ) B. 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D. 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 ) B.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铁不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C. FeS2 ) B.使之更加坚硬,防止撞坏 D.有利于车行驶减少阻力 ( ) D. Cu(OH)2?CuCO3 D.铜、金、铁 B.铁、金、铜2.菜刀是铁制的,下列做法中菜刀最易生锈的是3.金属铁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原因是6. 下列金属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A. 铂 Pt B. 镁 Mg C. 铜 Cu D. 铁 Fe 7.X、Y、Z 三种金属,有如下的反应关系:Z+YSO4==ZSO4+Y、X+YSO4==XSO4+Y、 X+Z(NO3)2== X(NO3)2+Z,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Z>Y>X B.X>Y>Z C.Y>Z>X D.X>Z>Y 8.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铁生锈时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B. 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 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D. 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放出30() 9. 下列物质中,铁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Fe B.Fe2O3 C.FeO() D.FeS )10.自行车钢圈上镀有一层铬,使钢圈既耐腐蚀又美观,这种保护层属于 ( A. 非金属覆盖层 B. 金属覆盖层 C. 自身氧化物保护层 D. 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11.下列物质能与金属铜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硝酸银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硫酸亚铁12.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己有 300 多年的历史。下列关于 铁画生锈与防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铁生锈时主要生成四氧化三铁 C. 表面涂漆,防止生锈 A. Al B. Fe ( ) B. 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防止生锈 D. 保持铁画表面洁净、干燥,防止生锈 ( ) D. Ag ) C. Cu13.下列金属的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最容易被腐蚀的是14.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③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保护层;④在 铁器表面刷油漆;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⑦切完咸菜 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A. ②⑤ B. ①③⑦ C. ③⑤⑥ D. ②⑥⑦ ( ) 15.某学习小组设计验证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每种方案所需试剂如 下(反应所得的产物可用作试剂进一步反应) ,不可行的方案是材料 A.锌、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C.锌、铜、硫酸亚铁溶液 16.铁易生锈,铁锈的化学式可写成 (1) 菜刀生锈时发生了 (2) 菜刀生锈的原因是 D.铁、铜、硫酸锌溶液 ,铁锈是 色的。 (填“缓 。 B.铁、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17.小丽晚上做饭,切完青菜就将菜刀放在砧板上,第二天早晨发现菜刀生锈了。 (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是 慢”或“剧烈” )氧化过程,该过程 (填“会”或“不会”)放出热量。18.铜陵被誉为我国的“铜都” 。铜陵工艺品中有一种著名的四喜娃娃,小明找到了分别 用纯铜、青铜(Cu、Sn 合金)两种材料制作的四喜娃娃及用于实验的纯铜片和青铜片。 (1) 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这两种四喜娃娃? 区分纯铜和青铜的实验方法是: (2) 四喜娃娃为什么生锈了?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你根据铜绿的组成推断,铜变成铜绿时,与空气中的 02、 、 (填化学式)发生了反应。 (3) 哪种四喜娃娃更容易生锈:31。 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四喜娃娃中,青铜娃娃身上的锈斑比纯铜娃娃的 多,据此他得出结论:青铜比纯铜更容易生锈。他的这种推理是否科学? 请说出理由: 。 19.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研究铁生锈的条件:①号试管 中的铁钉放在湿棉花球上;②号试管中的铁钉全部浸没在水中,并 在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③号试管中的铁钉放在盛有干燥剂的试 管里。几天后,发现只有①试管内的铁钉明显生锈。对比①、②号 试管可以知道铁生锈需要 件是 20. 、石灰石、 的主要装置是 。 是工业炼铁的三种主要原料。炼铁 ; 。 21.现有三根洁净的铁钉,分别置于如图的条件下,其中, 。炼铁的两个主要化学方程为 ; 对比 号 试管可以知道铁生锈需要水分。 通过探究,你认为铁制品生锈的条 。试管②中的蒸馏水刚煮沸过,试管③中是干燥空气。(1)一周后,观察到试管中铁钉的情况是: 。 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填具体物质): 。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试分析自行车采取了哪些防锈措施?(3)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对该市的火力发电厂的调查中发现,该厂周围的铁件腐蚀的情况 比其它地方严重;在化学实验室里的铁件腐蚀也较严重。请你对上述的一种情况分析一下 可能的原因。5.5 一、学习目标:化合、分解与中和反应(第一课时)1.阅读课本,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能正确判定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2.熟悉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二、课前预习:1.什么叫化合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比较这两种反应类型,有何区别?32 2.下列 6 个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以下各空均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 ? S+O2点燃SO2? H2CO3加热H2O+CO2↑加热? Fe+2HCl==FeCl2+H2 ↑ ? CO2+Ca(OH)2=CaCO3↓+H2O? H2O+CO2==H2CO3 ? CuSO4?5H2O CuSO4+5H2O3.什么叫氧化物?氧化物在元素组成上有何特点?氧化物如何分类?三、课内导学: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的反应类型。 2.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类型。 3.氧化物 (1)定义: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分类: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由氧元素和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化 合物称为金属氧气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非金属氧化物。四、当堂训练:1.置换反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 应称为置换反应。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反应生成了__________物质,这样的反 应称为化合反应。化合反应通常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等放出能量的现象。 3.分解反应:__________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 应。分解反应通常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如通电、催化剂等。 4.通过比较,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下列反应类型的特点: (1)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物可分为___________氧化物和____________氧化物两种。由______元素和另外一 种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非金属氧化物,如 CO2、H2O 等。由______元素和另 外一种_______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氧化物,如 Fe2O3 、CuO 等。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SO4 ( C.Cu(NO3)2 ) D.MnO27.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5)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硫酸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五、学后反思:仔细分析比较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从而清晰认识这三种化学反应基本类 型的各自特点,并加以灵活应用。六、课后作业: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O2点燃( B.S+O2 ( C.KMnO4点燃) SO2 H2O+CO2↑ ) D.空气 ( )加热 加热CO2 2P2O5 B.Fe3O4C.4P+5O2 A.O2 A.3Fe+2O2 C.CH4+2O2高温点燃D.H2CO3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3.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点燃Fe3O4 2H2O+CO2B.Cu2(OH)2CO3 D.2H2+O2 ( B.化合反应 B.KClO3 ( C.CuO ( B. Cu2(OH)2C03 (加热 点燃2CuO+H2O+CO2↑点燃2H2O ) D.以上都不是 D.MgO ) 2CuO+H20+CO2↑ ) )4.工业上利用在高温下焦炭与水蒸气反应来制取水煤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 CO+H2,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 A.H2O A. C+O2点燃C.分解反应5.下列物质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 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CO2 C. Zn+H2S04==ZnS04+H2↑ 7.化合反应通常伴随着D. NaOH+HCl==NaCl+H20A.发光、放热 B.发光、吸热 C.放出气体 D.产生沉淀 8.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34 9.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中包含“化学反应绿色化” ,即要求原 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入产品中。下列反应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的是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上述三种都不可能 10.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 质 X 2 24 B.分解反应 Y 3 待测()B.图示中共有 4 种分子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1.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 X、Y、Z、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Z 35 0 ( ) D.以上三种都不是 C.置换反应 Q 6 15反应前质量(克) 反应后质量(克) A.化合反应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12.下列物质中(以下各空均填写序号)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 是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含氧化 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①铁矿石; ②白磷; ③水; ④四氧化三铁; ⑤水银; ⑥氧气; ⑦海水; ⑧氯酸钾 (KClO3) ; ⑨五氧化二磷;⑩硫酸铜。 13.复习与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氧气的一部分重要的化学性质。 (1)氧气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要求写出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能与某些金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要求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并在后面写明反应类型。 (1)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Fe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紫红色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后变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35 (3)蓝色的氢氧化铜受热后变成黑色的氧化铜,试管口出现小水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4)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受热后变成氧化铁,试管口出现小水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15.根据要求写出生成物中有水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课堂上,我们对碳酸氢钠分解反应进行了探究。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判断反应中有水生成; (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判断反应中有 CO2 生成;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另一种物质为碳酸钠(Na2CO3)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HCO3)2 受热分解与 NaHCO3 相似,请写出 Ca(HCO3)2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变色眼镜为什么能变色呢? 变色眼镜在强光下,镜片会变成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镜片又几乎变成无色透明。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变色眼镜的镜片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适量的溴化银(AgBr)和氧化 铜的微晶粒制成的。当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分解成银和溴(Br2),分解出的银的微小晶粒, 使玻璃呈现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银和溴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重新生成浅色的溴化 银。于是,镜片的颜色又变浅了。 (1)当强光照射时,变色眼镜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线变暗时,变色眼镜又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 一、学习目标:化合、分解与中和反应(第二课时)1.通过实验认识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可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知道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有影响。二、课前预习:1.____ _和__ __反应生成____ __和__ ___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36 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Na2CO3+2HCl==2NaCl+H2O+CO2↑ C. SO2+2NaOH==Na2SO3+H2O( ) B. 2NaOH+H2SO4==Na2SO4+2H2O D. Zn+CuSO4==ZnSO4+Cu3.不同的溶液,其酸碱性往往不同,我们可以用_______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PH 试纸一般测试范围是__________, 等于 7 的溶液呈______性; 小于 7 的溶液呈_____ PH PH 性,PH 越小,酸性越______;PH 大于 7 的溶液为______性,PH 越大,碱性越______。 4.人的胃液中有胃酸,胃酸就是盐酸,胃酸过多是一种常见的胃病。为什么可服用含有 Al(OH)3 的乳剂或药片可治疗胃酸过多?三、课内导学1.中和反应 (1)定义:由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格式:酸+碱→盐+水。 (3)应用举例:①改良土壤的酸碱性;②治疗胃酸过多;③被蚊虫叮咬后减轻痛痒;④ 除去水垢等等。 2.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1)用 pH 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pH pH&7 呈酸性,且 pH 越 小酸性越强 溶液的酸碱性向左酸性逐渐增强 中性 向右碱性逐渐增强pH=7 呈中性pH&7 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0 7 (2)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的测量:常使用 pH 试纸。14撕取一张 pH 试纸,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 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读出 pH 的大小。四、当堂训练: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CaO+H2SO4==CaSO4+H2O C. Ca(OH)2+CO2==CaCO3↓+H2O ( ) B. KOH+HNO3==KNO3+H2O D. Na2O+H2O==2NaOH2.人类健康的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给人类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患 者的体液大多数属于酸性,应经常食用碱性食物。根据下表的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 的食物是 食物 PH 苹果 2.4-3.3 ( 番茄 4.0-4.4 ) 牛奶 6.3-6.6 豆制品 7.4-7.937 A. 牛奶 A. ①②③B. 苹果C. 豆制品D. 番茄 ( ) ) D. ②③①3.在①稀 H2SO4、②NaOH 溶液、③蒸馏水中,pH 依次从小到大排列的是 B. ③②① C. ①③②4.下列溶液中,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又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 A. pH 为 12 的溶液 C. pH 为 4 的溶液 B. pH 为 7 的溶液 D. pH 为 0 的溶液5.某学校学生从附近农田取一份土样,测定 PH=4,说明该土样显_______性,为了适宜农 作物生长,应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来改进土壤结构。 6.从铁、氧气、氢氧化铁、盐酸、水这五种物质中选出合适的物质进行反应,按要求写 出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小明同学用 pH 试纸按正确操作测定洗发剂和护法剂的 pH, 测得洗发剂的 pH 略大于 7, 则洗发剂显_____性;测得护法剂的 pH 略小于 7。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想一想,洗 发时应先用________剂,后用________剂。五、学后反思:1.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 产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2.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①使用紫色石蕊试液;②使用无色酚酞试液;③使用 pH 试 纸。①②③三种方法可测溶液酸碱性,第③种方法还可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六、课后作业: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导电性 A. 柠檬汁呈酸性 B. 柠檬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石蕊能与柠檬汁中的某种物质发生反应 D. 柠檬汁的 pH 小于 7 3.小滨的家乡有一片农田,经检验呈弱碱性。根据下表,你认为种植下列哪种农作物可 能长势良好 ( ) B. 延展性 2.紫色石蕊试液遇柠檬汁变红色。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C. 酸碱性 ( ) D. 挥发性 )A. 烟草 A. CaOB. 西瓜 B. Ca(OH)2C. 甘草 ( C. CaCO3 )D. 棉花 D. H2S04384.下列物质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5.下列溶液或液体按 pH 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HCl、NaOH、H2O C. NaOH、H2O、HCl 6.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CO2+Ca(OH)2==CaCO3↓+H2O C. CaCO3高温()B. H2O、HCl、NaOH D. HCl、H2O、NaOH ( ) B. HCl+NaOH==NaCl+H2O D. CaCO3+2HCl==CaCl2+H2O+CO2↑ ( )CaO+CO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鱼儿只有在合适 pH 的水体中才能存活A. 植物只有在合适 pH 的土壤中才能正常生长 C. 造纸厂产生的碱性废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江河中去 D. 人的正常尿液、胃液和血液等的 pH 都有特定的范围 8.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醋酸 A. 不变色 A. pH=O B. 变成蓝色 B. pH=l 9.下列 pH 的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 C. pH=7 ) D. 变成黄色 D. pH=14 ( ) ) C. 变成红色10.将 A、B 和 C 各是 NaOH、NaCl 和 H2SO4 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 B,溶液变 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加到 A 中仍显红色,则 A、B、C 依次是 A. NaCl、NaOH、H2SO4 C. NaOH、H2SO4、NaCl 11. 由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 示,实验室里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常用 12.pH=7 时,说明溶液显 pH=l2 的溶液比 pH=l0 的溶液 (1) 往醋酸中加大氢氧化钠溶液 (2) 往盐酸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3) KOH 和盐酸反应 (4) Cu(OH)2 和 H2SO4 反应 就可以减轻红肿痛痒。 这说明蜜蜂或蚊虫叮咬我们时, 它们分泌出了一种 而被黄蜂蛰伤的部位会带有碱性,若不幸被黄蜂蛰伤,则可以用厨房中的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来减轻痛苦。 15.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HCl) ,适量的盐酸有帮助消化的作用。若病人胃酸过多,可 以服用胃舒平,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A1(0H)3 可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这个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 性;pH<7 时,溶液显 (填“酸”或“碱”)性要 B. H2SO4、NaOH、NaCl D. NaOH、NaCl、H2SO4 反应。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 。 性;pH>7 时,溶液显 性。 (填“强”或“弱”)。 ; ; ; 。 性物质。 (填 表13.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被蜜蜂或蚊虫叮咬之后,皮肤会很痒。如果用弱碱性物质如肥皂水涂抹在相应部位,16.现有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紫色石蕊试液,请设计一个“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39 味实验。具体做法是先在白纸上用______________画上花,再用______________画上叶, 最后用________________往上喷洒即可。 17.电镀上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常用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来中和,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二氧化硫(S02)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之一。请你参与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二氧 化硫部分性质的实验探究。 (1) 若雨水的 pH 小于 5.6,表明空气受到污染。为了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 pH,小明同 学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大适量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使二氧化硫充分溶解(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打开瓶塞,测定瓶中二氧化硫水 溶液 pH。实验操作是:用洁净的 即与 蘸取该溶液滴到 ,等到颜色稳定后立 对照,读出溶液的 pH。(2) 为了探究二氧化硫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小宁同学用了右图所示装 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小宁同学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硫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你认为小宁同学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3) pH<5.6 的降水叫酸雨,酸雨对建筑物、农田生态系统等会造成很 大的危害。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热电厂附近的雨水进行测 定,每隔 5min 测一次 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上述数据变化,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五章化学反应复习1.用 来表示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一种纯净 物对应一个化学式。化学式可表示一种物质和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并且可表示出物质组 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原子个数比。 2.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 。①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 价、氧元素通常显 价。②金 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 价。③非金属元素可以显正价,也可以显负价,非金 属元素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通常显 价,与氧化合时通常显 价。④有些元素的 化合价是可变的。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化合价总40 数与负化合价总数的代数和为 。 3.原子团是指由多个原子构成,在化合物中和在化学反应里都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团。原子 团又叫做根,如氢氧根 OH、碳酸根 CO3、磷酸根 PO4、碳酸氢根 HCO3 等。原子团可视作 一个整体,在化合物中也具有一定的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根内各元素化合价的 。在化合物中,原子团的化合价与其他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4.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 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如 H2、O2 等。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 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①按规律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符号,一般正价元素符号写在 左边,负价元素符号写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纯氧燃烧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