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籍注册时间16年教育新建一年制学籍的话,都需具备哪些条件?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欢迎您!
关于落实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号,以下简称《意见》)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财教明电[2012]3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在全省实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新政策。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落实该政策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 & 一、充分认识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重要意义
& &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教育政策。此次对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技术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的重要意义,更好地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 & 二、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范围的主要内容
& & (一)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范围及对象
& & 实施免学费的中等职业学校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高等学校附属的中专部、中等职业学校等。
& & 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范围。即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
& & 涉农专业范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教职成(2010]4号)及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等规定,涉农专业范围为:农林牧渔类所有32个专业,以及轻纺食品类的粮油饲料加工技术、粮油储运与检验技术专业和医药卫生类的农村医学专业等3个专业。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免学费比例,全省统一按在校城市学生的10%确定。
& & (二)免学费资助对象的认定条件
& & 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包括地级以上城市新远城区的学生直接认定为免学费对象。
& & 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免学费资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 1。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子女;
& & 2.孤儿、烈士子女及残疾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
& & 3.家庭或学生遭受天灾人祸,造成重大损失,无力负担学费的学生;
& & 4.家庭直系成员患有重大疾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 5.无稳定收入的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 6.其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 & 符合以上第1、2条的学生,需提供低保证及其年审证明,以及民政部门出具的孤残证件;符合以上第3、5、6条的学生,需提供村级(社区)、乡镇(街道)和县(区)级民政部门三级证明;符合第4条的学生需提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
& & (三)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标准
& & 免学费标准按照各市、州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在2012年6月30日前批准的学费标准确定。
& & (四)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资金来源
& & 1.继续实行免学费资金财政补助方式。本次中职免学费政策调整资金补助及分担办法为:全省统一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测算免学费补助资金,由中央、省和各地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其中,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生源地为其他地区的,中央与地方按6:4比例分担。地方负担部分,省属学校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36个比照西部政策县市及林区由省与县市区按9:1比例分担,大中城市按省与市2:8比例分担,市辖区按省、市、区2:5:3比例分担,其他县(市、区)按省、县(市、区)5:5比例分担。免学费财政补助资金补助到中等职业学校。
& & 2.对公办学校,因免学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第一、二学年由财政按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人数和免学费标准,并按上述分担比例补助学校。第三学年原则上由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等方式获取的收入予以弥补,不足部分由财政按照不高于三年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人数50%的比例和免学费标准,适当补助学校。对综合算账公办中职学校免学费标准高于2000元形成的资金缺口,按中职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责同步保障到位。
& & 3。对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符合国家办学标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资金来源与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职学校相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经批准的学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的部分,高出部分财政不予补助,学校可以按规定向学生收取。
& & (五)关于已收学费的退费工作
& & 2012年秋季学期免学费补助资金划拨到各地后,各地财政要积极会同教育、劳动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将免学费补助资金落实到校。各地教育、劳动部门要严格督促中职学校认真做好已缴纳2012年秋季学费、符合免学费受助条件学生的退费工作,确保按时间要求于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退费工作按以下要求执行:
& & 公办学校一、二、三年级符合条件的受助学生,按实际收取的学费,收多少,退多少。
& & 民办学校一、二年级符合条件的受助学生,按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学校退费标准退费,民办学校经批准的学费标准高于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学校的部分不退还学生;低于公办学校学费标准的,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标准退还。
& & 按学年缴纳学费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将2012年秋季学期至2013年春季学期的学费一次性退还学生。
& & 三、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 & (一)调整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
& & 根据《意见》规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逐步调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具体步骤为:
& & 1. 2012年秋季学期至2013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全日制正式学籍二年级在校农村(含县镇)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 2.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业范围同前述)
& & 一、二年级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对应年级在校学生数的15%确定。& & 为切实减轻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对列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所确定的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涉及我省的26个县(市)和其他10个比照西部政策的县(市)及林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二年级农村户籍学生全部纳入享受助学金范围。
& & (二)国家助学金标准及资助对象的认定
& & 本次中职助学金政策调整资金补助和分担比例按以下政策落实: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由中央、省和各地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其中,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生源地为其他地区的,中央与地方按6:4比例分担。地方负担部分,省属学校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36个比照西部政策县市及林区由省与县市区按9:1比例分担,大中城市按省与市2:8比例分担,市辖区按省、市、区2:5:3比例分担,其他县(市、区)按省、县(市、区)5:5比例分担。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 & 1.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子女;
& & 2.孤儿、烈士子女及残疾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
& & 3.家庭或学生遭受天灾人祸,造成重大损失,无力负担学费的学生;
& & 4.家庭直系成员患有重大疾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无稳定收入的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6.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库区贫困移民子女。
& & 7。其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 & 符合以上第1、2条的学生,需提供低保证及其年审证明,以及民政部门出具的孤残证件;符合以上第3、5、7条的学生,需提供村级(社区)、乡镇(街道)和县(区)级民政部门三级证明;符合第4、6条的学生,需分别提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和库区移民证明。
& & (三)享受国家助学金时限规定
& & 一年制中职学生享受第一学期中职国家助学金;两年制中职学生享受第一学年中职国家助学金;三年制(含)以上中职学生,享受第一、二学年中职国家助学金。
& & 四、落实配套改革政策,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 & (一)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拨款长效机制
& & 1.实行免学费补助资金与计划招生规模和实际招生规模双挂钩制度。按计划招生规模预安排免学费财政补助资金,地方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中职学校所在市、县(市、区)级财政按规定比例配套,并与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同步到位。本年度实际招生规模大于本年度计划招生规模的,适当调增下一年度的计划招生规模;本年度实际招生规模小于本年度计划招生规模的,小于部分所对应的免学费财政补助资金可结转下年,并作为下年度免学费财政补助资金来源,分中央、省、市、县(市、区)对应安排使用。上年的免学费财政补助资金清算情况应以市州为单位,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会同财政部门于本年度3月底前联合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省财政厅备案。
& & 2.严格按属地和隶属管理原则,由学校据实上报计划招生规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检查审核学校上报的招生计划,并及时核定实际招生规模。学校申报不实,弄虚作假,套取生均拨款经费的,要追究学校及相关人员的责任,直至取消办学资格。主管部门审核不严,造成生均拨款经费流失产生不良影响的,要追究主管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 & 3.各地人民政府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结合财力可能,制定本行政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进一步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正常运行、健康发展。
& & (二)健全规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 & 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原则,推进顶岗实习制度的落实。推进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并让学生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不得安排一年级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二年级学生可到企业等单位参加总时间不超过2个月的见习。创新教学方式和专业设置,加强教材建设,使中等职业教育面向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市场培养技能型人才。
& & (三)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
& & 各相关部门、协会、企事业单位要坚持&先培训,后就业&、 &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
& & (四)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 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用(聘任)、培训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的比例。创新教师教学和综合素质考核制度,探索实行学校、学生、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办法。
& & 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贯彻落实助学政策良好社会氛围
& & 各地要深刻领会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和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精神实质,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使党和政府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做好2012年秋季学期入学新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政策平稳衔接。要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严格落实好免学费政策,做好国家助学金的分步调整工作,为有效实施国家助学政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打好坚实工作基础,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 & 六、强化管理措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工作规范运行
& &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按照&中央政策引导、地方统筹安排、积极稳妥推进、保持平稳过渡&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 & (二)加强学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各地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办学资质的核查,定期公布合格和不合格学校名单;要严格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加强对&一牌两校&、&联合招生&、&学籍异动&等情况的监管,坚决杜绝&双重学籍&现象,保证学生基本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各地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行政管理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好免学费和助学金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
& & (三)落实部门责任,强化资金管理。各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省确定的地方分担资金比例落实配套资金,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和国家助学金落实到位。在落实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等政策时,各地要建立健全资金提前预拨和学期末核拨清算制度,明确基础数据报送、地方负担资金筹措、资金拨付、资金管理等工作环节的责任,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助学金按时发放。要健全中等职业学校经费预决算制度,加强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 & (四)严格收费审批,规范收费行为。实施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后,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不得因免学费而提高其他收费标准,或者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乱收费。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
& & (五)加强部门联动,确保助学工作有序规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的管理、资格认定审核及经费的发放监督管理等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技工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资格认定审核及经费的发放监督管理工作;各级财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和免学费补助资金落实工作进行经常性地监督、检查和指导,做到专人负责,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对发生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国家相关补助资金的部门和学校,要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cjgy_xcb)及微信企业号。
相关新闻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Powered by2015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总结
2015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总结
  职业教育中心2015年工作总结  XX年,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校教职工尽心尽责,扎实工作,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获得了“xx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五星级学校”、“省、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状”、“太原市文明单位”、“xx县综合考核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抓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一年来,继续在全校大兴学习之风,行政领导带头学习,形成了全员学习的浓厚氛围。一是集中学习,每周一行政会集中学习安全知识、职教政策法规,每周一下午,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主要学习了习总书记五四讲话、北大讲话等系列讲话精神、《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每周二下午,教职工和全校同学一起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和法律大讲堂;二是外出学习,组织教职工外出参观、听课、培训,边学习边思考边提高;今年以来,校长先后赴xx职业学校、xx计算机培训学校、xx轻工职业技术学院、xx商业学校、xx集团、xx集团等学校和企业考察学习,借他山之石攻xx职教之玉;三是全体教职工自学研读,工作之余,认真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知识,学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管理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  二、抓作风,致力服务学生。  (一)加强督查考核,打造高效团队。  今年以来,我们修订了《首问负责制》、《教职工考勤制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内部管理八项规定》、《职称评定打分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明确职责管事。并要求行政领导带头,严守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继续实行行政领导周工作网上公示、汇报制度,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工作,实现了督查、考核工作全覆盖、精细化。  (二)推进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加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加强微信平台管理,更好地宣传学校,方便家长、学生与学校互动。二是推行微信审批事项。通过不同微信群的建立,更快捷地安排、审批、答复常规性事项。三是通过微信讨论问题。每次行政会前,在行政领导群中发布拟讨论的议题,参会人员可以就议题在微信群中发表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同时,还建立了班主任微信群、教研组长微信群以及各处室微信群、各班微信群等,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从严学籍管理,公平评选资助学生。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从严管理学籍,从本学期开始,对无故不到校一周的,一律注销学籍,这是国家学籍管理的要求,也是提升内涵管理的需要。  积极落实中职教育免费全覆盖政策,按时组织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今年的助学金评审工作,在严格评选程序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代表全程参加,阳光操作,保证了助学金评选的公开、公正、公平。  三、抓育人,重在培养质量。  (一)文化育人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德为先,继续深入开展学习践行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读、诵、赛、演、唱、考”等多种形式,校园内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升了同学们的文明养成。  在校园继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制作不同主题的文化墙;组织诵读活动,通过《弟子规》和古诗词诵读比赛,反复诵、读,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开展新生集中教育活动,内容涵盖诵读《弟子规》,聆听《弟子规》、法律、心理健康、礼仪、安全等五场讲座,学习校史校情、校规校纪,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学校环境。在文化的熏陶下,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明显提升,做到了将文化落地为文明。  (二)技能育人  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技能训练教学。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检查制度,改革了教学考核办法,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合。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系部制改革和一专业一企业建设。  二是创新专业建设。根据企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课程大胆进行改革,专业设置进一步细化,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开设适应企业需求、适合学生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根据专业实际,分类制定发展规划,出台发展措施。  三是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厂中校、校中厂的办学格局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酒店管理专业和美容美发专业,文化课由我校教师授课,专业课分别由我县的新紫金酒店、梦中人美容美发店、你美造型美发店负责,不仅上在学校的实训室,而且直接上在企业。聘请有经验的电焊师傅为电焊专业学生授课,让学生真正学到了电焊技能。同时,我们尽量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去天津、江苏、珠海等企业实习,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根据“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狠抓学生技能训练。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实习、技能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普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XX年的升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71名学生报考全省对口升学考试,本科一次达线45人。我们还积极开展短期培训,今年完成了3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为农民送去了技术和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技能支撑。  四是创新学生评价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实行学业、德育、操行、技能、实习综合评价,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实行综合评价中的德育分值一票否决制度。最近,我们还在探索学分制的改革,以此树立同学们的自信,激发同学们学习的激情。  (三)管理育人  继续推行军事化、正规化、精细化管理办法:一是每天XX米的跑操,无论严冬还是夏日,从不间断,同学们打着鲜艳的班旗,喊着铿锵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跑在绿茵场上,强身健体,磨砺意志;二是严格宿舍管理,整顿宿舍卫生,让学生宿舍的地上没有一片纸屑,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培养了同学们精细的作风和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三是加强纪律管理,通过纪律巡查、全员德育渗透工作,教育学生不说脏话、不迟到早退、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从小事中培养同学们的文明行为养成,有效改变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继续推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以学生德育量化考核为核心,以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载体,以学科课堂德育渗透为手段,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德育量化考核实行“驾照”式管理,分值减少后,可以通过做好事等方式来加分,促进了同学们文明行为的养成。我们开设了法律、音乐、礼仪、《弟子规》、乡土文化鉴赏、美术鉴赏等德育教育、素质教育课程,德育工作步入了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轨道。同时以团委会为主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有益的志愿者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为学生走向社会,更好的发展自我奠定了良好基础。  选拔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班级,实行班主任和班级量化考核。对班主任工作在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在绩效考核、评优评模、职称晋升、选用中层干部、外出参观考察时优先考虑,班主任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了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优秀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在管理育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建文明班级,强化班级文化建设,每周举行主题班会,组织学习《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本学期为各班购置了图书,征订了报刊和杂志,实现了图书进班级,为同学们在班内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举办校运会、班级健美操比赛、《弟子规》诵读、古诗词诵读等活动,每个班一个校园板报,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每一个班级还制定了班级公约,选定了班歌,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高度重视学生会工作,在两操管理、卫生管理、宿舍管理、社团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既锻炼了自己,又推进了学校管理。加强法治教育,让同学们更多地懂得法律,懂得规矩,在遵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乐成才。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开展多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四)情感育人  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是全校教师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全县118个村1100多名学生家庭,倾听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及建议;二是教职工和学生同吃同住,进一步融洽了师生的感情;三是进一步强化以生为本、学生为天的理念,在公开校长手机号、qq号、微信号的基础上,10月份公开全体行政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与联系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反映问题的办理、答复;四是建立集中接待学生制度,每周安排一天校长接待日,由校长牵头,相关处室负责人、考核办工作人员承办,为学生答疑解惑;五是深入推进联班联生工作,每个行政领导联系1-2个班级,帮助班主任开展工作,每个教师联系8-9名学生,形成每个学生都有人关爱的良好育人氛围,用潜移默化的教育去引导学生。六是带领全体党员赴东于镇黑岔村、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召开“养师德,铸师魂”动员会,围绕“当一个好老师”和“养师德,铸师魂”的主题进行了两次征文活动,号召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七是组织召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座谈会,通过与退休教师、高三师生、实习教师、见习学生等同志交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我们带着感情抓安全,每周一行政会学习安全知识,安排安全工作,每学期两次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师生们的自救、自护能力;实行行政领导包点排查和“一岗双责”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所有活动全部制定安全预案,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周末放学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及各班班主任按时在宏志街各个路段执守,维护学生放学秩序,保持放学交通畅通。  牢记以生为本、学生为天,进一步加强食堂、超市管理,加强供暖、供水、供电服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投资2027万元的国债资金实训楼项目即将竣工。投资200万元的机电专业实训基地装备项目开始采购,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在经费减少一半的情况下,全校教职工更加团结,在困境中收获了更多,招生人数、对口升学、技能竞赛、德育工作、实习就业、短期培训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学校管理、安全管理、学籍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新提升。面对成绩,我们欣喜,面对挑战,我们奋进,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中。  中职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的教学工作一直是我校的重点工作,在201x年即将结束之际,对今年的工作进行系统的总结。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育人环境,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局的支持下,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创建河北省省级重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总抓手,强力推进以评促建、以创建省重促科学、和谐发展的新思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使学校的校容校貌得到很大改观,教育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办学声誉得到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今年的招生工作和创新办学体制等方面取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并于今年10月23日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达标验收,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将12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创建省级重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平台,打造高水平职业学校为目标,求真务实,开创了我县职业教育新局面。  今年,我校的创建省重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教育局主要领导经常到学校调研、指导省重达标工作,帮助协调解决达标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快了我校创建省重的步伐。学校领导班子更是超前谋划,认真决策,层层落实,事事带头,时时把关,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为省重达标铺平道路。广大教师也深受鼓舞,满怀热情,积极投身到省重达标第一线,不怕吃苦,不怕受累,顽强拼搏,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实训场地得到充实,教学设施齐备,生活条件优良,为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校于201x年10月23日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达标验收,这是对我校创建高水平职业学校活动的最大肯定,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为我县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进步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事业为重”的治校理念,提高整体教师思想业务水平,激发办学活力。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学校在10年校级领导班子改组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份,结合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又对学校中层领导进行了公开竞聘,在全县教育系统内选拔产生了7名中层骨干,为职教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着手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和聘任制度改革。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成立后,着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县内率先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和全员聘任制改革。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灵活用人机制,促进了教师的流动,激活了教师的干劲。同时结合上级精神,实施“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重要岗位倾斜,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构建“学习型”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师德工程”,打造一流团队。几年来,我校一直以“学历达标,双师为主”为发展目标,积极构建“学习型”学校。我校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教学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年,我校还加大了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开展定期专业培训,培训教师达150多人次。同时还注重对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训和培养,拥有“双师型”教师20人。使学校形成了学习氛围浓厚,人人争学习,人人比贡献的新风尚。我校今年从相关行业、企业聘请业务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专业实训指导,形成兼职教师储备库,为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学校还结合第三批学习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师德工程”建设。我校多次召开动员会、学习会,利用主题会、报告会、广播、网络媒体、宣传栏等形式号召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同时,还鼓励教师写出心得、体会。还专门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石鸿志教授到我校开展专门讲座,进行辅导,实现了师德教育经常化、系列化,增强了教师的思想作风建设。  三、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以出口带动入口”增强招生后劲。  面对职教学校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学校及时调整办学理念,迅速树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不断加强与学校、企业、部门、市场的联系,通过“五个对接”,实现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1、招生就业工作初见成效。学校坚持把招生工作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树立“以出口带动入口,以就业推动招生”的招生新理念,抓好就业,我校积极与县域内骨干企业积极沟通,并且和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等大城市的企业进行广泛联系,积极推荐我校优秀毕业生前去就业和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力,促进了招生工作。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大力动员和发动教职员工投身招生工作,定目标,定奖惩措施,广泛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并投入10多万元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高邑职教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系列优惠政策,组织全体职教员工由中层带队入户招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年我校的招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共完成各类招生1346人,创历史新高,圆满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规定的招生任务。  2、创新办学机制,提升办学活力。12年以来,学校主动与先进的兄弟职业学校,相关高校联系走联合办学之路,开辟学校发展新空间。今年,我校采用“1+2”的办学模式,与石家庄市职教中心联合开办了幼儿艺术专业,与天津翔宇科技贸易学校联合开办了电子电工专业,与江西弋阳工业经济学校联合开办了列车服务和列车机修专业,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针对我县建陶、纺织两大产业人才缺乏的现状,今年8月,我校与县陶瓷行业的领军企业―力马陶瓷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我校选派优秀教师授课,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他企业也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目前,学校正与景德镇陶瓷学院以及河北科技大学联系,谋划开办建陶专业和纺织专业,进一步与县域经济对接、与市场对接,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  四、瞄准市场,发挥优势,专心打造骨干专业。  专业设置上,学校坚持“贴近市场办专业,面向市场与人才”的原则,积极发展壮大骨干专业,改造传统优势专业,开拓新兴特色专业,淘汰落后专业,顺利实现了专业的更新换代,学生的就业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焊接专业是近几年我校发展起来的骨干专业,虽然创办时间短,但市场需求量大,就业率高,企业认可,发展势头迅猛。学校从师资、场地、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精心培育出自己的品牌。今年,学校为焊接专业聘请2名企业熟练技师为专业教师,同时扩建了实训车间,增加实训室三个,可同时满足150人的实训操作。  对于其他传统优势专业,我校进行积极改造,一方面,积极培训教师,使每位教师的理论体系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另一方面,加强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根据市场和就业形势的需要,我校今年新添了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幼儿艺术、列车检修、列车服务等专业。目前,各专业发展形势良好。  五、精心哺育,加强管理,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校始终以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目标,以省重达标为契机,着力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紧紧抓住省重达标的有利时机,以评促建,紧扣职业教育的特点,布置了文化长廊,主体建筑物上张贴职教特色的宣传标语,每一间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名人字画,力争使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每一寸土都能育人,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真正起到冶情励志的作用。  2、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今年,学校在认真总结本校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凝练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生存,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以事业为重”的治校思想,制定了《职教中心宣言》,全体教职工每天早晨自觉坚持到校颂读,形成了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净化了教师的心灵,全体师生也在耳濡目染中内化为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职教中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职教发展规律制定了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努力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促进了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的潜能。  4、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师生的风采,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  15年是xx职教实现大跨越、大进步的一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先进的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达标的基础还很薄弱,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改进办学模式,提高办学水平,突出服务意识,努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为高邑县经济腾飞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职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