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配平中的定一法到底该怎么使用.一直搞不

还是不懂化学方程式怎么配方配平.老师讲课的时候没注意听-0-.而且那几天都没上学.所以一直没弄懂,也看过很多书 还是不懂.
怘冖躄爄007CD
配平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就和同学们逐一来学习. 一、观察法 1 、适用情形:以一个化学式中各原子数为基数,就可依次推出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 例:配平 Fe+H 2 O ——Fe 3 O 4 +H 2 解析: Fe 3 O 4 较复杂可以其为起点,推出 Fe 和 H 2 O 的化学计量数为 3 和 4 ,再由 4H 2 O 推出 H 2 的计量数为 4 ,即得: 3Fe+4H 2 O=== Fe 3 O 4 +4H 2 2 、方法归纳:复杂式子为起点,观察依次去配平. 二、最小公倍数法 1 、适用情形:某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出现一次且在相应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较多. 例:配平 C+Fe 2 O 3 ————
Fe+CO 2 ↑ 解析: O 在式子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比 Fe 、 C 多,故以 O 作配平起点, 3 和 2 的最小公倍数是 6 , 6 除以 3 得 Fe 2 O 3 的化学计量数 2 , 6 除以 2 得 CO 2 的计量数 3 ,进而观察配得 C 的计量数为 3 , Fe 的计量数为 4 .即得: 3C+2Fe 2 O 3 === 4Fe+3CO 2 ↑ 2 、方法归纳:一边一次较多者,求其最小公倍数. 原子个数来相除,再来确定计量数. 三、奇偶法 1 、适用情形:某原子在左右两边出现次数最多,且在相应化学式中有奇偶的情况. 例:配平 C+Fe 2 O 3 ——
Fe+CO 2 ↑ 解析: O 原子个数出现最多,且有 3 和 2 的奇偶数. CO 2 的计量数无论是什么数其中的 O 原子个数都是偶数,因此, Fe 2 O 3 的计量数必为偶数,才保证反应物中的 O 个数为偶数.于是先在 Fe 2 O 3 前配 2 , CO 2 前就为 3 ,再进而可推知 C 前为 3 , Fe 前为 4 .即得: 3C+ 2Fe 2 O 3 ====4Fe+3CO 2 ↑ 2 、方法归纳:出现最多有奇偶,奇来配偶便成偶,
偶来配啥都为偶,然后观察定其它. 四、归一法 1 、适用情形:以含元素种类较多,原子个数较多的化学式为反应物者.比如有机物的燃烧反应,某些分解反应. 例:配平 C 2 H 5 OH+O 2 ——CO 2 +H 2 O 解析:设定 C 2 H 5 OH 的计量数为 1 .由此可知 CO 2 的计量数为 2 , H 2 O 的计量数为 3 ,式子右边 O 原子个数为 7 , C 2 H 5 OH 中已有一个氧原子,可知 O 2 的计量数就为 3 ,即得 C 2 H 5 OH+3O 2
==2CO 2 +3H 2 O ( 2 )方法归纳:组成复杂定为 1 ,然后观察配其它.
单质最后来确定,归一又名定一法. 五、代数法 1 、适用情形: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较多,不知从何下手来配平的较复杂的反应. 例:配平 MnO 2 +HCl —— MnCl 2 +H 2 O+Cl 2 ↑ 解析:在式子中 MnO 2 和 MnCl 2 的组成稍复杂一点,可先假设它们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x 和 y .由 xMnO 2 的 2x 个 O 可推知 H 2 O 前为 2x ,由 2xH 2 O 的 4x 个 H 可推知 HCl 前为 4x ,最后 Cl 2 前计量数为( 4x-2y )÷ 2=2x-y .由 Mn 元素守恒,有 x=y ,当 y=1 时, x=1 ,再代入上述待定系数的反应式中,即得: MnO 2 +4HCl
==MnCl 2 +2H 2 O+Cl 2 ↑ 2 、方法归纳:复杂式子先假设,然后观察配其它,
元素守恒是关键,举值待定不复杂. 六、化合价升降法 1 、适用情形: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降的情况.即氧化一还原反应. 例:配平 H 2 S+O 2 ——SO 2 +H 2 O 解析:先标出有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的化合价,再列出化合价升或降的价数,然后求出最小公倍数(即配平以后,化合价变化的总数),用最小公倍数去除以升降价数即得相应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最后观察确定其它化学计量数. 具体配平过程如下: -2 0 +4 H 2 S + O 2 ——SO 2 +H 2 O ……① S ↑: 4- ( -2 ) =6 , O ↓: [0- ( -2 ) ] × 2=4 ……② 12 ÷ 6=2 , 12 ÷ 4=3 ……③ 2H 2 S+3O 2 ==SO 2 +H 2 O ……④ 2 、方法归纳:价变元素标好价,上下箭头列变化.
求出最小公倍数,再求化学计量数. 七、分数配平法 1 、适用情形:有单质参加或生成且单质所含元素在反应前后出现 3 次以上的反应. 例:配平 C 3 H 7 OH+O 2 —— CO 2 +H 2 O
解析: O 在反应前后共出现了 6 次,先用观察法配平 C 、 H 两种原子, C 3 H 7 OH+O 2 ==3CO 2 +4H 2 O ,右边 O 总数为 10 ,左边 C 3 H 7 OH 中已有 1 个 O ,因此 O 2 前系数就为
,去分母(各化学式前系数均乘以 2 ). 即得: 2C 3 H 7 OH+9O 2 ==6CO 2 +8H 2 O . 2 、方法归纳:作好观察就下手,单质靠边稍等候,
分数法则整数化,简单易行好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配平有多法,但绝无定法.对于某一个反应式,我们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配平它,如高温下木炭还原 Fe 2 O 3 的反应,除了可用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配平外还可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有时一个反应式如能几种方法联手出击,配平速度将会得到提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初中化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12
入库时间: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填写化学式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1)CuO+COCu+  
(2)  Al+  H2SO4=Al2(SO4)3+H2↑
(3)C2H6+ O2 CO2+ H2O
(4)Na2CO3+HCl=NaCl+  + 
(5) NaOH+MgCl2=  NaCl+Mg(OH)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uO+COCu+CO2;故填:CO2;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Al2(SO4)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Al、H2SO4、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3.故填:2;3;3;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6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同时扩大2倍,则C2H6、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7、4、6.故填:2、7、4、6;
(4)本题用观察法配平即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2;2;H2O;CO2↑;
(5)本题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2NaCl+Mg(OH)2↓.故填:2;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在化学方程式配平中怎么使用单线桥法一直都不会使用单线桥法,麻烦哪位仁兄可以教我一下,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1)最小公倍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例如: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2)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3)奇数变偶数法: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4)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最常见的就这几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Hi~亲,欢迎来到题谷网,新用户注册7天内每天完成登录送积分一个,7天后赠积分33个,购买课程服务可抵相同金额现金哦~
意见详细错误描述: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当前位置:>>>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________Al+________H2SO4——________Al2(SO4)3+________H2↑(2)________Fe3O4+________CO________Fe+________CO2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Al+□H2SO4=□Al2(SO4)3+□H2↑(2)□Al+□O2□Al2O3(3)□H2S+□O2□SO2+□H2O(4)□Fe2O3+□CO□Fe+□CO2(5)□CH3OH+□O2□CO2+□H2O
主讲:崔丽丽
【思路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进行配平即可。
【解析过程】
根据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可将方程式配平:(1)本题可用定一法,将Al(SO)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据此判断Al和HSO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2和3,在根据氢原子的个数判断H的化学计量数为3,直线改为等号;(2)本题可用定一法,将FeO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Fe的化学计量数为3,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得到一个氧原子,一个FeO中有4个氧原子,需要4个一氧化碳,同时生成4个二氧化碳,直线改为等号。
(1)2,3,1,3;(2)1,4,3,4。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给视频打分
招商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A座4层409
扫一扫有惊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