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位位置图中脘血海三穴配伍的功效和作用

→ 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位在什么位置
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位在什么位置
健康咨询描述: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1303称赞:13
&&&&&&指导意见:&&&&&&您好,您说的情况可以搜索一份人体穴位的挂图,比较准确的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概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概况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内关、中脘、足三里三穴位在什么位置?
内关、中脘、足三里三穴位在什么位置?
健康咨询描述: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1199称赞:22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参考价格:90
参考价格:75
参考价格:13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
参考价格:¥45
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
参考价格:¥7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概况-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概况
导读: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概况*,腧穴的配伍既有协同作用,从协同作用和拮抗效应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腧穴配伍效率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经络、腧穴及通过刺灸一定的腧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现结合腧穴配伍的协同作用和拮抗效应方面的文献,以期对腧穴配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一、腧穴配伍协同作用的研究,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针灸古籍发现,疗处方都是从协同作用的角度立意,该角度的研究一直是针灸腧穴
2012第十四卷第六期★Vol.14No.6
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概况*
□谢洪武熊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400016)南昌
南昌330006)
徐放明**(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俊(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要:在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配伍既有协同作用,也可能对应存在拮抗效应。本文结合相关文献,
从协同作用和拮抗效应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腧穴配伍效率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临床和
科研实践。
关键词:腧穴配伍
doi:10.3969/j.issn.12.06.029
针灸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通过刺灸一定的腧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针灸的辨证论治体系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为
基础,根据病因病机,制定一系列的腧穴配伍方案,形成治疗处方[2]。因此,腧穴配伍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针灸处方的第一组成要素。临床实践中,医者在选穴组方时,一般取独穴治疗者少,多穴配伍者则多见。《席弘赋》云:“凡欲行针须审穴”,《百症赋》谓:“百症俞穴,再三用心”。现结合腧穴配伍的协同作用和拮抗效应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腧穴配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临床和科研实践。
一、腧穴配伍协同作用的研究
腧穴配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腧穴联合配用,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进而提高疗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研究针灸古籍发现,大量的腧穴配穴原则与治效[3]。
疗处方都是从协同作用的角度立意。该角度的研究一直是针灸腧穴配伍方面的热点和重点,广泛运用
于临床和科研。
吴绪荣[4]以针灸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50例,同时设立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的第1组取足三里、内关、公孙穴,第2组取中脘、脾俞、胃俞穴,且治疗组在治疗过程辩证施穴。对照组仅取穴内关、公孙。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主穴随证加减,腧穴协同配伍者的疗效更显著。王光义等[5]采用急性实验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证实电针“曲池”或“丰隆”穴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如果同时电针两穴,其协同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单刺穴。彭楚湘[6]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加不同的配穴对胃粘膜损伤修复作用,该研究中将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足三里配内关组、足三里配中脘组、足三里配公孙组、足三里配内关中脘组、足三里配内关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973”课题():灸疗的热敏规律及其科学基础研究,负责人:陈明人;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学技:肝经调节抑郁认知障碍的额叶机制的fMRI研究,负责人:徐放明。术研究项目()
通讯作者:徐放明,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效应及脑机制,Tel:023-,E-mail:。
2248〔WorldScienceandTechnology/Moderniz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MateriaMedica〕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探索
公孙组、足三里配中脘公孙组、足三里配内关中脘公孙组。结果显示,各电针组均能提高表皮生长因子和NO含量,降低胃泌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但以足三里配内关中脘公孙统计学意义(P<0.05)
组尤为显著。表明电针足三里不同配穴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均有修复作用,以足三里配内关中脘公孙组效果最强。冀来喜等[7]通过对临床治胃病常用3个腧穴的不同配伍作用进行比较,试图选择其中的最优组合。该实验将48只清洁级Wistar大鼠按
模型组、足三里组、中脘析因设计随机分8个组:
组、内关组、足三里+中脘组、足三里+内关组、中脘+内关组、足三里+中脘+内关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制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取电针治疗后大鼠的胃黏膜组织,进行胃溃疡指数的计算和组织学观察,同时运用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显示,各电针组胃黏膜细胞损伤程度均减轻,但足三里+中脘+内关组为显。证实同时电针“足三里”、“内关”和“中脘”减轻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优于其单穴或双穴使用。
二、腧穴配伍拮抗效应的研究
在以协同作用为主的基础腧穴配伍临床和科研方面,我们忽视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腧穴间的拮抗效应。针灸腧穴防治疾病,不同腧穴上的多种刺激同时发生作用,机体在诸多因素的参与下,可产生综合效应。此时,腧穴配伍或保持原来每个单穴的疗效,或配伍后疗效得到增强;但也可能被削弱,甚至无效。由此,推测腧穴配伍既存在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效应。拮抗效应是指两穴或数穴配合后,其疗效较单穴为差,或原有作用消失甚或相反[8]。有关拮抗效应的研究甚少,古书未明确提及,20世纪50年代虽有人证实腧穴拮抗效应的存在,但并未引起该有的重视。
有关腧穴拮抗效应方面研究基本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研究发现,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造成家兔心率减慢模型时,针刺“内关穴”配“足三里穴”可有效抑制肾上腺素效应而使家兔的心率增快;但如果同时针刺“交信”则使效应明显减弱[9]。张笑平[10]观察针刺对巴普洛夫胃萎狗胃运动的影响时,发现“中脘”配“肺俞”呈现拮抗效应。杨兆民[11]对病毒性小鼠诱生干扰素作用影响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针“足三里”与灸
“关元”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但如果针“素s”与灸“关元”联合应用则呈明显的拮抗效应。
徐放明[12]以小鼠耗氧速率为指标,观测电针不同腧腧穴配伍组合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内关”配穴、“脾俞”、“内关”配“足三里”,均呈现拮抗效应,小鼠耗氧速率的改变与针刺单穴的效应相反。徐放明[13]以电针不同的配伍腧穴,观察对油脂减弱小鼠“内关”与“脾俞”胃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也证实配合再加配“足三里”后,该减弱效应不明显。提示“内关”、“脾俞”、“足三里”三穴配伍存在一定的拮抗效应。徐放明[14]以阿托品模型小白鼠为观察对象,针刺“内关”、“脾俞”、“足三里”及其两穴、三穴配伍
“内关”、“脾对胃肠推进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
俞”、“足三里”3穴配伍呈现拮抗效应。李学惠[15]选
用乌头碱诱发家兔室性心律失常的模型,以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为观察指标,研究发现内关、神门、心俞3个穴位单用具有显著疗效,且作用相近,但联合应用则疗效无显著提高,甚至下降。
三、腧穴配伍效率的分析探讨
矛盾分析法启示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事物既对立又统一。在针灸防治疾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中,腧穴应具有普遍性和特异性,治疗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腧穴配伍既具协同作用也应该有拮抗效应,而且大量的研究事实客观地证明其真实存在。相比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尚缺乏循证医学方面的有效评价,机制机理也未为深入。鉴于此,临床上对同一病证,针灸医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依据不同的配穴原则和经验进行选穴,形成风格迥异的针灸处方,造成针灸取穴配方的理论问题[16],难免带来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常常令针灸从业者无所适从,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临床疗效也难以得到保证。我们可以充分地挖掘针灸腧穴配伍组方的规律,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综合性研究,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腧穴配伍效率的临床和科学实验研究,深入探讨腧穴配伍治疗疾病作用的机制机理尤其是其拮抗效应方面。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在腧穴结构与功能、穴(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等方面取得的临床与基础成就,为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在科研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更要重视针灸的整体性及腧穴配伍中高位中枢方面神经信
〔WorldScienceandTechnology/Moderniz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MateriaMedica〕2249
2012第十四卷第六期★Vol.14No.6
息学的关键领域,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手段(如fM-RI等)和现代系统生物学平台,为腧穴配伍效率的研究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腧穴配伍的防治体系,使学科向规
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范化、
1石学敏主编.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内经》腧穴配伍理论对针灸处方学2陈峰,俞中元,盛燮荪.试论
的贡献.浙江中医院药大学学报,)∶655~657.3石学敏.针灸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
十二指肠溃疡5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4吴绪荣.针灸治疗胃、杂志,)∶175~176.
5王光义,蒋乃昌.电针急性高血压大鼠降压效果应用及探讨.中国针灸,)∶105.
6彭楚湘,王灵,周国平,等.电针足三里不同配穴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修复作用的比较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51~53.7冀来喜,闫丽萍,王海军,等.电针保护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基本腧
穴配伍“胃病方”的筛选.针刺研究,)∶296~298.
8王艳丽.心包俞募配穴协同拮抗作用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29.
压觉、定位觉、两点辨别9王极盛.针刺对某些皮肤感知觉―触觉、
热觉和痛觉的作用.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觉、.
10张笑平.腧穴的相对特异性.中国针灸,)∶44.
11杨兆民.针法灸法临床比较探析.针灸临床杂志,,8合
12徐放明.电针对小鼠耗氧速率影响的腧穴拈抗效应观察.江西中医学院学报,)∶60.
13徐放明.电针对油脂减弱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腧穴拮抗效应观察.河南中医,)∶19.
14徐放明,陈日新.腧穴配伍拮抗效应的实验观察.上海针灸杂志,)∶38.
15李学惠“.内关”“神门”“心俞”间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实验研究.中国针灸,)∶819~821.
16付海萍,常存库.针灸取穴配方的理论问题.针灸临床杂志,
StudyonEffectofAcupointsCompatibilityXieHongwu1,ChenRixin1,XuFangming2,XiongJun1
(1.DepartmentofAcupunctureRehabilitation,TheFirstAttachedHospital,Jiangxi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College,Nanchang330006,C
2.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Abstract:Inoneacupunctureprescription,theacupointscompatibilitycanhavesynergisticeffectortheantago-nisticeffect.Inthispaper,boththesynergisticeffectandtheantagonisticeffectwerediscussedbasedonrelatedliteraturereview.Thisstudywasaimed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improvementofacupointscompatibilityeffi-ciency,theguidanceofclinicalpracticeandscientificresearchapplication.Keywords:Acupointscompatibility,synergism,antagonism
(责任编辑:李沙沙
张志华,责任译审:王
2250〔WorldScienceandTechnology/Moderniz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MateriaMedica〕
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专业文献、考试资料、旅游景点、出国留学、IT计算机以及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概况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穴性与配穴_中医讨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360贴子:
穴性与配穴收藏
1、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中脘又名太仓,位与胃脘中间,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又为六腑之会、胃之募。由于上述四经之交会,故能通达四经之经气。胃的经气汇聚于此,胃中蕴润之阳气是消腐水谷的根源,胃气不足则水谷不化;太过则消谷善饥。李东恒曾说:“气在肠胃者,取足太阴阳明,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引导之”。足以说明中脘又能补中益气,调和五脏,通理中焦,是治疗腹中一阙疾病的要穴。胃气本以下降为顺,辅以足三里能引胃气下行,降浊导滞,以利胃气之运行、水谷之运化。再加上三阴交,滋阴健脾,阴阳相配。故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相配合,能健脾和胃、调理气机、镇静安神、调补气血,专治脾胃虚寒、气血亏薄或一阙脾胃疾患、以及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属于气血虚衰者。全方补中有行,补而不滞,阴阳协调,蕴而不燥。若见脾虚胃热,则可泻中脘,以导滞热;若见脾胃不和,清浊不分,上吐下泻,则可补中脘以升清气,泻足三里以降浊气,佐三阴交以调和阴阳,则中气得以调畅,阴阳得以续接矣。中脘 天枢 阳陵泉中脘与天枢。因天枢为大肠之募,故两者相配其功能为调和胃肠、疏通腑气,使中焦气上通下达,胃肠功能和调,则能分理水谷及糟柏,疏导一阙浊滞;阳陵泉为胆经之合穴,肝与胆相表里,胆又为中清之府,泻阳陵泉以肃清静之府,平肝气之横,降肝火之逆,协调肝胃。故中脘、天枢、阳陵泉三者相配,其功能为平肝和胃、调理胃肠,主治呃逆、反胃、胁痛、呕吐、腹泻等证。中脘 气海 三阴交中脘、三阴交两穴,阴阳相配,健脾滋阴,和胃畅中,适用于脾胃气阴不足。气海为气汇之处,故为气之海也。功能为蒸动汽化,以助运化之机。并且,能通调任脉,蕴固下元。中脘、气海、三阴交三者相配,其功能为补中气,益气血,使之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运化生机旺盛;主治脾胃虚弱、脏气下陷、消化不良、肌肤赢瘦、遗尿、失眠等症,以及生殖泌尿系统的病证。中脘 内关中脘为胃之募穴。内关为心包之络穴,别走三焦,调理三焦气机,宁神和胃,宽胸利气,通调水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三焦气机条达则水谷精微四布,故中脘、内关相配,通调水道,主治水饮内停,水谷不化等证。另外,《内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中脘功能为调胃,内关又可安神,两者相伍则胃气得和而心神得安,故又能治疗脏躁、癫证、心悸、失眠等证。2、足三里 内关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足三里乃阳明经气,犹如百川汇合入海之势,经气充沛而功效卓著。故足三里乃阳明经气,犹如百川汇合入海之势,经气充沛而功效卓著。因为胃属土,本经亦属土,故足三里为土中之真土。后天精华之根,能升能降,为疏导胃气之枢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后天之根本,五脏六腑皆赖以营养,故针足三里能以壮元阳,补脏腑之虚损,且能升清降浊,导痰行滞,治疗范围比较广泛。所以,说:“百病莫忘足三里”。《针灸大成》中也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内关为心包经之路,别走手少阳,能清心胸之热,行三焦之气,若与足三里相配能辅助足三里升降气化之机,又能益气养血、宁心定志,主治气血不足、心神不安、惊悸、怔肿、失眠多梦等证。因其又能升清经浊,通利水道,清心除烦,导赤除湿,故以可用于心胃灼热、胸闷、停痰宿饮、呕逆仓咳、不思饮食等证。另外,对于刺足三里的深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便于记忆附足三里歌诀一首:“针至五分至于胫,一寸至于腹,寸半至心下,二寸至咽喉,如刺整三寸,颠顶血下行”。意思是说,若针刺足三里五分深,其治疗作用在胫部;刺一寸治疗作用至腹部,刺一寸半则治疗作用在咽喉部,如果深刺三寸则能平降血逆,用于质量气血上逆诸证,使颠顶之血逆下行。这一点在配穴和治疗作用上,都有很大的意义。足三里 内庭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胃为水谷之海,主消纳水谷。胃气盛则消纳畅流,营养充沛;胃气虚则消纳呆滞,脏腑失荥。补之则益气健脾,升阳助胃;泻之则升清降浊,条达气机。内庭为胃经之荥穴。胃润而恶燥,燥则生内热,必须以水润之,水土交融则胃气和调,以水润之。足三里与内庭相配,足三里升振胃阳于上,内庭荥水和阴润胃于下,使之阴平阳秘,胃气调和,则消纳之机得以畅利,蕴蓄之滞热得以清泻,故能主治胃火上逆、中焦蕴热、胃阴不足等病症。
足三里 曲池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二阳相配,二合相会;曲池走而不守,足三里能升能降、上下交融,故能协调胃肠气机,通达上下,功专善行。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曲池又能间接疏调肺气、清热散邪;若与足三里相配合,又能疏理表邪、清解肺卫;故可用于表邪侵袭肺卫而不能宣达而见有恶寒、发热、咽干、头痛等证者,以及外邪直中胃肠所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  足三里 太冲  足三里又能补血、活血、凉血、清血,而太冲功能为泄肝胆、降气逆、通经、行气、止痛,也能凉血、活血。两者相配,平肝除逆,行血通经,凉血活血,疏通肝胃之气机,清理肝胆胃腑之蕴热,主治痛经、肝胆气逆、头晕头痛、烦躁善怒、呕呃、胃痛等属于气逆或气滞蕴热者,以及胁痛、脏躁、癫狂、肝胃不和、胃中堵闷等证。  足三里 阳陵泉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枢纽,疏通胃气,升清降浊。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功能为平肝和胃,降逆缓冲,疏木和土,调理肝胃。两者相配,则能主治木郁悔土,见有中消停饮、口苦吞酸、反胃呃逆、泄泻呕吐等证。又因足三里能调气活血,阳陵泉为诸筋之会,二者相配,疏气通经,搜风祛湿,舒筋利节,故也可用于治疗风痹、膝肿、下肢麻木、半身不遂等属于经络痹阻者。  足三里 百会 风府足三里能升清降浊,调理气血。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足三里、百会相配,益气升阳,举陷健脑益智,若加风府用泻法,又能清理脑海之气血。故足三里、百会、风府三者上下相配,调理逆乱之气血,祛风散邪,醒脑安神,主治内风、外风所致之头晕目眩、语言蹇涩,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等证。  足三里 天突 膻中  足三里、天突、膻中相配,补之则益气补肺,宣肺止嗽,亦即培土生金与母子相生之意;泻之则降逆化痰,开胸顺气。若为肺气虚而痰饮肺者,则可以补足三里、膻中,而泻天突,攻补兼施。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胃弱,痰湿内生,肺阻气,也可潜用足三里、天突、膻中而脾肺同治。  3、气海 中极 关元  气海又名丹田或丹灶,顾名思义,为气之海、元气之会,呼吸之根,且为下焦之要穴。故凡气化蒸动之机均由此所发,功能为补益真元,蕴振肾阳,有如釜底添薪,故能蕴脾胃助运化,使之水谷腐熟,又能蒸动膀胱气化,使之气化升腾,津液四布,浊阴得出。气海偏于蕴振阳气,关元重在滋补**,中极善利下焦而调经养血。故气海、中极、关元三者相配,能蕴肾助脾、疏调气机,又能通利膀胱、调经养血,主治脾肾不足、气虚小便不利以及男子肾虚精亏、妇女血亏月经不调等证。  气海 三阴交  气海偏于蕴振阳气。三阴交偏于滋补**,并能健脾升阳,益气调气。气海、三阴交二者阴阳相配,气血双补,阴阳两调,以期阳中求阴,阴中求阳。补脾助运化而后天得养,助阳益气而先天得济,故能升阳举陷,主治虚劳、中气下陷、虚寒腹痛以及癃闭、带下、经闭或阳痿、滑精、水气不化、下肢水肿等证。  气海 关元 三阴交气海、关元益气蕴肾助阳。三阴交健脾之中又有补阳之功,益气升阳之中又能滋补肝肾之阴。气海、关元、三阴交三穴相配,益气助阳力卓,补阴滋肾效著。补中有调,阴阳兼顾,为治疗妇科病证以及下焦虚寒的常用配方。  气海 阴陵泉  气海为生气之源,蕴振阳气,蒸动气化。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能健脾升阳。先贤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气海、阴陵泉相配,其功能为鼓动中焦、下焦气化之机,其势如娶如读,水气得以通利,故能主治癃闭、下肢桴肿、脾虚纳呆、水湿困脾等证。  气海 足三里  气海为气血之会,呼吸之根,藏精之府,生气之海。足三里为胃经之枢纽,后天水谷精微之根。两者相配,助胃气腐熟水谷,升阳气鼓舞中州,五脏六腑均能得一营养,壮人身之阳,补脏腑之虚,诸凡补益脾肾之配方中实不可缺,能主治脾肾不足、中焦虚寒、气血不足、食减纳呆、宿食停滞等证。
气海 气冲 归来 三阴交气海为元气之海。“气主熙之”,气足则经脉温通滑利。气冲又名气街,乃腹气之街,腹部之经气源源流过,又为宗筋之会,阳明经多气多血,故气冲能调气血,荥宗筋,活血行淤。气海、气冲、三阴交三者相配,补养气血,濡养筋脉,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主治下肢瘫痿、关节肿痛、痿软麻木行走不利等属于气血虚亏,经脉阻滞者。归来为足阳明胃经穴,能补气升提,调经止痛,又能通利下焦,行气利水。故气海、归来,气冲、三阴交相配,能调理气机,分利清浊,通调水道,主治癃闭、五淋、带下等证;又能行气活血,调理血分,主治气滞腹痛、月经不调等证。气海 关元 足三里气海为气之海。关元为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男子藏精之所,女子贮血之处,通治男女精血虚亏诸证。认为,关元之下即为子宫,子宫又为血室,因关元主藏血,所以称关元为“血海”,且莫与足太阴脾经之血海穴相混淆。关元能蕴肾兴阳,益气固脱,主人身之气;气壮人强,气虚人病,气脱人亡。针本穴不但可治病,而且有延年益寿之功。气海、关元、足三里三者相配,大补元气,气足血充,阳生阴长,而且先天后天互济,补而不滞,补冲有调,蕴中寓补,主治中焦虚寒、下焦痼冷之见有腹痛、经闭、便溏、腹泻、小便不利、子宫寒冷以及不孕等证。4、内关 中脘 足三里内关为手写阴心包经之络穴,其支脉走胸腹,又为阴维脉之会,别走手少阳三焦;补之,则能养心血,安心神,宁心定志,且能通心阳,利水道,通淤塞;泻之,则清心除烦,泻火清热,宽胸理气,疏通三焦气机,主治胸腹诸疾,即所谓“心胸若有病,速与内关谋”之意。内关又为八脉会之穴,通于阴维。心包为心之外围,代心受邪,代心行令。心主血脉,故有通脉活血之效。内关、中脘、足三里三者相配,重点在于清心开郁,宁心安神,舒理肝胃之气,主治郁证、脏躁、惊悸、失眠以及胁痛、胃脘堵闷、食少纳呆等症。内关 巨阙内关之功能为宣通心阳,调气,开心胸之郁痹。巨阙为任脉穴,能降胸隔之逆气。内关、巨阙相配,调气降逆,行气通痹。活血通脉,主治胸痹心痛、癫痫等证。内关 膻中内关行气开郁。膻中又名上气海,胸气之街,为心包之募穴,手太阳、手少阳、足太阴、足少阴、任脉之会。《难经》云;“气会膻中”,其功能为调气降逆、宽胸利隔,是心之供城,肺之气海,主胸中之气;故凡胸中之气病均可治此。内关、膻中二者相配,理气开郁,宽胸利隔,重在调气,主治胸痹、心痛、癫闭、脏躁等证,以及肝郁气滞、乳汁不通、淤乳等证。内关 三阴交内关能清心除烦,配三阴交滋阴养血,上下相应,交通心肾。盖阴亏于下则阳吭于上。内关清上降逆以和阳,三阴交滋阴潜阳以固阴。阴阳交合则滋生化育得昌。内关、三阴交相配,主治心肾不交、心悸、失眠、健忘、惊悸以及骨蒸盗汗、咳嗽失血、梦遗、闭经等属于阴虚阳亢、虚热上忧等证。内关 、太冲、内关、神门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可以代心行令,也能代心受邪。若为实证,泻内关可清心宁志,安神镇静;若为虚证,补内关则可养血安神,活血通脉。太冲之功能为降逆气、泻肝火。内关与太冲相配,泻肝解郁,平肝降逆,清心定志,镇静安神,主治心、肝二经气火逆乱所致郁证、癫狂、脏躁以及筋痹、风邪侵袭经络等证。若内关与神门相配,而神门为心经穴,是心神之门户,泻之能清心火,补之能安神定志配合内关,为治疗心经病证的优选良方。5、天枢 中脘 气海 三阴交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为大肠之募,腹气之街。胃经的气血从此频繁流通,其功能为分理水谷之糟柏,调理脏腑以利运行,消导积滞以助脾气。配中脘调理胃肠,配气海、三阴交则益气血而助中州。天枢、中脘、气海、三阴交四穴相配,调理肠胃,益气健脾,和血调中,主治胃肠诸疾之偏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寒者;另外,尚能治疗虚损、寒疝、小便不利以及月经不调、蹦漏带下等证。再用补泻手法补偿,治疗的范围就更加宽阔。
天枢 阳陵泉 支沟天枢调肠胃。阳陵泉宣通下降,又能泻肝胆平逆气。天枢、阳陵泉相配,疏肝理气,主治热结肠胃、腹胀便秘等实证、以及肝旺仰脾所致肠鸣痛泄,可治以补天枢而泻阳陵泉,抑肝健脾。支沟一名飞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其功能为疏通三焦气机,助三焦气化,利三焦之水道。天枢、支沟二穴相配,可通调三焦,利小艘而实大便,主治脾虚腹泻。天枢、支沟、阳陵泉三穴相配,则主治气虚便秘,腹胀便结等证。正如《玉龙歌》所说:“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名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所以用天枢、阳陵泉与支沟相配,不但有通便之功效,且能益气通便,抚正祛邪。6、章门 中脘章门为足厥阴肝经穴,脾之募、脏之会,带脉之本,又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带脉之会。古人所谓“肝为五脏六腑之贼”者,乃因肝气乱则五脏六腑皆受其“贼”害,而章门能平五脏之气乱,使之肝气条达,脾胃平和,五脏协调,六腑畅通,生化源源不息,五脏六腑均以保养。故有调五脏和肠胃,除胸满,解烦闷,消水肿,祛腹胀,健脾疏气之功。章门又为五脏之气出入交经之门,脾之**尽藏于此。肝经之气直行则通入脏腑,横行则通于六腑,故章门与五脏六腑均息息相关。一般针灸书中均记载脾经之食犊穴能力挽危难。而在实践中证明并非如此,他对于重病患者则加章门,反而获得良效,显示其穴性之重要。也有人认为凡病虽因重尚有一毫真气,可灸此穴,即有回生之功。所以称章门为“命关”,对于气血俱虚,五脏衰惫者,用之可转危为安。中脘之功能为助胃消化水谷,蕴通腑气,升清降浊,调理中州。章门与中脘相配,舒肝和胃,补中益气,为经验方老实针方的主穴,再加上足三里,则疏气之功倍增。正如李东恒所说:“气在于肠胃者,取太阴阳明不下,取中脘章门足三里”。所以,章门、中脘、足三里,为调中补中的常用配方。章门 天枢、章门 内关、章门 太冲章门能疏肝,调五脏,和肠胃。天枢能健脾益气,和肠胃。两者相配,疏肝和肠胃,肝气条达,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腑气得行。盖因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胃肠之道以通降为顺。章门、天枢,两者相辅相成,协调肝脾胃肠,使之“满而不实”,从而使水谷之精微源源不断地供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白骸。肝气条达,肠气通顺,则清浊得以泌别,二便得以通调。故能主治胁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或大便干稀不调等证。章门若与内关相配,则以疏肝理气为主;因为,内关别走三焦,调理三焦之气机,配合章门疏调之功益增,故能主治胁痛、腹胀、肠腹满闷以及小便不利或小便赤涩不爽等证。章门若与太冲相配,则纯为平肝、泻肝、仰肝而设。因为二者同为肝经穴位,章门疏峻肝气于上,太冲开导肝气于上,上疏下导,则无结而不通。又因章门为脾募,肝藏血而脾统血,若肝脾失和,血不归藏,脾失统摄,也可选用章门、太冲,以调理肝脾而统治血证。章门 气海 三阴交章门疏肝气,升脾气。气海补元气,蕴肾气。三阴交气阴两补,阴阳双调,滋养五脏,通调气血。章门、气海、三阴交三者相配,相得益彰,适用于五脏虚衰,气血亏乏以及阴阳衰极而又虚不受补者,施以调补之法。7、三阴交 阴陵泉 、三阴交 阳陵泉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补脾之中兼顾肝肾。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又能互化,故能培补精血,益阴固阳。又因肾有阴阳,寓真火于其中,补肾助命火,蕴熙脾阳,脾肾阳气充沛则生机旺盛,周身得以熙暖则阴霾之气顿消,故能补中益气,蕴中散寒。三阴交,气血双调,阴阳两补,肝、脾、肾兼顾,实乃补益之要穴,滋阴生精之中不失蕴煦之气,益升阳之中不失濡润之血。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所入为合水,能开通水道。三阴交与阴陵泉相配,则益肾助气,通利水道,主治水气不化、小便不通或尿闭等证;又能蕴脾散寒、行气止通,主治腹胀腹痛、暴泄、泻泄、妇女通经等证。三阴交与阳陵泉相配,能滋阴平肝,疏气和血,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主治气血不足、阴虚肝旺以及风湿阻痹、下肢瘫痿等证。
三阴交 足三里三阴交滋阴、健脾、助阳。足三里升阳、益胃、和中。二者阴阳相和,表里相配,健脾蕴中,益气养血,主治脾胃虚寒、气血两虚以及脾虚胃弱、食少纳差等证。又因足三里能升能降,两者相伍,补中兼行。若因正虚受风以及下肢瘫痿诸疾,选用三阴交、足三里舒筋通痹,通经活络,也相适宜。三阴交 神门、三阴交 中极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枢纽,为治血之要穴。神门为心经穴,养血安神定志。二者相配,养血安神定志之力更为专著,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怔忡等属于心血虚亏者。若与中极相配,则能行活血化瘀,主治少腹癓瘕积聚等证。8、内庭 下关内庭为足阳明经之脉所溜为荥,泻之则疏泄阳明经气,能清胃泻热,理气止痛。内庭又为荥水,故能润泽沃土,滋养胃阴。内庭与下关相配,同为阳明经穴,上下相配,病在上取其下,能疏热清胃、理气止痛、开口禁、利下颌,主治胃火牙痛以及颌面关节诸疾。9、百会 神庭、百会 风池百会位于颠顶最高峰,为督脉之极,为诸阳之会,又称三阳五会,头气之街。三阳者手足三阳经都在此交接,并贯通于督脉而入于脑。所谓五会是,是五脏俞皆附督脉而至颠顶,能培补阳气、升阳固脱。百会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浅刺能清泻诸阳而降逆,灸之能开提升阳。神庭又名发际,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三脉之会,功能为降逆泄火、醒脑安神。百会与神庭相配,降逆泄火,醒脑安神,主治气火上逆、热扰晴空而致之头痛、头晕、心烦、躁忧等证。配百会与风池,则祛风通络,调理气血,主治中风、头晕目眩、语言蹇涩、口噤不开、半身不遂以及心神恍惚、失眠健忘、癫痫、手足抽搐等证。百会 风府、百会 哑门百会能散风祛邪,主治内外风所致之中风。风府为足太阳膀胱、阳维、督脉之会,能搜舌本之风,故与百会相配,主治内风、舌缓不语、半身不遂、头痛项强等证。若百会与哑门相配(哑门为督脉阳痿之会,入系舌本),主治舌强不语、重舌音瘖,又能泄血热、止钮血,也是回阳九针穴之一;诸阳暴脱者,可针之以回阳。若与百会相配,则能祛风散邪,主治外因所致之舌强不语、耳聋等证。百会与风府、百会与哑门,由于配伍不同,前者治内风舌缓不语,后者治外风舌强不语,殊可有别。百会 长强百会为督脉之颠顶,长强为督脉首穴。百会为阳气之总会,长强为阳气之根基。从体位来看,一上一下,上下相配。长强又能足少阴肾经、足少阳经之会,别走任脉,为五痔之本,主便血。百会与长强相配,能升举阳气,主治脱肛、肠风下血等属于气虚者。又因两者均为督脉之要穴,督统人体之阳气,故有能通理二便,主治瘫痿,二便不通或二便失禁等证。百会 气海、百会 太冲百会为诸阳之会,总督人体之阳气。气海又为人体生气之海。蕴振肾阳而助命火。百会与气海相配,益气升阳,助肾蕴阳,阳气充沛,犹如日光普照,足以消除一阙阴霾之邪。故常用于气虚、阳虚、胃虚寒证,以及一阙阴寒固冷。若百会与太冲相配,百会为督脉之颠,太冲为肝经之底,上起人身之至高处,下至人体之最低端,上下相配,能降逆气,平肝阳,息肝风,主治肝阳、眩晕(高血压)头痛等证,用只得当,效如桴鼓。10、大椎 曲池 合谷大椎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纯阳主表,又能疏调太阳之气,故主疏散表邪,解肌清热于外,行气泄热利水于内。因其宣通诸阳,调和营卫,故能除寒祛邪,通经活络。渠池、合谷二者均为手阳明经穴,纯阳主气。曲池走而不守,合谷能升能散。因此,大椎、曲池、合谷三者相配,以阳从阳,宣解表邪之力显增,主治外邪束表、恶寒发热、五汗和表实证。若见高热欲动风者,则可大椎放血以泄热;若兼见头顶强痛着,则可加风池透风府;若见鼻塞流涕者,加上星、迎香;热甚尿赤,烦躁者,可加内关。另外,对于虚损劳热、骨蒸潮热等证,虽属虚证,也可选用本方,以期养阴清热,而达到从阳引阴之效。
大椎 肩髃、大椎 内关大椎能宣散寒邪,通经活络。肩髃为手阳明、手太阳、阳跤三脉之会,能疏风利节,是治风病之要穴。大椎于肩骨相配,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主治肩背部风寒笼络、经络阻痹以及气虚血亏、劳伤所致之肩背疼痛、活动不利(如肩凝证)等证。若配内关,则调理气血,清血凉血,主治热人血分诸证之见有发热、心悸、惊风欲动等。大椎 陶道 身柱大椎、陶道、身柱均为督脉穴。陶道又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能祛风清热,主治可疑、寒热头重、脊柱痛等。《类经图翼》中称陶道“善退骨蒸之热”,所以也可用于虚热。身柱,一名气俞,为人身之柱,能强腰脊,镇惊安神,又能搜风顺气。大椎、陶道、身柱三者相配,清热祛风,熄风止疼,主治高热惊风,甚则抽畜,角弓反张等,以及寒热往来发有定时之属于疾者。对于阴虚骨蒸潮热也可以选用,或配合其它育阴清热的穴位,如鱼际、太溪等。太溪补水中之土,润躁而生金;鱼际泻金中之火,抚正而益肾;若与以上大椎、陶、身柱相配合,则为滋阴清热之妙法。11、命门 肾俞命门位于腰二椎以下为呼吸之根,元气之本,又为足太阳之结穴,男子藏精,女子藏血。生命之始,玄命之门。肾俞亦为膀胱经穴,精藏于肾,肾为作强之官,为先天之本,精神之舍,性命之根,肾气通于脑,脑为髓海,故诸髓皆属于脑。因为,肾气上通于脑,下通于子宫,故有补肾益精,固髓健脑之功。命门与肾俞相配,侧重于补肾阳、助命火,适用于肾阳虚衰,命火衰微,四肢厥冷,喜暖畏寒,二便失禁等证。命门 委中命门补阳益肾。委中也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腘窝部,所入为合,因本经多血,故能用于放血而治疗诸疾。命门与委中相配,泻之则能清热达邪,祛除侵袭经络之风寒外邪,主治痹证、身痛、骨节肿痛;补之则能补肾助阳,祛风通络,主治气弱阳虚、腰腿疼痛等证。12、长强 大椎、长强 委中、长强 承山长强又名营俞,源于《内经》“营在骶也”之说,为督脉络穴,别走任脉,为足少阴、少阳之会,能补脊里之血虚,为五痔之根,主治便血、尿血、呕血、二便不利。与大椎上下相配,补肾脉之不足,主治脱肛、二便不通等证。配委中主治腰背痛,湿热下注之见有尿急,尿痛等症。配承山,以及膀胱经穴,脾气之街,主治痔漏、大便难、霍乱转筋、要背疼痛、膝肿胫酸等证。13、涌泉 劳宫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阴经之井穴属木,木为肝经所属,肝主筋,滋肾水可以柔肝木,故涌泉能缓急解痉,又能滋阴降火、醒神开窍。劳宫属心包经穴,性清善降,能清痰舒气,化滞降逆,开七情之郁结,并能清胸隔积热,导热下行。涌泉与劳宫相配,水火交融,心肾相交,故能宁心安神,醒神开窍,清热熄风,主治神昏、头眩、高热惊风或突然昏仆、中风不语等证。所以,涌泉与劳宫两者相配,犹如牛黄清心之功效。14、环跳 阳陵泉、环跳 委中环跳为足少阳胆经穴,且为胆经与膀胱经之会穴;膀胱与肾相表里,故能益肾期而固胞宫。肝与胆相表里,肝喜条达,胆欲疏通,且因太阳主表,少阳主枢,故有疏通宣散、调理气血、祛风胜湿、通阳助阳之效。阳陵泉同为足少阳胆经穴,又为筋之会。环跳与阳陵泉相配,能宣通经络,调理气血,祛风胜湿,舒筋利节,通阳助阳之效,为治疗中风偏瘫、下肢麻木不仁、筋挛拘急、腰腿疼痛、肢体痿废等证的常用配方。若环跳与委中相配,则能疏导胆、膀胱经的经气;委中又能疏风利湿,功用与主治与环挑、阳陵泉类同。环跳 足三里、环跳 绝骨环跳为胆经与膀胱经之会,故能调气理血,益肾固精,常用于治疗米尿生殖系统病症。配合足三里,健脾益气,取其先天、后天互济之意。足三里益气力著,益气而通络;环跳疏风散寒,通经活络;两者相伍,皮有王清任补阳还五汤之寓意。气足则能以帅行,经通则能行血,补益之中以达通经活络之效。若环跳与绝骨相配,因为髓会绝骨,肾主髓,髓养骨,髓充则骨健,骨健则节利筋固;所以两者相配,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主治痹痿诸证以及气血不通、经络阻滞、麻木不仁、肢体乏痿等证。15、人中 合谷人中又名水沟,为督脉,手足阳明三脉之会。人居天地之中,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天食人以五气而鼻受之,地食人以五味而口受之。此穴位于鼻口之中,故名人中。其功能为通阳宣窍,开关解噤,安神定志;泻之能清热降逆,醒脑安神,主治卒中昏阙、口窝唇动、牙关紧闭、癫、狂、痫证、高热惊风、心神不宁等证。人中与合谷相配,能开闭救急,醒神定志,使之转危为安,为针灸科常用之急救用穴。例如,对于晕针的治疗。在临床中,医生们都会遇到过一些晕针患者,但经过合理抢救都应转危为安。晕针可分为轻、重两种。轻者见有面色苍白,心中烦乱,治宜先刺人口、再给蕴开水,瞬间出汗即俞。重者多见于老年人或兼见他种病症者。据资料记载,过去有一老妇,素患高血压,坐位治疗,方用手足十二针,术后老妇面色苍白,目闭,四肢挺直,呼吸停止,遗尿。病者围观者均惊呼“人已死了,快起针吧”。医生却十分镇静,判定为晕针,遂急刺人口,并配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五分钟后,患者即口吐白沫,气回目睁而愈。另外,晕针与精神紧张也有关。人中 太冲人中、太冲上下相配,人中开窍于上,太冲平逆于下,醒神开窍,平肝降逆,熄风止惊,主治肝风上忧、肝热惊风以及热病神昏、惊阙、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欲动肝风等;且能疏肝理气、安神定志,用于治疗肝郁不舒、心神不安、烦躁善怒、失眠少寐等证 。
这个从哪儿来的啊,可靠吗?
这个网上都有吧 找一下就行我这也没现成的
自己鉴别吧 我觉得说的在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关的准确位置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