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款雷蛇 想外装多一个gtx980显卡玩无人深空pc 请问有没有usb接口的显卡盒牌子介绍一下

核弹的威力,微星GTX1080实测《无人深空》
今日,本站使用微星Z170A Gaming Pro Carbon主板搭配弹级显卡微星GTX1080闇黑龙爵对《无人深空》进行性能测试,对其饱受诟病的优化来了个检验。
《无人深空》性能测试,微星Z170A+微星GTX1080实力Carry《无人深空》可谓近期话题热度爆表的新上市大作。英国销量统计媒体Chart-Track表示,《无人深空》现在已经成为继《神秘海域4》之后索尼旗下第二成功的畅销游戏。这还仅仅是指实体版游戏的销售情况,要知道,《无人深空》同时还推出了PS4/PC平台的数字版下载。此外,本站昨日也已经更新《无人深空》的原创体验,目前还在观望游戏的玩家可以一看。这游戏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探索展开,这其探索又是基于一个科学幻想体系的恢弘宇宙设计而生。此外也拥有质量上乘的叙事体验,探索之下拥有一个有深度的核心。最近很多玩家都在吐槽《无人深空》的性能问题,甚至在某游戏论坛上有人大放厥词表示双路980Ti都无法在1080P分辨率下流畅运行本游戏。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游戏的优化的确是出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就纳米的体验来看,本作的确性能要求甚高,执行效率方面却并没有太大问题。在我30多小时的游戏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卡顿和掉帧的情况。为了测试游戏性能要求的极限,纳米直接使用微星Z170A GAMING PRO CARBON主板平台搭配Nvidia最新核弹级显卡微星GTX1080闇黑龙爵以及i7-6700K,在1080P分辨率,最高画质下,直接开启4XSSAA抗锯齿对《无人深空》进行了性能测试。从星球表面到外太空,从挖矿到大规模战斗均涉及,整个测试过程约1个小时,全程记录帧速率并计算出平均帧数。SSAA即“超级采样抗锯齿”,是一种消耗性能非常恐怖的消除3D模型锯齿轮廓的技术。事实上,Nvidia家的“DSR(动态视觉分辨率)”和AMD家的“VSR(超级视觉分辨率)”技术都是基于SSAA原理而生,将更高分辨率的图形模型压缩至当前分辨率当中。在本次性能测试中可见,即便是使用4XSSAA,GTX1080运行《无人深空》也能保持完美流畅,最低帧速率大概在58FPS左右,在体验过程中,纳米丝毫没有感觉到卡顿的情况发生。微星Z170A GAMING PRO CARBON主板/GTX1080闇黑龙爵 图赏微星Z170A GAMING PRO CARBON主板一改红黑配色风格,使用“Carbon”碳的主题色PCI-E插槽采用金属外壳加固,完全不惧顶级显卡的重量后置面板不仅接口丰富,C-Type USB接口也是一大亮点
编 辑 介 绍
欧美单机游戏、DIY硬件编辑,单机狂热者兼画面党。年纪不大已有近20年的游戏阅历,尤其对沙盒、FPS、A-RPG类有深入理解。喜欢有内涵的游戏,也喜欢能让人肾上腺素激增的。在好游戏面前,我只是一个玩家,和你一样。
你咋认为哩:
玩家登录提交
本 周 TOP 排 行 榜
12345678910
拓 展 阅 读我有一台MacBook pro 14年低配版,想弄一个外置显卡玩游戏?
估计一些人看到看到我这个问题就想喷了答主觉得外置独显这个方案很好呀。RMBP作为一个便携本,有了外置显卡的补充也可以当个游戏本。多了这样一个扩展坞,一方面解决MacBook显卡不能升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弥补了短板。所以答主就想搞个外置显卡,可能也算是一种diy吧答主觉得3k左右有个可以搞定。答主开始也搜了别的答案感觉有点看不懂#usb 3.0转hdmi线高清接口 外置显卡转换器#这个线是用来连接显卡盒与电脑的吗。为什么不用雷电。而是采用USB3.0
按时间排序
先上重点!!!醒目!!!错误12的仁兄还有一种方法是设备管理器禁用Apple SD Card Reader 和Facetime HD Camera。之后重启一般都能够解决!一般人不会用到这俩玩意的对吧还有就是:正确开机顺序是1,打开电源(盒子和显卡的)2,打开MAC,按住option,选择系统界面出现后插上雷电!等一会(大概10秒?我都是看一下贴吧)之后再选择Windows!否则极易粗线ACPI_BIOS_ERROR!默认启动系统随意但是一定要按OPTION之后再进WIN!!可能是15年的版本比较特殊吧。讲道理我有一段时间不混知乎了(^ω^)但是群里有大牛丢了个帖子链接,那我就答一下表示尊敬XD照道理先上成功图(为了易懂我就没用某卡吧标配游戏做测试了,娱乐大师看看就好,3DMARK大概Fire Extreme分数比Gaming Laptop高一点嗯没错我就是脑抽接了个TTX上去-闲的没事干的结果嗯没错我就是脑抽接了个TTX上去-闲的没事干的结果首先在讲故事之前先说一句-我是非洲酋长,我花大把时间解决的问题你们可能根本碰不到就用小学流水账作文格式来讲好了。我最先拿到的是显卡,咸鱼4900收的99新(我觉得是全新啦),之后过了很久电源和显卡才买来。买来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不会切割啊,而且TTX是长卡啊卧槽。 之后我机智的发现-高票答案里面提到过的那个雷电盒子,里面的转接模块是能拆下来的!由一个pcie4x转16x和雷电转pcie4x组成的,所以那些想用长卡装进ITX小机箱的仁兄们可以注意一下。基本上方法高票讲过了,我就不再赘述啦,上一个参考图个你们看一下损耗我当时看到后是蒙蔽的。。exm?????这个是TTX?????真的不是刷出来的???我当时看到后是蒙蔽的。。exm?????这个是TTX?????真的不是刷出来的???妈个鸡什么鬼啦就比白泰坦的超频版好一点吗?妈个鸡什么鬼啦就比白泰坦的超频版好一点吗?不过之后我就顾不上了,为什么呢?好了不扯了但是我也就玩玩屁股啊,1080P极高144%渲染60帧-WOC我就没这么爽过,自从我吸了守望我就没碰过sbeam,除了偶尔玩一下just cause3放松一下。。当然还有《山》强烈安利新入坑的人买,才6块,叫Mountain又tm扯远了哦对了高票答案有提到过OSX下外接,我给15年有独显的道友们提个醒-驱动有冲突,你装上驱动内屏是用不了了,不管你插不插显卡--反正我内屏会卡在4/5左右的地方卡住--同时我外屏已经进系统了--那我有病吧我不组台式(BTW有人15年独显版本OSX能内屏--只要装好了驱动能内屏--务必告诉我这个非洲酋长你怎么接成的)但是讲道理OSX下外接完超舒服的【痴汉脸 那个launch pad 超级流畅。。好像没啥好说的了,差不多就这样。。哦对了想用ATX电源接的同志们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我不知道发某宝链接会不会封我就发关键字了 ATX电源24pin转DC公头12V、24针转DC公头转接线、带启动开关这玩意能让我等手残党不用短接PS/ON了还顺带能用DC给盒子供电--意味着少一条线蛤蛤蛤,我一起接了雷电的硬盘,再也不怕没空间了好吗!讲完啦!正在前往
很多说这种方案不划算,不现实,mac下游戏少的人,其实都不理解硬件玩家的乐趣。他们不是为了能让这些硬件带给他们什么软件上的体验,而是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动手能力,完全掌控和改造属于自己独特个性的硬件产品。就像有人给PSP装上双摇杆,有人把XBOX改装成笔记本的样子,要说真的实用美观的话,其实都谈不上,但这些改造本身就是乐趣所在啊。
理论上是可以的。雷电2转PCIe接显卡在配个电源就行。然后来说点现实的。目前雷蛇的那套方案是外接显卡方案里性价比最高的了。然而这套方案目前既不支持雷电2,也不支持Mac。而现有的成熟的macbook外接显卡的方案,价格大概是雷蛇这套方案的两倍。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你硬要组这么一套,不如直接装一台pc。当然,你说不计成本,就要在这个macbook的基础上搞,可不可以?那,我就在说点残酷的现实。1、目前我512G的固态已经被steam占了300G。一个辐射4加一个GTA5就多大了?请问macbook低配的容量有多大?你要把游戏装移动硬盘里玩吗?2、cpu和散热。我不是要嘲笑macbook的cpu性能和散热问题。实际上游戏本的设计和普通本子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的本子散热就很吃屎……但是也比macbook好得多。鉴于macbook的厚度以及吹屏轴散热的设计,还有低配macbook单风扇先天残疾。接外置显卡玩游戏会遇到两种风险:要么cpu瓶颈,要么散热爆炸。3、机能浪费。或者说实际效果不佳。macos系统下跑就不讨论了,即使是windows下,也会面临不少线路和驱动的问题。因为雷电2转PCIe接显卡本身是一种第三方解决方案,英特尔和黄仁勋方面支持不足。还有雷电2这个线路本身规格和通道有限,显卡性能发挥受限。还有些其他的受限,比如内存,不只是容量还有频率和规格。大概就是这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最后顺带鄙视一下那些自己折腾了遭罪不说,还出来炫耀骗后面的人掉坑的。更鄙视那种,自己都没踩过雷,就让别人去踩的人。
为何非要出狂战斧?
别逗了...就算你有了扩展坞可以达到显卡 100%性能...但是 MACOS 上还是没法跑屁股先锋不是么...
出了,然后入一台式。价钱应该差不多。
就算你装了显卡也没游戏玩啊。。难道你还要在装个Windows吗
看了最高票答案我还是买个台式吧←_←
首先,要申明一点:外接显卡并不是难事!而且,任何笔记本都可以做到!为什么呢?让我来解释一下。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笔记本拥有expresscard、mini pcie、m.2、thunderbolt中的任何一个接口,就可以外接显卡。小白可能看不懂了,我先来解释一下这几个接口都是什么。mini pcie是网卡接口,笔记本100%有。m.2是固态口,新出的笔记本都有。(需要完整的,包含pcie通道的m.2接口。)雷电接口,高端的笔记本有。从雷电1到雷电3,接口速率越来越快,到了雷电3,intel已经官方支持外接显卡。(前代的也可以,不过显卡性能会有损耗。而到了雷电3时代,让泰坦发挥100%的性能或许也不是难事。)expresscard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了,老本上还有,现在已经被淘汰,不说了。至于usb3.0,接口速率到是不错,但是不可行!不可行!接口协议不同!而题主的苹果本,至少有minipcie、雷电两种接口,想要外接显卡没有丝毫困难。赞多了我就继续说~
BIZON BOX2 ()2 代雷电接口情况下 官方说性能可以达到 97% 左右 (当然你的处理器不能太差, 比如使用 i7 或者志强处理器)最便宜的标配是 549 刀, 想上 300W 的电源的话, 就要再加 99 刀可以在官网拍下直邮兲朝
刚装好一个egpu心情舒畅。先简单总结几点1. 盒子很贵。AKiTiO Thunder 2美亚218刀。没有更便宜的选择2. 很丑。盒子是扣不上的。除非你的显卡是mini-itx版。就算是,华硕的mini-itx GTX970也由于超高关不上盒子。3. OS X下可以用techinferno论坛上大大的自动脚本安装驱动,开机即可使用。问题是如果不外接显示器的话内屏依然是核心显卡渲染,这个时候GPU只能跑渲染或者CUDA。4. Windows下可以用Optimus实现内屏显示。问题是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开机,而且为了提高成功率需要进mac-登陆-关机-显卡插上-通电-再开机进windows。即使进去了也有可能遇到code 12问题。虽然重启有几率解决,但是很烦啊!不过我是2015年春的13存MBP。听说之前的版本X事儿没那么多5. CPU是瓶颈啊。我是13寸中配,i5-5287U,玩csgo帧率顶天120。基友T430s是i7,然后呢HD4000核现随便上200。。。。泪目。但是打单机还是不错的。ACU之前核显8fps.现在开满特效不开抗锯齿稳定35左右。总之就是CPU是瓶颈的地方提升都不大。6. 我的电源选的是Dell DA-2 220W。接头要自己做。。。自己做。。。我在没有电烙铁的前提下用剪刀、手和胶布加了一个开关和一个barrel plug上去(因为不能同时用两个电源,GND电压不一样会很危险)。上一张丑图(显卡是GTX970)
现在amd发布了Xconnect技术,让TB3支持eGPU,可以不用这么折腾了
看了看高票答案,我还是继续双持ALW18和NMB吧。
###预警,图多压狗,手机流量党注意###更新啦☆*:.?. o(≧▽≦)o .?.:*☆难得放假事实上,国外很多大神都做到了,就是国内比较难弄货,特别是那个Akito Box。*******************************************先说几句:有些人说这个计划纯粹是:吃饱撑了,傻逼,还不如买XXX……我只想说:你自己不需要这样的配置,但是你不能遏制别人的需求。别人的思想怎么样,你们总想批判一番,你们啊!naive!我是傻逼,谢谢。*******************************************简单介绍:下面是图片的版本,看完介绍之后,你觉得这个计划与预算可行的话就自己动手吧~毕竟这种好东西用了半年不拿出来和人分享实在太可惜了ヽ(?o`;还有OS X 下面交叉火力由于我这里的Windows使用的是由于我这里的Windows使用的是移动外置硬盘的系统,所以一套系统是可以移动的。我的目的是,无论哪一台Macbook 都可以做到兼容,好比同学拿Macbook到我家,插上我的硬盘,外置显卡的ThunderBolt2, 就可以开心的玩游戏啦~(/ _ ; )接下来就是剁手的时刻啦,我黑色星期五买的~~一套下来(含税):一套下来(含税):542.83美金!人民币大概3568.62 元,真贵!(我剁手我的显卡是GTX 970 (台式机显卡,同学用外星人980m和我比,感觉性能差不多)Windows系统下面的图片…… 我把MacBook塞显示器后面了**************************************************************************************安装思路和方法:-首先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购入这些设备,四件套一个都不能少。ThunderBolt不需要买,因为Akito Box里面自带了一条。-其次,你要决定自己显卡的需求,根据你自己的游戏和预算需求决定,不要看我选了GTX 970 就说这个预算太贵了!然后一路跪拜土豪什么的,二手市场上面一堆显卡可以选,GTX 650, GTX 750,这些都是很划算的显卡,只不过性能稍逊罢了,不要在一棵树上面吊死~-最后,你要又一个外置的显示器。(说没有显示器的同学,你可以使用家里的电视)-最最后,这个EGPU(External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虽然只支持Mac 系列,但是,假如你现在使用Windows 的笔记本,又在为自己笔记本电脑显卡过时而发愁,你不妨研究一下,其实插口丰富的笔记本电脑都有自己的EGPU方案。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嘛(?ω?)ノ。教程:1. 连接好每个硬件,悬着电源合适的接口,显卡插上外置更新到这里,我太懒了所以大家记得催我写教程。(●°u°●) 」Mac 系统下面的自动匹配EGPU 驱动:(Terminal)Uninstall the old version of your ogpu:
git clone /goalque/automate-eGPU.git
cd automate-eGPU
chmod +x automate-eGPU.sh
# maybe the following is not necessary
sudo ./automate-eGPU.sh
# Reboot check the status
sudo ./automate-eGPU.sh -uninstall
install the latest version of your egpu after reboot:
cd automate-eGPU
sudo ./automate-eGPU.sh
# you should hot in-plug your egpu before doing this process
可以,不过,没必要,同样的价格,你可以DIY PC,或者PS4或者Xbox,哪样不比你折腾外置显卡更方便
——————————————————————已补充Mac下驱动傻瓜驱动安装方法Adobe系列软件确认可以在Mac下硬件加速,垃圾桶Mac Pro的持有者们可以上了new Mac Pro下Windows无法使用eGPU,感谢
的反馈。另外我也不知道知乎管理员对于不友善的定义是啥,似乎骂人也算友善行为?我只能说我没空去一个个去和评论中觉得有用没用的人理论,直接删除屏蔽,我这里容不下你。爱看看,不看没兴趣你就别逼逼,长篇大论搞得谁很在意你的看法似的。——————————————————————“你就肯定骑自行车上高速不会超速?”你就肯定Mac没法开满分辨率最高画质打游戏?这是前几天在推特上和人理论笔记本用台式机CPU是否是个傻逼行为的时候别人呛我的一句话,这里当作题目。先描述一下背景,最近我和题主有着一样的困扰,老在学姐家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在冒出了想要去认真打打风暴英雄的大学联赛的想法后,再购置一台可靠的高图形性能&del&游戏机&/del&计算机放在学姐家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在受够了所谓的游戏本,准系统,DRL(Desktop Replacement Laptop)还有各家新出的Mini游戏台式机过后,我对在笔记本上实现这个目标是没有抱期望的。然后我有了这个列表一套下来USD$715,算下来RMB¥4200左右。穷学生GTX980 Ti啥的就不想了,960打个风暴英雄应该还是拖得动,就是有可能打一半因为CPU蓝屏死机…But anyway, mission completed! 点击立即购买。如果故事进行到这里我也没有脑抽,那么也不会在这里回答你的问题了。下了单过后我突然想起来,可能暑假要东奔西走实习一下,而且家里的机器也是五六年前的了,老骥伏枥一下暴雪那优化的像翔一样的SC2引擎,应该会很难。如果再配一台电脑,配好一点未免也太浪费,配烂一点又很不值。现在笔记本的性能瓶颈在于显卡而不是CPU,那么如果能在Macbook上再拖一张台式机显卡,那么问题应该可以得到解决。毕竟现在用的retina Macbook Pro 2012-Mid里面是3720QM,5年前的笔记本CPU
跑跑下来和现在的台式的FX-8320比还要高10分。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应该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而且不是马上Thunderbolt 3要允许外接显卡了吗,到时候新的Macbook出了还能把外接的显卡用Thunderbolt 3接到新的电脑上,继续发挥作用。相比无论是可升级性还是移动性都差的不是一点半的的AMD攒机方案,似乎研究一下外置显卡比较划算。那么一段时间的搜索过后,Amazon的单子就被cancel了。介于中文的关于Macbook外接显卡的资料也非常缺乏,几个商业论坛上面的内容也基本就是互相抄抄,谷歌翻译一下。在自己
操作后,这里我也把目前比较成熟的Macbook/iMac/Mac Mini的外接GPU方案(以下简称eGPU)做一个总结,希望能够帮到一些有同样情况还在观望的同学。评论有人说这很折腾。文章长不长,长。为什么这么长?因为我把我每一步的选择的利弊,每一个做错的地方都写了出来,让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自己组eGPU的同学能够理解为啥要怎么选,为啥要这么装。在至少看过一遍文章并理解自己的系统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从拆开包第一个装到完全装好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小时估计你台式机主板都还没拧上机箱呢。同样,这也可以解决大学宿舍里不想配台式机/Macbook是主力机器打游戏不给力/内置独显温度太高受不了/客厅想要4K电脑显卡带不动等各种用户痛点。 ~~~~~~~~~~~~~~~~~~~~~~要完成以下内容,您需要这一些天赋/技能:基础的攒机与动手能力(会装显卡,接电源,基础的改装,会用万用表啥的)中高级的Windows修复技巧(会CMD,知道怎么修分区表)中级的英语能力(至少配合谷歌翻译你要知道人家在帖子里说啥吧)足够的耐心灾害恢复能力(操作前任何重要资料备份,切记!备份!) ~~~~~~~~~~~~~~~~~~~~~~下面正文开始。——————————————————————草拟实现方法:基本的想法就是通过一个转接装置,把Thunderbolt转化为PCI-E接口。笔记本外接显卡并不是一个很新颖的东西,这玩意儿在很早之前就流行过。之前的笔记本电脑很多都带有一个ExpressCard接口,比如早些时候的大法本,IBM本(那时候还不是联想),Dell本,甚至我原来的08款MBP都有。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个笔记本版热插拔的PCI-E接口,大概就eSATA和SATA的关系差不多。国内外的厂商很早就推出过通过ExpressCard转接PCI-E的产品,价格也是各个档次都有,比如EXP GDC (就一个PCB板子,似乎是国产的,¥300左右)Bplus PE4C V3.0 (就一个PCB板子,似乎是台湾的,国外比较火,说比GDC好用,¥400)ViDock 4 (德国货,这个不光有个卡还有可以放下显卡的盒子,似乎也自带电源,¥1500)(图片来自某品牌官方淘宝店
(图片来自某品牌官方淘宝店
,看左边那一坨即是,另外转接器和电源并没有在画面内)那么之后就是想办法把Thunderbolt给转一个ExpressCard就行了,然后我看论坛上大家都在用一个叫Sonnet's Echo ExpressCard Pro的东西,$150左右,算下来一套适配器大概RMB1000出头。这样下来就是笔记本雷电口
—接—& Echo ExpressCard —接—& 转接卡上插的显卡这是方案1。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把原来设计用来插PCIE功能卡(PCIE网卡,PCIE SSD)的雷电转接盒改造,直接把显卡用转接盒和电脑连接,这样就是笔记本雷电口 —接—& 转接卡上插的显卡弊端就是因为生产Thunderbolt都需要Intel邪恶联盟授权,虽然看上去需要的东西变少了,但是转接盒都很贵,比如有AKiTiO Thunder2 (¥1500,市场上最便宜的,盒子很小,只提供25W)Sonnet's Echo Express SE II (两条PCIE,盒子够大,85W,¥4000)Sonnet III-D (三条PCIE,盒子超大,300W,¥7500)维进 NA211TB (两条PCIE,250W,¥7500)(有个盒子显然看起来正规很多,图片来自某央企淘宝店 (有个盒子显然看起来正规很多,图片来自某央企淘宝店
)等等等等,反正各位老爷大概就懂了,电力够的,能塞卡的,基本上都能再买两台电脑了。就剩下个AKiTio Thunder2的价格能看,店里还不够,塞个GTX960还塞不进。虽然有弊端,但是这是方案2。为啥没有专为PCI-E设计的接显卡的盒子,长度够,带电源散热?因为Intel不让啊。知道了现状,下一步就谈谈如何选择。接口界面的选择:Macbook Pro外接显卡,其实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性能问题。毕竟目前流行的PCI-E 3.0标准的带宽达到了16Gbps。用常理想一下,要外接一个性能消耗如此大的部件来说,笔记本常用的接口是不够的,这也是很多人唱衰eGPU的一个主要理由。你接个性能很好的GPU,结果全部瓶颈都在接口上了,就像开个跑车在学校教学楼走道上跑,怎么都跑不开。不过这都是“靠常理去想”,实际上Macbook上那个我们基本上从来就没有用过的Thunderbolt接口,从11年第一代开始,就可以提供10Gbps的带宽,13年后的Mac提供的Thunderbolt 2更是可以提供20Gbps的带宽,已经要大于PCI-E 3.0所需要的16Gbps了。而ExpressCard在2009年更新2.0之后就没在吭声过,导致他的带宽只有4.0Gbps,小于不少的显卡的需求,所以利用ExpressCard来解决的话性能瓶颈是肯定的。(原图链接
,8500分段以AMD FX-8370为主,已经非常接近High-End Gaming PC的标准了。后面部分有我自己跑分的截屏)那这么看来Thunderbolt性能上占优很多,特别是对于13年之后的Mac来说,带宽几乎已经不成问题。虽然ExpressCard解决方案便宜很多,但是跑不动花了钱没蛋用啊对不对?更心寒的是在后面的搜索里面看到了ExpressCard的解决方案,每次开机都需要在Boot画面反复插拔卡求系统识别,更是感觉这个方案不是很靠谱。几个国产的解决方案感觉看上去做工都不是很过关,拔得烧个显卡主板啥的岂不是得不偿失?还有个原因,这样搞显卡也是裸在外面不说,线也是超大一堆…感觉一不小心就要被家里的猫大爷咬断,或者被我妈直接当垃圾扔掉。身为一个有洁癖的处女座,我觉得不能这样,于是开始研究唯一落在预算期间的AKiTio Thunder2能否达成目标。PS: 另外说一下老毛子的BizonBox。500刀带个电源号称专为Mac设计的解决方案,但是最近爆出来他家并没有Intel的生产许可,意思就是他其实只是做了一个内部集成的Thunderbolt-&expresscard-&PCIE的解决方案。硬件的准备与安装:决定了AKiTio Thunder2,先来看看硬件方面都要啥。首先是Mac。基本上来说,任何带有Thunderbolt的Mac都是可以的,即2011年和以后的Mac Mini, iMac, Macbook Air, Macbook Pro(包括 17’’
Macbook Pro w/ 6770M)。这里一定要分清雷电接口和普通的Mini Displayport,不要东西都买了搞了半天发现自己电脑上其实只是一个外部显示器接口…显卡这边先还是决定买GTX960。转接方面一个AKiTio Thunder2盒子是要买的,这边买盒子就自带了一条Thunderbolt线,还有盒子的电源。(想象中的示意图,显卡就在里面,图片来自AKiTio官方淘宝店)(想象中的示意图,显卡就在里面,图片来自AKiTio官方淘宝店)因为盒子不能够提供足够960的电力,所以按照论坛上的说法有两个解决方案。1.
买一个普通的台式机电源,通过短接20pin来模拟按下开关启动,然后只用4pin/6pin给显卡供电2.
买一个二手的某型号220W Dell电源适配器(已停产),改装线后给显卡供电方案1比较不美观,方案2比较不安全。犹豫了很久我还是决定了安全优先,保护投资。短接20pin我也觉得不是特别靠谱,万一回形针接错了烧了咋办?然后有买了个叫做
的东西。因为Thunder2的电压也是12V,为了减少需要的墙壁上插座数,我又去买个了4pin-12v圆头的转换器,这样一个台式机电源就可以带盒子和显卡了。显卡方面,因为Thunder2是设计来给小型扩展卡用的,内空非常的小。所以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把盒子后面给敲掉,然后把显卡放到开着顶盖和没有屁股的盒子里(不要小看老美的动手能力,焊上去的东西说bent就bent了…)比如这样(原图链接
)不过最近黄老师家有打算入侵客厅,推出了不少小型化版本的ITX卡,其中就有GTX 960。在查询了Thunder2的内空数据后,我比较肯定没有夸张的风扇的技嘉和EVGA的GTX 960 ITX是能够塞得进去不用敲掉屁股的。而且GTX 960也完全能够满足我风暴英雄的需求。如果故事进行到这里我也没有脑抽,那我就买了960了。但是很明显,我又抽了。不知为何手贱,我突然想到了NVidia的VR似乎是有最低的显卡要求的。上老黄家一看,
,最低要求GTX 970。虽然我觉得自己不太可能会去跳这个坑,但是,万一呢。于是一张技嘉GTX 970 ITX就已经躺在家里了。总计:Akitio Thunder2 PCIe Box
$200GTX 970
$299EVGA 430W
$29刚刚$500,如果显卡拿GTX 750 Ti的话能在$350全套拿下,在淘宝看了一下算下来RMB¥2200左右的样子。~~~~~~~~~~~~~~~~~~~~~~一天后:整套到了是这个样子,我还买了一个5毛钱的万用表以防万一。这里要说一下那个Thunderbolt2的盒子,非常皮实,空盒子简直比MBP还要沉。屁股两个Thunderbolt口,我们插任意一个就行。下面的DC 12V我是试了一下,买的4PIN-DC12的转接头12V那边中心部分口子太小插不进去,投资失败。屁股两个Thunderbolt口,我们插任意一个就行。下面的DC 12V我是试了一下,买的4PIN-DC12的转接头12V那边中心部分口子太小插不进去,投资失败。打开盒子的方法是拧开后两个大头螺丝,直接把内部全部拉出来。我拍了一张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主板转接出来的PCI-E接口。盒子做的非常贴心,所有的螺丝都是大头螺丝直接手拧就行了。注意摸显卡之前摸一下桌子凳子的铁腿放一下静电。直接显卡插上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小刚刚好有没有!我真是机智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小刚刚好有没有!我真是机智啊。可是本命年是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我的..............................................................................因为SLI口显卡高了1cm放不进去,这是几个意思...?算了算了,反正盒子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散热不能放进去。至少我还没有像老美们还得把盒子的菊花拆了放全尺寸显卡...接下来开始接线,先找出20PIN主板接口和8PIN显卡供电口。20PIN用来控制电源的开关,8PIN用来给显卡供电然后把买的20PIN控制器插上去,像这样前面那个小开关,在3的位置就是关闭,1的位置就开机,猴子都会用。前面那个小开关,在3的位置就是关闭,1的位置就开机,猴子都会用。再之后,把PCI-E供电插到显卡上然后连接上盒子的电源,Thunderbolt线拿出来(先不要接),硬件部分就结束了。然后连接上盒子的电源,Thunderbolt线拿出来(先不要接),硬件部分就结束了。软件的准备与安装:因为是准备用来打游戏的缘故,基本上我打算就只用弄Windows端就可以了(是啦是啦我知道Mac OS也有客户端啦,Mac的设置我有空再填坑了)而且这里有一个限制,Mac这边因为不支持Nvidia Optimus技术,所以每张显卡只能计算自己的部分然后通过自己的接口显示出来,任何需要使用外置显卡的程序必须要外接显示器才可以,对我来说意义也不大。Windows这边因为有Nvidia Optimus加持,可以让外置的显卡计算好需要计算的内容后,发给内置的显卡再显示,所以使用Macbook自己的屏幕也可以。AMD的卡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似乎A卡也有自己相应的技术?另外一点是,因为回传图像不可避免的会吃掉一部分可用带宽,所以使用笔记本内置屏幕相比直接使用外置显卡链接外界现实来说,会有10%~20%的性能损失。不过相对于650M到GTX 970近10倍的性能提升,损失20%也没啥问题。打开Thunder2和GPU的开关,插上线,然后打开Mac,按住Alt,选择Windows,进入。出现这个,Ok,说明显卡已经识别出来了。因为Bootcamp只带了notebook版本显卡的驱动程序,这个时候我们去黄老板家下载桌面版本的Nvidia驱动,安装,然后重启。出现这个,Ok,说明显卡已经识别出来了。因为Bootcamp只带了notebook版本显卡的驱动程序,这个时候我们去黄老板家下载桌面版本的Nvidia驱动,安装,然后重启。到目前位置最折腾的地方来了。决定了Windows后不得不面临一个Error 12的问题。在电脑的内存大于4G的情况下,通过Bootcamp安装的Windows会因为系统的32位寻址范围问题(对,你的64位系统也有这个问题),划分不出来足够的空间给外置的显卡,因而会导致在设备管理器中显卡无法启动,显示错误代码12。这个时候有两种解决方法:1.
把Bootcamp装的系统转化为EFI启动2.
手动把寻址范围扩大到36bit,让操作系统可以给外置显卡分配资源Bootcamp实际上是在EFI中模拟了一个BIOS让Windows来启动,所以Windows会在这个BIOS中碰见寻址的问题。论坛上不少人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把Windows转化成源生EFI启动就可以了,这样Windows就不会有32位寻址的问题(硬件加载方式不同),不仅Windows启动速度提升了,还能实现Plug n Play插上就玩爽歪歪。这里因为不同的Mac的情况不同,我分开说。********************对于2013年后的Macbook,可以直接将Windows转化为UEFI然后就可以实现插上就用。将现有系统在不重装的情况下转化为UEFI的教程在
这里面讲的非常清楚。唯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GTP fdisk无法写入分区表,因为Mac现在有rootless保护。一步一步图文关闭Rootless的教程在
如果转化成功,你的msinfo32中的BIOS模式应该显示为UEFI。********************转换后启动步骤,先打开Thunder2和GPU的开关,插上线,然后打开Mac,按住Alt,选择Windows,进入。对于的Macbook,EFI是有问题的。最开始我啥都不知道就去做死,先在Mac下面更新了Windows 10的分区表,划了几百兆空间出来,然后找优盘做启动盘,有的没的半夜整了一两个小时,转化成功。开心了。然后就傻逼了。不知道水果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EFI引导有问题,在EFI模式下引导的Windows,声卡硬件ID会莫名其妙的出错。换句话说就是,没声音。解决方法也不是没有,改EFI里面的文件。而且因为EFI的限制,Windows必须是默认启动的系统,每次切进了Mac都要重新修改才能找回声音。意思就是这台Macbook就要变成一台Winbook了。一气之下半夜5点,直接Windows 10整个分区铲掉,重装Windows 8.1。改方案2。方案2基本上被一个软件垄断了,这玩意儿叫DIY eGPU Setup 1.x。一个techinferno的大牛写的解决eGPU的寻址问题(error 12)的软件。国内的EXP和其他厂商提供的方案,无非就是用你懂的的办法利用这个软件解决的。这个软件要卖$25。是的,你要为这个软件付钱。在给作者的Paypal打了25块钱以后,不到两个小时作者就发来了非常详细的操作指南。我建议大家为这个软件付费而不是去网上搜刮,毕竟这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和我把砖从这里搬到那里,和工人造汽车,和小明当项目经历做出垃圾手游一样,都是付出了努力的。********************这玩意儿的工作流程非常简单,安装eGPU-&通过管理员运行C:\eGPU中的setup-disk-image-&选择Y生成devcon-&如果你是非中文系统,进入V:\config\,删掉devcon中的PCI Express相关项目-&重启进入eGPU 1.2,按2-&PCI compaction-&except SATA-&然后chainload-&testrun-&回到了系统选单,再选eGPU 1.2,回车,回车,进入系统,Error12消失。以后每次挂在eGPU进入系统的时候就eGPU 1.2,回车,回车,进入系统即可。********************硬件的启动步骤一样,先打开Thunder2和GPU的开关,插上线,然后打开Mac,按住Alt,选择Windows,进入。另外11-12年的Mac因为Bootcamp的关系,Intel的集成显卡在Windows中是不挂载的。导致Nvidia的驱动程序不能启动Nvidia Optimus,所以图像无法回传到笔记本的屏幕上。这样要么就转换到EFI然后外接一个声卡,要么就买一个显示器/利用现在的显示器才能使用独立显卡。anyway,已开心。收工与性能测试:开心了当然马上就要让兄弟们爽爽,登陆风暴英雄,SC2引擎立刻识别出了GTX 970并且默认所有设置到极限。打了一把,嗯嗯嗯进去读完条GPU就掉电了。What The Fuck?经过一番利用五毛万用表测试后,确定是电源自动关机。再使用替换法排除后,确定是29刀的EVGA 430W是个报废品。WhatTheFuck?于是拆了台式机,把台机上面的电源抠出来点亮系统like的那位朋友,这样不太好吧?点亮成功!跑起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啦!马上跑个性能测试看看。這里我没有用卡吧专用3DMark跑。我并不是一个跑分党感觉去买个30刀的软件不是很值。这里推荐一下
,Unigine出的专业显卡跑分工具,只有300M大小。跑分结果1160左右,设置是DX11 xAA 全屏,最高画质,最高曲面细分。这里可以看到GTX 970和GT 650M都出现在了GPU里面,但是只有970参与了运算。这个分数大概是一个什么档次呢,根据网友们的跑分结果
,大概是i5+GTX770 (1121分)或者FX-HD(1125分)或者是i5+R9 290(1287分)左右。我个人来说是相当满意的,也希望这结果可以打消一部分老司机们对于性能的顾虑。好了,那么施工到这里也算结束了。共计花销在$500左右,解决了我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购买3台大约$750的PC问题,节省了$RMB左右吧。同时兼具了较好的可升级性。不知道你的台式机/游戏本现在有没有我的Macbook强力,欢迎评论区晒分,记得设置要调整到一样分数才有可对比性哦。——————————————————————Mac下显卡的设置方法,因为前面的Win的都说我搞得太啰嗦,我这里写简单点傻瓜安装包: 步骤:0. 按照前文搭建好硬件1. 开机按Command+R,进入Recovery OS,打开Terminal,输入 csrutil disable ,关闭Rootless以安装Nvidia/AMD官方Mac驱动2. 执行以下命令curl -o ~/Desktop/automate-eGPU.sh /goalque/automate-eGPU/master/automate-eGPU.sh
chmod +x ~/Desktop/automate-eGPU.sh
cd ~/Desktop
sudo ./automate-eGPU.sh
3. 按照提示输入Y确认下载官方驱动,Y确认安装驱动4. 重启电脑,enjoy注意因为Nvidia官方驱动的限制的原因,不能够在操作系统中热插拔显卡,否则kernel panic(也就是会死机)插好thunderbolt给卡上电再开机,要拔线先关机
可以,上面的回答里面有很多成功案例。下面是我自己的成功案例:
有这钱不如买个主机吧。。。。一PS4现在也就一张公版GTX970的价钱吧。。
答案修改中,原因见评论,下为原答案。-可行,买个 vidock 或者 exp gdc ,然后再买个雷电转 express card 的连接线。怎么配置可以自行百度。性能肯定会有损失,损失程度取决于你使用的显卡的性能。原生 thunderbolt 自然也可以,问题是你的预算太低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深空闪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