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里,劳动是不是就是时间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毕业生咋就业征文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7:00:23&)
( 21:15:38)
121字(66/0)
( 20:16:52)
36字(27/0)
( 06:08:34)
38字(45/0)
( 19:12:10)
304字(34/0)
( 19:05:27)
227字(58/0)
( 19:04:33)
231字(29/0)
( 19:03:08)
9181字(52/0)
( 10:35:26)
32字(28/0)
( 22:12:57)
34字(38/0)
( 17:21:00)
82字(153/1)
( 17:54:02)
18字(111/1)
( 19:35:35)
41字(48/0)
( 17:03:49)
61字(662/0)
( 16:55:47)
87字(116/0)
( 16:42:13)
69字(976/0)
( 16:28:14)
80字(543/0)
( 16:15:14)
170字(25/0)
( 16:06:47)
47字(328/0)
( 15:59:25)
65字(47/0)
( 15:20:16)
108字(73/0)
( 15:03:33)
69字(829/0)
( 14:49:40)
71字(24/0)
( 14:37:58)
44字(40/0)
( 14:30:47)
79字(66/0)
( 13:06:20)
42字(338/0)
( 13:06:23)
42字(19/0)
( 12:52:57)
( 11:55:03)
125字(41/0)
( 09:39:37)
15字(18/0)
( 16:09:22)
196字(87/0)
( 11:02:36)
53字(43/0)
( 04:10:48)
84字(104/0)
( 22:05:24)
89字(198/0)
( 19:13:21)
99字(73/0)
( 13:01:22)
39字(240/0)
( 12:36:39)
153字(64/0)
( 12:15:26)
131字(64/0)
( 11:40:55)
14字(51/0)
( 08:19:19)
39字(45/0)
( 07:23:33)
38字(41/0)
( 05:58:10)
137字(66/0)
( 23:33:02)
166字(61/0)
( 22:56:26)
41字(92/1)
( 01:39:01)
73字(54/0)
( 22:31:19)
10字(40/0)
( 22:28:52)
112字(65/0)
( 22:14:11)
22字(44/0)
( 22:04:17)
68字(111/0)
( 22:03:03)
13字(61/0)
( 22:01:14)
122字(50/0)
( 21:52:58)
61字(33/0)
( 21:14:12)
27字(90/0)
( 21:03:32)
14字(49/0)
( 20:35:30)
99字(100/0)
( 20:31:59)
34字(129/0)
( 20:20:29)
28字(37/0)
( 19:58:02)
10字(39/0)
( 19:30:37)
155字(73/0)
( 19:00:01)
19字(118/0)
( 17:28:49)
28字(29/0)
( 17:27:54)
10字(20/0)
( 16:53:54)
17字(68/0)
( 16:36:31)
268字(141/0)
( 16:23:43)
46字(62/0)
( 16:07:28)
126字(52/0)
( 16:04:29)
65字(56/0)
( 15:42:40)
72字(89/0)
( 15:35:55)
38字(46/0)
( 15:27:15)
71字(178/0)
( 15:12:49)
57字(47/0)
( 15:00:18)
81字(84/0)
( 14:51:18)
82字(180/0)
( 14:50:49)
130字(78/0)
( 14:41:36)
327字(83/0)
( 14:37:49)
268字(71/0)
( 14:32:13)
10字(24/0)
( 14:29:41)
229字(48/0)
( 14:20:13)
79字(105/0)
( 13:55:49)
10字(129/0)
( 13:40:37)
2字(125/0)
( 13:19:49)
28字(104/0)
( 13:04:54)
46字(103/0)
( 13:03:46)
32字(122/0)
( 12:54:20)
17字(138/0)
( 12:36:40)
43字(143/0)
( 12:32:36)
134字(87/0)
( 12:21:04)
132字(118/0)
( 12:08:29)
140字(117/0)
( 12:07:28)
( 11:57:11)
35字(98/0)
( 11:51:32)
140字(99/0)
( 11:48:50)
11字(97/0)
( 11:47:11)
70字(136/0)
( 11:44:47)
94字(192/0)
( 11:38:45)
86字(191/0)
( 11:36:19)
142字(105/0)
( 11:32:45)
100字(116/0)
( 11:30:02)
15字(117/0)
( 11:23:46)
109字(81/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帮我找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小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小论文题目:1.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原理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内在一致性4.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什么?论文写作要求:1.以上参考题目任选一题作为自己的论文题目;2.认真分析题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材料翔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3.字数不少于3000字.帮我任选一题目写篇,
青宁853xCg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较世界观),存在于共识(参见日常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一节)与一些哲学趋势中(参见政治意识形态一节),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日常社会中的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都有意识形态,作为形成“大众想法”或共识的基础,而社会中大多数的人通常都看不见它.占有优势地位的意识形态以一种“中立”的姿态呈现,而所有其他与这个标准不同的意识形态则常常被视为极端,不论到底真实的情况为何.哲学家福柯就曾经写过关于意识形态中立性的这种观念.  努力追求权力的组织会去影响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将它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政治组织(包括政府)与其他团体(比如说在议会外游说通过议案的团体)试图透过传播他们的意见来影响民众,这也是为何社会中的许多人通常看起来都有“类似的想法”(think alike).  当社会中绝大部分的人对于某些事情的想法都很类似,甚至忘记了目前的事务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这就变成了哲学家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所说的霸权(Hegemony).关于团体迷思(groupthink)这种规模小很多的概念,也有部份要归功于他的著作.  现代语言学家在研究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机制时,这种“类似的想法”被认为就是透过这种机制传达出去的. [编辑本段]政治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政治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 liberalism)、基督教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  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出某种政治与文化计划作为参考的社会运动、机构、阶级或大团体,他们的整体观念、原则、教条、迷思或符号.它也可以是通常用来界定某个政党及其政策的一整个政治思想结构.  通常是某些道德观形塑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编辑本段]作为一种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提出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base/superstructure)社会模型.基础指社会的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形成,并组成那社会的意识形态,或如它的法律体系、政治体系和宗教.对马克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着超结构,因为统治阶级控制着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的超结构便取决于什么对统治阶级最为有利.因此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便有巨大的重要性,因为它混淆着从本质疏离的(alienated)群体和可产生错误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例如商品崇拜(commodity fetishism).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认为其予经济因素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太大的重要性.  社会中主要阶级的意识形态被提出予社会的所有成员,使统治阶级的利益显得就像是所有人的利益.卢卡奇(Gyorgy Lukacs)形容此为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投影(projection of the class consciousness),而葛兰西则推进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理论来解释何以工人阶级中的人们对自己的利益可有错误概念.  资本主义中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依时间前后排列)有:  古典自由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 新自由主义 而它们相应于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  广泛阶段(extensive stage) 密集阶段(intensive stage) 当代资本主义(contemporary capitalism) 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再造工具的看法,是很多理论和理论家的重要的试金石,如知识社会学理论家曼海姆(Karl Mannheim),贝尔(Daniel Bell),哈伯玛斯(Jurgen Habermas)等.然而,曼海姆尝试把“完整”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至一“普遍”而“完整”的概念,承认所有从社会生活而来的意识形态(包括马克思主义).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广泛地发展了这个观念. [编辑本段]意识形态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   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   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可分为: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3种不同的体系:  ①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②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  ③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资料来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马克思的劳动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09-03-24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客观唯物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二)唯物的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3.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四)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  以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地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马哲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进行毫不含糊的批判与斗争,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种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  马哲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历史地看待实践是马克思创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以往的哲学家的最大缺点是不懂得哲学和认识对人类实践的依赖关系,企图寻找所谓的最终实体和永恒真理。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历史地看待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认为任何时代的认识和实践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就为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逻辑前提。 第二,以实践为检验一切理论的唯一标准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马克思十分关注当代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中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要求和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自觉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由此才创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实践的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本质和功能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第三,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马克思强调理论只有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修正、不断丰富,才能具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这是它的实践性所规定的,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AD【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非常明确,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一切哲学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该题所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但题干强调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区别开来的关键,就是“实践性”和“阶级性”,如果考生抓住“最显著的特点”这一关键词语,是不难选择的。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  以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地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马哲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进行毫不含糊的批判与斗争,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种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  马哲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历史地看待实践是马克思创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以往的哲学家的最大缺点是不懂得哲学和认识对人类实践的依赖关系,企图寻找所谓的最终实体和永恒真理。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历史地看待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认为任何时代的认识和实践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就为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逻辑前提。 第二,以实践为检验一切理论的唯一标准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马克思十分关注当代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中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要求和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自觉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由此才创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实践的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本质和功能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第三,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马克思强调理论只有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修正、不断丰富,才能具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这是它的实践性所规定的,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二)唯物的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3.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四)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二)唯物的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3.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四)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实践性是它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阶级性是它另一显著特征。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它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什么?   (一)它使哲学真正获得了科学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哲学研究的对象看,以往的哲学都是企图回答世界所有具体的问题,充当所谓“科学之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要求自己提供解决一切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而只是依靠具体科学成果从中概括出世界的一般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哲学的内容看,以往的哲学在历史观上无一例外都是唯心主义的,而且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总体上是分离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是统一的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哲学,全面地科学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二)它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并公开申明自己哲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适应无产阶级斗争需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完全一致的,阶级性与群众性也是一致的,无产阶级代表着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它也不需要掩盖自己哲学的阶级性,而是公开身民这种阶级性 (三)它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哲学的使命不但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动的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植根于生活,在实践中产生、服务于时间,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哲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 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 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 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 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 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 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 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 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 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 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 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 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 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 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 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 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 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 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反正 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 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 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 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 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 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 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 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 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 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 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的 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钢琴的学习,因为 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钢琴成人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来没俩月 就退学了。之后 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 这其实也是 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们总是抱怨机会太偶然,再轮到自己头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却没有想到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汪国真说过:“实力就是机会!”的确,只要你有实力,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在你处理的任何小事中,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能够辨别出你的与众不同,领导自然也会将难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机会自然多了,得到的锻炼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 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 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 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 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高数”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先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题意,然后考虑属于哪些知识点,找出关键问题,再搜索一下大脑中有几种方案可以解题,判断一下那种方案最简便,之后便是具体解题过程,最后再检查一下就OK了。在生活中 们也应注意说话办事的逻辑性、条理性。 而像“管理学”,虽然 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的最好。 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 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 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 八、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 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  们在工作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辛苦工作了大半天,刚闭会儿眼睛,领导偏偏这时候来找你了,俗话说“不打馋的、不打懒的、只打不长眼的!”, 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些表面文章哪?领导同事在眼前时多干活,桌子上什么时候都摆一大堆文件。 认为工作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你只要平和心态、干净利索的把手头的活干好,别人也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现象了解你的本质的。 九、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 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 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 认为有“个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十、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 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同志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 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 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年轻朋友们,让 们向着远方的理想,拚搏奋斗吧,世界是属于 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说 什么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哎~真是如此 今天上午和下午  的心情就是两个端点啊。。。天上和地下 恩~先说坏的呢 还是先说好的呢。。。?还是按照 一向的习惯来好了 先说坏的~  昨天晚上跟老公打电话 可能最近他看书是看得太累了 这几天都是 一个人在不停的说。。。印象中好象是 说到HC和猪 还有 们两个人的时候 他明显情绪突然就不好了。。。又说了那两个字:随便~真的很讨厌这两个字和他那种说话的语气。。。又是跟原来一样。。。明明很不爽 还要跟 说没什么事  不知道为什么会让他不爽 但 希望他能跟 说 至少 知道原因后 以后 肯定不会再提这个问题  今天下午他说他看书看不进去了 要出去活动下  说:“小心不要受伤啊”  他居然给 一句:“拜托。。不用每次都这么叮嘱 吧?搞得 跟不受伤好难过一样”。。。 很的无语 应该说是有点生气  知道他每次打球经常不注意 老是受伤 这样叮嘱是很烦吗?关心才会这样说 希望他能小心点 这可能是每个女人的缺点吧 自己觉得是关心 他人听起来就是唠叨。。。既然这样 以后也不想多说什么  大可以去叮嘱别人去  可能他那条短信也是开玩笑的 随便说说的 可是 不是在他身边  不知道他是以什么语气说的 在 从短信看来 真的是很让人难受的一句话。。。所以 一下午 都没发信息给他 做报告紧张死了 也是发信息给妈妈让妈妈给 加油 晚上考试也是一样。。。 还没调整好。。。可能是 把什么都看得太重了吧 算了 他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 理解万岁!明天还是一样  下礼拜就回去了 很多事在等着 们  再是好滴~今天报告之前叻  知道自己的专项理论的成绩咯 92分~最高分哦~呵呵~高兴啊 真的很高兴!温老师应该也会对这个成绩满意的 然后就是 的论文报告在N翻波折下 终于完成了 本来轮到 的时候 一打开 的PPT就死机 经过两次重启 最后老师决定让 最后一个讲 并用自己的电脑。。。本来就紧张 还玩这么多波折。。。哎~还好 在 拼命的快速读完报告后 时间刚好 结果也还挺满意的 二等奖~呵呵~雪雪是一等奖 思佳是三等奖。。。哈哈~ 好象转运了也~好事也挺多的 今天报告后太兴奋了 直接给老妈汇报情况了 老妈居然高兴的在那边哭  实在是受不了啊 她这么感性~  呵呵~总的来说今天心情还是挺好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本课程自学考试指定教材的“绪论”中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我们想提醒自学考试应考者注意的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或联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以弄清理论为前提,不要离开理论罗列一大堆实际问题。学习理论,把它束之高阁,不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再好的理论也是无用的;但是离开理论,只罗列实际问题,就事论事,不作理论分析,也不算是理论联系实际。只讲理论,不讲实际,是理论脱离实际的一种表现;只讲实际,不讲理论,则是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种表现。这两种倾向我们都要防止和反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 以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地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马哲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进行毫不含糊的批判与斗争,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种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 马哲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历史地看待实践是马克思创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以往的哲学家的最大缺点是不懂得哲学和认识对人类实践的依赖关系,企图寻找所谓的最终实体和永恒真理。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历史地看待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认为任何时代的认识和实践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就为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逻辑前提。 第二,以实践为检验一切理论的唯一标准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马克思十分关注当代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中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要求和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自觉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由此才创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实践的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本质和功能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第三,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马克思强调理论只有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修正、不断丰富,才能具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这是它的实践性所规定的,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个同志争取入党,只有要求入党的愿望,这是不够的,还要积极争取党组织的帮助,这就需要主动靠近党的组织,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   1 .积极靠近党组织,接受组织的考察   每一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当积极靠近党组织,这是要求进步的表现。因此,要求人党的同志应采取主动的态度,积极向组织靠拢。     第一,要主动向党组织表达愿望。争取入党,要主动向党组织表达自己要求入党的愿望。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同志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的同志认为,自己参加工作时间比较短,还没有为党和人民做多少工作,没有取得申请入党资格,想等做出成绩后再向党组织申请。我们说,一个人等做出点成绩再申请,无非是想入党更有条件。创造条件是应该的,但是这同提出申请并不矛盾。应当认识到,创造条件,不能只把思想集中到一些惊人的事迹上,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和日常工作、学习中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上。我们党对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从来不是看一时一事,而是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所以一个同志,有要求人党的愿望,就应该积极地向党组织表达自己的这种愿望。这样做,不仅使自己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和前进的动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得到党组织的及时帮助和指导。   第二,要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取得党组织的帮助。要求人党的同志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情况,有利于党组织对他加深了解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使他更快地进步。同时,这也是从要求人党那天起,就培养严格的组织观念和对党忠诚老实的重要途径。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当经常地、及时地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汇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主动找党员谈心,征求意见,求得党组织的帮助。向党组织汇报,要忠诚老实,有什么就说什么。要敢于谈出自己的缺点,不要担心把真实思想亮出来会影响党组织对自己的看法。一个同志敢于亮出自己的缺点、毛病,这正说明他胸怀坦白、追求真理,是有觉悟的表现。   第三,要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在党内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申请入党的同志参加哪些党的活动,要由党组织决定。一般地说,可以参加学习党章、听党课、某些党日活动、讨论积极分子入党的党员大会、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大会、先进党支部或优秀党员表彰大会等。积极分子参加党的活动,是实际体验党内生活,接受党内生活锻炼,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员优秀品质的极好机会。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按照党组织的安排,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并从中受到教益。同时,要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一般来说,党组织为了培养积极分子,要分配给他一定的社会工作,这既对他是一种实际锻炼,也可以从他的具体表现来考察他的觉悟程度。积极分子要认真负责地完成好这些工作。   第四,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考察。每个争取入党的同志,从申请入党时起,都要经过党组织一定时间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被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凡是争取入党的同志都应该有接受党组织考察的思想准备。党组织之所以要对争取入党的同志进行考察,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进入党内。只有每个入党的同志都真正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才能保持党组织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要求人党的同志应当自觉地接受和配合党组织搞好这种考察。党组织对于积极分子的本人历史、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进行政治审查,需要听取本人的申述。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人党的同志应忠诚老实地把有关情况向党组织讲清楚,并提供可以为自己证明的有关线索,积极主动地协助组织搞清问题,决不能对组织的审查有什么不满或对立情绪。   2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一个同志能否入党,不是看他口头上说的怎样,而要看他实际上怎样做。有的同志,申请书写了不少,思想汇报经常不断,口号喊得很响,但实际行动不对号。我们说这是不够党员条件的。那么,怎样以实际行动来争取入党,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呢 ?   第一,要站在改革的前列。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与时代特点相联系的,是具体的、历史的。当前,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要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面临着的各项任务艰巨而繁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改革要有新突破。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地站在改革大潮的前列,率先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弊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要在生产、工作、学习中起带头作用。一是要通过诚实勤奋的劳动,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或精神财富,创造第一流的工作成绩。有些同志讲,我是个农民种地养殖,我是个工人操作机器,我是个服务员为顾客服务,岗位太平凡了,带头作用不好体现。我们说,带头作用不在于岗位之分或职务高低,而在于是否立足本职,结合岗位的实际,努力创造第一流的工作成绩。此外,还要看他是自觉地、默默地、无私地去工作,还是把所做的工作当做伸手要名要利的资本。二是要通过刻苦钻研和努力实践,成为各自岗位上的技术和业务骨干。搞现代化建设要有真本领。因此,起带头作用离不开钻研业务技术和精通业务。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要掌握好本职工作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学习当代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展。   第三,要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是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在处理同志关系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顾全大局,先人后己;要团结一致,不持偏见,必要时还应忍辱负重。二是在生活方式上应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与之相反,有的讲排场、摆阔气,追求高消费,例如在处理婚丧事上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在吃喝住行上追求享受,铺张挥霍,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三是在作风上要密切联系群众。尤其是担任一定职务和掌握一定权力的同志,更要注意防止那种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专横跋扈的坏作风。总之,要在身体力行公民道德二十字规范要求基础上努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一、从研究的对象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方面来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从而真正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从哲学内容上说,它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的完备的理论体制…… 第三、从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统一。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同旧哲学有着根本区别,成为自有哲学以来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以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        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地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马哲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进行毫不含糊的批判与斗争,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种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马哲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马哲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1、        反思功能。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三思、多思。反思具有反复思维和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2、概括功能。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3、        批判功能。马哲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现实。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不是消极的否定。4、        预测功能。哲学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引导着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它可以从大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趋势。哲学的预测不同于具体科学的预测,它更带有宏观整体性、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二、人生的根本指南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哲即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对人生观起根本指导作用的是他所信奉的世界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就是在马哲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正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观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觉性,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哲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据以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