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花纹的灰色叠层岩,有深灰色头发和白色互换叠层起来,三十公分高,二十五公分宽,上窄下宽,打磨顶部有同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07-08-13 13:59
&&[第3版 08-13 13:59]
笔墨纸砚系列之一:
江东纸白如春云
――泾川宣纸寻访记
孙忠帝 林春华
位于皖南中部的山城泾县,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本汉旧县,泾水以为名,别名“泾川”。有二千一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地处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两山一源”间,境内河川众多,水资源丰富,享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自然风光人文景致交相辉映,唐代诗人李白来泾游历时曾赋诗“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来赞叹泾县美景。
  泾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山地、丘陵形成溪壑纵横、各种水系交织的独特自然景观:有茂林古民居的徽派建筑奇观,有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闻名遐迩的桃花潭,有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的太平湖,而最令泾川名震天下的却是因为它拥有“千年寿纸”美誉的宣纸。此地生产的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那么,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又是如何做到在千余年的岁月长河中经久不衰的呢?带着好奇,带着疑惑,我们来到风光旖旎的安徽泾县,以探寻这种古老而优秀的纸种的渊源和现状。
  宣纸的源流
  宣纸,《辞海》中称:“中国的一种高级的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唐朝宣城(今安徽泾县一带),故名。”笔墨纸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称之为“文房四宝”,它们使我国的许多珍贵史料能流传至今,尤其是一些书画名作能成为稀世珍品,其中宣纸的功劳尤为显著。
  关于宣纸的产生,我们在泾县宣纸博物馆听到这样一则民间传闻:唐朝宣州有个造纸的工匠叫做孔丹,他的老师去世后,留给他一幅自画像,他精心收藏,但没过多久,这幅画就变了颜色,且长了不少霉斑,孔丹对此十分难过,发誓要造出一种不变色,不发霉,不老化,保存长久的纸。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摸索研制,却始终未能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看到有倒在水中的青檀树,由于溪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灵机一动,取之几经试验,终于研制出一种洁白如玉的纸,这就是宣纸。
  而史书中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著《历代名画》:“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南唐时,后主李煜监制的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落光润,冠于一时”,说明当时制纸水平相当成熟。不过,由于宣纸制作复杂,只有达官贵人方能享受,故江西、四川、浙东、宣城所产纸,皆为贡品,尤以宣城纸为上品,如宋代诗人王令在《再寄权子满》诗中写到:“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可见宣纸在当时的价值。
  宋末元初曹姓人迁徙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造纸为生。此史实见于清乾隆年间《小岭曹氏族谱》序言:宋末争攘之际,烽烟四起,分徙十三宅,见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可耕种,引贻蔡伦术为业,以为生计。自此曹氏一族在泾县小岭逐渐发展成宣纸中的佼佼者。
  明代以后,宣纸进入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工艺精益求精,品种规格繁多,尤以宣德年间的宣纸为佳。文震亨在所著《长物志》中曾云:“吴中洒金纸,松江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四尺单宣品种)最佳。”清朝时期宣纸的生产已颇具规模,邑人赵廷挥《感坑》诗中“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垒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就是当时繁荣兴盛的写照――泾县小岭十三坑,处处建棚造纸。
  宣纸分类
  宣纸以白如雪,柔如棉,拉力大,润墨强,宜书宜画,不蛀不腐的特点而享誉天下,享有“纸中之王”的美誉。
  宣纸按原料分为麻、桑皮、枸皮、藤皮、稻草,故有蚕茧纸、发笺纸、苔纸之分。竹子造纸始于晋,南北朝书法家萧子安的一封信中说到:“张茂做箔纸……取其流利,便于行书。”据考证,所谓箔纸即为竹子纸,但质脆故用量少。
  藤纤维在晚唐时期广泛用于造纸,但因野藤数量逐渐减少,故至明代藤纸已消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隋唐以后,最终取材于泾县周边的沙田稻草,于青檀皮加上辅料杨桃藤汁,生产出的宣纸为最佳。
  按产地区分,本指宣城所产纸为宣纸。国学大师胡朴安所著的《宣纸说》一文指出“泾县古属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近自国内,远至东瀛,天下珍视,以书画佳品。”最终因宣城纸名声日隆,而将所有此类专用于书画之纸皆称为宣纸。故书画界常称浙江产的宣纸为浙宣,四川也有宣纸作坊数家,称为川宣。其他省份地区也偶有为之,但始终未成气候。
  按制作工艺来分,可分为生宣、熟宣。生宣具有题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沉而不浑、淡而不灰的特点。字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气韵夺目。熟宣适用于工笔作画,具有条理清晰,不漫不晕,久不变色,光而不滑的特点。
  另外以书画用途还分有:矾宣、云用宣、蝉衣宣、虎皮宣、单宣、罗纹宣、龟纹宣、棉连宣、夹宣等。从尺寸分则有:棉料及净皮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二丈甚至于二丈二等规格也有生产。
  浆料制作过程
  宣纸以青檀树皮和稻草为主要原料。青檀树,木质坚硬,树皮灰色,遍及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尤以安徽泾县、宣城等处最多,是我国的特产树。青檀树长到一定的年头,树皮自然开裂,掉落。由于泾县多小山、河川,古谓“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其平原面积奇少,且田地多为河谷沙田,所产稻草较普通稻草的成浆率高,纤维韧性强,不易腐烂,提炼白度易(日光漂白),给宣纸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我们乘车来到泾县南部山区的乌溪镇,这里就是我国最大的宣纸制造厂――红星宣纸厂所在地,一路过来,两旁的山头均被茂密的青檀树林和青翠的竹淖所覆盖,从山脚到半山腰则随处可见一片片白色块状的山体与山顶的绿色形成的强烈对比,这奇特的景象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向当地山民打听,才知道这就是宣纸原料的晾晒场,并在此意外地了解到纸浆制作过程。
  宣纸的原料青檀皮、稻草,晒干、成垛,放入大锅内蒸煮后,于山坡石头上摊开晾晒,因泾县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光照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因而原料在山坡上自然漂白过程中经风吹日晒雨淋,饱尝自然灵气,故为宣纸能历经千年而不腐烂提供了保障。
  把晾晒一年的原料收集起来按适当地比例调配后舂制成浆,是继自然漂白后又一重要的工序,传统的舂法:是人站在一个木制的舂杆另一头,运用杠杆原理,把舂撬起,快速落入石制的舂槽内,把漂白的原料加水捣烂,捣均。由于成天听着无休止的舂碓声,因而过去的老舂工皆患有耳聋的毛病。如今由于工艺大有改进,绝大多数浆料均以现代器械制成,故不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这也算是在继承和发扬宣纸生产这种传统工艺过程中的一点变革吧。
  宣纸的制造工艺
  因适逢红星宣纸厂改制,而未能看到宣纸的制作过程,我们又来到位于泾县西南的丁家桥镇。据介绍,丁家桥镇有大小作坊百余家,皆以家庭式手工制作为主,继承和保存了宣纸的古老制作工艺,租车前往,原以为区区几十公里的路程转眼即到,可踏上路途才知这种认识大错特错了。车子在山间石子路上左摇右晃,蹒跚而行,起先尚美滋滋地欣赏路旁风光,可时间一长,崎岖不平的山路颠得我们晕头转向,经过了二个多小时的折磨,车子终于到达了被群山环抱的丁家桥,在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果然到处能看到住户家中生产宣纸时热气腾腾的场面。
  都说泾川民风淳厚,我们在此再次得到了验证。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主人就热情地招呼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他们家的生产场地,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宣纸制作的全过程。
  他说,宣纸生产的主要过程,要经过净浆、捞纸、炕纸、捡纸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个操作过程才能完成。工艺讲究,整个过程全为手工操作。接着他带我们来到浆池旁,向我们介绍道:打好的浆,要经过过滤、漂洗充淡成浆水,而水则是当地造纸天造地设的自然精华,制浆的泾水为弱酸性,而捞纸时用的是山泉则呈弱碱性。这一酸一碱正好缔造出宣纸独到的品质。
  接下来是用纸帘捞纸,捞纸也是纸浆抄成纸的关键步骤。捞纸用的纸帘制作工艺也非常讲究。原料亦与泾县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泾县山间滩头生产一种竹子,味苦,长度可达二丈有余,它竹纹纹理平直,骨节长,质地疏松,制成竹篾,涂上土漆制成的竹帘抄成的纸手感均匀。有些特殊纹路的纸张也要求运用不同的纸帘,如龟纹宣、单丝路、双丝路以及水纹纸等,因而纸帘编制的好坏也决定了宣纸品质高低。
  我们在捞纸工间看到,七八个强壮的汉子正用纸帘在盛放纸浆的浆槽内,捞制丈二单,只见他们在槽内整齐来回抖动两下,迅速捞出的纸浆厚薄一样,在没有任何量具控制下,何以掌握这薄如蝉羽的纸张厚度?原来是纸浆内加入了当地山上野生的杨桃树汁(猕猴桃树脂),加上这种天然的树脂后,纸浆浓淡相宜,加上抄纸工匠相互间日积月累的默契配合,抄出的纸张自然均匀一致。
  工匠们把抄好的纸整齐地码成一堆,到了一定的数量,就用特定的压板压出其中的水份。由于还是太潮湿,需要用炭火烘上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具体火候需要有经验的老抄工才能掌握。烘到一定的程度,将纸垛斜倚在墙壁上,再一张张的揭开后上墙炕干,说是墙其实是一种厚厚的立炕。墙中掏空,墙下烧火加热,燃料为干柴。据说是用木柴烧炕,温度便于控制,烘干的纸才会不脆不燥,百折不皱。烘干的纸张还要经过平整、切边、裁选、压印等多道工序加工后,一张质地纯正细密,纹理清晰,棉韧而坚的宣纸才算大功告成。
  宣纸的现状与发展
  提起宣纸的现状,泾县小岭某宣纸厂的曹厂长一脸的忧虑:宣纸的优良特性,高贵的品质,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这些皆与泾县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因而其他地方的产品与之相比就缺乏竞争力。因为生产宣纸离开了这山这水,就不叫宣纸了,就像茅台酒离开那山沟就不叫茅台酒一样。二十年前日本人来泾县参观宣纸生产工艺时,其造纸专家曾偷偷地夹带了我们的浆样,认真分析其纤维,且在很短时间内仿制出相同产品,可总也做不出我们的效果,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我们这山这水这原料。只有这里生产的宣纸才能不蛀不腐,色泽久远。然而有一些纸厂守着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毫不珍惜,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自砸招牌,好像只要是泾县生产的纸就是宣纸。其实不然,正宗的宣纸,无论是选料、制浆、还是捞纸,炕纸一直到成品加工都有一整套完美严谨的操作过程,任何偷工减料的举动都会破坏宣纸的品质。另一个更严重的现状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植林护林措施,我们的制浆原料也大大减少,原先的山林覆盖率中有的青檀树,而今青檀树在当地的数量锐减,造成原料成本剧增。许多纸厂为了节省成本,只能直接从湖南一带购进浆板,试想这样的浆料能生产出正宗的宣纸吗?
  值得庆幸的是,年月宣纸正式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产品”,泾县被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宣纸的人文文化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传统艺术有很深造诣的郭沫若曾高度概括了宣纸在中华文化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法表达艺术的妙味。”而江泽民来泾县视察时也题写了“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明确要求对宣纸的传统工艺加以保护和发扬光大。如今泾县已把宣纸生产当作本地的支柱产业,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宣纸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与原料提供的良性循环。
  告别了泾县这片充满自然风光、人文奇迹的灵山秀水,我们衷心祝愿宣纸这颗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宣纸的生产也能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下再现青春勃发的活力。
发表于:07-08-13 14:00
笔墨纸砚系列之二:
湖颖之技甲天下
―― 善琏古镇访湖笔
孙忠帝& 戴萍&&&&&&&&
历史悠久渊远流长
  “文房四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上最为耀眼的“东方艺术魂宝”的中国书画艺术都离不了“文房四宝”,“矫若游龙、翩若惊鸿”就是毛笔的艺术效果,笔为四宝之首,而湖笔又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又称湖颖、毛颖,它一出现即受到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的“爱重”。这里特别耐人寻味的是秦始皇对“毛颖”的款待和一番柔情蜜意:以“中书君”相称,除了睡觉,老与它厮守在一起,“毛颖”进出,老带着墨、砚、纸三位密友。《毛颖传》是一篇寓言,但可以窥见中国人对毛笔的发自内心的感激爱恋之情。在文中,极力赞美毛笔的品格,歌颂毛笔的功绩,还封毛笔为“管城子”,把它抬到五等爵位的贵族行列之中。而毛笔之中,最理想和得心应手的要算湖笔,日本人称它为“笔的名品”,后来湖笔已经成为中国毛笔的代名词。
  湖笔之乡就在浙江省湖州市的古镇善琏,自古有善琏“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美称。善琏镇位于杭嘉湖平原中心,东与练市镇、双林镇毗邻,南与德清新市镇接壤,西与菱湖石淙、千金镇相连,北与莫蓉乡交界。距湖州公里,善琏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三万二千人口,系湖州七大镇之一。相传秦时大将蒙恬在湖州善琏“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从此发明了毛笔,因此蒙恬在当地被人们奉为制笔的鼻祖。又据说当时一名叫卜香莲的女子是善琏西堡人,擅长制笔技艺,被当地供为“笔娘娘”,善琏镇建有笔祖蒙恬庙,每年农历月日与月日善琏镇的笔工都来这里纪念他们的笔祖,故善琏又称蒙溪。当地还另有一个关于毛笔的传说:王羲之七代孙智永和尚,曾住善琏永欣寺,擅长书法,求书者门庭若市,写秃毛笔随即埋在庙旁,名“痊笔冢”,解放前还留有其遗迹,有千字文传世。智永和尚在善琏与笔工切磋技艺,使毛笔精益求精。自此,善链笔工名师辈出。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应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且有诗赞之:“湖州湖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由此可见湖笔的名贵。
  取材广泛品种繁多
  湖笔的原料取材要求严格但品种繁多,制作毛笔笔尖的材料主要是兽毛禽羽,即动物纤维,少量也有用植物纤维的。“笔之所贵者在毫”,毫的使用对于笔来说是十分关键的。选毫不同,决定了笔的长短,粗细的不同。
  湖笔除了从毛料上可分为羊毫笔,兼毫笔,紫毫笔,狼毫笔等外。按锋的长短分还可分为:长锋,中锋,短锋;如果从用途上又可分为:大楷,中楷,小楷等共有二百七十余种。而笔的口径也有大小之分,大要两人合抱,小的又如一根花针,完全以书画者的需求而定。
  湖笔对于笔毫的要求很高,制作笔头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山兔毛、羊毛甚至连人的胡须也可制笔。据《岭表录异》里记述:岭南无兔,某郡守把一块兔皮给笔匠做笔。笔匠吃醉酒,将兔皮弄丢了,他怕受罚,就割下自己的胡子来做笔。谁知做出来的笔非常好使,太守命令他再做一支。笔匠无奈,只好道出实情,太守便下令家家户户的老人把胡子割下来作捐税。一般说来,笔毫可作以下分类:
  羊毫:用羊毛做成。古代以浙江嘉兴,硖石生产的羊毫为第一,秀水等县次之,多以青羊毛为之。羊毛其质柔,于黑夜择光取之,谓之宿羊毫。取之乳际者,谓之乳羊毫。取诸小羊者,谓之子羊毫。保存日久者,谓之陈羊毫(陈毫柔中有刚)。
  紫毫:用紫色兔毛制成。兔毫有紫和花白之分,紫毫取自兔脊及尾。纯用紫毫,软而圆健,若兼花白,则坚强劲利。
  狼毫:用狼毛制成。狼毫其力介乎羊毫,紫毫之间。质较脆,不耐磨擦。南方通体狼毫,佳者用狼尾,用水发开全毫,用之最宜;北笔内用狼毫,中实以麻,外覆兔羊毫,发透全笔,实用稍差。
  兼毫:用两种以上不同的毫制成。一般以狼毫或紫毫与羊毫合制而成。有直称兼毫者如紫兼毫,有表明配合成分多寡者,如三紫七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各种。
  兔毫:用兔毛制成。古代出宣州溧水县中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制笔精妙,见《元和郡县志》载《右军笔经》:“中山兔肥毫长故可用。”《初学记》引王羲之《笔经》:“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惟有赵国毫中用。时人咸言兔毫无优劣,管有巧拙。”卫夫人《笔阵图》有云“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
  鹿毛:鹿之细毛所制笔。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云:“蒙恬始作秦笔耳。以柘木为笔,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唐段公路《北户录》云:“鹿毛笔,晋张华尝用之,不下兔毫。”是知在古代鹿毛常被用以制笔,其效能和兔毫相仿,然总不及兔毫普遍。
  胎毛发:用婴儿第一次理发时剪下的头发作毛笔原料。发质细柔,锋颖尖,可聚而成笔尖。“内惟胎发外秋毫,绿玉新栽管束牢。”这是唐朝一位诗人赞美胎发笔的诗句。
  至于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笔尖,首推白沙茅龙笔,又称茅笔。此笔以茅草捶细,取其草茎扎束而成。传为明代陈献章所创作。黄佐《广州人物传》载,献章“尝束茅代笔,人争效之,谓之茅笔字”。白沙茅龙笔今广东尚有制造,有大小数种。其它用植物,动物纤维制成的笔尖还有藤笔,竹笔,狸毫笔,须毛笔,鸡毛笔,貂毫笔,马毫笔,猪鬃笔等等,它们在历代制笔史中也都有过记载。
  笔杆也称笔管,是用手执笔的部分。笔管的材料以竹制的较普遍,竹取材较易,轻便实用,物美价廉。
  竹管:产于浙江杭州,绍兴一带的方竹管、白竹管,产于浙江普陀山的紫竹管,产于广西和浙江,福建等地的棕竹管、斑竹管和产于湖南等地湘妃竹管、马鞭竹管等。
  玉管:古代的玉笔管都以产自新疆天山的和阗玉制成,分成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等品种,色美,质细,可供珍藏和观赏,亦实用。
  雕漆管,剔漆管,填漆管,黑漆描金管,彩漆描金管等,均为漆管。在漆管上以雕,填,剔,描手法绘图案,美观华丽。
  犀牛管、象牙管:以象牙、犀牛角制成的笔杆,质地坚硬,细腻,较为珍贵。
  瓷管:以烧瓷土而成的笔杆,施釉后,经千度以上高温烧炼而成,质地坚硬,不实用,但有艺术价值。
  木管:有硬木,乌木,楠木,檀香木,鸡木等制成的笔杆。多产于我国广东,四川,云南地区,大多木质坚硬,花纹美丽,个别木质有特殊的香味,均为上等笔杆材料。
  工艺精美制作繁琐
  湖笔的质量除取材的严格要求外,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也是关系一支笔好坏的关键,湖笔加工繁琐非一人一手或一朝一夕可就。一支毛笔的成形要经过从薄墩,水盆,结头,装套,镶嵌,到择笔,刻字,包装,一百多道的工序,耗时一个月左右,全部采用传统的制作方式,善琏笔工的制笔手艺是在笔祖传承下千年来得以完整保存。
  七月的一天我们来到湖州善琏镇,在当地人的陪同下,参观了蒙恬庙也就是现在的湖笔博物馆。馆中除了收藏着各式各样的毛笔外,还向游人展示着湖笔的古老制作工艺。祖辈十几代制作毛笔的陈水荣向我们介绍了湖笔的历史:善琏湖笔之所以工艺精湛名扬天下,与当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晋代曾在湖州参政为官的王羲之、颜真卿、杜牧、苏东坡、赵子昂等名人学者都为湖笔的发展作出过卓绝的贡献。湖笔工艺精湛,制笔高手辈出。村西冯家的笔曾与赵子昂的字,钱舜举的画一起被称为“吴兴三绝”
  除了博物馆的模型演示,我们一行还在当地看到的手工作坊中亲眼领略到这制笔的全过程。在一林姓人家看到,一组人先把制笔的毛用石灰加硫磺混合成水进行漂白,再放到用一种叫“陆角菜”的海洋植物内浸泡片刻,起到一种贴合的作用,然后在太阳底下晒干,分三次打开之后,精心挑选杂毛,使笔毛达到精细一致,后用刀片再次择选,从上至下使笔毛看起来有层次感。这挑选杂毛的程序还得分数次进行,少一道程序都不行,使之达到“尖圆齐健,四德皆备”。另外一组人专门负责笔杆的制作,分工很明确,为了不让毛笔杆变形,用火烤消除应力定形,然后用洗沙打磨光滑,最后用一柄特制的三角刮刀把笔杆掏空。现场每个人手里的活都做得很细致,一丝不苟真是慢工出细活。而装笔的这套工序一般是由制笔的老师傅们担任,只见他们手脚麻利地把理好的笔毛用小细刀轻轻推着拢到一起,接着用手轻轻反过来扣在案板上,使这毛头的毛对齐,这一层不够还得用一层,加胶用线扎紧,只有如此才能使作好的笔头使用起来,不弯曲、不变形、富有弹性。笔头与笔杆则是牛角连接过渡,经过加工的笔毛,快速地固定在制好的笔杆中,这上等的笔毫配上上等的牛角做成的包头,加上上等的笔杆,这时已能领略到湖笔的雏形。
  但这还不算是一支完整的毛笔,历代制笔不但讲求实用,而且注重笔杆的用料及装饰,通过在质料上的镶嵌,雕刻,描金,施釉烧制等不同艺术手法达到雕镂精致,色彩艳丽的效果。笔杆装饰图案有双龙,双凤,龙凤戏珠,八仙,云凤,云蝠,古钱纹,人物山水,诗词等,以寓意吉祥如意,平安等内容居多。我们在现场看到雕刻师傅廖廖数刀就在笔身上勾画出一幅山石耸立、惊涛四起、布局严谨的书画佳品,此时一支宜书宜画,装帧精美的湖笔才算是大功告成。
  空谷幽兰千年留香
善琏镇现有大小湖笔作坊三百余家,其中“王一品笔庄”是一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笔店,郭沫若在1961年曾赋诗“湖笔争传王一品,书来墨迹助堂堂,萼滩碧浪流新韵,空谷幽兰送远香。”郭老以空谷幽兰比喻湖笔,高度赞扬湖笔的精美。我们在古镇街旁随处可见制笔的场面,皆为家庭化生产方式经营,我们在小街的一间半掩的木门后见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带着一副花镜专心地挑选着笔毛,这幅穿越历史岁月的恬静、安详场面让我们想起湖笔在这江南水乡的发展也是这么淡泊,如今毛笔市场是鱼龙混杂,各种假冒湖笔的产品泛滥,且安徽泾县的宣笔、江苏的苏笔、湖南的湘笔等产品也是不断创新,虽然湖笔的名气在外,但市场的份额却不断萎缩,善琏镇的湖笔制作者们还是耐得住寂寞,不为利益所动,依然默默地厮守着这片水土,继续传承着这种古老的手工制笔工艺。
发表于:07-08-13 14:01
笔墨纸砚系列之三:
翰林馨香话墨、砚
孙忠帝毕娟
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与江西、浙江相邻,素有“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古徽州府下辖黟县、歙县、怀宁、婺源、绩溪等县,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徽文化的发源地。
  为了了解徽州墨、砚的现状与发展,八月的一天,我们一行来到皖南这片神秘的土地。沿途所见到处是古村落间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顶、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平拱、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延绵着那幅具有徽派古建筑特色的历史画卷。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题有“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抒发了对徽州人文地理的眷恋。在徽州,除了古建三绝的祠堂、牌坊、民居外,徽文化的演绎也为中国文房四宝的徽墨和歙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徽墨始于唐代,创始人为奚超、奚廷父子,唐中叶至唐末间,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口和国家的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步南移,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南迁。来到黄山,被山川美景和练溪、新安的环境所吸引,便安居于徽州歙县,以制墨为生,他们用皖南山间的古松为原料,改进了捣松、和胶等制墨技艺,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而又颜色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酷爱诗书绘画,随召奚廷担任墨官,并赐给奚氏“国姓”的奖励,于是奚氏一家变为李氏,李廷也因此成为墨行的宗师。宋宣和年间,世上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宋朝制墨业空前繁荣,形成了“徽州人家传户习”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况。当时黟县的张遇是油烟墨的创始人,以制“供御墨”而闻名于世,其“龙香剂”是历代收藏家所追求的瑰宝。黄山的沈桂以松煤用脂漆滓烧之,得墨极黑,名为漆烟,人称沈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新安县的吴滋所造之墨的绝妙之处在于“滓不留砚”;歙州的潘谷所制的“松丸”、“狻猊”,因具有“香彻肌骨,研磨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而被称为“墨中神品”。他于晚年不幸落水而死,大诗人苏东坡用“一如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诗句悼念这位制墨专家。宋善和三年,歙州定名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名家之墨,统一命名为“徽墨”,从此“徽墨”便闻名至今。
  到了明代,经受元朝严重摧残的制墨业开始复苏,文人兼作制墨成了当时流行的风气。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徽商的足迹遍及天下,徽墨也随之传遍海内外。据《墨志》记载,明时徽州作坊竟达一百二十余家,可见当时制墨业的繁荣。“桐油烟”、“漆烟”广泛采用并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十余种名贵原料,不仅质量精良,就连制墨的模具、装墨的墨盒雕刻,也各尽其美。程君房制的“玄元灵气”墨,明大书画家董其昌赞曰:“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清初,制墨又倾向于完美实用,而锦墨和另锭墨进一步盛行,歙县的曹素功、绩溪的汪近圣、歙县的任节庵以及休宁派的胡开文被世人称为“徽墨四大家”。后来胡开文的制墨门徒最多,店铺遍及四海,并于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原以为胡开文制墨老店一定是一座古色古香,热闹非凡的繁华店铺,谁知当我们慕名来到休宁老街寻找到这家有着一百多年字号的老店时,看到的却是一片狼籍,老屋也被挪作他用,原来胡开文早年在休宁发家后就搬到屯溪发展去了。我们在休宁当地了解到一代制墨大师胡开文的子孙中,现在很少有人再从事制墨本业了。
  接着我们来到歙县的一家宗姓个体墨厂,提出采访整个制墨的过程。宗厂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复杂的制墨过程,墨的制造要经过选料、熬烟、配料、做墨、入模、修墨、雕刻,描金等十几道工序。至于配料,每家原料各有不同,但技术大致一样,因为都是祖传,加上自身的研究、变动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特色,造就了千奇百怪、形状各异的徽墨品种,当然也限制了制墨业的规模发展,在歙县我们所见的墨厂多以家庭作坊式的经营为主。
  在宗厂长的带领下我们在制墨间看到几口乌黑的大锅,数个盛墨的大木箱闪着亮光。当我们举起相机准备拍摄时,宗厂长急忙示意我们停止,并非常抱歉地向我们解释到:“我们制墨的原料、配方是绝对保密的,这是我们的行规。”接着他又向我们介绍说我们中国的好多“国宝”级的民族绝技如宣纸、景泰蓝等都泄密了,目前徽墨的秘方还保存完好。
  随后我们又采访了歙县胡开文墨厂的一位技术人员,他告诉我们现在的制墨技术工艺基本都是传统的做法,只不过是制墨的工具比以前更加先进省力了。传统制墨工艺中的打墨要在烟熏、火烤中锤打才能制成,因此一块上等的好墨要经过制墨工人们的千锤百炼,锤打次数愈多质地愈细腻,品质愈高,因此有一首诗中赞到“一丸佳制有余馨,歙墨从来举世尊;冰麝龙涎皆不贵,杵工汗滴是真魂。”也只有这样制造的墨才能研起细韵无声,书来汁泛紫光,画时“水墨胜处色无功”,又具有永不褪色,装裱时层次分明的特点。
  徽墨除了书画用途外还是一剂治病良药,因为在制墨过程中除了油烟和胶外,往往还加入了熊胆、麝香、桂皮、丹参、珍珠等多味名贵中药,高雅的翰墨馨香其实就是徽墨品质的真实写照。&&&&&&&&&&&&&&&&&&&&&
  谈到徽墨的发展与现状,徽州某徽墨厂的周红说:“虽然我们的老祖宗们在这里创造过徽墨的辉煌,但现在生产已呈大幅度下降的状态,产品份额日趋减少,整个产地的产量也就是一百多吨,一半国内使用,一半外销,除几家大型的墨厂外,个体家庭式的作坊也有上百家,质量参差不齐,除了利用徽州独特的水质和胶外,黄山松良好的炼油品质也是世无匹数,因此历年名墨辈出,推动着徽州古文化的盛行。但也有一些厂家目光短浅,利用合成原料加工制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徽墨的声誉。好在当地政府已逐步开始整理、规范制墨行业,并把它当作徽州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加以保护,相信徽墨将会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墨、使用墨的国家,南唐以来,古人就用徽墨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千年灿烂的华夏文化。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只要读书写字,人人都要使用徽墨,而使用墨,必须要用砚,因此墨砚也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我国有四大传统古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而歙砚由于同文房四宝一并存于皖、浙一带,采之容易,又有“细润如云,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或有隐隐百纹成山水、墨斗、云月异象”的特点而驰名于世。
  歙砚成名于唐代,据末人洪景伯《歙砚谱》记载,唐开六年间歙州猎户叶氏逐鹿到长城里,见到山溪里,叠石如城,莹洁可爱,携归成砚,由此歙砚始用天下。李晔《六砚笔记》中云:“端溪未行,婺石称首”,可见唐时出现的婺源之石,早已闻名四海。
  史料记载后主李煜对歙砚极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宣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宋代书法家蔡君漠也对歙砚赞道“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远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他将歙砚与卞和玉相媲美,认为歙石价可值十余城。
  歙石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嫩而坚、润而不滑、和和有声,抚之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以纹理灿烂,色似碧天,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涤即莹洁如镜,焕然如新。
  我们在歙县古关路一幢装饰古朴的小楼内,拜访了歙砚雕刻大师――凌如宏老人,凌老祖辈以制砚为生,到他这代有记载的就已经是二十几代的传人了。在他的歙砚藏品室内,红木架上下摆满了各种造型的砚,有的像打开的书卷,有的像裙衣飘飘婀娜多姿的仕女飞天,还有的像振翅高飞的雄鹰,整个房间就是一个砚的世界。
  问到砚石的取材,凌老告诉我们,歙砚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古徽州府境内的婺源、休宁,祁门一带属古时歙州管称,故统称歙石。那里有大小石坑数十家,在江西窑里,一口仍在开采的老石坑已有六百年多的历史了,那里所产石料,花色丰富,纹理自然,石质温润,历来为雕刻名家所器重。
  一方好的石料,还要有好的构思与雕工,凌老的老伴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捧出两本泛黄的砚谱,向我们介绍,这是他们祖上留下的一些传统砚样,凌老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便不断有更好的精品推出,他把砚当作一种既实用又可鉴赏的艺术精品,因此雕刻上也就下足了功夫。
  歙砚的构建主要由砚堂、砚测、砚池、砚濒、砚指、砚面等部分组成,雕刻时就要求体现出它的艺术价值:砚的府部与砚池、砚堂呈水平状态,不能倾斜,否则贮存的墨汁容易溢出砚外;砚的雕刻以浮雕为主,其坎可参以少量围雕、选雕、线刻等;色彩应以浑沉古雅为主,也可将几种正品加以处理使其同时出现在砚石上,不过要以突出单色为主,这样可以使整只砚在造型装饰内容和形式上达到完美、丰满、和谐、统一。
  一块砚的好坏还要从品、工、质、铭、饰等五个方面来鉴别:品指外形品相;工指砚的雕琢,决定了其艺术价值的高低;质指砚的质量,标准应为温润如云,坚实细腻,易发墨,不吸水,不损伤笔锋,夏天储水不易腐,冬天储水不易冰;铭指砚题诗做句的部位,决定是否能提高其艺术价值;饰是指砚的锦套、匣盒对砚的衬托。
  在歙县城内的街面,随处可见制砚的作坊,且大多为一家老少齐上阵,男子敲料、雕刻,妇孺围在水盒边用细刷打磨石料,老人则帮忙装饰砚盒面料等。
  我们在屯溪老街上见到了年逾八旬的老歙砚雕家徐世平老人,他向我们展示了历时六个月,新近雕刻的一方长二米宽八十公分的巨绝《黄山四季图》砚,这方即将运往日本的歙砚浓缩了老人淡泊的一生,堪称“砚中极品”。谈到歙砚老人笑了笑说:“历史上歙砚的发展经历过数次沉浮、兴衰,砚在文房四宝中,质地最硬,且利于保存,故艺术观赏价值高于使用价值,现代人都追求一种艺术性,歙砚的用途也不再仅仅是作为书画用,有时商家也用来做食具,装饰品等,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而砚石的开采也呈毁灭性、掠夺性开采之势,这迫切需要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别破坏了歙砚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之原料枯竭,并能使歙砚这块中华民族的魂宝,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离开徽州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我们深深地为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象征的文房四宝而自豪。它们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如果没有历代制作文房四宝的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辛劳,就没有代表中国文化艺术的书画底韵,又何以体现“吾家洗墨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的风貌?我们衷心祝愿中国古老的文房四宝在中华大地这片神秘的沃土上能生生不息!
发表于:07-08-13 14:01
不好意思,原来发错了,一下子发了三篇,刚捣鼓了半天才改过来:(
发表于:07-08-14 10:42
古法造纸系列之一:
“四连碓”古法造纸寻踪
刘畅 孙忠帝
印象中似乎能完整保留下来的文化古迹,无一不是深藏在边远的古镇,沉寂于人迹稀少的村落或远离都市的悠远山野之中,被誉为“古代造纸术活化石”的温州泽雅屏纸便是其中的典型。
  泽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县西南方五十公里处。又名源口,即瓯江的源头,汇南溪江入海。泽,水也;雅,美也,光是听这名字就叫人构想起一幅山川秀丽、翠屏叠嶂、银溪成带的画面,再加上蕴藏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造纸术,不禁让人充满了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在多雨的三月我们来到了古老的泽雅山区,初春的镇江还是冷风习习,但江南的群山早已是满眼的青绿,路旁的溪水也透出一丝丝的暖意,三两只野鸭在小渠边欢快地嬉戏。
  到了泽雅才明白掩映在连绵几百里雁荡山南簏的镇子,竟像是一位藏在深闺人未识、不施粉黛、丽质天生的村姑。盘山公路两旁满是商家的招幌,酒肆面店随处可见,古朴的布局中处处透着南方商人的精明。领路的是当地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听说我们要造访当地“四连碓”造纸术,便热心地带领着我们开始了这次对古老文明的探访。
  泽雅屏纸起源于元朝末期,为了躲避战乱,福建南屏人乔迁于此,南屏的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发达,南屏人到了泽雅发现此处山清水秀、多水茂竹,极具造纸条件,于是重操旧业伐竹造纸,附近的村民也纷纷效仿作为生计,生产的纸依旧唤作“南屏纸”,这便是泽雅屏纸的由来。
  沿着山路,驱车而上。山坡上竹林葱翠,杨梅树、橄榄树遍植其间,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到处是青青红红的果子,光是看着就让人口舌生津。满目的竹林一丛丛一簇簇遍布山野,溪、涧、潭,还有大大小小奔流而下的瀑布,或隐或藏或无遮无挡,与连绵的山峦相依相伴相融合。恰逢空气中飘洒过来的阵阵雨丝似烟似雾,空气湿润欲滴,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轻纱薄雾之中,就像这古老的造纸术悠远绵长、神秘而令人神往。言谈中我们得知,领路的年轻人便是古法造纸的后人,他的爷爷已经在山中造了一辈子的纸,而如今年轻的一辈几乎都不再从事这样的工作了。问起原由,小伙子笑着说,手工做纸一年才挣几个钱啊,以前有句“屏纸生产能养家”的古话,早已行不通啦,而且又那么辛苦,谁还愿意啊。
  “那你会不会做纸呢?”我们问道。他耸耸肩,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车外山涧溪流的哗哗声代替了他的回答。
  汽车盘旋而上,山中依稀露出一排排黛瓦石墙的平房,随着山势起伏而若隐若现。渐渐地,绵绵的如丝的细雨中隐隐传来了一下接一下的“咚、咚、咚”声,那是什么,莫非就是水碓捣竹的声音?车子在盘山公路上加快了速度,心情也越发地雀跃起来。当我们行驶到一条名叫龙溪的宽大溪流边,传说中的“四连碓”便依靠着南斗山,古风幽幽地呈现在眼前。
  《晋书》中记载水碓曰:“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本相交如滚抱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则即连机碓也。”“碓”利用水力转化为机械能,湍流而下的溪水带动着木轮,巨大的石锤把已经腌制好的竹片捣成金黄色的纸绒,就形成了做纸的基本原料。“四连碓”就是从上而下沿溪连接着四座水碓,为了充分利用水源,头道碓的水流排给“老二”,“老二”再传向“老三”、“老四”,一渠数十米的溪水发挥了最大的能效。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依山傍水而建的水碓既是当地纸农上千年来赖以生存的工具,更是一道古老的历史文化风景。当年为了筑溪,村里的男人们从山野挑来一块块大青石,顺着溪流分级砌渠成形,女人则负责和泥植草,求其牢固,又翻箱倒柜地找出破旧衣裳,填塞每道石缝。水渠越不渗漏,水量就越足,水势也越蓄得快。所以碓坝通常贴近溪岸而建,宽约三尺,长短视水位落差而定。落差大,几十米就够,落差小,就必须铺得长一些,连绵百余尺甚至数百米。
  走近“四连碓”,四架水车带动的水碓分别掩映在四间由青石、竹条搭建的简易作坊里,每个水碓旁由两个纸工相对而坐,在石碓的上下起伏中有节奏地投料、翻料,然后把打好的已是绒状的竹料取出,收进专用的背篓里备用,常年低沉而又单调的舂声就这样不断地响彻在这片青山绿水间。
  “水势足了,才能推动水碓”,正在把腌好的竹片放入捣坑里的师傅这样说道。椐史料记载,屏纸生产共有七十多道工序,其中最主要的二十道工艺流程包括做料(俗称“刷”,即山上的竹子修枝去叶后,分成的米长厘米宽的竹条,锤裂、去粗壳与青皮、晒干而成)、腌制,再经过翻塘、煮料、捣刷(就是利用水碓把竹片捣为纸绒,也是屏纸制作唯一借助外力的工序)、捞纸、压纸、分纸、晒纸、拆纸、印纸、打捆、包装,一捆捆金黄色的屏纸就做好了。相比之下,现代造纸历经演变,细节、技术都有了重大的改进,但原理、工艺流程和这两千年以前古老的造纸术几乎没有本质区别,不仅让人由衷地赞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将到山顶的地方有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山民就势在向阳的地方开垦出一片像是阶梯一样田地,种植着青菜、小麦等一些农作物,地边引入一股小溪,潺潺的流水自高至低蜿蜒而过,形成一汪汪小小的水坑。勤劳的山民利用水坑适时地放养一些鱼苗,任其自然的生长,原来我们来时在山下小镇所吃的通体金黄、味道鲜嫩的令人不忍下箸的溪鱼就出于此处呢。
  山上传统造纸村就在眼前,下车攀踏上一条翠竹掩映的石径,我们又来到了一户纸农的家里。一幢幢简朴的石木结构的楼房倚山而建,小小的竹篱笆的边上搭着一间简易的平顶木棚,里面砌着几个长约两米宽一米深一米四左右的槽。有的盛放着金黄的纸绒,有的放满了水和纸绒搅拌而成的纸浆,大概这就相当于现代造纸的备浆、打浆吧。槽沿上搁着一张竹帘,原来这就是古法造纸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捞纸的工具。“这就是纸机的网部啊”,我们都会意地笑了。槽的边上是高高一叠已经捞好的水漉漉的纸山,上面压有一个用来压出水分的木板装置,而这便相当于现代造纸的压榨脱水设备。压好的纸还要小心地一张张揭开,挂到竹竿搭成的架子上晾晒,然后才能压平、裁切整齐,经过挑选、整理、包装,最后待售。
  制纸的木棚前面有几个嵌在石头里的水池,这就是腌竹料的设备,池里面浸泡着一捆捆黄黄的竹子,不时散发出一阵阵腐烂的味道。
  “这水有污染吗?”我们为这满山的溪流担心到。
  “不会的,这水可以一直循环利用呢,也没有添加什么化学原料,全是有机物,在大自然中可以分解掉。”纸农指着屋后用树枝圈起的一条小溪流,一脸自豪的样子,“你看我这里养的田鱼,要是水污染了,这鱼能长这么好么?这山里的水都是相通的,一处脏了其他也就不干净啦”。果然,上百尾酷似鲤鱼、每条都约莫有一斤多重的淡红色的鱼在水渠里悠闲的游弋着。
  “您一天能出多少纸,收入还好吗?”
  “最快一天可以出一条,一条有四十刀,卖不了几个钱,城市里的纸商会专门来收购。”
  “那本钱呢?”
  “本钱么,倒没有多少,这原料是自己山上产的竹子,动力就是眼前山顶流下的溪水,腌制竹料的石灰也是山上的石头自己烧制出来的,都是挣的力气钱,没什么赚头,也就够一般的吃用花销吧。这手工的东西产量太低,这几年山下的机器做纸的多了,他们的产量大销路广,这山头的原料也明显感到不足。”
  “这山上不是竹子多的很吗?原料应该不成问题吧?”
  “做纸要用的水竹,粗细要求很高,第一年可以做纸,但第二年就老了,打出的纸绒纤维韧性不好,做出的纸质量不行,因而这满山的竹子真正可用的并不多,造纸的资源正日益减缩,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那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是很难长久的。”
  “听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做这纸了?”
  “是啊,这活累人、很苦,年轻人都有更好的去向啦。”
  离开农舍前,为了体验古代造纸的精髓,我们也兴冲冲地挽起袖子,用竹帘捞了回纸,可不是捞的太厚就是捞的不均匀。纸农笑着指点道:“这是做纸的关键哩,耐心、细心一样不能少,纸的厚薄全在捞纸的工夫上啦。”接着他把竹帘在浆水中轻轻一捞,手臂划了个漂亮的弧,娴熟地往上一挑,一张张吃料均匀、光滑的纸滴着水线平铺到一起,这让来自世界一流纸厂的我们好一阵惭愧。
  下山的路上雨下得越发的大了,雨水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幽幽的流向山脚下源口古镇的每一个角落。勤劳的泽雅人用这方水、这方竹、在这块神秘古老的土地上造就了“四连碓”、造就了屏纸。山区与外界交通的不便、与喧嚣都市的隔离,使得这一两千年前的古法造纸技术极大程度的保存了下来。
  然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繁衍与落没都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泽雅屏纸的命运也遵循着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泽雅的手工造纸就得到了蓬勃发展,远近纸农一度达到十余万人,在生产旺季,泽雅满山遍野都晒满了金黄的纸,成了一座座名副其实的纸山。泽雅屏纸的市场也一度扩大到国内大部分的省市,甚至最远销往台湾和东南亚地区,但随着现代造纸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屏纸失去了很多市场。过去生活中不能或缺的手工屏纸数量日渐减少,用屏纸封酒坛、包食品的年代也早已成为历史。屏纸渐渐地被洁白柔软的现代技术造就的纸所代替,逐渐沦为仅是被人们当作向逝者寄托哀思的幂纸使用、或是在节日里燃放的喜庆烟花中尚能找到她点点星星的踪影。屏纸市场的萎缩导致手工生产屏纸的人越来越少,纸农一年的辛苦钱尚抵不上仅五十公里外温州私营老板的一次消费,古法工艺的流失、机器造纸的替代会不会让这山间回响了千年的“咚、咚”声成为一种无觅可寻的绝响呢?
  村头上机器烘纸冒出的蒸汽及远山的雨雾渐渐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在泽雅镇源口的乡间山路上,一辆辆满载竹子的车子往返于大山及私家造纸工厂之间,路边、山脚下一支支冒着黄色烟雾的烟筒矗立在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旁,粉碎竹料用的搅拌机彻夜轰鸣。当地人在连绵的大山间已兴建了泽雅水库,储水造福一方,并对风光秀美的山水进行开发,成了供人寻幽探胜的旅游景点。而一度成为地方支柱产业的传统手工屏纸的制作,已渐渐演变成观光内容的一种。现在我们尚且能在山间找到它的生产踪影,尚能看到有形的文物与无形的传统手工相结合的过程。也许过不了多久,就只能在博物馆里面对几件仿制的标本去想象它当初的模样了。那时,当人们再次来到泽雅幽谷密林中徜徉时,满山竹海的长啸依旧,涓涓流淌的溪流依旧,而那单调而又富有节奏的水碓声却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好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大了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关注,在发掘、探索、追溯的同时,更多的去保护、去发扬、去继承,“四连碓”古法造纸工艺也得到了国家的重点保护,计划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并保存她。无论如何,这也算是一种无奈的欣慰。
发表于:07-08-17 13:52
古法造纸系列之二:
冰清玉洁西山纸
林春华 汤鹏
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能够不间断地传承下来,文房四宝功不可没。尤以东汉末年蔡伦发明造纸术,更使中国的文明教化得以广泛传播。唐宋以来各类纸张生产如雨后春笋遍布大江南北,仅书画、习字类就有宣纸、毛边纸、连四纸等几十种。其中毛边纸因其历经千年而不褪色,且价廉物美,故广泛运用于古书印刷、题书作画及私塾讲学习字等方面,产地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一带。
  福建西北部的将乐县是我国最早生产毛边纸的地方。而将乐的毛边纸又数龙栖山之“西山纸”最负盛名,南宋以来一直饮誉海内外。上至官府公告,下至幼童习文,多采用西山纸,而文人骚客也以西山纸题书作画为荣,引得一时西山纸贵,并赢得“纸寿百年,玉洁冰清”的美称。
  那么,千年之后的今天,那曾经赢得种种煊赫声名的西山纸现在的命运和现状到底如何?怀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我们事先与西山纸作坊所在地――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余主任取得联系,在细雨蒙蒙的春天,经过整整一天的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来到这满眼绿水青山、美丽而质朴的南方小城。
  “千年古镛”之将乐
  将乐隶属于福建三明市,是一座秀山环绕、碧水横陈的小城。俯瞰这座小巧玲珑的县城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而闽江支流金溪则如一条长长的丝带穿城而过,清清的溪水滋养着在这里生存了三千多年的闽越人。
  三国时代,东吴于福建地区设建安郡,又“折建安之校乡,置将乐”,以水来自将溪、越王建乐野宫在此,故名之曰“将乐”,从此,将乐成为福建建县历史最久的七个文明古县之一。而中原文化,也逐渐传入了这向以游猎畜牧为主的南方神州。南宋的儒学泰斗杨龟山先生因“程门立雪”而流芳百世,曾于此地修书立著,将当地文化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同一时代,勤劳智慧的将乐人几经探索成功研制出一种以当年生嫩竹为原料的竹纸。第一家造纸作坊即在龙栖山落户,因此地的泉水清冽,竹林遍野,从而造出了“赛霜斗雪”、“冰清玉洁”的西山纸。
  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沉淀,为将乐留下了无数的美景奇观和文化遗产如“弦巧争奇、遍布幽奥”的玉华洞及与之齐名的银华洞、金华洞,野生物的天然园林――龙栖山,留下优美传说的金沙洲,而被誉为“将乐三绝”的擂茶、西山纸、龙池砚,其中更以代表古典造纸文化的西山纸闻名于世。
  山清水秀之龙栖山
  从将乐县城到龙栖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中,我们看着现代化的建筑设施渐渐远去,而秀美清丽的群山则渐行渐近。偶见村人在田地间侍弄烟叶,路边的老人则悠闲地叼着烟斗,坐在一张自家打制的木几上,漫不经心地看着蓝天白云和好奇的游人走过。我们的心情也渐渐从平日繁杂忙碌的不耐转化成一种悠闲自在的清新脱尘。
  进入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后,走下汽车,肺中吸入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眼中映入漫山遍野的美丽竹海和古老典雅的千年厝桥,耳中听闻潺潺流动的清清溪水和悦耳动听的鸟啼虫鸣,一种纯天然的美丽和优雅,让我们深深沉醉其中,差点忘了来时的目的。不过很快,一座古老质朴的造纸作坊映入眼帘,深黄的土木色彩与周围翠绿的竹海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余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迫不及待地向它走近,去解开那萦绕心中的疑团。
  玉洁冰清之西山纸
  南宋时期,将乐人发现以当年嫩竹为原料制出的纸品尤佳,其纸质细腻嫩滑,面色洁净,吸水性强,质量稳定,久存不变色不发脆,防虫蛀,宜书宜画,且印书作画不滞不溜,渲染适度,且以龙栖山的水质和竹子更为适宜制作这类纸张,故时人名之曰:“西山纸。”
  明清时期,西山纸的应用更为广泛,不仅用于南方各省私塾教书习文之时以及文人墨客之题诗作画,连官府上书的奏折,各类书籍的印刷均有使用,康熙皇帝也曾下御旨到龙栖山调西山纸编著《四库全书》。到民国年间,整个将乐县有几百家造纸作坊生产制作西山纸,各种有关造纸郎的故事和情歌更是流传很广。解放初,尤其到年,西山纸的年产量曾高达一千五百多吨,并行销全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等国。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出版局也几次到将乐调纸印刷《毛泽东诗词》线装本和重要历史文献,此种种事例,足见西山纸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西山纸是怎么制成的呢?又如何可以做到让人赞之:“日鉴天颜”,在历代文人骚客中竞相传颂,且成为如今的港澳台同胞归乡返家时必购之纪念品的?在余主任的细心指引和老作坊主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对西山纸的制作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
  漫山遍野苍翠挺拔的竹林中,有纸匠们以青石铺就的石板路,而路面的中间和四周到处是见缝插针、破土而出的竹笋,似乎在向我们宣告他们的顽强生命力――这是西山纸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原料;竹林中辟出一块空地,中间挖两个深深的石灰塘,塘边放着一堆细细长长的竹片,这是竹浆原料所在地;不远处的一个木制小楼,灰暗的室内摆放着各种制纸用的工具和设施,由于年代久远,许多长时间抓握的部位泛出淡黄色的光,一个长方形的踏料槽和正反两用的干打垒烘焙墙――这便是一家西山纸原始造纸作坊的全景了。
  “西山纸”的生产,前后要经历砍嫩竹、断筒、削皮、撒石灰、浸漂、腌渍、剥竹麻、压榨、匕槽、踏料、耘糟(打浆)、抄纸、干纸(烘焙)、分拣、裁切等道工序,不但辛苦,还要有充足的经验。每年冬季工人们就开始劈山,备石灰,整修浸泡原料的湖塘;立夏时分,当竹笋长到分蘖成两个枝丫时,便将其砍下,因为这时的笋竹老嫩适中,纤维柔韧,是造纸的上乘原料。然后将砍下的嫩竹截断成米长,劈成厘米宽的竹片,绑成捆,放到撒满石灰的湖塘里浸泡天后,用清水一遍遍地将石灰漂洗干净,再引来清泉浸泡个月后就可取用了。
  原料备好后,便可以开始造纸。受原料采集季节限定,每年造纸的最佳季节为五到十月。由于新采的竹子需要三四个月的劈片、浸泡、漂洗时间,故通常五至七月份是用的去年存料,而从八月份开始就使用当年砍下的新竹。
  作坊里的第一道工序便是劳动强度极大的踏料,它要求工人们赤脚在踏料槽里踏踩浆料,将泡得软软的竹片一直踩成碎碎的浆末,通常要踩上三四天才能备好五六刀纸的浆料。
  “为什么非要赤脚踩呢?那脚岂不会很疼?”我们好奇地询问。
  “不赤脚不行的,浆的好坏全靠一双脚去把握,如果穿着鞋子,就感觉不到了。所以一个夏天下来,我们的脚都会变得又红又肿,有的还烂得不成样子。”老作坊主带着无奈的神情回答,“这是一道最费时费力的工序了。”
  耘糟就是把踏好的浆放到盛满清水的长方形木槽里,用木耙前后左右来回耘匀,再用竹篾捞子把粗浆滤去,用清水稀释。纸浆稠度适中后,在槽中添加一种叶汁。这种叶汁有点类似于现代造纸中的化学原料添加剂,是用山上一些特殊灌木的叶子放在开水中滚沸而成,这样熬出来的汁带粘质,才能让竹浆粘连成纸。叶汁的用量多少完全根据造纸师傅多年的经验判定。随后两位工人一人站一头,抄起孔目极细的竹帘子,弯腰从匀好纸浆的槽子里捞起竹纤维,把帘子放到备好的木板上,一翻转,一张湿湿的薄纸便出来了。
  这样一张接一张的捞纸,直到浆槽中已不能再捞出合适的纸时,旁边的木板上已形成一个方方的厚厚的纸堆,有如冬天的大棉被一般。此时纸的水份太多,必须经过另一道工序,即压榨。这有点像镇江人制作锅盖面时的碾压动作,即在纸的一端用横木卡住长木条的一头,工人则站在木条的另一头,手拉头顶的吊绳,一点一点地移动,从而利用杠杆原理将纸堆中的水榨去。
  紧接着的揭纸同样是一道极为技巧的工序,就像揭千层糕一样,两位工人站在纸堆的两头,同时揭起一张半湿半干的薄纸,两人所用力道必须一致且恰到好处。轻则无法揭起纸张,重则撕裂纸张纤维,如果两人用力不一样的话,又会将一张好好的纸拉扯散开。故揭纸也需要工人长时间的默契配合。分别牵住湿纸两角后,两人快速走到烤墙前,用一把大棕刷把它刷贴在烘烤墙上作两面烘焙,然后用竹夹子把烘干的纸张揭下,待冷却平伏后,一张完整的西山纸便制作完成了。
  由于整个造纸过程完全为手工制作,且多道工序不仅要求有足够的体力,还要求有足够的技巧和经验,故清代的长汀学者杨澜曾感言:“其用力艰而成功薄,巧心劳手,百工之事,此为最矣。”
  西山纸何去何从
  当时光流转千百年,不,应该说从年到现在三十年的时间,造纸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量生产的机械纸几乎完全替代了手工纸。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年长者渐渐退出劳动舞台,年轻人则纷纷另寻生财蹊径,谁也不愿将大好时光花费在这种高劳动强度、高手工技艺、低劳动效率的原始作坊中。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将乐县政府开始致力于保护西山纸的原始作坊,可由于资金短缺及对作坊工人技艺要求较高等问题,作坊还是在一家家地减少着,到了今天,“马上就到五一,以往应该是开工的时候了,可现在整个龙栖山就连一个造纸作坊还差两个工人才能转起来!”这唯一的一家作坊主带着满脸的忧虑说道。
  “是啊,这种手工造纸又苦又累,”余主任接过话头,“一天下来四个人不停地忙活也只做到五六刀纸,一刀纸才几十元钱,几乎没什么利润可言。所以现在工人渐渐都跑光了。”
  “那以后打算怎么办?”
  “还是要保护啊,它是我们将乐的文化遗产。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就是为了保持野生动植物的生态平衡,西山纸作为一种古老文明的象征也在其列。现在每年都要拿出上万元钱来资助古纸作坊的。”
  “有效果吗?”
  “好一些,不过效果不是太明显。”余主任摇摇头,“毕竟,现代社会的诱惑太多,而我们的资金也有限。”
  繁琐复杂的工序、恶劣艰苦的工作环境,以及单调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让年轻人望而却步,杯水车薪的资助也难以留住纸匠们向山外迈出的脚步。而且,如果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这种传统手工造纸业,也与现代造纸格格不入。仅以“洗漂”为例,需经过海拔1600米的原始森林里的清冽山泉浸漂长达三四个月之久。可现代化生产线,只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产出大批量的纸张。又有谁会选择舍本求末呢?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西山纸的存在,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和延续这见证着千余年前中华文明高度发展的古老技艺?
 勿须否认,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与消亡,都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历史的车轮总在滚滚向前,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为了保护某种事物而阻绝社会的正常发展。但历史留下的痕迹同样不应该一笔勾销,所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没有昨天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收获。如今的西山纸在经济范畴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中华四大发明的传承和发展的标志,它不应该被我们以辛苦和原始为理由而遗弃。笔者以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除了现在每年的消极资助外,似乎还应该更积极主动一点,以现代的媒体方式去宣传西山纸的文明价值,并以现代化的手段记录下西山纸的历史过程,这样,才不至于在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将对这种传承中华千古文明的纸类无可寻踪。
  相信,只要在顺应历史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一些保护和宣扬古代文明的工作,即便将来的发展未能如现在所希望,我们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一声:“我们曾经努力过!”
发表于:07-08-20 09:10
夹江潮中寻“蜀笺”
孙忠帝 林星
提起宣纸人们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产地是安徽,然后就是浙江富阳的书画用纸,可提到占有宣纸半壁江山的四川夹江手工纸,知道的人却不是很多。在中国发明造纸年的今天它究竟是怎样传承下来的?它是在什么环境下造成的?它的现状及未来又将如何?
  走近夹江
  在一个清晨我们从烟雨蒙蒙的南京出发飞往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成都,再从成都转车到了夹江县,去探寻手工纸的身影。
  夹江县境内有青衣江、马村河、金牛河、稚川溪条江流,孕育着万多亩竹林,其中水竹和白甲竹都是制造书画用纸的上等材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养育了一代代的纸农。
  曾上贡朝庭、畅销各地的夹江手工纸早在唐宋年间,就因其种类多、品质优、产量高而名闻天下。康熙初年,清政府命各地选送优质纸品供工部选择,夹江所送的“长帘文卷”和“方细士连”二纸经康熙亲自试笔后,被钦定为“文闱卷纸”(科场用纸)和“宫廷用纸”;以后每适科举之年,便上贡朝廷达多年。夹江纸从此名声大哗,除每年定期解送京城供科举考试和皇宫御用外,各地商人云集夹江,争相购买夹江纸品,夹江也即安徽宣城之后赢得了“抄纸之乡”的美誉。
  抗日战争时期,因国内很多产纸地沦陷,夹江纸更是供不应求,产量倍增,年产量达余吨。
  年至年间,中国科技馆函请夹江技师赴美表演造纸术。西雅图《晨报》写道:“中国艺术家再现了中国造纸文明,展示了造纸术对人类的推动作用和伟大贡献。”
  年,夹江手工纸赴京展出。田纪云、张爱萍、姚依林、许德珩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来参观。姚依林说:“四川是天府之国,夹江是中国纸张。”张爱萍即兴题词:“巴蜀百花盛开,夹江人杰地灵。”
  夹江纸的制作
  “砍其麻(竹)、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头、舂以臼、抄以帘、刷以壁”,这个字概括了夹江手工纸传统的制作流程,一般是每年月份砍新竹,月份新纸上市,从制料到成纸约需天。
  而现代夹江纸的部分工序已半机械化,用小型蒸锅代替了篁锅,打浆机代替了脚碓,千斤顶代替了木纸榨,并采用了抬操技术,生产周期由传统做法的两个月缩短为一个星期。
  夹江纸中最有名的品牌是“蜀笺”,它因性能良好、淡墨不灰、层次分明、湿拉力强而深受书画家及用者的喜爱。而提到“蜀笺”,就不能不提我国著名的爱国画家张大千先生。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全国文化中心也随之转移至重庆和成都两地。当时全国许多知名画家如徐悲鸿、董寿平、傅抱石、张大千等人都来到四川,但当时中国画所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省已落入敌手,宣纸的来路已中断,成渝两地的市面上几乎买不到一张宣纸,连宜于书画的其他纸张也难以买到,画家作画无纸,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千先生为此十分苦恼。
  后来大千先生找来夹江纸试画后认为,在无纸作画的困境中,以夹江纸权以应急尚可,但当时的夹江纸因为全部用竹子作原料,拉力不够,所以一般只宜书写和制作民间宗教祭祀用品,且色泽以微黄的“本色”为主;若要把夹江纸制作成符合书画艺术要求的书画纸,还要引进先进的造纸工艺,必须对旧的生产流程进行改造。
  大千先生找到当地造纸专业大户石子清,与他一起深入各个造纸工棚,详细了解夹江纸的原料、配料、制作工艺和生产的全过程。了解制作工艺之后,大千先生让石子清在竹纸浆中加入麻纤维。具体做法是让纸工用剪刀把麻剪成厘米的短节,先单独蒸煮后再掺入竹纸浆进行捞纸,这样可以增加纸张的拉力;为了使纸色变得洁白,大千先生让石子清彻底改变传统的发酵方法使纸浆自然脱青的办法,建议采用漂白粉;另外他还根据前人和自己的艺术实践,为夹江纸制定了比宣纸略宽的新的纸幅规格:尺×尺和尺×尺两种。
  根据大千先生的建议改进过的大千纸,不但符合了书画艺术的特殊要求,而且提升了夹江纸的品位。大千先生为这批改进过的夹江纸定名为“蜀笺”,并让纸工在每张的两端距边缘四寸处各作一个透光即显的暗记,一处暗记为“蜀笺”二字,另一处暗记是“大风堂(大千先生的画室名)监制”五字。而“蜀笺”也深受书画家的喜爱,称之为“高级国画纸”。
  大千先生对夹江纸的改进,成为夹江纸由一般书写和民间宗教用纸向书画纸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为了纪念大千先生对夹江造纸业的重大贡献,夹江县政府于年月决定将其命名为“大千书画纸”。
  探访马村
  唯一能与安徽纷争国画纸天下的是夹江,夹江的造纸则集中在马村。
  坐上从夹江到马村的中巴,看看窗外,满眼的郁郁葱葱,有各种树木和大片大片的竹林。马村的竹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竹多地少,造纸成了谋生的第一手段。正在感叹着“天府之国”的景色时,忽然满天的沙尘从窗外扑面而来。原来路边开着多家小型的陶瓷厂,一座座的小山也挖得支离破碎,裸露着。
  下了车问起当地人,都说现在造纸厂十家都关了九家,只剩下少数几家还继续造纸,“朝前走五十米就是马村最大的造纸厂――华艺纸厂”。循指向前看去,路边一座二层高的楼房在众多民屋中鹤立鸡群,走近看到客厅约平米的玻璃墙上贴着“华艺纸业”的标牌,原来这是一座家庭作坊式的纸厂。
  透过玻璃,一位年逾古稀之年的老人戴着老花镜坐在洁白的纸堆中选纸。我们进去与他打招呼,老人家很热情,详细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并任由我们参观。
  穿过客厅,整个生产车间就尽收眼底。与前面的楼房形成鲜明对比,生产现场只有多平米,黑乎乎的墙壁裸露出砖头的本色,地上砌着的个浆池毫无规则地排列着,需要侧着身子才能通行,约有七、八个工人借着天棚的透进的光线在忙碌着,在现场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了解了夹江纸的整个生产过程:
  一、购买已煮好的竹料。因为造纸污染很大,尤其是煮料排出的废水中碱浓度很高,夹江县环保局和当地政府便实行集中煮料,统一治污的方式。这样一来可减少造纸的污染,同时造纸户也省却了传统中的“砍其麻(竹)、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几道程序。
  二、煮好的竹料放入漂白池中,约小时后,黝黑的散发着腐烂气味的竹浆就脱胎换骨,全身都变白了。
  三、漂白过的竹浆再倒入另外一个浆池中,抄纸工人把一张细密如帐的细竹帘子,娴熟地在池中蜻蜓点水一般抄起,网上就有了薄如蝉翼的一层湿漉漉的纸浆附在上面;然后把竹帘子反扣,一张浆纸就快速脱落在一张青石板上,当湿漉漉的纸张撂到半米高时,就会借助千斤顶进行挤压脱水。
  四、工人一边操作这挤压的机器,一边悠闲地抽着烟。这就相当于现代纸机的压榨部。问及这样潮湿的纸张为何不怕粘合在一起时,他笑着告诉我们,这就是宣纸的绝妙之处,因为浆水中加入一种植物分泌液做成的胶水,不光让浆的浓度适中,还能让抄好的纸张表面有一层保护,利于作成字画后的装裱。
  五、压过的纸仍然很潮湿,这时需要烘干。就是在一堵空心的墙壁,下面烧以炭火,故称之为火墙。传统的方法是将湿纸刷在墙壁上阴干,需要个星期的时间,后来改用火墙只要几分钟时间就可揭下来了。而火墙也是整个生产现场最干净、占地最大的地方了。个女工用一把小镊子熟练地从纸垛上揭开一张张的纸,再用一把刷子蘸点水,几尺宽的纸就稳稳地贴在墙上了。她们的动作都很熟练,一排墙二十多张纸循环揭、贴,看着这道工序很简单,我不由跃跃欲试,可小镊子到了我手中却不听使唤,湿漉漉的纸似乎也和我较着劲,忙活了几分钟也没能揭下一张纸,后来在那位大姐的帮助下才成功。
  六、选纸。烤好后的纸就送到一个干净的大厅就是整理区了。刚进门时遇见的那位老师傅的工作,就如同我公司的整理车间的选纸工,他把有破损的纸选出来,然后按张数一张张分类撂好。
  七、装订。根据客户需求的规格,用一把似蒙古弯月似的大刀裁切好后,再装订加封,如同我公司的令包装,整个造纸的工序就算大功告成了。
  正当采访快结束时,老板陈先生回来了。从他的口中了解到他对自家的生产的纸很有信心,“我家造纸已传了近十代了,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用我家的纸。”问到这种传统手工造纸的能源消耗时,陈老板告诉我们:“生产一吨成品纸,需耗竹子吨,耗水吨。”我们暗自吃惊:因为目前金东的吨纸水耗还不到吨。谈到销路时说:“我们的纸供不应求,没有销售员,都是老客户打电话订货,然后我们再根据订单生产。”
  采访手记
  走出华艺,空气中含着隐隐约约的碱味,我们的心情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一方面,我为曾经名噪一时的夹江手工纸竟是在这样的生产环境中生产出来的而感觉震惊,而这还是改进过的;一方面,我为夹江纸感到惋惜:解放后,当地从事造纸的纸农达万多人,造纸作坊多户,年产各种手工纸吨。而现在马村乡造纸面临困境,造纸户纷纷关门,只剩下十分之一不到。究其原因,恐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由于过度的采伐,水竹和白甲竹数量锐减,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靠蓑草和慈竹代替。尤其是夹江县决定打造成“四川陶都”,许多纸农厂纷纷毁山破竹向陶瓷厂转型。大量适合毛竹生长的环境被破坏,这也是一路上为何灰尘满天飞的原因。
  二、加工作坊主小农意识太浓,只顾赚点钱,没有长远规划。做纸的人不懂纸,不懂书画,不能自行研制开发新产品,只是继续着祖宗留下的那种一成不变的纸张品种。
  三、污水处理问题。谁都知道,造纸是污染大户,尽管夹江县已统一煮料,但其余工序污染仍然很大。如吨纸耗水吨,浪费严重,在现代化的大型造纸设备的冲击下举步维艰,如我公司吨纸只耗水吨以下,两者相比对资源的利用率可想而知。
  四、机械化工业生产。随着省时省工,品质又高的机械纸的大量生产,都在挤占着夹江手工纸在市场上的份额。
  目前马村手工纸工艺的发展,不光决定着他们的财富是缩水还是扩张,更意味着这门技艺能否得以传承。对大多数现今还从事着造纸的马村人而言,手工造纸的经济含量已重于文化含量,他们继续着这份祖宗传下来的手艺,造纸已成了他们不假思索的选择。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调节,马村的手工纸迟早要淹没于历史的潮流之中,只能在手工造纸博物馆中寻觅到它曾经有过的辉煌。
发表于:07-08-21 11:25
长安千年捞纸寻访记
徐泽友 毕娟
  我们都知道,世界纸根在中国,可又有谁知道中国的纸根在哪里呢?我们通过史料了解到:其实早在蔡伦之前,就出现过一些关于纸的记载,这些记载,主要集中在古长安城。前不久在一次中国纸文化渊源研讨会上,一位长安学者提出“世界纸根在中国,中国纸根在长安”的论点,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时至今日,在长安区的几个村落里,仍保留着一千多年前流传至今的古代手工造纸工艺。于是,我们怀着对中国古老造纸术好奇和崇敬的心情,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开始了陕西古城长安的造纸工艺探访。
  初临长安
  来到西安长安县,经打听,才知道这里早已撤县建区了。我们几经辗转,找到当地区政府,向他们打听长安造纸的历史。其中一位姓黄的主任,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很热心的向我们介绍当地造纸的情况。他那地地道道的陕西方言,听起来让人非常费解。好在他很热情且颇具有耐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让我们慢慢地明白当地古老造纸的一些状况。
  至今仅北张村仍完整保留并从事着古老手工造纸,北张村位于县境内的沣河边上,全村有余人口。解放以前,这里家家户户都在造纸,现在仍有一些村民在专营造纸,使古老的造纸工艺在这里得到延续。这里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西周的京都镐京、沣京城均建在距村子不远处的西北方,村子河对岸就是周文王灵台,因此像造纸这样的人类重要文明发生在北张村也是十分自然的。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研究出了造纸的方法,发明了第一批植物纤维纸,此后造纸术便从汉中盆地向北越过秦岭。长安县北张村的造纸是典型的代表,这也是古城长安千年辉煌历史的半壁射影。
  初访北张
  悉知大致的情况后,我们迫不及待想前往北张村实地考察。却因为天已近黄昏,况且路途遥远,道路崎岖,没有开通过往班车,黄主任显得有些犹豫为难。但见我们急切的神色,他还是答应了,黄主任终于答应了,连夜带我们去参观“沣出纸,水漂帘”的北张村造纸作坊。坎坷的路途中,天公偏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但这丝毫阻止不了我们即将亲眼看到千年捞纸的兴奋。车窗外,一个个古朴、简陋的小村庄朦胧在一片雨雾之中,乡间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绿色的玉米田,那颗颗挺立的玉米就像陕西的汉子一样朴实无华,顶天立地。
  在颠簸的车上,我们继续向黄主任打听有关北张村造纸的故事,并第一次了解到“沣出纸,水漂帘”的由来:沣,是指沣河。当雨水丰沛的沣河水暴涨时,将秦岭山中的各种树木和沣河岸边涝池中的麻类植物顺水冲下,在自然碱和水的作用下,逐渐变成稀薄的原始纸浆,原始纸浆在水的浮力下,顺水面漂浮。一些被洪水冲毁的民房竹门帘也在水中漂浮,被树的枝杈挂住后,那些原始纸浆偶尔会附在竹门帘上,浮到沣河边浅滩边,积少成多。河水退潮后,经太阳照晒,悬空的竹门帘上便形成了一张张最原始的纸。这是当时一个重大的发现,人们受此启发而发明了造纸术。黄主任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确切地讲,是“发现”,而不是“发明”。
  约摸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北张村,看到沿途的房舍就知道这里的人们是怎样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地过着简单而又质朴的生活。我们走进村里有名的造纸户――王姓村民家的院子,就看到地上堆积着一些叫不上名的古老造纸工具,但没有一样是机械化的。主人不在家,听他女儿介绍说,由于这几天下雨所以没有做纸,家里的作坊暂时停了下来,终日忙碌的父亲也难得空闲外出了。我们问她会不会这门手工,她腼腆地说不会,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会做,母亲也只在忙时帮忙打打下手。见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她便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联系到父亲。
  在与王姑娘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以前这里的村民家家都做纸,但现在只有七八家在做了,年轻人更是没人会这手艺了。交谈中不知不觉天已全黑,没能联系上父亲的王姑娘歉意地望着我们,我们只好告辞准备第二天再来造访。
  回到长安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长安,是史载中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从来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像长安城这样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烟云。街道两旁古老的城楼建筑,记载着这里曾经的繁荣与辉煌,如今繁华落尽,抹不去的是那刻骨铭心的远古和沧桑。今夜的长安城,风雨中,尤显厚重历史氛围下的几多神秘。
  再访北张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迫不及待再次来到这个古朴的村庄。这一次我们走进了一姓石的村民家里。环顾整个作坊,在这里依然找不到一样现代化的造纸工具,从他们使用的各种物件的质地看,都是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一些石制物件虽然人为雕琢的痕迹明显,但做工十分朴实。我们在现场看到,作坊中占地最大的是一个约两平方米左右,用来盛放造纸原浆的纸槽。它深约两米,里面纸浆与水的混合体呈现出淡青色。与我们在其它地方看过的纸槽不一样的是,这里的纸槽并非在平地上垒建,而是低于地面挖坑而成。由于长期盛放液体,纸槽边青苔依稀可见。
  这时石老先生拿起一根碗口粗的圆木棒在旁边一个石槽里搅拌着,这就是捣浆。石老先生向我们介绍说这些浆槽里纸浆的原料取材于树皮,最好来源于树龄一年的构树幼树,因构树树龄越大,树皮中能用于造纸的植物纤维含量就越小,纤维韧度也会降低。把收集回来的树皮初步筛选后,经过浸泡软化放进大锅里煮,通过高温使其进一步软化;煮后的树皮再放到石碾上反复碾压,同时加上生石灰泡制约一天的时间;将泡制过的原料放到锅中蒸煮半天;经过高温蒸煮,树皮中的纤维才得以充分软化,达到做纸浆的要求。但还不能直接用于造纸,必须把其拿到有活水的地方洗掉石灰和其他的杂质,再将原料放到地上用石锤砸碎,切成片放入水中再淘洗一遍。经过上述初加工后的原料被放入这个浆槽舂捣,最后将捣碎后的纤维放入纸槽打浆。准备原料过程繁琐,其目的就是要将构树皮中的纤维充分软化。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的机械,必须由手工完成,否则将会破坏纤维的韧度从而影响纸张的质量。
  介绍到这儿,石老先生叹了口气说:“造纸总共有几十道工序,每一道都不能少。这些工序都是祖上一辈辈的人手把手传下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嫌麻烦,干这个赚钱又少,没人愿意学。”我们了解到石老先生家的独子参军复员回来后就去西安打工了,对于造纸,他连看都不看。听主人介绍,一个熟练纸匠一天能捞四五百张纸,由于纸的做工粗糙,质量不高,已无法与市场上的文化用纸竞争,只能卖给附近的农民作为祭祀的火纸。一张纸售价两分半,除去成本,已经所赚不多。因此,目前北张村只有一些难以割舍祖传手艺的老年人,依旧在无奈经营着这份祖传营生。
  接着石老先生又系紧围裙,敏捷地跳进紧挨纸槽的小坑中向我们演示起捞纸、压纸和晾晒工序过程。只见他先用一根木棍在纸槽中轻轻搅动,等沉淀在下面的纸浆均匀地漂浮在水中后,再拿起纸槽边的竹帘,放在一个大小与之匹配的木框上。接着,他双手托住木框,将框边以约度斜角插入水中十厘米左右,稍停顿一下待竹帘上均匀地涂上浆水又麻利地从水中抽出。
  这时,我们看到竹帘的一边已经布满白色的纸纤维。接着,老人将木框同样以度斜角完全插入水中。他说,这时木框放入水中的深度要根据经验判断,纸浆中纤维的含量越高,入水的深度越浅。我们观察到,这次插入水中的木框,在短暂停留后并没有被直接抽出水面,而是在水面附近再次停留了一下。在这个过程中,石老先生把木框端平使其与水面平行,并且有节奏地前后晃动几下后,才将木框缓缓端出水面。
  纸出来了!我们看到,在木框的竹帘上,一张纸的雏形已展现出来。这张紧贴在竹帘上的雏形纸与我们平常见到的纸张不尽相同,因为含有大量水分,因此可以清晰地看到背面竹帘的纹路。老人熟练地将竹帘倒扣在纸槽边的一个石板上,用手从竹帘的一侧轻轻地拨起雏形纸的一边,顺势把纸平铺到石板上。
  经过以上工序的不断重复,纸就被一张张地做出来,再放在石板上,先后叠加,到一定高度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木板和青石压在上面使其挤干水分。这一过程一般要持续小时以上,并不断地往上加青石以增加重量。经过挤压的纸张被去除掉绝大部分水分后,仍会很潮湿,还要经过一个晾晒的工序。晾晒一般由家中的妇女完成。她们会选择日头好的天气,将整摞整摞潮湿的纸抱到向阳处,再将其一张张贴到平整的墙上。这几天因为天气不好,做好的纸只能晾在屋内的悬绳上,因纸张在室内干得较慢,而且位置有限,所以主人只好暂时停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昨天看不到造纸的原因了。等晾晒的纸张完全干燥后,经过裁剪、打捆就可以作为成品纸出售了。
  追怀古史
  为了揭开对诞生古纸沣河的神秘面纱,采访结束后我们商定去一睹沣河的风采。古老沣河的两边郁郁葱葱,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大雨过后的沣河水一片混浊,从飘着袅袅炊烟的村庄边静静地流过。注视着沣河水,我们想起了“沣出纸,水漂帘”的故事,这里是中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是产生天然古纸的摇篮。站在宽宽的芦苇浅滩,我们心潮澎湃。因天色已晚,我们只能用相机把她优美的身姿锁进镜头后依依不舍的离去。
  在寻访沣河的途中,我们意外地得知在北张村南北两头曾分别建有一座蔡伦庙,供奉着“纸圣蔡伦祖师”,这勾起了我们想去拜望墓地遗址的念头。司机带着我们在村里转了几个圈,遗憾的是,辗转寻觅我们仍没能找到蔡伦墓的遗址。后打听到一位在当地较有名望的老人,他告诉我们说,蔡伦墓已迁到距此几百公里的洋县去了。随后老人拿出他在蔡伦墓前拍的照片给我们看。从照片上我们看到,洋县地方政府在蔡伦墓旁新建了“蔡伦纸文化博物馆”,馆里除了介绍蔡侯的生平事迹外,还用生动的文字、图画加上实物等详细再现了东汉时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造纸的过程。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无法亲自去洋县拜谒这位为世界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历史名人,只能带着憾意离开了北张村。
  非常庆幸我们能有机会一睹人类最古老的手工造纸工艺了解了其生产的全过程,一千九百年前,造纸发明家蔡伦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植物纤维纸。在我们为这一发明自豪的同时我们也为这门古老技艺的现状感到担忧。虽然如今的造纸技术、造纸设备越来越先进,可作为见证着古老光荣历史的捞纸手工艺正日渐消退,已近后继无人的程度。作为中国纸根文化的长安造纸,也许在多年后只能在后人的历史书籍里“昨日重现”,这的确是个令人担忧的现实问题。
  在告别西安去机场的时候,天正晴好,古老而淳厚的阳光洒在这片同样古老而淳厚的土地上。出了西安市,汽车再次经过沣河,我们隔着车窗看到东逝的沣河水静静地在岁月的长河里流趟,永恒地见证着北张村的历史变迁。遥望着远去的沣河,我们思绪万千,唯有在心里默默地祝愿这门古老的手工造纸工艺能在这片秦砖汉瓦的千年黄土地上一路走好,延续下去,成为中华民族亘古的骄傲!
发表于:07-08-24 15:55
深山彩纸透幽香
&――丹寨古法彩纸寻访记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向来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至今陕西、四川、安徽等地还保留着古法造纸,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见证。而令人称奇和叹服的是,远在贵州黔东南州的丹寨,这个以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山城中,竟然也保留着这份古老的技艺。这里精心制作的国画纸,其纸色洁白、吸水性强、不易脆裂、渲染度好,已走进了名家之手,登上了大雅之堂。而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类图案精美、色彩艳丽的彩纸更深得外国游客的喜爱,在香港、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的游客中口碑相传。
  带着疑惑和惊叹,笔者于深秋季节前往丹寨作了一次实地寻访。
  风景入胜风情迷人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内陆之云贵高原,境内山峦重叠、峡谷幽深,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宜林山国”和“公园省”之称。省会贵阳更是以宜人的气候为骄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
  著名的丹寨造纸,就在贵州东南部的丹寨县,是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朴实、气候宜人,被誉为“中国西南避暑第一城”。全县沟谷交织、岭脉纵横,有着天下奇泉打鼓井的龙泉山、千姿百态的金瓜洞,气势磅礴的“黔东第一瀑”排廷瀑布,绵延十里香飘四野的杜鹃……各种美景,有如温柔清纯、神秘悠然的苗族少女般含羞多情,引人入胜。
  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说,而有造纸村之誉的石桥村更全部掩映在群山众峰之中。石桥地处丹寨县南皋河畔,风光幽雅秀丽,有银子洞、梳子崖、龙擦痒等景点,各种迷人的传说更为之增添了神秘奇特的色彩。尤其令人叫绝的是那座天然石拱桥,拱桥横跨南皋河,拱圈跨度米,高米,传说是清水江的龙王翁方为了造福一方,奋力穿过横在河中的巨石而形成,石桥之名,也因此而得(只是峰回路转,山路崎岖,仅从县城到石桥才三十多里路,就要花上两个小时的车程,如果想全部领略此地的风景、风情,真的需要费上一番工夫)。
  石桥的西南侧,有一高大石崖,站在崖下,举目仰望,仿佛天空被割去了半边。石崖不是笔直的,而是从上到下缓缓地往里缩。石崖下形成了一个大岩窝,可以遮日蔽雨,这里便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丹寨古法抄纸作坊所在地。
  苗汉相依仿古创新
  丹寨纸可谓是取自最简单的原料,使用最古朴的工艺,造出最环保的产品。据说是明末年间,湖南、江西一代的造纸工匠为避开战争,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远离战乱、山清水秀的地方。他们看到此地拥有丰富的造纸资源,漫山遍野的构皮树、岩杉树,以及山脚下潺潺流动的清澈泉水,便重操旧业。而本地苗民在学习造纸的过程中,又加以改进,从而使得石桥的造纸技术既保持了汉人古法造纸的传统,又独具少数民族的审美和工艺特色。
  丹寨纸分白皮纸和彩纸。没有染色的纸称为白皮纸,其原料以构树为主。构树是一种再生灌木,每年春天割去枝条,第二年又重新长出。所以,每年三至七月间,郁郁葱葱的构树丛便为石桥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免费原料。据民初《八寨县志稿》记载:“构树俗称构皮麻,山谷郊野园林皆有。”取皮时,选用明火灼热构枝至,约烤十分钟,即可在根部用手一拉,将构皮剥脱。随后用刮刀去掉外硬皮,将初步加工的构皮麻晒干即可备用。
&&在制纸过程中,还需要一种重要的辅助材料,这里称它为滑药。能够做滑药的植物种类很多,有岩杉树根、弥猴桃藤、滑树等。此地主要使用的还是岩杉树根,一般都是现采现用。
&&走进彩纸专业户王心武的农家小院式造纸作坊,那一张张雪白的白皮纸和美丽缤纷的各色彩纸展现在你的眼前,就仿佛在向你诉说一个汩汩流淌的千年传说。他告诉笔者,自己家中已是七代祖传造纸,真可谓是抄纸世家了。经过他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抄纸的详细过程。
  此道工序需经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直至打槽等十数道步聚,也是抄纸过程中最为繁杂的事务。
  晒干的构皮麻一般按至斤束成一捆,放入河水中浸泡两天两夜。浸泡后用手揉洗,将构皮上的污物清洗掉。随后放入石灰池内沾过浆,便可以用纸甑煮料。将沾过浆的构皮麻一捆捆码入纸甑,每次可煮料斤,整整蒸煮两天两夜,这样构皮麻就慢慢由白变黄,由硬变软,成了皮料。由于大多数抄纸户两个月左右才需煮料一次,故石桥人在村口合砌了一台灶共用,却也经济实惠。
  蒸好的皮料需要在河中浸沤两至三天。在浸沤过程中每天需翻洗三次,以洗掉石灰和其它杂质。河沤过的皮料裹上地灰,放在纸甑内蒸煮一天一夜后,再放到河水中漂洗,洗去地灰杂质。这时皮料又变得很白,成为非常柔软的皮料纤维。皮料晒得半干后,再以手工挑选,拣出杂质,并把纤维撕细。选好的皮料装入六尺长的布袋内再次清洗。清洗时在袋内放入一把五尺长的料耙往复抽拉,以起到揉洗过滤作用。揉洗后将袋内皮料挤压成团备用。
  将一定量的料团放入纸槽,加水用槽杆将之打散成棉絮状。这是唯一引入现代机械的部分,以前的打浆是采用杠杆原理,将料团放在一块石板上,不断踩压杠杆的一端以碎料成浆。近年来,抄纸户们自行设计制造了回旋式的打浆槽,在槽的一侧由电机带动木牙齿轮,通过不断挤压和水冲,将皮料很快打磨成浆,这种方法,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在安徽、浙江、四川等地的古法造纸中,大都采用机械制浆,往往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而在丹寨,却还是用这种最原始和环保的方式采集原料,打磨成浆。其所有工序没有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这也许正是此地造纸延续数百年,却依旧山清水秀的原因吧。
  在抄纸前先备好滑药,按一定比例兑入纸槽,并将滑药与纸浆调匀。抄纸需要经历抄浪、压纸、晒纸、揭纸、裁纸等步骤,方法也类似于其他古法造纸。
  此地生产的纸大多为幅面大小,故一人便可独立抄造。我们从村中走过时,一路便看到许多户门前都砌着一孔纸浆槽,抄纸工们人手一幅纸帘,站在浆槽前将纸帘插入纸浆槽,反复抄浪两至三次,倒出剩余的浆水即可起帘。将抄出的湿纸从纸帘上放到垛架上。一般熟手每日可抄一千张左右。
  将每天抄好的湿纸放到压纸架上,上盖木板,压以重物,静置一夜,一般可榨出%以上的水分。第二天,将压纸架上的湿纸移到撕纸架上。晒纸时先沿着关头(即纸领)上的一角将湿纸揭下,用棕制晒纸刷扫贴在纸焙(即火墙)上将纸烤干。纸焙的制作很精致,先用竹片编成纸焙笼,再将两片纸焙笼搭成上窄下宽的堤形,然后用过滤的石灰膏加废纸桨麻筋及适量墨汁调匀,抹在竹纸笼上。纸焙的一端下部通向室外的灶膛,另一端接通烟道,纸焙内侧的底部用二层砖砌成防火墙。这种纸焙一般可连续使用七八年。
  将烤干的纸从纸焙上揭下,一张白皮纸就这样出炉了。这种纸一般用于产品包装等领域,如果要制成宜书宜画的国画纸,则需要从浆的调配、抄浪的厚度以及晒纸工艺上加以调整。
  工艺彩纸的制作
  丹寨彩纸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除白皮纸外,还造出了各种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工艺彩纸。纸的不同色彩,来自于特制的染料。这些染料均采自附近山上的花草植物,采集后清洗晒干,然后蒸煮一天。随后放入适量清水搅拌,便制成了彩纸所需的染料,不同颜色可加入不同数量的花草配置,数量多少大都由抄纸工自行估算。这样造成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灰色配什么颜色好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