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到万物从心过,依然保持本心不变万物皆不变?本心的纯洁。

The requested URL '/content/16/002.s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为题目的作文开头和事例
★柒柒0065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间,又是一年过去,迎来2014.徜徉在落叶飘飞的小径,感受着亘古不变的季节轮回. 春来草自青,秋至叶飘零,世间万物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而变化着,当生则生,当落则落.自然地绿,自由地红,自在地落,一如这金灿灿的落叶,从抽芽吐翠,到郁郁葱葱,再到静美飘落,直至化入泥土走完生命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只是顺从自己的本性生长着,不为外物所拘泥所左右,不违本心地享受着生命的绽放与凋零. 忽然想起唐代诗人张九龄两句著名的诗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啊,一草一木原本都有自己的本心,它们不会为了美人的折取、欣赏而刻意为之,它们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褒奖,它们只是顺乎自己的本心本性,顺其自然敦厚宁静地生长.因时而发,不伪不装,自然天成,大美不言.正如上古鸿蒙所曰:“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 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天地万物纷纭,应该各自回归自己的本性,浑然不用心机,其本性才会终身不离.如果使用心机就会失去本性. 草木有本心,人呢?也应该是有本心的吧.人若能如草木,记得本心,不受社会的雕琢,不违逆内心的本真,看清晰心中的愿望,真真实实地走自己的人生路,在这样的淡与静中,在这样的不违真实里,合于天地大道,活在世上就会轻松很多.《元史·仁宗纪三》里有这样的禅语对话:“ 仁宗 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明心见性即摒弃世俗一切杂念,切勿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 曾经有哲人说过,生活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生活本身,我相信,每个人与生俱来都象草木一样有自己的“本心”,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本心”被各种欲望所遮蔽或者扭曲.活在世俗的社会中,我们被一个个社会角色所规范所裹挟,我们为名为利奔波忙碌,对外在的无休止的追求致使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修为,在追求所谓成功的路上,搞得自己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但是,这世上哪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别人的标准衡量的,而按照别人的意志塑造自己,其实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本心.生命要顺其自然发展,不应因为他人眼中的成功标准而舍弃自我.更何况,事业的成功并等同于人生的成功.成功的人生应该是幸福快乐的人生,是按照自己的本心本性生活的人生.很多事业成功的人,活得不并比普通人更快乐,表面的风光掩饰不了内心的疲惫.人生的痛苦大多源于没有顺从自己本心生活. 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人的本性是无羁无绊的,只有顺从本心释放本性,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就是说,人应该做自己心的主人,应该不负本心地活在这个世上.我们最初的本心都是简单清纯的,只是人越是成长就会变得越加复杂,我们慢慢地学着理性地或世故地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变得所谓成熟和长大. 因为我们总希望可以得到身边每一个人的认可,所以大多时候都活在别人的目光里,用别人的标准校正着自己.虽然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心灵却一步步走入低谷,幸福感似乎也越来越遥不可及.人的一生如能做到“不负本心”,我想,那就是比较完美的人生了. 其实,我们就是这宇宙万物中的一分子,和草木一样,我们都享有这世界的厚爱,每个人都是这世界独一无二的风景,我们要做的是真实地接受自己、尊重自己、定位自己,无论是做一棵参天的大树,还是成为一棵柔美的小草,我们都要活出自己的本性,对得起生命.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事本是事,无须精心去处事.我们就应该回归简素淡定的“本心”,忠于自己,忠于良心,一如这默默无闻却能傲视风雨、自强不息地生长在山间路旁的草木,不理会世人关注和赞赏的目光,卑微但不自卑,率性但不张扬,不刻意,不造作,不与风争鸣,不与日争荣,自由自在诠释生命的充盈,悄然地完成自己平淡却丰富的一生.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不违本心地,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持党员纯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