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给一艾滋病患者自述窗口期抽血,结果患者陪护跑过来按压穿刺部位时手不小心

您的位置:
四川艾滋病人带血针头刺破护士手 患者逃离医院
http://www.39.net     时间:日
  护士给病人输液,针头不小心扎到了自己的手指,但意想不到的是,这名病人竟是艾滋病患者。这事就发生在11月26日北碚区某医院。
  输液时护士扎破自己手指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北碚该医院,该院医教部夏主任告诉记者,11月26日,一名被刀砍得失血性休克的男人被送到医院骨科。护士小萍(化名)为其输液,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因第一次穿刺没成功,她又进行第二次穿刺,结果不小心刺破了自己的手指。
  11月30日上午,医院开会时,骨科负责人提及此事,在场一医生突然回想起来,这名男病人曾到医院看过病,当时就检测出他是艾滋病患者。医院立即将病人的血液拿到院内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结果显示,病人血液呈强阳性,至少属于艾滋病毒携带者。回头再找男病人时,这名病人已于29日晚悄悄逃离医院,并欠下医院5000多元的治疗费用。
  护士情绪已基本稳定
  按照有关规定,在被艾滋病传染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最有效,服药最晚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从被针头所刺到发现病人是艾滋病患者,时间已经过去了4天。但昨日,医院还是派专车到重庆市传染病医院取回了阻断药物,到目前,该护士已经服了3次药了。夏说,按重庆市疾控中心的安排,医院将在第7天、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护士进行查血,如果在半年后护士血液呈阴性,就证明没有被感染,也就不需要再吃药了。
  昨日,记者试图联系护士小萍进行采访,但小萍在电话里拒绝了。据了解,22岁的小萍刚得知此事时,她情绪激动,“哭得跟泪人似的。”不过目前她的情绪已经基本稳定。
  面对艾滋病人医生护士难设防
  给病人输液,护士扎破了自己的手指,这已不是第一次。昨日,众多医院医生护士接受采访时称,由于并不清楚患者是否是艾滋病患者,因此根本防不胜防。
  重庆九院一负责人称,目前医院采取的措施是,遇到这类病人,可以缓几天做手术的,术前一般都建议病人先做个初筛实验。“当然,面对急救病人,由于时间仓促,就没办法进行初筛了。”
  市内其他医院的不少医生对此也显得极其无奈:目前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规范操作,他们呼吁,艾滋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应对医生护士坦诚相告。
  相关链接:
  编者按:面对艾滋病,我们只能极力避免类似状况的发生,除了经常可能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外,普通人群也应该树立起正确保护自己的意识,正常情况下坚持术前检查,尽可能的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关注艾滋病, &&&&
如觉得本文有用,请向朋友推荐39健康网 |护士没戴手套给艾滋病人抽血担心传染给我?
  我想问一下我四周前买了你们的雅培测试纸,现在6周了。买了另外的一种测试纸。检测的准确吗,我是护士没戴手套给艾滋病患者抽血,有可能被感染吗
  当时手上没得明显的伤口,但我的手感觉到采血管里的血好烫,由于当时不知道此人是艾滋患者我没洗手又去做了很多事情,这样属于高危行为吗?
  答:抽血是不会传播艾滋的,因为针是一次性的 &而且人家的手套手指也没有接触到你的针眼,都是针接触到的,人家最多接触你的完好皮肤,皮肤是可以抵御HIV入侵的 &因此正常的生活抽血是不可能交叉感染艾滋给你的
分享给小伙伴们:
支持协会单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国际艾滋病协会亚洲分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香港艾滋病防治协会
生产厂家:北京玛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Alere Medical Co., Ltd、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任何有关:北京艾滋病检测、廊坊艾滋病检测、hiv试纸、艾滋病试纸、艾滋病检测费用、艾滋病试纸购买、爱卫试纸、雅培试纸、艾博试纸、梅毒试纸、hiv试纸检测、hiv试纸购买、等问题均可与我们联系!您的位置: →
→ 病人在厕所与护士交欢
病人在厕所与护士交欢
今天去医院输液(好像是急诊科),刚要输完救护车送来一个病人,当时护士很少,好像都去救那位病人了,当时情况比较紧急,我就急忙叫护士来给我取针头,她忙着跑过来给我取了针头后继续回去就那位病人,我就听见有人给她说让她戴手套,那位病人是位艾滋病患者。回来后我想起这个事情觉得怪怪的。请问我会不会被感染啊?要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我就怕护士当时太忙了,而且她是给我拔了针头再回去救那位病人时,才听到别人说那是艾滋病患者。要是她手上有艾滋病人的血液给我拔了针头,会不会被感染?就想请教下会不会感染?想就想请教下会不会感染?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看,即使护士手上有血,拔针头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指导意见:拔针头手接触不到你的针眼,血液也不会进入你的体内的,再有如果护士手上有明显的血液,你应该能够看到的,不用紧张,只有感染者的血液通过伤口进入体内,才可能传播艾滋病,你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病情分析: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您的情况基本可以排除艾滋的可能的。
指导意见:日后必须注意自我的保护。避免在有不不洁性生活发生。同时注意增强自身免疫力的调理。注意适当的户外锻炼是最好。
我是护士,在给性病病人打针的时候,他打个喷嚏,喷我一脸都是唾沫,好像还弄到我嘴里了,我会被传染性病吗
病情分析:你好:性病主要是通过性传播的,是不会通过唾液传播的,所以这种情况是可以放心的,不会感染什么疾病的。指导意见:生活当中只要没有高危行为基本是不可能感染性病的,不要担心的。以后打针的时候注意尽量不要接触患者的体液,尽量避免针头扎伤自己就可以了。医生询问:
病情分析:您好,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很难被感染性病的,不需要担心的。指导意见:性病的传播主要是性接触、血液和母婴,接触被性病患者污染的物品也是有几率被感染的,性病的致病物主要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里,唾液是不会传染性病的,不需要担心的。
祝您健康!医生询问:
在抽血过程中,护士的手套会接触病人血液吗?去医院抽血,护士在涂完一遍碘伏和白色的液体之后,用带着手套的手指按了下我的静脉,然后扎的针。我想请问医生,在消毒之后摸静脉时,如果手套上有病毒会不会被涂上的碘伏立刻杀死,那样扎针的话,会把病毒也带入血管里去吗?谢谢
病情分析:您好,在消完毒后是不能再用手指去按压穿刺部位的,否则就存在存在感染的风险,如有不洁手指按压,须再次消毒后进针穿刺静脉。指导意见:如果先用涂上消毒液,故即使她手上有病原体,这个上面的消毒液有杀灭病原体的作用,但她的这个操作是不规范的,还是有感染的风险,但机率是非常低,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这方面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报道,故你也不要太紧张了,这种情况下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机率是极低的,这点上大可以放心好了。医生询问:
病情分析:在抽血过程中,护士的手套是不会接触病人血液的,就算是接触病人血液,护士也有自己的保护意识,也会更换手套的。指导意见:一般抽血的针,护士是不可以接触的,是处于无菌的现象,所以是不会有病毒带入血管里去的,可以放心,不要紧张。医生询问:
我是护士现在怀孕了,因为经常得接触病人,所以会经常用速干手消毒液和洗手液洗手,对胎儿有影响吗?
病情分析:你好:从你描述的情况经常用速干手消毒液和洗手液洗手不会对胎儿有影响。指导意见:建议你放松心情,不必过滤,不要劳累,适当活动,加强营养,定期孕检,祝你健康。
病情分析: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来看,考虑一般是没事的,按时产检观察指导意见:建议您一般是没事的,保持良好的心情,按时产检,注意不要劳累,发现不适可以休息几天
我是一名护士 夜班给一位肝硬化的病人导尿时 尿液沾到我眼睛 当时因为操作没完成 三分钟过后才采取措施 用生理盐水冲洗 当时查病人的输血全套检验结果未回 第二天再查时病人已自动出院 请问我会被感染乙肝或丙肝吗 谢谢
病情分析:乙肝丙肝都是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的,病人的尿液中是不含病毒的,所以是不会传染的。意见建议:根据您的描述,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传染的。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描述,可能性很小。意见建议:乙肝或者丙肝,传染途径是通过血液,不是尿液。如果你在扎针时候有血液接触到你,你的手有破口,那么可能性很大,请不要着急。
臀部以上腰以下的部位疼,导致附近都有点酸胀…是怎么回事?需要做怎样的治疗?疼痛也是一阵一阵的…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描述及症状可能会考虑是不是有可能是结石的可能。指导意见:建议B超排除是否有结石,如果不是那就可能是肌肉或者韧带拉伤,做下热敷就可以。
病情分析:你好:从你描述的情况臀部以上腰以下的部位疼,导致附近都有点酸胀考虑可能是腰肌劳损。指导意见:建议你注意休息,卧硬板床,可以局部热敷,避免弯腰,拍片看看有无腰间盘突出,祝你健康。
病人在厕所与护士交欢相关文章推荐
病人在厕所与护士交欢相关热门回答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我在非洲当护士 8个月救助600艾滋病患者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作者:戴志悦 于小兵
  8个月救助600多艾滋病患者, 坐直升飞机机务人员不敢帮忙——
  “他们随时都会吐血,喷得病床周围到处都是!”
  2006年,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护士长陈海花主动请战,带领北京军区总医院8名护士,参加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8个月的时间里,她接诊的患者中,10个中有7个都是艾滋病毒感染者!艰苦的生活环境,恶劣的医疗条件,她却用高超的医术和救死扶伤的精神,救治了一个又一个患者,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陈海花和非洲孩子在一起
  十个病人七个HIV阳性
  对于维和医疗分队的医护人员来说,最危险的不是炮火和武力冲突,而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病菌。
  陈海花和她的战友们所在的是绥德鲁中国野战二级医院,十几间简易平房围成的一个面积不足500平方米的四方形院落。医院所处的绥德鲁区域,艾滋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她曾做过一个统计,住院的病人HIV阳性率达到了72%,也就是说10个病人有7个都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病区的环境简陋,防护装置简单,护理工作与病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穿刺、抽血,处理病人的呕吐和分泌物等,如此高频度地接触这类患者,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导致感染。
  “他们随时都会吐血,喷得病床周围到处都是。”严重的血液污染,陈海花和同事们心里也发怵,而且这里的防护装置都很简单,病人突然发病时,她们有时甚至来不及做自我防护。
  一名患艾滋病伴开放性结核并感染了恶性疟疾的维和士兵被送到医院的第二天,陈海花巡房时,发现这位病人表现很奇怪,一会儿什么表情也没有,一会儿两手乱抓,神情呆滞,虚弱地呻吟。陈海花上前询问,但他根本无法交流,一量体温41oC,陈海花赶紧报告医生并拿来冰块给他降温。
  突然他乱抓的手一把把针头拔了,血从针孔渗了出来,而且开始呕吐。“我们巡房时并不会随时防护的。”当时情况紧张,病人随时可能被呕吐物堵住气管发生窒息,她根本来不及做防护,赶紧给病人摆体位让他呕吐。
  上面刚刚吐完,下面又开始腹泻,大便完全成黑色,恶臭扑鼻而来。病人带血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把病床周围的一切都污染了,床单、被子、监护仪,还有一直在他身边的陈海花。陈海花的衣袖、身上和裤子上,都被污染了。
  病人稍安稳些,陈海花迅速穿上防护服,戴上胶皮手套和口罩,为这名士兵处理被拔的针头,止血,重新建液路,换药,推药……一切有条不紊。
  “在进行注射等有创性操作时,医生从来不催我们,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时候必须稳住,才能既拯救患者,也保护好医护人员。”陈海花说。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术,陈海花一次性完成了高风险、高难度的操作。
  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后,士兵病情得到控制,人也平静下来。陈海花开始清理狼籍的现场,给他擦洗玷污的皮肤,更换了一套干净的床单被子、监护仪等。
  在利比里亚8个月的时间里,陈海花带领护理分队先后救护HIV阳性患者600余例,疟疾患者186例,转运重症患者38例,这当中,病人与病人之间、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没有出现一例感染。
  直升机上边吐边治疗
  其实,最危险的并非在医院护理病人,而是转诊。由于二级医院受条件限制,不能直接为高危重病人实施手术,需要转送到三级医院。
  这是一项危险性更大的工作,医护人员要在直升机这个狭小动荡的空间里,给患者做暴露性穿刺注射、直接处理病人呕吐物和分泌物等高危工作。他们不仅要面对躁动、病情随时可能恶化的病人,还要克服因直升飞机巨大的轰鸣声及长时间颠簸导致的恶心、呕吐反应。
  当时,利比里亚正处在雨季,有时一天要下好几场雨,更增加了飞行的危险。每一次转诊都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首例转诊也是由陈海花完成的。一位HIV感染合并肺卡氏肺囊虫感染的住院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生命垂危,必须立即送三级医院治疗。但由于飞机误点、故障等各种原因,她和医生从上午10点开始,直到下午3点才把病人送上直升机,来来回回跑了三趟。这5个小时里,她要观察随时可能恶化的病情,一直和病人呆在救护车里,天气闷热,穿着防护服的她汗如雨下,长时间的蒸烤下,她感到自己随时会虚脱。
  但她咬着牙一直撑下来,因为她知道身边的病人比她还痛苦,她要安慰他焦躁不安的心理,还要照顾他的吃喝拉撒。
  上飞机时,机组人员被他们身上穿的隔离服和口罩吓坏了,像躲瘟疫似的跑得远远的,竟没有一个人敢过来帮忙。
  在闷热的机舱里,直升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陈海花只能看医生的口型和手势接受指令,实施救护。患者仍处于呼吸衰竭状态,并出现情绪躁动。陈海花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更换液体,注射镇静剂,监测生命体征。
  飞行途中,下起了大雨,机身剧烈的颠簸,陈海花出现了严重的晕机反应,面色苍白,不停地呕吐,但她仍坚持观察病人,详细做好飞行病情记录。直到飞机降落在蒙罗维亚机场,将患者安全地交给三级医院医护人员,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黑人老奶奶的拥抱
  维和医疗队主要任务是保障维和部队官兵的健康,但由于绥德鲁当地仅中国野战二级医院一家医院,因此陈海花和同事们还额外承担了救治平民的工作。
  一名26岁的女性艾滋病晚期患者,右脚背大面积溃疡,高度腐烂,家人都不愿与她接近。陈海花她们不嫌脏、臭和危险,一点一点去腐、清创,直到清除干净,仔细包扎好伤口,因为害怕感染一直躲在远处的病人家属感激不尽。
  让陈海花印象深刻的还有她们救治的一名9岁儿童,孩子臀部、后背重度烧伤,并发生了严重感染,浑身恶臭。送到医院时,这个营养不良的孩子,身上沾满了脓液和血水,哭得撕心裂肺。由于没有成品药可用,医务人员就根据记忆中“银锌霜”的配方,利用现有药品自己配制,陈海花每天为患儿洗澡、浸洗创面、换药,还和厨师为这个孩子准备了特殊的营养膳食。在大家细心看护下,患儿病情得到了控制。
  但患儿出院10多天后却未能如约来复查,陈海花与战友们就带着药品和营养品,沿着崎岖、泥泞的小路找到了他家。见到中国军医,患儿全家人都很激动,全面检查后发现,患儿后背的烧伤创面已经愈合,臀部的大部分创面也明显缩小。患儿的祖母——一位黑人老奶奶挨个儿拥抱了中国的维和“天使”,绥德鲁市市长格莱迪女士后来还与专程到医院感谢。
  陈海花,1987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护校,先后在重庆大坪医院和北京军区总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多年,现任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总护士长。2006年3月,担任北京军区首支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护士长,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记者手记
  家里有一面“女儿墙”
  在八一儿童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外,记者第一次见到了陈海花。她绝对是这里的偶像级人物,护士们都叫她“陈总”,还笑称都是“花粉”——陈海花的粉丝。她娇小的身材和可爱的笑容,让你根本无法把她与曾经那个英姿飒爽的“蓝色贝雷帽”联系在一起。
  她说,去利比里亚的时候听说在那里有钱也没地儿花,所以只带了200美元,没想到钱都花在了打电话上,而且根本不够花。全队只有两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但时常出现网络故障,越洋电话虽然信号不好,万分庆幸的是能够打得通,但5美元一张的卡很不禁用,说不上10分钟就用完了。后来便与家人约好,每周六定时由女儿从国内打给她。
  8岁的女儿牢牢记住了给妈妈打电话的时间,还写在了家里门边的墙上时刻提醒。这面墙是陈海花家的“女儿墙”,上面画满了代表一家三口的小人儿,写满了“妈妈我想你”。
  陈海花到达利比里亚的第10天,正是女儿8岁生日,她给女儿送的生日礼物就是自己在非洲拍的一组照片,反映非洲的同龄孩子,没有吃,没有喝,极度贫困的生存状况,要让她看到世界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和地方。
  新闻链接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五位中国护士颁发了第41届“南丁格尔奖”,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总护士长陈海花是获奖者之一。
(责任编辑:王乐羊)
07-07-13 09:50·
07-07-13 09:45·
07-07-05 14:27·
07-06-28 14:06·
07-06-26 16:39·
07-06-19 14:47·
07-06-19 08:32·
07-06-14 08:59·
07-05-31 07:57·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患者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