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比一比ppt值是多少

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 &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小数乘以整数
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 ⑴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 3.5元=3元5角
&& 3元&3=9元
&& 5角&3=15角
&&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
35&3=105& &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小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这个问题想出这么多方法。(教师指着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几元几角来解决。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5&3=&&&&
(元)】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后会发现,算是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扩大10倍&
元&&缩小到它的1/10&&1
&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5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 7 2& &
扩大100倍& &&
&&&缩小到它的1/100&&3
引导性提问:
& &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2.5&7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P2做一做&&
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教 后 修 改
&P7练习一第1、2、3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小数乘以小数
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中板演:
方法一:1.2米=12分米& &
0.8米=8分米& &
12&8=96(平方分米)&
& 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扩大到它的10倍& &&
& 0. 8& & 扩大到它的10
& 缩小到它的1/100&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练习:
&&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 0.0 2 4&
&& & 0.1 4&
&& &0.0 0 0 3 3
& ②根据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5&&0&&0&&0&
1&&6&&3&&2
&&&6&&2&&5&
&&4&&0&&8&
2&&4&&3&&6&
1&&1&&2&&5&&0&
5&&7&&1&&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 后 修 改
&P8第7、9题,P9第13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小数乘小数的验算
P6例5、做一做,P9练习一第10—12、14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0.12&6& &1.6&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P9第10题)
3、思考并回答。& &
&&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的验算)。
二、新授:
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
&& 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 方法2:用计算器来验算;
&& 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可以发现答案是7.28是错的.
师:所以每个小朋友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
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 &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第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 后 修 改
&P8 页8题,P9 页11、14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积的近似值
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得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 1.2&0.3&
&0.7&0.5& &
0.21&0.8& &1.8&0.5
&& 1-0.82&
&&&1.3+0.74&
&&&0.25&0.4
&& 0.4&0.4&
&&&0.11&0.6&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 &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 &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保留两位小数是(& &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 0 .2&&8
& 2 0 5 7 2&
&&1&&6&&3&&5&
&&1&&6&&3&&2
3 0 8 5 8&
&&4&&0&&8&
3. 2 9 1 5 2&
&&&5&&7&&1&&2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 3.574& &
3.583& & 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教 后 修 改
&P8第1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连乘、乘加、乘减
P11例7、做一做,P14练习二第6—10题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
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一、激发:
&& 1.02&0.2&
& 0.45&0.6& &
0.8&0.125& & 0.759&0
&& 0.25&0.4&
&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 12&5&60&
&30&7+85&
&&&250&4-200
&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 ⑵ 得出:
&&&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学校图书室准备铺地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是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 怎样知道100块瓷砖够不够呢?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
追问:0.9&0.9是先求的什么?再乘100又求的是什么?
4、那110块够吗?(学生独立尝试,可以怎样算?)
(1)0.9&0.9&110&
0.81&10+81
&& =0.81&110&
&&&=8.1+81
&& =89.1(平方米)&
&& =89.1(平方米)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如何算的?
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连乘式题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乘加和乘减式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6、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 ⑴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
1、P14页7题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
&=0.094+25.8
=5.04& &&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 19.4&6.1&2.3&
&&&3.25&4.76-7.8&
& 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今天都学了什么?
教 后 修 改
&P14第6、8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P12课文、例8、做一做,P13—15练习二第4、5、11—14题。&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经历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的推导与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3、培养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一、激发:
1、简便计算:
25&95&4& &
&&&4&48+6&48&
&&&102&56&
&& & 44*25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 ab=ba
乘法结合律& & a(bc)=(ab)c
乘法分配律& & a(b+c)=ab+ac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
0.8&0.5)&0.4○& 0.8&(0.5&0.4)
&&(2.4+3.6)&0.5&&&&
2. 4&0.5+3.6&0.5&&
&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简便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25&4.78&4
=0.25&4&4.78& &&
&&&乘法交换律
=1&4.78& &&
&&& 乘法结合律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 &乘法分配律
=130+0.65
6、练习:& &&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2、 P13页练习二第五题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 后 修 改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二单元&&&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建议: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
小数除以整数(一)&&&&&
——商大于1
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一、复习准备:
(1)0.35里面含有35个(&&&
(2)0.63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3)1.3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24&4=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
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现:被除数是小数。
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这节课就来探索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个位上余下的2和十分位上挪下的4能合起来除以4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使学生明确:个位上余下的2可以表示20个十分之一,和十分位上的4个十分之一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除以4
得6个十分之一,因此十分位上可以商6.
①先用整数部分的22除以4,商5余2,5写在被除数个位2的上面
②把十分位上的4移下来,合成24个十分之一,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商6,这个6表示6个十分之一,因此要写在十分位上
③为了表示6个十分之一,在商5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这样就表示6在十分位上了。
观察: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6
&&&&&&&&&&
2 4………………24个十分之一
&&&&&&&&&&
&&&&&&&&&&&&
问: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学生独立练习后,教师讲评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通过学习,大家知道商的小数点怎样点吗?
(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要对奇,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起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 后 修 改
&练习三的第1、2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
小数除以整数(二)&——商小于1
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练习三第3—11题。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一、复习:
1 教师出示复习题:& &&
(1)22.4&4& &&
(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数。
2.4=&&&&&&&
117=&&&&&&&
1、教学例2:
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那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呢?这道题该如何列式?
问:你为什么要除以7,&&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
原来"7"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
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为什么要商0?(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点上小数点。)
强调:点上小数点后接着算.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2.4&3& & 7.2&9
学生做完后,小结,小数除以整数,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除的商的哪一位不够除,就要在商的哪一位上写0占位
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百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在计算中遇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像例3这样的小数除法到最后没有余数就叫除尽了。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学例4: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如果有余数怎么办?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 如果被除数末尾有余数,就在余数的后面添0再除
(4)除得的商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商0,占位
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P18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
&& 1、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 2、被除数比除数小时,计算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P19第4题,P20第8、11题。
教 后 修 改
&P19第3、5、6题,P20第7、9、10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个数除以小数
P21例5,P22例6、做一做,P24练习四第1—5题。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的方法。
一、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 13.8   4.67    0.725
2、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3、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问: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计算:1.5&0.5
组织学生议一议,使学生明确: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它的10倍,变成15&5来计算。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果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三、新授:
1、出示例5
(1)教师:小明正准备和奶奶一起编中国结,说一说图上有那些信息?(奶奶编一个“中国结”要用0.85米丝绳;这里有7.65米丝绳;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观察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问:前面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做呢?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12.6&0.28
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两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一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数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如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看、二移、三算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
1、P22做一做
2、判断并改错:
1.44&1.8=8    11.7&2.6=4.5   4.48&3.2=1.4
五 课堂小结
&&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 后 修 改
&P24第1—5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商的近似数
P23例7、做一做,P26练习四第10、11题。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 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7,口述图意,&&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 &&
2、P26第10题第(1)题。& &
教 后 修 改
&P26第10题第(2)题、第11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小数除法的练习
P25—26练习四第6—9、12、13题
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沟通整、小数的除法,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并会根据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2、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
1、观察P25第8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吗?并说说依据。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校正。
小结:根据商不变性质,我们就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师出示题。
根据324&24=13.5 填出下面各题的商。
3.24&24=&& &
3.24&0.24=&
&&3.24&2.4=&&&&0.324&2.4=&&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师:同学们能计算小数除法了,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第6题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P25第6题
二、指导练习
1、P25第7题:你能提什么问题?会解决吗?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 ①共有多少人?(含教师)
&& ②每人车费(单程)是多少钱?
&& ③每人至少应带多少钱?
教师小结:相信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P26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根据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三、发展练习
1、P26 第12题
&&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P26 思考题
先解释停车收费的规定,再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教 后 修 改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P27、28例8、例9、课文,P30练习五第1、2题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话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这个故事讲得完吗?为什么讲不完呢?(板书:重复出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和这个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们一起到运动场上去看一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有些同学算着算着就停下了,发现了什么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
1、余数总是“25”。
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其他除法算式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同学们算一算: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能除尽吗?(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观察例8、例9的三道题,你们发现他们的异同吗?(不同点:一个是小数“3”的循环,另一个是小数“4”和“5”的循环。相同点: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板书: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一说理由。
&52.52525…&
&4.1677…& &
3.212121…& &3.1415926…
&&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除了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外,还可以用简便记法来表示。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1、商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数;2、商的小数部分倍数是无限的,叫作无限小数。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概念的吗?
三、巩固练习
用计算器算出商后,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是循环小数的要求用简便方法写出来。
19&11&&1.08&3.3&&13.25&10.6
教 后 修 改
&P30第1、2题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P29例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一、导入新课
&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吗?
& 计算器有这么多好处,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请大家先独立操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3)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
根据规律很快写出后两题的结果,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第7-9题。
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
教 后 修 改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解决问题(一)&&&
&——归一问题
P32例11、做一做,P34练习五第1—3题
1、使学生掌握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
2、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一、复习:
0.18&9&&&&&&
3.6&0.4&&&&
1&0.5&&&&&&&
7.2&0.72&&&
2 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每一天产奶31.5千克,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二、导入:
&1、教学例11:
同学们,你们见过奶牛吗?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她正在和爸爸一起挤牛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挂图),&&从图中,大家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1)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尝试分析数量关系。
问:这题能一步算出最后结果吗?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请学生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
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
73.5&7=10.5(千克)&
31.5&3=10.5(千克)
请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
(2)观察对比:
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2、P32做一做
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请学生从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并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1)根据小明的提示:先算出一共要付多少元?再算平均每人水费多少元?
列式:2.50&14.5=36.25(元)
&&&&&&&&&&&
36.25&4=9.0625(元)≈9.06(元)
(因为付钱时,一种情况付到角,另一种情况付到分,由于本题水的单价是2.50元,所以本题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
列出综合算式:2.50&14.5&4
&&&&&&&&&&&&&&&
=9.0625(元)
≈9.06(元)
答:平均每人付9.06元。
提问:每一步求什么,乘除混合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
(2)根据小红的提示:先算出平均每人用多少吨水,再算出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
列式:14.5&4=3.625(吨)
2.50&3.625=9.0625(元)≈9.06(元)
答:平均每人付9.06元。
三、巩固练习
1、P34第3题: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2、独立完成P34第1、2: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教 后 修 改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解决问题(二)&&&&
——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
P33 页例12,P34—35练习六第4—6题
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一、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1、教学例12: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没分装在一些玻璃瓶中,每个瓶最多装0。4千克,需要多少个瓶子?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6个瓶子可以装多少香油?(验证)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 ①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难算:如果要包装17个礼盒,需要多长的丝带?
问:这题为什么不能像第1题那样进一呢?
3、小结:看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进一法”,什么时候要用“去尾法”吗?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P33“做一做”
&&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2、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进一法)
3、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去尾法)
四、作业:
& 1、P34—35第4—6题。
& 2、搜集生活中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 后 修 改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解决问题的练习
P35练习六第7—10题
1、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灵活运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
1、P35第6、7题
(1)P35第6题
问:“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最多”?
理解后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吃完蛋糕,我们还要吃点水果,果农民正在运葡萄,请你们帮忙算一算,需要几个纸箱?
(2)P35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对比第6、7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2、判断下面各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问:你们还发现生活中哪些问题也是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解决的呢?
教师可请学生将搜集的问题进行汇报。
二、指导练习
1、解决下列问题
(1)一筒橙汁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4克橙汁粉和8克方糖,冲完这筒橙汁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P35第9题)
提醒学生橙子粉瓶上隐藏了450克这个条件;学生在计算450&16时就要遇到取商的近似值,然后再用取的近似值与9相乘,这种情况是学生第一次经历。因此,教师要给以必要的指导或提示,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走过多的弯路。
(2)电信局为新建小区的680户居民安装宽带网,工人平均每周安装70条,电信局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安装完?
请学生先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然后再在练习本上独立练习,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2、P35第8题
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P35第10题
&&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4、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课堂练习:P35第9题。
教 后 修 改
网络教案、特级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一比教学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