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单学科学习有什么区别

跨学科统整的Scratch校本主题单元教学实践--《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10期
跨学科统整的Scratch校本主题单元教学实践
【摘要】:正目前,美国、英国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校都在积极探索"课程统整"。相关教育研究者指出,所谓"统整",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不同、实则相关的事物或现象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课程统整"是指将学校课程中相关的课程及学习领域进行整合,通过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科目的整合,增加学科间的相互关联。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3.58【正文快照】:
目前,美国、英国以及中国的香港Scratch是一款由麻省理工学院(MIT)但同时,Scratch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校都在积极探设计开发的一款面向少年的简易编程问题:1绘制角色。在Scratch校本主索“课程统整”。相关教育研究者指工具。这款软件不仅易于孩子使用,还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政荣;[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2期
蔡培阳,沈兰,林一钢;[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8期
马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熊士荣;张友玉;;[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山风;[J];现代教学;2005年10期
金建芳;;[J];现代教学;2013年03期
罗厚辉;;[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9期
王远;[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12期
杨向谊;张才龙;严一鸣;;[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3期
李健;;[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立瑶;;[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袁湛江;张弘培;桂维诚;;[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沈畅;[N];江苏教育报;2009年
辛学东;[N];天津教育报;2008年
本报记者 赵小雅;[N];中国教育报;2010年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N];中国教育报;2010年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宋红斌;[N];江苏教育报;2012年
钟启泉 刘徽;[N];中国教育报;2011年
杜悦;[N];中国教育报;2014年
高靓;[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于建坤;[N];中国教育报;2001年
(山东省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孙宽宁;[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丹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段俊霞;[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光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韩秀秀;[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张岳;[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张欣;[D];西南大学;2015年
段俊霞;[D];西南大学;2006年
戴蔚勤;[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张锦;[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潘燕虹;[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吴梅;[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石莺莺;[D];宁波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均来自于网络,所搜集文档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均严格按照道客巴巴->文档分类->所有文档->分类。对每篇文档详细释义做出了合理推敲,并对其精确划分了类别。例: 矿产品购销合同->(标题)->所有文档->(法律文献)->(分类)->合同范本。旨在让大家把搜索到的文档对照标题,参照分类。一看便一目了然成竹在胸,放心下载,安心使用。笔者主要搜集了一些常用文档,如论文,工作总结,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报告,方案,课件,试题,试卷,答案,职业资格考试,策划营销.等等一些教育学习,办公写作,商业经营,实用性极强的文档,您若觉得对您日常学习,商业经营,社交沟通,办公写作有所帮助的话就关注我吧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跨学科研究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跨学科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5:16:4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跨学科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基于科学大概念的跨学科主题单元设计--《宁波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基于科学大概念的跨学科主题单元设计
【摘要】: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科学思维,使学生具备新时代公民的科学素养。然而,这一目标不是通过习得分门别类的科学事实性知识与技能就能达到,而是要通过主动而不断深入地学习基本科学概念、原理,获得可迁移且能广泛应用的科学概念与深刻的理解能力才能达到的。因此,在综合科学课程实践上,虽然“主题单元设计”被视作克服知识分立、科目分类过细、学校学习远离学生生活世界等问题的常用方式,人们却越来越认识到其“主题中心”倾向——虽能在形式上罗列多门学科事实性知识,却不能真正揭示与呈现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跨学科联系的深入理解,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的目的追求。因此,如何既发挥“主题单元设计”联系多门学科的优势,又克服其囿于学科事实而整合效能不足的劣势,成为当前综合科学课程设计的努力方向。本文“基于科学大概念的跨学科主题单元设计”正是朝向这种方向的初步尝试。
本文首先对文中重要术语进行界定,如跨学科、主题单元、科学大概念等,并对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科学大概念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与待研究问题,从而厘定自己的具体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接下来,以真实设计案列为分析对象,从多个维度对“主题—中心单元设计”与“概念—中心单元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主题单元设计不能仅止于联系不同学科,而是借助主题的组织中心作用与核心概念的聚合联系作用,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并使学生获得超越事实与学科界线的概念性理解与高级思维能力。
在此基础上,运用跨学科单元设计、概念为本教学以及科学大概念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科学大概念的跨学科主题单元设计”的基本程序与规范。最后,作者根据这些设计程序与规范,设计了一个基于科学大概念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单元,作为相应的设计案例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G301【目录】:
摘要4-5Abstract5-91 绪论9-24 1.1 选题缘由9-10 1.2 术语界定10-14
1.2.1 跨学科10-11
1.2.2 主题教学与主题单元11-12
1.2.3 概念、概念性理解、科学大概念12-14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4-23
1.3.1 跨学科课程14-16
1.3.2 概念为本的教学与科学大概念教学16-20
1.3.3 主题单元设计20-22
1.3.4 文献综述结论22-23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3-24
1.4.1 研究内容23
1.4.2 研究方法23-242 “主题—中心”设计与“概念—中心”设计的对比24-34 2.1 主题—中心的单元设计案例24-28 2.2 概念—中心的单元设计案例28-30
2.2.1 围绕单元主题构建知识体系28-29
2.2.2 识别、表述基本理解并编写相应的基本问题29
2.2.3 教学活动设计29-30 2.3 两种主题单元设计的综合对比30-34
2.3.1 课程目标30-31
2.3.2 组织中心31-32
2.3.3 驱动力量32-33
2.3.4 评价要求33-343 基于科学大概念的跨学科主题单元设计34-49 3.1 单元主题的确定34-39
3.1.1 区分话题性主题与概念性主题34-36
3.1.2 单元主题的选择:标准及确定过程36-38
3.1.3 单元主题的来源38-39 3.2 课程目标的确定与表达39-43
3.2.1 以核心概念为基点,绘制单元知识脉络图39-41
3.2.2 基于知识脉络图,识别科学大概念41
3.2.3 指向科学大概念,编写基本理解41-42
3.2.4 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42-43 3.3 编写基本问题43-44
3.3.1 基本问题的重要性43-44
3.3.2 基本问题的编写方法44 3.4 划分学习主题,设计均衡的教学活动44-46
3.4.1 划分学习主题44-45
3.4.2 均衡的教学活动的含义45-46
3.4.3 保证学习活动间的联系性46
3.4.4 促进意义建构、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46 3.5 学习评价46-49
3.5.1 学习评价的含义47-48
3.5.2 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选择48-494 基于科学大概念的跨学科主题单元设计案例49-57 4.1 单元主题的确定——以地理科学中“地形变化”为主题49 4.2 构造知识脉络图,识别科学大概念49-50 4.3 编排学习主题和确定基本理解、提出基本问题50-51 4.4 设计均衡的教学活动51-55 4.5 学习评价55-575 研究总结与展望57-59 5.1 研究总结57 5.2 研究展望57-59参考文献59-61在学研究成果61-62致谢6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雪;[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蒋曦,曾晓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顾小清;[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顾援;[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余雪莲;[J];嘉应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袁维新;;[J];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丛立新;曾琦;;[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曾琦;苏纪玲;章学云;江昕;;[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钟启泉;;[J];教育探究;2006年04期
袁顶国;朱德全;;[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翔;[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刘青;赖胜男;谢菊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苏全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张兴峰;;[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孙洪涛;付蕾;祁红;;[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1期
刘亚威;彭再云;谭远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王廷俊;于霞;;[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8期
金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李方;;[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祖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玲;;[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黄勇;;[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吕海平;彭蜀晋;杨晓丹;;[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龚大洁;潘沁艳;郝雪;王苑;;[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张景斌;姚未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于玉林;;[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刘惊鸿;;[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马达;;[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王启龙;;[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菊霞;[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沈林;[D];西南大学;2011年
米广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淑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李可兴;[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柏杨;[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杜亚丽;[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赵可云;[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魏薇;[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邢志芳;[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何淼;[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赵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马洁;[D];苏州大学;2010年
李翔;[D];苏州大学;2010年
应茜;[D];苏州大学;2010年
李嘉仪;[D];苏州大学;2010年
庞建涛;[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王松光;[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许宁;[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甫全;[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丛立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林宪生;[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傅建明;[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刘春燕,乔梁;[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陈继武;[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08期
张建伟;[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7期
张建伟,陈琦;[J];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黄甫全;[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10期
刘仲林;[J];科学学研究;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文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10期
张格余;;[J];电子商务;2010年06期
高路;[J];经济月刊;2000年04期
孙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韩锋;[J];计算机与网络;2003年02期
;[J];世界科学;2008年02期
孙宇;刘叶婷;韩洁;;[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张海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7期
陈凌维;;[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7期
法治;[J];陕西审计;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玉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邱凌;白杰;;[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石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高玉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李巍;刘永珍;张欣;;[A];2007年CAD/CAM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白云开;梁慧敏;;[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梁宏;张骧;;[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七集(2004年度)[C];2004年
周正华;肖翠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刘真;陈吉华;梁斌;;[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张登洋;;[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宜轩;[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第一证券 楼栋;[N];上海证券报;2006年
梁思奇;[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马海邻;[N];解放日报;2010年
本报通讯员
刘蔚如;[N];光明日报;2011年
王斌;[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文风;[N];证券日报;2006年
孙卓;[N];中国证券报;2007年
于彤;[N];北京科技报;2007年
家剑;[N];中国文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敏;[D];天津大学;2007年
夏军;[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胡小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李学民;[D];吉林大学;2005年
陈阳平;[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颜凤菊;[D];宁波大学;2013年
杨帅可;[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刘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陈晓君;[D];西南大学;2011年
肖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刘径言;[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陈维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余珍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李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杨哲;[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为什么要跨学科学习?
| 发布: | 分类: | 标签:++ | 阅读: 12,835 views
在中,我列出了我阅读过和正在读的一部分书籍,你会发现这些书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果用学科 来分类,它们是跨学科的。我们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读了多少本书,而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更高的视野,提高鉴赏力,用来弄懂很多的为什么、怎么 样。
我们需要,但如果只有方法没有内容,那么思考就很空洞,无从下手,就像一座大型水电站,如果没有蓄积大量的水,它是不 可能发出电来的,而这些水正是从不同的源头汇集而来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跨学科学习。
那我们要学哪些学科呢?这就要根据各人的需要来决 定了,我们来参考一下杜牛牛的阅读内容。(为什么又是老杜呢?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这方面的替代者,或者说还很少人去总结这方面的知识。)
当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的老师 Dr. Martin在课堂上对我们说,中国学生的存在的问题不是知识 太少,而是知识太多了。但是可惜,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记住很多知识的人,而是能够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且用其独立思考的人。
那 么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关键是不断的学习,而且要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并学习正确的内容。在之后的几年中,我逐渐沉下心来。将大学因为逃课而 没有好好学习的经济 学,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等知识再度捡起来,在工作之余重新学习,我发现学习和求知是如此的充满乐趣。
两年前, 我有幸接触了芒格的思
想。芒格主张要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共性,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将之运用于自己的主业中去。作为数据研究者,我对此理论非常感兴
趣。幸运的是,之前对于大学基础学科的自学,给我打下了理论的基础,当我开始尝试跨学科学习的时候,我可以站在许多高人的肩膀上进行思考。
两年来,我的阅读领域涉及了几个主要方面,经济学,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自然 科学,哲学,历史以及咨询。
为什么 选择这些领域作为个人补课和学习的对象呢?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宇宙和地球的运转,存在一个共通的法则和道理,这也和我长年的感触相同。因此我觉得个人的知识体系,就像拼图。当
我们学识很浅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是独立的都是不同的。但当我们掌握到一定的广度和高度,我们会发现很多道理是共通的,就像张三丰能够从山
川大河中领悟武艺的精髓,这也是我们追求的高度。
经济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能用成本和资源稀缺性的角度看待周围的
世界。记得大学经济学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们学完经济学后,不一定能发财,但是一定会改变对世界的看法。
行为学——行为学和经 济学,心理学,甚至社会学都有交叉。简单的说,是通过对表面现象通过数字和科学方法的解读,了解我们为什么犯错,以及 行为的真正原因。
社 会学——社会学告诉我们我们来自哪里以及向哪里去。通过统计,数学等方法回归后的社会 学研究,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社会现象背后的真相。
心 理学——不论是投资,理财,炒股,还是职场。只要是人
参与的游戏,就有了解一点心理学的必要。虽然现代心理学发展较为落后,还缺乏生物学中之达尔文,物理学之牛顿的角色,但是我们自己可以把实用的片段,拼接
起来形成对自己有用的行为模型。
数学——伽利略说数学是上帝的语言。我一直认为,语言和文字始终都无法表
达我们正确的想法,而数学可能是唯一能够做到完美和精确的一种语言了。生活在现代却不懂一点高等数学就好比闭着眼睛周游迷人的爱情海。
自然科学——我非常想对此做更深的划分,不过可惜,对于不是理科出生的我来说,进一步细分至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甚至遗传学,挑战和难度有点 过大。不过我对于其中的经典理论以及基本的入门知识依然充满热情,并且相信能够运用于现实中的其他场合。
哲学——在最低谷的时候,我接触到了老子和庄子。从而打开了了解佛学,道家思想,以及东西方哲学的大门。哲学在拉丁文中就是爱智慧的意
思,这是仅次于数学的一种和上帝交流的语言。
历史——阅读历史更多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当做消遣来读。但是
逐渐发现个中好书和实用的思维模型甚多,因此继续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和思考量。
咨询——把以上各学科称为“道”的话,管理咨询
就是一种“术”。作为在咨询行业工作多年的人,咨询教给我的更多是一种管理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不论是思考企
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追女朋友。
今后我会抽时间,把阅读这些学科大量资料后,个人感觉非常不错,值得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童鞋们一读的书,
做一个列表,同大家分享。
Trackback (1)
微信:zreading
顶级赞助商
赞助商链接
左岸读书公众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