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为什么需要谷歌学术Google 百度学术scholar id

涉案的三个来自德阳中江的95后女孩,家境都不算差。
他们刚执行完任务准备返回,还穿着厚重的消防服。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选自 The Ideophone
  作者:Mark Dingemanse
  机器之心编译
  参与:Rick、gabrille、盛威
  摘要:Google Scholar 是一款非常出色的产品,但它对内容有极大的包容性,以及掺杂了自动升级内容和用户手动设计内容的 profile (用户个人研究界面)的特点,都意味着我们永远不能仅仅从表面上解读上面的数据。比如下面这两个范本:超级夫妇 A. Author博士和 Et Al教授。如果你也有一个 Scholar 的用户界面,你要确保没有授权 Scholar 可以在不定期检查和清理出版物列表的情况下自动升级该列表。如果你在看别人的界面, 先不要尽信上面的内容,尤其是在他们的用户名特别普通,或者界面上有重复项,或者引文分布非常奇怪的时候,因为这都可能表明这个界面正在进行自动升级。
  由于 Et Al 教授的研究成果,Google Scholar 的成员手动设置了她不能在排行榜中出现。他们可能认为,Et Al 教授的出现会太过明显地把这个系统的游戏规则告诉人们。下面会提到,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 Yi Zhang , John A. Smith 通过稀释前面排名自动升级个人页面的问题。事实上,就算在科学计量学( scientometrics)中,排名前10的个人页面好像也有3到4个页面是自动升级的。
  我很喜欢 Google Scholar。和很多科学家一样,我一直都是用它搜索线上的科学文献,因为它比 PubMed,Sciencedirect,JSTOR 等网站都要更有用而且更全面。我之所以喜欢用Google Scholar ,不仅是因为它能迅速地提供学术论文以及论文引用情况的信息,我还喜欢它一目了然的个人主页,你可以从中一眼看出某个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并评估这些作品相对的影响程度。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Google Scholar 的三个优点
  1. Google Scholar 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从学术期刊,书籍,会议论文集,预印本服务器中找到各种类型的学术著作和索引资料。对于很多学科来讲,书籍和同行评审的论文集与期刊出版物一样,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强大的影响力。但 Web of Science ,PubMed 等网站只关注期刊的检索,因而很多对发觉出版物和引用计数感兴趣的人都更喜欢使用 Google Scholar 。
  2. Google Scholar 的引用分析是自动化的。著作的引用情况可以持续更新,就算是比较模糊的学术网站,使用 Google 索引也会使跟踪记录学术著作的影响力变得更加简单。你甚至还可以让 Scholar 在你的作品被最新引用的时候给你发一封邮件。可以选择的东西非常少,你不需要手动挑选,影响因子等有问题的措施没有影响:只有引用量决定论文列表的顺序,纯粹而且简约。
  3. 由学者制作个人主页。正常人都懒得去搞清楚几百个叫 Smith 的学者到底是谁,也不想整理那些没有标注作者,题目或期刊名字的论文。Google Scholar 团队中有人提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想法,这项工作可以让与其利害相关的人自己做:那些希望确保自己贡献的作品能够正确和全面地呈现的个人学者。因此,虽然引用是自动生成的,但 Google Scholar 个人界面上的出版物列表至少有可能是主页君手动加上的。
  Google Scholar 的三个缺点
  1. Google Scholar 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任何只要看起来有点像文章的东西它都会计算进去,比如 A. Author 的杰作 Title of article (128次引用)。它还会包含在这个作者在其大学网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因此任何可以在大学网站(美国大学网站多以.edu作为域名后缀)上发布文章的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操控系统。最近,Google Scholar 开始对学术网站 academia.edu 标注索引,而这个网站没有任何质量管理,任何人都能在其网站上发布任何内容进行传播。
  2. Google Scholar 的引用分析是自动化的。没有人可以点击选择按钮,做出决策并过滤材料。这就是说,不可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这也是 Name of journal 上的出版物被当作参考文献来引用、以及 Title of article 目前有128次引用的原因。而且正因如此,再加上缺少元数据,最近添加的 academia.edu 的内容出现了重复引用。
  3. 由学者制作个人主页。学者有形成更大的影响力的动机。h 因子(一个混合量化指标,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和引用次数某种程度上与作品的评价有关,还会影响其他人投资,招聘的决策。在没有任何限制和控制机制下,出版物和共同作者可以被手动添加到 Google Scholar 上,这是操纵系统数据的一个好机会,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难以抵抗这个诱惑。先不说那些恶意行为:学者也是人,是人就会懒惰。如果 Google Scholar 告诉他们可以自动更新他们的出版物列表,他们一定会这样做,这样的结果不仅非常滑稽而且对我们不利,我们在下面将会看到。
  为了阐释这些观点,我们先看看两位知名学者的 Google Scholar 个人界面:Author 博士和 Et Al 教授。
  Author 博士
  输入 A. Author 博士,你会发现,他在引用分析方面排名第二,h-指数为30 ,引用次数超过 3500次,最有影响力的论文包括目前引用 159次的 Title of article 和128次的 Title of paper 。让他有点遗憾的是,他1990年写的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影响力稍差一些,不过可能只是时间未到。Author 博士在很多领域中都很活跃。他喜欢写模板,社论,前言,而且还以生产同行评审的论文而闻名。他有好几个名字,Andrew,Albert ,或 Anonymous (匿名),但大多数人只简称他为 A,而Google Scholar 对此非常乐意。
  A. Author 的个人界面
  Author 博士提醒我们,Google Scholar 的引用是自动化系统完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将会有各种杂音。他的个人界面简单地归纳了属于 A. Author 的东西,这个列表根据 Google Scholar 推荐的设置进行自动升级。Title of article 这样的文章引用次数超过100,有点让人匪夷所思,特别是只有几个引用文献是其他模板。 A. Author 一些论文引用率较高似乎是资料源的元数据不完整;还有一些文章好像只是简单的错误语言分析;还有一些是正确的,如果认为社论经常由匿名作者书写的话。不论如何,这都表明上面有大量的不明来源的内容和引用,其中一些内容可能很容易就被认为是一些人或出版物的作品,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然,这只是不良数据引起的巧合――无用输入,正如他们所说。真正的维护个人页面的科学家能够依靠更可信的列表。 他们可以吗?
  Et Al 教授
  进入 Et Al 教授的主页:她拥有 333 的h-指数及将近100万的引用次数,她无疑是世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超越了像佛洛伊德,福柯和弗里斯(Freud, Foucault, and Frith)这样的高引用率学者。她的 Erd?s 数是1,且在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方面位列学科第一;事实上她关心并联系着任何一门学科。她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就是(i)以她的名字创建一个简介,(ii)盲目添加上Google Scholar所推荐的为她所写的出版物;(iii)遵照推荐的设置,她可以自动更新个人资料。哦,这是因为Google Scholar允许她那样做,她还手动添加了更多确信是自己(包括其好友Paul Erd?s)写的论文。
  et al.的个人简介
  Al教授提醒我们Google Scholar的简介是由学者完成的。而学者是人类,是最善良的物种――但他们也可以是天真,懒惰或比这更糟的。Al教授开始时只是简单做一些大多数学者在创建新简介时会做的事:遵循指示及推荐设置。如果你胡乱为之,Google Scholar也会将任何与你的名字不沾边的东西添加到你的简介中,这几乎就可以确保简介最终会高估你的科学贡献。
  真实案例
  由于学者们的自动更新特征,要找到这种额外填充型简介的实例并不难。以佐治亚理工学院的 Yi Zhang 这个名字为例,拥有着 40.000+ 处引用和高达70的h-指数,他无疑是最成功的博士生。这就是 Google Scholar 推荐的「自动更新」功能,可以让名字十分普通的简介大放异彩。事实上还有一个 Yi Zhang ,在Chomsky,Sag,和 Kiparsky之后排名第四。他被引用最多的论文达到了 306 次,且他的作品总和――刚好总共1000份出版物――不知何故已经收到了 23,000 多次引用。(注意排名中的#5 和 #6也是自动更新的简介。)
  所有这些主要都是无公害乐趣,直到你发现某个简介可能在声称一些并不存在的出版物及引用。有个相关案例:在一位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专家 Giovanni Arturo Rossi 的简介中,他一直在扫荡我的同事 Giovanni Rossi 的出版物,而后者从事的是社会交互工作。学者们在搜索结果中自动将作者名字链接到简介中,以防止有人从出版物中找到真正的Rossi,除非他自己手动将这些Arturo所声称的出版物添加到自己的简介中。
  如果你有一个大众名,你将不得不手动编辑自己的每一个新出版物,否则Rossi (或 Smith,或 Zhang)就会将它自动添加到他们的个人简介中。此外如果你还盲目遵照Google Scholar的推荐设置,那么你将乐于看到自己的高h-指数,不过它可能是错误的(比如 John A. Smith,独立学者,23428 次引用,h-指数为64!)。因此我能给出的最普遍建议是:不要让 Google Scholar 自动更新你的简介,如果非得那样做,请记得定期清理,否则看起来会很蠢。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目前列举的都是一些 Google Scholar 的推荐设置自动更新出版物表单的案例。看起来这些作者不像是会(好吧,或许 Author 博士和 Et Al 教授除外)积极添加一些非本人所写的出版物,或声称自己曾与Paul Erd?s共事。不过这里要说的是:实现这种做法不光是可能的,更是轻而易举的,像Et Al教授的超级明星简介那样。在成千上万的活跃简介中,肯定会有一些烂苹果。
  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如果你正当使用 Google Scholar 的话什么也不会发生:它是一个有用但不完美的工具。然而许多人是在更认真地对待它。如果你从事的是筛选人才的业务(例如审核工作应用或寻找潜在的会议发言人),那么 Google Scholar 提供的结果将排在考量第一位,它是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这里甚至有一个R包来帮助你提取引文数据,并仅仅基于引用数和h-指数来给学者排名。由于排名结果已被自动更新的幽灵简介稀释,这些业务都比较冒险。
  重申一下:我很喜欢 Google Scholar 并每天都使用它,让我以此作为结束。它可以是一个极其有用的工具。而就像所有工具一样,它也可以被误解、误用甚至拿来玩耍。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到还好,但如果你认为可以盲目相信它,请再看一下 Author 博士和 Et Al 教授的工作。
  哦还有一点。如果你正在组织一个科学计量学或文献计量学方面的会议,或者正在寻找一个质量控制或绩效评估方面的新人 ,一定要看一下这些领域中排名最高的那些人。我相信你肯定会发现一个排名最高的人,而且她一定值得你的邀请。
  &本文由机器之心编译,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
  加入机器之心(全职记者/实习生):
  投稿或寻求报道:
  广告&商务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文英文原文↓↓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距今35年之后的近未来时代。所有侦探都分配人形机器人搭档。...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公众号:knowgene
订阅[知因日报],基因知识、健康资讯、生命杂谈、包罗万象。
感谢您阅读Bug or 复活?访问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 不用翻墙了!3月18日亲测 ,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热点话题】为什么科学家需要google_战略前沿技术_传送门
【热点话题】为什么科学家需要google
战略前沿技术
为什么科学家需要用google?原因很简单,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在google scholar上输入任何一个关键词,它给出相关的学术文章,按照引用次序排序,它直观地给出了你所关心的那个词在学术界的热度。google搜索的智能是这个星球上目前最好的,它几乎不出错。针对每一篇学术文章,它给出了引用了该文章的其他文章,你可以追溯这篇文章引发的讨论。假设这篇文章有错误,你不会因为它的错误而被误导,一分钟以内,你能找到反驳的文章。你可以搜索科学家的名字,它给出了该科学家所有的文章,按照文章的引用次数列表。比如在纳米材料界排名第一的华人科学家杨培东,你可以看到他的若干篇文章都有数千次被引用,这是一个科学家在同行中被认可的直接标志,你可以追溯引用了杨培东文章的每一篇文章。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scholar页面。上图是华人女科学家庄小威的google页面。庄小威今年42岁,她不到30岁就拿到了哈佛大学物理系和化学系终身教授的职位。她的工作非常漂亮,可惜与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失之交臂。庄小威的页面上有她的全部文章,可以按照引用次数或者时间排序,你可以看到她的代表作和最新作品。在右边,列出了她的文章被引用的总次数,我已经说了,这是一个科学家的影响力标志。此外还有两个参数:H-index和i-10 index. H-index是说一个科学家有多少篇文章被引用了多少次以上,庄小威有56篇文章被引用了56次以上,过去5年里,她有48篇文章被引用了48次以上。H-index综合的反映了一个科学家在其职业生涯的活跃程度和影响力,如果一个人发表了很多论文,但是没有影响,它的H-index会很低;如果一个人发表了几篇高影响的文章,但是没有继续发出声音,那么H-index同样会很低。在自然科学领域,一般H-index高于40的科学家,属于行业内非常不错的。一些顶尖科学家的H-index可能会上百。另一个参数是i-10 index,它描述了这个科学家有多少文章被引用了10次以上。此外,google scholar的页面还会给出每年引用次数的变化,你会看到,庄小威的影响力在逐年提升。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基金的评审人员,面对一个科学家,你可能会想用它的H-index作为参考,因为它告诉了你这个科学家在行业内到底影响力如何,它这些年里是否活跃。我不是建议用H-index作为唯一标志,因为公正评价一个科学家唯一的办法应该是读他的论文。另外一些搜索引擎也给出了相似的功能,比如ResearchGate,很多科学工作者也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页面。ResearchGate还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场合。过去人们常说SCI论文,SCI是一个科技文献数据库,在它诞生的1994年以前,科学家都是去图书馆查找期刊的。科学家通过论文进行交流,SCI改变了科学家交流的方式,现在google scholar在继续改变科学。一个搜索引擎是否好用,取决于它的技术积累,取决于它的团队,到了现在,还取决于它的用户。科学家们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scholar页面,是因为google是一个全球化的工具,科学家们可以无障碍的通过google找到自己的同行和同行的工作,这些用户也建立起google的公信度,他们是google的资源。即使我不评价其他搜索引擎和google之间的技术差异,也许百度也会有百度学者,但是我想在短暂的未来若干年里,不会有太多的学者建立自己的百度学者页面。人们常说,最民族的最世界的,不是这样的,只有最世界的才是最世界的,这不因为你有多爱国而改变。我不会说google scholar无可替代,事实上如果它一夜之间消失了,人们总是能找到其他替代的产品或者寻找信息的方式。但是一个东西是不是无可替代,不是它应该不应该消失的理由。我也不会说封锁了google,人们就不会翻墙。是的,科学家们会翻墙,因为我看到许多大陆的优秀科学家也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scholar页面,但是这不是“封锁了google对科学毫无影响”的理由。一个科学家的黄金时间是30岁到40岁短短的十年里,很多科学家的工作都是在这段时间内奠定的,一个国家要让这么多科学家拿出自己职业生涯短暂时间的一部分来研究翻墙技术,在路由、电脑、平板电脑、移动设备都装上各种软件,还需要不停更新,无论这些行为是否耗费大量时间,都是非常可笑的。更何况这个国家口头上说要尊重科学,发展科学。科学是人做的,这种封锁不是对从事科学的人的尊重。科学同样不是一群精英科学家的独有成果。诚然,当代科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社会把一些资源投到一小部人手中,让他们决定如何处理。但是精英不是从空气中出来的,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精英,精英的成长需要有土壤。科学家是从青年中产生的;他也要有一支青年的队伍,他训练青年,帮助他们成长为新的科学家。要产生这些将来发展科学的青年,需要一个热爱知识、追求真理、把事实看作有价值的社会,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产生正直、热情、勤奋、有着永不熄灭的好奇心的年轻人。只有这些年轻人,人类科学才不断发展。当一群年轻人在一个与世界脱离的社会长大,他无法知道这个世界走到了那里,他也无法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别人告诉他,“这样也能过,其实也挺好的,都没必要,这是为你好”,他从小被灌输了一种虚无和犬儒,他既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也不知道什么是错的,他浑浑噩噩的存在着,寻求真理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辩论”,他只是想自己过得舒服(只要能发展经济,就是对的)。当他想寻找知识的时候,他手里的搜索引擎是被阉割的;世界上其他人掌握的知识,他没有——也许他觉得不重要,反正需要时可以翻墙;但是当他走上世界,他会发现世界跟他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用另一套工具交流。他意识到不到世界上跟他说的不是一种语言,他认为世界对他有敌意,这种敌意是因为他独特的民族,因此他开始宣传民族自豪感。因为他需要让自己过得舒服,他需要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对的,自己本来不需要其他人能够拥有的东西,这种被剥夺是必要的,是有价值的。即使我怀着最大的善意,我也认为,这样一群年轻人或许能够产生科学价值观,但是不能产生科学。(来源:灰鸽子银水微博)【战略前沿技术】历史各期文章目录已上线,敬请关注!回复“目录”即可查看,回复列表中相应日期可查看历史各期内容!2014年11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括号内为发布日期。1、【科技评论】十大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2、【科技评论】德国已经进入制造4.0时代,中国还要泡沫多久?()3、【特别推荐】30张PPT告诉你真正的“工业4.0” ()4、【热点推荐】审稿大牛给出的论文写作建议,超级实用()5、【科技专论】人民日报:科技经费管理要尊重创新规律()6、【特别推荐】2014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排行榜揭晓,看看你的母校排名如何?()7、【特别推荐】高等物理学家天才群()8、【科技资讯】新科技成果转化法:教授可以离岗创业()9、【科技专论】人民日报:改一改科技评价“指挥棒”()10、【特别推荐】大学之殇,并非源自教授失德()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战略前沿技术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战略前沿技术 最新文章
战略前沿技术 热门文章您目前所在位置:
& “Science:谷歌学术搜索值得信赖吗?”
Science:谷歌学术搜索值得信赖吗?
来源:生物360
谷歌学术搜索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使用兴趣。
在过去一年中,Jonathan Eisen 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显著改变。在之前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主要通过梳理生物学摘要的在线数据库
以了解科学文献。不过最近,身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化生物学家的 Eisen 不再从中搜寻资料,但却仍能找到与其工作相关的研究。
帮助 Eisen 实现这一效果的图书管理员就是谷歌学术搜索(),即由位于加州硅谷地区的科技巨头谷歌公司所开发的自由学术搜索服务。谷歌学术搜索密切关注着 Eisen 的研究,它不仅能够跟踪到 Eisen
自己的 300
篇论文及其关键词——古生菌、疟原虫等,还能找到发表的论文、预印摘要、书籍。谷歌学术搜索就像一个科学版的电影推荐引擎,搜索互联网,提供所有其预测会令 Eisen
感兴趣的科学文档,然后每周向他发送推荐阅读的电子邮件。
Eisen 是越来越多支持谷歌学术搜索的人群中的一员。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文献计量研究人员 Nicolas Robinson-Garcia
说:“谷歌学术搜索对研究人员的学术搜索行为有很大影响。” Robinson-Garcia
认为,谷歌学术搜索中的文献纲要至少与领先的商业学术搜索资料库——汤森路透科学网络()和爱思唯尔的斯高帕斯数据库()同样全面,在社会科学和人类学领域甚至比其做得更好。据说,谷歌学术搜索正在吞噬市场份额。牛津大学出版社高级编辑 David Crotty
说:“谷歌是在线期刊文章的主要推介来源,远远超过其他搜索工具。”
但研究人员并不只将谷歌学术搜索作为搜索引擎。其算法提供了引文指标,可以量化他们发表的作品的影响,而且这些数字逐渐成为了标准科学简历的一部分。谷歌学术搜索的这一副产品引发了一个新担忧:因为它涵盖了互联网上的数据来源,而不只来自审查期刊,但却没有管理者,因此谷歌学术搜索的量化引用很容易被人操纵。
Robinson-Garcia 参与的一个团队通过在格拉纳达大学网站的一个网页上放置了 6
篇有着多次引用条目的假论文,从而证明了这一漏洞。谷歌学术搜索的算法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引用,在几周后,这些研究人员在谷歌学术搜索中的分数显著上升。该团队的发现于
2013 年 11 月 11 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与技术信息学会期刊》上。
Robinson-Garcia 称,如果谷歌学术搜索中存在对引文指标的分析,“那么我们的欺诈就应该很容易被检测到”。包括荷兰莱顿大学的 Rodrigo
Costas Comesana 在内的文献计量研究人员曾因为谷歌学术搜索缺乏透明度而无法接受它,称谷歌学术搜索是针对引文分析的“一个难以管理的工具”。
谷歌反驳称,批评人士夸大了这一问题。引领这一项目的谷歌联合创始人 Anurag Acharya
将那些使引文分析数据出现偏差的数据称为“垃圾信息”。他说:“到目前为止,学术文章中垃圾信息的数量水平还是很低的。” Acharya
将其归咎于学术界对操纵数据进行的“巨大惩罚”。他认为,如果社会规范无法抑制学术骗子,那么“我们可以并将会调整操纵垃圾信息的水平”。不过,他说,谷歌无意透露其算法,部分原因是这涉及到公司的核心搜索引擎。
谷歌学术搜索的优势地位可能很快会遇到挑战。“发表还是灭亡”的创建者 Anne-Wil Harzing
说:“微软也在攻克这一领域。”“发表还是灭亡”是使用谷歌学术搜索数据的一种引文分析工具。被称为微软学术搜索()的服务器正在迅速扩张,试图覆盖所有学术领域。与此同时,汤森路透和爱思唯尔用强大财务激励以保持服务器的竞争力。许多大学都受保密协议限制,不过康奈尔大学的图书管理员
John Saylor 称,他所在的机构每年会支付 15.5 万美元以使用科学网数据库的资源。正如 Harzing
所说,“谷歌和微软进入这一领域必将会使汤森路透和爱思唯尔如坐针毡”。
专家称,竞争有另一个好处:让科学家有得选择,这样他们不用只依赖一个服务,例如谷歌学术搜索也许因公司裁员而受到影响。包括《科学》(Science)杂志在内的
1300 多种期刊的在线发布平台
的创始董事 John Sack
表示,“有长期的传言称谷歌正在淡化甚至解散学术搜索团队”。虽然谷歌学术搜索并没有带来直接的收入,但 Acharya
仍对其未来持乐观态度。他拒绝透露使用的数据,但声称全球用户数量正在增长,尤其是在中国。而谷歌学术搜索的团队正在扩大,而不是收缩。“关于我们这一项目将会灭亡的谣言是极度夸张的。”
原文检索:
John Bohannon. Google Scholar Wins Raves—But Can It Be Trusted? Science 3
January 2014; DOI:
———————————————关注“bio360”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得最新资讯———————————————
热门标签:
十大热门资讯 /
十大热评资讯 /
生物360(www.bio360.net) 中文生命科学界资讯站,是中国领先的即时生命科学资讯站点,已成为重要的生物医药信息集散地,提供生命科学业界资讯、评论、观点、产品和策划。
电话: 021-
使用邮箱登录
记住我(两周免登录)
还没有帐号?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接收类型:
接收订阅:
生命科学每日新知 ()    作者: 灰鸽子银水  为什么科学家需要用google?原因很简单,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  在google scholar上输入任何一个关键词,它给出相关的学术文章,按照引用次序排序,它直观地给出了你所关心的那个词在学术界的热度。google搜索的智能是这个星球上目前最好的,它几乎不出错。  针对每一篇学术文章,它给出了引用了该文章的其他文章,你可以追溯这篇文章引发的讨论。假设这篇文章有错误,你不会因为它的错误而被误导,一分钟以内,你能找到反驳的文章。  你可以搜索科学家的名字,它给出了该科学家所有的文章,按照文章的引用次数列表。比如在纳米材料界排名第一的华人科学家杨培东,你可以看到他的若干篇文章都有数千次被引用,这是一个科学家在同行中被认可的直接标志,你可以追溯引用了杨培东文章的每一篇文章。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scholar页面。上图是华人女科学家庄小威的google页面。庄小威今年42岁,她不到30岁就拿到了哈佛大学物理系和化学系终身教授的职位。她的工作非常漂亮,可惜与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失之交臂。  庄小威的页面上有她的全部文章,可以按照引用次数或者时间排序,你可以看到她的代表作和最新作品。在右边,列出了她的文章被引用的总次数,我已经说了,这是一个科学家的影响力标志。此外还有两个参数:H-index和i-10 index. H-index是说一个科学家有多少篇文章被引用了多少次以上,庄小威有56篇文章被引用了56次以上,过去5年里,她有48篇文章被引用了48次以上。H-index综合的反映了一个科学家在其职业生涯的活跃程度和影响力,如果一个人发表了很多论文,但是没有影响,它的H-index会很低;如果一个人发表了几篇高影响的文章,但是没有继续发出声音,那么H-index同样会很低。在自然科学领域,一般H-index高于40的科学家,属于行业内非常不错的。一些顶尖科学家的H-index可能会上百。另一个参数是i-10 index,它描述了这个科学家有多少文章被引用了10次以上。此外,google scholar的页面还会给出每年引用次数的变化,你会看到,庄小威的影响力在逐年提升。  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基金的评审人员,面对一个科学家,你可能会想用它的H-index作为参考,因为它告诉了你这个科学家在行业内到底影响力如何,它这些年里是否活跃。我不是建议用H-index作为唯一标志,因为公正评价一个科学家唯一的办法应该是读他的论文。  另外一些搜索引擎也给出了相似的功能,比如ResearchGate,很多科学工作者也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页面。ResearchGate还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场合。过去人们常说SCI论文,SCI是一个科技文献数据库,在它诞生的1994年以前,科学家都是去图书馆查找期刊的。科学家通过论文进行交流,SCI改变了科学家交流的方式,现在google scholar在继续改变科学。  一个搜索引擎是否好用,取决于它的技术积累,取决于它的团队,到了现在,还取决于它的用户。科学家们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scholar页面,是因为google是一个全球化的工具,科学家们可以无障碍的通过google找到自己的同行和同行的工作,这些用户也建立起google的公信度,他们是google的资源。即使我不评价其他搜索引擎和google之间的技术差异,也许百度也会有百度学者,但是我想在短暂的未来若干年里,不会有太多的学者建立自己的百度学者页面。人们常说,最民族的最世界的,不是这样的,只有最世界的才是最世界的,这不因为你有多爱国而改变。  我不会说google scholar无可替代,事实上如果它一夜之间消失了,人们总是能找到其他替代的产品或者寻找信息的方式。但是一个东西是不是无可替代,不是它应该不应该消失的理由。我也不会说封锁了google,人们就不会翻墙。是的,科学家们会翻墙,因为我看到许多大陆的优秀科学家也建立了自己的google scholar页面,但是这不是“封锁了google对科学毫无影响”的理由。一个科学家的黄金时间是30岁到40岁短短的十年里,很多科学家的工作都是在这段时间内奠定的,一个国家要让这么多科学家拿出自己职业生涯短暂时间的一部分来研究翻墙技术,在路由、电脑、平板电脑、移动设备都装上各种软件,还需要不停更新,无论这些行为是否耗费大量时间,都是非常可笑的。更何况这个国家口头上说要尊重科学,发展科学。科学是人做的,这种封锁不是对从事科学的人的尊重。  科学同样不是一群精英科学家的独有成果。诚然,当代科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社会把一些资源投到一小部人手中,让他们决定如何处理。但是精英不是从空气中出来的,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精英,精英的成长需要有土壤。科学家是从青年中产生的;他也要有一支青年的队伍,他训练青年,帮助他们成长为新的科学家。要产生这些将来发展科学的青年,需要一个热爱知识、追求真理、把事实看作有价值的社会,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产生正直、热情、勤奋、有着永不熄灭的好奇心的年轻人。只有这些年轻人,人类科学才不断发展。  当一群年轻人在一个与世界脱离的社会长大,他无法知道这个世界走到了那里,他也无法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别人告诉他,“这样也能过,其实也挺好的,都没必要,这是为你好”,他从小被灌输了一种虚无和犬儒,他既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也不知道什么是错的,他浑浑噩噩的存在着,寻求真理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辩论”,他只是想自己过得舒服(只要能发展经济,就是对的)。当他想寻找知识的时候,他手里的搜索引擎是被阉割的;世界上其他人掌握的知识,他没有——也许他觉得不重要,反正需要时可以翻墙;但是当他走上世界,他会发现世界跟他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用另一套工具交流。他意识到不到世界上跟他说的不是一种语言,他认为世界对他有敌意,这种敌意是因为他独特的民族,因此他开始宣传民族自豪感。因为他需要让自己过得舒服,他需要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对的,自己本来不需要其他人能够拥有的东西,这种被剥夺是必要的,是有价值的。  即使我怀着最大的善意,我也认为,这样一群年轻人或许能够产生科学价值观,但是不能产生科学。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于敏研究氢弹时用没用?
  党不喜欢。
  @北京三牛a
14:13:38  党不喜欢。  -----------------------------  咋地,不乐意?那你就去香港,那边有。
  说得好像Google真的是专业文献搜索一样,文章引用次数只要是收费的数据库都有,基金委员会的人也不会无聊到用Google去查找文章被引用次数。  
  看不懂。那东西又不是只有谷哥才有的功能。百度文库,CNKI,还有那些专利网都有
  确实是这种情况、以本人的感受、以前查阅各种论文、直接在Google输关键词、很方便、自从八月份就不行了、现在找一篇文献除了自己科研机构买的那些、很不方便、  
  发这种贴有什么意义?科普?  不知道的本来就用不上更不关心,知道的也懒得回你太儿科  我敢保证下面骂你的99%的人连科学和技术都分不清  或者是些只看中国期刊网的“大科学家”,更多的是来赚五毛和五美分的两种畜牲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装毛啊,google封了后是不方便。开个翻墙就可以了。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同理,精英们会觉得谷歌学术无可替代,中国又输的底裤都没了。  然后最后又转变成汉奸和奴才的扣帽子大战……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韩国警方称“谷歌街景”非法收集数十万人资料_网易新闻中心  /11/PQ822MR00014JB5.html  】】】这地不好洗哈~还有斯诺登这个活证人啊~
  @wusi9527 5楼
14:17  看不懂。那东西又不是只有谷哥才有的功能。百度文库,CNKI,还有那些专利网都有  ------------------------------  文科生?你一辈子也只能看看劣质的中文文献,不要再丢人了,不懂可以学但是不要不懂装懂
  @wusi9527
14:17  看不懂。那东西又不是只有谷哥才有的功能。百度文库,CNKI,还有那些专利网都有  ------------------------------  @没事养鱼
14:31:16  文科生?你一辈子也只能看看劣质的中文文献,不要再丢人了,不懂可以学但是不要不懂装懂  -----------------------------  你好高级啊!看个Google学术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您真高贵啊
  谷歌韩国站遭警方搜查_科技_腾讯网  /a/398.htm
  韩国警方搜查谷歌首尔办公室总部 没收电脑硬盘 - 中国网  .cn/international/txt//content_.htm
  Google 韩国分公司被警方搜查  http://jandan.net//google-s-south-korea.html  昨天韩国警方突击搜查了位于首尔的 Google 分公司,据称与他们的街景服务涉嫌违反隐私法例有关。这是继早前香港私隐专员公署对 Google 香港提出调查后,又一次被官方要求配合调查。  韩国警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执法人员带走了 Google 在拍摄街景时非法收集的个人数据(从去年起到今年5月)。而 Google 则表示会配合警方的调查。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呵呵,说得就只有你懂一样,说得就只有你是学历高一样!这么清高啊?!  懂不懂又怎样?学术方便又怎样?学术方便和国家安全二选一你都不懂吗?你确定你的书没白度?没谷歌就不能查阅国外文献的学者干脆就回去种田好了,有能力的人没有谷歌一样可以有其它方法做同样的事。你别告诉我你就是你说的本科以上的人哦,看看你自己的发言,你说你是本科的我都不会信。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sullivanlan
14:34:42  呵呵,说得就只有你懂一样,说得就只有你是学历高一样!这么清高啊?!  懂不懂又怎样?学术方便又怎样?学术方便和国家安全二选一你都不懂吗?你确定你的书没白度?没谷歌就不能查阅国外文献的学者干脆就回去种田好了,有能力的人没有谷歌一样可以有其它方法做同样的事。你别告诉我你就是你说的本科以上的人哦,看看你自己的发言,你说你是本科的我都不会信。  -----------------------------  他不是清高,而是他只知道这么几句话.  你google学术再牛逼,你没专利等于屁,你看苹果的Siri抄袭中国的企业专利还不是被告侵权?  美国对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侵犯以及我国企业对美国侵权行为的追究将是未来几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老子送你一句话,拿钱发贴者!今年春节前子女车祸亡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heyshewheyshew 11楼
14:29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  Google学术可以关联不同期刊的文献,有点平民版的science finder味道,而且免费,你关注的领域所有文献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两个期刊(出版商),我说的你明白不?用过science finder的肯定懂
  @wusi9527
14:17  看不懂。那东西又不是只有谷哥才有的功能。百度文库,CNKI,还有那些专利网都有  ------------------------------  @没事养鱼
14:31:16  文科生?你一辈子也只能看看劣质的中文文献,不要再丢人了,不懂可以学但是不要不懂装懂  -----------------------------  @heyshewheyshew 14楼
14:32  你好高级啊!看个Google学术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您真高贵啊  ------------------------------  比你强,至少我知道大家用google学术的目标是英文文献,像你这样装13没装成的低贱的令人感动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heyshewheyshew
14:29:18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  搞科研的还有只看个别期刊的,呵呵呵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heyshewheyshew
14:29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  @没事养鱼
14:38:40  Google学术可以关联不同期刊的文献,有点平民版的science finder味道,而且免费,你关注的领域所有文献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两个期刊(出版商),我说的你明白不?用过science finder的肯定懂  -----------------------------  好高级的功能啊,地球人都得崇拜了!Google竟然跨学术期刊了,Google还是良心版的SciFinder,大家都好怕怕哦!赶紧归顺Google学术喽!  一看你提到的这个亮点就知道你是一个很low 的人!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heyshewheyshew
14:29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  @没事养鱼
14:38:40  Google学术可以关联不同期刊的文献,有点平民版的science finder味道,而且免费,你关注的领域所有文献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两个期刊(出版商),我说的你明白不?用过science finder的肯定懂  -----------------------------  其实谷歌在这方面的作用是肯定的,驱逐(或者说它自己退出吧)谷歌的原因是政治原因,就这么简单,没必要过多解读。就像某人给我家里送温暖,暗地里惦记我家里保险柜,你说这温暖重要还是保险柜重要?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heyshewheyshew
14:29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  @没事养鱼
14:38:40  Google学术可以关联不同期刊的文献,有点平民版的science finder味道,而且免费,你关注的领域所有文献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两个期刊(出版商),我说的你明白不?用过science finder的肯定懂  -----------------------------  @sullivanlan
14:46:45  其实谷歌在这方面的作用是肯定的,驱逐(或者说它自己退出吧)谷歌的原因是政治原因,就这么简单,没必要过多解读。就像某人给我家里送
,暗地里惦记我家里保险柜,你说这
重要还是保险柜重要?  -----------------------------  对于某些人来说,当然温暖重要,保险柜没有GDP,那就给Google了,你说对吧? @没事养鱼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heyshewheyshew
14:29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  @没事养鱼
14:38:40  Google学术可以关联不同期刊的文献,有点平民版的science finder味道,而且免费,你关注的领域所有文献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两个期刊(出版商),我说的你明白不?用过science finder的肯定懂  -----------------------------  @heyshewheyshew
14:46:06  好高级的功能啊,地球人都得崇拜了!Google竟然跨学术期刊了,Google还是良心版的SciFinder,大家都好怕怕哦!赶紧归顺Google学术喽!  一看你提到的这个亮点就知道你是一个很low 的人!  -----------------------------  像你这样不会用google学术搜索的S13我见了不是一个两个了
  谷歌被疯最可喜的就是 google scholar了 找论文实在是方便,百度搜出来的都是莫名其妙的东西和学术完全不搭界,搜八卦新闻倒是一把好手  
  @lythm
14:50:20.0  谷歌被疯最可喜的就是 google scholar了 找论文实在是方便,百度搜出来的都是莫名其妙的东西和学术完全不搭界,搜八卦新闻倒是一把好手   —————————————  笔误 是最可惜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heyshewheyshew
14:29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  @没事养鱼
14:38:40  Google学术可以关联不同期刊的文献,有点平民版的science finder味道,而且免费,你关注的领域所有文献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两个期刊(出版商),我说的你明白不?用过science finder的肯定懂  -----------------------------  @heyshewheyshew
14:46:06  好高级的功能啊,地球人都得崇拜了!Google竟然跨学术期刊了,Google还是良心版的SciFinder,大家都好怕怕哦!赶紧归顺Google学术喽!  一看你提到的这个亮点就知道你是一个很low 的人!  -----------------------------  @没事养鱼
14:50:07  像你这样不会用google学术搜索的S13我见了不是一个两个了  -----------------------------  如果我是SB,那SB多了去了,你的看看用Google 学术的才几个啊?大家都是自己的小圈子,发文章基本上固定,只有新人不知道哪里去的才去Google,然后就迅速被各大数据库收编。如果说不会用google学术搜索的就是SB,我很荣幸和全球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同领此称呼
  @wusi-12 14:17:35  看不懂。那东西又不是只有谷哥才有的功能。百度文库,CNKI,还有那些专利网都有  -----------------------------  哈哈哈
  @lythm
14:50:20  谷歌被疯最可喜的就是 google scholar了 找论文实在是方便,百度搜出来的都是莫名其妙的东西和学术完全不搭界,搜八卦新闻倒是一把好手  -----------------------------  生物类现在NCBI也比较好用了,不过别的学科不清楚。以前找文献直接上谷歌,现在基本上不去了。
  @lythm
14:50:20  谷歌被疯最可喜的就是 google scholar了 找论文实在是方便,百度搜出来的都是莫名其妙的东西和学术完全不搭界,搜八卦新闻倒是一把好手  -----------------------------  @MBY_-12 14:55:09  生物类现在NCBI也比较好用了,不过别的学科不清楚。以前找文献直接上谷歌,现在基本上不去了。  -----------------------------  Google 失败的地方就是在大数据的时代丧失了对于数据的掌控,而人工参与对于google数据的可信度是灾难性质的,而按照机械的法则是目前google自认为合理的法则,而该法则会导致数据和实际偏差过远,因此google已经默默开始了删除数据的工作,你所浏览的快照都将被清除以保持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所以,Google完了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sullivanlan
14:34:42  呵呵,说得就只有你懂一样,说得就只有你是学历高一样!这么清高啊?!  懂不懂又怎样?学术方便又怎样?学术方便和国家安全二选一你都不懂吗?你确定你的书没白度?没谷歌就不能查阅国外文献的学者干脆就回去种田好了,有能力的人没有谷歌一样可以有其它方法做同样的事。你别告诉我你就是你说的本科以上的人哦,看看你自己的发言,你说你是本科的我都不会信。  -----------------------------  @heyshewheyshew
14:37:41  他不是清高,而是他只知道这么几句话.  你google学术再牛逼,你没专利等于屁,你看苹果的Siri抄袭中国的企业专利还不是被告侵权?  美国对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侵犯以及我国企业对美国侵权行为的追究将是未来几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  让你失望了,本人申请专利数比发表的文章还多几个。  @sullivanlan 我的观点中立,我认为对于谷歌被封杀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只是对即将到来的“谷歌是美帝阴毛”和“封杀谷歌导致中国输的底裤都没了”的观点对对碰很感兴趣而已。你们接着讨论,不用理我。
  @wusi-12 14:17:35  看不懂。那东西又不是只有谷哥才有的功能。百度文库,CNKI,还有那些专利网都有  -----------------------------  哈哈哈,见识啊
  拿百度文库,CNKI说事,可见这帮子人平时都读什么文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sullivanlan
14:34:42  呵呵,说得就只有你懂一样,说得就只有你是学历高一样!这么清高啊?!  懂不懂又怎样?学术方便又怎样?学术方便和国家安全二选一你都不懂吗?你确定你的书没白度?没谷歌就不能查阅国外文献的学者干脆就回去种田好了,有能力的人没有谷歌一样可以有其它方法做同样的事。你别告诉我你就是你说的本科以上的人哦,看看你自己的发言,你说你是本科的我都不会信。  -----------------------------  @heyshewheyshew
14:37:41  他不是清高,而是他只知道这么几句话.  你google学术再牛逼,你没专利等于屁,你看苹果的Siri抄袭中国的企业专利还不是被告侵权?  美国对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侵犯以及我国企业对美国侵权行为的追究将是未来几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  @坤震
14:58:46  让你失望了,本人申请专利数比发表的文章还多几个。  @sullivanlan
我的观点中立,我认为对于谷歌被封杀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只是对即将到来的“谷歌是美帝阴毛”和“封杀谷歌导致中国输的底裤都没了”的观点对对碰很感兴趣而已。你们接着讨论,不用理我。  -----------------------------  哦,抱歉,误伤。不过说话低调点是好事。
  @扑哧大V
15:00:34  拿百度文库,CNKI说事,可见这帮子人平时都读什么文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文科生 或者 纯中文科技大家, 呵呵呵呵呵呵呵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heyshewheyshew
14:29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  @没事养鱼
14:38:40  Google学术可以关联不同期刊的文献,有点平民版的science finder味道,而且免费,你关注的领域所有文献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两个期刊(出版商),我说的你明白不?用过science finder的肯定懂  -----------------------------  @sullivanlan
14:46:45  其实谷歌在这方面的作用是肯定的,驱逐(或者说它自己退出吧)谷歌的原因是政治原因,就这么简单,没必要过多解读。就像某人给我家里送
,暗地里惦记我家里保险柜,你说这
重要还是保险柜重要?  -----------------------------  @heyshewheyshew
14:49:10  对于某些人来说,当然
重要,保险柜没有GDP,那就给Google了,你说对吧?
@没事养鱼  -----------------------------  就事论事,只谈google搜索的学术价值,别歪楼,聊别的请再开一贴
  @扑哧大V
15:00:34  拿百度文库,CNKI说事,可见这帮子人平时都读什么文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他们怎么不说维普万方,怎么不说豆丁网......我真是无语了,真搞科研的居然还有读中文参考文献的
    说的好像是Google出现之前没办法搞科研一样,80后的搞科研的用过一阵Google,但也仅仅是方便而已,要说功能上,这几个数据库更全。
  @醉月伴潮生
15:22:01    说的好像是Google出现之前没办法搞科研一样,80后的搞科研的用过一阵Google,但也仅仅是方便而已,要说功能上,这几个数据库更全。  -----------------------------  我现在有时也用这个,不错,cnki也越来越专业了  关键是有些人的论调让人受不了,什么百度之伦
  凡事都要符合主权法律,“作恶”藐视主权法律,免谈滚  放弃了一个方便性,就上升到中国人全变成了呆逼,中国没有科学,太可笑了  来看楼主发了些什么东西  
  @北京三牛a
14:13:38  党不喜欢。  -----------------------------
  @北京三牛a
14:13:38  党不喜欢。  -----------------------------
  百度最恶心的地方是你随意搜索一个工业产品,出来的肯定都是一大串的广告!
  @wusi-12 14:17:35  看不懂。那东西又不是只有谷哥才有的功能。百度文库,CNKI,还有那些专利网都有  -----------------------------  看来,你是继承了你妈的傻缺基因。  呵呵
14:24:32  谷歌学术的确方便,但是你在国观说,那些自干五能听懂吗?顶多是些本科生,对他们来说百度文库就足够了。  -----------------------------  @heyshewheyshew
14:29  google是面向小学生的,各大期刊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引擎,你用google只能够得到含有关键字的结果,而不是你需要的结果,想要最好的结果,还是各个期刊的数据库最好,比如我就喜欢ACS和RSC,SD我不喜欢,Google学术,拜托,我需要的不是  public boolean match(Paper paper){  return Filters.match(paper);  }  ------------------------------  @没事养鱼
14:38:40  Google学术可以关联不同期刊的文献,有点平民版的science finder味道,而且免费,你关注的领域所有文献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两个期刊(出版商),我说的你明白不?用过science finder的肯定懂  -----------------------------  @sullivanlan
14:46:45  其实谷歌在这方面的作用是肯定的,驱逐(或者说它自己退出吧)谷歌的原因是政治原因,就这么简单,没必要过多解读。就像某人给我家里送
,暗地里惦记我家里保险柜,你说这
重要还是保险柜重要?  -----------------------------  @heyshewheyshew
14:49:10  对于某些人来说,当然
重要,保险柜没有GDP,那就给Google了,你说对吧?
@没事养鱼  -----------------------------  @没事养鱼
15:17:23  就事论事,只谈google搜索的学术价值,别歪楼,聊别的请再开一贴  -----------------------------  不支持你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就得滚蛋啊
  @醉月伴潮生
15:22:01    说的好像是Google出现之前没办法搞科研一样,80后的搞科研的用过一阵Google,但也仅仅是方便而已,要说功能上,这几个数据库更全。  -----------------------------  @没事养鱼
15:30:23  我现在有时也用这个,不错,cnki也越来越专业了  关键是有些人的论调让人受不了,什么百度之伦  -----------------------------  晕死,你们还在为这个嘈啊?找文献没谷歌还有其它方法,一个带政治目的的外国搜索引擎就随他去吧,人是活的,能适应的。至于说百度的就免了,百度还嫩着。cnki确实不错,谷歌不能用之后就有人向我推荐。
  @发发图
15:32:32  凡事都要符合主权法律,“作恶”藐视主权法律,免谈滚  放弃了一个方便性,就上升到中国人全变成了呆逼,中国没有科学,太可笑了  来看楼主发了些什么东西    -----------------------------  这个楼主是美分湾湾!
  为什么科学家不需要Google,他们需要的CNKI也可以  
  作者:@pengten 时间: 10:12:48  这个楼主是美分湾湾!  -------------------------------  错。我是你妈的一个朋友。
  是这样。  比如我输入西门子某个产品的编码,谷歌会指向技术文档。  百度前几项是广告,接着还是卖这东西的网站。关键是后边也找不到指向技术文档的搜索结果。  这方面谷歌没的比。  
  @水之扬扬
11:09:25  是这样。  比如我输入西门子某个产品的编码,谷歌会指向技术文档。  百度前几项是广告,接着还是卖这东西的网站。关键是后边也找不到指向技术文档的搜索结果。  这方面谷歌没的比。  -----------------------------  你倒是给我说个编码啊,我来告诉你如何做的比google更好
  @wusi9527
14:17  看不懂。那东西又不是只有谷哥才有的功能。百度文库,CNKI,还有那些专利网都有  ------------------------------  @没事养鱼
14:31:16  文科生?你一辈子也只能看看劣质的中文文献,不要再丢人了,不懂可以学但是不要不懂装懂  -----------------------------  @heyshewheyshew
14:32  你好高级啊!看个Google学术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您真高贵啊  ------------------------------  @没事养鱼
14:42:51  比你强,至少我知道大家用google学术的目标是英文文献,像你这样装13没装成的低贱的令人
感动  -----------------------------  真是lowB到极点的东西,用个Google都感觉自己牛逼的不行,真是智商堪忧,英文文献又不是Google一家有,别的那家公司做的比Google差,用Google查找文献我可以说他是最初级的人,最junior的,你懂不懂!任何一个聚库功能软件做的都比Google好,我不怕开地图炮!国外说是用Google好的我觉得很大程度都是托,国内小米能找托,国外就不会找托!  Google死就死在大数据身上,数据的可怖性现在还没有显示出来,但当数据的熵值达到一定量时,呵呵....
  作者:
时间: 10:12:48  这个楼主是美分湾湾!  -------------------------------  @布总9
11:03:21  错。我是你妈的一个朋友。  -----------------------------  我妈七十多,想敬老吗?朋友!
  /scholar  请叫我雷锋,谢谢。
  楼主想多了,你们喜欢你们用吧,这儿不需要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oogle scholar uk 的文章

 

随机推荐